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注释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1日
来源:   作者:索达吉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注释

 

  --------------------------------------------------------------------------------

  [1] 冈底斯神山:位于西藏与尼泊尔交界处。在古印度,崇拜大自在神的外道徒经常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北上西藏来朝拜冈底斯山,转山诵经,祈祷大自在神的护佑。直至今日,仍有许多印度人来西藏转山朝拜,虔诚地祈求大自在神及诸神的护佑。

  [2] 上师已翻译出来了,以后有时间会为大家传讲。

  [3] 能瘦的舅舅,有些教典说他叫充充;有些说叫仲仲;有些说是一个山神。

  [4] 经中云:“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5] 象鼻天:印度教的护法神,象头人身。相传为大自在天之长子,掌管天库。修其法者,可令财富丰足,故民间从商者皆奉为财神。

  [6] 六种妙德:自在、祥瑞、美名、身庄严、智慧、精进。

  [7] 四魔:天子魔、死魔、蕴魔、烦恼魔。

  [8] 以前有一个领导特别狠,平时对佛法一点都不恭敬,口口声声毁谤佛陀。有一次,他跟他的上级来我们学院视察,到了大经堂的时候,他上级看到佛像就合掌顶礼,他东看西看,见所有的人都在顶礼,自己一个人站着也不好意思,于是别别扭扭地一起作礼。这就属于“顾他面”。

  [9] 《增一阿含经》云:“承事礼佛有五事功德。云何为五?一者端正。二者好声。三者多财饶宝。四者生长者家。五者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

  [10] 传说遍入天有十个化身,分别为:鱼,龟,野猪,人狮,倭人,持斧罗摩,罗摩,黑天,佛陀,迦尔基。

  [11] 《毗奈耶经》中有不同的说法,有说让阿难将泥沙涂在佛陀房子的一面。

  [12] 《儿童佛教课》,现收录于《妙法宝库03》中。

  [13] 《宝性论》中云:“了义之中诸有情,皈依唯一是佛陀。”

  [14] 川医: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15] 罗珠上师:法王如意宝的上师。

  [16] 将心比喻成八瓣莲花,密宗中有内外密的许多修法,此处暂且不讲。

  [17] 此故事详见《佛说大净法门经》,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18] 《佛说大净法门经》云:“时文殊师利言:菩萨不以除己发者为是出家也。所以者何?其能断灭众生欲尘,使修精进,乃是菩萨之出家矣。”

  [19] 《心性休息》云:“如不净堆之上师,所化蛆眷多亦弃,引信士入歧恶道,欲解脱者永莫依。”

  [20] 藏传佛教中,宁玛巴最高的法是大圆满,其他教派是大威德、大手印等,在显宗中则是大中观。

  [21] 《密宗虹身成就略记》,现收录于《妙法宝库05—慧光云聚》。

  [22] 先修无上大圆满的正行,直指心性,最后再修大圆满的前行。

  [23] 例如,弘一法师早先对密法有成见,后于《佛法宗派大概》中说:“在大乘各宗中,此宗之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常人未尝穷研,辄轻肆毁谤,至堪痛叹。余于十数年前,唯阅《密宗仪轨》,亦尝轻致疑议,以后阅《大日经疏》,乃知密宗教义之高深,因痛自忏悔。”

  [24] 这些咒语也是密法的一部分,故显宗中也有密法。显宗的隐藏意义,其实在密法中可以解释出来。

  [25] 上师仁波切应邀赴京参加第二届“国际慈善论坛”。

  [26] 法王在《教诲甘露明点》中说:“何云贤良之性情,善意诚实及温和,性情稳重心宽大,广学识为性情贤……”

  [27] 人规十六条:一、敬信三宝;二、修行正法;三、孝敬父母;四、恭敬有德;五、敬重尊贵耆长;六、对亲友有信义;七、对国人作利益;八、心性正直;九、仰瞻贤哲;十、善用资财;十一、以德报恩;十二、秤斗无欺;十三、不相嫉妒;十四、勿用妇言;十五、婉和善语;十六、心量宽宏。

