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阿罗汉的世界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0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阿罗汉的世界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罗汉是指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以证果而得名。即梵文Arhat的音译,有三种念义:一杀贼,杀尽一切烦恼之贼;二供应,意思是接受人天供养;三不生,证入涅磐,不再受轮回之苦。

  佛教分两个宗派: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在先,大乘佛教在后。所谓“乘”是梵文yāna(衍那)的意译,既“载”或“道路”之意,也有“事业”的意思。小乘主张求得自己的解脱,最终修成阿罗汉果。大乘认为小乘只能“运载”少数人到达彼岸,故称“小乘”。大乘认为小乘的目标不够高级,主张应修持佛果,既达到佛的境界。大乘佛教宣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之彼岸,到达菩萨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故称“大乘”。在教义上,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就是说,无我----否定有实实在在的主体,但承认客观事物的存在(有)。大乘主张“我、法俱空”,就是说,不仅无我(无灵魂),世上的一切事物(法)也都是因缘生灭的。

  佛教宣称,一个人因为修行佛法的工夫不同,取得的成就也有高下之分,每一种成就叫做一个“果位”。分为四等:“果”、“二果”、“三果”、“四果”,“四果”即“阿罗汉果”。获得此果,达到了修行的最高境界。熄灭一切烦恼,圆满一切功德。这就是“四果罗汉”,得此果位的人,就叫“阿罗汉”,简称“罗汉”,应受人天供养!在小乘佛教中,罗汉是最高境界,但在大乘佛教中,佛是最高境界,不仅仅为个人而是以众生解脱为大旨,可是当“佛”灭度(去世)后,护法弘法的事情谁来做呢?——大乘的罗汉.据《弥勒下生经》、《舍利佛问经》载:佛在即将灭度之际,特别委派四位弟子“住世不涅磐,流通我法”,这四位阿罗汉是大迦叶比丘、君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比丘。罗云比丘是如来佛的亲生儿子,后来成为十大弟子之一。另外,根据唐代玄奘所译《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记载了十六罗汉的名目。因为罗汉在世俗中颇亲切,队伍不断扩大,又有五百罗汉之说,五百罗汉的来历也有不同说法,主流说法是跟随释迦牟尼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

  在佛教艺术世界里,罗汉的艺术形象出现较晚。唐朝,佛教禅宗独盛于南北,提倡主观内省,强调心外无物,注重宗教实践的罗汉恰好契合了当时佛教风尚,得到了佛教信徒的高度重视。两宋时,由于写实风格的盛行,罗汉作为写生风格的主要表现形式成为当时佛教艺术的主要题材。罗汉的艺术造型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佛教艺术里的阿罗汉一般为出家比丘形象,光头无肉髻。他同佛菩萨一样也有度量规定,但是没有佛菩萨的相好要求,造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佛教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来进行创造。所以罗汉的形象一般都表情丰富,贴近现实!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黑水城遗珍
下一篇:香具之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