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弥光老和尚一生最重要的师父——禅门铁汉虚云老和尚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弥光老和尚一生最重要的师父——禅门铁汉虚云老和尚

  弥光法师一生之中亲近过两位重要的善知识。1950年到1955年,弥光法师追随的是近代中国禅门泰斗上虚下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诞生于一八四零年,圆寂于一九五九年,与赵州齐年。他十九岁出家,参学弘法的时间整整一百年。在他圆寂后的几十年里,他的生平事迹与开示依然泽被众生,凡有见闻者,心生感动,受惠不尽。

  虚云老和尚一生建寺弘法,渡化众生,无量功德自不必多言。从他出生到圆寂所处的这一百多年,正是中国社会跌宕变动的一百年,也是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生激烈变化的一百年。他的一生波澜壮阔,留皮袋歌而出家,山中苦行留有住山诗,风雨百年后写下自题诗,人生可谓如诗如画。1953年,虚公以一百一十四岁之龄阔别为之奋斗十载的云门古寺,一背夹一蓑笠,北上组建新中国佛教协会。众僧送行不忍别,老人于荒烟蔓草中,凛风转身止众步,述联云:

  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

  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

  短短几十字,点破了这一世沧桑变幻,却道不尽虚老的一生壮美。联中所云之九磨十难的第一难就发生在他出生时。虚云老和尚在清道光二十年(一八四零年)七月二十九日寅时生于泉州府衙门内,父亲做官。他堕地后为一肉球,母大骇恸,遂气壅死。次日有卖药翁经过,破开肉球得一男婴,即虚公。由庶母王氏抚育。 “生为肉球”之难后来也被信众传为菩萨转世的瑞相,虚老的前世因果无法做确凿考据,但其前世累计的佛缘深厚却是事实。他生而茹素,十三岁第一次见到三宝法物便生欢喜,同年随叔父进香南岳,遍游诸刹,生出尘之志。但因家人阻拦,一直到十九岁才实现出家之愿。

  十四岁时,父亲窥其有出尘之志,为虚老请来一位先天大道王先生,教在家修行法,并请叔父管教。虚老无奈在家读道书三年,如坐针毡。心中虽不喜欢,也从未向叔父直言。他积极帮叔父处理家政,以懈其防。十七岁时,一日趁叔父外出,虚老打包向南岳去,到半途被截回。父亲为断其出尘之志,将十一岁时定下的田谭二氏接回,为其举行婚礼。婚后,虚老与二氏同居而无染,还为田谭二氏说佛法,二氏有所领悟。闺中堂外,胥成净侣。婚后两年,虚老出家之志弥坚。遂于十九岁那年,留皮袋歌一章言出家之志。与堂弟富国同逃至福州鼓山涌泉寺,在常开老人坐下剃度出家。

  虚老出家时,所留皮袋歌(节选)

  ……不贪名,不贪利,辞亲割爱游方外

  ……方才称,大丈夫,十号圆明万世师。咦。猶是那个壳漏子。十方世界现全身。善恶明明不差错,为何依假不修真。

  …… 为甚名,为甚利,虚度光阴十九春。千般万种不如意,熬煎在世遭艰顿。老到眼花须发白,一善难闻枉为人。

  ……尧舜世,有巢许。闻让国,犹洗耳。

  ……种下菩提是正因,九品莲生有佛证。弥陀接引到西方,放下皮袋超上乘。皮袋歌,请君听。

  虚云老和尚出家数年后,在二十七岁那年(一八六七年)接到同乡的来信。得知父亲去世后,抚养虚老的庶母王氏领二媳出家为尼。庶母王氏法名妙净。田氏法名真洁。谭氏法名清节。田氏一直患有咯血,在剃度的第四年即病殁。

  此后四十多年风雨飘摇,两方一直无通音信。直到一九一零年,虚公接到清节比丘尼书信一封,才知道庶母妙净比丘尼已圆寂,弥留之际留偈而逝。其偈曰。

  人生养子有何益。翼硬展翅便冲飞。怀胎命若悬丝险。既生得安谢神祇。

  乳哺不倦尿屎苦。如狮捧球不暂离。待得稚雏成鹏去。慈亲衰老犹靠谁。

  兄薄弟寒父亡故。弃我婆媳竟何依。痴情难解鞠育念。益想益悲令人啼。

  欲作鬼母寻子去。举目云山万重围。汝能志办生死事。不见庞蕴把道违。

  俗情法爱何殊义。山禽尚晓栖落晖。虽获同愿奉佛寺。日洗寒山冷翠微。

  儿既早为空王子。世尊昔曾度阿姨。恨兹娑婆尽烦恼。休心今向极乐归。

  又一偈云:

