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90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9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90

 

  宿四、于他奉施(分二科) 列一、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他持种种生色可染末尼真珠琉璃等宝,及持种种众多上妙财利供具殷勤奉施,由嫌恨心或恚恼心违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捨有情故!

  这是第四科:于他奉施。这个施渐次裡面,一共有六科,现在是第四科。这一科裡分两科,第一科是:有违犯。

  「若诸菩萨」,就是很多的受菩萨戒的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这个「安住」,就表示这位菩萨,他是修四念处的,心裡面没有烦恼,所以他能够「安住菩萨淨戒律仪」。「他持种种生色可染」,这个「他」,就是施主,就是拿来很多的「生色可染」的这些东西,他拿来又有:「末尼」,就是末尼珠,翻个「如意」;「真珠」、还有「琉璃」等宝,「及持种种众多」。不但是拿来这麽多的珍宝,又拿来「种种众多」,很多的各式各样的「上妙」的「财利供具」。这个「财利」,上面加个「上妙」,应该是最好的供具。「殷勤奉施」,「殷勤」,应该说是诚恳的「奉施」菩萨。

  「由嫌恨心或恚恼心」,这以下是说菩萨内心的事情。这位菩萨是「由嫌恨心」,他「安住菩萨淨戒律仪」,应该是没有烦恼,但是现在是有烦恼了。这个「嫌恨」,前面是讲过,从这个字上看,应该是彼此有过不愉快的事情,这个不愉快的事情,而这位菩萨他心裡面还没放下,还嫌恨这个施主,对这个施主不高兴,「嫌」就是不高兴,「恨」这个施主,以前你对我作过什麽什麽伤害的事情,所以「嫌恨」。「或恚恼心」,这个「恚」,也就是恨,因为内心裡面有恨,他内心裡面还有很多的苦恼。这「嫌恨」是由内而外,这个「恚恼」是由外而内的意思,偏重于菩萨自心的苦恼。因为有「嫌恨」,有「恚恼」的关係,「违拒不受」,施主拿这麽多的金银宝物,上品的「财利」,他还是拒绝,不接受,不接受这位施主的供养。「是名有犯」,这样情形呢,这位菩萨就是违犯了菩萨戒了。

  「是名有犯,有所违越」,这个前面是讲过,这个「有犯」,这个「犯」,这个字当作「罪」字讲,就是这个菩萨这样做就是有了罪,为什麽有罪呢?「有所违越」,就是违犯了这个菩萨戒了。「是染违犯,捨有情故!」这个犯有两种不同:一个是染违犯;一个不染违犯,现在这是有染污的违犯,就是有烦恼。说是为什麽他拿这麽多的宝物、财物供养不接受,还有什麽不对呢?「捨众生故」,因为菩萨发大悲心饶益众生,如果你这样做呢,就和这个众生结怨了,就不能度化这个众生了,所以是违犯了菩萨戒。看这个《披寻记》:

  「生色可染末尼真珠琉璃等宝至财利供具者:」这一段文,「宝有种种」,这个「宝」,宝贝的东西有很多种,那几种呢?「谓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砗磲玛瑙琥珀金银」,还有「赤珠右旋」,这个「右旋」和「赤珠」应该是连起来念,但是没有看见这种东西。「如是等类」,就是这麽多的种类不同。「彼彼色类成就最胜清淨光莹」,是各式各样的形色的差别,「成就」,都是成就了最殊胜的特色,其中特色就是一个是「清淨」,一个是「光莹」,就是这个不同,「光莹」,就是光彩,这些宝物都有这种特色。「可令爱染,是名生色可染」,这麽多美好的光彩的宝物,可能令人生爱染心。当然有修行的人,他还是不爱染;没有修行的人,那就有可能是爱染,所以叫做「可令爱染」,「是名生色可染」。这句话这麽讲,这是《披寻记》的作者这麽讲。

  在其他的文上的讲法,又不是这样意思。这个「生色可染」,在其的地方解释:这个黄金叫做「生色」,就是生来就是这样的颜色,它是不变化的,所以就叫做「生」,就是金;「可染」,就是白银,白银是可以染的,可以转变的。那麽「生色可染」,就指黄金和白银说的。现在这《披寻记》的作者不这麽讲。

  「是诸世间希有难得,故得宝称」,这些东西是我们这个世界上,很少有的东西,不容易得到,所以叫做「宝」。这个「宝」,就是希有难得,名之为宝。「财利供具亦有种种」,这是指什麽说的呢?「谓如饮食衣服卧具什物非少非麤,是名众多上妙」,「众多」,就是不少;「非麤」,就是上妙的意思。

  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违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前面是说染违犯,这下面说非违犯,前面是说「由嫌恨心」,和「恚恼心」,「违拒不受」,那是染违犯。假设这位菩萨由于「懒惰懈怠忘念无记」的心,「违拒不受」,他没有这「嫌恨心」,没有「恚恼心」,他只是「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违拒不受」,这个我们前面也是讲过。「是名有犯」,这也是犯,这也是犯了菩萨戒,也是有所违越的,但是「非染违犯」,不算是染污违犯,这就比较轻微了。

  列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或心狂乱,或观受已心生染着,或观后时彼定追悔,或复知彼于施迷乱,或知施主随捨随受由是因缘定当贫匮,或知此物是僧伽物窣堵波物,或知此物劫盗他得,或知此物由是因缘多生过患,或杀或缚或罚或黜或嫌或责,违拒不受;皆无违犯。

