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圣严法师:真正的快乐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自由自在的人际关系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4日
来源:   作者:圣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自由自在的人际关系
  
  现代社会的人际网络愈来愈复杂,关系也愈来愈疏离淡泊,于是很多人都想远离尘嚣过隐居生活。但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单独生存并不太可能,因为我们一出生至少就与父母、家庭和家族产生了关系,长大以后在社会上求生存,同样也离不开人群。而人与人之间,彼此互相需要,也互相提供服务。所以,在我们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之中,总是和别人在一起,无法完全脱离社会关系而离群索居。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做「人间」,释迦牟尼佛就是体会了人间的各种痛苦、烦恼,才悟道成佛。事实上,佛法所说的「八苦」中的「怨憎会」与「爱别离」,就是两种来自人际关系的痛苦,这也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
  
  「怨憎会」,是指互相憎恨的人老是冤家路窄,常常见面。例如搬了新家之后,却发现隔壁邻居正好就是你昔日的冤家;或是出差开会的时候,心中才在想着,在这里应该不会遇到多年不见的冤家,没想到在会场里,第一个接待你的人就是他。
  
  这是很奇妙的事,通常我们总是希望避免遇到讨厌的人,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是如此。其实,人与人之间就因为有缘,才会变成冤家。在还没有把彼此的恩怨化解以前,就会常常遇在一起,彼此互相折磨。因此,在面对怨憎会之苦时,我们应该要主动向对方道歉、认错,并且好好地与他沟通。唯有面对误会,才能真的化解。
  
  至于「爱别离」,就是指彼此相亲相爱的人,却相隔千里而不能相聚,甚至天人永隔。每个人都有亲人以及所爱的人,当情感互相依恃的双方分离时,都会让人感到相当不习惯和痛苦。特别是当其中一人先过世时,另一个人就像是失去伴侣的孤雁一样,那种情况是非常凄惨、悲哀、痛苦的。
  
  然而,这种凄惨悲哀究竟是谁造成的呢?曾经有一位太太因为先生过世而痛哭流涕,我问她:「你哭得这样伤心,究竟是为了谁呢?」她回答:「当然是为了我先生!他拋下我就走了,剩下我一个人孤伶伶的在世界上,实在太残忍了。」自己的先生都已经死了,还说他残忍,可见她并不是真的为了往生者而哭,而是为了自己失去丈夫而伤心,这就是以自我为出发点而产生的痛苦和哀伤。
  
  所以,当我们面对亲人的死亡,首先要问一问自己,感到悲伤的原因,究竟是不是自私心在作祟?如果真的是为对方设想,就该明白人死不能复生,哭泣不但帮不上忙,倘若亡者有灵,反而徒惹对方伤心。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多为他念佛回向,并且诚心祈愿他能够往生西方。
  
  另外,如果亲人是为了读书、求职或发展前途而远离家门,那就更不应该感到悲伤,而是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来支持他。
  
  无论是「怨憎会」或「爱别离」,都不要因为自私的想法而让自己受更多的苦。唯有承受得住与亲爱的人分离、勇于面对做人的难处,放下层层的自我执着,才能使我们在人生及修行的道路上走得更洒脱自在。

 

返回目录

----------------------------------------------------------------------------------------------------------------

更多圣严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