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恩寺、海粟亭与西清
普恩寺、海粟亭与西清
辛立军
清代齐齐哈尔城的普恩寺,俗称娘娘庙,在城西三里许的沙阜之上。据《黑龙江外纪》记载,该寺“宫殿崇闳,院宇轩敞”,东、西、南三面围以木栅,纵长三十一丈,横宽三十六丈。林木蓊郁,丹碧辉煌。寺中有纸本飞来大士像。其东为西泊,野草飘香;西为嫩江,波光如镜。嘉庆年间,就已成为该城名胜之地,“春秋游览之所,此为第一。” 每逢四月庙会期间,演戏、礼佛,人山人海,士女麇集,热闹非凡。同治年间因事流放来的前天津知府张光藻曾以诗咏之。诗云:普恩寺在卜奎西,胜会年年四月齐。
其喜清和天气好,踏青士女满河堤。
该寺之前有一亭,乾隆四十八年(1703)流人刘廷耀筑,他自书有“霞蔚云兴”之匾额,同时因甘肃冒赈案被流放的知县黄道煚分书了“浮幻因缘”一匾额,但他们并没有给该亭命名。这种情况,直到嘉庆中期满族学者西清之到来才发生了变化。
西清,字研斋,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其曾祖父鄂尔泰为雍正帝所重,官至云贵总督、大学士,乾隆初曾为辅政大臣。但至西清时,家道已中落,因此于嘉庆十一年(1806)来到黑龙江为吏与教书,曾任过银库主事与司榷等低级官职。西清博学多识,在黑龙江五年期间,曾根据将军府中的图籍资料及调查研究所得,写有《黑龙江外纪》一书,另有《桦叶述闻》。
嘉庆十三年,西清看到普恩寺前之亭,仅有匾额,而无名字,由于已经建筑25年,目前变得陈旧不堪,就用自己的俸钱出资重修,然后命名为海粟亭,并写了一篇题记,与旧匾一同揭示于亭中。有了解真相的人笑着对西清道:“一亭之费,一季俸也。为什么不命名为秋俸亭?”西清听了,一笑了之。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西清志趣之所在。
西清将此亭命名为海粟亭之原因,他没有解释,但从其友人程W当时所写的《题西研斋主政海粟亭》四首诗来看,是取沧海一粟之意。其二云:白山佳士宦边城,立马郊坰逸兴生。
手挽天河才隽上,胸吞云梦气纵横。
三神山近螺初矗,九点烟遥柱独撑。
一粒何妨称海粟,牟尼珠放大光明。
此诗前两联是咏白山佳士西清来边城任职及其逸兴、才华与气概。后两联是咏此亭的形状与功能:它既像矗立于三座仙山上的螺壳,又像独力支撑神州之巨柱。虽然如沧海一粟般渺小,但却能如佛珠般大放光明。由此可见此亭名海粟乃沧海一粟之缩写,意谓其渺小。这一点在第一首诗中也有反映,如“孤亭孑立海天荒”、“世界自宽亭自小”诸句,都暗示了海天(或世界)空阔之中孤亭的渺小。
此亭由于有了西清的重修与命名,而名气大增,成为后人凭吊与歌咏之名胜。民国五年(1916)《黑龙江报》主笔魏毓兰在嫩江边晚眺时,看到了海粟亭与西泊,想起建亭的主事西清与凿引江水入西泊的将军傅玉,不由凭吊道:
主事亭犹在,将军泊不流。英雄淘尽矣,古月又当头。
民国十五年(1926)的一个月夜,他漫步西泊,见到海粟亭,又咏之以诗道:
凉宵西泊偶徘徊,矶石荒荒掩碧苔。
海粟亭空人去后,多情明月尚飞来。
魏氏对于海粟亭这样钟情,因此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在最后拟定《奎成八咏》诗,分咏八个景点时,将咏海粟亭之作列为第七,即《孤亭野色》。诗云:
海粟亭中立,微茫野色苍。
书声楼边落,江气槛中凉……
其友薛铨庆有和作,内云:
孤亭名海粟,孑立倚空苍。
沙草四围色,江流一线光……
当时青年诗人胡溶光也有咏八景之作,其七云:
海粟亭中纳晚凉,青青草色送幽香。
江边垂柳迎风舞,一片烟波入夕阳。
该地的嫩江、西泊与孤亭构成了波光亭影交融的迷人景色,这样的景色,伴随着普恩寺中悠扬的钟声,不也会令人发思古之幽情么?惜五十年代,该亭已毁。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