  「无违犯者」,前面是说有违犯,下面是说无违犯。「或心狂乱,或观受已心生染着」,或者是这位菩萨,他现在心狂乱了,心颠狂了,应该说就是神经病了,不正常了,那也不算犯,没有违犯。「或观受已心生染着」,或者这位菩萨自己反省自己的时候,我若接受这个金银珍宝,各式各样的供养,我以后我的心可能不清淨了,我就是常染着这些金银珍宝了,这样子对我自己在道业上有影响,那样不接受,也不算违犯。「或观后时彼定追悔」,或者这位菩萨。他心裡面静下来,观察一下:我现在接受他的供养,他将来的时候,这个施主他一定后悔,一定后悔,那也不好,不如现在不接受好,这样也不算违犯。

  「或复知彼于施迷乱」,或者是这位菩萨,他心裡静下来,或者由自己有神通,或者是由别人传来消息,知道那个施主,他一时的错误,原来他这些宝物是准备自己用的,不想作布施,但是一时的搞错了,就布施,若这样的情形的话,就叫做「迷乱」。这位安住淨戒菩萨,若是这样子呢,那不接受,也不算犯戒。

  「或知施主随捨随受」,或者这位菩萨知道这位施主,他若是这样子布施,我这就接受,「由是因缘定当贫匮」,我若接受他的布施,那他将来一定会贫穷了,那他生活困难了也不好,那麽也不接受,也不算犯。

  「或知此物是僧伽物窣堵波物」,或者这位菩萨知道他所布施这些宝物是属于大众僧的东西,就是他有心,把这个宝物要供养大众僧,这是「僧伽物」,「窣堵波物」是塔的,供养塔的,供养佛的物,如果你若知道有这样的消息,他有心供养大众僧,供养塔的话,那你不接受也不算违犯。

  「或知此物劫盗他得」,或者知道这些宝物,是这个人偷人家的东西,抢人家的抢过来的东西,这样子不接受也不算犯。「或知此物由是因缘多生过患」,或者菩萨知道,我若接受这样东西,我会有很多的过患,什麽过患呢?「或杀」,或者有人来杀害我,或者来繫缚我,或者要处罚我,或者是「黜」,「黜」也和处罚表不多,就是来贬斥我,「或嫌或责」或者有人不高兴,或者有人讥嫌,或者有诃责的事情,若是这样子「违拒不受」,也是不犯的。上面这麽多的条,有这些理由,你不接受,「皆无违犯」。这可见这位菩萨接受人家的供养的时候,要细心的观察,没有过失的时候,才可以接受的,是这样意思。

  宿五、于来求法(分二科) 列一、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他来求法,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嫉妒变异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前面是第四条,第四科,现在是第五科:于来求法。分两科,第一科是: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的时候,「他来求法」,就是另外的补特伽罗来到菩萨这裡,向菩萨求法。这个「求法」,在《披寻记》上解释分两种:一种是请他说法,这是一种;或者是请求经卷,你印的经书,你所有的经书,送给我一部,送给我那一部,那一部,这样子,都算求法。

  「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嫉妒变异不施其法」,而菩萨本身也是有嫌恨心,有恚恼心,这两个心,在前面是有,这裡多出一句来,是「嫉妒变异」,有嫉妒心。这个「嫉妒」,这个《披寻记》上有解释,我们先不解释。「不施其法」,因这三个理由:一个嫌恨;一个恚恼;还有一个嫉妒变异。就是不满足对方的要求,我不给你说法,我有的经书也不送给你,「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看这个《披寻记》:

  「他来求法至不施其法者:此中求法略有二种:一、求说法,二、求经典。若怀嫌恨及恚恼心而不施者,义通二种」,这个道理是通于两种,就是求说法;求经典,我都不满你的愿。「若由嫉妒而不施者,此说不与所写经典,嫉他得已生胜智故」,若说由嫉妒而不布施呢,这句话怎麽讲呢?「此说」是不给他所写的经典,这裡怎麽叫做「嫉妒」呢?是「嫉他得已」,是嫉妒那个人得到这部经书以后,能够生殊胜的智慧故,如果你的智慧特别的高胜了,就比我强了,这样子我心裡不舒服,那麽就叫做「嫉妒」,这嫉妒是这个意思。「若由变异而不施者,此说不为恒说正法」,前面嫉妒说是不给他经典,这说「变异」,就说是不为他「恒说正法」,这样讲。「或时染恼,不作义利故」,就是心裡面不清淨,有种种的烦恼了,这样子就没有「义利」,没有清淨的功德,这是《披寻记》的作者这麽解释。

  如果按文这麽说呢,就是这个「嫉妒变异」,「嫉妒」就是有个瞋心意思,是指内心裡面有瞋恨,不耐他荣,但是这裡面也有个贪心的意思,有贪、有瞋、也有愚痴的意思,三种烦恼组合起来,名之为嫉妒。「嫉妒变异」,这个「变异」是什麽呢?实在就是心,就是心裡面的变化,怀嫌恨心、怀恚恼心、怀嫉妒心,心裡面有这麽多的变化。怀嫌恨心,也是变异;怀恚恼心,也是变异;怀嫉妒心,也是变异,就是内心裡面没有定慧的庄严,随着贪瞋痴在变化,所以叫做「变异」。「不施其法」,不布施他佛法,那麽这就是吝法了。说「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这个「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从文相上看就是那个求法的人,和菩萨以前有过不愉快的事情,他心裡面不愿意布施他佛法;「怀嫉妒心」,就是以前彼此没有什麽不愉快的事,但是感觉到这个人已经有了智慧,如果再学习佛法,智慧会增长,那就要比我更高明了,比我高明的时候,将来这个名闻利养都是他的,就没有我的份了,所以不要布施他,不要令他增长智慧,就是这样意思。这裡面又有我我所的问题,有贪瞋痴,有爱烦恼,还有见烦恼,爱烦恼和见烦恼,所以叫做「嫉妒变异」。所以菩萨若不修学四念处,不断自己的见烦恼、爱烦恼,就会生出来很多的问题。

