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湛老和尚纪念文集--菩萨心,菩萨行——妙老与闽院女众部
菩萨心,菩萨行——妙老与闽院女众部
作者:释乘一
建寺安僧,办学育才,慈悲济世,为法忘躯,这是八十年代佛教政策恢复初期一位老和尚的行愿,这位老和尚就是我们已故老院长妙湛法师。妙老的办学不仅使闽南佛学院成为佛教著名学府,也谱写了闽院兼收女众的新篇章。今年正值妙老诞辰百年、圆寂十五周年的因缘,我们更加缅怀妙老办学育才惠泽闽院女众的菩萨心行。
我是承受妙老余荫的出家女众之一,虽没有福报亲聆老和尚的教诲,但常常聆听佛学院老法师们深情的回忆。每当讲起妙老的故事,老法师有时神采飞扬,有时忏悔,有时哽咽,言谈中流露出无尽的感恩与怀念,让我也深切地感受到妙老如在目前,其人其事在我心中慢慢聚焦:这是菩萨的发心!这是菩萨的行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落实,曾经饱受创伤与磨难的佛教迎来了恢复、发展的殊胜机缘。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延续佛法命脉、中兴中国佛教唯有从培养人才做起。妙老深感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在维修寺院的同时积极兴办僧伽教育,立志为培养人才奉献一切。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于1981年复办佛教养正院,1984年复办闽南佛学院,并增设了女众部。妙老开创了闽院兼收女众的先河,为女众接受高等佛学教育打开了大门。妙老是佛陀座下的阿难,让女众有了研读佛法的机会,此恩此德,女众永志不忘!
闽院第一次招生时,通过正式考试筛选录取预科男女众各40名,未考上的学僧不愿意离开这个修学的场所。她们对佛法的渴求使妙老于心不忍,同意她们留下来作为旁听生。住着住着,学着学着,旁听生变成了正式学僧。开学后,仍然有四面八方的学僧不断涌来,万石莲僧舍住不下,妙老联系妙法林寺;妙法林寺僧舍住不下,妙老联系净莲堂……很多女众寺院都住满了,妙老只好请求居士帮忙。那时候,厦门大大小小的女众寺院或居士家都可能住着求学的女众学僧,她们白天到万石莲寺上课,晚上回到各自住处。求学人数在增加,班级也在增加,女众由一个班扩展成两个班、三个班乃至四个班。因缺少教室,从第四届开始,一个班级借住天界寺上课;从第六届开始,又有一个班级借住南普陀寺禅堂地下室上课。养正院、预科、正科、研究部四个阶段,有的学僧一直读到研究部并留校任教,有的学僧圆满某个阶段的学业便从事管理工作,或到别的佛学院任教,或到国外弘法,她们都承受了闽院的法乳深恩。
对于所有诚心求学者,妙老有求必应。路过厦门想要进教室来听课的也得到妙老的慈悲允许,所以当时的教室里,连通道都坐满了人,校园里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妙老常说:“你们千里迢迢求学,如果我不成就你们,那是我的罪过;如果我成就你们了,而你们又不好好学习,那是你们的罪过。我不知道天上哪块云有雨,我把你们当成自己多生累劫父母看待,把你们当成菩萨看待,你们要勇猛精进,才不会对不起佛,才不会对不起你自己,不要白白来出家,一辈子只当光头俗汉。”在妙老眼里,没有不能成才的学僧,学僧无知不懂事,才需要他的锤炼、提携,将来才能成为法门龙象住持正法,所以他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开示。对于被开除的学僧,只要真心忏悔,妙老都给他继续学习的机会,让他重新做人。
在办学过程中,妙老任劳任怨,即便遇到一些困难或阻碍,妙老都不曾退失这份发心或放弃这份行持。先不说与外界的交往,仅南普陀寺、闽院男众部、女众部,内部就有一大堆事情让他操心。女众部借住万石莲办学期间,他老人家几乎天天从南普陀到万石莲安排处理大大小小的事情,即便是是是非非,琐琐碎碎的麻烦事,也要劳驾老和尚亲自处理。有人因此反对女众部的续办,旁观者也觉得南普陀离万石莲较远,让一个耄耋老人如此劳累于心何忍!而妙老矢志不移地坚持办好女众部,使得众多女众的法身慧命在妙老的呵护下滋养成长!我们感慨:这是菩萨道上的考验,妙老经得起!妙老通过了!勇猛心易发已发,恒常心难持能持!
妙老“坐地参学”的办学风格,让学僧们不须长途跋涉,就地参访到很多大善知识。他不但想方设法恭请国内外相当有修持的大德法师为学僧讲法,而且,若有大德因仰望妙老的菩萨心行前来拜访,妙老也一定让他们法雨流布,安排时间恭请他们讲法。有一次,游祥周教授告诉妙老:“一行禅师将路过厦门。”妙老马上说:“这个机会绝对不能错过。”一行禅师一下飞机,妙老马上接他到南普陀为大众讲法三天。没有妙老这样的菩萨威望,哪里请得动白光法师、祈竹仁波切、南怀瑾老师……这么多这么好的善知识!没有他这样的菩萨发心和弥勒肚量,哪里愿意请这么多这么优秀的师资来这里讲学!
