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八册 第一百二十一节课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0日
来源:   作者:索达吉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八册 第一百二十一节课

 

  下面讲的仍是舍弃妄念,现在是第三个问题:

  丑三、以嫉妒保护不应理:

  昨天已经讲了,女人的身体只不过是一堆骨锁血肉,无有任何可贪之处。现在成千上万的人不了解这一点,往往陷入迷茫的深渊中,而我们大乘修行人,懂得这些教言以后,对感情不要特别执著。

  现在人对异性的执著,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痛苦,作为修学佛法的人,我们的确非常有福报,为什么呢?因为佛法不仅是一种加持或者不可思议的境界,而且通过理论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任何智者也没办法推翻。这里虽然是剖析女人的身体,间接呵斥男人的贪欲和不如法行为,但若真正了达这样的道理,对自己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利益。

  生活中的有些对境,修行人能看破,而世间人看不破,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修行人明白佛教的甚深义理,世间人缘分不到,没有闻思的机会,即使有一些机会,佛法也没有深入内心,自己一直在迷茫徘徊着,找不到方向。所以,大家既要观外面的世界,又要观自己的内心,只有这样,修行境界才会越来越增上。

  昔日他眼窥,汝即忙守护,

  今鹫食彼肉,吝汝何不护?

  昔日,其他男人只是偷偷看一眼,你就以最快的速度将她遮掩起来。而如今,她死后被扔在尸陀林,秃鹫正在撕食她的皮肉,吝啬的你为什么不去保护她呢?

  世间人对爱情特别执著,认为自己所爱的人,只为自己所独有。别的男人无意中看一眼,或者稍微与她接触、谈话,自己也会妒火中烧,生起极大的嗔恨心。

  这个颂词,是说男人的嫉妒心非常强烈。以前我在课堂上经常批评女人的嫉妒心,不管对异性也好、同性也好,别人的很多行为自己无法容忍,什么事情都看不惯,但是在这里,男人的嫉妒心也特别强,二者没有多大差别。尤其在生活中,假如知道自己所执著的人,与其他人有关系,则会不惜一切地毁了对方。这种现象,古往今来也多不胜数。

  我们家乡有个人,他对自己妻子说:“其他什么事情都可以开许,唯独有件事情我不开许,你要注意啊!”现在他已经七八十岁了,但年轻时的这句话,一直被大家传诵着,“流传百世”。所以,很多人对妻子的守护心,跟对其他的事物完全不同。

  《百业经》中有一个残忍的故事:从前有个国王叫丑陋者,性情十分残暴,嫉妒心极强,他对王妃制定了极其严格的禁令,尤其是带王妃出游时,街道两旁不能打开门窗,禁止别人仰望王妃的姿色。(现在来领导的话,街上不能通车,给他让个路,停几分钟也可以。但国王和王妃一起出门,要求两边的窗户全部关掉,这种行为真的过分!)若有人无意一瞥王妃,他会立即剜掉此人的眼睛。

  一日,他与王妃们去森林游玩。(古代的国王和王妃可能没有其他的娱乐,在很多故事中,他们只要一有时间,就像猴子一样到森林里面去。)当时有位独觉在那里禅修,几个王妃见到独觉身相庄严,生起无比欢喜心,各自取下面纱,于他面前恭敬顶礼。国王闻知此事后,嗔心大起,立即命人剜去独觉的双目。

  独觉因前世恶业感召,受害时没能显现神变,但剜完眼睛之后,他飞入虚空示现种种神变。凡夫人对神变有很大的信心,国王见此马上跪地忏悔。但因他曾剜掉成千上万众生的眼睛,故其业力成熟时,仍无法避免果报:他于五百世中生于地狱,受无量痛苦;从地狱中解脱后,于五百世转生盲目饿鬼;次后又于五百世转生为盲目的旁生;从三恶趣中解脱后,于五百世中转生为盲人。佛陀在世时,他也是一个盲人。