  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前面是由嫌恨、恚恼、嫉妒变异,而不施其法,现在这个不是,不是那样。是由于「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但是不是染污的违犯。前面是说有违犯,下面是说无违犯。

  列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谓诸外道伺求过短,或有重病,或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于是法未善通利,或复见彼不生恭敬无有羞愧以恶威仪而来听受,或复知彼是钝根性于广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当生邪见增长邪执衰损恼坏。或复知彼法至其手转布非人,而不施与;皆无违犯。

  「无违犯者:谓诸外道伺求过短」,就是外道,就是佛法以外的那些人,那些人倒不是一般的生死凡夫,他们也是求道的人,但是不同于佛法的,所以叫做「外道」。有的说:心外求法,就是外道。这个说法也是有道理,但是这样说呢,又不是太合道理。因为我们佛教徒也是相信佛法,我们而且学习佛法,但是你很难说不心外求法,我们的用功修行,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你能说他是外道吗?所以还是不这麽解释好。就是佛法以外,他们又有邪知邪见的那一套,叫「外道」。这个「外道」,他也是有爱烦恼,也有见烦恼,他不高兴佛法在世间上流行,这个事情他不欢喜,他就「伺求过短」,他窥探佛法中的过失,他来求法的目的是这个意思。

  「或有重病,或心狂乱」,这个来求法「伺求过短」,那位菩萨不布施他佛法,也不算犯戒。「或有重病」,或者菩萨自己有重病,或者菩萨自己「心狂乱」,这也不布施也不算犯戒。「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者对方向我求法,向这菩萨来求法,菩萨就以此为方便,不布施他佛法,以此为方便,「调彼伏彼」,来调伏那个众生,调伏他什麽呢?让他从不善处出离,解脱出来,安立在善处。

  我看在《禅师语录》上,有一个禅师,这个禅师名气也是很高的。有的有可能有出家人,也可能有在家人,要到他这裡来求法的时候,他看见你来了,他就进到裡面,把门关起来,就不睬理你了。那麽这是什麽意思?这个意思呢,他就是向你说佛法了。如果我们误会了,他不睬我,我走了。你若认为他不睬你,就是误会了。所以这个求法、说法这个事情,那还是有各式各样的差别的。现在这裡,不是指那个意思说的。

  说「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就是以不说法,你来求法,以不说法为方便来调伏你,那麽令你「出不善处,安立善处」,那当然这也不算犯戒。其实说法也是,「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说不为他说法,而这个菩萨内心就以此为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那也不算犯戒,因为你动机是纯善的,所以不算犯戒。

  「或于是法未善通利」,或者是菩萨本身对于这佛法还没能够,「善」者,能也,「未善」,末能够通利,不是那麽纯熟,也不完全通达无碍,那这样子,不布施,不为他说佛法,也不算犯戒。

  「或复见彼不生恭敬无有羞愧」,或者是对方来求法的时候,菩萨看见他没有恭敬心,没有恭敬心,这个态度很傲慢,或者是怎麽样,「无有羞愧」,他这种威仪,他自己都不感觉到惭愧。「以恶威仪而来听受」,用这个很恶的威仪来求菩萨为他说法,「来听受」,这样子菩萨不接受,不为他说法,也不算犯戒。这在比丘、比丘尼戒,众学法裡面,也都说到一些事情。

  「或复知彼是钝根性」,或者菩萨知道对方,是个「钝根性」,是个愚钝的人,智慧不高。「于广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对于这广博的佛法,「法」即是「教」,广博的佛法,「得法究竟」,这麽多的佛法,这麽深奥的佛法,去学习圆满了这件事「深生怖畏」,深深的生恐怖惧心。《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太多了,同样也有这个问题,「深生怖畏」。「当生邪见」,菩萨观察这个人是钝根性,他的信进念定慧,都是很钝的,你若布施他佛法的时候,不但不能生长智慧,而且会生邪知邪见,「增长邪执」,他原来的邪见更坚固起来了。「衰损恼坏」,学习了这样的佛法,反倒令他有很多的罪过,就是「衰损」,因为罪过,将来会堕落到三恶道去,故名为「恼坏」。这个菩萨观察这个众生有这样的过失,那当然不布施他也不算犯戒。

  「或复知彼法至其手转布非人」,或者菩萨又能知道还有事情,这佛法若到他的心裡面去,他就「转布」,展转的布施给「非人」,就是不是载道之器,就是这些人别有希图,不是修学圣道的人,那就不布施他,「而不施与」,也不算犯的。「皆无违犯」,前面这麽多条,都不算犯戒的。这个《披寻记》我不讲了,现在看第六条。

