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索达吉堪布:山法宝鬘论讲记 九、修者与修法(七)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9日
来源:   作者:索达吉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索达吉堪布:山法宝鬘论讲记 九、修者与修法(七)

 

  真正对上师有信心的话,即使金光闪闪的佛陀来到自己面前也不会另外寻求教言。在座的个别人,传承上师的加持已经融入他的内心了,这一点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可以看得出来,我想他们的见解、修行在一辈子当中也不会有所改变的。

  这一点非常关键,我们最好不要变成山羊那样,否则非常可惜的,现在有如此殊胜、绿油油的佛法时,应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不要想着到处乱跑。

  我们这些修行人对佛法进行取舍而不实修,对上师也进行取舍,在一位上师面前求法时说“除了您以外没有其他的依靠处”而听受教言,没住多长时间,似乎对上师与教言生起了厌恶之心而跑到另外一位上师那里,结果又旧调重弹,之后再跑到其他一位上师跟前,最后自己以信心依止的根本上师一位也没有。

  这确实是许多坏修行人的真实写照,他们整天换上师、换修法,甚至对曾经传授过教法的上师不理不睬,现在不仅是一两个人,很多人的心都不稳固,尤其汉族大部分人的性格都不太稳重,希望你们还是看一看《二规教言论》里面的稳重品。

  《蓝色手册》中云:“现在我们中的一些人就像秋夏两季的公牛一样,它们对所有的母牛都不随从。”

  这里母牛是比喻上师和佛法,而今天到这里求法、明天到那里求法的修行人则比喻为公牛。现在汉地很多人就是这样,今天来了一位活佛马上跑去灌顶,明天来一位活佛又跑去灌顶,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对任何上师都生不起信心,认为谁都不好,个别人甚至对灌顶也已经生起了厌烦心。

  上师在摄受弟子方面一定要注意,弟子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也应该如理如法,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对自己无有丝毫利益急急忙忙地修行已经失去了一切实修的要点。

  这些人今天在某某活佛家、明天在某某堪布家,每天就像新闻记者一样到处采访,他们当面对每一位上师都是百般奉承,背地里却使劲诽谤,对任何上师都没有信心,可是,这样的修行究竟有没有利益?大家应该认真考虑。

  如此取舍教言、取舍上师修法不成功也是由于自己的信心与精进不足的过患所致,可是不了知这点,反而错误地认为是因为上师的证悟境界低或者教言无有加持所造成的,这实是在积累弥天大罪。

  有些人确实是这样:“我修行不成功,就是上师不加持、法不殊胜……”其实他根本没有按照教言所讲的方法如理修持,反过来却要责怪法不殊胜,就好像病人没有按照医生嘱咐吃药而导致疾病没有好转,反过来却要责怪医生一样,这样做有什么用处呢?

  如果自己的信心十足,那么依止一位上师与一个窍诀不可能不调伏心相续。倘若自己不进行实修,则即使依止一百多位上师,得受各种各样的教言,也无法调伏心相续。

  如果没有依照教言实地修持,即使依止一百个上师也没有用。

  无论是佛法还是上师,如果能专心致志地依止一个,那么修法必然会究竟圆满。打个比方来说,就算是要成办世间上的事,如果一件事还未完成又着手第二件事,结果两件事都完成不了。做起事来既不是无有一点紧迫感而置之不理,也不是急不可待、草草率率地做几日就抛之脑后,具有持之以恒精神的人办任何一件事,不但质量过硬而且能完成到底。

  做事情不应该过于着急,也不能太慢条斯理,应该适度,掌握分寸非常重要。

  因此说,我们这些修行者如今已经获得了清净的人身,此时理应专心修持一法,放下自以为是地觉得我是修法人而忙碌那些无益于心相续的善法。

  如果最初修习这一窍诀的修法,也认为依此能够调伏内心的烦恼,而专心修持,有时心能专注所修的任何所缘境,而感到自心有进步,有时无论再怎么修,心也无法专注于所缘上,就会生起现在一直停滞不前,好像再如何修也不会有什么长进的感觉。