  因此,以嫉妒心伤害别人,所造的恶业相当可怕。有些女众对自己的丈夫特别特别执著,见他与单位里的女同事说几句话,马上醋意大发,疑神疑鬼。现在社会上的恶行不断增长,听说在大城市里面,不管是男的、女的,对自己的家人都抱有怀疑,整天跟踪监视,甚至希望能监听对方的电话。由于自己的这些执著,无端引生了许多伤心和苦恼。

  其实如果你对所爱的人百般守护,他死后送到尸陀林时,身体被鹫鹰、乌鸦、狐狸、野狗等不断撕扯着,那时候你为什么无动于衷?往昔别人看他一眼,你就妒火中烧,现在鸟兽把他身体撕成一块一块吃掉,你真有吝啬心的话,为何不去保护他?

  不过,曾经有个老乡说:“别人看我的妻子有什么嘛?只要不带跑她都可以。带跑的话,我老了以后有点麻烦,其他什么我都想得开。”虽然众生的业力各不相同,有些人心胸狭窄,有些人心胸宽广,但不管怎么样,对异性的执著还是相当可怕。尤其在贪心增长时,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佛经中也说:“增上贪欲者,不知理非理。”有些人生嫉妒心或贪心时,做事情根本不讲理,好像发疯了一样,过段时间冷静下来,也知道自己特别过分。

  记得佛经中有一个公案:在某个节日,王子们穿上盛装,到城外去寻欢作乐。当时佛陀正好进城化缘,佛陀对僧众说:“看看这些王子,打扮得像三十三天的天人。”说着,就进城去了。在途中,王子们遇到一位美女,为了美女,他们争风吃醋、大打出手,最后都受了重伤,躺在担架上被抬回家。回来时,刚好佛陀化缘后要离开城市,众僧见到王子们的狼狈相,对佛陀说:“世尊,王子们一大早盛装打扮出城,现在为了一个女人,落得如此下场。”佛陀对他们开示道:“忧患和怖畏的产生,都是因为贪欲。”

  的确如此,不管是以前的皇宫,还是现在的家庭,一切不平安、不和睦的根源就是贪欲,如果贪欲没有得到对治,自己始终离不开恐惧和痛苦。我们若能认识心的本性,很多问题容易解决,否则,不择手段地看管自己的家人,就像对宫里的嫔妃一样,根本不让离开皇宫,后宫中除了皇帝以外,所有的男人都要阉割,这样的下场将会如何?你们应该比我清楚。

  这些教言看起来是破除对女人的贪心,实则以正量观察时,对男人的身体也是同样。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言:“如女身不净,汝自身亦然。”就像女人的身体不清净那样,男人的身体也是一模一样。因此,在学习这部论典的过程中,女众不要有心理压力,对佛法不要不恭敬;男众也不能高高在上,轻视女众。

  当然,我们这里的出家人,大多数对佛经有较深的领会,应该不会产生邪见,也不会互相蔑视。但我担心有些菩提学会的居士,学习这一品时,下课的时候——“你们女众的身体如是不清净,你们多低劣啊!”佛法的语言不能用来诬蔑别人,有些人为了与女众结缘,趁这个机会,表面上说她们过失,其实产生极大的贪心,想用这种方法来沟通,大家也要值得注意。

  总之,通过上上下下的观察,我们应该明白身体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方面的道理,以前所学的知识、所依止的老师,可能并没有讲过。在学校中虽然学些知识,也算是增长各种见识,可是对身体、心理的分析,佛法才是至高无上的,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如意宝,大家理当以非常大的信心来对待!

  丑四、恭敬供养不应理:

  很多人每天对上师不恭敬,对身体却非常恭敬,这是不合理的,怎么不合理呢?

  既见此聚尸,鹫兽竞分食,

  何苦以花饰,殷献鸟兽食?

  眼见这堆不净物所聚成的尸体,为众多鹰鹫、豺狼等竞相吞食,你又何苦以花鬘等装饰这些鸟兽的食物呢?

