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增长里的中国智慧——郑杭生
包容生和谐 漫画/李卫森
3月,春回。中国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无论年轮如何增替,国计民生永远是两会聚焦的主题。2010年岁尾,因为对民生的关注,对“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渴盼,“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在中国迅速传扬开来。怎样前瞻而睿智地划定一条普惠万民、促进发展的道路,无疑是一种最大的智慧。在郑杭生教授眼里,“包容性增长”这个“舶来词”提出得恰逢其时,且深刻地契合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与传统。
“包容性增长”,一个有色彩、有温度的词语。虽然听起来很专业,但却因为“包容”而温暖众生。
有人说,包容性增长是一个“舶来词”。的确,它最早是2007年由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的。但在中国被广大百姓所熟悉,得从2010年9月16日算起。就在当天,胡锦涛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致辞,代表中国政府大力提倡、集中论述了“实现包容性增长”。
“包容性增长”对于中国而言,决不是一个简单借用的外来概念。正像胡锦涛主席所说的那样,“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不论是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本身,还是我们对这条道路的选择与钟情,都蕴含着丰厚的中国因素,闪耀着深远的中国智慧。
中国文化对“包容”的崇尚其实早已存在。先从这个概念本身看起。“包容性增长”,汲取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门社会科学的成果。在社会学上,一直就有“社会包容”和“社会排斥”两个相对应的概念。我们常说一个人被身边人“看不起”,说他在各方面得到的对待低人一等,这就是社会学所说的“社会排斥”,也就是说,在社会意识和社会政策等层面上,占据社会主流地位的强势群体对边缘化的弱势群体采取歧视性态度,施以不公平政策。相应地,所谓“社会包容”,也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爱无差等”、“人人公平”。
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概念被运用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中去,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为我们勾画出一个美好的愿景:让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消除社会群体之间的隔阂和冲突。这个共同的指向,让我们找到了它与中国传统智慧的结合点。
在传统中找到“包容”的根须
有现代因素,也有传统资源
在北京大学张岱年先生看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两个最主要的基本思想:一是人伦和谐;二是天人协调。人伦和谐是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处,天人协调是说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人伦和谐、天人协调”,这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核心的八个字,是我国提倡包容性增长的文化根基。可以说,正是在这片追寻和谐的文化热土上,包容性增长的理念顺利且迅速地扎下了根须。
如果说中国古人“和而不同”的追求与包容性增长一脉相通,那么时代演进到今天,中国又用“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与包容性增长遥相呼应。
中国人早已清醒地意识到,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正如一场没有赢家的“零和游戏”,到头来伤害的却是双方的利益。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了这个认识,中国开始强调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而这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是通向双赢互利,甚至多赢互利的最佳路径。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我们的城市和乡村、东部和西部、经济和社会、人和自然携手并进地共同发展?如何真正实现“民生为重,百姓至上”,更为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而这些,也正是包容性增长最为本质的呼唤。
由此可见,我国强调包容性增长,并非单纯的“拿来主义”,它既有中国历史文化悠久的传统根基,又有当今社会现实深层的时代内容。
刚性“治标”与柔性“治本”
重社会服务,也重社会管理
包容性增长究竟将对中国的社会发展、百姓的日常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先从现实情况看起。
从现在多发凸显的社会矛盾看,从燃点多、燃点低的社会问题看,引燃这些矛盾的最粗的那根“导火索”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经济发展的成果落实不到老百姓的民生福利上。应该说,这是最大的脱离群众。老百姓得不到实惠或者只能得到很少的实惠,怎么可能保持和谐安定?现在确实有些干部舍不得把钱花在普通百姓身上,这是十分短视的。单靠刚性的手段来维稳,成本很高,收效甚微,甚至造成越维稳,群发事件越多的困境。这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治标,而非治本。
必须转换一条新的思路——既是治本的,也是柔性的。这就是增加民生福利,特别是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的收入。正因如此,五中全会强调“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确实,我们的劳动报酬只占GDP的37.2%,还不到40%,这与发达国家的60%以上差距太大,与我们自己1985 年的水平相比,也下降了差不多20%。当然,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不是平分,平均分配是另外一个极端,我们吃过亏,也要避免。
包容性增长的观念,也贯穿在近期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
翻开《十二五规划建议》第八节,可以看到,这一节从就业、分配、保障、医疗、人口、社会管理六个方面,对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在我看来,这六个方面并举,事实上是提出了一种“标本兼治”、“刚柔相济”、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前五条都直接涉及改善民生,涉及老百姓的安居乐业,涉及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最大公平。它们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带有基础的、根本的性质,主要是从治本的视野,从柔性的和社会服务的角度,来寻找社会和谐稳定的通路。而第六条,主旨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多地表现出应对当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社会风险的性质,可以说是以治标为主的。这种生动体现包容性增长的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为中国社会健康发展开出了一剂良药。
“中国智慧”的响亮回应
世界眼光,本土特质
在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球化时代,从来没有孤立的变革。对包容性增长的追求,不仅适用于一个国家,更适用于整个国际社会;不仅要对现有的国际经济社会秩序进行批判反思,更要提出建设性建议。由此,中国主张和实现包容性增长,也将对国际经济社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倡导包容性增长,实际上是对美国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合理性的批判,是对美国为首的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掠夺发展中国家的揭露,是对美国为代表的金融霸权统治下的世界经济秩序社会排斥性的质疑,是对美国式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警醒。中国倡导和实践包容性增长,是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智慧,对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体系变革做出的一种积极回应。它是有世界眼光的,同时又是有中国本土特质的;它是建设性的,同时又是反思批判性的,这种兼收并蓄、水乳交融的选择,本身就是最大的智慧。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