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人间的观音,仙境的山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7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启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人间的观音,仙境的山

  陈启文

  我喜欢一个人到处乱逛,而不是那种按部就班的旅游。这对于一个想看到一点新鲜东西的游人,往往会有更精彩的发生方式。

  去观音山,就是一次意外。是在从虎门回东莞的车上,突然听人说起,南天还有这样一个圣地,我便在中途下车,又搭上另一趟车,去观音山。那是一个让人神清气爽的深秋天气,有一种气味,与潮汐有着某种默契。我知道这里离大海不远了,甚至就在大海的身边。天空和空气开始呈现出大海般引人入胜的淡蓝色。但我没想到入山后会有那样大的雾,到处都绕在绿色枝叶上的雾,如乳白色的纱幔,有一种错觉,感觉一座仙山在向自己漂来,感觉自己即将被淹没,被一种仙境淹没。

  观音便是在那一刻出现的。其实她一直就在那里,但你仍然感觉到她的出现仿佛某种神奇的诞生。雾可以淹没人类的视线,却永远无法淹没人类想要看到的神祗。我知道,神是属于天界的,而祗是属于大地的。但你却难以言说观音是属于天界还是大地,她是天神,但从来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天神,他们以彻底的超然与冷漠竭力想要排除世俗的杂念与干扰,而观音却是日常生活中离老百姓最近的神,一个最深入民间的神,一个有求必应的象征,甚至是一个婆婆妈妈的神,从生孩子,到祛病消灾,到受了点什么委屈,总之,咱们老百姓随随便便的一点芝麻蒜皮头疼脑热的小事儿,第一个就想到要去找她。她也总是那么耐心地听一个老婆婆絮絮叨叨,诉说她的一只老母鸡丢了,她的媳妇怎么不孝顺,她小孙子昨夜的烧到今早还没退,他们不需要有太多的神,但至少有一个,来倾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通过这样的诉说获得一种奇异的安慰和安详。要说这样的老百姓,很难说有什么真正的信仰,而她也从来就不像别的神那样在乎和计较,信则有,不信则无,随意吧,随愿吧。

  对于这样的一个神,你甚至分不清是男是女。这其实就是她的本质,她是那种神奇的合二为一的神,将阴阳合二为一,将天地合二为一,通天意,接地气,既有直面苦难而从不退缩的无畏,又有柔软而敏感的滚烫内心。这或许就是她被安放在一座山顶、一座山林中心的原因。那不是占据,而是安放,她的位置,也是老百姓心中留给她的一个位置。此时,我凝视着她,一个菩萨,一个圣母,在蔚蓝的天空下放射出超尘出世的光芒,听说,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玄武岩观世音菩萨像,净高三十三米,重达三千多吨,但真正震撼我的,绝不是那天体般的非同凡响,也不单纯是那极具盛唐风采的精美雕刻艺术和高贵典雅的风格,更重要的是,她那种触摸着人间苍生的深情目光和专注神态,她眼中流露出的那种人间慈母的温情,深深地,打动了我,感染了我,那其实是一种比敬畏和震撼更深层更有力量的情感。

  一个神,或一种信仰,对于人类的意义,更多的时候其实不是让你震撼与敬畏,甚至不是拯救,而是灵与肉的双重指引,让你在庸常质朴的生活中,随时都能感觉到,有一个什么就在你身边,甚至就在你心里,有一双眼睛,在那里发光,注视着你。这样,你就开始感觉一些东西正在无形中消散,那些雾,已经越来越淡了,淡至于无。难怪有人说,观音山的观音菩萨是最灵的,你心里没了杂念了,连雾也散了,一天的云也散了,所有的树叶,一片一片,清晰地呈现出来,南方的秋天,树叶依然耀眼的碧绿,泛出我熟悉的江南那春天般湿润的亮光。站在山顶,离菩萨最近的地方,视野格外清晰明亮,从眼皮底下的樟木头镇一直延伸开去,整个世界仿佛都清晰而又层次分明地呈现出来,惠州,东莞,深圳,这些散落在人间的城池,一闪,一闪的,恍若浩瀚宇宙星系中发光的晶体。你看着这一切,有时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这是想象,还是真的看见了。但你可以试一试,尝试一下一座仙境般的山和一座菩萨带给你的感觉,神奇的感觉。