  [28] 上师从下一节课开始,每讲完《大圆满前行》一堂课,就带大家观修《前行实修法》一个引导(见本讲记后面)。以令大家对法义有深刻体会。

  [29] 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论》中云:“人生难得寿无常,修此可断今生执;无欺业果轮回苦,修此可断后世执。”

  [30] 四个共同加行,加上“依止善知识”,共55个引导文。

  [31] 磕头,属于上师瑜伽“七支供”中的顶礼支。所以,有些传承上师也有把磕头和上师瑜伽一起修的传统。

  [32] 周围的众生也要幻化为无量无边的身体,此观修方法是依据密宗的其他教言,与《大圆满前行》略有不同。

  [33] 五身:法身、报身、化身、不变金刚身、现前菩提身。

  [34] 低劣加否定:由于微乎其微、极不明显,故表达时用了完全否定的语气。比如一个人胆子很小,就说他没有胆子;一个人钱很少,就说他没有钱。

  [35] 《优婆塞戒经》云:“得无见顶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头顶礼拜一切圣贤、师长、父母,尊重赞叹,恭敬供养,是故获得无见顶相。”

  [36] 三根本:上师、本尊、空行。

  [37] 宁提:藏文,译为心滴,即指一切佛法的精华醍醐。

  [38] 《四心滴》:又名“四精义支”,即布玛莫扎的《布玛心滴》、莲花生大师的《空行心滴》,以及无垢光尊者汇集前两个心滴的《上师心滴》与《空行心滴》。其中,《布玛心滴》和莲花生大师的《空行心滴》叫“母心滴”,后两个叫“子心滴”。

  [39] 《七宝藏》:皆由无垢光尊者所造,分别为《宗派宝藏论》、《胜乘宝藏论》、《窍诀宝藏论》、《如意宝藏论》、《法界宝藏论》、《实相宝藏论》、《句义宝藏论》。

  [40] 由英国、法国的居士发心组建。

  [41] 结文云:“吾虽多闻繁冗词藻论,善巧绘画诗韵彩虹图,然非大恩上师之言教,故此未杂自造之词类。无等上师真佛出于世,雪域世间增上善妙矣,圆寂之时逝去尚未久,健在金刚道友可作证。”

  [42] 《龙钦宁提前行仪轨》:其内容由智悲光尊者撰著,文字由弟子晋美成列沃色(第一世多竹钦)编辑。

  [43] 有些人将《前行》的译者换成自己名字,内容一个字也不改,然后开始对外发行印刷。

  [44] 例如佛陀当年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将殊胜的禅宗法门传给大迦叶,即是用持明表示传。

  [45] 口耳相传:指上师口述,弟子耳闻。

  [46] 一部是《贤愚经》,一部是《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传完这两部法之后,法王在讲《宝性论》的中途示现圆寂。

  [47] 五决定:处决定、身决定、眷属决定、法决定、时决定。

  [48] 详见上师仁波切翻译的《全知无垢光尊者略传》。

  [49] 智悲光尊者在传记中说:“我用了七年时间专门修习大悲心,以此功德,我的法脉及法本肯定能利益无量有情。”可见,尊者大悲心的范围十分广大,不像凡夫人那样,悲心仅限于自己的父母亲友。

  [50] 有关龙钦心滴的来历:持明无畏洲当时正在巴日寺闭三年关。火牛年(1757)十月二十五日,在光明定境中,见自骑白狮飞至尼泊尔的博达塔旁。在彼处,一智慧空行母给他一个智慧宝盒,内中有五个黄卷和七粒水晶珠。他打开两个黄卷,头一个是用符号文字写观音修法,另一个是名为“Nad Chang Thug Kyi Drom Bu”的指引授记。他吃下全部黄卷和水晶珠,然后先前被隐藏在心的有关伏藏教法的全部句与义,均如印刷般唤醒,清晰无误。他将那些教法保密了数年。在土兔年(1759)他开始在桑耶寺附近的青浦闭另一次三年关。在该次闭关中,他连续三次于净观中见到无垢光尊者(1308-1363),亦因空行的多番劝请,故把那些伏藏教法记下来,是为龙钦宁提法系。在木猴年六月初十,持明无畏洲首次公开此套伏藏教法,为十五名弟子灌顶和传法。

