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和谐:全球化时代的新理念
宗教和谐:全球化时代的新理念
王作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宗教的交流和碰撞日益增多,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宗教关系由此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讲机遇,是因为随着宗教交流的增加和频繁,给各宗教提供了更多的相互学习和加强合作的机会。在人类历史上,尤其是在东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发展多元文化包括处理多宗教关系的经验。讲挑战,是因为宗教多元化趋势在有利于交流和合作的同时,宗教之间的矛盾甚至冲突也会随之增加,目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由宗教多元化引起的宗教之间的不信任情绪在日益滋长,人们对发生新的宗教冲突的忧虑也在不断加深。
面对机遇和挑战,各国政府、“各个宗教以及有关方面,都要善于抓住机遇,正确应对挑战,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倡导宗教和谐理念,化解宗教纷争和冲突,促进社会和睦,维护世界和平。这也是我今天演讲的主题。
所谓宗教和谐,就是在承认宗教多样性、差异性的基础上,各宗教通过对话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理解,通过合作承担起维护和平与正义的共同责任,形成宗教内部、宗教与宗教之间、,宗教与政府之间、宗教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宗教内部,要以包容的态度讨论信仰问题和教义思想,加强教派之间的协调与团结,形成并蓄共融的关系;在宗教与宗教之间,要彼此尊重,以礼相待,通过对话增进理解,通过合作加深信任,形成和睦共荣的关系;在宗教组织与政府之间,共同致力于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按照政教分离原则各自履行,职责,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在宗教与社会之间,宗教要通过自身调整,适应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要求,遵守世俗法律,尊重公序良俗,发挥自身优势服务社会、利益人群,形成协调适应的关系。
宗教信仰自由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实现宗教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宗教信仰自由,就没有宗教和谐。同时,我们已经意识到,宗教信仰自由并不能自动防止宗教之间的仇恨和冲突,宗教和谐则在宗教信仰自由基础上提供了化解宗教矛盾和冲突的新愿景。
促进宗教和谐;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其中宗教对话是重要的方式和途径之一。宗教对话只有以宗教和谐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才有明确方向和不竭动力。通过宗教对话追求宗教和谐,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断推进。
促进宗教和谐,应当倡导和而不同。《礼记·中庸》中有句话,叫“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准确表达了和而不同的理念。和而不同是和谐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也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中国多种宗教并存,几千年来能够共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和睦相处,共生共长,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共融于和谐文化之中,懂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能够相互包容、彼此关照。只要我有一碗饭吃,就会有你的一碗饭吃,你好我好大家好。和而不同强调一个“和”字,但“和”不是靠强迫一致来实现的,恰恰相反,它是以尊重文化、信仰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达致的,如同烹饪需要各种味道调配才可口,音乐需要各种音符相和才悦耳。试图强求一律,或者试图用一种宗教文化改造另一种宗教文化,势必造成矛盾和冲突。诚如我国西周时期思想家史伯所言,“和实生物,周则不继”。只有承认各种宗教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且尊重宗教文化差异的合理性,才能形成各种宗教各得其所、各行其道、和衷共济、相得益彰的同生共荣局面。当今时代,多元文化的口号已经越来越流行,但推行起来又困难重重,希望能到崇尚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中去汲取灵感。
