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二谛·不二法门·中道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9日
来源:不详   作者:谢增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二谛·不二法门·中道

  谢增虎

  佛教的根本任务是解脱轮回之苦。

  一切有情轮回之苦的根本原因在于无明,无明分爱与见两类。爱引起烦恼障,产生贪瞋痴慢疑五根本烦恼和随烦恼;无数错误的知见(观念)引起所执障,障碍丁对宇宙真相的认识。

  要解脱轮回之苦,必须灭除烦恼障与所执障,认清宇宙和生命的真相,才能成办。灭除烦恼障,以三对治法门为核心,佛开显了三十七菩提分法;灭除所知障,以观诸法实相门为核心,佛开显了般若法门;为了增强佛弟子的信心,佛陀开显了佛果(法身)的主要内容。前二法门属于道(因),后一法门属于果。前一习惯称为小乘,后二习惯称为大乘。

  佛陀灭度之后,佛弟子有些从三十七菩提分法人门(是小乘或南传佛教的根本),有些从实相般若法入门(是般若乘或汉传佛教的根本),有些从佛果(法身)法入门(是密乘或金刚乘、藏传佛教的根本)。随着时间的流动,各执一隅,积久成病,互相是非,道法将为天下裂,形成了三大系,每一系又衍生出许多派别,在精彩纷呈的同时,又预示了百花散尽后的凋零。

  在三种佛教文化体系中,佛弟子为了系统讲解这三法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道次第。久负盛名的如,南传佛教觉音尊者著的《清静道论》,汉传佛教永嘉玄觉大师著的《永嘉集》和《永嘉证道歌》,藏传佛教宗喀巴大师著的《菩提道次第论》和《密宗道次第论》。

  大乘佛法,在印度形成中观和唯识两大系。

  中观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中形成两种特色,汉传源于早、中期印度中观,藏传源于中、晚期印度中观。汉传以龙树菩萨的三论(《十二门论》、《中观论》、《大智度论》)为核心,藏传以龙树菩萨《中观论》、寂天菩萨《人菩萨行论》、月称菩萨《人中论》为核心。两者大同而小异,大同在于明二谛而人不二法门,行中道而证佛果;小异在于对二谛、不二法门、中道等的诠释上各有特色。

  就两派中观的直接比较,可以从“法”的异同上有许多发现,但无法在“道”的显现上有更多的贡献。这在许多的辩论中表现出来,从大乘和尚与莲花戒为开端,直到民国、现在的一些论著中,依然有许多这类话题的资料。但问题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则莫若以明”(《庄子·齐物论第二》),在《圆觉经·金刚藏菩萨章》中,佛明确地讲道:“善男子,有作思唯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唯辨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辗转妄想,无有是处。”

  为了“道”的显现,必须把握佛教的根本任务,即灭除烦恼障与所执障;再把握佛陀交给我们的根本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去实践;对二障,由不明到认明,从认明到降服,从降服到灭除,从灭除到空无痕迹。减少不必要的学究式争论,促进佛教的健康发展。

  本文旨在以“道”的显现为核心,参照菩提、解脱、法身三道的理趣,理清由二谛而人不二法门,行中道而证佛果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方便自己的修学,但愿对同道有所参考。

  一

  人的烦恼,从观念上讲,源于无知;从行为上讲,源于爱欲。

  见惑,是众生的错误见解,是六道轮回的根本,也是求证般若智慧的障碍。见惑主要指见道所要破除的烦恼: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所谓五见。’

  龙树菩萨在中观宗的代表作《中观论》中开宗明义讲道:“善灭诸戏论”,即以灭邪见为主,也就是先解决思想问题,端正观念。《大智度论》认为,菩萨摩诃萨应该杜绝17种戏论:观色若常若无常,是为戏论;观受想行识若常若无常,是为戏论;观色若苦若乐,受想行识若苦若乐,是为戏论;观色若我若非我,受想行识若我若非我,色若寂灭若不寂灭,受想行识若寂灭若不寂灭,是为戏论;苦圣谛应见,集圣谛应断,灭圣谛应证,道圣谛应修,是为戏论;应修四禅四无量心四五色定,是为戏论;应修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是为戏论;应修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是为戏论;应修八背舍九次第定,是为戏论;当过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是为戏论;当具足菩萨十地,是为戏论;当人菩萨位,是为戏论;当净佛国土,是为戏论;当成就众生,是为戏论;当生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是为戏论;当得一切种智,是为戏论;当断一切烦恼习,是为戏论。在《中论》开头归敬颂中,龙树菩萨则将戏论归为生灭、断常、一异、来出等八种“边见”;在《中论·观法品》分戏论为爱论与见论两种。“爱论谓于一切法取着之心,见论谓于一切法作决定解。钝根者起爱论,利根者起见论;在家者起爱论,出家者起见论;天魔起爱论,外道起见论;凡夫起爱论,二乘起见论。”

