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藏俗录(四)
三江源藏俗录(四)
梁钦
丧葬异风
神奇的天葬
天葬,是江源藏区流行最普遍的一种安葬形式。藏家信民一生虔诚修习,祈求死后能到“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西方极乐世界”中去。而天葬的过程,则寄托着他们的这种希望。天葬的仪式,也可以说是送死者升天的仪式。
笃信佛教的藏家牧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坐化”。但对于一般信民来说,“跏趺而化”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人刚刚死后,也就是在尸体未僵硬之前,即由僧人或死者家人和近亲至朋,将其衣服全部脱光,用反搓而成的白羊毛绳,人为地使其头弯于膝部,双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双手合十置于胸部,固定成“结跏跌坐”姿势。然后用印有经文的白布包裹起来,在帐内前方帐角处铺上白毡或卡垫,端端正正地安放到那里。通常男放左边,女放右边,以供亲朋祭奠。
天葬的日期,均请僧人择定吉日进行。通常情况下,死者的尸体在家停放三天。如僧人卜算第四天为“凶日”,或其后的某月某日为安葬之吉日,则要往后推迟。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到了天葬这天,死者家人及其亲朋好友,黎明即把死者的尸体缚上牦牛背(也有车拉人背的),送往附近的天葬台。牧人送葬,既无扛幡者,也无吹鼓手。大家只是尾随其后,一路诵经祈祷,祝愿死者安然脱离凡尘。
在藏胞聚居区或大的牧场上,都有共用的天葬台。天葬台多修建在半山腰或较低的山头上。中间是一个停放尸体的平台。周围挂满各色经布,缠绕着白色羊毛绳,堆放着刻满经文和避邪图案的嘛呢石。大的天葬台上,还建有白色佛塔,住有专司天葬的阿卡。停尸的地方,有的仅是一块草坪。有的还铺有木板或石板。男尸与女尸,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尸体,以及非正常死亡者的尸体等,大多有专用的停尸位置。整个天葬台,远看就像一座小寺庙,或村寨、牧场堆放嘛呢堆之处,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当地藏家的天葬仪式,通常忌讳生人参观。据说是怕生人带来“邪魔”,妨碍死者的灵魂升天。笔者居江源数年间,出于某种特殊原因,曾有幸数次目睹当地的天葬仪式,其场面隆重、肃穆,而且富有神话色彩。
当牦牛将死者的尸体驮到天葬台跟前,即由死者的亲人将其背到天葬台上,交于司葬的阿卡。这些阿卡除个别属常住天葬台专司此项任务者外,大多是丧家从附近的寺院请来的。他们围着尸体诵经超度后,即去掉裹尸布,然后分别站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朝着“神鹰”经常来的方向,不停地“呜——呜——”呼叫,对“神鹰”发出召唤。与此同时,除留下几个与死者最好的亲朋协助阿卡处理尸体外,家人及其他送葬人员则自行回避,躲在附迫的山洼或山脚下。在阿卡向“神鹰”发出召唤的同时,即开始点火煨桑。随着松柏枝燃烧时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响声,他们不停地往上面添加着酥油、炒面、曲拉,轻烟袅袅,香雾飘绕。据说,“神鹰”既能听出阿卡的召唤声,也能从缕缕青烟中得到信息。这种办法果然灵验。不一会儿,被当地藏胞称为“神鹰”的秃鹫、兀鹫、胡兀鹫,以及乌鸦等,便从四面八方结群而来。乌鸦总是最先飞落到天葬台上,毫无顾忌地抢食尸体。而“神鹰”则显得比较谨慎。它们往往先飞落到山头上,窥视一下动静,确认没有什么危险时,再俯冲下来。尤其是秃鹫,体长近一米,足有二尺多高,大得象绵羊。俯冲到天葬台后,常常站立不稳,还要顺着惯性快速地向前走动几步。一旦站定后,就晃动着笨重的身躯,毫不客气地把乌鸦赶到一边,伸着钩子般的利嘴,叨破尸体皮肤,将那裸露的秃头伸入尸体腹内取食内脏,内脏全被拉出体外。这些大型猛禽,一群可达百余只,一具尸体很快就被它们抢食一空。尸体上的肌肉被“神鹰”吃完后,司葬的阿卡再操动斧头和锤子,将骨骼全部砸碎,然后同血水和炒面拌在一起,捏成条状,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那里。这时,“神鹰”和乌鸦都眼巴巴地等候在周围。一旦司葬者离开,它们又你争我抢地啄食起来。直到吃得一丝不剩,仍然不愿离去。显然,一具尸体是远远不够它们分食的。据说,一只秃鹫每次可吃八斤肉,如不就地消化一阵,或吐出一些肉,很难飞得起来。等“神鹰”将死者的骨肉吃完后,执葬者还要重新检查一遍,确认连一点儿血水不剩了,才离天葬台而去。牧人说,死者的尸体被吃得干干净净,才意味着死者的整个躯体随其灵魂一起升入了“天堂”。
这是笔者在一个边远地区的天葬台上所看到的“神鹰”啄食人尸的情景。而常年活动于村镇附近的天葬台周围的“神鹰”,其胆子则要大得多。1989年冬,结古镇一村民妻亡,送于镇东南一神山的天葬台上。其时,正值附近的信民在神山上闭斋诵经。山上山下扎满了帐房,男女信民多达三百余人,仅山腰供停放尸体的一片洼地空闲着。当四名阿卡将女尸安放到停尸台后,正准备诵经超度,由于随从的亲属缺乏经验,即慌忙点燃了桑台上的牛粪和柏枝,随之升起了一缕青烟。在此之前,我们环视附近的山头时,并不见一只“神鹰”。但当青烟升起后,大约七十多只“神鹰”,从各个山头直扑而来,争先恐后地啄起尸来。四名阿卡及两名协助司葬者,左挡右拦,无论如何也挡不住它们。停放女尸的位置距周围诵经祈祷的信民只有三十多步远,但它们旁若无人,当它们把尸体上的肌肉吃完后,又等着阿卡把尸骨砸碎、拌好,吃得干干净净,才悠然而去,其场面可谓触目惊心了。
按照当地藏俗,若死者的躯体全被“神鹰”吃掉,即说明死者一生修习,终成正果,也是死者的造化。反之,如果“神鹰”,不食死者的尸体,或只吃了一部分,则说明死者生前有“罪孽”。尸体剩得越多,说明死者的“罪孽”愈深重,灵魂是难以升天的。这对死者及其亲人都是极大的不幸。每当这时,家人必要再次请僧人诵经,为死者“赎罪”。有的还要挑选一些上等牛羊肉,与死者的骨肉拌在一起,供“神鹰”啄食。直到死者的尸体被“神鹰”吃完,家人才算了却了这桩心事。究竟是“神鹰”无饥饿之感,还是死者“有罪”?这是只有“神鹰”和死者的灵魂双方知道的事。但是,牧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即天葬务必在早晨进行,以免“神鹰”吃了其他东西,把尸体剩下,给家人造成尴尬局面。
按照当地的传统习惯,当天葬结束后,死者的亲属要在天葬台附近提前温好一桶水,准备好肥皂或碱面,请司葬阿卡洗去手上和臂上的血迹,然后就地请他们吃顿饭。因当地藏家历来忌讳在天葬台附近生火做饭,故多事先携带一些手抓肉、酥油饼,以及酥油、炒面一类的熟食,然后再烧上一壶茶,待阿卡吃完饭,天葬的全部任务就算结束了。
藏族地区各地的天葬习俗不尽相同。即使在玉树高原上,过去二十五族遗传下来的天葬习俗也不一样。如有的地方的天葬台拒葬非正常死亡者的尸体,尤其是那些因刀伤和枪伤死亡的人。而有的地方虽允许这些人天葬,但规定其尸体必须在天葬台停放一昼夜,经僧人诵经赎罪后,方可天葬。有的地方如男尸和女尸同时送住天葬台,必要先葬男尸,后葬女尸。另有一些地方,死者的尸体送到天葬台后,首先由司葬阿卡进行肢解,并按照“神鹰”的多少,将肌肉和骨骼分成若干份,供“神鹰”啄食。但前面所记述的天葬方法,则是当地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
