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胡同庆:信仰是敦煌人环保意识的首要力量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5日
来源:《敦煌研究》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导语:从古代敦煌人民对洞窟自然环境的考虑、对青山绿水和树木花草的喜爱追求、对各类动物的关心保护,以及对厕所浴池及清洁卫生居住环境的关注等方面所反映出来的环保意识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然而,古代敦煌人民的环保意识的思想基础又是什么,它们对当前的环保工作有何意义,与现代大西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有何关系这些都是本文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古代敦煌佛教环保意识的思想理论基础

敦煌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地,各种外来的和本土的思想在这里碰撞、交融。因此,古代敦煌人民的环保意识中,自然会受到各种文化思想的影响。但由于笔者在此主要是以敦煌壁画为研究对象,而敦煌壁画实际上只是宣传弘扬佛教义理的一种艺术手段,其内容反映的主要是佛教思想。因此笔者这里探讨的仅是佛教思想对古代敦煌人民环保意识的影响,至于儒、道等中原文化思想对古代敦煌人民环保意识的影响,则另文讨论。

现代社会为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佛教为了处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其它生物之间的矛盾关系,提出“众生平等”。前者仅针对人类社会环境,后者还包括自然环境。

所谓“众生”,即“梵文Satva(萨埵)的意译。意指众多有生命的,包括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种(六道)。一译‘有情’,意思是有情感、有意识的”。而所谓“平等”和“众生平等”,即“梵文Upeksā的意译,简称‘等’。佛教名词。意谓无差别,或等同。指一切现象在共性或空性、唯识性、心真如性等上没有差别。此谓‘平等’。《往生论》注:‘平等是诸法体相’。由此所达到的智能,应无所分别,主观和客观也无区别,此谓‘智平等’。对于众生,也应等同视之,不应有高低、亲怨的区别,在值得怜悯和具有佛性上,平等无二,此之谓‘众生平等’。《金刚经》:‘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故名无上正等菩提:以无我、无众生、无寿者,无更求趣性,其性平等。’”

敦煌佛教艺术自始至终都在宣扬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莫高窟最初造窟,亦缘于此。如据敦煌遗书P。2551《李君莫高窟佛龛碑并序》记载:“初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仗锡林野,行止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险,造窟一龛。”文中的“状有千佛”,即谓“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能成佛”;以后十多个朝代陆续修造的洞窟中,几乎都绘有千佛画,而且莫高窟后来又俗称为“千佛洞”,这一切无不在宣扬“众生平等”。敦煌壁画中北魏时期的《萨埵舍身饲虎图》《尸毗王割肉贸鸽图》强调宣传人与虎、鹰、鸽等动物的生存价值相等,晚唐、五代等时期宣传不杀生、不食肉的《楞伽经变》,其相关经文把众生平等的缘由说得更是清清楚楚:“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生死中轮回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易生而不受鸟兽等身。云何于中取食?……观诸众生同于己身,念肉皆从有命中来,云何而食?……在在生处观诸众生皆是亲属,乃至慈念如一子想,是故不应食一切肉。”众生在生死中轮回不息,今天是人,明日可能就成了饿鬼或畜生;今日是异类,明天可能就变成了同类。宣传并强调人类是众生中的一员,与其它生物都是绝对平等的,大家都在时间和空间中互相转化,所以“观诸众生同于己身”,“观诸众生皆是亲属”,这是佛教生物生态观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佛教环境保护意识的哲学基础。

所谓“轮回”,即“众生无始以来,旋转于六道之生死,如车轮之转而无穷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背受诸苦毒。’心地观经三曰:‘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观佛三昧经六曰:‘三界众生,轮回六趣,如旋火轮。’身观经曰:‘循环三界内,犹如极井轮。’”在敦煌壁画中,描绘有不少宣传众生在六道中轮回的画面,其构图形式一般是在地藏菩萨身后左右两侧各三道波浪纹的光芒,在光芒条状间绘六道图像。天道绘有头光的菩萨;人道绘怀抱经卷者或正在升天者;阿修罗道绘一菩萨手托日月,或绘两位裸身竖发者手持器械;畜生道绘牛、马;饿鬼道绘两人身带猛火,作痛苦状;地狱道绘两人赤身,正受火煎熬,或受牛头魔王追赶。这些图像一般都绘在洞窟的甬道顶部,可能有表示天堂佛国和冥府地狱的意味。

