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二十三课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3日
来源:   作者:索达吉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二十三课 积资净障——对治我慢之顶礼支

 

  《藏传净土法》中,现在正在讲思维名号不同而顶礼,今天所讲的内容是从怙主无量寿的侧面来顶礼阿弥陀佛,颂词是这样的:

  您之寿量无数劫,不趣涅槃今住世,

  一心恭敬祈祷您,除非异熟业果外,

  寿尽亦可享百岁,遣除一切诸横死,

  顶礼怙主无量寿。

  这里主要是说,阿弥陀佛就是长寿佛,依靠他的加持和发愿力,除了真正异熟果报成熟而寿尽以外,其余的横死、违缘皆可遣除,故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与修长寿法有同等功德,所以我们应恭敬顶礼这样的怙主——无量寿佛。

  紧接着讲:怙主阿弥陀佛您的寿量长达无数劫,真是不可思议。不趣入涅槃,如今仍在极乐世界住世。关于寿命无量的问题,前面也阐述过,后面还要继续分析,即以我们这个世间的年月日来计算,阿弥陀佛的寿量无边。

  专心致志观想时,如果忆念许多其他琐事则是三心二意,绝不能这样观想。而要忆念:无论是苦是乐、是上升还是下堕,我无有其余的皈依处、指望处。如果能带着这种心念虔诚祈祷,就会获得加持。

  所以在观想、祈祷阿弥陀佛时,应遣除其他分别念,而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地观修。同时也要发自内心这样忆念:从今天开始乃至生生世世我都要祈祷您、皈依您、供养您,除了您以外,我再也不寻找世间的邪魔外道等作为自己的导师。无论生活是快乐还是痛苦,也无论是上升到极乐世界,还是下堕到三恶趣当中,我都全心全意依靠您。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上师信心特别大,他们发自内心将身语意供养给上师,所以无论上师让他跳河,或让他做其他任何事情,他都会依教奉行。如果我们能够这样至诚专注地祈祷上师或佛陀,那就会获得加持。

  现在很多人都不会祈祷,他们要么三心二意,要么不发自内心,最近修上师瑜伽时,很多道友的行为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真能以无比的信心来祈祷上师或阿弥陀佛,依靠这种殊胜的缘起,仅仅祈祷一两遍,他们的加持就会融入我们的心间。如果心不清净,也即恭敬心和清净心不够,那即使你花很长时间念了很多万遍上师祈祷文或阿弥陀佛的名号,他们的加持也不可能融入相续。如果大家在白天皆能经常忆念上师或阿弥陀佛,那在晚上睡觉时也会经常见到他们,在见到时也会以非常清净的心来祈祷,这样获得加持就不在话下。现在很多人早上三四点钟就起来拜佛、念佛、绕佛,若心不虔诚,尽管这样做了十年,也不一定有多大效果;如果心很虔诚,可能仅仅一两天参加弥陀法会或念佛法会,诸佛菩萨的加持也会融入心相续,很多问题也会得到解决。

  邬金莲师也说:“具诚信者得加持,远离疑惑成所愿。”可见加持并非谁都能得到,它需要虔诚的心,所以祈祷时诚挚的信心很重要,有了这样的信心就能获得加持。多芒寺有一位老堪布,他不管是为别人超度,还是自己一人祈祷,心都特别专注,一看就让人生信心。二十年前他是这样,二十年后他还是这样,可见修行好的人皆有一个稳固的信心和不变的行为。他们绝对不会今天跟这位上师学这个法,明天就轻蔑地舍弃,然后再跟另一位上师学另外一个法。依靠这种诚挚的信心,自然就能获得诸佛菩萨和传承上师的加持。

  如果远离疑惑,愿望就能实现。有些人怀疑重重:我修上师瑜伽可能会得到加持,也可能不会得到加持;祈祷阿弥陀佛到底有功德呢,还是没有功德?那他的所愿就不会成就。其实无论修任何一种法,有疑惑就修不成。所以大家对基本的理论一定要搞清楚,若没弄懂,在修行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违缘,甚至有人还会对法和上师起邪见。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半信半疑造成的。其实这种人就像两头针一样,他们必将一事无成。