促进宗教和谐,应当学会彼此尊重。世界上的各种宗教有大有小,历史有长有短,但不应有高低之别和优劣之分。种族问题上的种族主义已经不得人心,文化问题上的自我中心主义也越来越没有市场,宗教问题上唯我独尊现象似乎还很少有人敢于说点什么。事实上,宗教平等、互不歧视虽然已经成为广泛共识,只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许许多多事情还不那么让人乐观。既然基督教教堂可以建钟楼,那么伊斯兰教清真寺也应该可以建宣礼塔。要真正实现宗教平等,仅有法律、公约和文书是不够的,还需要各个宗教学会彼此尊重。正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宗教与宗教相处,彼此间应有起码的尊重。当你扬言要烧掉另一个宗教的经书的时候,你所点燃的是仇恨和冲突的火焰。没有尊重,就难以对话和沟通,没有对话和沟通,就谈不上理解和合作。宗教对话遇到的一个死结,就是各个宗教都宣称拥有绝对真理,在我之外别无真理。实际上,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各个宗教都拥有追求真理的权利。通向真理的道路很多,条条大路通罗马,可以并行不悖。以自己独占真理自居而阻挠他人追求真理,其行为本身就是有悖于真理本质的。宗教和谐是一种宗教之间的友好相处,得饶人处且饶人,退一步海阔天空,不是非要事事比个高低,分出胜负。 《圣经》上说,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给他打。要是大家真的能有这样的雅量,世界上的冲突肯定会大大减少。如果各宗教多一点包容心,少一点排他性,宗教之间会更容易相处,而宗教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促进宗教和谐,应当共同担当责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宗教的社会作用也在不断发生改变。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各宗教需要携起手来,同担责任,共谋善举,为促进世界和平、社会安宁、人类福祉发挥积极作用。不论是应对全球性问题还是解决区域性问题,如自然灾害、饥荒疾病、地区冲突、恐怖活动、社会动荡等等,需要包括宗教在内在各种力量的共同努力。宗教存在的价值,要通过提升道德、净化心灵来实现,也要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实现。如果各个宗教能够携手共进,一起担当,其影响和作用就会呈几何级增长。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指出: “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意思是说,各种力量只要能够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致、形成合力,无所不胜。这种共同担当责任、共同努力的过程,也将成为各个宗教彼此间积累信任、心生尊重的过程。
促进宗教和谐,应当反对利用宗教。宗教植根于现实社会,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领域的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呈现出特殊的复杂性。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总是有些个人或者组织利用宗教来达到不良目的。一个国家可利用宗教干涉别国内政,一个组织可以利用宗教从事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罪恶活动,一个个人也可以打着宗教旗号损害他人权益和危害社会稳定。这些行为不仅玷污了宗教信仰,而且危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各宗教都应维护宗教信仰的纯洁性,还宗教本来面貌,不给一切别有用心的个人和组织以可乘之机。当今世界因为政治意图和经济利益纷争不断,围绕领土、资源、民族等问题冲突频仍,宗教应当为促进和解、止息纷争提供帮助,而不能让信仰因素卷入其中,造成更为复杂的局面,使问题更难解决。利用宗教旗号为冲突提供神圣依据,应当受到抵制和谴责。
促进宗教和谐,应当防范极端主义。各个宗教都追求和平、反对暴力、崇尚大爱、劝人向善。但若偏离正道正信,也容易走向偏执和狂热,陷入宗教极端主义。以宗教信仰的名义煽动仇恨,甚至进行暴力恐怖活动,危害尤甚,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威胁。宗教极端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根源,国际社会应当共同致力于建立公正的国际政治新秩序,促进共同发展繁荣,消除滋生宗教极端主义的土壤。同时,各个宗教应当挖掘和弘扬教义中慈爱亲善、中道温和的思想,自觉抵制和防范各种极端主义倾向,维护宗教正常秩序,与暴力恐怖活动划清界线。要防止把暴力恐怖活动归咎于某个宗教,煽动新的仇恨。要防止在反对宗教极端主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问题上搞双重标准,这样做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既害人又害己。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彼此相连、利益共在的“地球村”时代,可谓是“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人西邻”。这次北京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主题,是对全球化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组织和个人社会责任的积极回应。宗教多元趋势并不可怕,宗教冲突并不是不可避免,关键是我们要有正确的态度,积极去应对。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倡导宗教和谐理念,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积极意义。我今天的发言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宗教和谐应当成为全球化时代的新理念。
(作者为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本文是作者201 0年11月5日在北京论坛(201 0) “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分论坛上的演讲。)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