最能形象生动地表现佛教轮回学说的,是五代时期榆林窟第19窟的《五趣生死轮图》。“其图形是无常大鬼怀抱大轮,全轮分作五层,共包含四个内容,即一、佛居中心,下部是代表贪、嗔、痴的图形。二、五道:天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三、溉灌像:通过佛法及个人修行,轮回转生。四、十二支生灭之相:从过去世的善恶行业定位,然后投胎转生,经历人生道路的全过程,最后是死亡,回归到过去世,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轮回,是佛教特有的多生说的形象图解,故此轮又名‘生命的车轮’。”

从以上六道轮回和五趣生死轮的图像和相关经文我们可以得知,众生是佛教所设想的宇宙世界中的客观存在,并且显而易见,不管是六道还是五道,道与道相比实际上是不平等的。天道与人道相比不平等,与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相比更不平等,其它亦是。所谓众生平等,如前引《往生论》所云,在于“具有佛性上,平等无二”,而所谓“佛性”,在《五趣生死轮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性实际上是一种机遇,是由轮回所产生的提供给各众生可能转化的机会。正如众生是佛教宇宙世界的客观存在,轮回则是众生的一种运动形式。由运动带来了机遇,而这机遇对于所有众生来说都是平等的,这就好像现代社会的彩票活动,获大奖和获小奖及无奖虽然是极不平等的,但彩票活动为每一位彩民提供的机遇却是平等的。轮回,为众生相互间转化提供了机遇,并且转化后的结果为所有众生都可能碰上,可能碰上的结果对于所有众生也是平等的。

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所谓因是原因,是能生,果是结果,是所生……因果就是指因果律,也指因果报应,是佛教用以说明一切关系并支持其宗教体系的基本理论。”榆林窟第19窟的《五趣生死轮图》中最外面一圈,便是“画十二缘生生死之相,所谓无明缘行乃至老死”。十二缘也称“十二因缘”或“十二有支”,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是说明众生生死流转的因果联系的,它强调十二个环节按顺序组成因果循环链条”,最重要的是,“释迦牟尼还把十二因缘和轮回、业力的思想联系、统一起来,提出业报轮回学说……宣扬业力是众生所受果报的前因,是众生生死流转的动力”。

业,是行动或作为的意思;业,体现着力量和作用,功德和过失。众生所作的善业和恶业都会引起相应的果报。由于业的性质不同,所得的报应也就不同,来世就会在不同的境界中轮回。

概言之,众生是佛教世界(有情世间)的客观存在,轮回是众生的运动形式,业报是众生轮回的原始动力。而建立在轮回机遇中的众生平等和贯穿于众生轮回全过程的因果报应,既是佛教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更是敦煌佛教环保意识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古代敦煌佛教环保意识基础的意义和作用

众生平等和因果报应是敦煌佛教环保意识的思想理论基础,这在敦煌壁画的许多内容中都可以看到。

如前述北魏第254窟《萨埵舍身饲虎图》与《尸毗王割肉贸鸽图》,萨埵用自己的生命拯救饿虎,尸毗王从自己身上割下与鸽子等量的肉给饿鹰充饥,即是宣传人的生命或生存价值与虎、鹰、鸽等动物一样,其思想出发点便是众生平等。

北魏第257窟的《九色鹿本生故事画》,则主要通过因果报应来宣传保护珍稀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故事中的溺水者因忘恩负义出卖九色鹿而全身生疮溃烂死去,欲求九色鹿皮毛的王后也因贪欲落空羞恨而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经文最后说:“大王即下令国中,自今已往若有逐此鹿者,吾当诛其五族。于是众鹿数千为群皆来依附,饮食水草不侵禾稼,风雨时节五谷丰熟,人无疾病灾害不生,其时太平运命化去。”这一段内容很好地反映了动物与人类生态环境之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环保意义。