在聆听大善知识讲法的时间里,若是全天讲法,则全校停课。若只是晚上讲法,女众学僧白天上课,下午下殿后,她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从万石莲往南普陀走去。妙老事必躬亲,开讲时,他坐在旁边,告诫学僧:“你们要好好听,回去以后要写感想。”他领众闻法并不时插话鼓励学僧珍惜。晚上九点半下课,妙老费了很大劲才找到车,请司机把这些女众学僧送回万石莲。学僧们一个个上车了,妙老必让她们数数人数,互相关照一下,如果都到齐了,妙老才说:“好,可以开车了。”车开走了,他才拄着拐杖向南普陀走去。学僧们隔着车窗望着老和尚蹒跚的背影,总是止不住满眼的泪水。感人啊,他想方设法创造因缘长养众生的法身慧命,却完全没有一院之长的架子!鞠躬尽瘁,甘为马牛,一切为了佛教的未来!菩萨的心啊,菩萨的行!
女众部借住别人的寺院办学不是长久之计,总得有自己的校舍,这是妙老一直的牵挂。他多方寻找足以容纳全部女众的场地,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金榜公园找到一个寺院旧址,足够大,安静,适合修学。定址后,1991年便开始繁忙的修建工作。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妙老曾遭受一些难堪的责难。后来,终于得到香港香光尼众佛学院悟因法师和海外侨胞锺氏家族的慷慨捐资。我们感慨:如此德高望重如此年迈的老和尚,究竟为谁辛苦为谁忙?他辛辛苦苦地化缘建校办学,为的是培养佛教接班人,他在践履“任劳任怨,委曲求全”的八字真言。这是菩萨的发心!这是菩萨的行持!
办学新址紫竹林寺施工期间,妙老已八十多岁的高龄,还总是要到现场指导。施工场地,这里一堆石头那里一摊泥泞,他拄着拐杖,绕过石头跨过泥泞颤颤抖抖地一路视察。有一次,他不满意大殿右侧常住楼的修建,说:“不行,这么小,怎么住!”便指示工人将三个房间合并成两个房间,将一个房间分成两个洗手间,分别分属于另外两个房间,这就是现在常住楼的规模。
一次妙老从香港坐船回厦门,因受风寒生病住院,他躺在病床上,心却挂念紫竹林,一直喊着侍者:“叫车,到紫竹林。”侍者只能是一再安慰。他实在力不从心,只能在病床上做安排嘱咐。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妙老的病情并没有好。1995年12月19日,老和尚于南普陀方丈室圆寂,人天悲泪,山河鸣泣。僧俗弟子忍着悲痛,围着妙老同念观音菩萨,祈愿老和尚上品上生,乘愿再来。
不久,女众部全体师生搬迁至紫竹林,女众部终于有了宽敞独立的修学场所。紫竹林的兴建让妙老增加更多的负担,而他并没有说苦说累!他临终时挂念的依然是苦难的众生,在北京医院写下“勿忘世上苦人多”的遗训,这是妙老临终的牵挂,也是妙老一生的行持!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妙老创办的闽院女众部,在继任院长圣辉大和尚的领导下,在副院长、紫竹林住持法源法师的住持下,在南普陀常住的无偿支持下,紫竹林的硬件设施越来越齐全,僧众的修学体系越来越健全。如今,两百多名女众在这里安心修学用功办道,这里已经成为众多出家女众修学佛法的殊胜皈依处。倘若妙老有知,定然会倍感欣慰!每当我们在紫竹林诵经礼佛,我们仿佛看到妙老与我们同在!一起上殿,一起过堂,一起上课,一起诵经,一同呼吸!妙老啊,您的心血没有白费,您的菩萨心行在这里在我们身上相续!我们,就是您的化身!
为了纪念妙老,紫竹林设了供奉妙老的祖堂,除了每个月的初一十五,紫竹林全体僧众怀着感恩的心于早殿后集体顶礼妙老外;过年过节,大众必到祖堂给妙老上供;妙老的忌日或诞辰,在校的前辈法师们都将纪念妙老视为头等大事,领众共同诵经缅怀。全体僧众都知道:没有妙老,就没有闽院的女众部;没有妙老,就没有紫竹林;没有妙老,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岁月如梭,妙老离开我们已有十五年,作为他的法子法孙,我们至诚发愿:愿效仿妙老菩萨的发心,菩萨的肚量,菩萨的大愿,菩萨的行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作者:释乘一,闽南佛学院讲师)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