  [51] 只有伏藏大师才能叫“洲”。

  [52] 三恩德上师:赐予密法、灌顶、窍诀的上师。

  [53] 如来芽尊者认定他为上师智悲光尊者的化身。

  [54] 金刚拳:拇指压住无名指的指根,其他四指握成拳头。

  [55] 呼吸长短可根据自己情况定,没有具体要求。

  [56] 元音咒:嗡 阿阿 俄俄 呜呜 热热 乐乐 诶诶 沃沃 昂阿索哈。

  [57] 辅音咒:嗡 嘎咔噶噶昂 匝擦匝匝酿 札叉札札那 达塔达达那 巴帕瓦巴玛 雅拉瓦 夏卡萨哈嘉索哈。

  [58] 缘起咒:嗡 耶达玛黑德抓巴瓦 黑顿得堪达塔噶多哈亚挖达 得堪杂哟讷若达 诶望巴德玛哈夏玛呢耶索哈。

  [59] 三金刚:金刚身、金刚语、金刚意。

  [60]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61] “四瓣莲花”的说法,在《上师心滴》、《直指心性》中均有提及。

  [62] 修法:“修”有串习之义,“法”有善法之义,从广义上讲,在自相续中串习任何善法都称为修法。

  [63] 《大方等大集经》:“中有一菩萨,名曰宝手,问虚空藏菩萨言:‘希有善男子!一切诸法及如来法,甚深难测不可思议。又善男子,何谓安一切佛法根本耶?’虚空藏菩萨答宝手言:‘善男子,菩提心是安一切佛法根本。一切法住菩提心故,便得增长。’”

  [64] 《定解宝灯论》云:“假设未知此法理,认为轮回不清净,同时观为净天尊,亦如吐物瓶涂香。”

  [65] 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

  [66] 《维摩诘所说经》云:“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67] 该颂的后两句是:“何处发何愿,彼等定成就。”

  [68] 续部云:“宣说续部意金刚,彼唯是我教圆满。”意即凡宣说密宗续部的上师,其智慧与普贤王如来无二无别,他所有的灌顶和教授均已得以圆满,因而上师与普贤王如来没有差别。

  [69] 八大持明:布玛拉美扎、吽嘎绕、文殊友、龙树、扎巴哈德、达纳桑智达、恙威格黑、新觉嘎吧。

  [70] 君臣二十五尊:吐蕃王赤松德赞时,莲花生大士应请入藏,为王及其臣僚讲授密法,从而得道证果的二十五人:赤松德赞、囊喀宁波、桑杰也协、杰瓦却阳、喀钦萨、拜吉也协、拜吉僧格、贝若扎纳、涅·杂纳古麻惹、宇札宁波、多吉堆均、也协阳、索波·拉拜、祥·也协德、拜吉旺丘、丹玛则芒、噶瓦拜则、休布·拜吉僧格、杰瓦洛追、且琼洛、卧真·拜吉旺丘、马·仁钦却、拉隆·拜吉多吉、朗卓·衮却穷乃和拉松·吉瓦绛曲。