  倘若不是半信半疑,而是一心一意以恭敬心祈祷阿弥陀佛您,除了三尽异熟果的情况以外都可以延续寿命。这很重要,不是三心二意,而是一心一意。所以平时祈祷阿弥陀佛时,一定要一心专注地祈祷。若能专注祈祷,除了三尽异熟果的情况之外,皆能延长寿命。很多人特别害怕,我会不会遇到一个违缘马上就死了,其实你应好好祈祷阿弥陀佛,这样就能获得长寿。那这里所讲的,阿弥陀佛也不能救的三尽异熟果是哪三种呢?三尽是指:往昔杀生过多之异熟果而寿尽,或因往昔所积福德耗尽而寿尽,及引业犹如尽力之箭自然落地般地穷尽而寿命完结。

  有些人前世杀了很多众生,杀生短命的缘故,他今生肯定有寿障。这种寿障,念阿弥陀佛、放生、念长寿佛都解决不了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这必须以寿命来偿还。所以以前特别爱杀生的人,今生肯定短命。还有一种,因为有些人往昔所积善根、福德全都耗尽了,所以也不可能再活下去。关于最后一种,有些经论讲:就像向空中射出的箭一样,力尽之时自然就会掉落下来;同样引业尽了的这种人,也没办法延寿。除了这三种人以外,暂时的违缘、横死,皆可依靠佛陀的加持遣除,从而延续寿命。而这三种寿命完结的人谁也无法使其延寿,正如所谓的“药师佛虽亲降临,无法延续寿尽命”。否则只要祈祷阿弥陀佛,由于暂时违缘导致的生命危在旦夕也可遣除,从而活到一百岁。若没有祈祷,在违缘来临时,生命就会终结。

  经中说念佛可以遣除暂时的天降霹雳、被水冲走、兵器所害、悬梁自尽等违缘,以及因福德失损而遭到鬼神窃夺寿命、诅咒等损毁灵魂寿命等十八种横死。关于横死,《药师经》宣说了九种:一者生病没有治疗或未如法治疗而便横死;二者横为王法之所诛戮;三者横为非人夺其精气;四者横为火焚;五者横为水溺;六者横为种种恶兽所啖;七者横堕山崖;八者横为毒药厌祷咒诅起尸鬼等之所中害;九者饥渴所困不得饮食而便横死。在《佛说九横经》和《佛医经》中,也宣说了九种横死。这些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常有发生,所以大家皆应好好祈祷阿弥陀佛。

  有些人认为:既然药师佛和阿弥陀佛有所不能,那就说明佛陀并不是万能,也即他们并不能救度一切众生。其实这种分析很片面。在现实生活中,医院并不能治好所有患者的病,但医院需不需要呢?需要。它起不起作用呢?起作用。也即:虽然有些众生的病它无能为力,但对大多数众生来讲,打针吃药确实管用。同样的道理,我们祈祷阿弥陀佛等诸佛菩萨,或者说做佛事、做功德、放生等,对寿命已尽的众生来讲,这也确实没办法;但对大多数众生来讲,暂时的违缘的确可以消于法界。为此,我们一定要至诚顶礼,能赐予如此无死寿命悉地的怙主无量寿佛。

  总的来说,业力和寿命已尽与否有四种情况:(一)业力已经尽了,但寿命并未尽:诸如上半生享受安乐,下半生感受痛苦;也即享受安乐的善业,在上半生已经尽了,但寿命并未终结,所以下半生要受苦;(二)寿命已经尽了,但业力尚未尽:诸如此地狱中的众生死后,又转生到彼地狱当中,或人死后又转生为人,或旁生死后又转为旁生等;也即此期寿命已尽,但转生为地狱、人和旁生等的业力并未穷尽;(三)业力和寿命全都尽了:诸如从人间死后而堕入地狱当中,也即转生为人的善业及寿命皆已穷尽;(四)业力和寿命皆未尽:诸如终生享受安乐,也即在生命存活期间,享受安乐的业力一直没有终结。这些道理大家一定要懂,若真正懂得,那就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快乐与痛苦,也能坦然接受各种不同因缘。

  关于业,《俱舍论》云:“异熟受业定不定,顺现法等三定业。”意谓:异熟受业分定业和不定业两种,定业是必定要感受果报的业,而不定业则指虽然造了业但不一定感受果报。定业可分三种,即: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和顺后生受业。顺现法受业是即生当中必定感受果报的业,也即遇到严厉的对境或发心极其猛烈的情况下造的业。顺次生受业是下一辈子感受果报的业,如五无间罪等。顺后生受业是在下一辈子之后感受果报的业,很有可能这种业在几千、几万年之后才成熟。

