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四川的古塔的种类和特色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8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四川的古塔的种类和特色

  四川是我国较早流行佛教的地区,占塔建筑十分兴盛,几乎县县有塔,寺寺有塔。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古塔已经败毁,但保存到现在的仍有近百座,我国所有的古塔形式都能在四川找到它的代表。

  塔的建筑始于印度,后随佛教一道传人中国。原始佛塔有覆钵型和金刚宝座型两种;传人中国后逐渐“中国化”,真正中国式的塔有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两种。一座完整的中国古塔是由地宫、塔基(包括基石和基座)、塔身和塔刹等四大部分构成的。

  四川的原始佛塔,覆钵型的以都江堰灵岩寺的千佛石刻塔为代表。该塔通高3米多,塔基座为须弥式,塔身分为13层,雕满了佛像,总数千余。金刚宝座型的以峨眉山万年寺无梁砖殿顶塔和彭州市龙兴舍利宝塔为代表,这两座塔属于中印合璧形式。

  四川的楼阁式木塔大多毁掉,现存的只有江油云岩寺转轮经藏可以作为代表,系宋代遗物。现存四川大多数楼阁式塔均为砖石结构,其建筑特点是:每层之间距离较大,用砖砌石雕仿造出木建筑的门窗、柱枋、斗拱、栏杆、腰檐、飞头、瓦垄等特色来,远看真像是一座木质高层楼阁。四川的楼阁式砖塔与外省同类型塔相比还有它自己的特色,如外省的唐代塔一般是方形,唐以后才变成多角形;而四川的唐宋塔均以方形为主,明代以后才以多角形为主。塔面以白垩粉墙为多,故俗称“白塔”。四川各地的白塔很多,比较著名的如南充白塔(嘉陵江南岸,建于北宋)、广安白塔(建于南宋)、简阳白塔(建于南宋),以及荣县白塔、金堂白塔(均建于宋代)等。

  密檐式塔与楼阁式塔的主要区别在于,除底座较高外,上面的各级均较低矮,显示出塔檐紧密相连广整个塔犹如一个塔刹,轮廓线显得十分俊俏洒脱。四川的密檐式塔都是方形的,大多数塔都有磴道可以登临。著名的有成都宝光寺舍利宝塔、乐山凌云寺塔、丹陵白鹤寺塔(以上塔建于唐代),以及宜宾旧州塔、彭州市的云居院塔、镇国寺塔、正觉寺塔(以上各塔均建于宋代)等。

  除砖石塔外,四川还有铜铁塔,塔身铸满了金文或佛像,起经幢的作用。著名的有阆中市东门铁塔寺的铁塔和峨眉山伏虎寺内的十四层紫铜华严塔(铸于明代)。

  四川的塔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的,一是中国第二高塔——位于邛崃市东南3公里的镇江塔(建于清代),通高75.5米,仅次于河北的开元寺塔;二是中国级数最多的塔——彭州北门的龙兴寺塔,这座密檐式方形砖塔共17级,建于唐代,遗憾的是在清代因地震破裂,后来倒塌了四分之三,现仅剩下四分之一的残塔。

  此外,在我国中原早已失传的,以塔为中心的早期寺庙布局在四川还剩下一个惟一的标本,那就是新都宝光寺。寺内一座13级方形砖塔——无垢净光舍利塔,矗立在寺庙的中轴线上,塔的前后有天王殿和七佛殿相呼应,左右有钟楼和鼓楼相对峙,体现了我国早期佛教“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寺庙布局。现今的宝光寺虽系清代重建,但舍利塔是唐代建筑,所以寺庙布局仍承袭唐代古制。

  除佛塔之外,四川还有许多其他社会功能的塔,它们大多修建于明清以后的各个时期,计有风水塔、文峰塔(或叫文昌塔、文星塔、奎星塔等)两大类。修建风水塔是借以“弥补山川形胜之不足”,以保一方平安,多子多福、富贵;修建文峰塔则是希望文曲星多多关照本地多出几名秀才、举人,甚至状元及第。如都江堰市区的奎光塔就是因为当地有人考取了举人而特地修建的。

  现今,某些古塔已成为名城的标志,如南充市鹤鸣山的白塔已成为该市的标志性建筑。有的古塔,如位于沱江边的简阳白塔,成了船工们安全行船的标志。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天镇慈云寺
下一篇:石窟保护与研究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