  宿六、于他犯戒(分二科) 列一、有违犯(分二科) 张一、辨染非染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于诸暴恶犯戒有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由彼暴恶犯戒为缘方便弃捨,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于他犯戒」,这是第六科,分两科,第一科是:有违犯,又分两科,第一科:辨染非染。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于诸暴恶犯戒有情」,「于诸暴恶犯戒」的有情,这个「恶」字,上面加个「暴」字,这个人坏到极点了,不但是轻微的罪过不算一回事,严重的罪过都不算一回事,这种犯戒的有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由彼暴恶犯戒为缘方便弃捨」,「于诸暴恶犯戒」的有情,菩萨对于极暴恶的众生,他犯了很多戒,对于这样的人,怎麽样来对待他呢?菩萨「怀嫌恨心怀恚恼心,由彼暴恶」,由那个人他的心性暴恶犯戒,「为缘」,为因缘故,「方便弃捨」,他可能假藉一个理由,就是弃捨了这个暴恶犯戒的有情,他不教化他了。「不作饶益」,不会做一些对他有利益的事情不做,这样的话「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看这《披寻记》:

  「于诸暴恶犯戒有情至不作饶益者:谓诸有情性自成就上品不善身语意业」,谓有很多的众生「性自成就」,他心裡面生来就会成就「上品不善身语意业」,不是说后来遇见恶知识的关係,他的性格变成很坏,不是这个,他生来就是坏的。「无少慈愍」,这个人没有一点慈愍心。「由是因缘多起毁犯」,由于这个人没有慈悲心,他生起了很多犯戒的事情,「是名暴恶犯戒有情」。

  「若诸菩萨故思加行,不欲以法摄受调伏成熟」,若是诸多的菩萨「故思加行」,就是自己主动的思惟观察,睬取一种行动,「不欲以法」,睬取什麽行动呢?就是不想要以佛法「摄受调伏」,就是摄受他,就是同他建立良好的关係,叫做「摄受」。我不用佛法来摄受他,也不想调伏他的烦恼,成熟他的善根,不想做这个事,这是不以法来「摄受调伏成熟」,这是三样事。下面「及以财物种种布施而作饶益」,这个「不欲以」贯下来,也「不欲」,就是也不愿意以财物种种的布施,「而作饶益」,来利益这个众生,「摄受调伏成熟」,不想这样做,「是名方便弃捨不作饶益」。

  若由懒惰懈怠弃捨,由忘念故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弃捨,由忘念故不作饶益」,若是这样不作饶益,「是名有犯」,也是有罪,「有所违越」的,但是不是染污的违犯。

  张二、释犯因缘

  何以故?非诸菩萨于淨持戒身语意业寂静现行诸有情所起怜愍心欲作饶益,如于暴恶犯戒有情于诸苦因而现转者。

  「何以故?」下面释犯的因缘,解释犯这条戒的原因。什麽原因这个暴恶犯戒的有情,菩萨不饶益他也是犯戒呢?「非诸菩萨于淨持戒身语意业寂静现行诸有情所起怜愍心欲作饶益,如于暴恶犯戒有情于诸苦因而现转者」,这个句子很长。

  「非诸菩萨于淨持戒」,不是诸多的菩萨对于「淨持戒」,持戒清淨的人,「身语意业」没有烦恼的扰乱,身语意业都是寂静的现行的,烦恼的相貌,就是动乱,没有烦恼的动乱的时候,那这个人的身语意业就是寂静,他身语意业的活动都是寂静的,不是动乱。「诸有情所」,这些持戒清淨,没有烦恼扰乱的有情所,「起怜愍心,欲作饶益」,菩萨对这样持戒的人,有修行的人也「起怜愍心,欲作饶益」,菩萨对这个人也有这种心情,当然圣道的事情,没有所作已办,还有很多问题,所以菩萨「起怜愍心,欲作饶益」,想要利益他们。

  下面「如于暴恶犯戒有情于诸苦因而现转者」,菩萨对于这修行人「起怜愍心,欲作饶益」,「如于暴恶犯戒有情于诸苦因而现转者」,就是现在正在造恶的众生,菩萨对这类的众生,「起怜愍心,欲作饶益」,是非常更多、更大的「起怜愍心,欲作饶益」,是超过「淨持戒身语意业寂静现行诸有情」,超过那一方面。当然这个情形,能够清淨持戒的众生,身语意业都能寂静,这种人当然不会到三恶道去,一定是在人天裡面,或者是到佛世界去,他们并不是那麽急于教化的人,若是「暴恶犯戒有情于诸苦因而现转者」,就是现在就有种种罪过的活动,叫做「现转」,这个人是要到三恶道去了,他们是急待菩萨的救护的,所以菩萨对他们生起的怜愍心,「欲作饶益」,是非常非常勇勐的。但是菩萨弃捨了,不去饶益就犯了戒,犯这条戒。看这下面《披寻记》:

  「于淨持戒身语意业寂静现行诸有情所至于诸苦因而现转者者:谓若有情其心温润」,有这样的佛教徒,他的内心非常的温和、柔软,有佛法的滋润的人,「其心纯淨」,他的内心比较清淨,因为虽然也是凡夫,但是他的烦恼被四念处所对治了,所以现行上还是清淨的。「堪忍柔和,无不善业烦恼现行」,他为什麽「其心纯淨」呢?「其心温润」呢?是「堪忍柔和」,他也是在这个世界上居住,这个世界很多引诱我们生烦恼的事情多的很,那为什麽他的心裡纯淨,不生烦恼呢?「堪忍柔和」,因为他有四念处的戒定慧,所以他就能堪忍,能忍得住,不生烦恼,所以他心裡面柔和。「柔和」是没有烦恼的相貌,有烦恼的是刚强的,这贪烦恼起来也是刚强的,瞋烦恼起来也是刚强的,愚痴也是刚强的,都是不容易回转,不容易调伏。现在他已经学习佛法,能调伏烦恼了,所以心裡面柔和。「无不善业,烦恼现行」,他内心裡面没有那个有罪过的事情,和烦恼的活动,所以他心裡清淨。

  「由是因缘持戒无犯,名淨持戒身语意业寂静现行诸有情类。与此相违,起诸烦恼造不善业」,于这个「淨持戒寂静现行」的有情,与这个境界相违反的,那就是「起诸烦恼」,也可能是前一生带来的烦恼非常重,也可能是现在没有四念处的对治,不管你是出家不出家,你若没有四念处的对治,烦恼就是要活动的,烦恼活动的时候,「造不善业」,就会造作了很多罪过的事情,「是名于诸苦因而现转者」。「以是因缘堕诸恶趣受诸苦故」,造了罪,有因就有果,这就叫做「于诸苦因而现转者」,这麽讲。这是解释犯罪的因缘,因为对这一类的众生,要发大悲心,要急急的摄化他才对,而放弃了,这是违犯了菩萨戒。

  这一条戒怎麽样?,容易不容易受持?我看不容易,不容易受持!这个我看《虚云老和尚年谱》上,那个时候好像是,可能是在抗战以前,在云南有个姓李的将军,大概是当地军区师令这一类身份的人,他不信佛,就是想要毁灭佛法的人。虚云老和尚知道了,就主动的到他那裡去,来调伏他,最后把那个将军是调伏了,那正好是这条戒,他持清淨了,那是不容易。

  列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谓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或为将护多有情心,或护僧制,方便弃捨不作饶益;皆无违犯。

  「无违犯者」,前面是说有违犯,下面是说:无违犯。「谓心狂乱」,说这位菩萨他心狂乱了,当然没有堪能性持这条戒了。「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或者菩萨有大方便,不是平常的菩萨,他对这个有情,他就用这个方便,能「调彼」,能「伏彼」,能令他出不善处,安立善处,那当然没有犯戒。「或为将护多有情心,或护僧制」,或者是这个犯戒有情,菩萨不能去度化他,为什麽不能呢?「将护多有情心」,「将护」就是爱护,这个爱护很多有情的心,菩萨若去度化这个众生,很多的有情会有烦恼,那麽这样菩萨就不去度化这个众生了。「或护僧制」,或者是要保护大众僧的规矩,这个僧团作了羯摩,就是规定出来,不准我们佛教徒和他有关係。如果你这位菩萨若去教化他去,那就违犯了大众僧的规矩,「或护僧制」。「方便弃捨不作饶益」,就是以如是因缘而弃捨了这个众生,不去利益他。这看出来,菩萨的僧团,也是一个僧团一个僧团的,这个小乘佛教的僧团也是一个僧团一个僧团,而现在说「或护僧制」,这表示不管是大乘、小乘的僧团,大家是合作的。这个僧团立出来规矩,这个菩萨也遵守,但是这件事,在今天佛教是办不到,今天的佛教是不和合的。你不去,我偏要去,你立出来这个规矩,我偏要去。今天的佛教是这样子的。这是第六条:于他犯戒。

  辰二、戒渐次摄(分七科) 宿一、于诸遮罪(分二科) 列一、将护他行(分二科) 张一、标共声闻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奈耶中,将护他故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诸有情类未淨信者令生淨信,已淨信者令倍增长。

  这是第二条戒,前面是:施波罗蜜,施波罗蜜裡面分六科讲完了,下面是第二科:戒渐次摄,属于戒波罗蜜的戒,这个是解释渐次渐次学习清淨的。分七科,第一科:于诸遮罪,分两科,第一科是:将护他行,又分两科,第一科:标共声闻。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奈耶中」,这个「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又有不同的情形:「如薄伽梵」,例如,举个例子,「薄伽梵」,就是世尊,就是佛陀了,但是它有六个意义:自在义、炽盛义、有端严义、有名称义、有吉祥义、有尊贵义,有六个意义。

  第一个是:自在义,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佛陀永不繫属诸烦恼故」,叫做自在义,就是若是有烦恼的时候,为烦恼所繫缚的众生,他心裡不自在,这个所贪瞋痴的境界出现的时候,这个众生他心就要动,他不自在,不安忍。菩萨、佛,断除一切烦恼了,遇见一切境界心情自在,你不能够对他有所压力,所以叫做自在义,这也是断除烦恼的意思,当然这烦恼障、所知障,这一切的烦恼完全清淨了。

  第二个是:炽盛义,叫做「焰勐炽火所烧鍊故,具炽盛义」,就是勇勐的大智慧境界,叫做炽盛,佛有殊胜的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都是具足的,所以叫做炽盛义。