  其实,明白业的差别、分类等相关业的道理非常重要。若能了知,那就不会生起这样的邪见:为什么我造了这么多善业,却未马上感受到快乐的果报?现在世间人很多都有这样的邪见:现在造的业现在未感受果报的话,那就说明因果不虚不正确。其实,真正佛教的因果规律并不是这样的。就是农民种庄稼,也不可能马上播种马上就有收获;有些花的种子,也需要两三年才能成熟;而有些种子成熟的周期就更长了。佛经云:“业之范围极大也。”正因为业的范围极其广大,所以凡夫人就不可能凭分别念来衡量业的道理。可能很多学净土宗的人会这样想:学这些干什么?好好念佛就可以了。而我认为知道这些很有必要,因为往生极乐世界需要很多因缘,若基本的佛理都不懂,这也有一定的困难。

  的确,《极乐愿文大疏》非常殊胜,它既宣讲了实修的窍诀,也阐述了最基本的佛教理论。可见,不管是刚学佛的人,还是学佛多年的老法师或大格西,皆应懂得这样的道理,如果不懂,很可能在某些地方就会犯错误。所以我很希望大家皆能接受这个法,而且其中的道理还应铭刻于心,并尽心尽力付诸于实际行动。

  如今已值人寿百岁之末期,人们很难活到一百岁。然而,此处指的是通过念佛遣除暂时的寿障、使自己宿业感召的寿量达到究竟之义。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是人寿百岁,现在已经过了两千五百多年,已是人寿百岁的末期,故每一位祈祷阿弥陀佛的人都活到一百岁也有一定的困难。但这里的意思是说,通过念佛能遣除暂时的寿障,以使自己宿业感召的寿量达到究竟,也即中间的寿障全部遣除,所活寿命非常圆满。话说回来,念佛人中,不管是高僧大德,还是普通的念佛居士,他们的寿命普遍都比较长,甚至活到一百岁的也不少,而没有佛法信仰的人却很少见到,所以从这一点也可看出阿弥陀佛的不共加持。

  本来,一位具有能力的上师以咒力摄集器情之福寿融入一位具有缘分的弟子体内,从而延长其寿命,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现在很多上师经常为弟子作长寿灌顶,或以长寿佛来加持,但这完全能使弟子长寿,对一般的人来讲,也有一定的困难。不过对于特殊的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让弟子长寿。

  在藏地,吉美赤列沃塞(下面简称吉美)是智悲光尊者四个带有“吉美(无畏)”名称的弟子之一。尊者先后三次对他说:你将来会开悟,但却无法长寿。前两次吉美并没有在意,他觉得自己寻求的是开悟,并不是长寿。当上师第三次对他说时,他觉得上师的话可能有密意,便请求上师为他遣除寿障。上师说:我无法遣除你的寿障,但是康区有一个叫久利津的瑜伽士,他可以遣除你的寿障,你应该去寻求他的帮助。记住:无论他说什么,你都要依教奉行。

  吉美来到了康区,经过一番周折,最后在竹庆附近发现有十几个帐篷的部落。他向当地人询问有没有一位大成就者久利津,人们都说:这儿没有人叫久利津。但是插着旗子的那个帐篷里住着一位叫久爷爷的老者,或许他会知道一些情况。吉美走近帐篷,在门口遇到一位妇人,他问:是否有一位叫久利津的人住在这里?妇人告诉他说:只有年老的久爷爷住在这里。吉美进入昏暗的帐篷里,看到一位头发灰白的老者坐在一个矮木箱内。老人一头邋遢不整的灰白长卷发,满嘴是纠缠不清的胡须,身上裹着破旧的羊皮。吉美并非初入门者,他知道这必定是千里寻访的大瑜伽士久利津,所以很恭敬地作了三次大礼拜。

  老人问他:你从哪里来?吉美答道:从西藏中部来。老人又问:你来做什么?吉美回答:我的上师全知吉美林巴让我来见您,他说他无法消除我的寿障,因此让我求助于您。久爷爷嘲笑道:既然你的上师是全知,那他为什么连一个寿命障碍都不能遣除?你的上师肯定不是全知。听了这些讥讽的语言,吉美心里非常难受,因为他对上师有不共的恭敬心。

  老人注意到了吉美的不安,于是很勉强地说:把尿壶给我吧,它就在那边。然后他指向帐篷昏暗的角落。吉美从那里拿过一个既破又锈的铜壶,恭敬地摆在久爷爷面前。久爷爷一语不发,似乎专注于内心,仿佛入定了一般。过了一会儿,久爷爷又问:吉美林巴说了什么?吉美重复了之前所说的话:全知吉美林巴让我来见您,请您消除我的寿障。老人再度嘲笑:如果他无法消除你寿命的障碍,那算什么全知?谁给他这样冠冕堂皇的头衔,简直是胡说!