  每因恩爱恋红尘。贪迷忘失本来人。八十余年皆幻梦。万事成空无一人。

  今朝解脱生前累。换取莲邦净妙身。有缘念佛归西去。莫于苦海甘沉沦。

  虚公于四十年后得此书信,悲喜交集。难过的是庶母养育之恩他没有报,高兴的是庶母出家四十余年,命终心不颠倒。留偈而逝,往生西方净土。

  虚公于留皮袋歌离家后的第二年,在鼓山妙莲和尚坐下受具足戒。常居山中,修苦行。二十八岁那年,虚公有感于古月禅师在山中苦行,又想到玄奘法师当年为赴西域,于出发前十年,日日苦行百里,到后来开始尝试一整天不入食而行百里,再后来有尝试若干日不入食而行百里,以防日后经过沙漠荒碛时无粮食水分供给。思及古德古行,虚公辞去了鼓山职事,尽散衣物,仅留一衲、一裤、一履、一蓑衣、一蒲团。到后山岩洞独自苦行。此后三年,虚公一直住在山洞里,掬涧水而饮,采摘嫩松针和青草叶为食。在山中风雨露宿时间太长,到后来裤子和鞋子都破烂不堪,仅以一件破纳衣蔽体。头发胡须有好几尺子长,双目炯炯放光。偶尔有人入山得见虚公,以为遇到了鬼魅,都惊慌逃走。

  常人难以想象的山居修行,虚老不以为苦,反以为乐,这些修行岁月正如虚老所留的住山诗一样清净优美,令人欢喜愉悦:

  山居二首

  不向名场立,山中梦亦微;

  身同云自在,心与世相违。

  爱月疏松径,引泉饶竹扉;

  自然成秒处,岂肯羡轻肥。

  草堂午睡醒,曳杖任逍遥;

  抚石看云起,栽松流水潮。

  林深无过客,路险有来樵;

  一念纯真除,何愁虑不消?

  行住坐卧歌

  山中行,踏破岭头云; 回光照, 大地无寸尘!

  山中住,截断生死路; 睁眼看 ,千圣也不顾!

  山中坐,终日只这个; 碎蒲团, 没教话儿坠!

  山中卧,骑驴骑马过; 主人翁, 无梦也烁破!

  住山三年后,虚老亲近龙泉庵融镜法师,后受师命,要求他多参讲座,以利游方。这些善知识对虚老产生了刻骨铭心的影响,奠定了这位老人一生的志节,令这位老人终生不忘。他曾有对师长的挽诗云:"

  (哭本师法源和尚)

  西风吹折上林枝,鸞鹤于今失护持;

  低首不逢三顿棒,伤心下泪一哀诗。

  云瓶献寿春风后,作赋招魂白露时;

  曾记夕年秋夜月,印心曾有几人知。

  (师翁妙莲老人西逝)

  陡惊慧日落西州,痛煞祗园诸比丘;

  石鼓山林都变色,白云猿鹤尽含愁。

  推棺不见双趺露,入室方知半偈留;

  忆昔庐山曾记别,莲花再放定回头。"

  此后近三十年,虚云老和尚除了苦行禅修,亦多方行脚,足迹遍布汉藏佛教圣地。四十三岁时,虚老发心朝礼五台,于当年七月初一日由普陀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直拜至五台为止。腊月初二,虚老已经拜至黄河铁卸渡。渡过黄河上岸后,天色已经很晚,虚老夜宿一个无人居住的茅棚。当天夜里,寒冷异常。第二天一大早醒来,周围积雪深达数尺,虚老已经深陷其中,无路可走。虚老在漫天大雪中枯坐念佛数天,饱受饥寒之迫。挨到腊月初七,被冻伤的虚老卧于大雪之中,仅有一息尚存。亏得一名乞丐煮粥相救,虚老喝了乞丐煮的黄米粥以后身体渐渐变暖。救起虚老的乞丐自称“文吉”,从五台山而来,他劝虚云老和尚说前路崎岖,路途遥远,不必继续拜了。后见虚云老和尚愿心坚固,就指导他按着自己留下的足迹向前礼拜。告别文吉后,虚老继续朝礼五台,到次年正月初二,拜到怀庆府。当夜因城内不许留宿,虚老到城外夜宿路边。当夜开始剧烈腹痛,此后数日病痛不断,虚老忍痛忍病向前拜。直至正月十五,又逢文吉。文吉以食物和药汤精心照顾了四日,虚公大病再次得愈。