  在小乘,说三界见惑共有八十八种,称为见惑八十八使。其中贪、瞠、痴、慢四种惑与修惑相通。

  在大乘唯识宗,以受“邪师”、“邪教”影响而后天产生的烦恼(分别起),称见惑,三界共有112种(见《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等)。欲界之四谛下各有贪、瞠、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十惑,共为四十惑;色界、无色界各四谛下各除瞠而为五惑,合为十惑,三界合计十六惑。见思二种,总计128根本烦恼(见《俱舍论》)。

  从根本上讲,见惑,来自于对“我”的执著。有了“我”,就有了“我”与“他”之间的对待,便衍化出许许多多坚固的执著,执著的满足与不能满足,产生无尽的痛苦烦恼。

  二

  由以上比较可知,断除见惑的根本任务是破除我执。我执,在生命体上,是我执;在非生命体上,表现为法执。总之,是在所观境上的实有执。

  事物本身是一回事,在事物上所生的执著观念是另一回事。

  事物本身,依佛教讲,在缘生缘灭的变异中相续不断;而人们附加在事物上的各种执著观念,则是“情有理无”的。

  面对事物本身在缘生缘灭的变异中的相续不断,人们附加在事物上的各种执著观念,凡夫认为“有”,善观缘起的佛陀及其弟子认为没有,认为是“空”的。因为,凡夫的各种观念不正确,妨碍了对万法缘起的认知,因此,必须去除。

  青目《中论释》说:“世俗谛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法,于世间是实;诸贤圣知其颠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无生,于圣人是第一义谛。”这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本来是空无自性的,而凡人不认识这种真理,对世间事物做了各种各样虚妄颠倒的认识,根源在于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实有的,这就叫俗谛。佛教圣人(解脱者)否认这种颠倒了的认识,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缘生缘灭、念念变异的,是空无自性的,这种认识就叫做第一义谛。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十二中说:“佛言,菩萨摩诃萨以世谛故,示众生若有若无,非以第一义。世尊,世谛第一义谛有异耶?须菩提,世谛第一义谛无异也。何以故?世谛如,即是第一义谛如,以众生不知不见是如故,菩萨摩诃萨以世谛示若有若无。”

  佛陀和佛弟子为了让人们正确认识佛教,常用二谛说法,在比较中说明佛理。《中论·观四谛品》曰:“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以一世俗谛,二第一义谛。”《百论》曰:“诸佛说法常依俗谛、第一义谛。”《大智度论》卷三十八日:“佛法中有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为世谛故说有众生,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

  凡夫受凡夫观念的制约,很难真正明了二谛。因为,不论佛说什么,凡夫都会用自己的知见去把握。反过来讲,凡夫用凡夫的观念理解的佛法真理都是世俗层面的,不是真正的佛法。因此,佛在《人二谛经》中直接讲述了凡夫语境中,第一义谛具有不可言说性:“天子!若胜义中,真胜义谛是身、语、意所行境性者,则彼不入胜义谛数,成世俗谛性。天子!于胜义中,真胜义谛超出一切言说,无有差别,不生不灭,离于能说、所说,能知、所知。天子!真胜义谛超过具一切胜相一切智境,非如所言真胜义谛。一切诸法皆是虚妄欺诳之法。天子!真胜义谛不能显示,何以故?以一切能说、所说、为谁说等法,于胜义中皆是无生,诸无生法不能宣说无生之法。”由此可知,真胜义谛的“身、语、意所行境性”,即对佛教真胜义谛,用世俗的言语、动作、思考,是相似的,因此是世俗谛;而真正的胜义谛,“超出一切言说,无有差别,不生不灭,离于能说、所说,能知、所知”,即只有去掉凡夫的一切观念和思考,破除能说所说、能知所知二元对待,才能在万法的缘生缘灭中得到呈现。