西魏第285窟所绘的为佛教征服的外道人物婆薮仙,形象为裸体围裙,椎髻浓髯,手执一鸟,表示有杀生之罪。据《大智度论》卷3记载,婆薮仙曾是一个厌世出家的国王,因有居家婆罗门和出家仙人争论在天祀中是否可以杀生啖肉,他支持杀牲派,说是“我知为天故杀羊啖肉无罪”,使后世杀牲祀天、杀生吃肉有了依据,“从是以来乃至今日,常用婆薮仙人王法,于天祀中杀羊,当下刀时言“婆薮杀汝”;婆薮仙因此遭受沉落大地之苦,“即复陷入地至膝,如是渐渐稍没至腰至颈”,并被“诸家仙人言:‘汝今妄语得现世报。’”这个故事将是否可以杀生吃肉的有关众生平等的问题,与因果报应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中唐第112、236窟、晚唐第85、138等窟《报恩经变》中的《金毛狮子坚誓本生》,说有一狮子名坚誓,毛呈金色,勇猛异常,力敌千狮。但常亲近沙门,悉听佛法。一猎人异其毛色,欲图其皮献王以求爵禄,便伪装沙门引坚誓亲近以毒箭射之。当王知其皮来历后,心生厌恶,下令将猎人斩首;并聚香木火化狮皮及尸骸,收其舍利起塔供养。这个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围绕捕杀和保护珍稀动物的矛盾和斗争,另一方面也宣传了众生平等、因果报应思想。

五代时期第98窟《贤愚经变》中的《慈力王血施品》,说是有五个夜叉恶鬼,经常喝饮人血精气,而慈力国王的人民因修行十善受诸神保护,恶鬼因喝不到人血精气而快要饿死之际,慈力王便用尖刀在自己身上刺破五处,让饿鬼接饮鲜血。显然,此处宣传众生中的人道与饿鬼道平等。

敦煌壁画和佛教经典中宣传众生平等和因果报应思想并蕴含环保意识的例子非常之多,此处不再赘述。而众生平等和因果报应作为敦煌佛教环保意识的思想理论基础,其意义和作用如方立天先生所云:“佛教因果论,主要是着重于心理活动的分类,侧重于人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特别注意业(因)和业报(果)。因果论的中心问题是要阐明两种相反的人生趋向:一是作恶业而引起不断流转,即生死轮回;二是作善业而引向还灭,即归于涅槃……佛教教人要作善业(善因),长期修持。”亦如弘学居士所说:“佛教对业果轮回观念的提出,不单是宣示宇宙人生的一种现象,还同时提供了伦理道德价值建立的基石,以及人体苦恼解脱的理论根据。由于善、恶不同的行为会招致苦、乐不同的异熟果报,因此善的行为应受到鼓励,而恶的应加抑制……佛教特别重视现生的行为,因为现在的行为不但是来世果报的因,同时也是今生人生现状的重要要素……佛教的业果轮回观,既不是定命的,也不是消极的,只寄望来生的人生观,而是积极的、重视现实的人生观。”

方立天先生所说的佛教教人作善业要“长期修持”,这句话很重要。因为所谓“长期修持”即是要求具有持续性,既然是持续性的,就不是凭一时兴趣或一时需要,故这种长期修持作善业的行为也自然就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性质。也就是说,有一定的心理意识才会有相应的行为活动,而只有促人考虑过去、现在、未来的和向善的心理意识才会产生可以持续坚持的对人类、对社会、对自然界有益的行为。所以,只有建立在一定思想理论基础上的环保意识,才可能导致可持续坚持的环保行为。

本文没有讨论也不打算讨论佛教众生平等和因果报应思想的是否正确,是否具有迷信色彩,只是想通过敦煌壁画说明佛教宣传的众生平等和因果报应是古代敦煌佛教环保意识的思想理论基础,同时认为只有建立在一定思想理论基础上的环保意识,才可能产生可持续、可坚持、可发展的环保行动和环保建设。

