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78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78
本地分中无馀依地第十七
丙十四、无馀依地(分二科) 丁一、结前生后
如是已说有馀依地。云何无馀依地?
本地分共有十七地,这是最后一地。十七地共分十四科,这个第十四就是「无馀依地」。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
「如是已说有馀依地」,这是结束前面这一段;「云何无馀依地」这一句就是生后,生起后面的文。第二科是「正辨地相」,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丁二、正辨地相(分三科) 戊一、标
当知此地,亦有三相。
有馀依地有三相,此无馀依地也有三相。这是标出来数目,下面第二科列出名字来。
戊二、列
一者、地施设安立。二者、寂灭施设安立。三者、寂灭异门安立。
这是列出来三项的名称,下边第三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地施设安立」。分两科,第一科「徵」。
戊三、释(分三科) 己一、地施设安立(分二科) 庚一、徵
云何地施设安立?
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是解释。
庚二、释
谓先所除五地一分,当知即此无馀依地所摄。谓无心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
「谓先所除五地一分」,就是前面那有馀依地。「所除」,所免除的五地一分。「当知即此无馀依地所摄」,就应该明白所除的五地一分即此无馀依地所摄。哪五地呢?「谓无心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就是这五地。这是第二科「释」。下面第二科是「寂灭施设安立」,前面是解释「地施设安立」,这是第二科「寂灭施设安立」。分五科,第一科是「徵」。
己二、寂灭施设安立(分五科) 庚一、徵
云何寂灭施设安立?
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标」。
庚二、标
谓由二种寂灭施设安立,如是无馀依地。
两种寂灭施设安立此无馀依地的。这是「标」,下面第三科是「列」,列出来两种寂灭施设。
庚三、列
一、由寂静寂灭故。二、由无损恼寂灭故。
「一、由寂静寂灭故」,这是一种,「二、由无损恼寂灭故」;这是两种寂灭。下面第四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解释「寂静寂灭」。分四科,第一科是「徵」。
庚四、释(分二科) 辛一、寂静寂灭(分四科) 壬一、徵
云何寂静寂灭?
怎麽叫做「寂静寂灭」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标」。
壬二、标
谓先于有馀依地,获得触证四种寂静;今无馀依涅槃界中,亦有最胜四种寂静。
「谓先于有馀依地,获得触证四种寂静」,这是「标」。「谓先于」,就是这位禅师,他以前在有馀依地,就是有馀涅槃的时候。「获得触证」,他成就了,也就是触证了,就是他那个清淨的无分别的智慧,「触证」,接触了四种寂静。「今无馀依涅槃界中」,现在这裡是无馀依涅槃的世界,这裡也有最殊胜的四种寂静。这是「标」,下面第三科是「列」,列出来这四种寂静。
壬三、列
一、数教寂静。
《披寻记》一六七七页:
数教寂静者:谓数不能数故,一切言教不可说故。
「数」这个字有两个解释:一个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个数目;这个数目不能去计算,这是一个解释。第二科解释「数」这个字就当个分别讲;不能用分别心去分别它。为什麽「数不能数」呢?「一切言教不可说故」,就是一切的语言文句,就是佛说的这些教法,都不能用这样的教法去说这个无馀依的境界,不能。所以叫做「数教寂静」,这是第一个寂静。
二、一切依寂静。
《披寻记》一六七七页:
一切依寂静者:谓八种依,名一切依。有馀依中或与相应或不相应,今此一切都不相应,故名寂静。
「一切依寂静者:谓八种依」,就是前面有馀依涅槃说有八种依,就是:施设依、摄受依、任持依、流转依、障碍依、苦恼依、适悦依、后边依,这八种依叫做一切依。「有馀依中或与相应或不相应」,这位圣者在有馀依涅槃的时候,或者在八种依裡面,有的是相应的,譬如说后边依,这就是相应的。其馀的,障碍依、流转依,那就不相应;「或与相应或不相应」。「今此一切都不相应」,今此无馀依涅槃呢,对于那八种依完全都是不相应的,所以叫做「寂静」,就是一切依都寂静了,都不能来形容它了。
三、依依苦寂静。
这个「依依苦寂静」怎麽讲呢?看《披寻记》。
《披寻记》一六七八页:
依依苦寂静者:有馀依中由有所依身故,与苦恼依非不相应。今此不尔,是名依及依苦寂静。
「依依苦寂静者:有馀依中由有所依身故」,你没有入无馀依涅槃的时候,你在有馀依涅槃的时候,还是有所依身,你这个色受想行识还是有的,有这个身体,所以第一个「依」是这个意思。「与苦恼依非不相应」,「依苦」,就是在这个色受想行识上,还是有苦的。你得了有馀依涅槃的时候,你有的时候也有苦;有老,有病,你若不吃饭,也是饿得煞,就是这些苦恼,叫做「依依苦」,就这麽讲。是名「与苦恼依非不相应」,就是有依,还有依苦。「今此不尔」,现在入无馀依涅槃的时候,就不是了,就和有馀依涅槃不同了。「是名依及依苦寂静」,依也除灭了,依苦也没有了,所以叫「依依苦寂静」。这是第三个依。