一提到藏族的天葬,一些人往往认为这是一种原始的、落后的、甚至是“残忍”的葬法。其实,它不仅反映了藏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宗教信仰处理死者尸体的传统习俗,而且,比起汉地的土葬,还比较干净卫生,不易给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与火葬一样,还是比较科学的。藏族的天葬习俗,据说是佛教传入藏土后,才逐渐开始实行起来的。也就是说,这种葬俗的产生,是受到了佛教的影响。佛教认为,人死后,要想升往天国,生前就要乐善好施。甚至把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肉体全部施舍给众生。这在佛教的许多经典和传说中都可以看到。尤其是关于释迦牟尼“舍身饲虎”的故事,在藏族僧俗中具有很深的影响,说释迦牟尼看到一只饥饿难耐的母虎,站在七只小虎跟前,如母虎再寻不到食物,很可能将小虎吞食。佛为救母虎和小虎,毅然从高山上坠于虎旁。因饿虎无力吃他,他就自己刺出血来让虎吃。藏家的天葬,无疑体现了这种不惜生命施舍众生的精神。
深情的水葬
在玉树高原上,除通天河流域和澜沧江源流地区的成人有水葬习俗外,大部分实行天葬或土葬的地方,水葬的对象主要是夭折的婴幼儿和那些无亲无故的人。这些不同的习俗和不同的对象,其水葬的方法也各有所别。
两江源流地区成年人的水葬,除个别地方属传统葬俗外,有的则是依据僧人卜算的安葬形式而进行的,并非普遍现象。凡实行水葬的成年人,其尸体的固定方法及祭奠期间的安放形式,与实行天葬者相同。在进行三天祭奠后,即由亲人将其尸体移到僧人卜算的水葬处,或传统的水葬台上,再次请僧人诵经超度,然后由僧人或死者的近亲好友担任执丧人。常见的水葬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在固定成“坐化”姿势的尸体上绑上石块,直接葬入大江大河之中;另一种是把尸体局部支解后,再进行水葬。但在当地的水葬习俗中,后者并不常见,属于局部地区的个别现象。当地藏家认为,世间的条条大河皆自天上来,而河鱼则是天上下来的“鱼龙”。确信“鱼龙”食尸后,可将死者的遗体及其灵魂带到“天堂”去。
在其他不少藏族聚居区,婴幼儿夭折后,大多实行土葬。而玉树境内实行水葬者则较为普遍。丧葬仪式中,除婴儿不再人为地使其“坐化”,死后即葬外,幼儿死后,其尸体的固定姿势及停尸时间等,不少地方与成人大体相同。与此同时,家人还要在他们的眉心、手掌和脚掌上,用红色颜料画出三个红点、圆圈、日月图案或“※”形图案。尤其是不满一周岁的孩子死后,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出葬这天,由亲人将其抱到河边,按照僧人卜算的葬地,在河边浅水处清理出一片地方,经僧人诵经超度后,去掉裹尸布,将尸体放在水里,然后选取洁净的小石块,将尸体严严实实地垒砌起来。尸体垒砌好后,由僧人或死者亲戚中的一位长辈,在二根反搓的白羊毛绳两端,各绑一白色石块。一端固定在死者的头顶部位,然后拉起另一端,缓缓地逆流而上。这根白羊毛绳,通常有十多米长。一边往上游拉,一边将绳子逐段淹没于水中,淹到绳子末端,人即弃绳出水。水葬仪式也就到此结束。为了表示悼念,也为了作标记,有的还在水葬地一河两岸各竖一木杆,将一根白羊毛绳固定在上面,使其高悬在河面上。水葬过程中,孩子的家人自行回避。躲在附近的隐蔽处,或点火煨桑,或诵经祈祷。据说,这是为了避免孩子的灵魂看见亲人而不愿离去,妨碍其升入“天堂”。据当地牧人说,夭折的儿童所以多实行水葬,主要是因为儿童喜玩水,通过水路易升天。但又因孩子贪玩及不辨方向,故用白毛绳为其引路。使其灵魂顺着毛绳牵引的方向,逆流而上,直到西天。家人不仅生前对他们关怀备至,死后的安排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对那些失去亲人的鳏寡孤独或漂泊流浪者,如乞丐、打短工者、江湖艺人等,死后也常以水葬的方法进行安葬。但比起实行水葬地区的成年人的葬仪,这些人的水葬仪式往往更简单一些。通常不超度、不分割尸体,只将死者的衣服脱光,抛入河中了事。一些勤于积德行善的牧人,若遇此种情况,也有将死者固定成“坐化”姿势,有的还要举行一番祭奠,这已是死者的造化了。这种简单的水葬方法,多半是当地牧人为了省事,而且不用任何花费,仅为他们送上升天之路而已。在玉树东部的一次旅行中,笔者曾遇四个牧人为一死去的流浪汉举行水葬。一大汉像扛麻袋似的把死者的尸体扛到一河岸悬崖跟前,另几个人帮其去掉裹尸的破褐子,把一块三四十斤重的大石头绑在死者身上,只听“扑嗵”一声,他们从数十米高的悬崖上,将其抛入河中。随后,这几个牧人仔细观察了一阵儿,便若无其事地走开了。过了一会儿,又有几位老妇走了过来。手里摇着嘛呢轮,嘴里在不停地为死者祈祷,一直转悠了大半天。据说,凡全尸水葬者,身上都要绑石块,以免尸体漂到河边,为野兽所食。而且,过两天还要察看一次,看有没有出现意外情况。直到他们确认死者的尸体为“鱼龙”所食,才算放心。藏家牧人的仁慈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高雅的火葬
玉树藏家的火葬,是过去千户、百户、活佛等所谓尊贵人特有的葬法,俗民百姓和一般僧人是无权享用的。解放后,虽不分尊卑,人人死后皆可火葬,但牧人已习惯了其他形式的安葬方法,反而不愿自己死后化为灰烬。甚至认为,火葬焚尸化魂,难以升天。至今,除一些活佛和有名望的阿卡死后仍采用火葬外,俗民间采用此种葬法者,仅见于一些藏族公职人员。而在一般牧人中,很少看到有用火去焚尸的。
当地藏家的火葬方法,通常是用松柏木柴架一高高的柴架。上涂溶化的酥油,然后将死者的遗体安放其上,身上再涂以酥油,即点火焚化。焚烧时,往往浓烟滚滚,尸体的焦臭味数十米外即可嗅到。而且还要用长长的铁钩不停地翻动。一具尸体需数千斤木柴,两三个小时才能烧完,若是活佛火葬,寺院的僧众还要聚集在周围诵经祈祷,举行一定的祭祀仪式,场面极其隆重。据说,用”圣火”焚化尸体,死者灵魂可以顺着“圣火”的青烟升往西天。待尸体烧完后,僧人便将骨灰和未烧化的骨头集中起来,藏于特制的灵塔内,以便朝夕供奉。在有的寺院里,对于一般活佛或需要火葬的其他僧人,将其骨灰和炒面、酥油及各种香料掺台在一起,择定吉日,在众僧的祈祷声中,或团成球状,或直接撒入江河之中,这算是“水火兼葬”了。
火葬这一葬俗,在我国西北的一些少数民族中,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生活在这一带的古羌人,不但大都有拜火的习俗,而且不少羌人死后,也是实行火葬的。例如,《后汉书》上就有“羌人死皆焚其尸”的记载。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这一葬法在我国汉地的一些僧人中也逐步实行起来。这不仅因为释迦牟尼死后实行火葬,并在教规中要求僧侣死后遵行这一葬俗,而且与佛教对火的认识有关。佛教认为,火是“善”和“光明”的象征。故火葬也被视为一种吉祥和高雅的葬法。而藏传佛教僧人所以多实行火藏,尤其是那些有地位、有名望的僧人多遵行这一葬俗,据说也是自佛教传入藏土后,才逐步开始出现的,无疑也与佛教有关。而并非古羌人火葬习俗的延续。同时也可以看出,藏家僧人的这种火葬习俗,与当今汉地实行的火葬,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
