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十地经论 3卷三——初地欢喜地之三
白话文:十地经论 3卷三——初地欢喜地之三
3卷三——初地欢喜地之三
译文
经文:诸位佛子,菩萨发下如此诸大愿之後,则得调顺心、柔软心,这样便成为信者。相信诸佛如来的本所行入,集诸波罗蜜而得增长,善能成就诸地,四种无畏、十种智力具足完备,殊胜佛法不退不坏。佛法不可思议,既无中间又无边际,如来境界由此而起,无量行门,皆入如来境界,信成而得果。简要地说,即是信一切菩萨行,乃至得如来智地果,这是由於说加。
论释:「发如此诸大愿之後则得调顺心」,是说於信等诸善根中得殊胜自在。得「柔软心」,是说因证得胜法而心旷神怡。这样便成信者。其中所谓本行入,是从菩萨行入,乃至成菩提正觉。其中信菩萨行,包摄本行入,有二种相:一、何为菩萨行?即如经中所说「集诸波罗蜜而得增长」。二、如何渐次修成?如经中所说「善成就诸地」。
菩提正觉包摄本行入之六种胜果,称为信胜。一是四无畏对治外道,十力对治魔怨,殊胜佛法对治声闻缘觉。如经中所说「具足无畏、力、不共佛法不坏」;二是不思议神通力殊胜。如经中所说「不可思议佛法」;三是不杂染胜。如经中所说「无中无边,如来境界由此而起」;四是一切种智胜。如经中所说「无量行门,皆入如来境界」;五是离胜。一切烦恼习常远离,如经中所说「信成而得果」。
又略说此菩萨本行入的示现,如经所说「简要地说,即是信一切菩萨行,乃至得如来智地果的说加」。「说加」之「说」,是指佛所说化他教法:「说加」之「加」,是指得佛教化而证十地智,终得菩提果。此菩萨有三种观,对於众生起大慈悲:一远离最上第一义乐,二具足诸苦,三於彼二颠倒。
何为远离最上第一义乐?
原典
经曰:诸佛子,菩萨决定发如是诸大愿(1)已,则得调顺心、柔软心,如是则成信者。信诸佛如来本所行(2)入,集诸波罗蜜而得增长,善成就诸地,具足无畏力(3),不共佛法不坏故。不可思议佛法,无中无边(4),如来境界起,无量行门,诸如来境界入。信成就果。举要言之,信一切菩萨行,万至得如来智地,说加故。
论曰:发如是诸大愿已,则得调顺心者,彼诸善根中得自在胜故。柔软心者,得胜乐行(5)故。如是则成信者。於中本行人者,从菩萨行入,乃至成菩提觉故。於中信菩萨行所摄本行人有二种相:一云何菩萨行?二云何次第成?如经「集诸波罗蜜而得增长」故,「善成就诸地」故。
此菩提所摄本行入有六种胜,是故信胜。一者外道、魔怨、声闻缘觉对治等胜。如经「具足无畏力,不共佛法不坏」故;二者不思议神通力上胜。如经「不可思议佛法」故;三者不杂染胜。如经「无中无边,如来境界起」故;四者一切种智胜。如经「无量行门,诸如来境界入」故;五者离胜。一切烦恼习常远离故,如经「信成就果」故。
复略说彼菩萨本行人示现。如经「举要言之,信一切菩萨行,乃至得如来智地说加」故。说者所说,加者得证故。此菩萨三种观,於诸众生起大慈悲:一远离最上第一义乐(6),二具足诸苦(7),三於彼二颠倒(8)。
云何远离最上第一义乐?
注释
(1)如是诸大愿:指上文(省略部分)所说十大愿:一、无余一切诸佛,一切供养,一切恭敬;二、一切诸佛所说*轮皆悉受持;三、一切成 佛,无余一切世界住处;四、心得增长;五、教化众生;六、知一切世界之无量差别;七、一切佛土平等清净;八、与一切菩萨同心同行 ;九、乘不退轮,行菩萨行,身口意业益物不空;十、起大乘行,成大菩提。
(2)本所行:即本行,指菩萨所修之行法,为成佛之因。
(3)无畏力:指四无畏和十力。
(4)无中无边:《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五说,无中无边可从两个方面解释:一就染净法相解释,生死为此边,涅槃为彼边,圣道为中。观生 死本性不有,则无此边,涅槃如故,亦无彼边,两边既无,圣道亦寂,所以无中;二就有无法理辩释,有为此边,无为彼边,非有非无即 是中。有即非有,所以无此边,无即非无,所以无彼边,两边既泯,中亦不存。
(5)胜乐行:内证怿神名为信乐行。
(6)远离最上第一义乐:涅槃之乐,乐中精极,殊胜无加,所以名为最上第一义乐。众生远离此第一义乐,甚可怜愍,所以菩萨起大悲心。
(7)具足诸苦:指众生具足生死诸苦,甚可怜愍,所以菩萨起大悲心,以拔众苦。
(8)彼二颠倒:指迷谬颠倒于苦乐二法,认苦为乐,乐处计苦,不离凡夫迷情,所以可慈可悲。
译文
经文:诸位佛子,那菩萨心生此念:诸佛正法如此甚深,如此寂静,如此寂灭,如此空,如此无相,如此无愿,如此无量,如此最上。此诸佛法如此难得。
论释:诸佛正法如此甚深,甚深有九种;一寂静甚深,二寂灭甚深,三空甚深,四无相甚深,五无愿甚深,六无染甚深,七无量甚深,八最上甚深,九难得甚深。
所谓寂静,是远离妄计实有、妄计正取。所谓寂灭,是用合于体。所谓空、无相、无愿,是对治三障之解脱观。何为三障?即一分别,即妄想心体;二相,即依心起虚伪相、虚伪事;三取舍愿,即依相而生分别取舍之心。因此三者为舍愿之故。灭除此三障,便入解脱门。所谓无染,指惑障俱尽,智无垢浊。所谓无量,指佛果万德,不可计量不可思量,集诸善根,得佛智地。所谓最上,指智慧无上,自利利他,更莫能过。所谓难得,是说佛理幽微,修途长途,非积时累劫,无由得证。
何为具足诸苦?