  很多人特别喜欢打扮,其实所谓的时髦,再过几十年后,就会像一阵风或一股热气一样消失无余,现代人喜欢的装饰、颜色、形状,以后不一定觉得好看。老年人应该比较清楚,七八十年代时,男男女女所追求的衣服、服饰,在现代人的眼中早已过时。唐朝、明朝等当时最流行的各种装扮,现在很多人也觉得不伦不类。因此,如今特别流行的花样,过段时间一定会被淘汰的,每个时代中,人们凭自己的想象与受环境的影响,在无意义的事情上白白浪费了自己的生命,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此处是说,我们到尸陀林时,会见到天葬师把尸体切成一块一块,成群的秃鹫扑上去,争前恐后地扯来扯去……不管这个身体以前如何漂亮,死后也唯一成了动物的食品。既然如此,你全力以赴用最贵重的东西装扮它,又有什么用呢?

  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传统不同,比如藏族女人为了漂亮,身上要戴满各种石头——金子、银子、珊瑚、玛瑙等等,表面上看来是装饰品,实际完全是一堆累赘:脖子上垂一块“巨石”,头发上的珊瑚和琥珀也特别重,头发被一根根拔下来,听说特别痛,但是为了好看,一定要受这个罪。印度女人的鼻子上,要穿一个大大的鼻环,环上有许多须须,鼻环跟耳环连在一起,好像是对人的一种惩罚。以前藏人也有这样的,现在可能比较少,当时男男女女都有特别大的银耳环,耳环下面串着珊瑚、松石、珍珠,再下面是五颜六色的丝绸须须,走路的时候一摇一晃,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好看的人。

  虽然我们没有这种感觉,但若有女人喜欢这些,她的男人就会把财产全部换成金银,为自己的爱妻作装饰。这是一种愚痴的行为,现在很少人拿钱来帮助可怜的众生,却愿意花在没有用的打扮上,其实对这副身躯用再高级的化妆品,也阻挡不了岁月的无常。

  以前唐玄宗在位时,整个国家繁荣昌盛,各国都喜欢到中国旅游,就像我们现在喜欢去美国一样。但玄宗的贪心非常强烈,他最宠爱的武惠妃去世后,觉得后宫嫔妃无一满意,见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容貌出众,就用种种手段招入宫中,变成自己的女人,册封为贵妃。杨玉环的哥哥、姐姐也随之成为皇亲国戚,地位显赫,生活奢侈,日常开支非常浩大。

  尤为过分的是,杨贵妃爱吃荔枝,一定要吃新鲜的。于是玄宗特设驿骑传送,跑数千里地,荔枝的味道还没有变就送到了京城。(唐朝国都是西安,荔枝只有岭南出产,当时又没有冰箱,要想吃新鲜的,只有用快马一站一站地送来。)有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专送荔枝的快马经过时,扬起滚滚的红尘,百姓都以为发生了重大战情,哪知是皇上为博贵妃一笑,专程为送新鲜荔枝而来。(这种做法真的特别可怕,那个时候飞机火车什么都没有,几千里的路程,一节一节地送过来,只为了满足女人的口腹之欲,也难怪佛陀在大乘经典中经常呵斥贪执女色的过患。历史上有许多这方面的事例,我这次讲《入行论》之所以用世间公案来阐述女人的过失,也有一定的原因。)

  后来由于杨贵妃受宠,杨家一门气焰嚣张,导致安禄山以此为借口造反,玄宗携贵妃被迫外逃。在途中,将士们请求将杨贵妃处死,因为她是这场战争的祸根。玄宗为了平服军心,不得已赐死了贵妃,用简单的褥子一裹,随便埋在大路边。