牧人说,“贵人”火葬时,一切过往神灵都会自行回避。而俗民百姓进行火葬,尸臭味则会冲撞这些神灵。不但不会升天,还会造下罪孽。历史以来,平民百姓所以多采用其它葬法,而不采用火葬,也可能与他们的这一传统认识有关。但在十年动乱中,当地一些地方的天葬、水葬等安葬形式,曾作为“封建迷信”的陋习被取缔,强令统一采用火葬的方法进行安葬,这就给牧人出了个大难题。当时,平民的火葬方法,与过去部落、寺院上层人士的火葬方法大致相同。有的地方还专门制有焚化尸体的铁架子。焚尸时,在铁架下面架上木柴,木柴和死尸上皆涂满酥油。以追悼会取代诵经祈祷。焚化后,取骨灰装入木匣中,交家人保存。由于牧人传统的丧葬习俗根深蒂固,对这种葬法很不习惯,常出现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某生产队为一死者开追悼会,队长在上面念悼词,牧人则悄悄地在下面诵经祈祷。至悼词念完,众人亦不知所云。因牧人忌讳保存死者遗物。保存骨灰更是忌讳莫深。死者的骨灰盒交给家人后,不但无处可放,而且弄得举家不安。甚至同一帐圈的人,都搅得昼夜不宁,总感到死者的灵魂在周围游荡。有的牧人夜半惊呼出帐,大喊有鬼。搞得家人保存也不是,扔掉也不是。骨灰盒本是纪念物,但谁也不敢多看一眼。到后来,他们还是按照固有的葬法,将骨灰拌上酥油、炒面,或悄悄地撒入大河,或偷偷地送到原来的天葬台上,请“鱼龙”或“神鹰”带往天国。牧人间实行的火葬,有的地方延续了许多年。随着十年动乱的结束,这种火葬形式也就自然取消了。
活佛的“塔葬”
“塔葬”,是流行于藏传佛教寺院的一种特殊葬法。因此种葬法的主要对象是活佛,也可以说是活佛的专用葬法。就其塔葬形式来说,有塔葬法体肉身的,有塔葬骨灰、头发及其它遗物的,也有将其骨灰拌合香料和黄土,重新塑成本人塑像,供奉于灵塔之中的。在僧俗所有的葬法中,这是一种最珍贵的葬法,也是对死者的最高礼节。
塔葬虽是给活佛设计的一种葬法,但传统的塔葬对象主要是那些有名望的活佛。所谓“名佛”,就江源藏族聚居区而言,有的是某一寺院的创建者,有的是在经学研究方面有所建树者,而大多数则是大寺院的大活佛。如某一教派中心寺院的活佛等。因这些寺院居统治地位,寺院不仅规模大,而且活佛的经学造诣也大都比较深,故威望也就比较高。对这些活佛的塔葬,各寺院都有不同的传统习惯。如有的寺院只塔葬第一世活佛,有的寺院历世活佛皆实行塔葬。有的寺院有三个活佛系统,则只塔葬一个系统的历世活佛等。这大概与这些活佛的历史背景都有直接关系。
据老年僧人讲,1958年以前,在玉树高原众多的寺院中,塔葬的各种形式几乎都可以看到。除多塔葬本寺历世活佛的法体肉身和骨灰外,有在灵塔内供奉衣帽的,有供奉胸围骨饰和头饰的,也有供奉死者生前所用的各种法器的。凡塔葬法体肉身者,通常要首先对死者的遗体进行防腐处理。各寺院处理和保存遗体的方法很多。有的用藏红花、麝香、檀香料等名贵香料和盐巴浸泡的香水,对遗体反复擦洗,然后缠裹上绸缎,定期进行更换,以吸出体内水分。有的取出内脏后,按其“坐化”姿势,安放于一精致的木箱内,然后在腹腔及其遗体周围填满炒熟的盐巴和各种香料,一直掩埋到头顶,一则为了吸出体内水分,同时也用于防腐。凡不用盐巴处理者,多用盐水、香料和黄土和成的泥巴,将遗体内外糊上一层,如此反复进行更换,直至体内水分被泥巴吸收,盐分大部浸入体内为止。这些防腐处理办法,往往需要数月,有的长达半年。当僧众确认活佛的遗体长期保存而万无一失时,才开始进行金塑。
经上述方法处理后的遗体,已基本失去了原形。这就需要在泥塑方面具有高深造诣的僧人,按其原貌重新进行塑造。重塑金身之前,僧众不但要进行花灯供养,而且还要举行隆重的祈祷仪式。当遗体腹部重新缝合之前,通常要在腹腔内装入经文,填满各种名贵的香料和珠宝。而重塑金身所用之物,据说要用恒河等世间“四大神河”之水,珠穆朗玛峰等世间“六大名山”之土,然后与珍珠、玛瑙、翡翠、珊瑚、象牙、松耳石等珠宝的细粉,以及各种名贵香料拌合而成的“神泥”。但“四河六岗”之水土是无论如何也弄不到的。所以,他们通常在神山上选取洁净的黄土和泉水,经僧众诵经祈祷后,与一些珠宝和香料的细粉搅拌而成。修复遗体的工艺,甚至比塑一尊高低相同的泥佛要复杂得多。艺人首先要把萎缩的遗体拉展并固定成“坐化”姿势,然后再用泥巴一点一点地修复那些塌陷和变皱的部分。由于遗体肌肉萎缩,从头至脚基本要全部泥塑一遍。当修复出来的遗体达到形神兼备时,再涂以金粉,或以金箔贴身。然后描眉、画眼、涂唇,穿上袈裟,戴上象征本教派的僧帽,像活人一样装扮起来,金塑好的活佛遗体,通常呈趺坐姿势,且双手合掌,有的手上还捧一条哈达,看起来与泥塑佛像无异。当这些工序全部完成后,将遗体供奉于事先制好的灵塔内。这种“灵塔”多为塔状或佛龛状,有纯铜质的,有纯银质的,也有铜质鎏金的。灵塔上不但镂刻有各种花纹图案,而且大都镶嵌有珍珠、玛瑙、珊瑚、翡翠、松耳石等,装饰得异常华丽。僧俗可随时瞻仰活佛遗容。灵塔通常按其世系顺序供奉在大经堂或专门修建的灵塔殿内。过去,玉树不少大寺院都建有灵塔殿。殿内供品常设,香火不断。僧众不仅朝夕供养,若遇某一活佛诞辰或忌日,还要举行诵经祭祀仪式,以示悼念。亦如供奉佛祖及其他神灵一样,十分虔诚。
活佛的圆寂,不仅是寺院的不幸,而且也是整个教区信民的一大丧事。一般自活佛圆寂之日起,寺院的经堂里即昼夜灯火通明,僧众每日都要诵经超度。此间,教区俗民不但要到寺院献哈达、送供品、上布施,而且家家佛堂里都要点灯设供,且每日诵经祈祷。甚至在整整一年中,如同给自己的亲属服丧一样,禁忌一切娱乐活动,连一年一度的春节也不过。活佛在僧俗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玉树一些较大的寺院,由于大都具有悠久的历史,虽历经战火和动乱,但到50年代末期,不少寺院已保存了数世乃至十多世活佛的遗体。而且,这些遗体大都保存得十分完好。据说,十年动乱期间,某寺一具保存了数百年的活佛遗体被人剖开,发现肌肉不但富有弹性,而且还带有血色,甚至还可以闻到一种芳香气味。不少僧俗说,这是活佛的“无量法力”所致。其实,主要是当地气候寒冷干燥的缘故。同时也可以看出,很早以前,当地僧人在保存活佛遗体技术的研究方面,已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了。
五种不同意义的土葬
玉树藏家的土葬,除个别地方属单一藏俗,男女老幼死后皆实行土葬外,大部分地区多依据死者的死因而定。虽同为土葬,由于死因的不同,其意义大相径庭。而且,在安葬地点和安葬方法上也有很大差别。绝非像汉地那样,将死者埋入土中而了之。
玉树与西藏交界地区,尤其是小苏莽草原一带,当地不少牧人一直保持着土葬习俗,而且与汉地有许多相似之处。人死后,家人不仅请僧人诵经超度,而且非常重视对葬地风水的勘察和出葬日期的卜算。充当风水先生和算卦先生者,大多也是僧人。他们不仅要看死者的相貌,而且还要问清死者的身份、年龄、属相及生辰八字等,然后再仔细研究、认真推算。在勘察葬地时,对附近的山、水、沟叉、草滩等,都研究得非常仔细。并能详细讲出定为葬地的理由,或改变葬地的原因,使死者家人心服口服。牧人挖的墓穴,通常只有一米多深。墓道呈圆桶形,而且皆无墓室。死者不用棺木,仅以褐子或经布裹身。尸体一般在家停放三天。出葬这天,家人及亲朋送葬到墓地,由僧人诵经超度后,即将尸体按其刚死时固定好的“坐化”姿势,安放于墓中,然后用土封埋。墓穴封好后,上堆一圆形小包,以作标记。有的还在墓包上堆放几块嘛呢石,或悬挂几条经布,一则用于避邪,同时也作为悼念之物。在墓包后面一米左右的地方,通常还要钉一木橛,上拴一根反搓而成的白羊毛绳,一直牵到墓包顶端。据说,羊毛绳是人与天界的联系绳。而将其绑在木橛上,则是以防死者的灵魂四外游荡,好让其顺此绳尽快地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以上是比较隆重的土葬仪式。也有土葬后不留墓包和其它任何标记的,若干年后,也就莫辨其迹了。
