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中国僧人的西行求法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魏道儒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僧人的西行求法

  魏道儒

  《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这部著作是以唐代僧人玄奘赴印求法的事迹为原型演义出来的。实际上,中国僧人到西天(指古印度)求法并非始于唐代,也不是只有玄奘一人。唐僧取经的故事,是延续千余年的中国僧人西行求法运动的一个艺术缩影。

  西行求法概况

  汉地僧人或自发结伴,或受官方派遣求法取经,一般认为始于三国时期的朱士行。东晋时期,众多僧人或为求法,或为朝拜圣地而西去古印度,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西行求法高潮。隋唐时期,西行印度的僧人也不少,并且出现了对中印两国文化交流影响巨大的人物。宋代是中国僧人赴印巡礼的最后一个高潮,乾德四年(966),宋太祖派遣僧人行勤等157人西去印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朝廷派遣的规模最大的出使印度团队。在北宋初的六七十年问,到古印度取经并且返回者,有138人。这个阶段虽然求法运动依然高涨,但是对中国佛教自身的影响已经不大了。宋代以后,去印度的僧人就很稀少了。明朝曾派官僧到印度,也是缺少建树。这与从13世纪开始佛教在印度本土逐渐消亡有关系。

  从三国的朱士行到明朝的官僧,一千多年间,路上西行求法之路的僧人数以千计。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怀着虔诚的宗教感情,明知那是九死一生的险途,仍然勇敢前进。人的信仰可以有不同,但是那种热爱祖国,为了真理和事业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甚至勇于献身殉道的精神,始终是推动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始终值得赞美和弘扬。

  在数以千计的古代求法僧人中,三国时期的朱士行、东晋时期的法显、唐代的玄奘和义净,堪称杰出代表。

  朱士行

  佛教从公元前2世纪左右传到我国的新疆地区,西汉末年传入内地,此后二百多年,到中土传播佛教的僧人都是来自古印度和中亚各国,还没有内地僧人主动出国求取佛教经典。从三国开始,才出现了汉地僧人出于研究和弘扬佛学的需要,立志西行求法。

  三国时代,佛教般若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佛教学问。这是佛教以纯理论形式进入中国思想界的标志。当时魏国有位僧人名叫朱士行,是颖川(郡治在今天的河南禹县)人。他研究小品《般若》,并且经常在洛阳宣讲此经。他在讲经过程中发现,经文往往不连贯,义理不圆满,解释不通。他感叹:《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的核心经典,译本不完备,太令人遗憾了。于是他立志西行,求取大品《般若经》。

  朱士行于魏甘露五年(260)从今天的陕西西安出发,西涉流沙,到达于阗(今新疆和田),得到大品《般若》的梵文本。他于晋太康三年(282)托弟子将经文抄本带回内地,自已逝世于当地。朱士行虽然没有越过葱岭,今天看来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出国”,但传统上把他作为中国佛教史上西行求法的第一人。他为祖国佛教的健康发展而忘身求法的精神,对后代的西行求法者有巨大的鼓励作用。

  法显

  从东晋到南北朝初期,出现了或为求法取经、或为观瞻圣迹而西行印度的高潮。在当时数以百计的西行者中,事迹最感人、影响最深远的是法显。

  法显俗姓龚,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早年出家。他感慨汉地律藏不完备,立志西行求取。弘始元年(399),他从长安踏上西行之路。根据有关史料考证,当时法显的年龄在63岁至66岁之间。他经过中亚进入北印度,总共游历了将近30个国家,首尾经历了14年。后从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搭乘商船经南洋群岛返回,于义熙八年(412)在山东牢山登陆。法显游历了中亚、南亚和东南亚许多地方,范围之广,前无古人。

  法显的求法之路可谓九死一生。去印度先经历了陆路的凶险:“西渡流沙(从敦煌西至鄯善之间的沙漠地带)”时,“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望人骨以标行路(根据看到的死者遗骨确定道路)”。从海路返回过程中的遭遇依然惊心动魄:或受“黑暴雨”的袭击;或因为“粮食、水浆将尽,取海成水作食”。除了忍耐肉体折磨,还要遭受精神蹂躏。当一夜暴风雨过后,船上同行的诸位婆罗门竟然认为,船上有位老沙门(指法显)不吉利,所以才遭遇风暴。他们商议要把法显弃置在海中的荒岛上。最后经过施主舍命保护,他才免遭厄运。