  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十五卷说:“第一义相者,无作、无为、无生、无相、无说,是名第一义,亦名性空,亦名诸佛道。是中不得众生,乃至不得知者、见者,不得色、受、想、行、识,乃至不得八十随形好。何以故?菩萨摩诃萨非为道法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性空,前际亦是性空,后际亦是性空,中际亦是性空。常性空,无不性空时。”

  第一义谛,是破除一切凡夫的错误知见后,万法缘起的呈现,故无法用时间的语言去表述与议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十六中说:“最第一义过一切语言、论议、音声。”正因为如此,龙树菩萨用了否定形式,去掉众生的一切边见和邪执,使胜义谛得到呈现。《中论·观因缘品》将一切边见和邪执归为四对八类:生与灭、常与断、一与异、来与去。龙树菩萨对这八个边见一一否定,“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直接用了否定形式,使宇宙万有的真实相得到呈现,而获得生命的自在,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心“无所得”,没有执著,进入解脱境界。

  本来,众生生活在种种思考、情感的束缚之中,苦不堪言,解脱苦难,就得破除束缚,但是,看了龙树菩萨的讲解,放弃对生与灭、常与断、一与异、来与去等边见的执著,同时认为只有“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是对的,又生执著,就像执药成病一样,使得用否定方式得到解脱的目的落空。所以,汉传佛教的祖师大德就采用了四分法进行讲解,成为四重二谛,以期破尽凡夫的一切执著而获解脱。

  三论宗的四重二谛,是就真俗二谛所含有空、二不二、非二非不二等意义互相对比而立论,从粗到细,立为四重。慈恩宗的四重二谛,则是于胜义(真)、世俗(俗)二谛各分四种,从浅到深,合为八谛。此外,天台宗对真俗二谛,依藏、通、别、圆四教来说,也可以说是四重二谛。

  如三论宗嘉祥大师吉藏(549……623)在《中论疏》(卷二)中说,为破众生四病所以说这四重:第一重明于凡夫是有,叫做世(俗)谛;于圣人是空,叫做第一义(真)谛。第二重明为破有,所以说空;诸法不曾是有,也不曾是空,空有都出于世俗的情虑,所以都是世谛;了知不曾是空,也不曾是有,叫做真谛。第三重是破空有所以说非空非有,既不曾是空是有,又何曾是非空非有,所以空有非空非有、二不二都是世谛;非空非有、非不空非不有才是真谛。第四重是说四句是俗谛,非四句才是真谛。

  慈恩宗窥基法师(632……682)综合《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显扬圣教论》(卷六)所说四种世俗及《成唯识论》(卷九)所说四种胜义的义理,在所撰《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二谛义”中,依世俗、胜义二谛有无、事理、浅深、诠旨等义的分别,把它各开作四重,其中世俗谛四重是:(1)世间世俗谛;(2)道理世俗谛;(3)证得世俗谛;(4)胜义世俗谛。胜义谛四重是:(1)世间胜义谛;(2)道理胜义谛;(3)证得胜义谛;(4)胜义胜义谛。

  藏传佛教依然遵守中观宗的旧路,以执著到否定的方式讲解二谛。如宗喀巴大师的《道次》,就以破“生”为核心,即破除自生、他生、公生、无因生四种执著,使“无生”的缘起法得以呈现,在依次破除灭、常、断、一、异、来、去的执著后,深明万法缘起,破尽一切凡夫观念与执著,修菩提道。

  总之,中观宗用否定方式断除在万法上的一切实执,当实执断除时,否定后的空执也会逐渐而除,犹如“两木相因,火起木尽”,两段木头摩擦起火,终会被彼此烧尽无余。断除实有的执著之后,无实的执著也逐渐消失,最终灭尽一切分别念头。这就是所谓的大空性,没有边执的中道(大空性境界)。在没有边执的中道上自利利他,“直心是道场”,直至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终到证得佛果。

  二

  本来,自然界的一切物和人为的一切法都是缘起的存在,如树的生长,离不开土、肥、水、种、阳光、空气等缘;一座房室的建成,离不开砖、瓦、木、石、人工等缘。砖、瓦、木、石等缘各有自相而无真实的体性,把它们合起来便成为一栋房子。随着时间的迁流,它不断变异,待到众缘瓦解时终归坏灭,这就叫缘聚则生,缘散则灭。