三、现实中环保意识的缺乏与不可持续发展

与敦煌壁画中反映的古代敦煌人的环保意识相比,现代人的环保意识则表现得非常苍白、薄弱,与高速发展的现代经济很不协调,甚至导致某些地区某些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

现实社会中环保意识缺乏的事例很多,这里仅举几例。

如据报道,2001年2月,江苏省苏州市一饭店“当街活杀梅花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此前饭店卖的鹿肉、鹿骨,有些顾客吃了不相信真的梅花鹿”,老板为了取信顾客,便用当街活杀梅花鹿的方法来“证明店里卖的确系新鲜正宗的梅花鹿”。

又据报道,2001年4月13日,在甘肃省兰州市“312国道西固路段中国石油加油站”附近的一家酒馆,“运来一批国家保护动物,用黑布遮盖”,其中“有一只鸵鸟已被店家在街头宰杀”。

假如我们把发生在21世纪的当街宰杀梅花鹿、鸵鸟的情景画面,和1600年前北魏时期《九色鹿本身故事画》《萨埵、舍身饲虎图》《尸毗王割肉贸鸽图》等敦煌壁画放在一起对比,可能我们的读者感到的不只是震惊,而还会有更多的羞愧。

笔者曾在《初探敦煌壁画中的环境保护意识》一文中,介绍了1000多年前古代敦煌人非常注意大小便的环境条件,注重清洁卫生的环境。然而到了21世纪,却是:

据报载,在甘肃省兰州市“火车站停车场竟有人经常随地小便,尿液流得满地都是,气味难闻,来往乘客经过此地纷纷掩鼻……停车场待租车辆约有30辆,几乎是每辆车的下边都有尿液……停车场西边就有流动厕所”。

又据报载,在甘肃省兰州市“有长长的农民巷饮食一条街因为缺少公厕而随处可见粪便的痕迹”。

又据报上的一幅照片画面和文字说明,“在兰州市烈士陵园采访时看到,一些中小学校的学生扫完墓后,随意在广场上乱扔果皮纸屑,影响了陵园环境的整洁”。从中小学生的行为身上,既可以看到当代学校中的环保意识教育情况,又可看到社会的未来。

沙尘暴是近来人们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虽然在我国干早半干早的地区,沙漠化自然发生发展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据有关专家分析认为:

自然条件引起的沙漠化往往规模小、程度低,并且可以得到自然恢复。人的因素才是沙漠化过程中最为活跃和主要的因素。。。。。。由于人为破坏,原来的滩地、沼泽、湖盆、固定沙丘等成为流沙地。风动实验显示,这些新出现的沙地起尘量是沙漠的10倍。

对野外调查和航空卫星照片的分析也证明,由于过度农垦而导致土地退化占沙漠化面积的25.4%,过度樵采占31.8%,水资源利用不当及工矿建设破坏植被所引起的占9%,而单纯由风力作用的沙丘前移所形成的沙漠化土地占5.5%。

既然是人的行为,那当然是由人的意识所导致的。在人们的头脑中,没有环保意识,只有经济意识。如据报载,甘肃省酒泉市铧尖乡漫水滩村为防风治沙建成的南滩林场,陆续种植了2万余株树,“让曾经备受沙侵的土地逐步得到了改良,但自1998年以来,该村一些人不经批准多次到林场砍伐树木,已成林的万余株白杨遭到疯狂砍伐,现该林场所剩树不足4000株……由于树木被砍伐,使已经改良的土地再次面临风沙的威胁,土地已经开始沙化”。

又据报载,甘肃省民勤县在“搞开发”的借口下,“在今年初开动两台拖拉机,在一片几千亩的大沙枣林中‘开垦荒地’,使这里早已成林的沙枣、红柳、拧条等沙生植物被夷为平地,实际上是把林地变为沙地”。

又据报载,武威市双城镇宏庄村的一条长2000米、宽200米的防洪固沙林带,在2000年12月,“20多人驻扎在林中,整整砍伐了一个月时间,将整片树林近万株树木砍伐殆尽,而村委会用这片林场换来的仅仅只是5万元而已”。

由于人为的因素,由于经济意识战胜了环保意识,使本来可持续发展的地区变得不可持续发展。

难道,经济意识与环保意识真的是水火不相容吗?难道导致当代人们缺乏环保意识的原因仅仅是经济因素吗?