原典
经曰:诸佛子,彼菩萨作是念:诸佛正法如是甚深,如是寂静,如是寂灭,如是空,如是无相,如是无愿,如是无染,如是无量,如是上。此诸佛法如是难得。
论曰:诸佛正法如是甚深者有九种:一寂静甚深,二寂灭甚深,三空甚深,四无相甚深,五无愿甚深,六无染甚深,七无量甚深,八上甚深,九难得甚深。
寂静者,离妄计实有(1)故,妄计正取(2)故。寂灭者,法义定(3)故。空、无相、无愿者,三障对治解脱门观故。何者三障?一分别,二相,三取舍愿故。无染者,离杂染法观故。无量者,不可算数不可思量生善观故。上者,依自利、利他增上智观故。难得者,三阿僧祇劫证智观(4)故。
云何具足诸苦?
注释
(1)妄计实有:法本无体,而妄加计度,以之为实有。
(2)妄计正取:集用实无,而妄加计度,取非为是。
(3)法义定:指用合於体。
(4)三阿僧祇劫证智观:据《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五,种姓以上至初地是一阿僧祇,初地以上至第八地是二阿僧祇,八地至佛地是三阿僧祇,八地至佛地是三阿僧祇。如来觉照名为证智观。
译文
经文:然而诸凡夫心堕邪见,其意识被无明痴闇所蒙蔽,常生憍慢心,执著有我,自高凌物,堕在念欲渴爱网中,贪爱外物,希求如渴;随顺谄曲之林,诈善无诚,常怀嫉妬,因而作成来世生处之因缘。多集贪欲瞋痴,而起诸种业行,嫌恨之情如猛风,常吹罪恶心火,令其炽燃。所作业行,皆是违背正理。随顺欲漏、有漏、无明漏,诸种烦恼相续不绝,而起心意识种子。
论释:所谓凡夫心堕邪见,其邪见有九种:一是蔽意邪见。如经所说「其意识被无明痴闇所蔽」;二是憍慢邪见。如经所说「常生憍慢心」;三是爱念邪见。如经所说「堕在念欲渴爱网中」;四是谄曲心邪见。如经所说「随顺谄曲之林」;五是嫉妬行邪见。如经所说「常怀嫉妬,因而作成来世生处之因缘」;六是集业邪见。如经所说「多集贪欲瞋痴,而起诸种业行」;七是吹心炽燃邪见。如经所说「嫌恨之情如猛风,常吹罪恶心火,令其炽燃」;八是起业邪见。如经所说「所作业行,皆是违背正理」;九是心意识种子邪见。如经所说「随顺欲漏、有漏、无明漏,诸种烦恼相续不绝,而起心意识种子」。其中蔽意邪见、憍慢邪见、爱念邪见,这三邪见是由於妄计法义而起。无明迷覆真法,妄有所取,而生蔽意邪见;迷於世谛因缘之义,妄立我人,爱念外物,而生憍慢邪见与爱念邪见。
以下依次是谄曲心邪见、嫉妬行邪见,此二邪见是在追求自我或追求外物时,心行产生过错。嫉是对身起邪行,妬是对资财等起邪行,因此轮回转生时堕在卑贱处,形貌鄙陋,生活困乏。第六是集业邪见。感受外境时,憎爱常颠倒;第七是吹心炽燃邪见。在怨恨时互相憎念,欲以恶行相报;第八是起业邪见。在作恶时相互加害;第九是心意识种子邪见。因为在作善业时,布施、持戒、修行善根等业,皆是依有漏而生起的缘故。
原典
经曰:而诸凡夫心堕邪见,为无明痴闇蔽其意识,常立憍慢(1)幢,堕在念欲渴爱(2)网中,随顺谄曲(3)林,常怀嫉妬,而作後身(4)生处因缘。多集贪欲瞋痴,起诸业行,嫌恨猛风吹罪心火,常令炽燃。有所作业,皆与颠倒相应。随顺欲漏、有漏、无明漏(5),相续起心意识种子(6)。
论曰:而诸凡夫心堕邪见者,邪见有九种:一者蔽意邪见。如经「为无明痴闇蔽其意识」故;二者憍慢邪见。如经「常立懦慢幢」故;三者爱念邪见。如经「堕在念欲渴爱网中」故;四者谄曲心邪见。如经「随顺谄曲林」故;五者嫉妬行邪见。如经「常怀嫉炻,而作後身生处因缘」故;六者集业邪见。如经「多集贪欲瞋痴,起诸业行」故;七者吹心炽燃邪见。如经「嫌恨猛风吹罪心火,常令炽燃」故;八者起业邪见。如经「有所作业皆与颠倒相应」故;九者心意识种子邪见。如经「随顺欲漏、有漏、无明漏,相续起心意识种子」故。是中蔽意邪见、憍慢邪见、爱念邪见,此三邪见依法义妄计(7)。
如是次第,谄曲心邪见、嫉妬行邪见,此二邪见於追求时心行过故。嫉者於身起邪行故,妬者於资财等,是故生生之处堕卑贱中,形貌鄙陋资生不足故。第六集业邪见。受诸受时憎爱彼二颠倒境界故;第七吹心炽燃邪见。于怨恨时互相追念,欲起报恶业故;第八起业邪见。於作恶时迭相加害故;第九心意识种子邪见,於作善业时所有布施持戒、修行善根等业,皆是有漏故。
注释:
(1)憍慢:执著有我,自高凌物。
(2)念欲渴爱:贪爱外物,希求如渴。
(3)谄曲:外相诈善名为谄,内无诚实名为曲。
(4)後身:来世之身。
(5)心意识种子:据《十地经论义疏》卷三及《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五,经中多说业为种子,是相对于苦乐之相而言;此处以心意识为种子, 是就因缘体性或本性而言,一切生死皆由心起。但《义记》以六识统说为心意识,《义疏》则说识为第七识与第六识合为心意识,是生死 根源。