  一切凡夫受到知见、经验的束缚,不能彻底认识宇宙万有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的本质,执于生、灭、常、断、一、异、来、去等错误的观念,苦恼不已,生活在三苦八难之中,无法解除。相反,佛教认为,破除了生、灭、常、断、一、异、来、去等错误的观念,深观缘起法就能够获得自在。

  正因为如此,佛教不是就二谛讲二谛,讲二谛的目的是破妄现真,进而离苦得乐。《大品般若经·具足品》云:“菩萨住二谛,为众生说法,为著有者说空,为著空者说有。”执有是妄,执空也是妄。佛菩萨用否定的方法,目的是破除凡夫的各种妄想。

  没有了妄想,也就没有一切人我、是非等对待分别,才能见到宇宙、生命的真实相,称为诸法实相。实相本体,没有二元对待,平等不二,叫做不二。学佛的人,悟人这平等不二的性体,叫“人不二法门”。这时,能与所,不是对立,而是互为缘起,能是所的能,所是能的所。若说一,是平等性,是“体”;若说二,是差别性,是“用”。一与二,平等与差别,正是体与用的关系,是二而不二的。

  不二法门是佛法微妙的象征,是绝思议、五分别的一实之理,高于其他种种法门。

  《维摩经·人不二法门品》记载,从德守到乐实,31位菩萨举了31对对立的概念:我我所、受不受、垢净、动念无念、一相无相、菩萨心声闻心、善不善、罪福、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世间出世间、生死涅槃、尽不尽、我无我、明无明、色色空、四种异空种异、眼色、布施回向一切智、空无相无作、佛法众、身身灭、身口意无作相、福行罪行不动行、我起我实相、有所得相、无所得、暗与明、乐涅槃不乐世间、正道邪道、实不实。

  众菩萨认为,消灭了这些对立面,深明对立法互为缘起的道理,即可人不二法门。

  文殊师利最后总结说:“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人不二法门。”没有了对立面,否定了凡夫的一切执著,自然是超言说、超思虑的。

  但是,对这种否定境界的表述,仍然是一种言说,因此,当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人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人不二法门。”’文殊师利的赞叹,使维摩诘默然的意蕴彰显出来,不二法门超越主客二分模式,超越善恶的道德界定,超越有无的区隔,超越色空的分野。不二法门就是超越“分别识”,分别识是二,般若智是不二,是达到彼岸的大智慧。不二法门,既超越“有”的肯定,又超越“无”的否定,是对逻辑关系的彻底超越。

  前面31位菩萨把二种对立的知见,通过观察缘起,合二为一,用消除对立来人不二法门,这属于“以言遣言”的境界,当然可以用肯定的方式来说明;文殊师利比他们要高出一等,达到无言遣言的境界,但依然可以用否定的方式加以表述,这就像用扫帚扫灰尘,灰尘虽去,扫的痕迹犹在。唯有维摩默然,连否定也去掉,无法用言语思维来表述,真正进入超言语、超思维的不可思议境界,这才是不二法门的最高境界。

  四

  虽然维摩默然,已经达到了不二法门的最高境界,但依然有这一“默然”的表述,不仅一生补处的文殊师利看得了了分明,就是其他境界比较低的31位菩萨也心领神会,依然有迹可循,并非究竟。只有连这一“默然”也去掉,才能够进入佛教的究竟境界——佛地。

  人不二法门进入菩萨初地,人圣位;从人不二法门到“默然”境界为有学地,“默然”境界是菩萨第八不动地;从“默然”境界到究竟境界,是无学地。从人不二法门到究竟的佛地,统称为中道。

  《大智度论》卷四十三:“常是一边,断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又“诸法有是一边,诸法无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大宝积经》卷一一二:“常是一边,无常是一边,常无常是中,五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我是一边,无我是一边,我无我是中,五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同经卷五:“若说有边则无有中,若说有中则无有边,所言中者,非有非无。”