  将传承上师的教言用简单易行的语言讲述就是所谓的窍诀。在上师前听受这样的窍诀修法之后,每个人都希望依靠它调伏内心无始以来的烦恼。而在修持这一窍诀的过程中,有时内心生起一种十分满足的感觉——修上师瑜伽的时候自心可以专注于上师身相,修善法时可以一心一意行持,自己对这样的进步也非常欣喜。但有时候,不论怎么修、怎么精进,自己的心就是没有办法专注,非常散乱,这时,祈祷上师三宝、忏悔业障也是起不了任何作用。有些道友说:“我这几天心里特别特别烦,根本不想呆在学院。”还有些人说:“我心里特别烦,都想去自杀,怎么办?”他认为离开学院也许会好一点,但我觉得这是非常愚痴的一个办法,因为离开学院可能暂时会让你的心轻松、快乐一点,但在大城市里遇到各种各样的外境时,你原本就有的痛苦再加上新增的痛苦,可能真的会让你想去自杀,这样的话,不要说修行了,你宝贵的人身都会失去,确实非常可惜的。

  修行其实是一个相当遥远的旅途,即使遇到违缘、坎坷也是非常正常的,大家不要因此心灰意冷,不然根本算不上一个修行人了。

  也就是说,感到心能专注所缘境就精进修持,觉得心无法专注便懈怠不修,这是不行的。

  这是札嘎仁波切给我们的修行教言。有些人稍微有了一点进步就特别高兴,早上3点钟就起来闻思修行,可是用不了两天,就一直睡到9点钟也醒不过来,这样肯定不行的。凡夫人的内心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变化,但是不管怎么变都不要生起懈怠心,也不要太脆弱了,一定要坚持精进地修持,这样的修行才会稳固。

  心能专注所缘境说明是上师的恩德与前世的微薄善业习气所致,心不能专注所缘也是由于自相续被十分浓厚的烦恼黑暗所遮蔽而使善心不能够显露出来。

  应该了知,我们的心能够专注于善法上,实际是自己前世修习善法的微薄习气成熟,还有上师不可思议的加持和恩德所致。而自心无法专注时也要明白,自己前世非常浓厚的习气障碍已经现前,应该努力忏悔罪障。

  有些人修法不能专注或者没有验相时,就说上师不殊胜,应该换一个上师,或者是修法不好,应该换另一种修法。像这样诽谤佛法、上师,最终的过患都是非常严重的。一般来说,修法不能专注、无有验相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没有打好稳固基础就去修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或者自己的业力非常深重,导致无论怎么念经、祈祷都起不到作用,这时应该把心暂时放松下来,念点儿金刚萨埵心咒、百字明,心比较平和之后再继续精进努力,这是修行中非常好的一种窍诀。

  如今我仅仅以此还不足够,因为无始以来烦恼将内心层层遮障,我只凭修持一两次的修法怎么能拨开烦恼的厚厚遮掩呢。

  应该这样想:只是依靠简单的念诵或观修,怎么可能断除无始以来沉积下来的厚重的烦恼乌云呢?根本不可能,因此还是不要急于求成,应该有一个长期的打算,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修行。

  有时信心、悲心等善妙功德也会明显现前,根据这一点推理,只要自己以顽强的毅力修行,则一定会现前正道证悟的验相。

  法王如意宝经常说:“修行人必须具足的就是信心和悲心,对可怜的众生要生起悲心,对殊胜的福田要生起信心。一个修行人,如果具足信心与悲心二者,至高无上的智慧也会很容易生起来,而这三者就是修行人最主要的功德。”

  暂时出现一点障碍也不要灰心失望,应该想:我以前的信心和悲心还是不错的,现在只是暂时业障现前,因为原本应该下一世感受的恶趣痛苦,如今通过自己精进的修法已经在这一世中感受了,这是非常值得欣慰的一件事,所以我更应该精进努力,这样一定会现前证悟的验相。