四、依依苦生疑虑寂静。
这个「依依苦」和前面解释法一样。这个「生疑虑」,就是在有馀依涅槃的时候,或者是你在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或者说是第四果阿罗汉这个时候,有四个果,这个时候。因为在这个时候还有苦,那麽他就疑虑:我将来入无馀依涅槃还有没有苦呢?「疑虑」是这个意思。现在说是「寂静」,没有这回事了,没有这个疑虑的。
《披寻记》一六七八页:
依依苦生疑虑寂静者:依、谓所依。依所生苦,是名依苦。此二寂静,义如前说。般涅槃时,已得转依诸淨行者,转捨一切染污法种子所依。于一切善无记法种子转令缘阙,转得内缘自在。义如意地中说。(陵本二卷二页)是名依依苦生疑虑寂静。于现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
「依依苦生疑虑寂静者:依、谓所依」,就是色受想行识。「依所生苦,是名依苦」,这和前面一样解释。「此二寂静」,这个依也寂静了,无色受想行识了;依苦也寂静了,也就是灭了。「此二寂静,义如前说」,这个道理和前面有馀依涅槃曾经说了,或者前面第三个寂静也说了,「义如前说」。
「般涅槃时,已得转依」,就是入涅槃的时候,这个「般」中国话就是入,入涅槃的时候。「已得转依」,他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依已经转变了。「诸淨行者,转捨一切染污法种子所依。于一切善无记法种子转令缘阙」,这个「般涅槃时,已得转依」,怎麽叫做转依呢?这裡解释。「诸淨行者」,这一切灭除了见烦恼、爱烦恼的阿罗汉的淨行者。
「转捨一切染污法种子所依」,他入有馀依涅槃的时候,他已经弃捨了一切染污法的种子,染污法种子都是消灭了;这个染污法种子是染污法的所依,就叫做「转捨一切染污法种子所依」。这个地方可是有点儿事情,如果说入无馀依涅槃了的时候,这在前面有提过,就是阿赖耶识也灭了。阿赖耶识也灭呢,阿赖耶识是一切染污种子的依止处,这就是「一切染污法种子所依」。「转捨」,转就是捨,弃捨了染污法的种子所依,那就连阿赖耶识也捨了。
「于一切善无记法种子转令缘阙」,这个阿赖耶识的种子就是有染污法种子,还有善法种子,还有无记法的种子。这个染污法种子的弃捨呢,是要你修四念处观,修无我观。修无我观的时候,虽然不是修法空观,但是也是色受想行识都不见了,就是见到诸法毕竟空性。这个地方我曾经说过,天台智者大师说:这个藏教和通教,这两教的阿罗汉都是见到同样的第一义谛,但是通教是修法空观的,藏教不修法空观,但修无常观、无我观,但是最后所见的第一义谛无差别。现在这个「转捨一切染污法种子所依」,就是修观成就的时候,就把这一切染污法种子消灭了。但是这时候是有馀依涅槃,阿赖耶识还在,这时候当然不名为阿赖耶识,名为异熟识。
「于一切善无记法种子转令缘阙」,你修法空观、我空观,修这个止观的时候,这个善法种子不灭,善法种子不灭的。譬如这个大菩萨他是修胜义空,大乘佛法的止观,灭除一切染污法种子,而他继续栽培的清淨无漏的种子继续增长殊胜,这种子不灭,是那样子。现在不是说大菩萨,是说这些阿罗汉,是「一切善无记法种子转令缘阙」,就是它现起的因缘不足了,不具足了。就是入无馀涅槃的时候,阿赖耶识也是不见了,这个善法种子它想要现前不行了,不能现前了。「于一切善无记法种子转令缘阙」,生起的因缘不具足了。
「转得内缘自在」,这个地方应该是大菩萨,不是阿罗汉。这些大菩萨他是……,就是这个异熟识,阿赖耶识不名为阿赖耶识了,叫做异熟识,到佛的时候叫无垢识,这个识还在。他「内缘自在」,就是他的心,内者心也,他心的活动是大自在的境界,因为他有清淨无漏的种子;这个识的现行,心意识的现行依靠这个清淨的种子。我们凡夫这个识的现行是依靠那些染污的,或者是善法,或者是无记法,或者是染污法的种子才能现行的,就这是种子现行自在。「义如意地中说」,就是前面这个〈意地〉,「(陵本二卷二页)。是名依依苦生疑虑寂静」,若是大菩萨的话呢,他不灭这个识,但是这个有漏的种子灭了,而他这个有漏的身体也灭了,那就是他的清淨的法身;或者说是意生身,或者叫化身,就是那个身体是化现的,那不可思议境界。「内缘自在」,其实也就是身自在。「义如意地中说(陵本二卷二页)。是名依依苦生疑虑寂静」,这句话就是这麽个意思,就是「我入无馀涅槃还有没有苦呢?」有这个顾虑,现在这件事,没有这个顾虑的。
「于现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这句话又一个意思,说是在有馀涅槃的时候还有苦,这句话还要解释一下。就是现法中,就是现在有色受想行识这个时候叫「现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这个果,就是色受想行识就是果报,这个果报。果报裡面前五识和前五根是一致的,那麽第六识那就是心,心的苦「永不行故」,这阿罗汉他第六意识是不苦的,就是他这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到苦的时候,第一刹那前五识是有苦,他不能够拒绝的。但是第二刹那入了定的时候,入了三三昧,入了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这时候是第六识的境界。这个时候这个第六识在三昧裡面的时候,那时候那个苦是没有的。「彼果心苦永不行故」,他那个第六识的心那裡没有苦的。「永不行故」,永远不活动。那麽这地方说出了两个意思:第一个是大菩萨,那麽他这个异熟识是不灭,他那个清淨识和无分别智的作用是大自在的,这是得内缘自在是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有馀依涅槃的阿罗汉他前五识有一点苦,但是第六识的时候也是没有苦的。这是第三科「列」,下面第四科是「证」。
