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c功德观在当下的异化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0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林有能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慧能功德观在当下的异化

  广东省社科联专职副主席林有能

  踏进每座佛教寺庙、精舍、庵堂的大门时,迎接你的首先是一个小小的箱子,箱子里似乎装满了功德,因而称为功德箱,只要你从箱子上方的小口中,放入(布施)钞票(即财施,但不可放其他东西),那么你就可以修到功德了。

  这里,笔者想到了什么是功德、布施与功德的关系等问题。

  中国佛教禅宗的代表六祖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中对 “功德”有较为详尽的阐说,佛祖在《金刚经》中关于布施与功德的关系有很好的开示,故本文以《六祖坛经》和《金刚经》为中心,来剖析功德、布施与功德的关系以及当下社会对功德的曲解所产生的流弊。

  一

  六祖慧能关于功德阐说的话头,是从初祖菩提达摩与梁武帝的对话中引出的。达摩初见梁武帝时,武帝就问:“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达摩说:“并无功德。”武帝问:“何以无功德?”达摩说:“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武帝问:“如何是真功德?”达摩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宋]《景德传灯录》)类似的记载,也见于其他灯史裨籍。

  像梁武帝这样位高权重、又笃信佛教的人也不明了布施与功德的关系,因此,到唐代韶州刺史韦琚可能更不明白了,当六祖慧能在大梵寺说法时,韦氏就直白地提出了为什么说梁武帝造寺度僧、布施设斋而没有功德这个问题。于是,就引出了六祖慧能大师关于“功德”的阐说: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接着六祖慧能大师详细地阐述“功德”的内涵: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见宗宝本《六祖坛经》,其他版本的《六祖坛经》所记基本相同。)

  这里,六祖慧能大师的功德观内蕴如下几方面:

  (一)功德是内在的,一定意义上说,功德与本性无异,所以他说:“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与达摩“净智妙圆,体自空寂”的解释是一致的。正因为功德是内在的,因而只能通过对自性的认识才能得到,而不是靠外在的修为能得到的,即“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与达摩所要求的“如是功德,不以世求”相合。

  (二)“功”和“德”有所则重,“功”更多是内性的建立,“德”注重外行的修为,即“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但两者并不是没有关连的两头,而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如果外在方面“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如果内在方面“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强调内外的一致,才是真功德。

  (三)“功德”与“福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福德与功德别”,“不可将福便为功德”,不要将两者混淆。正因为两者的不同,所以必须明白,外在的布施只能求“福德”而不可求“功德”,内蕴于法身中的“功德”靠外在的布施是求不到的。所以慧能在《坛经》一首《无相颂》中再三强调“成道非由施钱”。这一点正是当下僧、俗两界大多数人所忽略的,也是“功德”内涵在当下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和表征。

  二

  在六祖慧能的功德观中,提到了“福德”、布施与“福德”的关系问题。那么,佛教理论中是怎样阐说布施与福德的关系的,到底布施能否得到福德,布施的多少与福德的大小是否成正比?对此,佛祖释迦牟尼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有详尽的开示,集中反映在如下方面:

  第一,关于怎样布施的问题。

  布施有住相布施和无住相布施之分,佛祖强调的是要不住相布施。所谓不住相,就是不要执于相,迷于相,而是要离一切相;不住相布施就是要六根清净,不能带有任何功利的目的去布施,这才是真正的布施,只有真实的布施才能得到无边无际的福德。反之,如果住相布施,带着功利目的布施则是虚伪的,不真实的,不是真正的布施。为什么?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不真实的、虚妄的布施,将得不到福德。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妙行无住分》)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相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离相寂灭分》)第二,用何种布施才能得到更大的福德?