  所以,无需心灰意冷,应当提高心力。有时心稍稍能专注所缘,如果认为现在我的心已经得以净化,成了一位大修行人,而沾沾自喜,生起贡高我慢之心,则应当提起正念:心只是稍微能专注一点儿,如何能压制内心强有力的烦恼,自心修习虽然有了提高,但仍旧需要更加精进修行。

  自己的心稍微可以专注,烦恼似乎也有所减少,这时也不应生起傲慢之心,因为它们都是不稳固的。因此,对自己要时刻提起正知正念:依靠上师和诸佛菩萨的加持,烦恼只是暂时得到了压制,并没有真正断根,因此我还是应该继续努力修持。

  依靠忆念心生我慢之过患而摧毁自命不凡的傲气;当生起怯懦之心时,通过观想心一缘专注的功德而鼓励自己。

  相续中生起傲慢具有很多过患,比如自相续不会生起功德,见不到别人的功德与自己的过失等等。华智仁波切说:最难认识的就是嫉妒心和傲慢心。因此一定要认识到自相续中的傲慢心,假设心里生起类似“我的修行境界非常高,每天都很快乐,不像其他人那样散乱”的念头,你可能已经生起了傲慢心,一定要尽快对治。不然,你遇到违缘痛苦的时候就开始痛哭流涕,三四天了眼泪还不干,最后所有金刚道友都拿着毛巾来擦也无法止住你的泪水,这样的话,你自己也会对自己的修行非常失望的。所以,烦恼稍微得到压制时,不要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应该继续努力修持,这样才是真正修行人的行为。

  总之,应当以这两种方式力求使精进永不间断。《手册》中云:“欲求一心精进者,赞德毁慢而修行。”

  真正想要获得解脱而不断精进的人,应该赞叹他人的功德、摧毁自相续的傲慢,如此行持的话,你的修行一定会成功的。

  又云:“如是赞德与毁慢,不断精进大方便。”

  精进确实非常重要,一般欲界众生的心很难调伏,有时身体四大不调,有时外境条件不具足,每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躺着睡懒觉也不会出现什么违,但是《般若经》中说:魔众经常会给精进的修行人制造违缘。你真正想要精进修持的时候,睡眠魔来了、烦恼魔来了、病魔也来了……很多人经常因此倒下去了,这样的话,魔军已经获得了胜利,他们可能会大开庆功宴的。真正的修行人不应该被魔军打败,魔军越制造违缘你就越坚强,这样的话,任何魔众都不会摧毁你的。

  阿底峡尊者也曾亲口说过:“藏人成佛数少有三因,藏人心思繁多不守誓,虽喜正法然心不稳重,虽喜窍诀然不实地修。”

  阿底峡尊者对很多藏人都看不惯,他说:你们这些坏藏人能够成佛的非常少,原因有三个,一是藏人的心思非常散乱,不遵守誓言;第二是,虽然喜欢正法,但内心非常不稳重;第三,虽然喜欢各种各样的窍诀,却从来都不修持。这是藏人很难获得成就的三个原因,也是修行人具足的三大过患。

  的确,藏地与印度相比,印度当时有八十位大成就者以及很多高僧大德,而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成就者的数量更是数不胜数,所以,阿底峡尊者说:藏人成佛的数量非常少。不过,对于尊者所说的三个原因,在藏人身上表现得其实不是很明显,如果尊者见到了汉人纷繁复杂的心思和不稳重的性格,批评的语言可能会更加严厉。

  尊者的话实实在在一点不错。

  札嘎仁波切在世时,藏地的很多修行人可能确实是这样的,但比较而言,我觉得汉人的心态更严重——不稳重、心散乱、不实修、到处奔波,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我们这些人依止一位上师心不满足,还要依止第二个,依止第二个也不满足,还要依止第三个、第四个上师……依止所有传法的上师,这种行为是不合理的。

  这些人依止一个、两个上师也不满足,还要依止第三个、第四个,似乎所有的传法上师都要去依止。

  在一位上师前都不能守护誓言,那么在诸多上师前怎么能护持誓言呢?