壬四、证
如说:由无下劣心、能忍受勤苦,彼所趣解脱、譬如灯尽灭。
由于证得阿罗汉了,那他有六恆住的境界,他心裡面不忧亦不喜,所以那个下劣心,忧喜的执着心是没有的。「能忍受勤苦」,无论什麽苦,他能忍受,他的烦恼是不动的。「彼所趣解脱」,因为他的心就是到了三三昧那种圣人的无分别境界去,解脱了一切苦了。「譬如灯尽灭」,这若入无馀涅槃呢,那就像那个灯都灭了。无馀涅槃的时候,阿罗汉入无馀涅槃,心意识都不现了,所以当然是没有苦的问题。
《披寻记》一六七八页:
如说由无下劣心等者:今引此颂,意取后二句证寂静寂灭应知。
「如说由无下劣心等者:今引此颂,意取后二句」,后面这两句。「证寂静寂灭应知」,证明入无馀涅槃的时候,他的一切依、苦都寂静了,也都寂灭了,没有这回事情了。这是第一科「寂静寂灭」,这一科解释完了,下面第二科「无损恼寂灭」。分三科,第一科「徵」。
辛二、无损恼寂灭(分三科) 壬一、徵
云何无损恼寂灭?
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标义」。
壬二、释(分三科) 癸一、标义
谓与一切依不相应,违背一切烦恼诸苦流转生起,转依所显真无漏界。
什麽叫做无损恼寂静?「谓与一切依不相应」,这入了无馀涅槃以后,与那八种依都是不相应的,没有那回事了。「违背一切烦恼诸苦流转生起」,入无馀涅槃的时候,他一切烦恼的生起和一切苦的流转的生起,是相违背的;也没有烦恼的生起,也没有诸苦的流转的生起,这两种都没有。「转依所显」,就是弃捨了色受想行识,这时候显现出来的是「真无漏界」,是真实的,没有一切漏的世界,就是真如了;照见五蕴皆空,那个真如的境界。这就叫做无损恼寂灭,无损恼寂灭就是这样意思。
癸二、教证(分二科) 子一、证离苦
如说苾刍永寂灭,名真安乐住。
这下面第二科,第一科是「标义」,标这个无损恼寂灭的义。现在第二科「教证」,就是在佛陀的法语裡面来证明这件事,证明这个无损恼寂灭的境界。分两科,第一科「证离苦」。
「如说」,如佛所说。「苾刍永寂灭」,他永久地没有这个有漏的色受想行识了,完全入于不生不灭了。若能达到这个境界呢,「名真安乐住」,这是真实的大自在的境界,没有苦恼了。其实这个没有入无馀涅槃,在有馀涅槃的时候,他若入三三昧的时候,也就是「烦恼诸苦流转生起」,也是没有这回事,也是「永寂灭」。他入于三三昧,入于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也是这样意思,就是永寂灭的境界,所以那个时候叫做真安乐住。
我们在学习修止观的时候,就说这句话:「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在说话。若是……不要说大菩萨,就是阿罗汉他成就三三昧的时候,那不是说话,那就那件事现前了,是这样子。若是我们修三三昧,有一点相应的时候,也会现出来相似的境界,也是「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也是这样境界。不过这是相似的,你还是有取着心的,但是那已经了不起了,我感觉已经了不起了。你能有一个相似的三三昧的境界现前,也应该讚歎几句了,应该是讚歎了。
「如说苾刍永寂灭,名真安乐住」,若是你爱着这个身体,爱着这个色受想行识;「哎呀!你骂我一句,我不能忍受,你要给我糖吃才可以」,那这当然是凡夫境界。现在「永寂灭」,是离一切相了,这才是真安乐住。这个科的名称叫做「证离苦」,这时候才能离苦;你有所得不行,有所得就有苦。下面是第二科「证转依」。
子二、证转依
又如说言:实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等生起。亦有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
「又如说言」,又如这个经上佛这样说。「实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等生起。亦有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当然这个话是给我们凡夫说的,我们凡夫修四念住、修不淨观都修不来,不要说三三昧,都修不来。修不来,佛告诉你,佛就说:「是真实有阿罗汉啊!圣人的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等生起,是有这个事啊!」你虽然修不来,但是告诉你是有这个事情的,这个圣境是有的。当然这个圣境有,亦有「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这个事也是有。
《披寻记》一六七八页:
实有无生无起等者:《集论》中说:何故此灭复名无生?离续生故。何故此灭复名无起?永离此后渐生起故。何故此灭复名无作?不作现在诸业烦恼所依处故。(集论五卷十五页)又云:何故此灭复名无为?离三相故。(集论五卷十四页)此说无生、无起、无作、无为、皆应准释。胎卵二生託生以后,身分圆满仍未出时,名等生起。义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十卷二页)今谓此灭,说名无等生起。如是一切,由第一义说名实有,简彼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而安立故。彼唯世俗,说名有故。