(6)依法义妄计:据《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五,蔽意邪见是依法妄计,指无明地迷覆真法,妄有所取。憍慢邪见、爱念邪见是依义妄计,即迷 於世谛因缘之义,妄立我人,爱念我所。
译文
经文:於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地更有名色萌生,即所谓名色共生不离。此名色增长,而成六入之聚。成六入之後,内六入与外六入相对而生触。触为因缘而生受,深乐於受而生渴爱,渴爱增长而生取,取增长而更起後有,有因缘而有生老死忧悲苦恼。众生如此生长苦聚,其中皆空,既无主体之我,又无客体之我所,无知无觉,如同草木石壁,又如无声之响。然而,诸众生对此不知不觉,所以受尽苦恼。
论释:此中所说因缘有三种:一自相。从「更有名色萌生」,乃至於「有」;二同相。即生老病死等过程;三颠倒相。离我、我所等。自相有三种:一为报相。名色共阿梨耶识而生,如经所说「於三界地更有名色萌生,即所谓名色共生」。所谓名色共生,即名色共阿梨耶识生;二为彼(阿梨耶识)因相。此名色不离彼(阿梨耶识),依彼(阿梨耶识)共生,正如经中所说「不离」;三为其果依次之相。从六入乃至於有,如经所说「此名色增长,而成六入之聚。成六入之後,内六入与外六入相对而生触。触为因缘而生受,深乐於受而生渴爱,渴爱增长而生取,取增长而更起後有,有因缘而有生老死忧悲苦恼。众生如此生长苦聚」。
经中所谓离我、我所,是表示二者皆空。所谓无知无觉,是说自体无我,并非众生一般所说之动或不动,如经所说「如同草木石壁,又如无声之响」,因缘诸法其体空寂,离妄想心识而无知无觉,动而无知与草木相似,不动无知与石壁相似,动与不动,皆似无声之响。为何於彼二(最上第一义乐与十二因缘之苦)成颠倒?如经所说,是由於「诸众生对此不知不觉,所以受尽苦恼」。
原典
经曰:于三界地复有芽生,所谓名色共生(1)不离。此名色增长已,成六入(2)聚。成六人已,内外相对生触。触因缘故生受,深乐受故生渴爱,渴爱增长故生取,取增长故复起後有,有因缘故有生老死忧悲苦恼。如是众生,生长苦聚,是中皆空,离我、我所,无知无觉,如草木石壁,又亦如响。然诸众生不知不觉而受苦恼。
论曰:是中因缘有三种:一自相。从「复有芽生,乃至於有」;二同相。谓生老病死等过;三颠倒相,离我、我所等。自相者有三种:一者报相。名色共阿黎耶识生。如经「於三界地复有芽生,所谓名色共生」故。名色共生者,名色共彼生故。二者彼因相。是名色不离彼,依彼共生故,如经「不离」故。三者彼果次第相。从六入乃至於有,如经「此名色增长已,成六入聚,成六入已,内外相对生触。触因缘故生受,深乐受故生渴爱,渴爱增长故生取,取增长故复起後有,有因缘故有生老死忧悲苦恼。如是众生生长苦聚」故。
是中离我、我所者,此二示现空。无知无觉者,自体无我故。彼无知无觉,示非众生数动不动事,如经「如草木石壁,又亦如响」故,因缘相似相类法(3)故。云何于彼二颠倒,如经「然诸众生不知不觉而受苦恼」故。
注释
(1)复有芽生,所谓名色共生:据《十地论义疏》卷三及《十地经论义记》卷十六,前说诸种邪见成业因,今明邪行之报果。报果之生如草木,所以说芽生。名色是报果之名。报果依真识(阿梨耶识)而生,所以说是共生。
(2)六入: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内六入),或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外六入)。六根六境互相摄入而生六识。
(3)相似相类法:指因缘诸法其体空寂,离妄想心识而无知无觉,诸法有动有不动,动而无知与草木相似,不动无知与石壁相似,动与不动皆无知,所以皆如无声之响相似。
译文
经文:菩萨见众生难脱苦恼,於是便生大悲智慧:「我应教化这些众生,使他们进入涅槃极乐的境地。」由此菩萨便生起大慈悲智慧。
论释:何为具足苦聚?何为远离最上第一义乐?前面已说,这是为了说明大慈悲的意义。
原典
经曰:菩萨如是见诸众生不离苦聚,是故即生大悲智慧:「是诸众生,我应教化令住涅槃毕竟之乐。」是故即生大慈(1)智慧。
论曰:云何具诸苦聚?云何远离最上第一义乐?此先已说。示现大悲慈(2)等故。
注释
(1)大慈:依《宫本》等诸本,当为大慈悲。
(2)大悲慈:依《宫本》等诸本,当为大慈悲。
译文