  也许不必然看得那么远。当你置身于此山中,林中,感觉就已经是个仙境,感觉自己的身体也开始变得轻飘飘的,恍然正在进入神仙的角色,思绪如白云飞舞。一条回旋的山路极尽妩媚风流,花了山的心。花也是一派率性而为的野气,所以就生动。偶有三两只蘑菇,探一探那白光光的头,皆如新剃度的和尚,都怀着一个纯洁的念头,要苦修了。草是一团一团的绿,那么地翻滚,一脚踩下去就不见了膝盖,自叹,草长了,脚却短了。再看四周,沧沧桑桑的全是树,极古极拙。虽是一身的皱纹,却根根纵横雄健,仿佛都憋着一股狠劲儿,你推我挤,把天地都挤出了这个世界,世界上就只剩下树了。山茶,芸香,马尾松,樟树,桉树,相思树……还有多少我叫不出名字来的,好在,每一棵稀罕的树上,都吊着一个验明正身的小牌子,凑上去一棵棵地,看清楚了,方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粘木,白桂木,苏铁蕨,土蚕霜,金茶花,野茶树,野生龙眼……看那身份,看那岁数,看那深扎在被青苔覆盖着的岩石缝里的老树根,再把那濒危的程度看了又看,心便一阵阵发紧,如挣扎般,感觉到这世间的每一种生命生存下来的艰难和顽强,又如此珍贵和脆弱,脆弱得你不敢多看,仿佛它们眨眼就会消失。心里便暗暗祈望,祈望这山上,山林里,真的有个神仙,有个菩萨,在这里守护着,守望着这里的每一个生命,不止是人类。

  于是,脚步更轻了,小小心心的。路是更加窄。鸟鸣一刻也没停止过。这里虽没有由北来的大雁,但有从西沙飞来的海鸥。仰起头,天边靠近太阳的那棵树巅上,不知何时歇了一只鸟,一只我从未见过的鸟。我喊叫一声,它好像一点也不怕人。那是一只什么鸟?它开始叫。感觉夹着丝丝水汽的清风轻轻地吹在脸上。这里树林茂密,这里幽静沉寂,却又透出一种神秘的空灵。听见水响。水一直都在响,就像鸟一直在叫。朝天上看,天上就会滴下水来,却不知道水在哪里,仿佛是一个不能公开的秘密。偶尔一阵风吹,树叶摇晃起来,抬头,以为发现了什么,走过来的却是个头皮泛青的僧人,一身袈裟拂过树梢,这山林便抹上了一层浓郁的神秘色彩。再看从那边过来的每一个人,你都奇怪地觉得,他们好像都掌握了某种秘密,个个神通广大。而我踟蹰于两岭之间,一条佛缘路,二千九百九十九级台阶,不知是谁数过的,我也在心里数,数着,数着,就把刚数过的数给忘了,甚至,忘了数了。两耳中,只闻泉声上下隐约,流兮,逝兮,终是不见水落,不见石出,悠扬却有如庙堂中传来的诵经声。入山愈深,便愈见风骨,那山势突然陡起来,又立时,抖擞起来,刹那间,眼前放射出白得耀眼的光芒,那仿佛从天顶上放下来一股好水,天生仙泉,化身为人间那奔放的生机勃勃的的瀑布,和瀑布的嘶鸣,以三百八十米的落差,仿佛把一个世界隆重地播向另一个世界。

  水在那个瞬间完全淹没了我的震惊。

  从山上下来,我神色里或许也带有几丝神秘。那是每一个亲眼看见过仙泉瀑布的人,每一个刚从仙境里过来的人所具有的神情。感觉自己突然变成了另一个人,感觉自己真的掌握了某种难以言说的秘密。那个秘密与信仰有关。你可以不信神,不信菩萨,但你不能没有信仰,不能没有像信仰一样的虔诚,否则你就永远理解不了天地间那种潜藏的力量。这也是观音山的观音为什么灵验的另一个说法,人哪,每去一趟观音山,就是一次轮回,一次涅槃,有一种脱胎换骨、返老还童的重生之感。听着这话,也许不可全信,但仔细一想却又不可不信,从观音的雕像,到漫山的树林,到仙泉瀑布,——我在想象中重现那一天的情景,而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确立一种信念,无论是大自然,还是神,是信仰,还是天意,我们的每一次深入,都有效地缓解了自我与存在之间那种无形的对峙,天地宽了,心地与视野便开阔了,看了那么多优美干净的事物,心里于是充满了一种宁静而圣洁的情愫,不再去想尘世间那些卑微而龌龊的事,这不是脱胎换骨又是什么?未知般若,已然涅槃。去了一趟观音山,真的就像经历了一次轮回啊。

  【作者简介】

  陈启文男,1962年生,湖南临湘人。曾供职于广东花城出版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迄今已在《十月》《花城》《山花》《大家》《中国作家》《人民文学》《青年文学》等刊发表小说散文等约400余万字。多篇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作品与争鸣》《散文海外版》等转载,并入选中国小说、散文随笔排行榜以及国内各重要年选,部分作品译介到海外。

  现任湖南省作协大型文学月刊《文学界》散文主持人,一级作家。

  出自: 《江门文艺 》 2010年8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