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生命的泥塑——擦擦
拥有生命的泥塑——擦擦
□ 陈光荣
制作“擦擦”的模具。愈是年代久远的模具,愈能打制出精美的“擦擦”来。
“骨擦”佛祖。
纸泥“擦擦”,苏拉哈巴名擦。
美轮美奂的那若卡居空行母“擦擦”。
五世达赖喇嘛亲制名擦。
传世名擦极品——三世章嘉活佛。
笔者曾有幸到西藏拉萨游览布达拉宫旁的药王山,观赏了山上的岩画以及山下神殿内的“擦擦”。“擦擦”实际上是一种小型泥制塑像,在佛教意义上与各种佛像有同等的作用,只不过由于它体积小,使用和供奉的场合有所不同罢了。“擦擦”不仅可以当佛像、佛塔的填充物,还具有被崇拜的神圣性。因为在其开光过程中,喇嘛要祈请宗教艺术造像中表现的神佛,将恩泽与智慧灌注到新制成的艺术造像中去,从而使信徒通过祈求神灵造像便可获得神佛智慧。
制作“擦擦”的脱模泥塑模具,一般为铜、铁、木制,由于模具体积小,便于携带,基本原料泥土又随地可取,且制作“擦擦”不需要很复杂的专门技术,因此,这种小泥佛便随着云游僧人的足迹流传四面八方。在雪域高原,人们习惯将“擦擦”当做完善自己夙愿的圣物,供奉在具有灵气的神山圣湖边。在去朝佛的路上,我们可以看到沿路摆放的一行行“擦擦”,我想,大概是有心人为了让那些不辞辛劳的朝圣者不断增强朝圣的信心和决心,感觉自己是在与佛同行吧。在西藏,遇到家人生病、老人去世,先得请喇嘛念经,然后请喇嘛根据病人或死者的生辰,以及他们平时尊信的本尊,算出该为他供奉什么佛的“擦擦”。依照喇嘛的指点,家人再从“擦擦”制作人那里用钱物请回“擦擦”,供奉于神山、神殿、寺庙旁边。
很多藏族人为积善业而大量制作“擦擦”,有一种叫做“擦康”的类似民间建筑,就是为了盛放“擦擦”而建造的。在“擦康”放满“擦擦”之后,便用墙将其围起来,据说,药王山的“擦康”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
在制作“擦擦”时,由于原料不同,“擦擦”便分出不同等级。用一般的泥巴制作的“擦擦”常在民间流传,有些压模时还在泥佛的背面粘入青稞或其他吉祥物,以示祷望。这种“擦擦”充满了民间的生活气息和劳作者对丰收的渴望,并寄托着普通百姓朴实的感情。有些“擦擦”制作时在泥土里掺进金、银、玛瑙、珍珠、珊瑚、宝石粉末,以示贵重。有的活佛圆寂后,将其火化后的骨灰与泥土混合制成的“擦擦”被称为“骨擦”,将其放入塔内,便有了特殊的神圣性。人们认为活佛的灵魂永存,便对灵塔叩拜转经,希望得到活佛神灵的赐福。
还有一种叫做“布擦”的“擦擦”更为珍贵。在藏传佛教的传统中,有极少数大活佛圆寂后要制作金身,首先要对尸体进行工序复杂的防腐处理,用盐、藏红花和各种名贵药物吸干尸身的血水,而这些浸过血水的盐和药物与泥土混合制成的“擦擦”,就被称为“布擦”。在药王山下卖“擦擦”的央金告诉我,“布擦”可是了不得的贵重物品。她说“布擦”带在身上可以起到护身符的作用。她们家两代人做“擦擦”,卖“擦擦”,想“布擦”想了很久,却一直无缘得到。要是有了“布擦”,一切邪恶都不可怕了,只要身上带有“布擦”,身体就会安康。她说“布擦”还能吃,什么病都能治。
关于“布擦”说法的民间版本我听说过许多,就是没有亲眼目睹“布擦”的机缘。我查阅有关脱模泥塑的资料看到,上面记载还有一种药物做的“擦擦”,造型同其他的“擦擦”一样,区别在颜色和用途上。这种“擦擦”是用各种名贵药材合制而成的,比如珍珠、玛瑙、藏红花等,将这些研磨成粉的贵重药物与泥土混合制成的“擦擦”,就是“药擦”,除了精神寄托,还有客观的物质价值。此类“擦擦”虽说造价很高,较之“布擦”却要多得多,因此,拥有“药擦”的人就相应要多于拥有“布擦”的人。据说,平常外出时,把“药擦”带在身上,能抵御邪气,还能防病治病。
制作“擦擦”是善举,有不少游僧和寺庙里的佛教信徒以制作“擦擦”作为自己的善业,他们常常在转经路旁和人群聚集的圣地虔诚地制作“擦擦”。过往人们或朝圣者购买“擦擦”的钱物和善意的施舍成为维持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他们乐此不疲,根据人们的需要制作造型为圆形、方形、三角形的“擦擦”。在央金那里,我花了3元、5元、10元一个的不同价格买了数十个“擦擦”。我告诉央金,我要把雪域高原这独特的藏传佛教艺术品以及它寓意的福气带回去,同内地的朋友们分享。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