经文:诸位佛子,菩萨随顺如此大慈悲法,住在初地,於深妙心,对於一切物都无所吝惜。为以法而求佛大妙智,修行大舍,於是所有可施之物皆能施舍,所谓一切财谷库藏等皆能施舍。或舍金银、摩尼、真珠、琉璃、轲贝、□□、玛瑙、生金等,或舍宝庄严具、璎珞等,或舍象马、车乘、辇舆等,或舍寺舍、园林、楼观、流泉、浴地等,或舍奴婢、僮仆等,或舍国土、聚落、城邑、王都等,或舍妻子、男女等,或一切所爱之事皆能施舍,或舍头目耳鼻、肢节、手足一切自身器官等,这样一切可舍之物皆不吝惜,为求无上佛智慧,所以要行大舍。菩萨住於初地,如此便能成大舍。
论释:所有可施之物皆能舍,是为了求得无上大妙佛智。经中所谓一切物,大略有二种:一外,二内。外物又有二种:一所用,二贮积,如经所说「所谓一切财谷库藏等」。其中具体说,依次有八种,即从金银等乃至一切所爱之事。内物是自身肉体。此外事舍中,初舍是总,其余九舍是别。舍是舍去二种喜:一藏摄喜,二利益喜。藏摄喜指金银等。利益喜又有八种:一是严饰利益喜,指宝庄严等;二是代步利益喜,指象马等;三是戏乐利益喜,指园林、楼观等;四是代苦利益喜,指奴婢等;五是自在利益喜,指国土、聚落等;六是眷属利益喜,指妻子等;七是坚著利益喜,指一切所爱等;八是称意利益喜,指头目耳鼻等。
原典
经曰:诸佛子,菩萨摩诃萨随顺如是大慈悲法,住在初地,以深妙心於一切物无所悋惜,以智(1)求佛大妙智故,修行大舍,即时所有可施之物皆悉能舍,所谓一切财谷库藏等舍。或以金银、摩尼(2)、真珠、琉璃、珂贝、□□、马瑙、生金等舍,或以宝庄严具、璎珞等舍,或以象马、车乘、辇舆等舍,或以寺舍、园林、楼观、流泉、浴地等舍,或以奴婢、僮仆等舍,或以国土、聚落、城邑、王都等舍,或以妻子、男女等舍,或以一切所爱之事皆悉能舍,或以头目耳鼻、支节、手足一切身分等舍。如是一切可舍之物而不贪惜,唯求无上佛智慧故,而行大舍。如是菩萨摩诃萨住于初地,能成大舍。
论曰:即时所有可施之物皆悉能舍者,求佛无上大妙智故。是中一切物者,略有二种:一外,二内。外者复有二种:一所用,二贮积,如经「所谓一切财谷库藏等」故。如是次第於中广有八种,从金银等乃至一切所爱之事。内者自身所摄。是外事舍中,初舍是总,余九舍是别。依二种喜:一藏摄喜,二利益喜。藏摄喜者,谓金银等。利益喜者复有八种:一者严饰利益喜,谓宝庄严等;二者代步利益喜,谓象马等;三者戏乐利益喜,谓园林、楼观等;四者代苦利益喜,谓奴婢等;五者自在利益喜,谓国土、聚落等;六者眷属利益喜,谓妻子等;七者坚著利益喜,谓一切所爱等;八者称意利益喜,谓头目耳鼻等。
注释
(1)以智:依《知恩院本》,当为以法。
(2)摩尼:梵语、巴利语音译,意译为珠、宝珠、是珠玉的总称。
译文
经文:菩萨以如此大施之心,救一切众生,辗转推求世间、出世间利益胜事。菩萨在推求利益胜事时,心不疲倦,因而成不疲倦心。成不疲倦心之後,对一切经论心不怯弱,精心钻研,于是便成一切经论智。如此成一切经论智之后,便能善于筹量应作不应作之事,对于上中下众生随其所宜而行教化,随其接受能力,尽己所能而加以感召,因而菩萨成就世俗智。成世俗智後,把握时机,量己度物,以惭愧庄严之心,修习自利利他之道,於是菩萨成惭愧庄严,於此精动修行,使得不退不转力。由小菩萨又成坚固力,得坚固力後,勤行供养诸佛,依所闻之法,如说修行。
诸位佛子,此菩萨已明知生起如此清净诸地法:即所谓信、悲慈、舍、不疲倦、知诸经论、善解世法、以惭愧心、坚固力、供养诸佛、依教说修行。
论释:经中所谓依此世智,随其所宜而行,如《发菩提心论》中所说,是指随自己能力及随众生接受能力。所谓依惭愧而知时知量,是说修行有三种时:一是念时。修行之念始起,未能相续,但可随分念念渐习;二是日夜时。修习心转胜,能日夜不断;三是所作必得不断时。修行最终成就,常不断绝。所谓依坚固力而修行,是指依信等而修行。精勤修行有二种:一不退力。自信坚固,不舍修行;二不转力。精进不息,行解转明。所谓供养诸佛,如说修行,其中也有二种:一是利养供养,二是修行供养。
以上十种修行显示二种殊胜成就:一为深心成就,即信、悲慈等;二为修行成就,即舍、不疲倦、知诸经论、善解世法、惭愧、坚固力、供养诸佛、如说修行等。其中信是依自利行,能信菩萨行及诸佛法,求必能得。悲慈、舍是依利他行,悲拔危苦而能使众生安稳,慈能与物乐心;舍是以财物而行利他之事。不疲倦,指自摄法行。知诸经论、善解世法,是以法摄他行。其余三行皆是护信之行:一为不著行,以惭愧心排除过失,信而不著有过;二为不动行。有坚固力,信心不可动摇;三为修行。如说修行,就是清净彼垢的依止,供养诸佛之行,摄受信等善根。
依上述二种供养,可得二种身:一是上妙身。初地菩萨报得妙色庄严身,见者心生敬重,利益众生不空;二是调柔心。自性善根成就,乐行大法。前文所说三十句,从信增上等乃至常求上上胜道,是清净地法,修治净地,净於见道。今此所说十句,从信等至供养诸佛,都是尽障地净法,排除障垢,练向修道。以上所说是修行较量胜。
如何是果利益较量胜?
