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西藏佛教>>正文内容

西藏的塔葬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4日
来源:不详   作者:廖东凡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西藏的塔葬

  廖东凡

  藏族人死了,埋葬方式大约有五种:塔葬、火葬、天葬、水葬和土葬。五种葬俗,塔葬最为尊贵,只有大活佛和极个别大贵族去世,才能将肉身保存在金银塔内,接受瞻仰和供奉。

  西藏著名画师安多强巴先生,向我简略地介绍塔葬的过程。他说,一个大活佛圆寂了,寺院要把他的遗体,用掺有香料的药水洗涤干净,让他跏跌坐在佛法宝座上,接受信徒香客的顶礼,献哈达,燃点酥油灯供奉。供奉结束,再用掺香料的药水浸泡洗涤,全身敷满洁白的盐巴。盐巴能防腐、吸水,把体内的血和黄水拨出来。盐巴不只敷一次,而是敷若干次,直到遗体干缩,如同木乃伊为止。

  粘满活佛血和黄水的盐巴,称为“顿察“,极为宝贵。活佛身边的人,用小布袋分别装好,布施给信徒香客。这些人把它当圣物珍藏,并且传于后世。

  塑制佛像的匠师,在活佛的脸部,敷贴一种胶泥,拓出死者的真容,用这个做成泥模,制作活佛的塑像,供奉有关的寺院和佛殿。给遗体穿上华贵的神袍、神帽,打扮成一尊神佛,身上撒满藏红花和香料,然后用各色哈达包裹,装进佛殿里的塔式陵墓长期保存,接受信徒香客的膜拜。

  历代达赖、班禅、藏传佛教各教派的根本活佛、被称为“呼图克图“的黄教大师,都用灵塔保存遗体。灵塔的质地有高有低,主要看死者在宗教上的地位和寺院的财力,有金塔、银塔,还有铜和木质的灵塔。

  俗人也有用塔葬的,据说西藏最古老的贵族之一的绕噶夏和自称吐蕃王朝后裔的山南拉加里王,始终保持着塔葬的传统。坐落在措那县浩东噶地方的绕噶夏庄园,外表看完全是一个中世纪城堡,里面陈列着这家贵族历代传承者的肉身,绕噶夏自称是西藏高原最早出现的“绕“氏族的后代,骨头极为高贵。他们的祖先原是一头神牛,神牛啃吃青草,鼻息在青草上凝聚成露珠。露珠里孕育出一个男孩,繁衍出绕噶夏这支高种姓的家族。神牛的后代既不能天葬,更不能土葬,只能制成木乃伊,放在庄园的银塔里保存、供奉。

  距离拉萨四十五公里的甘丹寺,曾经完好地保存着著名的宗教领袖宗喀巴大师和几十位甘丹寺法台的肉身。宗喀巴大师1419年圆寂,他的施主和弟子,捐赠白银七百多两,在该寺阳巴坚佛殿楼上,建立了一座银塔,供奉着大师的遗体。十三世达赖又把银塔改成金塔,塔上镶嵌一颗金刚钻石。该寺喇嘛认为:这颗钻石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它能发出很强的光,甚至夜里也可以在他的光下诵经读书。

  “文化大革命“初期,山下一些村民爬上甘丹寺所在的旺布热山,进入寺院“破四旧“。他们打开宗喀巴的灵塔,使他的肉身风化腐烂。那里面价值连城的金刚钻石也不翼而飞,到今天也没有找到下落。据目击者讲:灵塔刚打开时:已经死去五百四十多年的宗喀巴大师,面部还有表情,皮肤还有弹性,经脉清晰可见,嘴上还长出了胡子,手上也长出了指甲。这种说法也许有些夸张,但西藏保存遗体的办法确实相当高妙。

  80年代初,甘丹寺的喇嘛和信徒们,在该寺附近一个小庙找到贮存宗喀巴遗体的银瓮,政府拨款加僧俗集资,修复了大师的灵塔。灵塔辉煌而华美,镶嵌的金银钻石像群星璀璨,观瞻的人络绎不绝。灵塔上也有一颗钻石,但和原来的钻石无法相比。

  历代达赖喇嘛的肉身,都用塔葬的方式保存下来。一世达赖喇嘛的肉身在扎什伦布寺,二、三、四世在哲蚌寺,从五世到十三世在布达拉宫。唯有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西藏没有他的肉身灵塔。这位风流倜傥的圣者,以创作和吟唱爱情短歌饮誉全世界,但他的政治遭遇却是非常坎坷的。关于他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二十四岁时暴死在青海湖边,另一种说法是六十多岁时圆寂在现在内蒙、宁夏交界处的阿拉善旗,据说当地僧俗民众为他立了一个小小的灵塔。

  西藏地方甘丹颇章政权的缔造者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圆寂于1682年,1690年藏王第司桑结嘉措,在布达拉宫白宫西侧,专门修建了巍峨雄伟的红宫,作为贮存他肉身的灵塔殿。灵塔高十四点八五米,分塔座、塔瓶、塔顶三个部分,塔身用金箔包裹,共用黄金三千七百二十四公斤,并且镶嵌珠宝、钻石、玛瑙一万五千多颗。塔周围悬挂无数丝绸帐幔、华盖,地面铺满藏垫,瞻仰者进入殿内,到处金碧生辉,绚丽夺目,无怪乎把它尊称为“藏木林坚加青波“,即世界第一大装饰。

  在布达拉宫许多灵塔中,只有十三世达赖的灵塔可以和五世灵塔媲美。它叫“格列顿巧“,在红宫的北端,建立于1934年。塔高十四米,塔身用五百九十公斤黄金制成的金箔包裹,灵塔上镶嵌了大量的钻石、珍珠、松耳石、玛瑙等。各种宝石的价值为黄金的十倍,塔身还浮雕着花朵、动物和飞天,使这座建筑充满艺术美。塔前陈列的一个珍珠曼扎,由两万多颗珍珠和珊瑚串成,相传是清王朝送给十三世达赖的礼物,这座灵塔被称为“色东萨巴“(新的金塔),又叫“康松珠扎“(龙鸣三界),特别受到崇信和爱护。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