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禅意到净影
一路禅意到净影
王小生
第一次听说净影寺,是从朋友的口中。于深山处带来一股清幽纯净,很是让人向往,于是,找个星期天,约了杰、琳等几个朋友,就上路了。
没出发之前,已在网上搜寻一些有关净影寺的资料,得知此寺建在深山里,藏在白云生处,以为开着车,会很快到达,没想到行驶好久,却依然是遥不可及。琳不由感叹起来:想当初把寺院建在此地的高僧,一定是修行到了极致的境界,方能远离红尘喧嚣,抗拒世俗繁华的引诱。
知路途遥远,便不再做急切的妄想,安心地靠在汽车座位上,欣赏着车窗外的景致。路不太宽,但很洁净,路两边是郁郁葱葱的庄稼,偶尔有一两处村庄,掩藏在庄稼的绿影里,一闪而过,很宁静的感觉。庄稼之外,是远远近近耸入云端的山峰,山尖上,飘着团团簇簇的白云,像棉絮,又似青烟,洁白无瑕,不染纤尘,似乎伸手就可得到。一切,都很宁静,就像一幅淡泊的水彩画,让人的心情也忍不住好起来。
正是中秋,山上树木葱葱郁郁,眼过处,偶尔一黄、偶尔一青的,有些树上还挂着累累秋实,向人们展示着它从春到秋的奋斗和拼搏。忽然,山林中现出一二丛鲜红的云,艳艳地闪现在苍碧的群山之间。
山楂!
琳叫起来,车子在一抹红云前停了下来,果然是山楂,远观似云霞,近看却像挂了一树鲜红的玛瑙果颗粒。看看够得着,几个人便下车,各自摘了一把。琳把一枚山楂送进嘴里,却马上又吐了出来,摇着头说,太涩了,不能吃!几个朋友一尝也都纷纷摇头,没想到这般鲜艳的果子,却没有一丁点儿的柔软清香,吃到嘴里,满嘴都是丝丝缕缕的苦涩。
杰笑着说,这果子不似园子里种植的果子,经过人工的驯养,自然会顺应了人们的口味。这山果生长在野山,沐自然之风,浴冰雪霜寒,经历了野风历练,霜寒摧折,自然就养成野性的风格。它虽然没有园子里养的果子柔顺,却保持着自己独有的个性,你再仔细品品,自有不俗的味道。听了杰的话,几个朋友才又把山楂放进嘴里细细品味。良久,琳不好意思地说,有股自然的清香,很淡。
人们笑起来,走出好远,几个朋友还忍不住回头望那渐入云烟的红山楂,感叹说,其实人生也如这些野山楂,只有经过了曲曲折折的风吹雨打,才会在金秋展现自己的生命红霞;而也只有正直不畏风霜的人,才能活出自己的真境界。
一路看景,一路谈论,杰忽然叫道:“到啦!”
几个人齐把目光投向前面,只见山路尽头,竟然是一处平整宽阔之地,四面青山环抱中,矗立着一座琉璃红瓦的庙院,这就是净影寺了。
朋友们急不可待地下车,把目光齐齐聚集在久仰的千年古刹。只见净影寺背靠青山,赤砖金瓦,雕梁画栋,于金碧琉璃中流溢出丝丝缕缕飘逸出尘的神彩。走进寺中,但见殿堂巍峨,梵音悦耳,顿让人心神安宁,犹如到了世外桃源。一边观仰古刹,一边遥想千年以前,隋代高僧慧远大师创建这幽静清灵之地,他不但开创了当年的佛教盛况,也为中原文化留下了一个千年瑰宝。这里远离尘世喧嚣,不但是一代宗师释慧远的讲经说法之地,也是北派山水鼻祖荆浩的修身之所,更是名贯武林的猿仙通背拳的发源之地……怪不得净影寺如此钟灵毓秀,神采飘逸,原来有如此深厚的文化渊源。
品味着千年古刹,不觉来到讲经阁。登上阁顶,但见青山环绕,松涛阵阵,清气流云,让人顿感心清神宁,身心仿佛得到了蓝天白云的洗涤,一下子澄明轻灵起来。
古刹让人心清神明,也让人眼界顿宽。
回来的路上,琳笑着说观景的心得。看琳得意洋洋的样子,杰笑道:“成仙了?”琳呵呵一笑说:“成仙倒没有,但经历了一路疲惫折磨后,再看眼前美景,就会觉得从前所受的一切都值了,就有一种心胸开阔的感觉。”
虽然只是笑话,但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写照呢?在经历了种种磨难、曲折迂回,品尽滋味后,人生会因为这些经历,而宽阔如海,能装得下青山大海,大地苍生。而这样的境界,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作者地址:温县北冷乡南大街乡政府对面)
稿件来源:焦作日报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