  可是,你连一位上师的要求都无法做到,又如何守护所有上师的誓言呢?

  其实依止太多上师也是很麻烦的,现在汉地的个别居士说:“我在很多上师面前都得过灌顶,但是对每位上师的要求都一一做到也是困难,不做的话,担心违背上师教言;做的话,自己的智慧和精进程度都没办法达到要求。”确实是这样,每个上师的修法和传承都不太相同,今天这位上师让你修玛哈嘎啦、明天另一位上师让你修普巴金刚……这样的话,到底应该修哪一个,舍弃哪一个?的确很难取舍。

  因此,大家应该依止一位最主要的根本上师,以他的修法为主,如果得到其他的传承或修法,你应该想:这位上师的修法与我的上师的修法没有差别,应该归结在一个修法当中修持。以这种方式修行会好一点,不然今天依止一位上师,按照他的方法修两三天;后来听说另一位上师,又依止这位上师修两三天,就这样一直换来换去,你的修行不会有任何进步,自己的相续也不会出现很大改变。

  在多少位上师座下依止也相应有同样多的誓言要守。

  虽然都是释迦牟尼的教法,但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传承,以宁玛巴来说,也有白玉派、佐钦派等好几个不同的传承支流,其中很多的修法观想都是不同的,因此依止太多上师只会给自己的修行带来更大困扰。

  所以说,如果自己连一个誓言也不能守护,那依止多位上师非但无有功德利益,反而会积累罪业。

  以前有些金刚道友说有堪布阿琼的耳传,千万别错过了;又说霍西曲恰堪布有哦巴活佛的传承,一定要去听;之后又说阿秋喇嘛那边也有耳传,非常殊胜。他们当时一直叫我一起去,确实,每位上师的传承都是非常殊胜的,具有不可思议的加持,但是我想:今天去这边、明天去那边,这样会不会已经舍弃了真正传承上师的教言?所以哪里都没有去。他们很多人都去了,不过有没有真正实修就不知道了。

  真正来讲,一个修行人没有必要到处去求法,应该以自己根本上师的法为主。当然,也并非一定要依止法王如意宝、修法王如意宝传承下的教法,不管是阿秋喇嘛还是年龙佛父佛母,对于你曾经得过的、与自己最为相应的法精进修持,这样比较好。不然人生非常短暂,经常把自己的修法和窍诀换来换去不一定成功,也没有很大意义。

  因此,应当全心全意地依止一位具足法相的上师,在其前稳重安住。

  一定要在具足法相的上师前稳重安住,如果不具足法相的话,最好不要依止。当然我并不是对活佛有意见,活佛就是活生生的佛,我们对已经涅槃的佛都应该恭敬供养,更何况活生生的佛,如果能够真正去依止也是非常值得欢喜的。但是对佛法没有利益、不具足上师法相的人,像《窍诀宝藏论》中所说的,连弟子的法相都不具足,即使依止很长时间也没有很大意义。

  前段时间有个人说:“我的上师非常了不起,他给我讲了很多开示。”我说:“既然这么了不起,你能不能跟我说一下他的开示?”他说:“上师说的是藏语,我也听不懂,不过确实非常好。我可以放一段录音,你千万不要对别人说呀!”我听完录音之后也不敢说什么,可能这位上师是一位大成就者,但总觉得他说的话确实跟佛法有一点儿距离。

  确实,有些上师不要说窍诀,连佛法的基本道理都不懂,像这样不具足法相的上师,即使依止很长时间也只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而已,非常可惜,希望大家应该注意。

  藏地的佛教徒普遍存在的一种弊病是,虽然表面上对正法兴趣浓厚、十分喜爱,可是一旦享受正法美味之时,却像小孩子采花一样得到一个舍一个,得此失彼,这是绝对不行的。

  这些人表面看来对佛法确实有很大的信心,但真正让他修持时,就像小孩子采花一样,见到白色的花,觉得很好看就采下来了;见到红色的花时,扔掉原来的白花;见到绿色的花时,就又换一个,这样是绝对不行的。