  虚云老和尚历经辛苦礼至五台山后,到处打听乞丐文吉的消息,却没有一个人知道。一个老僧人听到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合掌曰:“文殊菩萨化身也。”虚老朝礼五台,其诚意菩萨可感,两个月之中两度救他于危难,也是一段佳话。

  如此勤奋参学,苦心修行数年后,虚云老和尚在五十六岁那年因缘开悟。是年,虚老在九华山住茅蓬的时候,听说扬州高旻寺连打八个禅七,就去参加。从九华山沿着江而行,当时正逢大雨季节,江水泛滥,水漫路面,不慎失足落水,漂流二十四小时之久,流到采石矶的附近时才被打鱼的网打上来。这个时候,虚老已经奄奄一息。

  渔夫通知附近宝积寺,抬回寺中,而被救活,可是七孔流血,病况十分严重。休息数日后,虚老不改初衷,仍然带病到高旻寺参加禅七。高旻寺的规矩非常严格,执行非常认真,如果有犯规,即打香板,毫不客气。住持月朗禅师,请他代职,虚老不答应;遂按规矩打香板,虚老接受不语。但经责打之后,他的病势加重,血流不止,病况加重。高旻寺的规矩最认真,彼此不准讲话,就是同住之人,互相不知姓名。虚老在禅堂里很守规矩,虽然病得很厉害,仍然只字不提,也不说出落水被救的事,只是一心一意参禅。二十天后,病况终于好转。

  有一天,采石矶宝积寺住持德岸法师,来到高旻寺,发现虚老在凳上端然正坐,容光焕发,大为惊悦,于是乎将虚老落水被救的事,向大众宣布。众人皆钦叹不已。禅堂内职,不令虚老轮值。至此,能一心参禅,直至一念不生的境地。

  在第八个七的第三天晚上,开静时,当值斟开水,不慎将开水溅在虚老手上,茶杯掉地,杯碎之声,闻而开悟(明朝时紫柏禅师闻碗碎声而开悟)。乃说偈曰: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

  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歇!

  又说:

  烫着手, 打碎杯,

  家破人亡语难开;

  春到花香处处秀,

  山河大地是如来!

  虚云老和尚在高旻寺禅七期间,正以参“念佛是谁”的方式用心,功夫落堂。以后老人教导后学用这种参话头的功夫时,常说:“什么叫话头?话就是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如念‘阿弥驼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即是一念未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成话尾。这一念未生之际,叫作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不落空,叫作不灭。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或照顾话头。”老和尚正是一心看话头,至一念不生的境界,才得了开悟的因缘。虚公圆寂了几十年,但他的弟子在修行时依然遵照着他的开示,参“念佛是谁”。弥光法师晚年居于虚公圆寂的云居山真如寺中,禅房简陋,和虚公晚年一样,也穿着旧而干净的百衲衣,也是简单的一蒲团,一顶帐。斑驳的墙上贴着四个字,正是:念佛是谁。虚公清净修行的法门和精神,正在佛弟子中代代相传。

  参禅偈三首

  参禅如采宝,但向山家讨;

  募地忽现前,一决一切了。

  参禅一着子,诀云免生死;

  仔细拈来看,笑倒寒山子。

  参禅须大疑,大疑绝路歧;

  踏倒妙高峰,翻天覆地时。

  开悟之后,虚老离开高旻寺,更努力精进。一九零二冬天,正值岁末,虚云老和尚居于山中茅棚。那时正是万山积雪,严冬最寒冷彻骨的日子,这样的环境也让修行人的身心格外清净。一日,虚老生火煮芋头,在一旁打坐等待,不觉入定。

  没想到一过数日,从岁末一直到了年初。同在山中另一个茅棚的复成法师见老和尚多日没有出现,觉得奇怪,就前往虚老的茅棚给他贺年。只见虚老的茅棚外面布满了老虎的脚印,唯独没有人的足迹。进到棚内,见虚老仍然在禅定中,就问道:“是否吃过饭了?”。