「实有无生无起等者」,这怎麽讲呢?「《集论》中说」,《阿毘达磨集论》是无着菩萨造的,那上面解释。「何故此灭复名无生」,这个无馀涅槃的离一切相的境界,怎麽叫做无生呢?「离续生故」,我们在没得圣道的时候,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是相续不断的。若是入了无馀涅槃的时候,「离续生故」,就再也不相续生了;这个色受想行识就是永久地寂灭了,不生,这个意思。
「何故此灭复名无起」,又名之叫做「无起」,是「永离此后渐生起故」。这个生是色受想行识一刹那间现起的,叫做生。什麽叫「无起」?「永离此后渐生起故」,它要逐渐逐渐地增长广大,那麽叫做起。初一刹那叫做生,后一刹那以后逐渐地生起,叫生起。现在说也没有这回事,在无馀涅槃裡面那个寂灭相也没有生、也没有起。
「何故此灭复名无作」呢?这个寂灭相怎麽叫做无作呢?「不作现在诸业烦恼所依处故」,就是诸业的依止处、烦恼的依止处,那什麽是依止处?就是心嘛!我们的阿赖耶识就是业力的依止处,和烦恼的依止处。现在你入于无馀涅槃了的时候,这个无馀涅槃不作你现在诸业,就是将来你已经不造业了。过去造的业,它也不作这个业的依止处,也不作烦恼的依止处,不作依止处,所以叫做「无作」,「无作」是这个意思,这麽讲。「(集论五卷十五页)」,这个文在那裡。
「又云:何故此灭复名无为?离三相故」,这还是《集论》上的话,这是「(集论五卷十四页)」说的。此灭叫做无为,是什麽意思?「离三相故」,它远离了生、住、灭的三相;这裡没有生,也没有住、灭,生、住、灭都不可得。有生、住才有灭,现在无生也就无灭。「此说无生、无起、无作、无为、皆应准释」,现在无馀依地这一段文,就准照那《集论》的解释,准照那个来解释就可以了。
「胎卵二生託生以后」,胎和卵的这两种众生,他们初开始在託生的时候,「託生以后」。「身分圆满」,他那个身体各部份都圆满了。「仍未出时」,但是还没有出胎,也没有出卵,这个时候名叫做「等生起」。「由遍满义,是等义故」,「等」这个字的意思是遍满的意思叫做等。「等生起」,就是还没有出卵、出胎的时候叫做「等生起」。这个文上说是「无等生起」,就是没有那个等生起,也是没有生,也没有起,没有作,也没有为,也没有那个等生起。也有人解释这个无为的境界是没有与它相等的,叫做无等。「义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十卷二页)」,在那裡说的。
「今谓此灭,说名无等生起」,现在这裡说这个灭,叫做「无等生起」。「如是一切」,这下面都是,这一段文都叫做「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等生起」。「由第一义说名实有,简彼有生」,这个「实有」怎麽讲呢?就指第一义是实有的,这个第一义的无为法它叫实有。这个实有这裡边没有生、没有起、没有作、没有为、没有等生起,这麽意思。「简彼有生、有起」,简就是拿掉它,就是不要它。这裡没有,简别,没有那个有,也没有生。「简彼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而安立故」,把那个挑出去,不要,来安立这个无为的实有。「彼唯世俗,说名有故」,说「有生、有起、有作、有为」,那是世俗谛的安立,叫做有;现在这个第一义谛就不是那个有,它是实有。
若当无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等生起;我终不说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有永出离。由实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等生起;是故我说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有永出离。
「若当无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等生起;我终不说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有永出离」,这是第二科「证转依」。「若当无有」,若是这位修行人他成功了,他将来,「当来」,没有有、没有生、没有起、没有作、没有为、没有等生起,他将来没有这回事。「我终不说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有永出离」,这个「我终」,以后不会再说:「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有永出离」这回事,不说这回事的。那要怎麽说呢?「由实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等生起;是故我说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有永出离」,这个修行人他是能得到那个无馀涅槃的境界,所以我现在才说「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有永出离」,才会这麽说的。那个意思就是说:你有因就有果,我说的话是真实的;说这个人会得涅槃,是得涅槃。这个文就是应该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六七九页:
若当无有无生无起等者:此中义显若于未来当入涅槃,即于现法不说有永出离。由现法中入般涅槃,是故亦说有永出离。由是证知有此寂灭。
「若当无有无生无起等者:此中义显若于未来当入涅槃」的话呢,「即于现法不说有永出离」,你当入无馀涅槃叫做有永出离。你现在没有入无馀涅槃,那麽就不说你有永出离,是这个意思。「由现法中入般涅槃」,由于这位圣者他现在就能入无馀涅槃。「是故亦说有永出离」,是有这回事。「由是证知有此寂灭」,从这裡可以证明这个寂灭是有的,就是是有修行人能成就这件事的。
癸三、显意(分二科) 子一、标寂灭
世尊依此密意说言甚深、广大、无量、无数,是谓寂灭。
这是第三科「显意」。第一科是「标义」,第二科是「教证」,第三科是「显意」,显这段文的用意。这裡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寂灭」。
「世尊依此密意」,这个「密意」就是深密的意思,这个佛的心意你不容易明白。佛这麽说这段佛法,他那个用意你不容易明白。「说言甚深」,这个佛的心意太深了,是太「广大、无量、无数」的,这就叫做「寂灭」。这是标这个寂灭,下面解释经名字,也就是解释这个寂灭。分四科,第一科「甚深」。
子二、释经名(分四科) 丑一、甚深
由于此中所具功德,难了知故,名为甚深。
由于在这个无馀涅槃裡边,也就是这个真如裡边,它裡边的功德你很难明白的,所以叫做「甚深」,这个「甚深」这麽讲。下面第二科是「广大」。
丑二、广大
极宽博故,名为广大。
这个道理是宽博,所以叫做「广大」。第三科是「无量」。
丑三、无量
无穷尽故,名为无量。
这个境界没有穷尽的时候。我们虽然很爱着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但这个东西它不能长久,它终究是要灭了,有穷尽。但是这个圣者入无馀涅槃的境界是没有穷尽的时候,所以叫做「无量」。这是第三科,下面第四科是「无数」。「无数」分三科,第一科「总标」。
丑四、无数(分三科) 寅一、总标
数不能数,无二说故,名为无数。
就是这个数,用这个数字不能去形容它的,因为什麽呢?「无二说故」,没有差别的说法;若有差别,就可以数一二三四五了。所以叫做「无数」。
《披寻记》一六七九页:
由于此中所具功德等者:谓此涅槃所具功德唯内所证不可思议,名难了知。又佛菩萨无住涅槃摄所有灭。以常安住一切有情利乐事故,名极宽博,及无穷尽。一切戏论不能说故,名无二说。由是说言甚深广大无量无数。
「由于此中所具功德等者」这句话,「谓此涅槃所具功德唯内所证」,唯独那个圣者他的心智所证悟的,是「不可思议,名难了知」。「又佛菩萨无住涅槃摄所有灭」,前面说阿罗汉,现在说佛菩萨他那个无住涅槃,他也不住无馀涅槃,也不住有馀涅槃,也不住有为,也不住无为。「佛菩萨无住涅槃摄所有灭」,也具足了一切无为的功德。「以常安住一切有情利乐事故」,那怎麽回事呢?这个究竟怎麽讲呢?「以常安住」,因为佛菩萨的大悲心,他常安住在「一切有情利乐事」,在这上度化众生,就不住在无为的;度化众生而无众生可度,又不住在有为,所以「利乐事故」,这叫做「极宽博」,就是广大,利益众生的事情非常广大的。那麽这个「宽博」还是在有为这上面说的,说宽博。「及无穷尽」,就是这个境界,利益众生这个事,一切有情利乐事,在这上他没有穷尽的时候,就是那个大悲心没有穷尽的时候。「一切戏论不能说故,名无二说」,一切言说的戏论你不能去形容它的,所以叫做无二说。「由是说言甚深广大无量无数」。
寅二、别释
云何此中数不能数?谓有、非有,不可说故;即色、离色,不可说故;即受、离受,不可说故;即想、离想,不可说故;即行、离行,不可说故;即识、离识,不可说故。
「云何此中数不能数」,这是第二科「别释」,前面第一科是「总标」,「数不能数,无二说故,名为无数」,这是个总标,下面第二科是「别释」。
「云何此中数不能数?谓有、非有,不可说故」,因为这个真如的境界离一切相,那裡面没有名言,所以你不可以说,你没有办法去讲,去分别、思惟、去言说的。也不可以说有,也不可以说非有。你不可以说有,它离一切相故,不可以说有。但是它又能广度众生,所以不可以说非有。「即色、离色,不可说故;即受、离受,不可说故;即想、离想,不可说故;即行、离行,不可说故;即识、离识,不可说故」,就是即色受想行识、离色受想行识都是不可说的。它是离一切相,你不可以说它是色受想行识;但是它又能现色受想行识广度众生,所以也不可以说即、也不可以说离。
寅三、显义
所以者何?由此清淨真如所显,一向无垢。
「所以者何」,这是第三科「显义」,前面解释这个不可说,这下面解释显其义。「所以者何?由此清淨真如所显,一向无垢,是名无损恼寂灭」,究竟怎麽回事呢?「由此清淨真如所显」,就是这个大阿罗汉,或者这些大菩萨,那个无住的境界,这是清淨真如所显,是所显现的。他修行了多久,最后所显现的是清淨真如的境界,不是有为法的虚妄分别的境界,一向是没有垢染的,「一向无垢」。
壬三、结
是名无损恼寂灭。
第三科结束。这个无损恼寂灭,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解释,现在第三科结,结束。
庚五、结
如是二种,总说为一寂灭施设安立。
这是第五科叫做「结」,就是「寂灭施设安立」分五科,最后是「结」。
「如是二种」,就是寂静寂灭与无损恼寂灭,就是这两种。这两种总合而为一,叫做「寂灭施设安立」,这样意思。
己三、寂灭异门施设安立(分四科) 庚一、徵
云何寂灭异门施设安立?