  第三个是:端严义,佛有三十二大士相所庄饰,所以叫做端严义。

  第四个是:名称义,这个名称义是什麽呢?是「一切殊胜功德圆满,无不知故」,佛无量无边的功德都圆满了,这件事,没有不知道的,所以叫做名称义。

  第五个是:吉祥义,吉祥是什麽呢?「一切世间亲近供养,称歎」,称扬讚歎,这就是吉祥义。

  第六个是:尊贵的意思,佛是具足一切功德,常起方便,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无懈废故」,所以叫做尊贵义。具足这六种义,所以叫做「薄伽梵」。这是《佛地经论》上解释的。《佛地经论》又解释能破除四种魔,所以叫做「薄伽梵」。就是能破除烦恼魔、蕴魔、死魔、天魔,所以叫做「薄伽梵」。

  「于别解脱毗奈耶中」,这个「别解脱」,就也是保解脱,一样一样的解脱,就是摄律仪戒裡面,也就是声闻戒裡面。「毗奈耶」,也就是翻个「律」。「将护他故建立遮罪」,这「遮罪」对性罪说的,就是不管你受戒不受戒,你做这件就有罪,那叫做性罪。「遮罪」是为了保护这个性罪,不犯这个性罪,佛就安立这麽多的戒条,你不可以违犯,你若违犯,那麽就是有罪了,那叫做「遮罪」。「将护他故建立遮罪」,刚才说是保护性罪,同时也保护一切的佛教徒。「将护他故」,就是保护其他的佛教徒,令他心裡面清淨的关係,所以为这个声闻根性的人「建立遮罪」,这件事你不要做,这样子。是什麽呢?「制诸声闻令不造作」,就是安立这样的戒,这样的戒你不可以做这件事,那麽这就是叫做「遮罪」。「诸有情类未淨信者令生淨信,已淨信者令倍增长」,佛安立这个遮罪,如果声闻人,声闻弟子肯能够受持清淨的话,「诸有情类未淨信者令生淨信」,社会上的广大的群众,他们看见这个比丘、比丘尼有这样的威仪,这样的修行,那没有清淨信心的人,就会生起淨信,就会对佛法,感觉到佛法不可思议。「已淨信者,令倍增长」,对于佛法已经有清淨信心的人,会令他加倍的增长,这信心更强起来,也就会出家受戒,修学圣道了。因此这叫做「将护他」,为此而建立遮罪。看这个《披寻记》:

  「如薄伽梵至令倍增长者」,这一段文,「苾刍律仪四支所摄」,这个比丘的戒法分四个部份,虽然说是有二百五十条戒,有很多的戒,其实就是属于这四个部份。「若诸所有轨范具足所行具足,是名第三随护他心支」,这个「苾刍律仪四支所摄」,是在抉择分五十三卷,现在我们学习的是四十一卷,在五十三卷上,也说到这个四支。

  这个四支呢,第一个是「受具足支」,这一部份。这一部份怎麽讲呢?就是你受戒的时候,白四羯摩的时候,你去受戒。「及略摄受随麤学处」,你受戒,白四羯磨,受比丘戒、受比丘尼戒的时候,这就叫做「受具足支」。这个另外再加上「略摄受随麤学处」,再简略的说,这个「略」,就「要义」说,也包含了你要受持这个「随麤学处」。这个「麤」和「细」,「麤」是对「细」说的,什麽叫做「麤」呢?就是表现在语言上,表现在行为上的这些事情,叫做「麤」。你这两部份你也要如法如律,加上你白四羯摩所受的戒,这就叫做「受具足支」。这是你受的戒。

  第二支是:「受随法学处支」,「受随」,你受了戒以后,你要随顺你受的戒,要如法清淨,守护奉行,这叫做「受随」,这个字是这样意思。那麽这就是第二支。

  第三支是:「随护他心支」,看这《披寻记》:「若诸所有轨范具所行具足是名第三:随护他心支」,若诸所有的「轨范具足」,若诸所有的「所行具足」,这是第三支:随护他心支。这个「轨范具足,所行具足」,在声闻地已经讲过了,在声闻地裡面有讲过,那上说「轨范具足」的意思,就是「或于威仪路、或于所做事、或于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这叫做「轨范具足」。这「所行具足」那文上分五种:就是,第一个是唱令家,我不知道各位还记住吗?唱令家就是以屠杀为业的这些事情,它那文上是说杀羊,这唱令家。第二个是婬女家;第三是酤酒家,卖酒的地方;第四是国王家,国王大臣,《法华经》〈安乐行品〉,也提到这件事;第五个是旃荼罗羯耻那家。这些地方「如来所制,非所行处,能善远离」,佛陀制止出家人到这些地方去,不到这些地方去的。如果你能这样做了,那就叫做「所行具足」。于馀没有罪过的所有行处,要知时而行,除了这五个地方之外,其馀的地方,出家人是可以去,但是也要知道时间,不是随时都可以去的,那麽这就叫做「所行圆满」。「若诸所有轨范具足所行具足是名第三:随护他心支」,也是「将护他心」的意思。

  「由此制立遮止毁犯;令诸有情未信生信」,由于佛陀这样子制立,遮止毁犯你不可以违犯,「令诸有情未信」佛法的人,会生信心,已信的会增长。「所以者何」,因为什麽呢?「由此轨范具足所行具足不为世间之所讥毁」,世间社会大众不会讥毁出家人。「不为贤良正至善士诸同法者诸持律者诸学律者之所诃责」,这是佛教徒,前面是「不为世间之所讥毁」,这是非佛教徒;下面「贤良正至善士诸同法者」,这是佛教徒。「贤良」就是一切贤圣,「正至」是得圣道的人,叫做「正至」,这个「正」,这个字,是好的意思,什麽是好?就是法性是最好的,「至」,就是你到了法性这裡了,你从世俗谛到了第一义谛,到了法性这裡,那就能断烦恼了,那就叫做「正至」。「善士」,能修十善道的人都算是善士。「诸同法者」,这是指出家人,同修圣道的人。「诸持律者、诸学律者之所诃责」,你若能这样子学习,这些人就不会诃责你,「是故令他生淨信等」。