  小乘经典所说,多以远离外道凡夫苦乐二边行之真正行法为中道,而其真正行法即佛所说的八正道,以远离边邪,使行者产生眼智明觉,乃至到达涅槃。《过去现在因果经》谓:“尔时世尊,语懦陈如言,……形在苦者,心则恼乱,身在乐者,情则乐著,是以苦乐,两非道因。譬如钻火,浇之以水,则必无有破暗之照,钻智慧火,亦复如是。有苦乐水,慧光不生,以不生故,不能灭于生死黑障。今者若能舍弃苦乐,行于中道,心则寂定,堪能修彼八正圣道,离于生老病死之患。”《中阿含·罗摩经》:“有二边行,诸为道者所不当学,……舍此二边,有取中道,成眼成智、成就于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觉、趣于涅槃,谓八正道。”《杂阿含》卷十二所述,以脱离断、常二见,正确了解十二因缘为中道。即以世间为有或无,皆是边见,认为先来有我是常见,从今断灭是断见,均非中正之道。在一切法之中,此有故彼有,因此世间无‘无’;此灭故彼灭,因此世间无‘有’。如是远离有无断常的偏见,如实观十二因缘法,即谓住于中道正见。

  唯识宗的根本经典《解深蜜经》以远离有、空二边,而完全彰显非有非空的中道真理之教,称为中道了义教;偏于有、空之教,称为不了义教。中道了义教包括三个层面:(1)凡夫所执有情实体生命之我与构成万有要素之法为实在,皆因迷情之妄执所致,故是“情有理无”。(2)万有为因缘之假和合,系由阿赖耶识所变现,即识是“理有情无”。(3)万有无固定之自性,是为空,故能自在变现,即空是“真空妙有”。依此,宇宙的真相即以“非有非无”(非有非空)的中道把握之,作此主张者称为中道了义教。

  大乘中观派以般若波罗蜜为根本立场,以远离一切执著、分别,于一切法无所得为中道。据《中论·观因缘品》,缘起之理法是打破生、灭、断、常、一、异、去、来八种邪见,而阐明空之真理;万有以顺此缘起道理而存在,故离八邪,本无实体,不为执著。如此,离八邪而住于无得正观,称为中道,此即八不中道。

  体认中道,就是看到万法真相、生起般若智慧,不再执迷于错误的认知;实践中道,就是将生活建立在万法真相之上,扭转偏离中道的身口意三业,回归八正道、六波罗蜜的中道正行。

  只有依据这“无执、无滞”的空性智慧,清除内在的阴影、激情、臆测、成见,去除不合乎中道的不良习惯,才能恰如其分地处理眼前的事情。这就是顺于中道正法的正行与正业,这是一条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有各种偏差,需要时时提醒自己,也就是“善护念”。如《大智度论》卷八十说:“若人但观毕竟空,多堕断灭边;若观有,多堕常边。……离二边故,假名为中道。”毕竟空与缘起有,哪里会堕于一边?但由于无量习气的不良影响,往往会偏离中道。

  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卷四、卷六讲道,修空观,破见思惑,证一切智。一切智是声闻缘觉,知一切法总相之智,总相即是空相,证此智即成如实觉了的般若德。修假观,破尘沙惑,证道种智,道种智是菩萨知一切道法差别相之智,证此智即成离缚自在的解脱德。修中观,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佛通达诸法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之智,合一切智及道种智二者,故名一切种智,证此智即成常住不灭的法身德(若以三惑对配二障,则见思惑相当于烦恼障,尘沙惑、无明惑即相当于所知障)。

  由这些精辟的论述可知,修中道实相观,在修行的方法上是最上乘止观法门。

  修中道实相观,目的在破除我法二执,得究竟涅槃。破除我法二执,证我法二空,是人中道的关键。我空,就是补特伽罗无我。我空是观没有常一、主宰的“我”的正见,也就是说有情不过是五蕴假和合的。如果对每一蕴详细地观察,就不难知道,无非是生灭变化之法了。法空就是法无我,这是观五蕴的每一法体,都无坚实自性的正见,五蕴的任何一法,都是缘生。我法二执遣除之后,所显出来的二空真如之理,这就是中道修证的最高境界。

  一般人总是执我计法,随起二障,沉沦生死,不能证悟,佛菩萨慈愍迷谬的众生,令他们破除虚妄的我执、法执,断除烦恼障、所知障,究竟证得我法二空。所以,一切佛法以此为归。