  如果能全力以赴实修一个教言,现在相续中虽然未能生起境界,但这些境界也是无常的有为法,终有一日必定会生起。因此我们应当坚持不懈地精进修持一个正法窍诀。

  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在座的人,应该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修行上,不要换来换去,《上师心滴》、《入菩萨行》、《三主要道论》、《佛子行》都可以作为终生的修法,决定了这一修法之后,坚持每天修持,一生当中都把这个法作为自己修行的要点。

  如果听别人说“上师的窍诀这个很深那个很深”,自己未全部得到,心里就不舒服,然而已经得过的最为甚深的窍诀一个也不实修,置之度外,这样一来,任何加持与悉地也不可能得到。

  这部《山法》确实一针见血地讲到了许多修行人当中存在的弊病,大家一定要依靠这些教言衡量自身。

  个别人说:“这位上师的窍诀非常殊胜,一定要请求上师传给我……”其实每位上师的窍诀都是大同小异,只是在表达的方式和语气上稍有不同,而且一位上师依靠某法获得成就的话,他就会特别赞叹这个法,比如法王如意宝是通过麦彭仁波切的《直指心性》获得证悟的,因此经常着重强调赞叹《直指心性》;华智仁波切依靠《窍诀宝藏论》见到了心性的本来面目,故而经常赞叹《窍诀宝藏论》。每位上师的传承和证悟方式都不同,在宣说窍诀时也就会有所不同,实际上,依靠弟子猛烈的信心真正获得上师的意传加持之后,那对他来说这位上师的窍诀就是最殊胜的。

  许多大善知识都曾经说过:在座的诸位都说想唯一修行,可是所谓的修行,要想一步登天获得佛果也是非常困难的。

  很多人想在非常短暂的时间中获得佛果,可是要做到这一点确实非常困难。我们无始以来积累的烦恼习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断除,必须经过很长时间忏悔罪障、积累资粮才可以。不过,如果对佛法和上师具足非常猛烈的信心,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就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应当知足少欲,守持清规戒律,如果想修寂止,当断绝一切散乱愦闹之事,想修胜观者多观法义。

  有关这方面的教言,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也已经讲到了。

  我们这些修行人修法成功的一切因都不具备,只是求得一点窍诀,稍稍加以修持,如果在相续中未能出现什么觉受,就全部归咎于窍诀与上师,

  这些人根本不观察自身是否具足修法成功的一切因,求得一个窍诀稍微修两三天,没有生起任何觉受时,就把所有过患全部归咎于上师和窍诀。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自己对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的道理根本没有生起定解,所谓的皈依、发心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这样的话,你的修法怎么可能生起真正的觉受?因此奉劝你最好不要把全部过错都归咎于上师和窍诀上。

  于是放弃原来的法与上师而去寻觅其他的窍诀与上师,这种现象在当今的时代里极为多见。这种人就像狗追鸟的比喻一样。

  在座的修行人,有些是到很多地方去“采访”,后来不成功就来到了学院;有些还没有去,但也准备出去走一走,就像藏族人起程时,马鞍已经套在马背上了,马上就要出发。这样四处云游从某个角度也许对你有一定帮助,但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就是闻思,尤其年轻人没有闻思的话非常危险,现在你可能体会不到,等你修行几十年之后才会发现。

  根据上师如意宝的传统,每个修行人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础,背诵包括五部大论在内的论典,长时间地依止上师,之后在上师传授的窍诀上精进修持。札嘎仁波切也说:闻所生慧增上时,思所生慧也会越来越殊胜,之后修所成慧也可以自然而然显现。因此,大家不要急于求成,闻、思、修不脱离地渐次修持,这样的修行一定会成功的。

  当然,你们如果真的想要出去采访的话,我也祝你们一路顺风,但到时候你们造成不要后悔,之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在其他人面前哭诉,这样没有必要。