  久爷爷沉默了一会儿,仿佛入定了,然后他又再次摇动那个铜尿壶,这次里面好像有液体了。久爷爷招呼吉美过去,将尿壶像灌顶的宝瓶般放在他的头顶上,然后让他喝下尿壶里的液体。这实在难以下咽,但吉美想到上师的叮嘱,还是喝了下去。因为铜锈以及壶内原有的污秽,吉美忍不住想吐,在久爷爷开许后他也吐了。过一会儿,久爷爷用发霉的青稞粉和着唾沫做了几个小丸子,吉美按吩咐也把这些丸子吃了。最后老人说:现在你可以活到二百岁了。当吉美准备离去时,老人捡起一根拐杖在吉美的头上用力敲了三下,对吉美说:滚吧!隔天吉美再去拜访老人并这样请求:我现在可以离开了吗?或者还是应该再停留一段时间?老人说:尽管走吧!无须再多逗留,扛着你的障碍走吧!

  当吉美回到上师身边后,上师询问了整个情况,吉美告诉上师他已经得到了长寿灌顶,而隐瞒了老人对智悲光尊者的侮辱之辞。但上师再三追问:他还说了什么?最后吉美不得不说明一切,包括久利津如何侮辱上师的话。智悲光尊者笑着说:太好啦!你这次已经获得了长寿灌顶,你的寿命已经延长了。这位瑜伽士是莲花生大士的真正化身,他早已超越一切善与恶、净与不净的束缚,对他来说金子和粪便是一样的。对我来说,来自他的侮辱远比他人的赞美和加持还要好。

  不可否认,修行境界比较高的人完全可以通过修长寿仪轨,或以长寿宝瓶灌顶等正规方式让人的寿命得以延长。但也有一些成就者,他们即使以自身的排泄物,或表面上看来并不是很清净的东西,也能赐予他人长寿悉地,这从上面所讲的公案也看得出来。这个公案上师如意宝以前也讲过。

  在藏传佛教中,大家对长寿法门都比较重视,高僧大德也经常赐予长寿灌顶,有缘信众也常佩戴或服用长寿丸。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说法,当然也有这样的卦象:若有人寿命不长,就应拜多少位上师,或朝多少座寺院,这样他的寿命就会延续下去。在名言中,依靠方便使寿命延长,这是无欺的事实。但有些人因为学了一点空性,就什么都不执著了,他们说:“长寿不长寿都是空性的,不要管它。”其实这种说法也很片面,若是这样,那你还看不看病呢?在名言中,吃药病就会好,不吃药病就好不了;同样,依靠方便则能长寿,不依方便则不能长寿。佛经也讲,听法的缘故,他不会堕入地狱;若不听法,则会堕入地狱。所以我们不应否定名言中的因果法则。

  而这里仅仅以信心祈祷,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便可获得如此巨大的效益。所以我们也不用到很远的地方去求加持,也不需要观察灌顶的上师,只需要好好坐在自己的卧室里一心一意祈祷阿弥陀佛,就可遣除寿障、获得长寿。为什么呢?这是阿弥陀佛的发心力和加持力所致。

  在如今人寿短暂、违缘重重的恶世,如果能诚心祈祷阿弥陀佛,祈祷一次等同于得一次长寿灌顶。可见我们很有福分。确实在末法时代要寻找很多上师和长寿法门也很困难,但只要能一心一意祈祷阿弥陀佛,每祈祷一次就能获得一次灌顶。当然这也要看信心,如果有信心,肯定能得到,如果没有信心,就是在阿弥陀佛面前也不一定能得到加持。依止上师也是这样,如果把上师看作普通众生,甚至看成坏人,那上师的加持你也不可能得到。包括看病,我觉得也需要信心,如果你觉得这位医生很好,他很慈悲,那他开的药肯定没问题;如果怀疑心很重:他医术不是很高吧,他会不会开毒药?那药也不一定管用,甚至药变成毒也很难说。所以信心非常重要。

  假设得以延年益寿,就有空闲修持往生极乐世界之因。但有些人说:活在这个世界也没什么用,还不如早一点离开好。如果真的有把握转生到清净刹土,或迟或早离开都可以;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死了以后转生到地狱、饿鬼、旁生当中,就非常可怕。所以还不如在人间多住一段时间,这样就有更多时间修持往生极乐世界的四种因。