  真正的禅宗与密宗,正是遵循这一路线。

  在禅宗,东土初祖达摩示杨衔之的偈中说:“亦不睹恶而生嫌,亦不观善而勤措,亦不舍智而近愚,亦不抛迷而就悟。”如此修持,平等心现前,则自然可以认识我法二执的虚妄,不断清静三业,人于中道实相观。三祖僧璨《信心铭》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拣择”即是执著分别,“泯除拣择”是遣除一切法上的执著心,当然包括我法二执。破除虚妄的我执、法执,才能认识佛祖大义,是本来平等,无阶级、无差别,生命的存在原来是这样的自由自在。四祖道信请求三祖僧璨给自己指出一条解脱法门时,僧璨问:“谁缚你?”道信说:“没有人缚我呀!”僧璨当即为他指示道:“既然谁也没有绑住你,那你就是已经解脱,为什么还要求解脱法门呢?”道信言下大悟。在禅宗门下,佛法本来如此简单,如此直接,如此斩钉截铁。

  东密真言宗,从空不空的事上证理趣般若之不空,为秘密禅。由般若理趣衍出的两部大法是二而不二。胎藏界即实相般若,金刚界即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无形无相,证悟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的菩提心,自然没有形相可得,行愿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莫不成就于般若。由此可以说,菩提心即是般若。因此,真言宗以般若为根本,即所谓“发心便成正觉”,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任何可似观察的行相,破除二障,有菩提及涅槃等方便名相。

  在藏密,完全遵循《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人真言门住心品》中“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的法则与次第,大瑜伽部和无上密部中更加展现了“方便为究竟”的旨趣。最有代表性的五部无上密,顶轮密集金刚表示身业离障清静,喉轮幻化王金刚表示语业(口业)离障清静,心轮喜金刚表示意业离障清静,脐轮胜乐金刚表示身、口、意三业离障清静,生殖轮大威德金刚表示生理、事业、功德离障清静。噶举派的无上大法《恒河大手印》中明确讲解:“妙明心亦离诸色,善恶白黑不能染。”(胡之真译)贡噶上师解释说:“此颂以虚空喻真心(妙明心),明其原不受任何之色染。所谓一切色者,此中但指形色与显色。形色为大小长短方圆等,显色为蓝、绿、红、黄、黑、白诸种色。吾人见此界之天空,当其明净时,唯觉其呈现一种所谓天蓝色者,则因如《对法论》所说。此一天下,须弥山南,皆为吠琉璃色所映显,即此天青之蓝色。实则虚空者,不唯不可言其具任何色,并且不可执计其具何颜色。终于在某种因缘生起时,假现何色,但真空固无任何之色相。假有之色,自未尝染污此虚空。如是,善恶之白黑等业,实不能染污此真心,与此正同。此心之如来藏性,如如常住,在凡未灭,在圣未增,即是此理。”宁玛宗讲解的无上密法大圆满也是如此,如夏嘎巴《光明大圆满直断见歌——速证地道具妙力大鹏展翅》:“虽现自性本来为空性,犹如空中彩虹水中月,证悟现空无二瑜伽士,轮涅诸法即是幻化戏,观看现空无二戏剧时,内心不变瑜伽士安乐。”

  只是具体的修持方法,由于各个宗派的传承有差异和一些特殊诀窍,形成不同的特色。

  五

  不可否认的是,各个宗派在具体的传授过程中,由于传法人与学法人智慧的差异,有时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有时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有时将关键问题忽略,有时将细节不断扩大,致使越到后来,问题越多。只有回归到问题的根本进行梳理演变与变异的过程,才能让成佛之道的关键凸显出来,更加有利于后来的佛弟子。

  缘起,佛教的灵魂;对缘起法的观修,是菩提道的核心。《中论·观因缘晶》:“佛告须菩提,菩萨坐道场时,观十二因缘,如虚空不可尽。”

  最后,让我们记住两首偈:

  1.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南传律藏犍度《大品Ma·havagga》)

  2.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龙树《中观论》)

  参考文献:

  [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四川省宗教文化经济交流服务中心出品。

  [2] 《大智度论》,虚云印经功德藏版2006年版。

  [3] 吉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论玄义疏合》,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出版,2000年。

  [41 《宗喀巴大师集》,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谢增虎: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