原典
经曰:菩萨如是以大施心救一切众生故,转转推求世间、出世间利益胜事。彼推求利益胜事时,心不疲倦,是故菩萨成不疲倦心。成不疲倦已,於一切经论心无怯弱,是名成一切经论智。如是成一切经论智已,善能筹量应作不应作,於上中下众生随宜随宜而行,随力随感,是故菩萨成就世智。成世智已,知时知量,惭愧庄严,修习自利利他之道,是故菩萨成惭愧庄严,如是行中精勤修行,得不退不转力,如是菩萨成坚固力。得坚固力已,勤行供养诺佛,随所闻法,如说修行。
诸佛子,是菩萨悉知生起如是清净诺地法:所谓信、悲慈、舍、不疲倦、知诸经论、善解世法、惭愧、坚固力、供养诸佛、如说修行。
论曰:是中依此世智随宜随宜而行者,如论中说(1)随自己力随彼能受故。依惭愧知时知量者,示三种时:一者念时;二者日夜时;三者所作必得不断时。依坚固力如是彼行中者,如上所说信等故。精勤修行者,有二种:一不退力,不舍行故;二不转力,精进不息故。供养诸佛,如说修行者,有二种:一利养供养,二修行供养。
此十种行显二种胜成就:一深心成就,谓信、悲慈等;二修行成就,谓舍、不疲倦、知诸经论、善解世法、惭愧、坚固力、供养诸佛、如说修行等。於中依自利行,谓信,能信菩萨行,及诸佛法,求必能得故。依利他行,所谓悲慈,能安隐与乐心故;舍者,以财摄他行故。不疲倦者,自摄法行故。知诸经论、善解世法者,以法摄他行故。余有三行摄护信等:一者不著行。以惭愧对治障,信等不著行故;二者不动行。有坚固力,信等不可动故;三者修行。彼垢清净依止行,供养诸佛,摄信等善根故。
是中依二种供养故,得二种身:一者上妙身。所可见者,心生敬重,利益不空故;二者调柔心。自性善根成就,乐行法故。前所说三十句,从信增上等乃至常求上上胜道,是清净地法。今此十句,从信等乃至供养诸佛,尽是障地净法(2)。是名修行校量胜。
云何果利益校量胜?
注释
(1)如论中说:指世亲所著《发菩提心论》中所说。
(2)尽是障地净法:疑为是尽障地净法。
译文
经文:诸位佛子,此菩萨住此欢喜地後,便能多见诸佛。依靠大神通力、大愿力,能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百千那由他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多百千亿那由他佛。依靠大神通力、大愿力,此菩萨在见诸佛时,能以上心、深心而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供具皆加奉施,诸菩萨以极妙乐具供养众僧,以此善根回向无上正等正觉。此菩萨因供养诸佛,而成教化利益众生法。
此菩萨常以四摄法中的前二摄法接引众生,即所谓布施、爱语二摄。对於後二摄法,则只以信解力为重,而行则尚未十分通达。此菩萨最著重十波罗蜜中的布施波罗蜜,并非不修其余波罗蜜,而是量力随机而行。此菩萨随处供养诸佛,教化众生,使众生皆能受行清净地法。如此如此,其诸善根皆回向一切智,转复明净,调柔成就,随意所用。诸位佛子,这正如炼金师,善巧炼金,数次入火,如此如此,转复明净,调柔成就,随意所用。诸位佛子,菩萨也是这样,如此如此供养诸佛,教化众生,令其皆能修行清净地法。既正修行,如此如此其诸善根皆回向一切智,转复明净,调柔成就,随意所用。
论释:果利益较量胜有四种:一调柔果利益胜,二发趣果利益胜,三摄报果利益胜,四愿智果利益胜。调柔果利益胜,正如炼金相似,信等善法犹如真金数次入火,此有三种入:一功德入,即供养佛、僧;二悲心入,即教化众生;三无上果入,即愿回向无上正真道。所谓以大神通力见诸佛,是以殊胜神通力见色身佛。所谓大愿力,是以内正愿力见法身佛。所谓多百佛乃至百千亿那由他佛,是方便善巧示现多佛,显佛数量之多。
供养有三种:一恭敬供养,指赞叹等,显彰佛之功德;二尊重供养,指礼拜等;三奉施供养,指花香、涂香、末香、幡盖等。所谓诸菩萨以极妙乐具,指诸菩萨以具足所有的不共世间之物,奉施一切众僧。
如何是发趣果利益胜?
