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门龙象>> 当代法师>>正文内容

释证严法师(台湾)专页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3日
来源:佛教导航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证严法师

证严法师德相

证严法师简介

  证严法师,俗名景云,法名「证严」,字「慧璋」,台湾台中县清水镇人,1937年出生于台中,因父亲早逝、母亲多病,悟人生之无常而出家。后依止印顺法师为师,秉持师命「为佛教,为众生」,於花莲创立慈济功德会。四十多年以来,证严法师筹集了逾百亿新台币的善款,在慈济功德会的帮助下,全球各地蒙恩受惠的贫民、病人、灾民不计其数。如今的慈济功德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国际性慈善救济组织。

-----------------------------------------------------------------------------------------------------------------

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证严法师文集

证严法师佛教问答

证严法师佛教文章大全

证严法师佛学视频在线观看及下载

-----------------------------------------------------------------------------------------------------------------

证严法师相关链接

台湾慈济全球资讯网

-----------------------------------------------------------------------------------------------------------------

证严法师

证严法师生平

·  出家之前

  证严法师生於台湾日治时期末期,自幼过继叔父为长女,就称呼叔婶为父母,也随著迁居台中县丰原。其父经营剧院,往来台中市、丰原、清水、潭子等台中县市之间,法师则从旁协助,也分担家务。

  法师事奉父母至孝,当地人唤为「孝女」,1960年其父脑溢血过世,法师哀痛逾恒,前往丰原寺,妙广法师赠其「解结科仪」,她又往慈云寺拜梁皇宝忏,此後时时往来寺院,萌生出家之意。法师经当地慈云寺出家师父引荐,前往台北县汐止静修院,准备出家,三天後被母亲寻回。而慈云寺出家众,奉行百丈家风,一反台湾当时佛教拜经忏的风气,对法师後来出家的理念坚持,很有影响。後来又随著慈云寺修道师父再度离家,由台中前往高雄,转往台东。

  在花莲、台东几经波折,十分劳苦。先後移居鹿野王母庙、知本清觉寺、玉里玉泉寺、花莲东净寺、台东佛教莲社。後经许聪敏引荐,前往花莲秀林乡佳民村普明寺弘法,两人就暂住许家。1962年,修道法师返回丰原後,证严法师独自留下,自行落发,现沙弥尼相,许聪敏为取法名「修参」。

  拜师

  1963年,台北临济寺预备开坛传戒,法师北上准备受戒,却因未曾拜师,无法受戒。转往慧日讲堂,购买「太虚大师全集」,遇印顺长老,得依止其座下。因开坛传戒时间紧迫,印顺长老为法师开示:「你要拜我为师呀!我们因缘很特别,我看时间来不及了──但既然出家了,你要时时刻刻为佛教、为众生啊!」并为法师取法名「证严」,字「慧璋」。行过皈依礼後,法师赶往临济寺报名,受比丘尼具足戒。

  受戒後,法师返回花莲,在普明寺地藏殿持诵抄写法华经,後又移往花莲慈善寺、基隆海会寺,直至1964年秋,方才回到和数位弟子地藏殿安居修行。坚持「一不赶经忏,二不做法会,三不化缘」,手工制作毛衣、饲料袋、婴儿鞋等维生。

  1967年,法师前往凤林某私人医院探望开刀信徒,见地上一摊血迹,听人告知为丰滨一名原住民妇女小产,却因缺少八千元开刀保证金,无法开刀,只得又带回部落。後来法师又遇三名天主教修女到普明寺传道,讨论教义,修女说起佛教缺乏社会关怀,法师大受震撼。当年法师原依印顺长老指示,要前往嘉义妙云兰若。在信徒挽留下,决议在花莲开始展开社会救济工作。

  创立功德会

  法师留在花莲後,信徒每日於竹筒存下当日菜钱5角,与法师一同手工制作婴儿鞋,辗转相传,信众日多。於1966年3月24日正式成立「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功德会成立之後,请求皈依、剃度者众多,法师不得不放下当初立愿不收弟子的坚持。然而也为弟子立下两项规定:「一、凡皈依者,必须要做「慈济功德会」的成员;二、凡皈依者,必须实际负起「慈济功德会」的救济社会工作,而不能徒托空言。」

  功德会创立初期,仍在普明寺做手工,发放救济品,地方十分狭窄。证严法师向母亲请求援助,捐资购下现在「静思精舍」的土地。由1968年起逐年兴建精舍、厢房、寮房、办公室等,成为全体慈济人的精神象徵。

  功德会初期,法师在当地核心会员的协助、规划下,发行「慈济月刊」,开始建立「慈济委员」制度,成为慈济发展最大动力,会员逐渐扩增,。

  创立慈济医院

  1978年,法师发现罹患心绞痛,深觉「人命在呼吸间」,忧虑慈济功德会没有长久支持的资源,又感於台湾东部(花、东)地区长期缺乏医疗资源。决定发起建立「佛教慈济综合医院」。

  由1979年发布消息後,受社会各阶层及政府单位支持,历经当时林洋港、宋长志、李登辉等人协助,解决用地。1984年4月24日,於花莲市区原水利局土地动工。1986年8月17日正式完工,隔年又展开第二期工程。慈济医院立下免缴住院保证金之例,後来卫生署要求全国医院也比照办理。

  聘请前故台大医院副院长杜诗绵、原台大医院复健科主任曾文宾负责筹划工作,并相继出任慈济医院院长。

  慈济志业

  医院建院完成後,法师更逐步推展各项志业工作,建立慈济护专、慈济纪念堂、慈济医学院。而护专、医学院後来相继升格为慈济技术学院、慈济大学。而除台湾本土社会救济外,进而从事资源回收的环保工作,推展中国大陆赈灾、国际赈灾等工作。於海外建立慈济人据点、分会,要求慈济人能「取之於当地,用之於当地」

  大陆赈灾与国际赈灾,在台湾都曾受到不同立场批评,而法师要求慈济人不涉入政治、不参选的原则,也曾受挑战。法师仍一本初衷,坚持推行。逐渐建立庞大的志业团体。现在他的慈善事业几乎遍步全球,每天有近100万的义工在世界各地为大众服务。

  所著《静思语》,对慈济人影响甚深,常被引用为修身格言,慈济教师团体进而在国民小学推广静思语教学。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