  [71] 关于佛法的住世期,有些经典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有些经典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但藏传佛教的许多大德认为,了义的说法是住世五千年。大成就者达玛扎修在《大般若释》中说:“佛法住世十数五百年,即:第一五百年为罗汉果年;第二五百年为不还果年;第三五百年为预流果年,以上为果三段。然后第四、五、六中修三学道者多,故为修三段。七八九学三藏者多,故为教三段。十为像法段。”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十数五百就是十个五百,十个五百年就是五千年。第一个五百年得罗汉果的最多,为罗汉果年;第二个五百年得不还果的最多,为不还果年;第三个五百年得预流果的最多,为预流果年,以上叫“果三段”。然后第四个五百年,修戒学的最多;第五个五百年,修定学的最多;第六个五百年,修慧学的最多,所以从一千五百年到三千年为止的这一千五百年,称作”修三段”。接下来从三千年到四千五百年,第七、第八、第九三个阶段分别是学经、律、论三藏的最多,这三个加起来称为“教三段”。最后一个五百年称为像法五百年,只有出家人的形象,没有清净戒律,没有实修者,称它为“像法段”。加起来是五千年。

  [72] 旧译《入楞伽经》云:“圣人见清净,以生三解脱,离诸生死法,修行寂静处。”

  [73] 佛性有两种,一是自性住佛性,二是修增长佛性。自性住佛性,是心的本性,这样的佛性每个众生都有;修增长佛性,是通过智慧遣除烦恼障、所知障等客尘,显露出心的本来面目,这要依靠修行才能现前。

  [74] 不必把上师观成本尊的样子。

  [75] 详见《妙法宝库01—信源宝藏》之《法王晋美彭措传》。

  [76] 意即根本不会获得悉地。

  [77] 若欲详细了解,请查阅弥勒菩萨《宝性论》中“佛陀法身能现故,真如无有差别故,具佛性故诸有情,恒时具有如来藏”一偈。

  [78] 单巴仁波切:又名单巴桑吉、帕单巴,他出生于印度南方,曾依止莲花生大士、龙猛菩萨等五百位上师获殊胜成就,住世571年,后于五台山金刚窟中,肉身不灭而示现圆寂。据历史记载,他前后五次来藏地弘扬佛法,是般若断法的创始人。在医药学和般若断法方面的窍诀非常多。

  [79] 上师念传承的时候,一般不要求弟子心专注法义。

  [80] 塔波仁波切:继承玛尔巴、米拉日巴之传统,创立了塔波噶举一派。他幼年学医,稍长以医理医道驰名,有“塔波神医”之称。传授教法时著有《解脱庄严论》,开一代噶举教法新风。

  [81] 1)不遍:如“这个动物是黄牛,它有花白的垂胡之故”。因为花白的垂胡,对花白的黄牛来讲非常正确,但对黑色的黄牛来讲,用花白的垂胡来推断就不成立。2)过遍:如“这个动物是黄牛,它有头之故”。因为不仅黄牛有头,其它动物也有这个特点。3)不容有:如“这个动物是黄牛,它是人之故”。因为人的法相在黄牛身上不成立。若欲详细了解,请参考《量理宝藏论释》第三册中“不遍过遍不容有,即是法相之总过”一偈。

  [82] 朗达玛摧毁佛教之后,阿里国王智光发愿重整佛教,多次派人去印度迎请阿底峡尊者。在此过程中,他不幸被外道国王俘虏,需付等同自己身量的黄金,才可以放人。其侄菩提光四处筹集黄金,还缺一头之量时,智光让他把黄金作迎请阿底峡尊者之用,不要浪费在自己身上。后来他在狱中去世。阿底峡尊者为其行径深深感动,于是答应来藏地弘扬佛法。

  [83] 五种妙欲:1)按照《佛遗教经》、《大智度论》的观点,是指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2)按照《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大明三藏法数》的观点,是指财欲、色欲、名欲、饮食欲、睡眠欲。

  [84] 《莲苑歌舞》中的故事,实际上讲的是华智仁波切弟子的亲身经历。玉蜂阿宁,是指华智仁波切的妹妹仁增卓玛;金蜂达阳,是指仁增卓玛的丈夫扎西格勒,后成为华智仁波切座下的弟子。扎西格勒由于经历了妻亡家破的人生惨剧,生起了难忍的厌离世间之心。在依止华智仁波切精勤修习之际,为劝勉沉溺于世俗五欲中的人们,恳请上师以他的经历为题材,写下了这部不朽的醒世杰作。