  狗追鸟的比喻是这样的:首先一只乌鸦用嘴啄一块牛粪,狗以为它那里有吃的东西便兴致勃勃地跑过去,结果乌鸦飞走了,于是狗有些不好意思,就在乌鸦飞走的地方用鼻子闻来闻去,装出有东西可吃的样子。

  以前我们放牛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乌鸦有时候特别可笑,它好像故意逗弄狗一样,气得狗没有办法,只能跑来跑去地闻牛粪。噶当派的高僧大德解释说:乌鸦在这边叫,狗就跑到这边,这边的乌鸦就飞走了;乌鸦在那边叫,狗又跑到那边,那边的乌鸦也飞走了,结果狗一无所得。

  我们中的个别修行人就像追逐乌鸦的狗一样,到处追着上师跑,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只好又回到学院,其他人问:“怎么样?”他说:“非常好,那边的法很殊胜的。”其实他在那边什么都没有得到,只不过不好意思跟别人直说罢了,就好像乌鸦已经飞走了,狗还在用鼻子装模作样地闻来闻去一样。

  与此相同,我们有些人得到了一个两个乃至许多窍诀仍然不满足,到处乱跑,最终相续中所应生起的境界一点没有出现。不禁暗想,如果在别人面前,显露出我依止了数多上师,请求了数多窍诀,可如今相续中仍旧没有什么境界的话,必定会被他人讥讽,于是假装对窍诀有真实体验的样子,这种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头脑简单、无有主见、朝三暮四的此类人修法不可能成功。仅仅是心能稳固安住也算不上是实修教言的暖相。

  这些人头脑特别简单,听别人说:“这位上师很有加持力,法也很殊胜。”他一听:“是吗?这么好,那我也去……”那位上师首先会传给你一个教言,之后便会说:“我要做一件事情,你能不能帮我化点缘,这件事的功德很大,对全世界的和平、佛法住世都有很大利益,你能不能帮助我?听说你们那里有个大老板,人民币还是非常多的……”到最后,真正对佛法有利还是有害也不好说。

  积累善根确实很重要,但最主要的还是要成功的修行,修什么法呢?就是出离心、菩提心和无二智慧。这一点是显宗、密宗一致承许的,密宗所谓的本来觉性和自然本智实际也是不离开慈悲心和人无我、法无我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在相续中生起定解。

  一切窍诀的核心就是菩提心,如果相续中没有生起纯熟的菩提心,则无有利益。

  大家应该观察自相续是否已经生起了菩提心?如果菩提心生起来的话,忘我的精神自然而然会生起来的,那你重视其他众生的程度肯定会胜过重视自己,只要对众生稍微有一点利益,就一定会心甘情愿去做;众生痛苦时,你的心里也会无法忍受。夏嘎措哲让珠说:“我们看见众生遭杀或者感受痛苦时,内心如果无动于衷,就说明自己根本不是修行人。”因此,作为大乘修行人,一定要在自相续中生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这就是一切窍诀的核心。

  所以,阿底峡尊者的《道灯论》中所讲述的三士道的次第必须在心相续中无误地生起来。

  没有生起出离心、菩提心的话,即使出现了再多境界,也根本不可能从轮回中获得解脱。

  《手册》中云:“有一位格西说:‘现在我们中的有些人很想使心久久安住,实际上,我们漂泊于轮回时,有顶等持以下得多次,未曾得过觉受一无有,然依此未解脱轮回处,菩提心昔从未生起过,中等出离心亦未产生,如若生起已得小乘道,如今我等不会成现状,

  这位格西说:我们中的很多人非常想让心长时间地安住,但我们在轮回中漂泊时,已经很多次得到过有顶以下——无色界、色界的等持,可是有关菩提心、出离心的觉受从来也未曾得到过,因此仍然漂泊在轮回中没有解脱。

  正因为心的相续中从未生起过菩提心和出离心,至今我们仍然在轮回中感受痛苦,假设能够生起的话,就根本不会变成现在这种状况。

  生前所未有菩提心,依靠各种方式积资粮,未来具足四分之圆满,为能获此发愿积二资。未来之时若堕恶趣中,此生殊胜功德亦难得。”

