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丰子恺“苦读”漫谈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许春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丰子恺“苦读”漫谈

  许春苗

  我一直认为丰子恺先生是个传奇,他的一生几乎走遍了文学艺术的全部领域——文学、美术、音乐、哲学……创作编译出版了一百八十多种图书,是现代文学艺术史上少有的全才、奇才。然而,走近丰子恺先生,才发现他才华横溢的背后,其实更包含了沉甸甸的艰辛。

  丰子恺先生22岁时,毕业于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相当于现在的中学。毕业之后不久到日本留学一年。据他自己描述,在这一年的留学日子里,“回想在东京所得的,只是描了十个月的木炭画,拉完了三本《Homahmn》,此外又带了一些读日文和读英文的能力而回国。”可见,丰子恺先生正式求学的日子并不长,他的种种成就的取得完全得益于“非正式求学时代的读书”。他称自己的读书经验为“苦读”。

  先生为了自学外语,在选定了一册良好而完全的书后,给自己规定每日熟读一课,而每一课又规定读十遍,风雨无阻。每读一遍,他就用铅笔在书的下端划一笔,凑成一个繁体“读”字。

  例如第一天读第一课,读十遍,每读一遍画一笔,便在第一课下面画了一个“言”字旁和一个“士”字头。第二天读第二课,亦读十遍,亦在第二课下面画一个“言”字和一个“士”字,继续又把昨天所读的第一课温习五遍,即在第一课的下面加了一个“四”字。第三天在第三课下画一“言”字和“士”字,继续温习昨日的第二课,在第二课下面加一“四”字,又继续温习前日的第一课,在第一课下面再加了一个“目”字。第四天在第四课下面画一“言”字和一“士”字,继续在第三课下加一“四”字,第二课下加一“目”字,第一课下加一“八”字,到了第四天而第一课下面的“读”字方始完成。这样下去,每课下面的“读”字,逐一完成。繁体“读”字共有二十二笔,故每课共读二十二遍,即生书读十遍,第二天温五遍,第三天又温五遍,第四天再温二遍。先生说,他的旧书中随处可见这样完全的 “读”字。这真是“和尚念经”一般地“苦”读啊!

  然而,先生却又是不以为“苦”的,他说:“但如法读下去,前面的各课自会逐渐地从我的唇间背诵出来,这在我又感得一种愉快,这愉快也足可抵偿笨读的辛苦……”这大概就是孔子所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境界吧。

  丰子恺先生的知识十分渊博,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实在是所言不虚。先生在读史、地、理、化等科学书籍的时候,很注重宏观地把握知识的“系统性”。他说:“例如研究地理,必须源源本本地探求世界共分几大洲,每大洲有几国,每国有何种山川形胜等。则读毕之后,你的头脑中就摄取了地理的全部学问的梗概,虽然未曾详知各国各地的细情,但地理是什么样一种学问,我们已经知道了。反之,若不从大处着眼,而孜孜从事于局部的记忆,即使你能背诵喜马拉雅山高几尺,尼罗河长几里,也只算一种零星的知识,却不是研究地理。”“把握系统,是读知识学科的书籍的第一要点。头脑清楚而记忆力强大的人,凡读一书,能处处注意其系统,而在自己的头脑中分门别类,作成井然的条理;虽未看到书中详叙细事的地方,亦能知道这详叙位在全系统中哪一门哪一类哪一条之下,及其在全部中重要程度如何。这仿佛在读者的头脑中画出全书的一览表,我认为这是知识书籍的最良的读法。”

  可是,先生非常自谦,说是“自己的头脑不够清楚、记忆力不够强大”,只好“用一本notebook(笔记本)来代替我的头脑”。

  先生每读此类书籍,必先准备好notebook和笔,埋头于案上。读到纲领的地方,就在notebook上列表,读到重要的地方,就在notebook上摘要。读到后面,又须时时翻阅前面的摘记,以便明朗此章此节在全体中的位置。全部读完之后,便抛开书籍,把notebook上的一览表温习数次,再从这一览表中摘要,而在自己的头脑中画出一个极简单的一览表。直到这样,一部书才算读过了。

  先生的头脑定然不是不够清楚的,记忆力自然也非不够强大。然而他依然“notebook”不离手的“苦读”,恰恰是他“笃信不移、严谨求学”态度的体现,这自然也必将成就他在各学科领域的深厚底蕴。

  若想得到“读书”之精髓,“苦”还是应当先行的。“闲坐在青草地上,桃花树下,伴着了蜂蜂蝶蝶、燕燕莺莺”,抑或“拥着锦被高枕而卧眠床”终不是读书之法。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