  当时埋的这具丑陋尸体,就是以前大家喜欢供养的身体,如果把她扔在尸陀林,可能秃鹫非常高兴,因为她是历史上有名的胖美女!有些尸体特别瘦,只是一堆骨架,老鹰都吃不饱,经常比较伤心。假如把她扔在尸陀林,很多人也应该想一想:以前倾国倾城、娇艳动人的这个身体,最后落到了什么下场?所以我们看见人死时,应该用无常观来好好观察,这对自己的修行很有帮助。

  现在大城市里的很多年轻人,没有时间学《入行论》,那天我从年龄上分析了一下,大多数学员都是成年人,年轻人寥寥无几。本来他们非常有潜力,但很多人耽著于感情美色,根本没有时间学。有些年轻人为了找朋友,天上天下都在寻觅,但始终也找不到。有个老太太说:“我孙子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我非常伤心。”这些老年人真的很糊涂,有时候看他们的表情、听他们的谈话,都纳闷他们为什么不念佛,每天都是想这些?自己一辈子迷迷糊糊过来了,一点后悔和惭愧都没有,还要给下一代的耳边也灌输这些非理教育,这些老人实在可怜!

  我们应该观察自己的身体,也要观察别人的身体。其实人人特别喜欢的身体,除了给秃鹫当食物、给农民当肥料之外,没有任何价值。正如《中观四百论》中所说,它唯一的价值,就是能依之修持善法。因此,皈依佛门、行持善法的人,他们的身体才有价值!

  丑五、欣喜接触不应理(以欢喜心来接触女人的身体不合理):

  若汝见白骨,静卧犹惊怖,

  何不惧少女,灵动如活尸?

  见到尸陀林的白骨时,即使它静卧不动,也会令你惊怖不安,那你为什么不怕现在被灵魂所带动的活尸呢?

  古印度的尸陀林,跟藏地的尸陀林有点不同。在藏地,尸体放到尸陀林之后,很快的时间内,天葬师就把皮肉割开、骨头砸碎,当场喂给老鹰吃光,尸体马上就处理完了。而根据史书上记载,古印度的尸陀林没有天葬师,人死后只是把尸体送到那里,老人的尸体、年轻人的尸体、小孩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堆着,有新的也有旧的,在那种场合中,呆一会儿也觉得非常害怕。

  去年有一个喇嘛,非要去尸陀林修断法,于是带了个小小的帐篷,打算在那里住下来。到了黄昏,他觉得阴风阵阵、毛骨耸立,晚上念了点经后,实在是受不了,拔腿就跑,帐篷也扔在那里,次日白天才敢去取。其实我们这个尸陀林还算是可以,天葬后就看不到尸体了,但印度尸陀林并不是这样,所有的尸体都会堆在那里,等鸟兽慢慢地吃光。

  原来藏地有一个故事:某人吹嘘自己胆子特别大,做什么事情都不怕,一个人对他说:“你真有本事的话,到尸陀林去,把一根桩子结实地插在地上,如果回来一点都不害怕,我给你一匹马。”那个人满口答应下来,拿着桩子势在必得地去了。黄昏时他开始有点怕,东看西看,一边看一边插桩子。因为藏装比较长,他在插桩子时,把衣服的下摆也插在了地上。插好以后,他转身正准备回去,突然觉得地下有人拉着他不放,怎么样都走不动。他就大声哭着哀求:“请放了我!求求你,请放了我!……”

  所以,尸陀林是特别可怕的地方,为什么可怕的呢?因为里面有很多尸体,令人望而生畏,尤其是看到他的面相,觉得特别恐怖。其实米拉日巴尊者说,我们活着的身体,不管从结构上、本质上,或者躯体上、容貌上,跟死后的尸体没什么差别。有些人可能认为:“这二者完全不相同,活着的身体有生命,而死了以后没有生命。”这一点是对的,但我们怕的不是生命,就是尸体;我们贪执的也不是灵魂,而是身体。既然贪执的是身体,那么它放在尸陀林里时,你为什么如是害怕呢?以理观察的话,生前的身体跟死后的尸体,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现在由风大带动的身体,就是“起尸”。