  格西说:我们应该想尽一切办法生起前所未有的菩提心,依靠各种各样的方法积累资粮,为了将来能够具足四种圆满,应该发殊胜愿,精勤积累二种资粮。否则,堕落到恶趣当中,就根本不可能获得如此殊胜的功德。

  我们从无始以来曾经多次获得过心稳固安住的境界,虽然四禅、四无色定得过许多次,可是仍旧未能从轮回中解脱出来。

  未能解脱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没有生起菩提心和出离心。对于出离心与菩提心,宗喀巴大师再三强调过,上师如意宝也非常非常重视。当然,所谓的出离心,我们偶尔也会生起来,但是想要生起菩提心比较困难,因此要想尽一切办法努力生起,这是非常关键的。

  如今大多数修行人内观自心,如果达到了稳固安住这一步,就生起傲慢之心,得意洋洋地认为自己现在已成了一位修行境界相当不错的大修行者。

  这种人现在非常多,他们在两三天中觉得自己的心稍微稳固一点儿,没有遇到外境时也不会生起烦恼,这时便生起傲慢心,认为自己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大修行人,经常洋洋得意地在别人面前炫耀。

  事实上,这是由于他们没有细致分析什么是好的大修行者,什么是不好的“大修行者”。关于上、中、下三等大修行人,正像前文中已详细地阐明过的那样。

  对于这个问题确实应该好好分析。有人说自己可以安住两三个小时,有人说自己可以安住一两天,但仅仅安住不一定是修行,关键问题是,在你出定时,相续中有没有慈悲菩提心?有没有无二智慧?如果确实具足无二智慧,你就根本不会贪执世俗中的一切法,对于今世的名闻利养、繁杂琐事都不会执著,这才是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

  三士道的修法对当前的修行人来讲非常重要,如果任何基础都没有就给他讲密宗修法是很困难的。前几天有个人,加行还没有修过就说:“我要闭关,要修普巴金刚。”我对他说:“你还是先修完加行再说吧!”但是这个人非常固执,他再三地说:“不管怎样,上师你一定要开许,我现在对普巴金刚非常有信心,因为我的那位上师一直对这个法赞叹有加。”最后没有办法,我也只能说:“佛法都没开许的话我没办法开许,修生起次第之前一定要先修加行。”当然,基础打好的话,普巴金刚确实是非常殊胜的一个法,但是没有出离心、菩提心就想直接修持普巴金刚还是很危险的,以前有个人没有菩提心就修持玛哈嘎啦,后来也变成了恶魔,后果还是很可怕的。

  希望大家还是从三士道开始修,首先打好下士道、中士道的基础,之后在菩提心的摄持下,进入密宗开始修学,这样的次第非常稳妥。格鲁派一般都要在长时间内修学显宗,之后才可以进入密乘班,具有非常严格的次第。而我们宁玛巴的个别上师,一开始就给弟子们灌顶,而且根本不需要修加行,直接让他观这个、观那个,这是上师们最大的一种错误,根本没有三士道的基础怎么可以修密宗次第呢?

  无垢光尊者说:修习密宗之前,首先应该从人身难得开始打好牢固的基础,之后再进一步修持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可是现在宁玛巴的一些形象上师已经把密法的次第完全错乱了,他们根本不重视基础法门,根本不按照华智仁波切、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等传承上师的教言去做,只是依随自己的分别念、依靠种种目的给下面的人灌顶,甚至根本不需要灌顶,就已经把《系解脱》、《七宝藏》、《四心滴》的传承全部念了。这种做法,恐怕连无垢光尊者也不敢苟同,然而现在末法时代的所谓的“上师”们,行为已经完全颠倒了,他们可能是魔王变成上师的形象来故意摧毁佛教的,对于这类上师,大家不要说依止,连听都不要听。

  希望大家在修行过程中不要过于心急,一定要打好基础,没有打好基础的修行是不可能成功的。或许在你得到灌顶之前,已经获得了某法的传承,但是这样会不会犯盗法罪?如果真是如此,可能不但没有利益,护法神也会惩罚你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我们获得人身不容易,遇到密法更是非常难得,但如果依靠密法毁坏自相续,那就实在太可惜了!所以说,不论上师还是弟子,都应该依照如理如法的次第修持,这一点非常重要!