藏人俗重报仇。人被杀一时找不到凶手者,其亲人不但千方百计寻找凶手报仇,而且还常把报仇的希望寄托在死者的灵魂上。他们往往请僧人四处勘察地形,必选一个三道山梁,或三道沟叉、三条河流的交汇处作为葬地。其用意是,这些地形便于死者的灵魂游荡。他们可以顺着这些山梁、沟叉或河流寻找凶手。若亲人抓到了凶手,或确认凶手已于某地死亡,便认为此仇已报,遂将死者的尸体重新挖出,祭奠超度后,请僧人另择葬地。或天葬,或水葬、土葬,依据本地正常人死亡的葬俗,重新进行安葬。否则即世代铭记,不报此仇,以为家耻。由于江源地处高寒,死者的尸体往往埋葬多年后。起出时仍不腐不烂。家人则当作一件吉祥事,甚为高兴。在过去的部落时代,部落之间或牧人之间,经常发生抢劫或械斗,流血杀人事件时有发生。因此,被害者的亲人,特别是弱者的亲人,常以这种安葬方法进行报仇。解放后,国法森严,行凶杀人之事自然少了。即使出现了此类凶事,凶手也会很快地受到法律制裁。但是,如杀人者未被处死,或一时未抓到凶手,有的家人仍以此葬法安葬死者。
在大部分藏族地区,土葬是专为那些作恶多端而被处死的人设计的一种葬法。此俗在玉树高原上也普遍存在着。对这类人的土葬,其墓地多选在地势险恶的深沟里、石崖下或乱石堆中,墓穴挖得也比较深。而且,埋葬后还多在墓堆上压数块巨石。有的则堆放刻有咒经的嘛呢石。其意是让死者永世不得转世,世代在地狱受罪。平时,路人遇见这种墓堆,即自行回避。有的甚至认为是件倒霉之事。藏家牧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从此种葬俗中,看得再清楚不过了。在昔日的部落时代,牧人患麻风病、鼠疫等恶性传染病者较多。这些人死后,通常也要实行土葬。据说,这些人的尸体若天葬或水葬,易传染恶疾;如火葬则臭气熏天,会冲撞过往神灵。而只有埋入地下,才算干净,对死者与生者都有好处。这只是为避恶疾而采取的办法。与那些作恶者的土葬,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如今,类似上述恶疾患者虽然很少看到,但凡因这些恶疾而死者,一般也都按其惯例实行土葬。
在玉树东部一些亦农亦牧地区,对夭折的婴幼儿也有实行土葬的。通常第一胎婴儿死后,为避免二胎再遭不测之祸,多选在较为封闭的地方土葬。按照当地藏家的传统习惯,这种土葬地点多选在类似瀑布的流水后面。因前有流水,后有山坡,四面不见阳光,可谓“封闭”也。若第二胎再夭亡,为防止第三胎重蹈覆辙,葬地则选在阴暗的山洞里,或人迹罕至的深山悬崖之下。自然,这种葬地比前一种更为“封闭”。因昔日江源藏地医疗条件落后,婴幼儿夭折者甚多。所以,他们对此种葬法的作用深信不疑。如孩子长到两三岁不幸死亡,其土葬方法与成人相似。但通常不举行祭奠仪式,仅用一根反搓的白羊毛绳,将其固定成“坐化”姿势,然后安放于一陶罐内,再放入青稞和沙子,择吉日埋入地下,墓包上另固定一根羊毛绳,葬仪即算结束。
在玉树的个别地方,尚有禁忌青稞开镰前安葬死者的习俗。认为青稞即将丰收了,这是天地诸路神灵保佑的结果,是他们赐予百姓的恩惠。如此间将死者天葬,则会触怒“天神”;如水葬,则会触怒“龙神”;如土葬,则会触怒“山神”或“土地神”。若触怒了这些神灵,不是遭雹灾和霜灾,就是遭洪涝干旱之灾。所以,每当青稞开镰前死了人,他们通常选一处比较阴凉干燥的沙滩,先将死者的尸体暂时掩埋,待收完青稞后,再按照当地固有的葬俗,另行安葬。当然,这并不属于土葬的范畴。
超度多于哀悼的祭奠
一般情况下,玉树藏家牧人除对因服刑或患恶疾而死的人不进行祭奠外,凡正常死亡的成人男女,都要举行祭奠仪式。祭奠期多为三至七天,长的可达四十九天。因牧人笃信佛教,认为人死后,即脱离了“三界无安”、“众苦充满”的尘世,实现了毕生修习的最高理想,无论对死者或生者,都是一件好事。因此,祭奠过程中的许多仪式,都是为死者“升天”而设计和安排的,超度多于哀悼。
当死者咽气后,家人将其尸体安放就续,即开始摆设供器和供物。在定居的藏人中,丧家除在佛堂烧藏香、点油灯、供净水,摆放青稞、酥油、曲拉、牛羊肉等供物外,通常还要在死者的室内摆放这些东西。居帐牧人因条件所限,一般不另设供桌,供器和供物多摆在平时供佛的地方。祭奠期间,不但要天天烧香,酥油灯亦须长明,谓之“长明灯”。这与汉家的习俗大致是相同的。
汉地农村对死者的吊唁,除送祭礼外,近亲还要戴孝、跪拜、烧纸祭品及哭丧等。而玉树藏家则比较简单。一般只送祭礼,如哈达、白布、酥油、砖茶、藏糖等。除此之外,仅对死者的亲属表示慰问而已。因丧期忌杀生,而且还要闭斋,故丧家对吊唁者的招待多为素食。除供茶水、糌粑外,有时也做一些挂面、米饭一类的面食。
在昔日的部落时代,不少部落对死者有集会追悼的习俗。如某部落死了人,本部落和邻部落的亲朋好友,除携祭礼吊唁外,还常在死者的帐圈附近,选一片平坦的地方,客人坐在上边,本族人坐在下边,丧家人坐于中间,然后由一个口齿伶俐、能说会道,而又与死者比较熟悉的人进行演说。描绘死者的音容笑貌,追忆死者与乡邻的友谊,颂扬死者一生的功德,祝愿死者安然脱离凡尘。这样的集会往往要进行大半天。随着演说者滔滔不绝的话语,众人都会默默地对死者进行追忆。这种演说,比起当今的追悼词,有的甚至更生动、更形象,更能引起人们对死者的怀念,并常使满坐宾客伤心落泪。在对死者的悼念活动中,这是唯一的、也是最好的仪式。同时,也体现出自古相沿的部落的优良民风。后来,随着部落的解体,这一风俗逐渐消失。至近些年来,不少地方又陆续恢复了这种仪式。但不象过去那样认真而有组织地进行。通常吊唁者和丧家围坐在一起,回忆死者的生平、为人及业绩,不拘形式,不拘时间,也无主讲人,显得十分随便,以此作为对死者的悼念。
丧期最主要的祭奠仪式,是请僧人诵经超度。因请僧人念经要花费钱财,丧家请多少僧人、念多少天经,均依自己家里的经济状况而定。50年代以前,一些富裕人家死了人,或部落头人死后,往往要请数十个活佛和阿卡。而在中等人家和贫穷人家,一般只请七个或三个阿卡。念经的天数亦无定俗。通常富裕人家念四十九天。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家念七天或二十一天,而贫苦人家大多念三天或七天。所付的念经费用,有以钱计算的,也有以牛羊及畜产品计算的。至于每天付多少费用,通常以所请僧人的多少而定。而且,各寺院也无统一定数。但由于家人都希望死去的亲人安然超尘,在这一法事中,往往不惜任何代价。有的甚至舍去家中的大部分财产。如今,凡是家中死了人,请僧人念经超度的仍然很普遍。但凡请僧人念经者,一般多为三至七天。而且,寺院所收的费用也比过去少多了。通常情况下,除供茶饭外,每人每天三元左右。若请活佛念经,费用则高些。有的寺院为贫穷人家念经,还有不收任何费用的,并以此作为一项“扶贫”措施,深得牧人好评。
在祭奠期内,丧家还要印制经布,作为死者的布施,捐送给所在教区的寺院。按照当地藏俗,这种经布至少印一百尺。多者不限。吊唁的祭礼所以多送白布和酥油,也主要是供丧家印经布和点油灯所用的。除此布施外,一些丧家还常把死者的牛羊及全部遗物作为布施捐送寺院。有的是根椐死者生前的意愿而办的,有的则是家人主动捐送的。皆是借最后的机会,为死者赎罪,祈佛保佑死者的灵魂安然升入“天堂”。牧人对神佛的虔诚,可谓鞠躬尽瘁。而且人死之后,无论是死者的遗愿,还是家人的心愿,都还要千方百计地表示这种虔诚。