  [85] 现收录于《妙法宝库10—-格言宝藏论(下)》中,详见《解脱道总要》——《出世法言·莲苑歌舞》所述加行修法略说。

  [86] 无著菩萨(1295-1369):全名额曲土美桑波,意为无著贤,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佛子行》的作者。若欲了解其具体生平,请翻阅《显密宝库14—入行论浅释》。

  [87] 以地名表示当地的信徒,这种用法在藏地比较常见,如帕单巴尊者说:“若思死亡何许皆无须,应当诚心忆念当热瓦!”

  [88] 到了冬天,雪猪子会入于一种与生俱来的禅定,基本上三个月都不出来。所以,修行人打坐时若什么都不想,就会用雪猪子来比喻。

  [89] 《亲友书》云:“掉举后悔与害心,昏睡贪欲及怀疑,当知此等五种障,乃夺善财之盗匪。”

  [90] 《大智度论》云:“沙门二十亿耳,鞞婆尸佛时作一房舍,以物覆地,供养众生,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福乐果,足不踏地,生时足下毛长二寸,柔软净好,父兄欢喜,与二十亿两金,见佛闻法,得阿罗汉,于诸弟子中精进第一。”

  [91] 《四十二章经》云:“有沙门夜诵经,其声悲紧,欲悔思返。佛呼沙门,问之:汝处于家,将何修为?对曰:恒弹琴。佛言:弦缓何如?曰:不鸣矣!弦急何如?曰:声绝矣!急缓得中何如?曰:诸音普调!佛告沙门:学道犹然,执心调适,道可得矣。”

  [92] 《定解宝灯论》云:“众生平庸过放松,流转三界轮回中,无需仍旧再三劝。”

  [93] 这十七部大论是:《弥勒五论》【《宝性论》、《辨法法性论》、《辩中边论》、《经庄严论》、《现观庄严论》】、《中观五论》【《中论》、《回诤论》、《六十正理论》、《七十空性论》、《精研论》】、《集论》、《俱舍论》、《释量论》、《入行论》、《入中论》、《四百论》。

  [94] 由旬(逾缮那):古印度长度单位名。五尸为弓,五百弓为一俱卢舍,八俱卢舍为一由旬,约二十六市里许。

  [95] 闻距(俱卢舍):古印度长度单位名。古印度以人寿百岁时代所用弓之长度为一弓,一俱卢舍为五百弓,相当于二十五市尺。

  [96] 持,即为受持之义。

  [97] 秘密有四种,即令入秘密、相秘密、对治秘密、转变秘密。意趣有四种,即平等意趣、别义意趣、别时意趣、补特伽罗意乐意趣。

  [98] 阿可:藏地对出家人的称呼。

  [99] 《窍诀宝藏论》云:“理当依止上师之六法:平常疾病尚需依医生,除轮回疾理当依上师;恐惧险地尚需依送者,救脱中阴理当依上师;商议大事尚需依长辈,永久计划理当依上师;争论诉讼尚需依长官,为灭恶缘理当依上师;船客赴岸尚需依船夫,渡过苦海理当依上师;商人赴海尚需依商主,成就菩提理当依上师。”

  [100] 六种想:1)于己作病者想;2)于师作良医想;3)于教诫作良药想;4)于殷重修起疗病想;5)于如来所住善士想;6)于正法理起久住想。

  [101] 因三毒:贪心、嗔心、痴心。

  [102] 果三苦:苦苦、变苦、行苦。

  [103] 华智仁波切在《前行》后面说:“上等承侍为修行供养,也就是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历经苦行孜孜不倦地实地修持上师所传的一切正法;中等者以身语意承侍,也就是自己的身语意侍奉上师,为上师服务;下等者以财物供养,也就是慷慨供养饮食受用等等。我们要通过以上三种方式令上师欢喜。”

  [104] 佛陀云:“诸佛无法水冲罪,众苦亲手亦不除,自之证悟非移他,说寂法性令解脱。”