  佛教理论中把布施分为法施、财施、无畏施三种,法施,即以清净心为众生宣说如来正法,用佛法去利益众生;财施又分为内财施和外财施,内财施就是以自己整个色身施于众生,外财施就是以自己所有的钱财、物质来施予众生;无畏施就是用各种方法慰藉众生,免除众生因种种灾难而在内心生出的怖畏。

  那么,仅就求福德言,到底用哪种布施才可得到最大的福德?我们看看佛祖是怎样开示的: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依法出生分》)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

  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无为福胜分》)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如法受持分》)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持经功德分》)由此看来,即使是求福德,以无限的(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财施所得到的福德也是有限的,而以有限的(仅持四句偈)法施所得到的福德却是无限的。于此,我们应该明白:自悟佛法,自净其身,弘扬佛法,以法渡人,此乃布施的最高境界。

  第三,法施所得到的不仅是无限的福德,而是更大的功德。

  佛祖在《金刚经》中通过无限财施和有限法施的果报比较,强调了施法众生的意义,实际上淡化了(不至于否定)财施的作用,所以如此,是因为佛祖要求众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功德而非福德。因为功德是内在的,是人生的圆满,而福德是外在,相对说只是人生的某一方面。于是,佛祖在《金刚经》的开示中,不但肯定法施所得到的福德无限大,更进一步说明法施所带来的将是更大的功德。言下之意,我们应该更专注于法施。《金刚经》关于功德的意蕴为:

  (一)《金刚经》本身有无边无量的功德,而且,其功德比所有供养诸佛的功德还大得多: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持经功德分》)

  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如所不能及。 (《能净业障分》)(二)每个人若能够依此经修行,将得到无边无量大功德: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离相寂灭分》)所以,当须菩提听了此经和佛祖的开示后,明白了个中的道理,就对佛祖说:“若复有人得闻此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离相寂灭分》)佛祖颌首称是。

  (三)将此经向他人宣说(法施),也将有无边无量的功德果报: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持经功德分》)因此,道理非常明白了:《金刚经》有无边无量功德,人们持经、读经、说经皆可成就大功德,依此逻辑理路,所有经藏均可等而视之。

  三

  佛祖在《金刚经》中要求人们持经修行,才可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强调自身的内在修为。六祖慧能大师依《金刚经》而顿悟,肯定功德的内在性就顺理成章。那么,佛祖和六祖是不是因此而否定外在的布施呢?当然不是。从佛教的理论说,布施是六度(即六波罗蜜)之首(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那、般若),大乘佛法普度众生,是最大的布施,所以,龙树就直白地说:“诸佛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诸功德具足、所愿如意,皆从布施得。”(《大智度论》卷四十五〈释摩诃萨品〉)佛祖和六祖是从更高的层次和境界去启发众生,不要仅仅追求财施供养所得到的福德,而是要弘扬佛法,以法施求得无边无量之功德果报,从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证悟无上菩提。

  但是,佛祖和六祖大师的谆谆开示和关怀,在当下并未得到大多数人(包括教界的许多僧人)的理解和施行,反而对功德、布施与功德的关系等理念有错误的认识,甚至可以说是有意识地曲解,从而衍生出诸多流弊,阻碍了现代佛教的正路前行。

  首先,佛教庙宇、道场和僧人成了受布施者。

  佛教发展到今天,其庙宇和道场的功用到底是什么?当下教界僧人的主要工作和任务又是什么?释圣凯法师在《论中国佛教忏法的理念及其现代意义》一文(见佛源主编《大乘佛教与当代社会》第236~237页,东方出版社,2003年)中提供了这样的信息:目前许多寺院却把经忏佛事作为寺院的主要事务,僧众天天应赴,精神不能集中,身心劳于疲惫,经忏佛事变成虚应塞责,住持以此作为生意般经营,僧众则以此为糊口的生计。

  ……

  现代寺院举办法会,大部分都是超度亡魂,尤其在农历七月,全国寺院打水陆、放焰口、拜忏更是盛行。同时,由于忏仪主持者与参与者的愚昧无知,漠视忏法精神,从事烧金银纸,放水灯等。佛教之所以会变成“迷信”的社会形象,与经忏佛事的鬼神化非常有关系。圣凯法师所言的这种现象是不是当下佛教寺院所普遍存在,在此不敢妄评,但在大多数寺院常见则是不争的。然而,如果从另一角度来看,当下教界僧人生活在现代,已不可能依唐代百丈怀海禅师所订清规中“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们不需也不可能通过“禅农并重”的途径来获取衣食,但他们怎样维持生计和生命呢?只能靠善信的供养。从这一意义上说,他们成为受布施者似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僧人的任务是自修和弘法,庙宇和道场是净化心灵的清净无染之所。如果僧人主要的精力用于赚钱,寺院成了敛财之所,则有违佛教之精神,这已为有识之士乃至大众善信所诟病。