原典
经曰:诸佛子,是菩萨住此菩萨欢喜地已,多见诸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百千那由他(1)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多百千亿那由他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是菩萨见诸佛时,以上心、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供具悉以奉施,以诸菩萨上妙乐具供养众僧,以此善根皆愿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因供养诸佛故,成教化利益众生法。
是菩萨多以二摄摄取众生,所谓布施、爱语。後二摄(2)法但以信解力,行未善通达是菩萨十波罗蜜中檀波罗蜜增上,余波罗蜜非不修集。随力随分。是菩萨随所供养诸佛,教化众生皆能受行清净地法。如是如是,彼诸善根皆愿回向萨婆若,转复明净,调柔成就,随意所用。诸佛子,譬如金师,善巧炼金,数数人火,如是如是转复明净,调柔成就,随意所用。诸佛子,菩萨亦复如是,如是如是供养诸佛,教化众生,皆能修行清净地法。正修行已,如是如是彼诸善根皆愿回向萨婆若,转复明净,调柔成就,随意所用。
论曰:果树益校量胜有四种:一调柔果利益胜,二发趣果利益胜,三摄报果利益胜,四愿智果利益胜。调柔果利益胜者,金相似法,信等善法,犹如真金。
数数入火者,有三种入:一功德入,供养佛、僧故;二悲心入,教化众生故;三无上果入,愿回向大菩提故。以大神通力见诸佛者,以胜神通力见色身佛。大愿力者,以内正愿力见法身佛。多百佛乃至百千亿那由他佛者,方便善巧示现多佛,显多数故。
供养者有三重:一恭敬供养,谓赞叹等,显佛功德故。二尊重供养,谓礼拜等;三奉施供养,谓花香、涂香、末香、幡盖等。以诸菩萨上妙乐具者,是诸菩萨所有世间不供之物,具足奉施一切众僧故。
云何发趣果利益胜?
注释
(1)那由他:印度数量名称,一那由他为千亿。
(2)後二摄:即四摄法中布施、爱语之外的利行、同事二摄法。四摄法是菩萨接引众生入佛道的四种方法,这四种方法分别是:一布施摄。若 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乐法则布施法,令生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二爱语摄。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受道;三 利行摄。起身、口、意之善行,利益众生,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四同事摄。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令其同沾利益, 由此入道。
译文
经文:又,诸位佛子,菩萨住此欢喜地,在此初地中诸相得果之後,应向诸佛、菩萨、善友推求请教修成诸地之法而不厌足。菩萨如此住初地中,应向诸佛、菩萨、善友推求请教第二地中诸相得果、成地诸法而不厌足。如是推求请教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中诸相得果,应向诸佛、菩萨、善友推求请教修成十地之法而不厌足。此菩萨善知如何对治诸地障垢、善知诸地之成坏,善知地相,善知诸地之如何修得,善知诸地清净分,善知地地转行,善知诸地住处,善知地地较量胜智,善知如何得地不退转,善知一切菩萨地清净转入如来智地。诸位弟子,菩萨如此善起地相:从初地出发,决意修行不止,乃至转入十地,无障无碍。因其得十地智慧光明,所以能得诸佛智慧光明。
诸位佛子,譬如善巧导师,要率领人众向一大城,未发之前应先问道中利益诸事,再问道中如何排除患难、避免过失,再问途中各处胜事,再问途中各处如何排除患难、避免过失,预备路途中所需资粮,作所应作之事,多方推求请教。未发之初,此大导师便已深知如何到那大城。未发之初,此导师便已运筹帷幄,备足资用,令无所困乏,正确引导众人最终得到大城,排除千难万险,自身及众人都无忧虑烦恼。
诸位佛子,菩萨善巧导师也是这样,住在初地,善知如何对治诸地障垢,乃至善知一切菩萨地清净转入如来智地。那时菩萨已具备大福德助道资粮,善以智慧助道,要把一切众生引向佛智大城。未发之初,应先问诸地功德,再问如何退除诸地障患,再问各地中胜事,再问各地中如何退除障患。具备大功德智慧资粮,作所应作之事,应向诸佛菩萨推求请教。未发之初,此菩萨便善知如何对治诸地障垢,乃至善知如何能到佛地大城。未发之初,菩萨已有如此分辨大智,具备大功德智慧资粮,率领一切众生,遵从教化,超越世间艰难险阻,乃至令众生住於佛地大城,不为世间险恶所染,自身及众生无诸烦恼。诸位佛子,因此菩萨常应心不疲倦,勤修诸地的业及胜智的本行。
诸位佛子,此是略说菩萨入初欢喜地门,如果要广大展开的敍说,则无量百千万亿劫都难以道尽。
论释:所谓诸相,是指诸地中所有诸相及对治诸障之相。所谓得,是指证悟出世间智。所谓果,是指由於证悟智力而得世间、出世间智。所谓成地之法,是指信等行体,这是成就地相的条件。成就诸地相有五种方便:一观方便,二得方便,三增上方便,四不退方便,五尽至方便。观方便指障对治的成坏之善巧,如经所说「此菩萨善知如何对治诸地障垢」,「善知诸地之成坏」。因为要对治十种地障,所以名为十地,这在本分中已说。
以下依次说,所谓成坏,即是聚集和散灭。得方便指欲入方便、已入方便、胜进方便,如经所说「善知地相」「善知诸地之如何修得」,「善知地清净分」。增上方便指地地转行、地地住处、地地增长善巧,如经所说「善知地地转行」,「善知地地住处」,「善知地地较量胜智」。不退方便是经中所说「善知如何得地不退转」。尽地方便指菩萨地尽而入如来地,如经所说「善知一切菩萨地清净转入如来智地」。
经中「诸位佛子,譬如善巧导师,要率领人众向一大城」,是说令众生得正行。其中所说导师有二种方便:一是不迷道方便。在道路中是利还是害,在道路各处是胜还是劣,导师皆能善巧先知,如经所说「先问道中利益诸事」,「再问道中如何除患、避免过失」,「再问途中各处胜事」,「再问途中各处如何除患、避免过失」;二是资具利益方便。如经所说「预备路途中所需资粮,作所应作之事」。
如何是摄报果利益胜?