  虚老回答:“还没吃。芋头在锅里,已经煮熟了。”打开锅盖一看,芋头已经长出了好几寸的霉,被冻成了石头一样硬的坚冰块。复成法师惊讶的说:“虚公,你这次入定最少也有半个月了。”后掐指细算,虚老入定18天。没多久,这件事就在附近传开了,远近的僧人信众,不断的前来探视询问,虚老厌于酬答,连夜收拾简单的行李,又向万里无寸草处去。

  六年后,虚云老和尚为了给鸡足山殿阁募款,远赴东南亚,听法者很多。行至曼谷,一日在打坐时定去,一定九日,忘记了讲经。这件事情在曼谷非常轰动,无论王公大臣,还是平常居士,前来顶礼老和尚的人络绎不绝。虚老出定后,又在曼谷讲经。国王尊敬虚老的修行,把他请到自己的宫中诵经,并虔诚皈依。而官绅和百姓中的皈依者就更多了。虚公出世弘法几十年间,很多人感恩和尊敬虚云老和尚的德行,皈依了三宝,世界各国的皈依者不下数十万。不仅仅是能够选择在世修行的人道众生,连其它生灵也每每对虚公的说法有感应。

  虚公六十四岁那年,鸡足山迎祥寺一僧人找到他,说寺庙里放生了一只公鸡,很健硕,特别凶恶好斗,鸡群里的其它鸡都被它所伤。虚公耐心为这只凶猛的雄鸡说归戒,并教它念佛。没过多久,这只鸡不再喜欢争斗。总是自己呆在树上。也不再吃虫子,不喂它食物它就不吃。再过了一段时间,这只公鸡一听到钟磬之声,就会跟随着僧人们上殿,功课做完后它又回到树上休息。虚公继续教它念佛,公鸡真的发出近似“佛佛佛”的声音。这样过去了两年,雄鸡天天上殿,日日念佛有声。一天晚课结束后,这只雄鸡站立殿前,抬着头,张开双翅,仿佛我们双手合十那样扇了三次翅膀,做拜佛状。然后就这样站着往生了,过了很多天,它仍然保持着立化的姿态。虚公用木龛安葬了这只有佛性的雄鸡,并为它作诗一首,以为铭记:

  好斗成性此鸡雄。伤冠拔羽血流红。知畏奉戒狂心歇。素食孤栖不害虫。

  两目瞻仰黄金相。念佛喔喔何从容。旋绕三扑奄然化。众生与佛将毋同。

  雄鸡感化,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只以迷背本性。起惑造业。受生于善恶道中。三界轮回。无有尽时。吾辈幸生人道。与一切异类众生。原属平等。固不可以形躯各异。证悟足够高的修行人心境广阔无边,能纳万物,因此他们多有和天道众生或是龙交流的力量。泰国的近代大德阿迦曼尊者就曾吸引天使和龙王前来听法,阿迦曼尊者发现,这些生命往往对佛法拥有很好的智慧。

  公元一九三二年,虚公时年九十三岁。春天,正值鼓山戒期。庙中来了一位须发雪白,容貌清奇的老者。老者进入方丈室后跪在虚公面前求戒,自称姓杨,是闽南台桥人。庙中有一位刚刚受戒的僧人妙宗,也是南台人,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位老者。虚老为其授菩萨戒,给戒牒后老者就不见踪迹。后来妙宗回到南台,路过一个龙王庵,见庵内的龙王坐像俨然就是不久前来受戒的老人。仔细一看,发现戒牒就在龙王神像的手中。龙王求戒的事情传遍了当地,南台哄动。虚老为做偈子:

  龙皈依偈

  壬申年在鼓山戒期福州南台江桥龙现老人头发俱白来座乞戒

  圣凡未兆绝形名,识海妄动浪不停;

  透彻真妄龟毛喻,烦恼菩提水与冰。

  大多龙女有佛性,傀儡悲欢本无情;

  闽江老龙求归戒,罪心殒减一道平。

  老和尚从五十六岁开悟以后,结束了专修的生活,真正出来弘扬佛法,救度众生。他名望很高,很多人愿意尊敬和信任他。凡碰到有佛教祖庭破败,他都募款来修,虚老出世后,每十年修一个道场。他最初修的道场是在云南。那时云南的汉传佛教很衰微,虚老朝鸡足山时候,看到迦叶尊者的道场已经衰败到了极点,于是就发心在那个地方修了一座寺院,叫祝圣寺。直到现在,那里还有人继续住持、弘扬佛法。