死者葬后的祭祀活动,除个别实行土葬的地方外,通常逢忌日进行煨桑和祈祷。但这种“忌日”并非死者的丧日,而大多是僧人卜算的“忌日”。有每月一天的,也有每月数天的。届时,丧家除在家里烧香、点灯、设供、煨桑外,有的还要到死者的葬地去祭祀。家境好的还要请僧人随行。虽然葬地并无任何遗迹,但家人都极为认真。即使那些不长松柏树的高寒牧场,他们也要拔些干草,添加酥油、炒面煨桑。当地牧人中也有这样的说法,说死者的遗体是“神鹰”和“鱼龙”带往天国的,而其灵魂是随着煨桑时桑火的青烟升上天的。因此,在死者的葬地煨桑祈祷,亦可借此一缕青烟,把家人的心愿带给死者。
短期重孝的服丧
玉树藏家对死亡亲属的服丧习俗,与汉地有某些相似之处。通常自人死那天起,便开始以七天为时间单位进行计算。按照当地的传统习惯,死者的尸体至少停放七天。多者可达三七二十一天,或七七四十九天,以供祭奠和吊唁,但过去除富人和部落头人死后在家停尸的时间较长外,普通人家为了省事省钱,一般只在家停尸三至七天。而停尸三天者居多。如今,无论贫富,大多在家停尸三天,即进行安葬。当地藏家的服丧期,除部分地区有服丧百天或周年者外,一般也多为四十九天。“七七”过后,服丧期就算结束了。
服丧期内,丧家男女皆有戴孝的习俗。通常丈夫死后妻子必要戴孝,而妻子死后丈夫则不必戴孝。但无论男女,凡长辈去世,晚辈均要戴孝。这种戴孝习俗虽与汉地相似,但戴孝的形式却不相同。藏家亲人死后的当天,家中男女都要换掉华丽的藏袍,去掉身上的各种饰物(有的地方允许妇女头上佩戴一个琥珀球)。并在发辫中夹续白羊毛或白牦牛尾。不留辫子的男子,多将帽子翻戴在头上。除此之外,在整个服孝期内,守孝者不能骑马、佩刀,不能洗脸修面,不能戴首饰、穿新衣,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梳妆打扮。禁忌唱歌、跳舞、赴宴,以及参加任何形式的集会,以示对亲人的悼念。
汉族家里死了人,亲人常把死者生前的心爱之物作为纪念品,倍加爱护,妥为保存。而当地藏家则以此为忌。他们除将死者的主要遗物作为布施捐送寺院外,凡与死者有关的东西均不保存。50年代以前,丧家常常为处理死者遗物而毁掉许多贵重的东西。如死者戴过的首饰、用过的刀具等。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不少牧人在处理此事的观念上已有了变化。死者的某些贵重遗物虽不再捐送或毁弃,但家人保存或留用者仍然不多。有的送与他人,有的则出售换钱。据说,不保留死者的遗物,尤其是死者的心爱之物,主要是怕死者思凡,以使他们安心地在“极乐世界”中享乐作福,免得再受人间之苦。
服丧期间,死者的亲人还有戴“森斗”的习俗。人死的当天,无论是否戴孝,但每个家人都要在颈上戴上“森斗”,用以避邪。在整个服丧期内,“森斗”昼夜不能离颈,有的甚至延续一年之久。当地藏人对这种“森斗”颇为重视。尤其是那些中老年人,对其“避邪”之“神效”始终深信不疑。平时,他们除常将朝佛时活佛赐予的“森斗”戴于颈上,或装入佩戴的格乌中外,如逢丧事,有的还要另请活佛赐予“森斗”,在脖颈上另系一新的,总觉得这样才能消灾祛难,平安无事。
当地藏家的服丧期虽短,但孝意颇深,实属“重孝”。但是,一旦服丧期结束,即意味着死者已从自己家里彻底消失。不但看不到任何遗物,连名字也忌讳提起。更谈不上悬挂遗像,瞻仰遗容了。即使亲人再思念,也只能悄悄地埋藏在心中。
在服丧期以后的日子里,丧家最牵挂的,就是死者灵魂的去向。按照当地的传统习惯,通常在死者去世满一年后,家人即到当地的寺院去请僧人卜卦。询问死者的灵魂现在何处。如僧人经过卜卦,认为死者生前勤于修习,功德完满,已经升往天界,家人就算放心了。反之,如僧人经过卜卦,认为死者生前罪孽深重,已沦为地狱之鬼,正在遭受苦难,或脱生为下等种性,家人则要依据僧人的意见,或点灯供佛,朝夕祈祷,或定期请僧人诵经,或向寺院捐送布施,或请人刻嘛呢石、印制经布,为死去的的亲人“赎罪”。直到僧人经过再次卜卦,认为死者的灵魂已脱离了苦难,或转世为好人,家人才算了却了这桩心事。这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却反映了藏家牧人对死去的亲人的一片深情。
礼俗六记
称谓中的礼俗
玉树藏胞对自己的亲属及周围各方面的人,都有专用的称谓,而忌讳直呼其名。这也是当地藏家传统的礼仪习惯。
当地藏胞对主要亲属的称谓,比较普遍的是把祖父叫“阿尼”,祖母叫“阿姨”,父亲叫“阿爸”,母亲叫“阿妈”,哥哥叫“阿吾”,姐姐叫“阿甲”(结古地区叫“阿达”),姑母叫“阿奶”,舅父叫“阿永”,姨妈叫“斯毛”,伯父、叔父、姑父、姨父概称“阿合”。而对晚辈或同辈及比自己年龄小的亲属,一般直呼其名,但皆加语助词,以示亲切。
藏胞对亲属以外其他对像的称谓,并不象汉地那样,概以“同志”或“师傅”而代之,通常也以其年龄、身份、职业或职务,按其习惯称谓进行称呼。如对男性老人概称“阿尼”,女性老人概称“阿姨”,父辈男性统称“阿合”,母辈女性统称“斯毛”。对同辈而比自己年长者,男性称“阿吾”,女性称“阿甲”等。对各种不同职业人员,也有专用称谓。如“金珠玛米”(解放军)、“曼巴”(医生)、“欣右”(木匠)、“加当”(铁匠)、“沙利”(泥匠)等。对活佛称“吉格”(佛爷),经师称“喇嘛”(上师),对一般僧人称“阿卡”(有时对受过戒者称“扎哇”)。解放前,牧民对部落的大小头人也都有专用称谓。如对千户称“红布”,百户称“千保”,百长称“居本”等,因过去玉树二十五族只有囊谦一个千户,故当地百姓又习惯地称千户为“囊谦加保”(意为“囊谦王”)。
当地藏胞在对各种人进行称呼或呼叫其名时,皆习惯在称谓或人名前后加语助词,以示尊敬和亲切。有的地方习惯在称谓或人名后面加个“啦”字,如“阿尼啦”、“阿妈啦”、才旺多杰啦”等,与西藏拉萨地区的称呼习惯相似。邻近昌都地区的一些牧人,还喜欢在男性名前加“夏布”二字,如“夏布才仁”、“夏布扎西达娃”等,这又可能是受昌都藏族地区称谓习惯的影响。在与果落交界地带的一些牧人,对年长而又是自己所尊敬的人,有时还在称谓面前加以“阿个爸爸”四字。此外,在呼叫晚辈或同辈的名时,有的习惯取其名的第一个字,然后再加个“尕”字或“洛”字。如把吾更扎洛称“吾尕”,才让扎西称“才洛”等。有的则习惯取其名中的两个字。如仁青才仁简称:才仁,荛莱娜姆简称“荛娜”等,皆是习惯的爱称。
在藏族聚居区三大区域中,由于各地的语言习惯和称谓习惯的不同,其称谓也各有所异,而且,即使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地方,其称谓习惯也不尽一致。玉树属多康(朵甘思)地区。玉树、囊谦两县操康巴方言,其它各县大部操安多方言。而操康巴方言的地方,其称谓习惯与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等地的康巴人也不完全一样。其它操安多语的几个县,与甘、青及其它安多藏族地区的称谓习惯也不相同。如对亲属的称谓,青海其它不少藏族聚居区把祖父和父亲统称“阿勒加”,把祖母和母亲统称“阿妈”而玉树大部分地区则分别加以称谓。在对姐姐和嫂嫂的称谓中,青海其它一些藏族聚居区多分别称“阿其”和“少毛”,农区藏胞分别称“阿旦”和“什毛”,而玉树大部分地区则概称“阿甲”。在青海其它藏区,还有把祖父叫“阿布”、姨妈叫“阿奶”、伯父和叔父叫“阿爸”的,这与玉树的称谓也不相同。西藏一些地区除对父亲和母亲的称谓与玉树基本相同外,对其他亲属的称谓则有更加明显的差别。如把叔父叫“阿古”,姑母叫“阿尼”,舅父叫“夏乡”,姨妈叫“索姆”等。从这些对比中也可以看出,玉树由于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其称谓习惯与其它风俗习惯一样,也有着明显的地方特点。