  如果是一个修持往生极乐世界之因的人,那么寿命越长越好,哪怕住世一天也可积累广大的资粮。尤其是高僧大德,即使多住世一天,也能对无量无边的众生带来巨大利益。对一般的修行人来讲,只要受持清净的戒律、行持善法,多住世一天也有无穷利益。原来法王也讲:我有时候很想离开世间,有时候又舍不得。为什么呢?因为每天跟这么多僧众一起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功德也不可思议,而这在其他任何一类众生中都很难得到。大家现在正在修加行,最起码每天也能磕两三百个头;如果变成旁生,即使住世一万年,但连磕一个头的机会也没有。有些人每天念一万遍佛号,如果多住世一百天,就能多念一百万遍佛号,自然就会获得非常大的功德。所以我们祈愿一切行持善法者皆能长久住世。藏地很多人经常这样祈愿:这位老年人很慈善,愿他不要早早离开人间,因为他不但不造恶业,反而每天都在行持善法。《中观四百论》亦云:“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意思是,虽然见到身体就像怨敌一样给我们带来痛苦,但也应保护它,因为具有清净戒律、行持善法的人长久存活,则能积累广大的福德资粮。

  而作为行持恶趣之因的罪孽深重者,寿命越短越好,哪怕是一刹那留住于世,他也会积累严重的罪业。如寂天菩萨说:“宁今速死殁,不愿邪命活……唯行罪恶事,苟活义安在?”古人也云:“宁可清贫,不作浊富。”拿吃饭来说,清贫乐道的修行人,他们吃的饭非常清净,从来都不吃众生肉;而很多有钱有势的人,他们每吃一顿饭都要以无数众生的死亡为代价,确实这些人还不如早一点死了好,也许下一辈子会变成不吃肉的动物,像牦牛、野马等,那也比现在好。古人还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真是这样,宁可不开悟也不要走错路,所以我们宁愿作一个普通的修行人,也不要当凶狠的恶人。古人云:“恶人短命,世人无害。”意思是说,恶人短命很好,因为他不会再危害世间,这样就能国泰民安。确实坏人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不管是国家元首,还是普通百姓,对人们有利的就应长久住世,而祸国殃民者最好能早一点离开世间。当然,这一方面是因果报应,另一方面确实能让自他众生减轻痛苦。

  这以上是观想阿弥陀佛具有不同功德,并从不同名号的角度来作顶礼,比如,因为阿弥陀佛具有遍知的功德,所以顶礼遍知无量光佛;又因为他是最胜导师,故顶礼导师无量光佛,等等。单单因为报身与化身的差别,而分开叫长寿佛与阿弥陀佛;以及因身体所放光芒无边或智慧光芒无量而称为无量光佛,又因为寿量无边或能赐予众生长寿而称为无量寿佛。可见只是名号不同而已,所以千万不要认为他们有两种本体。

  总之,我们不应认为求破瓦传承(往生法)、诵《极乐愿文》是老年人的修法,求长寿灌顶、诵长寿仪轨是年轻人的修法,而要把所有这些法作为人人必修之法。现在藏汉两地很多人都这样认为,念阿弥陀佛是老年人的事情,修长寿法、发财法、智慧法是年轻人的事。如果年轻人求阿弥陀佛的灌顶,很多人都会嘲笑他:求阿弥陀佛的灌顶干什么?这是老年人的事情,难道你马上就要死了吗?如果老年人求长寿佛灌顶,很多人都说:你不是老了吗?还求长寿灌顶干什么?这样的想法肯定不对,因为相关经典并没有这样说。按作者的观点,这些法人人都应该修,即老年人不但应修往生法,也应长久住世;年轻人不但要希求长寿,也应修往生法,也即大家皆应好好念阿弥陀佛。

  如果求得破瓦法传承,也就获得了《极乐愿文》传承及长寿灌顶;如果求《极乐愿文》传承后读诵,那么也就获得了长寿灌顶与破瓦法传承。当然这是从获得利益与加持方面来讲的,并非真正获得了其他法的传承,若要为别人传授,则应另外接受真正的传承。

  因此,所有男女老幼都应祈祷阿弥陀佛,无有比此更殊胜的了。的确,只要能以信敬之心祈祷阿弥陀佛,就能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故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也不管是有智慧的人,还是没有智慧的人,更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大家皆应一心一意祈祷阿弥陀佛,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

返回目录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