  如果一个人在死后,尸体猛然站起,虽然容颜与往昔无异,但最爱她的男人也会吓得昏过去。《四百论广释》中有个故事说,有一国王对王妃(另有种说法是王子)极为宠爱,忽有一日王妃死了,群臣为了不让国王太悲伤,便启奏:“王妃没有死,她变成魔鬼了,尸体已经起来了!”国王一听特别害怕,立即下令将王妃碎尸万段。不久群臣又禀告:“王妃死了!”国王大喜,令眷属敲鼓庆贺。其实,如果害怕她死后的起尸,为何不怕活着的身体?《入行论》下面也会讲到:“岂乐活白骨,充塞寒林城。”我们现在所居住的世界,实际上就是充满活动白骨的寒林城。

  在古代,人死后如果没有赶快处理,晚上半夜三更就可能起尸。有时候我们护尸体很害怕,晚上一边念经,一边要注意动静,大概两三点钟时要看一看尸体会不会起来。你们女众好像不害怕,还是挺厉害的,我们有些道友死了以后,很多人通宵为其念佛,一点恐惧都没有。但我们晚上真的有点怕,所以一般用个帘子隔着。听说有一个人晚上守尸体时,中间隔了一条帘子,有只老鼠在那儿动,他认为尸体起来了,结果吓跑了。第二天一看,才发现是老鼠在作怪。以前在西藏和马尔康一带,经常有起尸的现象,很多上师的传记里都有叙述。

  我们若能经常观无常,剖析他人的身体跟尸体没有差别,将来很容易生起出离心。记得《开启修心门扉》中说,从前有一个人,偶然的机会看到一具开膛破肚的女尸,恐惧厌恶之余,心中反复思量:“天下所有的女人都应当如此,包括我自己的身体也不例外!”他死后转生于印度,成为一位大国王的王子,名为“扎巴”。扎巴成年以后,被许多美艳的王妃围绕着,一次,当他与众妃尽情享乐之后,众妃都进入了梦乡。他环顾四周的王妃,忽然觉得仿佛置身于腐臭冲天的尸陀林,立刻生起反胃作呕的感觉。他一下子不安起来,迅速仓皇出逃,来至佛陀身边,以听闻佛法而现见四谛,成为一名叫“扎巴”的大阿罗汉。据说佛陀在初转法轮时,紧随身边的马胜等五比丘与扎巴等五近比丘中的扎巴,就是这位扎巴。

  所以,前世若曾观过无常,今生对生活就会有所领悟。我们这里的有些修行人也讲过:“以前跟自己的爱人在一起时,觉得以后会幸福快乐,但成家之后,只要跟妻子睡在一块,就感觉身边有一具大尸体。最后也不得不出家,前往寂静的地方。”

  我今天这样讲,你们会不会家庭不和?当然从显现上,与众生还是应和睦相处,但也要认识到身体的不净本质,否则一直执迷不悟,始终在贪欲的网罟中无法自拔,那会非常非常可怜!

  丑六、以贪拥抱不应理:

  昔衣汝亦贪,今裸何不欲?

  若谓厌不净,何故拥着衣?

  从前,你连穿着衣服的女身都要贪爱,而今为何不欲求那裸露的女尸?如果你厌恶不净的尸体,那为什么要拥抱衣服包裹的身体呢?

  世间人的心真的很迷惑,听到有些歌星唱歌很好听,就莫名其妙对他生贪心。很多无聊可怜的人,为了追这些歌星,情愿倾家荡产,只要听到他的一首歌,不知道自己的鞋子掉在哪里,一直拼命地追。还有些人看到有的明星化妆很美,姿态非常美妙,也无缘无故生贪心。其实她的打扮、装饰、衣着,并不是她的身体,她真正的身体,跟尸体没有任何差别。然而人始终喜欢一种神秘感,如果没有神秘感,所贪执的对境根本没有什么,若用智慧的宝剑挑开神秘的面纱,他们只不过是一具具活尸体罢了。