藏族聚居区各地称谓的差异,有的只是发音上的差异,而有的则在叫法乃至文字上都有明显区别。如西藏把舅舅叫“夏乡”,而玉树则叫“阿永”等,若将不同的称谓加以对照,无论在语音上,还是按其语音译成的汉文,甚至还会发现有许多是相互矛盾的。如玉树把祖父叫“阿尼”,而西藏则称姑母为“阿尼”等。更有趣的是,玉树藏胞的不少称谓,在语音上与甘肃和青海东部回、汉地区的称谓也很相似,但内容却截然相反。如玉树藏胞称姑母为“阿奶”,而甘、青农村则把祖母及女性老人皆称“阿奶”。甚至男性老人在对外介绍时,也常把自己的老伴称“阿奶”。因结古长期以来为康定、拉萨和西宁三地之间的贸易集散地,各地商贾来往甚多。这样,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称谓交汇在一起,又常常引出许多笑话来。笔者曾听到这样一件有趣的事:一久居结古街头的老阿姨,常遇行人问路。而他们每当问路之前,常按礼仪习惯先称呼一声。来自拉萨的藏商称“莫啦”(当地对“奶奶”的敬称),她不知所云;来自青海其它藏族地区的商人呼“阿妈”,又使她感到难堪;而当甘、青的回、汉商人称其“阿奶”时,又把她弄得啼笑皆非。直到好多年后,她才弄清了这些称谓的差异。后来,不管何种人对她进行何种称谓,她都一概笑脸相迎,表示谢意。但常年出入于结古的老商客,对当地的各种称谓大都比较熟悉。如有事相求,对老年男性尊称一声“阿尼”,老年女性尊称一声“阿姨”,或对其他各种不同年龄者加以不同称谓,往往会因此受到对方的好感,从而得到满意的回答。
亲切的见面礼
藏族是崇尚礼仪的民族。藏胞的礼俗不仅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表达形式也有其不同的习惯。在江源藏族聚居区,人们平时见面,有一套传统的见面礼节。这种“见面礼”,热情、大方,使人感到格外亲切。
俗民平时见面,无论亲戚朋友,还是一面之交,首先互问“乔德毛”(你好)[若见了活佛、阿卡或长辈,则问“哦及”(您好),含有尊敬之意]、“尕塌”(辛苦了)。分手时,互祝“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或“卜卓”(幸福)、“洛套”(长寿)等。有的则连祝“卡卓”、“洛套”、“扎西德勒”,以示情深意重。在边远牧场上,牧民即使遇陌生行人,也会老远的问候一声,然后邀其进帐喝茶,如同见了老朋友似的,显得异常热情。在相互问候的同时,如是长辈见了晚辈,通常还要行接吻礼。如是近亲至朋见面,则要行额头与额头相碰的“碰头礼”,或面颊贴面颊的“贴面礼”。如是见了自己所尊重的人,还要脱下帽子,曲膝、躬腰、两手平伸,以示敬意。在现代的青年人中,行握手礼的也很普遍。双手相握,久久不放,显得十分亲切。牧人骑马迎面相遇,如是熟人,双方老远即翻身下马,亲切地问候、交谈;如是生人,必遵守左上右下的传统礼节,从对方右边走过,以示尊重。
在藏族地区,活佛、阿卡是最受尊敬的人。尤其是活佛,一直被视为佛的化身。故历史以来,僧俗之间存在着许多特殊的礼仪形式。五十年代以前,俗民路遇阿卡,不能背着手行走。如骑马相遇,则必须在远距离内下马,并紧勒马缰,侍立道旁,待阿卡过后,才能通行。如路遇活佛,则要躬腰、伸舌,双目亦不能仰视。同时,男的要解下头上所盘的发辫,将脱下的一只袍袖搭于肩上。女的要垂下双袖,两手伸到自己的膝盖上。咳嗽、打呵欠、大声说话等,均在禁忌之列。如到寺院觐见活佛,除以上礼节外,事先还要经阿卡用孔雀翎蘸上净水,为其“净身”。觐见时,还要施以“跪行礼”。寺院重新开放后,一般阿卡与俗民交往较多,双方见面也多以常礼相待。活佛虽不象过去那样神秘,但与俗民在礼仪上仍保持着某些传统习惯。活佛与俗民见面,多以摩顶祝福。俗民觐见活佛,除献哈达外,有的仍保持着脱帽、曲腰的礼节。一些老年人,大多还要作揖、磕头,以示尊敬和虔诚。如活佛到某地俗民间进行法事活动,尤其是那些有名望的大活佛,沿途俗民除夹道欢迎外,还要在道旁燃柏香,沿途搭彩门、扎彩帐,欢迎仪式异常隆重。
阿卡之间的见面礼,与俗民大致相同。但阿卡与活佛见面后,大都保持着佛门传统的礼仪形式。五十年代以前,各寺院的活佛,尤其是大寺院的活佛,大都深居简出。除进行法事活动外,平日很少与一般阿卡见面。当阿卡见到活佛后,通常将搭于左肩上的披单取下。戴帽者还要把帽子卸下,平放于左肘上。而活佛则多以摩顶祝福。在一些格鲁派和萨迦派寺院里,每当集体诵经时,阿卡们通常先到大经堂集合,然后组成仪仗队,吹奏着各种乐器,到活佛住处迎接活佛。当把活佛迎到经堂后,再各就各位,开始有秩序的诵经活动。在今天的寺院里,虽大都保持着这些传统的礼仪形式,但只是在大型法事活动中,或活佛外出归来后,才能体现出来。平时,因活佛是作为一个寺院的领导者的身份出现的,加之寺院的阿卡大都较少,双方每日见面,并经常在一起商议工作,昔日的一些繁琐的见面礼,已很少看到了。
殷勤待客
玉树藏家有句谚语:“到家的客人比阿爸长一辈,在外遇朋友比兄弟亲一倍。”如果你到当地藏人家里做客,真如同到了自己家里一样。他们殷勤礼貌的待客之习,常使你感动不已,久久难忘。
有客自远方来,帐外的犬吠声和“踏踏”的马蹄声,便会向主人报信。这时,牧人一家老小即会很快迎出帐外。首先高声问候:“阿啰,乔德毛!”然后,女主人紧拉拴狗绳,嘴里“哈口瞿、口瞿”地不停吆喝着,以制止狗的扑咬。男主人及其他家人则满面堆笑地向你迎来。如你在远距离下马,主人会热情地接过马缰,陪你到帐房门口。如你骑马到帐房门前,主人会一手拉住马缰,一手扶你下马。当主人替你把乘马拴好后,便双手掀开帐帘,请你进帐。进帐后,按照藏家传统的待客礼仪,在“塔夸”左边为你铺上毛毡、卡垫或羊皮,然后平伸双手,请你入座。如是冬季,还要特意扒开火塘,让你取暖。这时,主妇拿出小龙碗,当着你的面,在碗内滴上几滴清水,用擦碗布一遍一遍地反复擦拭,直至擦得锃明发亮,然后倒满奶茶,双手敬献在你的面前。在你喝茶的时候,主妇一直侍候在旁边,喝下两口,随即给你添上两口,使碗内的茶水与碗口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当你实在不想再喝时,便将碗内的茶水一饮而尽,向主妇打个招呼就行了。喝完奶茶,主妇便把炒面匣子和手抓肉放到你的面前。若是亲朋好友,想吃什么,吃多吃少,听其自便。若是新来的客人,主妇便将酥油、炒面、曲拉、红糖在小碗里替你放好,双手递给你,请你自己拌糌粑。在主妇招待客人时,男主人则一直陪着客人闲聊,并不时嘱你吃好喝好。若是新来的异族客人,还会问你喝酽茶是否习惯、愿不愿意吃糌粑、习不习惯吃酥油等。在弄清你的饮食习惯后,再对你进行招待。有时,还会特意给你煮挂面、炸酥油饼、煮蕨麻,尽量照顾得使你满意。
如果你在藏家留宿,主人便会在你白天就坐的地方,重新给你铺上一层毛毡或羊皮和褐子。有条件的家庭,还会专门给你支起钢丝床,取出被褥,拿出节日备穿的皮袍,铺得厚,盖得也厚。即使寒冬季节,也保管你不会挨冻。为了照顾好客人,纯朴敦厚的藏胞,常常倾其所有,宁愿自己受冻,也不让客人有任何不适之感。一年冬天,我们一行三人到通天河上游的一个牧场上执行任务,夜里借宿一牧人家。由于帐小人多,饮酒至夜半,我正发愁如何安排就寝之处,谁知主人父子为我们铺好铺盖,便悄声出帐了。夜里落了一场大雪,积雪盈尺,寒风透骨。我原以为父子二人另觅住处,但在茫茫的雪海里并不见一顶帐房。行至一塄坎下,只见鼓起两个雪包,雪包上方有两个气孔,向外冒着热气,方知父子二人昨夜宿在雪地里。看到此情此景,谁不为藏胞待客的热诚之心而感动呢!