  以后他又在昆明修了一个云栖禅寺(即华亭寺)。再以后又回到鼓山,中兴鼓山道场。龙王受戒就是发生在鼓山。民国二十三年,也就是一九三四年,老和尚来到广东南华寺,在广东住了二十年。一直到解放初期,他还住在广东。解放后,老和尚又到云居山复兴真如寺。每个道场修复后,虚云老和尚都敞开来接待十方,供养年轻的出家人,绝不让其发展为子孙庙。庙修好了,虚云老和尚请来有德行的修行人为住持,自己走了。他一生修庙但却没有自己的庙,不喜为方丈。尊敬和供养他的人很多,近代出家人在这一点上没人能比得过他,但他却将十方供养都用于修建十方丛林,将佛教的一领大衣留存下去。修庙容易,严守戒律维护十方道场却并不容易,许多大道场都是慢慢沦为不如法的子孙庙的。老和尚为了保存这一领大衣,可谓鞠躬尽瘁。

  福州的鼓山,是历代高僧的道场,在一九二九年前后,鼓山完全变了。从十方所有变成子孙庙,由盛旺变为衰败。虚老的皈依弟子杨树庄,方声涛二氏从云南的鸡足山请来虚公,做整理和复兴的工作。鼓山从山脚到山上涌泉寺为止,约有十里高。都是石级的宽敞大道。当虚老上山时,从山下排列到山上来欢迎的善男信女。莫不以香花迎接。有的还跪倒下拜。

  虚老既主鼓山。第一步便是寺制的改革。首先,不许任何人在寺内私收徒众。次则取消小锅饭菜,改为一律平等的大锅食。最后,就是量才用人。把许多首座当家减掉了,只令存在一二个。七八十位知客也减到五个到八个。就这样的三件事。引起一部分住观子孙庙的寺僧的仇恨。他们联合起来反抗虚老。并且在一个严寒的深夜,纵火烧了部分房屋。就算这样,虚老也没有向政府告状。但闽省当局知道后还是派出许多员警上山逮捕了嫌疑僧人十余名,并审问出恶行的原故。然虚老慈悲,不仅不愿政府加罪他们,反而向政府请释。

  第二步。是整理道风。鼓山禅的声望一向驰名海内的。但在此时的禅堂。已是有名无实了。僧人既不上殿,更不坐香。虚公眼见及此,不遗余力的修理禅堂,扩充人数。很快恢复了旧有十二枝香的参禅制度。逢冬加香打七。而诸方的禅和子前来去参座亲近的,非常众多。禅风之盛,冠及全国。寺中原有念佛堂。经虚老提倡。亦住有三四十众。以念佛为常课。并请慈舟老法师主持之。鉴于青年僧人很多,乃有学戒堂之设。后来改为鼓山佛学院。宗镜、大醒、印顺、心道等法师,先后任教。虚老还设有延寿堂,专供年老无力者,作修养之所。经常派人照应饮食。还有如意寮,请有专门医生,施给各种药材。

  第三。是房屋的修建。鼓山房屋原来是很整齐的。虚老锐志复兴。故对于整个涌泉寺。莫不加以粉刷。油漆。焕然一新。显得更庄严美丽了。念佛堂、延寿堂、佛学院,都是花了极大的工程改造的。如意寮,是现代化的两层洋楼。可见虚老重视病人的痛苦。

  虚老的一生,修庙无数,自己却永远都穿一件百衲衣,正如他的自题诗里所言:“抛却己事专为人忧”。

  自题诗

  这个痴汉有甚来由?末法无端为何出头!

  嗟兹圣脉一发危秋!抛却己事专为人忧。

  向孤峰顶直钩钩鲤,入大海底拨火煮沤;

  不获知音徒自伤悲, 笑破虚空骂不唧溜!

  噫,问渠为何不放下! 苍生苦尽那时休!?

  自题诗

  憨憨呆呆老冻脓,颠颠倒倒可怜生;

  走遍天涯寻知己,未识若个是知音。

  挑雪填井无休歇,龟毛作柱与业林;

  耗费施主钱和米,空劳一生徒苦辛。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