  第二,把财施等同于布施,只讲财施而不讲法施,混淆福德与功德,以福德替代功德,并公开宣扬有多少布施(实为财施)就会有多少功德果报。

  按《金刚经》的开示,财施与法施所得的果报是不同,财施得福德,法施得功德;按六祖大师的开示,福德与功德是有区别的,众生追求的应当是功德而非福德。这些道理讲得非常明白。而当下佛教界的有些作为却令人费解和纳闷:你说僧人们不明了佛祖和六祖大师的说教吗?似不是,因为高僧大德们往往口若悬河,大谈乐善好施、行善积德;你说他们通晓这些道理吗?也似不是,因为他们往往在行为上告诉人们没有归依这些道理,进寺庙要钱,礼佛要钱、做佛事法会要钱、回向先人要钱……总之“无钱莫进来”,更有一些根器浅的法师装神弄鬼、不择手段让信众多向他们财施。有的寺院明码标价,给多少钱为你做多少事,活脱脱的商业性买卖。圣凯法师就说:“寺院在举行法会时,尤其如水陆等大型法会,列有高额等级功德金项目,甚至以功德金的等级来确定消灾、超度之范围。”(同上引圣凯文章)

  事实上,布施了钱财是否真的能够消灾、真的能够得到福德果报吗?财施越多越大行到的福德就多和大吗?似不可能。如果心有污染,财施最大也徒劳,原有的罪过、灾难依然存在。《六祖坛经》中有一首无相颂说得好: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第三,正是由于对布施与福德、功德理解的误差和混淆,以及某些僧人寺院的诱导,广大信众普遍持住相布施。

  对一般的信众而言,他们并不深究布施、福德、功德的内涵,他们往往对僧人、尤其是所谓高僧大德们有种虔诚的崇拜、言听计从心理,而根器浅、不道德的僧人就是利用信众们的这种心理,向他们灌输只要布施就会有功德、就能消灾折罪、布施越多功德就越大等理念,而不是教导信众通过净心洁身的修持来忏罪消灾和获取功德。这样,善信们普遍持住相布施,表现于布施的浓重功利目的色彩:或求丁、求官、求财、求学,或消灾,或赎罪,或超度先人等等,既是善信们布施的动因,又是他们布施所追求的果报目的。

  这种带有强烈功利目的的住相布施显然有悖于佛祖关于无相布施的开示,不是真实的布施,皆是虚妄之为,自然就不会得到所追求的果报,于是他们在心理上便产生一种怀疑、不信任情绪,诚如圣凯法师所言:由于这种商业化的操作,导致信徒造成一种心理上的误区。举办法会的目的,在于忏悔、消灾、度亡等,但是信徒认为自己已经拿钱,便可以达到目的。同时,信徒由于这种经济关系,导致其对僧众缺乏应有的信心和尊重。(同上引圣凯文章)更为严重的是,某些恶人,一方面大肆犯罪,另一方面通过到寺院、向僧人财施,寻求心灵上的安慰和解脱,而某些见钱眼开的僧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往往为其指点迷津,助纣为虐,完全丧失了佛教的基本精神。

  总的来说,当下佛教界和社会上的信众对六祖慧能大师功德观的曲解,对佛祖关于无相布施的开示的漠视,所衍生的种种流弊,必将成为当代佛教健康发展的路障。教界的高僧大德们要肩负起清除这些路障的重任,摒弃商业经济利益,回归弘法正途,向广大善信宣扬正确的功德观和布施与功德的关系,促进当代佛教和谐、健康发展。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