  穿着衣服的美女,很多人都特别喜欢,而尸陀林中赤裸裸摆在面前的女尸,即使是贪心最大的男人,不要说拥抱,连亲近都不敢。佛陀时代有个非常出名的妓女,她对三宝很有信心,每天供养八位僧人,很多僧人觉得她非常好看,都愿意去她家应供。有一位僧人回去后,向众僧提及她是多么漂亮,每天供养的食物如何美味。听了这番话,一位年轻的僧人,虽然没有见过她,但却爱上了她。隔天,他也随僧众到那位妓女家应供。不巧的是,正好那个妓女生病了,但出于强烈的信心,仍在别人搀扶下出来拜见众僧。当她走出来时,那年轻的僧人见到了她,非常吃惊,因为她虽在病中,却仍然那么美丽动人,他马上产生了强烈的爱欲。

  好景不长,这位妓女不幸当天晚上死了。国王派人把死讯告诉佛陀,佛陀请国王将尸体送到尸陀林,暂时保护起来,不要被秃鹫吃掉,让尸体在那里停三日。印度的气候非常炎热,三天之后,她的尸体不再美丽,苍蝇从她的九孔中飞进飞出。(有时候我念颇瓦时,就经常想:“听说这具尸体生前非常美,但死了好几天以后,再美的人,人们连看都不敢看,只有用布裹着放在那里。”)

  到了第四天,佛陀带领众眷属、国王带着部下前去观看尸体,那年轻的僧人也跟着去了。在这么多人面前,佛陀明知故问道:“国王,这女人是谁?”国王说:“是大名鼎鼎的某某妓女。”(就像有些明星一样,他们的名气人尽皆知,年轻人在说,老太太也在说。也许是我看不来吧,人们公认的美女俊男,真的不好看,没有毛病的人始终找不到。如果换成动物来看人,会觉得人长得非常奇怪。就像我们看猴子特别难看,不管是鼻子、嘴巴,什么都怪怪的,但若我们变成猴子来看人,可能觉得更可怕。所谓的好看,完全是分别念安立的,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标准完全不同。原来我在三亚治病时,那里正举行“世界选美大赛”,一百多个美女云集一处,但我深深地感觉到,各地对美的评价有天壤之别。有时候一个国家选一个美女,他们觉得是最好看的,但在其他的民族看来,不要说一个国家的美女,连一个村子的美女都算不上。因此,所谓的美,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国王回答之后,佛陀紧接着说:“很好,国王请你宣布,谁要是肯出一千两银子,就可以占有她。”可是无人问津。国王一再把价钱降低,最后减到一个铜板……四分之一个铜板……八分之一个铜板,照样没有人要。国王干脆宣布:“谁要的话,就可以免费抬走。”但大家仍然没有兴趣。这时候,佛陀对众人开示道:“你们看,她活着时,有人肯花一千两银子,只不过为了和她共度一个晚上;现在连免费赠送都没有人要。实际上,她原来的身体跟现在的身体只不过放了三四天而已,此外根本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以前目犍连尊者得阿罗汉果后,有一次去城市里面,有个女人见到他,贪心大起,故意穿上华丽的衣服来引诱他,尊者见此即说偈言:“汝身骨干立,皮肉相缠裹,不净内充满,无一是好物。我心如虚空,一切无所著,正使天欲来,不能染我心。”

  达到这样的境界,确实非常困难,可是通过对人身的种种剖析,自己的贪心应该会减少。当然,感情上的问题,是凡夫无始以来的习气,懂得理论后马上就能断除,肯定也不太现实,但若从理论上先下手,强烈的贪欲就会逐渐息灭、消失。为什么很多出家人刚开始时对感情一直不舍,后经一番大乘佛法的闻思,终年住在山里,没有伴侣也能呆得下来?这就是因为大乘佛法的加持和威力不可思议!

返回目录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