  此外,可以如此概括:内心对现世的欲妙无有贪恋,放下今生的一切琐事,对死亡无常与业因果已得坚定不移的信解,进而如理进行取舍,已经将小士道与共同道次第修完,此种人是下等修行者。

  所谓的小士道,就是指对世间一切欲妙没有任何贪执,放下今生一切琐事,对死亡无常、业因果具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如理如法地取舍。如果能够做到上述这些要点,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下等修行人。

  现在的有些人,连小士道的定解都不具足,却要修密宗最高的法。密宗的法虽然很高、很好,但是珍贵的狮子的乳汁倒在土器中时,土器会炸裂的,因此,非法器即使修持密法也是不会成功的,希望大家还是依照次第修持。

  一般像普巴金刚、玛哈嘎拉、时轮金刚等法要,都属于密宗生圆次第的修法,对于这些殊胜的法要,加行还没有修之前怎么可以随随便便修持呢?这一点,法王如意宝也是不敢开许的。有些假相修行人对这些法要根本没有一点珍贵的感觉,经常随随便便地念修,就像念报纸一样,见到这些恶劣的行为,心里真的好像有刀子在一刀一刀地切割着一样,非常痛!

  确实是这样的,现在的个别上师根本不观察弟子的根基,见了面就马上给他灌无上大圆满的顶、传最甚深的密法。这样的做法,可能连莲花生大师听说了都要冒一身冷汗,但是现在末法时代的形象上师们,莲花生大师不敢做的事情他们也敢铤而走险,的确是非常可怕的一种行为!

  如果相续中已经生起了此等证相,也就说明已经打好了一切道的基础,此后接连不断获得善趣的贤妙人身,直至成佛。

  大家都发愿要成就佛果,做到这一点的首要前提就是获得善趣的身体修行正法,而想要获得人身,就一定要打好下士道的基础,这一点非常关键。

  如果在此基础上,断除对三界轮回的贪执,而生起希求解脱的渴望之心,则是中等修行者。倘若相续中生起此种定解,就像获得了一把斩断轮回树根的斧头一样,不会再度退转轮回,所以已经获得了容易趋入成就佛果的正道之小乘道。

  这就是中士道。中士道是自己从轮回深渊当中获得解脱,已经证得人无我的智慧,也就是趋入了真正的小乘道。

  在此基础上,心想,只是自己从轮回解脱出来还不够,而为了无不做过自己父母恩重如山的一切有情,必须成就正等正觉果位。相续中如果生起了这样的珍宝菩提心,则是伟大的修行者。

  希望大家千万要注意,在自相续还没有生起出离心、菩提心之前,最好不要修密法。一般外道不用修加行,只要相信有一个大自在天就行了,但是佛教的每一个仪轨前面都有皈依、发心,如果没有发菩提心,即使修大威德也是绝对不会成功的。

  因此修习密宗的人,首先应该按照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论》或者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的次第修持,即使短时间内没有办法修圆满也不要紧,没必要过分着急。

  意义最大的非菩提心莫属,所以说修持菩提心之人是大修行者。

  这以上,札嘎仁波切语重心长地宣讲了如是殊胜的教言,大家一定要铭记于心,这就是一生成佛的真正教言。

  我们应当以被菩提心所摄受的形式,通过各种方便积累二种资粮。未来连续不断地获得具四圆满的身体,直至究竟福慧二资,现前圆满正等觉果位。

  以上依照诸位大德的窍诀而宣说了终生实修实证的教言。

  接下来,再以偈颂的方式加以总结。

返回目录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