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的一天(之二十)—研学
学佛修行讲求「解行并进」,净业行人平素除了定课念佛之外,若能发愿研学教典,对
於建立正知正见及坚定往生信愿,必有无上助益。因此,如何让自己从泛泛的佛教「信徒」
,提升为对教理有深切体认,并能落实在行持上的「修行者」,好好安排自己的研学生活,
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关於研学佛法的课程进阶与实质内容,历来各宗祖师丶大德均有详略不等的提点,可多
多参考其开示语录或相关着述,於此不另详述丶赘言。以下仅就研学所应抱持的观念及态度
,整理出几点原则性的重点,愿与读者诸君共勉。
要有人指点
雪庐老人云:「求道求学得有人指点,向懂得的人丶有道的人请教,请他教我们念经丶
修法,若没人指点,三藏经典摆着,随便抽一本看也没头绪。『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
,所以第一要认识人,求人指点。」(见《明伦》三一四期〈出交天下士 入读古今书〉)
又说:「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发心学佛,贵有师承,闭门造车,出门合辙,不过如虫
蛀木,偶尔成文,所以,学者尚乎多问。」(见《明伦》一七四期〈师训集锦〉)
研学要有成绩丶进境,第一要务便是要向善知识讨教丶请益,而欲分辨其人为善知识或
恶知识,其师承为何便是一个可以勘验的要点。若能由善知识导引入门乃至切磋丶琢磨,研
学的动力便能源源不绝,於教理的体会也才有不断深化丶反刍的机会。因此,寻找善知识所
组成的研学团体共学,是踏稳研学步伐首应着重者。
贵精不贵多
净宗九祖犍益大师云:「看教贵精不贵多,一部中精研妙义,彻骨彻髓,自然旁通众典
,势如破竹。欲彻骨髓,必须看时,即是观心。既曰观心,功同参悟,原非寻言逐句,有何
相碍?教理资神,如膏助火,是在精了其义,不应了。未能精了,而曰知解缠绕,何异战
败之士,咎武艺太多邪?」(见《灵峰宗论》卷三〈答印生四问〉)
犍祖说,钻研教理是对吾人的心神有益的,就像油可以助燃一样,因此,必得细细密密
精研其义,而不是粗略地快速滑过。既然要精研,就应掌握「重质不重量」的原则,因为吾
人研学不是为了赶进度丶拼业绩,而是为了反观自心,以求明心见性。如果能达到研学与观
心合一,其功效就如同禅门的参究开悟一样,并非只是在文字上用功而已,而真的是「解行
合一」了。因此,研学教典不必贪多丶求快,重点在消归自己,起到观照丶觉察的作用。若
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自然一经通而百经通,因为所有教典都是指归自性,实在没有必要为了
满足自己在佛学知识累积上的虚荣心,而「重量不重质」,本末倒置啊!
求德学兼备
再者,研学必须求「德学兼备」,因为我辈凡夫有一陋习,肚子里装了墨水,态度丶行
为就不自觉骄慢丶放肆起来,若是这样,就非善学,反倒不学的好。
雪庐老人曾说道:「只研学而无道德,不行。如在注解经书时骂人,骂人者即非好人。
孔子丶佛陀骂人吗?骂人即不好。昔时注书中不骂人者少,皆门户之见,沽名钓誉,此心即
不能注解『仁』,因仁者亲厚也。」(见《明伦》三○一期〈明伦采风〉)因此,吾人在研
学的道路上除了重视「为学日益」外,也不要忘了时时提醒自己「为道日损」;充实学问的
终极目的是在修整丶伏灭自己的烦恼习气,若偏离这个主轴,就与「求道」渐行渐远了。
最後,以《普贤行愿品》上的一段经文为结:「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智学成菩提
,愚学为生死。」吾人在菩提道上的研学之旅,最终会引领吾人的慧命归向何方,端赖自己
用智慧分辨抉择,也看生命是否能因此超越凡夫框架。若能始终留意这些关键处,相信必能
收获满行囊。
第398期 公元2009年10月发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