无论你在牧人家留住多久,他们都会以礼相待。藏家谚语说:“好汉对了脾气,银钱不分;好妇对了脾气,米面不分。”客人住在家里,对于吃住上的事,牧人是从不计较的。他们不但天天想方设法为你改善生活,使你感到自然、舒适、愉快,连同坐骑的喂草、加料、饮水,他们都会一应照顾,更不用你去操心。当你要走时,主人便会为你备好鞍辔,牵着马缰,扶你上马。全家人走出帐外,笑脸相送,连声道别,目送你远去。使你在亲亲热热的气氛中进帐,最后带着藏胞的无限温暖离去。
馈赠之习
听一位汉族朋友讲过这样一件事:某年冬天,一位藏族朋友特意宰杀了一只大肥羊,执意要送给他。但由于在此之前他已买了两只,足够家人食用。而且,象这样一只四十多斤重的肉羊,价值数十元,平白无故地收下如此厚礼,心里也实在过意不去,于是坚辞不收。不想竟因此得罪了这位藏族朋友,从此便与他疏远了,这使他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位汉族朋友并不了解藏家的馈赠之习。当藏族朋友馈赠你礼物时,无论你是否需要,喜不喜爱,请务必热情收下,否则便认为是对他的不敬,甚至是人格的侮辱。
玉树藏家素有馈赠之习。无论本民族朋友之间,还是与异族朋友的交往中,当他们得知对方有困难时,总要千方百计地进行帮助。当了解到对方需要什么时,也总要想方设法使其得到满足。而且,在初次见面或分别时,大都要馈赠你点什么礼物。小的如几斤蕨麻、几两贝母、一块酥油或一条牦牛尾巴,大的如麝香、虫草、鹿茸。但他们决不附带任何条件,更不是想以此与你达成某种交易,而完全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一片赤诚之心。一位家居青海东部农区的汉族朋友,还向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某年秋天,一位藏族朋友利用往西宁赶送肉畜的机会,特意给他家带去了一头膘肥体壮的大驮牛。原来,一年以前,当他在江源藏族地区做生意时,曾向这位藏族朋友诉说过家乡因山高坡陡,驮运肥料和麦捆不便的困难,很希望购买一头驮牛。当时也不过说说而已,事后已经忘了。但这位藏族朋友却一直记在心里,并不远千里地将驮牛送到家里。这使他感动不已,执意要按价付款。但藏族朋友说什么也不肯收。他们对友人的一片真情,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朋友间联络友谊的一种手段,馈赠本应是双方的。但在与藏族朋友交往时,当接受他们的馈赠后,如没有什么可回赠的,他们也决不会有什么不快之感。但是,如果你回赠他们点什么礼物,或主动馈赠点什么,他们会加倍地对你回赠。俗重馈赠的藏家,不仅十分重视向友人馈赠礼物,把友人对自己的馈赠也看得至为重要。有时,你送他们价值十来元的几盒鼻烟,他们会回赠你一张珍贵的藏狐皮。你送给他们一把价值一二十元的藏刀,他们会回赠给你一枚价值数百元的麝香等。对于这种相互馈赠,藏家牧人看重的是友谊,从不计较金钱的多少。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他们绝不会主动向朋友索要什么。在玉树西部高原上,有时你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牧人朋友看上你所携带的某一样东西时,先是赞口不绝,继而反复抚摸,爱不释手。其意是想得到这件东西,但他们从不主动索要。如果你不便赠送,他们也不会有任何怨言。而你一旦将此物赠予他们,他们则会加倍地对你回赠。“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一赞喻友人相互馈赠、礼尚往来的千古名言,在与憨厚淳朴的藏家友人交往中,使人体会得尤为深刻。
江源藏家的馈赠之习,体现着他们对友人的真诚和无私。藏家历来十分重视友谊。这从他们的许多谚语中也可以看得出来。如“好马亲主人,好人爱朋友”;“家乡的泉水最香甜,知心的朋友最亲密”;“最值钱的是红狐的毛皮,最可贵的是纯贞的情谊”等等。据说,在昔日的部落时代,如友人家遭到天灾人祸,他们往往会把自己的许多牧畜无偿赠送。如朋友为人所害,他们为寻找凶手,常奔走数载而不息,千方百计地为友人报仇。有的搞得倾家荡产,有的甚至为此而舍去性命。如今,虽然勿须再为朋友舍畜殒命,但从他们保持至今的馈赠习俗中,尽可以看到他们对友人的那颗忠贞无私之心。牧人除一身披挂外,家中本无长物。但他们每次向友人馈赠礼物,大都要拿出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东西,以表达自己的真诚和友谊。牧人心地善良,性情耿直。他们重视友人间的真诚,同时也忌恨友人交往中的虚伪和欺骗。如发现对方有不忠之举,即会立刻反目,甚至从此不再交往。有人认为,这是他们“心胸狭窄”。其实,这正好反映了藏家牧人耿直、淳朴、憨厚的美德。在金钱至上、人情逐渐淡漠的今天,江源藏家依然保持着的这种古朴的民风,实在令人敬佩。尤其是社会上以“馈赠”为手段,以换取一己私利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这种民风显得更加可贵。
远行探亲友
每年入冬以后,无论在洒满阳光的草滩上,还是在风雪迷漫的古驮载道上,你会经常看到三五成群的藏家男女,穿着五颜六色的新藏袍,唱着歌儿,随着“踏踏”的马蹄声在行进,显得轻松而愉快。他们既不是去参加集会,也并非进城购买东西,而是远行探访亲友。江源藏家的这种冬日探亲访友之习,自古沿袭至今,也是他们一年中最富有诗意的一段生活。
牧人之所以把探亲访友的时间选在冬季,主要是入冬以后,牛羊进入了冬季牧场,一般不再远行放牧了。而且牛羊产犊下羔的季节尚未到来,牧活相对轻闲些。同时,牧人进入冬季牧场后,不再频繁迁移,居住相对稳定,这也为他们提供了安定舒适的聚会环境。就交通来说,冬季河水结冻后,处处有冰桥可通,乘牛骑马抄近道行走,往往要少走许多冤枉路。当地藏家的探亲访友活动,通常要持续到春节前后。他们外出前,有的留一两个人在家照料牲畜,有的干脆把牛羊托给邻居代牧,倾家出动。他们每外出一次,少则十天半月,长的可达一两个月。对于这种探访活动,当地一些牧人也称为“远游”。其实,利用这个机会进行一番游览,也是他们的愿望。
牧人外出探亲访友,既是一件快乐的事,同时也充满着艰辛。江源藏族地区由于地广人稀,牧人居住异常分散。姑娘们即使从这个帐圈嫁到另一个帐圈,小伙子即使从这个乡入赘到另一个乡,平时由于牧活繁忙,一年也难得见一次面。每年冬季来往探视一次,往往要翻山越岭,穿峡过谷。远者要连续跋涉数日,近的也要骑马走大半天。若是连续探望数家,无异于一次长途旅行。所以,不少牧人外出时,大都带着酥油、炒面、肉食、茶壶及简易帐房,以便沿途食宿之用。也许正由于这些原因,牧人亲友间的感情显得特别深厚,对每年一次的探视活动也格外重视。除直系亲属间必不可少的探望外,旁系亲属间也大多保持着这种礼仪往来。有的甚至是数代以后的亲戚,他们也常常利用这个机会探视一下。至于朋友,或专程探望,或利用这个机会顺便拜访,也都是此间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之一。