这是第三科。这无馀依地就是用三个安立:一个地施设安立,一个寂灭施设安立,第三就是「寂灭异门施设安立」,这是第三个解释。这一科分四科,第一科是「徵」。
怎麽叫做「寂灭异门施设安立」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是「标」。
庚二、标
当知此中寂灭异门,有无量种。
这是「标」。当知道此中的寂灭。「异门」就是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立场来说这个寂灭,那就有无量种的差别。这是「标」,下面第三科是列出来。分两科,第一科是「别举」,别别地举出来它的异门。第二科是「略摄」。
庚三、列(分二科) 辛一、别举
谓名为常、亦名为恆、亦名久住、亦名无变、亦名有法、
「谓名为常、亦名为恆」,这是第三科列出来异门。又分两科,第一科「别举」。
「谓名为常」,这个寂灭又名之为常,又名之「为恆」,又名为「久住」,亦名为「无变」,亦名叫做「有法」。这是说出来五门。
《披寻记》一六八○页:
谓名为常至亦名有法者:当知此翻诸行五无常性而得此名。云何为五?谓无常性,无恆性,非久住性,不可保性,变坏法性,义如摄事分说。(陵本八十六卷一页)与彼相违,如其次第应知名常,乃至亦名有法。
「谓名为常至亦名有法者:当知此翻诸行五无常性而得此名」,这裡这五个名字是翻过来诸行五种无常性而得到这个名字的。就是那个无常的五个名字翻过来,就称这五种名字,这麽意思。「云何为五?谓无常性」,这个无常有五个名字,哪五个呢?「谓无常性」的名字,「无恆性」一个名字,「非久住性」一个名字,「不可保性,变坏法性」,就是这五个名字。这五个名字的「义如摄事分说。(陵本八十六卷一页)」,在那裡解释。「与彼相违,如其次第」,与彼无常的五个名字相违反的,如五无常名字的次第,「应知名常,乃至亦名有法」,这样解释。那个五个无常的名字,第一个是无常性,就是「刹那刹那坏故」,叫做无常。这个无常就是刹那无常的意思。
「自体繫属有限住寿故」,故名无恆。这个「无恆」怎麽讲呢?其实什麽叫做恆呢?「自体繫属有限住寿」,就是那件事的体性,它繫属于有限的存在,有限度的时间可以存在。它的体性,虽然是刹那刹那灭,但是它可以存在五千年,它可以存在一万年。那麽这个一万年,就是它有限的存在的时间,这个就是恆。就比那个刹那长了嘛!所以叫做恆。但是这个五千年和一万年终究也是要完了,要结束,还是无恆,这麽讲。或者刹那无常,叫做无常;那个是一期无常,所以叫做无恆。就是一个叫无常,一个叫无恆。
这个第三个是「久住」,什麽叫做「久住」呢?「外事劫后决定无住,故非久住」,这个「外事」,前面说是我们的生命体,现在是「外事」,所居住的山河大地。这个山河大地它住应该是二十个中劫。在前面,在〈意地〉说到这个劫,一增一减说是一中劫,一增一减是中劫,二十个中劫算是一个住劫。成、住、坏、空;一个住劫是二十个中劫。成、住、坏、空,成也是二十中劫,住、坏、空都是二十个中劫,都可以这麽说。成、住、坏、空,算是一大劫。那麽现在这裡说是「外事劫后决定无住」,就是二十个中劫,应该是这麽说。「外事劫后」,就是外边居住的山河大地,二十个劫以后,决定是结束了,那麽这是非久住。本来是久住,但是它也结束了,是非久住。
这个第四「亦名无变」。这个「寿量未满容被缘坏非时而死,故不可保」,在无常裡面,这个第四个是指我们的正报。这个寿量,你应该活一千岁吧,但是还没有到一千岁,就有可能有其他的因缘把你的生命就破坏了,还没有到时候就死掉了,这叫做不可保。而这个地方叫做无变,那个名字不太一样,这是第四。
第五个呢,「乃至尔所时住,于其中间不定安乐,故变坏法」,就是人的生命,终究你会活了一千年,或者活了两千年。你这麽多的时间裡边,不能说决定是安乐的,那也叫做是变坏法,是可破坏的。现在说这个寂灭和这个无常是相反的,所以就叫做常,不是那个刹那,亦名为恆、亦名久住、亦名无变、亦名有法,就和那个无常是相反的,是这个意思。这一共是五个名称,那就和那个无常是相反的,那这个是常住的了。这个无馀涅槃这个寂灭,没有那个刹那无常,也没有那个一期无常,没有那个无常的境界,都没有。
亦名舍宅、亦名洲渚、亦名救护、亦名归依、亦名所趣、亦名安隐、亦名澹泊、亦名善事、亦名吉祥、亦名无转、亦名无垢、亦名难见、亦名甘露、亦名无忧、亦名无没、亦名无炽、亦名无热、亦名无病、亦名无动、亦名涅槃、
这裡是二十个名字。前面是五个,这是二十个。这个名字怎麽解释呢?看《披寻记》。
《披寻记》一六八○页:
亦名舍宅至亦名涅槃者:此中诸名,多分与《集论》同,少分有异,然义可知,如彼应释。如《集论》说:何故此灭复名舍宅?无罪喜乐所依事故。何故此灭复名洲渚?三界隔绝故。何故此灭复名弘济?能遮一切大苦灾横故。(此名救护,名别义同。)何故此灭复名归依?无有虚妄,意乐方便所依处故。何故此灭名胜归趣?能为归趣一切最胜圣性所依处故。(此名所趣,名别义同。)何故此灭复名安隐?离怖畏住所依处故。何故此灭复名清凉?诸利益事所依处故。(此名澹泊,名别义同。)何故此灭复名乐事?第一义乐事故。(此名善事,名别义同。由胜义乐说名胜义善故。)何故此灭名趣吉祥?为证得彼,易修方便所依处故。何故此灭复名不转?永断诸趣差别转故。何故此灭复名无漏?永离一切烦恼魔故。(此名无垢,名别义同。)何故此灭复名难见?超过肉眼天眼境故。何故此灭复名甘露?离蕴魔故。何故名寂静?于现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此名无忧,名别义同。忧寂静故。)何故此灭名不卑屈?离三爱故。(此名无没,名别义同。不没三爱中故。)何故此灭名无炽然?永离一切愁歎忧苦诸恼乱故。何故此灭名无热恼?永离一切烦恼热故。何故此灭复名不动?永离一切散动故。何故此灭复名涅槃?无相寂灭大安乐住所依处故。
「亦名舍宅至亦名涅槃者:此中诸名,多分与《集论》同,少分有异,然义可知」,这个道理还是可以明白的。「如彼应释」,如《集论》所解释的就好了,就可以懂了。「如《集论》说:何故此灭复名舍宅」,这和这裡的名字一样。「无罪喜乐所依事故」,无罪就是没有苦恼,没有苦恼而心裡面是喜乐的,这个喜乐的依止处,所以叫做舍宅。就是这个寂灭是个舍宅,是个喜乐的住处,是这麽个意思。如果说一个隐语,你到一个地方去,那位大德问:「你在什麽地方住?」那这个地方可深可浅,就是可深可浅。问:「你从什麽地方来?」他这句话也是可深可浅。佛的名字叫如来,他这意思也就是这个意思,可深可浅的,就是这样意思。这地方是舍宅,什麽叫做舍宅呢?「喜乐所依事故」,就是第一义谛的寂灭境界是你的安乐处,这个意思,是你应该住的地方。若是这样讲呢?我们平常完全是在虚妄分别、在贪瞋痴这裡,在色受想行识这裡、在眼耳鼻舌身意、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就这是我们的住处。若是我们照见五蕴皆空,一切法是寂灭相,这些住处不可得,就是以寂灭为住处了,这是一个意思。
「何故此灭复名洲渚」,这洲渚是什麽意思呢?「三界隔绝故」,这个洲渚实在就是大水裡面一个岛,叫做洲渚。「三界隔绝故」,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同它隔绝了,你不在那裡住了,就是这个意思。
「何故此灭复名弘济」,这个地方叫救护,怎麽叫做弘济呢?「能遮一切大苦灾横故」,这个寂灭的境界能够保护你,能遮止一切的大苦恼,这个灾难的威胁,能够消除这些事情,能消除这些苦恼,所以叫做救护,也就叫做弘济。那个《集论》上叫做弘济,这裡说救护;救护,使令你得到一个安全的住处。「(此名救护,名别义同)」,《集论》上名字叫弘济,这裡说救护,名字不同,那个义是一样的。
「何故此灭复名归依」,这个寂灭境界叫做归依,这个归依是什麽意思呢?「无有虚妄,意乐方便所依处故」,这个地方没有虚妄,虚妄就不是归依处了,这个是「意乐方便所依处故」,这个意乐就是你的愿望,你想要得涅槃,你想要得无生法忍,想要得圣道,想见第一义谛,这个意乐是愿。方便是行动;你有这个愿,你就修学戒定慧,以戒定慧的方便到第一义谛那裡去,这叫做方便。意乐是愿,方便是行;愿、行所依处故。这个寂灭是你的依止处,愿也是到这裡,行也是到这裡,愿行的依止处。
「何故此灭名胜归趣」,这个地方叫「所趣」。「何故此灭名胜归趣?能为归趣一切最胜圣性所依处故」,「能为归趣」,这个地方这个寂灭是你所嚮往的地方,你想要到那个地方,就是这裡。这个地方是「一切最胜圣性所依处故」,这个「最胜」,最殊胜的;这个圣人的境界就是第一义谛了,第一义谛就是指这个地方说的,就是你所归趣的地方,是所依处。「(此名所趣,名别义同)」。
「何故此灭复名安隐」呢?「离怖畏住所依处故」,到那个地方以后就没有恐怖了,这是无恐怖的依止处,所以叫做「安隐」;若有恐怖就不安隐了。
「何故此灭复名清凉」,这个地方叫做澹泊。「诸利益事所依处故」,对于你有利益的地方,就是在这裡,所以也就是清凉。「何故此灭复名清凉?诸利益事所依处故(此名澹泊,名别义同)」。