原典
经曰:复次,诸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菩萨欢喜地,於初地中诸相得果,应从诸佛、菩萨、善知识所推求请问成地诸法无有厌足。如是菩萨住初地中,应从诸佛、菩菩、善知识所推救求请问第二地中诸相得果、成地诸法无有厌足。如是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中诸相得果,应从诸佛、菩萨、善知识所推求请问成十地法无有厌足。是菩萨善知诸地障对治,善知地成坏,善知地相,善知地得修,善知地清净分,善知地地转行,善知地地住处,盖口知地地校量胜智,善知地得不退转,善知一切菩萨地清净转入如来智地。诸佛子,菩萨如是善起地相,发於初地不住意成,乃至转入十地,无障碍故。以得十地智慧光明故,能得诸佛智慧光明。
诸佛子,譬如善巧导师,多将人众向彼大城,未发之时应先问道中利益诸事,复问道中退患过咎,复问道处中间胜事,复问道处中间退患过咎,具道资粮,作所应作,推求请问。未发初处,是大导师乃至善知到彼大城。未发初处,此导师能以智慧思惟筹量,具诸资用,令无所乏,正导众人乃至得到大城,於险道中免诸患难,身及众人皆无忧恼。
诸佛子,菩萨摩诃萨善巧导师亦复如是,住于初地,善知地障对治,乃至善知一切菩萨地清净转入如来智地。尔时菩萨具大福德助道资粮,善择智慧助道,欲将一切众生向萨婆若大城。未发初处应先问地道功德,复问诸地退患,复问地道处中间胜事,复问地道处中间退患。具大功德智慧资粮,作所应作,应从诸佛菩萨善知识所推求请问。未发初处,是菩萨善知地障对治,乃至善知能到萨婆若大城。未发初处,菩萨如是智慧分别,具大功德智慧资粮,将一切众生如应教化,出过世间险难恶处,乃至令住萨婆若大城,不为世间生死险过所染,身及众生无诸衰恼。诸佛子,是故菩萨摩诃萨常应心不疲倦,勤修诸地业胜智本行。
诸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入初菩萨欢喜地门,广说则有无量百千万忆阿僧祇事。
论曰:诸相者,随诸地中所有诸障及对治相故。得者,证出世间智故。果者,因证智力得世间出世间智故。成地诸法者,所谓信等,为满足彼故。有五种方便:一观方便,二得方便,三增上方便,四不退方便,五尽至方便。观方便者,障对治、成坏善巧,如经「是菩萨善知诸地障对治」故。「善知地成坏」故。十种地障对治故,名为十地,如本分中说。
如是次第,集故成、散故坏。得方便者,欲入方便、已入方便、彼胜进方便,如经「善知地相」故。「善知地得修」故。「善知地清净分」故。增上方便者,地地转行、地地住处、地地增长善巧,如经「善知地地转行」故。「善知地地住处」故。「善知地校量胜智」故。不退方便者,如经「善知地得不退转」故。尽于方便者,菩萨地尽入如来地善巧,如经「善知一切菩萨地清净转入如来智地」故。
诸佛子,譬如善巧导师,多将人众向彼大城者,令得正行故。於中导师者有二种方便:一者不迷道方便。于道路中是利、是退患,於道路处是胜、是过咎,皆善巧知,如经「先间道中利益诸事」故。「复问道中退患过咎」故。「复问道处中间胜事」故。「复问道处中间退患过咎」故;二者资具利益方便,如经「具道资粮,作所应作」故。
云何摄报果利益胜?
译文
经文:菩萨住此初地,多为人间世界之王,豪贵自在,常护正法。此菩萨能以大布施接济众生,善於消除众生悭贪、嫉妬等污垢,常行大舍而无穷尽,所作善业如布施、爱语、利益、同事等四摄法,此诸福德全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不离念诸菩萨,不离念菩萨行,不离念诸波罗蜜,不离念十地,不离念十种不坏智力,不离念四种无畏,不离念佛之殊胜大法,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佛智。此菩萨常生此种心:我应当在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大、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师、为尊,乃至为一切智智之所依止。
诸位佛子,此菩萨如果愿意舍家勤行精进,便能遵照佛法舍家、舍妻子、舍五欲,出家之後,动行精进,於一念之间便得百三昧,得见百佛,能知百佛神力,能动百佛世界,能入百佛世界,能照见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佛世界之众生,能百劫长寿,能知过去未来世各百劫事,能善入百法门,能变身为百,并且一一身又能显示百菩萨以为眷属。
论释:摄报果利益胜有二种:一为在家果,二为出家果。在家果又有二种:一是上胜身。即人间世界之王等,如经所说「菩萨住此初地,多为人间世界之王,豪贵自在,常护正法」;二是上胜果。即巧妙消除悭贪、嫉妒等,如经所说「能以大施接济众生,善於消除众生怪贪、嫉妒等污垢」。所谓能以大施接济众生,即是自行布施,同时善劝他人布施,诱导众生,善於转变众生悭、嫉之垢,以四摄法巧妙接引众生,令众生入道。所谓不离念佛等,是说不离念自利益事。於事中行如此诸念,便成大恭敬,消除诸种妄想。
此念大略有四种:一是上念,即念三宝;二是同法念,即念诸菩萨;三是功德念,即念自身他身菩萨行、自体转胜;四是求义念,即念佛诸种智力,此是真实究竟。如何是上念?由於念佛、念佛法,对施者、受者、财物及菩提智等皆不生分别、不加染著,这样一切所作业中便不著於作者、不著於境界、不著於所作之事、不著於果报,以如此一切诸行皆愿回向佛之无上智慧。
所谓为首,有二种:一为胜首,指光明功德;二为大首,独一无二。「胜」有二种:一为妙智,是自在胜;二为微妙,离一切烦恼之自在胜。「大」有二种:一是上,指无与等比;二是无上,指无能超过。这是说明自体功德。所谓导,是指依据经典,分别法义,正确说教。所谓将,是说令众生证悟法义,灭除诸种烦恼。所谓师,是教授佛法,令众生悟入正道。「乃至为一切智智之所依止」,是说以无上大智慧而行教化。以上是说在家菩萨之摄报果利益胜。
另外,出家菩萨禅定胜业,其胜业有二种:一是三昧胜,即所谓於一念之间便得百三昧,得三昧自在力;二是三昧所作胜,指见百佛等,由於得此三昧力,所以能见十方诸佛,能得诸佛所加神力,能得诸菩萨所修习智慧。「能动百佛世界,化导众生归於正信」。「能入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佛世界之众生」,是说能往至及能见百佛世界,并能正化众生。所谓能百劫长寿,是因佛摄护而得长生。所谓能知过去未来世各百劫事,是指教化众生勇於率先离恶,说善恶业道。所谓能善入百法门,是说为增长自己智慧,能思惟种种法门。「能变身为百,并且一一身又能显示百菩萨以为眷属」,是为了多作利益,并且速疾而行。
如何是愿智果利益胜?