  「若有毁犯,当知能令无淨信者倍增不信」,佛所规定的「轨范具足,所行具足」这些事情,若是你有毁犯,「当知能令无淨信者倍增不信,有淨信者心生变异」,他就不相信了,「是故世尊于此建立,为将护他,名为遮罪」,这个「遮罪」是这个意思。这个比丘、比丘尼的戒律裡,有这麽四支所摄,第三个是「随护他心制」,这解释完了。

  第四个是:「随护如所受学处支」,你要随时随处,你要爱护你的戒,你要守护清淨。就是小小的有点罪过,你要生大恐惧,这样子不要违犯,有违犯,要还淨,要忏悔清淨。这是这四支,比丘戒是有这四支所摄。

  于中菩萨与诸声闻应等修学,无有差别。

  「于中菩萨与诸声闻应等修学,无有差别」,这个佛陀在别解脱毗奈耶中「将护他故」,建立的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于中菩萨与诸声闻应等修学」,应该平等的学习这样的戒,这样的遮戒,平等的学习,「无有差别」,小乘佛教学者,大乘佛教学者,在这样的遮戒裡面是无差别的。这是:标共声闻,下面:释其所以。

  张二、释其所以

  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尚不弃捨将护他行,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长学所学处。何况菩萨利他为胜?

  「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尚不弃捨将护他行」,「以诸声闻」,因为声闻听佛说四谛:苦集灭道这样法门的人,他们是自己修学圣道得涅槃,以此为最殊胜。「尚不弃捨将护他行」,这样的人以自己修学圣道为宗旨的人,尚且都不弃捨,「将护他行」,爱护社会大众的心,不要叫他们,因为我们的行为不如法,而生起罪过。「为令有情未信者信」,这个声闻的行者,他们也遵守这个遮戒,使令有情,没有信佛法的人会相信佛法,信者能够增长。「学所学处」,信心增长了,他们也愿意学习佛法的戒定慧了。这是声闻人「自利为胜」,还这样子,「何况菩萨利他为胜」,何况发无上菩提心、发大悲心的的菩萨,以利益众生的这件事为最殊胜,利益众生的事情,超过自利的功德,超过自己。何况这样的人还不学习,还不遵守遮戒吗?所以这一条是「将护他行」。

  下面第二科:住少事等。这裡分两科,第一科是:不共声闻,是三,第一科是:标。

  列二、住少事等(分二科) 张一、不共声闻(分三科) 寒一、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毘奈耶中,为令声闻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

  这以下是:标,这个「薄伽梵于别解脱毘奈耶中」,也就是声闻戒裡面,「为令声闻少事少业少希望住」,使令这个声闻人,这一类根性的人,「少事」,就是事情越少越好,不要多事。这个「少业」,在这个宗喀巴大师的《菩提正道菩萨戒论》上,也就是解释《瑜伽菩萨戒》的〈戒品〉,《瑜伽菩萨戒》那一篇文章裡面的解释,什麽叫做「少业」呢?「谓是不蓄诸多资具」,不要储蓄很多的资具,很多的生活所须的这些东西,不要弄很多,要少少的有就好了,他这麽讲。「少希望住」,这个「希望」,但是修学圣道的人,你还是要生存的,你说一点事情也没有,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少,你希望做的事情要少。这指什麽说的呢?这个宗喀巴大师解释:「少希望住:谓住圣种:谓于少衣食卧具,便而知足」,就是衣服、饮食、卧具,这些生活所须,少少的就满足了,这就叫做「少希望住」,不要希望很多。这个「少希望住」,是约心说的;「少业」,是约你的衣服、饮食、卧具的事实来说的,事实上是不多,而心裡面说呢,也不希望,希望很少,是这样意思。这是宗喀巴大师这麽解释。

  「建立遮罪」,这个佛陀的大智慧,「为令声闻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建立遮罪」,这个遮罪是这样安立,就是我们所受的戒裡面,好多都是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就是制止这些比丘、比丘尼也在内,你不可以做这件事,这样子,「制诸声闻令不造作」。看这个《披寻记》:

  「为令声闻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建立遮罪者:谓于沙门庄严功德法中,若能成就杜多功德;是名少事」,《披寻记》的作者这样解释。「谓沙门庄严功德」,前面〈声闻地〉沙门庄严已经说了,说了很多事情。「若能成就杜多功德」,说是这位比丘,他若能成就「杜多」,十二头陀的功德。这个「杜多」,是玄奘法师的翻译,旧翻译叫做「头陀」,翻到中国话,旧翻译翻个「抖擞」,新翻译翻个「修治」,也翻个「淘汰」,这样翻译。「若能成就杜多功德,是名少事」,你成就这十二头陀的功德,这就叫做「少事」。为什麽呢?「由能对治饮食衣服敷具贪故」,这十二头陀,你若能学习,就是我们对于饮食,和衣服,和卧具,敷具,就是卧具,在这方面的贪心能够对治,使令我们对于衣服、饮食、卧具的贪心逐渐减少,也是这个意思。