过去,牧人探亲访友时,所带的传统礼物,主要是砖茶、藏糖、绸缎等。如今藏族地区的商品丰富了,大都还要根椐不同的探访对象,分别带些水果糖、麦乳精、瓶装白酒、男女成衣、五色丝线等礼物。半农半牧区的藏人到游牧区探亲,不少人还常带青稞或白面。而游牧区到半农半牧区的探亲者,则大多带些酥油和牛羊肉,有的甚至赶着一头牦牛或数只活羊去探亲。在一些地方,还有这样的习惯:若家里某人到拉萨或塔尔寺朝拜过,在当地购买的东西,无论其数量多少,都要给至亲好友送上一份。因此乃圣地之物,皆带有吉祥意义,与亲友分享,更显得情深意重。但无论携带何种礼物,一条洁白的哈达是必不可少的。三尺素绢,则表达了他们的无限深情。
按其常理,一家人有一两个人外出探亲访友,已经代表了全家的心意。但藏家则不然。那些因年老体弱或牧活不能成行者,往往还要采取不同的形式,对亲友进行祝福。“念嘛呢”本来是个人的“积德”之举,但一此老年人常将其作为神圣的“礼物”送给亲人。当阿爸去探望女儿时,阿妈有时会这样说:“我今年念了三万个‘嘛呢’,请你带一半给她吧!”每当探亲者走后,他们还会天天诵经祈祷,遥祝亲人吉祥平安。这些祝福活动,有时要一直坚持到探亲的家人回来后。当他们得知亲人无灾无难、吉祥安乐时,祝福活动才会停止。牧人对亲朋的一片真情,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藏家的帐房圈子,大多是由数家亲朋好友组织起来的。虽然他们有的并非近亲,有的更非同族,但由于长年在一起放牧,相处得都很融洽。所以,一家的亲戚来了,大家都以自家的亲戚相待;一家的朋友来了,大家也都视为自家的朋友。加之帐圈里平日很少有客人来访,如遇客人到来,家家都显得格外高兴。无论谁家来了客人,都会引起一系列的欢迎聚会。男人们以酒相聚,妇女们以歌舞取乐,有时通宵达旦而不息。在称多草原,有的地方如家里来了客人,晚辈们还常常盛来圣洁的泉水,洒在客人身上,以示祝福。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各家各户的客人来往不断,他们的帐房里几乎整日都烧得暖烘烘的,锅里的手抓肉煮得满满的,壶里的奶茶熬得浓浓的,酥油炒面盒子天天开着盖子,帐房内外飘散着肉香、酒香和奶茶的香味。男人们的酒曲声和女人们的说笑声时时可闻,帐圈内外充满着节日的气氛。
哈达深情重于马
哈达,是一种丝绸或绢纱的长带。据有关资料介绍,藏文的“哈”是“口”的意思,“达”是“马”的意思。“哈达”二字直译出来,即为“口上说的一匹马”。也就是说,这种礼物相当于一匹马的价值。大家知道,在藏人的生活中,马子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故亲朋相见,常以赠马来表达自己深厚的感情。但既不能随身带着马子,又不能空口说白话,于是就用“哈达”来代替马子。在俗重礼仪的藏人中,哈达是他们社交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礼品。献哈达也是他们世代相传的一种礼俗。这种礼俗几乎反映在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条洁白的哈达,不仅是藏胞之间友谊的象征,也是他们同其他民族发展友谊的纽带。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条哈达所表达的情感,远比一匹马子重要的多。
在江源藏族聚居区,无论僧俗,献哈达的现象十分普遍。遇到节庆佳日、婚嫁喜事,或谁家盖起了新房,添制了新帐房,谁在赛马会上夺了魁,亲朋邻里都要献哈达表示祝贺;如谁家遭逢丧事,则献哈达表示哀悼;如谒见尊长,哈达又是一种敬谒礼品;作为祈祷用物,僧俗还常把哈达敬献在佛前,或系于神山、神树之上。在寺院的经堂内、佛龛上,甚至厨房里,大都挂满着重重叠叠的哈达。有的大经堂里,竟多达数百条。轻纱漫垂,香烟缭绕,给人以庄严、肃穆和神秘之感。
哈达有红、黄、蓝、白数种颜色。玉树僧俗除偶尔用黄哈达外,平时用的多为白色哈达。当地常见的白色哈达,大致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每条长九尺。上面织有佛像、莲花、华盖等吉祥图案,以及藏文“昼夜永安”字样。是谒见高级政治、宗教领袖和敬献祖宗用的;中等每条长四尺五寸,是敬献亲戚朋友用的;下等每条长三尺,是普通交往时用的。除寺院里可以看到上等哈达外,普通僧俗常用的多是无字无图的哈达。我国的哈达主要产于北京、山东和四川等地。历史以来,玉树僧俗所用的哈达,大多来自四川。有“大浪翠”、“小浪翠、“佛帕”、“邛崃大哈达”、“邛崃小哈达”等。至近些年来,北京及其它各地产的哈达也多有出售,也颇受当地僧俗的欢迎。
藏胞互献哈达的礼俗,据说在黄教创始人宗喀巴时代已经出现,经世代相传,这种礼仪形式不仅在民间越来越普遍,而且,在藏族聚居区各地还形成了许多独特的习俗。玉树僧俗献哈达时,其形式往往因对象的不同而各异。通常情况下,对尊者和长者献哈达时,要用双手举过头,并呈鞠躬状,将哈达放到对方座前或足下;如对方骑着马,亦可将哈达系到马脖子上。如两人地位相等,只须平伸双手,将哈达捧送到对方手中或腕上即可。如对方首先把哈达献给你时,还须用同样的姿势,向对方回献哈达。如对方系下属或晚辈,将哈达系于其项上即可。在玉树一些地方,藏胞中还有这样一种习俗:来访的客人临走时,常把一条哈达放到自己休息的地方。那意思是说,我人虽走了,但心还留在这里。由此可见,藏胞对友人是何等的真诚!
十年动乱中,藏家互献哈达的传统礼仪形式,曾作为“四旧”予以取缔,一直中断了十年之久。如今,他们不仅恢复了这种意味深长的礼仪,而且还赋予了新的内容。地方政府召开表彰会、庆功会,除给模范人物奖以其它物质外,还常在他们项上系一条哈达。如遇上级领导或兄弟单位来检查指导工作,不用贴大红标语,不用挂欢迎横幅,更不用敲锣打鼓,给他们敬献一条哈达,也就表达了自己的全部诚意。汉族同志下帐工作,也常备几条哈达,与牧人互相敬送,以此增进民族间的友谊。在玉树地区的一些寺院中,近些年还出现了这样的新风俗:每逢春节,活佛便带着阿卡,给教区信民献哈达,祝信民吉祥如意,生活幸福。过去信民只有给寺院上布施、献哈达的义务,而要得到“佛”的敬意,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只有新恢复的寺院中,僧俗间才会出现这样的新气象。自然,在藏家俗民的心目中,这样的哈达更是非同寻常的。(未完待续)
出自: 《群文天地 》 2010年9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