  [105] 《现观庄严论》云:“诸佛由具种相智,宣此种种众相法,具为声缘菩萨佛,四圣众母我敬礼。”

  [106] 经忏师:对念诵非常精通,有些修证比较高,有些也不一定。他们经常去别人家里,给亡人念七七四十九天的《闻解脱经》、《极乐愿文》等作超度;或者给活人念《长寿大修法》等进行加持。在藏地,这种现象比较普遍。

  [107] 现在把亡者照片贴在上面也可以。

  [108] 永远舍弃天灵盖:人死一次会舍弃一次天灵盖,不仅是人,包括牦牛等旁生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得到解脱,在轮回中辗转投生,还要舍弃无数次天灵盖。但若依照上师的教言精进修持,今生舍弃一次头盖后,不再以业和烦恼转生轮回,从此之后永远也不用舍弃天灵盖了。

  [109] 增益:本来不存在的东西,却以分别念妄执为存在。

  [110] 《极乐愿文大疏》云:“尤其是在听法时,如果没有聚精会神、洗耳恭听,那么必将犹如在覆口的容器上注水一样,任何法义也无法铭记于心。如果在此时说绮语,则成为自他闻法的障碍,经中说此为舍法罪业,将转生为鹦鹉。”

  [111] 耽耳狗:听到一点动静,就不分青红皂白地狂吠乱叫,搅扰四邻不安。

  [112] 《三戒论》云:“二十六种说法聚:听者立卧己低坐,前行自行道边缘,覆头手抄披单者,拊肩抱项戴顶髻,戴帽冠鬘缠头者,乘象马与轿车者,着履拄杖持盖者,持兵器剑弓箭者,披甲者前不说法。”

  [113] 《父子合集经》:二十卷,宋朝日称等奉诏译。

  [114] 据授记中说,他是布玛莫扎的化身。

  [115] 法王如意宝讲过,他一生中培养了二十五位堪布,这些堪布都对大乘佛法具有殊胜定解。

  [116] 为什么叫做外前行、内前行呢?所谓“外前行”,并不是与外道相同的前行,由于那些修法不是特别深,一般的修行人都能通达,故称之为“外”。与此相较,“内前行”的涵义比较甚深,一般人难以通达,故称之为“内”。

  [117] 《中阿含经》云:“人行梵行而有八难、八非时也。”

  [118] 蔑戾车:又作篾隶车、毕[口*栗]车。旧曰弥离车。译曰边地。下贱种也。

  [119] 边陲异教:也称野人教。相传为一名“蜜慧”的人,于公元624年在麻喀地方创立的一种宗教。

  [120] 本来,他们以为这种没有善念恶念的禅定就是解脱,但当八万大劫或五百劫过后出定时,他们发现自己并没有获得解脱,于是对佛法生起邪见,以此恶业而堕入恶趣。

  [121] 即护地母十二尊,又名永宁地母十二尊,立誓永远保佑藏土的十二尊主要地祇女神:遐迩名扬地母、页岩孚佑地母、普贤地母、魔后地母等为四魔女神;独具支眼地母、贤德明妃地母、刚烈尊胜地母、白衣龙后地母等为四药叉女神;藏土孚佑地母、太一济世地母、丽质冰心地母、翠聪绿炬地母等为四女医神。

  [122] 可以是《开显解脱道》中的皈依偈,也可以是其他传承上师以金刚语造的皈依偈。

  [123] 两手搭在两膝上,就像无垢光尊者像的姿势一样。

  [124] 《孙子兵法》就出自《老子》的思想。

  [125] 这两册书均收于《妙法宝库03—儿童佛教课》中。

  [126] 意思是说,父母亲病了,吃的药要自己先尝,看看是不是太苦、太烫;父母亲病倒在床上,要日夜护理,不离开他们的身边。

  [127]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段话:“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地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地在家里转,转得大了,都昏天黑地地在社会上转。”

返回目录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