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三寺 天宫世界
《灵山志》说:宋时定地,以飞来峰之南为天竺。从灵隐寺门口的咫尺西天照壁沿天竺溪而上,依次为下天竺、中天竺、上天竺。这是让人略觉陌生的地方,甚至有许多人不清楚它的方位。但天竺三寺历史相近,地域毗近,声名一度盖过灵隐寺,史书将其形容为像天宫一样的世界。
观音土的故事
三竺之间,云影天光,泉声松籁,岑寂岛空,香凝钟静,耳目心神之会,觉其迷极其光者,岂不超三界外乎。——《湖山胜概》
天竺三寺,最受历代帝王和普罗大众推崇的就是上天竺的法喜寺。
后晋天福四年,有个叫道诩的僧人在天竺山白云峰下结庐修行。某个晚上,他忽然见到山中有奇木在发光,纹理、色泽与一般木头大不相同,而且散发阵阵异香。次日,道诩将香木送到城中有名的孔仁谦木雕作坊,“命匠者孔仁谦刻为观音大士像”(《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后来,有位带着舍利的僧人来到此处,把舍利放在观音大士顶上,结果“妙相具足”。在杭州兴建不少寺庙的吴越王钱弘俶于是开山修路,建造了上天竺最早的寺院天竺看经院。
这只是上天竺成名的开始。根据《咸淳临安志》的记录,上天竺的“一夜成名”和一位官员有关。北宋咸平初年,杭州大旱。郡守张去华听说上天竺观音像有神异,便率领一支仪仗,幡盖鼓吹,把香木观音像迎请到城南梵天寺,虔敬祝祷普降甘霖,解救旱情。碰巧当天就下了一场雨,上天竺观音
从此名声大噪,“自是遇水旱,必谒焉”。
宋室南渡后,赵氏王朝也笃信上天竺,多次前来参拜祈祷,后期甚至成为治国安邦的主宰。宋理宗在《天竺灵感观音大士赞》中赞其“时和岁丰兮丰佑我民,兵寝刑措兮康此王国。”
只是,一个王朝需要靠祈祷才能光复山河,也真是穷途末路了。
此后,上天竺寺院几度易名,直到乾隆为它御赐寺庙额法喜寺。它一直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普罗大众也对它笃信不疑,在特定时期甚至被当做救命的希望。
明朝后期持续大旱,朱由检这个末代皇帝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明史》记载:(崇祯)十三年,北畿、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浙江、三吴皆饥。自淮而北至畿南,树皮食尽,发瘗胔以食。
畿是国家管辖之地的意思,瘗胔指腐烂变质的肉,可见这场旱灾由北至南,已经到了吃腐尸的地步。
《杭州市志》也有记录——十四年,杭州六月大旱,飞蝗蔽天。城内食物早已断绝,人们讹传观音大士在上天竺救济饿民,于是蜂拥而至,在上天竺掘土三尺,取粉状泥土充饥。
这种粉状泥土,清代杭州人赵学敏编写的《本草纲目拾遗》中称它为大士粉,也就是观音粉。《明史》说“其色青白类茯苓……食之多腹痛陨坠,卒枕藉以死”。
尽管这样,被饥饿折磨得濒临崩溃的人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吞下了观音粉,幻想着那是一种能让自己渡过难关的食物,但结果却是直接走入了鬼门关。
人山人海的进香者
时普陀路绝,天下进香者皆近就天竺,香火之盛,当甲东南。
二月十九日,男女宿山之多,殿内外无下足处,与南海潮音寺正等。——《西湖梦寻》
天竺三寺,在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事件,还是曾经盛极一时的天竺香市。
一群群肩背“朝山进香”黄布袋的香客,身穿一色的蓝布衫,脚穿青布鞋,腰扎黄布带,头包花头巾,浩浩荡荡地往天竺山赶去。天竺香市分三期,其中以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烧香最盛。杭州茹素人家,十之八九都赶往天竺烧香,灵竺道上,摩肩接踵,茶楼酒馆,莫不利市数倍。两旁临时摊贩林立,四乡工艺品、土特产,均云集于此。
无论是《杭俗遗风》《西湖志》,还是《西湖梦寻》,都详细记录过天竺香市的盛况。南宋建都后,历代皇帝都要在新春佳节期间, 率领文武百官亲临寺院烧香敬佛。此后,上行下效
,四乡农民在春耕之前,也成群结队地进城烧香拜佛,久而久之形成了香市习俗。
它至清代臻于极盛,民国时期也依然很兴旺。每到时节,上天竺的法喜寺、中天竺的法净寺和下天竺的法镜寺,都会出现宿山的景况。
在佛教典籍中有这样一段记录:二月十九为大士诞,远近人先期斋戒入山者,不啻亿万众。殿不能容,皆露坐达旦,名曰宿山……赞叹念佛之声,震撼林木,如是者迭现数次。