四、当前环保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思想理论基础

应该承认,经济因素对当前人们的环保意识有很大影响。然而,真正导致当前人们环保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乃是思想问题,乃是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思想理论基础。确切地说,由于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当今社会对环保意识的研究还不够重视,因此也就说不上有系统的思想理论了。

历史是一面镜子,然而有关环境保护史或环境保护思想史方面的研究却很少。这两年来,笔者为了寻找相关方面的图书资料,在网上的数十个环保网站中,竟找不到一个与环保史有关的栏目,文章资料也自然就见不到了。而跑了甘肃省许多图书馆和书店,也仅在省图书馆见到余文涛、袁清林、毛文永的《中国的环境保护》和袁清林的《中国环境保护史话》及赵冈的《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等寥寥几册相关图书。最令人遗憾的是,在1999年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在“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大类目下,属于环境科学范围的分类目和子目大约有240多条,但其中却没有“环保意识(思想)”、“环保意识史(思想史)”之类的条目,甚至连“环境保护史”或“环境保护科技史”之类的条目也没有。与之相近的条目只有“X-1环境科学技术现状与发展”、“X-4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及普及”、“X2社会与环境”,但“现状与发展”显然不包括“过去”,而“宣传教育及普及”也显然不包容环保意识的“研究”,只有“社会与环境”似乎可以兼容。另外,在“K历史、地理”大类目下,设有“K826.1自然科学、工程技术”、“K826.11数理科学”、“K826.13化学”、“K826.14天文、地球科学”、“K826.15生物学”、“K826.16工程技术”、“K826.2医学、卫生”、“K826.3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等条目,就是没有“环境科学”。显然,由于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有关部门对它的了解和重视还很不够。

由于缺少对环保意识理论及其发展史的研究,因此当前的环保意识缺乏相应的思想理论基础也就不足为怪。我们现在所宣传的环保意识如“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保护绿色”、“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濒危动物”等等口号虽然有一定的影响力量和实际作用,但却不足以令人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环境与自己的关系。人们知道喝了被污染的水、呼吸了被污染的空气会生病,也知道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导致洪涝干早,也知道沙尘暴来了会遮天蔽日、肆虐村庄和田野;还知道“环境中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的污染物质,进人大气、水体和土壤,并超过正常范围时,就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更知道“如果大气污染,阳光暗淡,水质变坏,噪声震天,臭味四溢,食品有毒,生态破坏,土地荒芜,那么人类的健康和存在将是不堪设想的”。但是,这种种情况的因和果,人们似乎都知道,又似乎都不知道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这是什么意识这便是当代许多人的环保意识。而在某项活动或某件产品前面冠之以“环保”或“绿色”字样,就以为这便是环保了。

环保意识实际上是人们对个人与世界之关系的认识,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也是一种类似于信仰的理念。正如曾任美国参议员、美国副总统的阿尔?戈尔在《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一书中所说“在我看,信仰有似某种精神的陀螺,它在自己的圆周里旋转,里里外外保持着稳定的平衡。当然,若不赋予信仰以个人意义,它就是一个空名。我个人坚信不移,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和维持者……信仰的真髓在于:以不可阻挠的决心去坚信比我们自己更广大的精神现实。我相信,信仰才是首要的力量,使我们能够选择意义与方向,并在生命的混乱挫折之中加以坚持。”

这也是古代敦煌佛教环保意识思想基础给我们的启示——应该探讨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环保意识的思想理论基础。只有建立在一定思想理论基础上的环保意识,才可能真正促进大西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