「何故此灭复名乐事?」这个地方说善事。「第一义乐事故」,就是胜义这个地方,这是我们大智慧人所最欢喜的地方,欢喜的事情,此名叫做善事,善事也就是乐事,「名别义同」。「由胜义乐说名胜义善故」,由胜义这个地方是快乐的,所以就是胜义的善,叫做胜义善。
「何故此灭名趣吉祥」,这裡叫吉祥,何故此灭叫做趣吉祥呢?「为证得彼,易修方便所依处故」,就是为了证得彼吉祥,彼第一义谛。「为证得彼,易修方便」,你证得彼,有一个易修的方便,就是闻思修了,也就是戒定慧。因为你若学习到一个高的程度的时候,这个戒定慧的修行不是难事,所以「易修方便所依处故」,是依止处,以此为依止处的。
「何故此灭复名不转」,这个地方叫无转。「永断诸趣差别转故」,你若到了这个胜义谛的时候,你不会在地狱、饿鬼、畜生、人天这裡面流转生死了,没有这个流转,所以叫做「不转」。
「何故此灭复名无漏」,什麽叫无漏呢?「永离一切烦恼魔故」,所以叫做无漏。就是我们内心裡面这些烦恼,就叫做烦恼魔;远离了这些事情,所以就是没有漏了。「此名无垢」,这裡说,「名别义同」,垢就是漏。
「何故此灭复名难见?超过肉眼天眼境故」,这个诸法寂灭相又名之为叫做难见,是超过了肉眼的境界,也超过了天眼的境界,是慧眼、法眼、佛眼的境界,所以是不容易见到。
「何故此灭复名甘露?离蕴魔故」,离开了色受想行识这种苦恼的境界,就像人得到甘露似的。
「何故名寂静?于现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这不是说是得无馀涅槃,在有馀涅槃的时候,你的清淨心在三三昧裡边,这一切苦都不活动了,所以叫做寂静。若苦就不寂静了。「此名无忧」,这也叫做无忧。「名别义同」,无忧就是寂静,有忧的时候心就不寂静了;无忧,心就寂静。「忧寂静故」,忧没有了,忧停下来了,所以叫寂静。
「何故此灭名不卑屈?离三爱故」,这个卑屈就是爱的意思,不卑屈就是不爱的意思。什麽叫爱呢?离三种爱,欲爱、色爱、无色爱,也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爱。远离这个爱,就是不卑屈的意思,「离三爱故」。「此名无没」,但是在《集论》上叫做不卑屈,「名别义同」。「不没三爱中故」,不没就是不陷没在三爱中。
「何故此灭名无炽然?永离一切愁歎忧苦诸恼乱故」,心裡有忧愁、有悲歎,有忧苦诸恼乱故,叫做「炽然」。现在没有这些事情,所以叫「无炽然」。
「何故此灭名无热恼?永离一切烦恼热故」,烦恼是热,没有烦恼叫「无热恼」。
「何故此灭复名不动」,怎麽叫做不动呢?「永离一切散动故」,有烦恼就是散动。
「何故此灭复名涅槃?无相寂灭大安乐住所依处故」,涅槃这裡是没有相的,是一切相都寂灭了的,是个大安乐住的地方,所以叫做「涅槃」。
这个地方差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有个「无病」,「亦名无热、亦名无病」,这个地方没有解释这个病,但是意思也是一样,没有烦恼病。
亦名永绝一切戏论。
这个寂灭相,这个寂灭这裡也叫做「永绝一切戏论」。
《披寻记》一六八一页:
亦名永绝一切戏论者:谓异不异,死后当有或当无等,一切戏论不能说故。
这个「异不异」,即色受想行识、离色受想行识都是「异不异」,现在不可以这麽讲。「死后当有」,死后还有没有,「或当无等」,这都是戏论。现在这个寂灭相,入无馀涅槃的寂灭相,「一切戏论不能说故」,所以叫做「永绝一切戏论」。
辛二、略摄
如是等类,应知说名寂灭异门。
前面是「别辨」,现在「略摄」。这麽多的异门,这麽多的假名,这麽多的名称,应知说名叫做寂灭的异门;就是寂灭,但不同的名字去解释。这是第二科「略摄」,下面第四科。
庚四、结
是名寂灭异门施设安立。
这个不同的解释,施设不同的名字,这麽多的名字安立在寂灭这个地方,名别而义同,这是「寂灭异门施设安立」。这个也就告诉我们,涅槃那个地方是安乐处,能远离一切苦恼、能远离一切怖畏;让我们知道,我们不到涅槃的时候,你在人间也好,在天上也好,都是苦恼、都是怖畏的地方。
我们蒙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的加被,我们今天讲完了第五十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 本地分竟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