此间,足以看出规模的盛大。天竺山上都是露宿的香客。除本地人外,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各地外乡香客亦都前来。香客来上天竺敬香,还有“行大蜡烛”之举。他们将数十斤重的大烛用架子固定住,两人抬着,前面打旗,后面敲锣击鼓,到庙将大烛点燃,即行熄灭,携归家中,用以照蚕房,认为可获蚕花利市。
所以,《西湖梦寻》将其形容为“香火之盛,当甲东南。
每个对爱情有美好期许的人,都知道有块三生石。三生之约是爱情至高无上的境界。于是,曹雪芹写林黛玉是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汤显祖说,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这真是块中国最有名的石头,它生长在天竺山一个风花雪月之地,是否关乎爱情却有争论。
三生为约
唐代人袁郊写有传奇小说集《甘泽谣》,内有一篇文章叫《圆观》。圆观是洛阳惠林寺的和尚,“能事田园,富有粟帛。梵学之外,音律大通,时人以富僧为名”。而官家子弟李源落难在惠林寺,与圆观结成知己,成为忘形之交。
苏东坡根据圆观的故事,把主人公改成了圆泽,写了《僧圆泽传》。描述两人达到了“促膝交语竟日,人莫能测”的地步。
这种形影不离的交情多少有断袖的嫌疑,更何况在僧俗之间。结果“时人以清浊不伦,颇招讥诮”,可圆观与李源对非议毫不理会,最后演绎出一个三生石的故事。
一天,李源提议同游蜀州,两人就路线发生分歧,最后圆观同意了李源的想法。行
至半路,看到一个怀孕三年未生产的妇人,圆观告诉李源,妇人肚中的婴孩就是自己的来生,既然遇上了妇人,就是命中注定自己的一生该结束了。
圆观嘱咐李源在婴儿出生三日前去看望,如果婴儿对他笑,就是转世的自己和他相认,而十二年后的中秋之日,圆观会在杭州天竺寺外与他相见。
后来,圆观坐化,李源去看新生的婴儿,后者果然对他笑了笑,李源顿时潸然泪下。
十二年后,他如期赴约,见到一位小牧童,唱着“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李源便问:圆观大师还好吗?牧童说,你我已经不同世界,无法亲近,请多加保重。
大多数的传奇故事,要么搜神罗怪,让人动好奇之心;要么痴男怨女,让人动同情之心。而圆观借婴儿之身对李源相顾一笑,李源最后见到转世的圆观,“望之潸然”。如此的隐忍和曲折,像极了超乎同性的情感,甚至生死不渝。后人以友情论之,但也有人认为这更像是一出“断背山”。当然,它很无邪婉转。
普通的石头
也许身旁灵隐寺的盛名太重,甚少人知道三生石在哪里。
从灵隐山门向南到下天竺法镜寺,出寺后顺着路边找,不费什么力气就能找到三生石。景区已经重新整治过,跟想像中的小路、茶园已是大相径庭。宽阔的石板路、明晰的指示牌、亮堂的空间、崭新的建筑,让人有种寻不到意境的辽阔感。
至于三生石,其实很普通,甚至有一点不起眼。远远看去,只是一些形状各异、嶙峋而略显峥嵘的大石头散落在深沉的绿色里。若事先心中不知,相信没有人会认为那就是占领无数心世界的三生石。石上刻有“三生石”三个碗口大小的篆书及《唐·圆泽(观)和尚·三生石迹》的碑文,记述石头由来。石上多唐、宋时的题词石刻,大多已不可辨认,只有元至正元年(1341年)秋九月太史杨瑀、翰林张翥等人的题词仍清晰可见。
《喻世明言》中也收录了三生石的故事,少了原版的情意,多了几分宿世的腔调。其中,谈到三生石的位置时,写李源“不觉行入下竺寺西廊,看葛洪炼丹井。转入寺后,见一大石临溪,泉流其畔”,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三生石的
确是在法镜寺附近。
而《喻世明言》说最初的三生石叫葛稚川石。葛稚川就是葛洪,传说曾在下天竺炼丹修行,他坐过的石头就叫葛稚川石。后人为了纪念圆观和李源,才改叫“三生石”。
无论如何,诗人瞿宗吉的“身后身前多少事?三生石上说姻缘”已能看出三生石与爱情的隐喻。人们也许无法确定圆观和李源间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感,但至少他们愿意将此后的种种托付至爱情,道一句缘定三生的玄而又玄。
【插播一下】
上天竺——法喜寺又名上天竺寺,创建于五代吴越王时(907—960年),原名天竺看经院。清代乾隆时改名为法喜。为天竺三寺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
中天竺——法净寺又名中天竺寺,隋开皇十七年宝掌禅师创建。宝掌系印度人,因来自中部印度,故中天竺又称中印峰。仁寿中期,命慧诞法师携神尼舍利在飞来峰造神尼塔,为杭城第一塔。吴越王钱弘俶在中天竺建寺,名崇寿院,香火兴盛。
下天竺——法镜寺又名下天竺寺,在三竺寺中历史最为悠久,创建于东晋咸和五年,相传为印度慧理和尚所建。法镜寺现为杭州唯一的尼姑寺院。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