  法显结伴西行者前后总计有11人,其中6人先后中途折返,1人随胡僧到厕宾(今克什米尔),2人病死中途,1人留住中天竺不归,完成求法壮举的只有法显一人。

  法显在印度学习梵书(梵文书写)、梵语和抄写经典时,已经年逾古稀。他的刻苦虔诚曾感动了当地一位居士,替他抄写了《大般泥洹经》。在狮子国无畏山伽蓝,当他见到玉佛像前一把晋地白绢扇时,思念故乡,“不觉凄然,泪下满目”。当他的同伴道整羡慕中印度的僧团威仪盛况,发誓不返回时,他为了实现让戒律流通汉地的初衷,毅然决定“独还”。正是虔诚的宗教信仰加上炽热的爱国情怀,使法显创造了奇迹,完成了求法壮举。

  法显返国后。参与了多部佛教典籍的翻译工作。他撰写的《佛国记》,首次实录了自陆路游历古印度,再由斯里兰卡经南洋群岛航归的伟大旅程。此书至今仍是研究当时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历史、文化和宗教的最重要的著作。

  玄奘

  在延续千年的赴印留学求法史上,玄奘为祖国争得的荣誉,为中印两国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以及译经方面取得的成就,无人出乎其右。

  玄奘(600~664)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人,为了解决钻研佛法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决心西行求法。唐贞观元年(627),关中一带发生灾荒,他夹杂在逃荒人流中离开长安,踏上西行长途。他过敦煌城,出玉门关,经过中亚地区,到达古印度,并且瞻仰了众多佛教圣地。大约于贞观五年(631),他到达王舍城,进入当时全印度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师从戒贤三藏。5年之后,他又到东印、南印和西印诸国游学。此后返回那烂陀寺从事讲学和著述。

  玄奘以学问精湛而享盛誉五印。他被那烂陀寺推为十大德之一,地位尊崇。戒日王对他特别敬重,于641年在曲女城为他召开规模空前的五印度论师大会,届时到会的国王有18位,僧众3000余人,各级官员、婆罗门和诸派沙门2000余人,那烂陀寺僧千余人。作为论主的玄奘将《制恶见论》写出悬挂于会场大门外,请与会者问难。经18日而无人发论,玄奘取得全胜,被誉为“大乘天”和“解脱天”。

  玄奘于贞观十九年(645)返回长安,带回经律论520夹,657部。唐太宗请其住长安弘福寺,后移住大慈恩寺。前后20年间,玄奘主要从事佛经翻译,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75部,1335卷。玄奘兼通梵汉,把古代佛经翻译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他还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译为梵文,传入古印度。他把自己亲见的110国和传闻的28国情况记录下来,撰成《大唐西域记》12卷,此书至今仍然是研究当时古印度和中亚史的最重要的著作。

  义净

  义净(635~713)是唐代第二位贡献巨大的求法僧人。他是齐州(治所在今河南)人,少年出家,学习佛教和儒教、道教经典。尤其对佛教戒律比较重视。他仰慕法显、玄奘的事迹,立志赴印求法。高宗咸亨二年(671),义净从今天的广州乘波斯商船前往印度。途经室利佛逝国(在今印尼苏门答腊岛,是马来群岛的宗教中心)时,看到那里的佛教也很兴盛,就居留半年学习。然后再乘船抵达印度。他瞻仰圣地,访师求经,曾在那烂陀寺学习10年。685年,他离开印度再次到室利佛逝国,居住了7年,从事经典翻译和撰述。长寿三年(694),义净乘船回到广州,证圣三年(695)到达洛阳。义净在印度和南海巡游求学25年,经历30余国,带回梵文佛教典籍近400部。

  义净回国后,先后在武则天、中宗、睿宗的支持下,来往于洛阳和长安两地翻译经典。总共翻译经典68部,289卷。其中大部分是戒律方面的典籍。

  义净在室利佛逝国撰写了两部著作,其一是《南海寄归内法传》,记录所见所闻的印度和南海诸国佛教情况,包括僧人的日常生活,僧团制度和修行规定等。其二是《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述从贞观十五年(641)到天授二年(691)56位求法僧的事迹。这两部著作对研究7~8世纪的印度、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历史、宗教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文章代码:1424)

  出自: 《百科知识 》 2009年14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