原典
经曰:菩萨摩诃萨住此初地,多作阎浮提王,豪贵自在,常护正法。能以大施摄取众生,善除众生悭贪、妬嫉之垢。常行大舍而无穷尽,所作善业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是诸福德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不离念诸菩萨,不离念菩萨行,不离念诸波罗蜜,不离念十地,不离念不坏力,不离念无畏,不离念佛不共法,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常生是心:我当於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大、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师、为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
诸佛子,是菩萨摩诃萨,若欲舍家勤行精进,於佛法中便能舍家、妻子、五欲,得出家已,勤行精进,於一念问得百三味,得见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动百佛世界,能入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佛世界众生,能住寿百劫,能知过去未来世各百劫事,能善人百法门,能变身为百,於一一身能示百菩萨以为眷属。
论曰:摄报果利益胜者有二种:一在家果,二出家果。在家果复有二种:一者上胜身,阎浮提王等,如经「菩萨摩诃萨住此初地,多作阎浮提王,豪贵自在,常护正法」故;二者上胜果,善巧调伏悭贪嫉妒等,如经「能以大施摄取众生,善除众生悭贪、嫉妬垢等」。能以大施摄取众生者,自行布施,善劝他施,摄取众生,善转众生悭嫉之垢,方便善巧以四摄法摄取众生故。不离念佛等者,示现不离,念自利益事。如是诸念於事中行已,成大恭敬,除诸妄想。
此念略有四种:一者上念,念三宝故;二者同法念,念诸菩萨故;三者功德念,念自身他身菩萨行、自体转胜故;四者求义念,念诸力等,此是真实究竟故。何者是上念?念佛等,念佛法等故,於施者、受者、财物及菩提不生分别、不取著故,如是一切所作业中作者不著、境界不著、作事不著、果报不著。以此一切诸行皆愿回向大菩提故。
为首者有二种:一者胜首,光明功德故;二者大首,独无二故。胜者有二种:一者妙智,自在胜故;二者微妙,离一切烦恼自在胜故。大者有二种:一者上,无与等故;二者无上,无能过故。如是显示自体功德故。导者,於《阿含》中分别法义正说故。将者,令他证得义,灭诸烦恼故。师者,教授令入正道故。乃至一切智智依止者,以大菩提道教化故。是名在家菩萨摄报果利益胜。
复次,出家菩萨禅定胜业,胜业有二种:一者三昧胜,所谓於一念间得百三昧,得三昧自在力故;二者三昧所作胜,谓见百佛等,以得是三昧力故,於十方诸佛及佛所加诸菩萨所修习智慧故。能动百佛世界者,令可化众生生正信故。能入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佛世界众生者,往至及见正化众生故。能住寿百劫者,摄取胜生故。能知过去未来世各百劫事者,化诸众生作离恶上首,说善恶业道故。能善入百法门者,为增长自智慧,思惟种种法门义故。能变身为百,于一一身能示百菩萨以为眷属者,作多利益速疾行故。
云何愿智果利益胜?
译文
经文:就菩萨愿力而论,愿力的自在作用无穷无尽,菩萨愿力示现广多无量,过於百数。能示现种种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声、或行、或庄严、或加、或信、或业。此诸神通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胜数。
论释:其中所谓身,是一切菩萨行所依之根本。依其身而有光明及神通,依光明而有天眼,因有天眼而见眼前境界。顺便说到,应知眼有五种,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依神通而有音声及行、庄严、加等。音声应其言说;行可遍至十方,赴感为化;庄严是随物所宜,现种种身;加是神力加其身;信依三昧门而现神通力,随诸众生信乐不同而与利益成就;业是依慧眼观照总持佛法而教化众生。这是略说一切诸地各有因体果相。
原典
经曰:若以愿力自在胜上(1),菩萨愿力示现过於此数。示种种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声、或行、或庄严、或加、或信、或业。是诸神通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数知。
论曰:於中身者,是一切菩萨行根本所依故。依彼身故有光明及神通,依光明有天眼,以有天眼见前境界。一切眼有五种(2)应知。依神通有音声及行、庄严、加等。音声者应彼言说故,行者遍至十方故,庄严者作种种应现故,加者神力加彼故,信者依三昧门现神通力,随众生信利益成就(3)故。业者依慧眼所摄陀罗尼门(4)现说法故。略说一切诸地各有因体果相应知。
注释
(1)胜上:指胜过上述出家果中百三昧等。菩萨愿力,其德广多,示现无量,不止於上述之以百为数。
(2)五种:指五种眼力,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3)随众生信利益成就:即随诸众生信乐不同而与利益成就。
(4)陀罗尼门:指总持佛法而不忘失的能力。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