  「若能成就易养易满,是名少业」,你若能够成就这十二头陀的功德的话,你这人就是「易养易满」,少少的衣服、卧具你就能够养活自己了,而你的心很容易满足,这个「满」是约心说的,「易养」是约外面的这个生活所需来说的,「名是少业」。

  「由能对治执受金银等宝买卖营为种莳林木所作贪故」,「由能对治执受金银等宝」,你若能够少业的话,就「能对治执受金银」,这个「执受」就是拥有的意思,但是说「执受」呢,表示我们烦恼的相貌,「哎呀!这是我的,你不可以动」。「能对治」,能灭除去自己的执着,对于金银等宝的执着,什麽执着呢?如果我们不修十二头陀行的话,我们不能「易养易满」的话,心裡面多贪、多求,那就怎麽办呢?就是要做买卖了,就是买这个,买黄金,买卖这个事情,做这些经营的事情。或者是「种莳林木」,所做的「贪故」,做这些各式各样的生财之道,做这些事情了。

  「若能成就喜足知量,是名少希望住」,若是你能够放下,能够「成就喜足」,心裡面小小的就满足了,知道量,知道不要太过量,「是名少希望住」。「由能对治为活邪命非法贪故」,「由能对治为活邪命」,就是为了要生活,就有这个不合法的这些经济上的活动,那麽叫做「邪命」。在佛陀的规定,出家人就是要乞食,自己不去生产,向人乞求,乞求少少的就知足了,那就叫做「正命」。如果你多贪、多求、还要做生意,去发财去,那就变成「邪命」了。这个邪命有很多种。「非法贪故」。「与此相违,当知能障远离及障寂静」,「由能对治为活邪命非法贪故」,你若能够行十二头陀行,于衣服、饮食、卧具方面不要贪求,这样子修学圣道才合适。「与此相违」,你不能够这样修头陀行,「当知能障远离」,就障碍你远离一切障道因缘,及障碍你寂静,障碍你内心的寂静,你多贪、多求,事情就多起来了。「是故世尊于此建立,令诸声闻不障沙门,名为遮罪」,所以佛陀制立遮罪,「令诸声闻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这样子才能修学圣道的。

  于中菩萨与诸声闻,不应等学。

  佛为声闻乘的学者,这样制立遮罪:「少事、少业、少希望住」,「于中菩萨与诸声闻」,不应平等的学习,这一部份菩萨不与声闻共学。

  寒二、释(分二科) 来一、简差别

  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不顾利他,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可名为妙;非诸菩萨利他为胜,不顾自利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得名为妙。

  「何以故?」这下面来解释,前面是:标,这下面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简差别。「以诸声闻自利为胜,不顾利他」,为什麽声闻人「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建立遮罪」,这样子是对的呢?因为「诸声闻自利为胜」,他不去度化众生,他就希望自己得圣道,这件事是第一件大事。「不顾利他」,他不去想要慈悲众生,要利益众生,这件事,他不去做顾虑。「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可名为妙」,这个声闻人唯独是自利,不去利益众生,所以对于利益众生的事情,「少事」,越少越好,事越少越好,业也越少越好,希望也越少越好,这样子「可名为妙」,可以说是最好了。「非诸菩萨利他为胜」,那不是菩萨以「利他为胜」所应该做的事情。菩萨是以利益众生为第一件大事,「不顾自利」,他不去顾虑我自己本身的事情,不顾虑这件事。「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说是在「不顾自利,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菩萨不这样做,不认为在「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得名为妙」,不是这样的,这样不是妙了。看这文裡面,菩萨以利益众生为第一件大事。

  来二、广如应

  如是菩萨为利他故,从非亲里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恣施家,应求百千种种衣服;观彼有情有力无力,随其所施如应而受。如说求衣,求钵亦尔。如求衣,如是自求种种丝缕,令非亲里为织作衣。为利他故,应畜种种憍世耶衣,诸坐卧具事各至百,生色可染百千俱胝,复过是数亦应取积。

  这是第二科:广如应,前面是简差别,就是菩萨和声闻是有差别的,声闻人是「少事少业少希望住」,菩萨不是「少事少业少希望住」,事情是越多越好。「如是菩萨为利他故」,这是:广如应,就是说的更多了,这些应该做的事情。

  「如是菩萨为利他故」,这个「如是」是承接前文,是这样的,菩萨为利益众生的缘故,「从非亲里长者居士」,这长者居士和菩萨不是亲里,不是亲里,菩萨也从他那裡,还有婆罗门在内,「及恣施家」,这一个长者居士婆罗门,能够「恣施」,随你要什麽,他都付给你,他都是会捐助给你。「应求百千种种衣服」,你向他求这麽多的衣服。「观彼有情有力无力」,但是菩萨也要观察一下,那个「长者居士婆罗门,及恣施家」,是不是有这种力量?他是没有这个力量?你要观察的。「随其所施如应而受」,随他所布施的,如其所应的来接受,若是过份了,菩萨也是不接受的。

  「如说求衣,求钵亦尔」,说是求衣,向「非亲里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恣施家」,求钵也是这样子。「如求衣钵」是这样子,「如是自求种种丝缕,令非亲里为织作衣」,这件事,就是像比丘戒所说的,「为织作衣」。「为利他故,应畜种种憍世耶衣」,这菩萨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他应该积畜各式各样的「憍世耶衣」,还有「诸坐卧具,事各至百,生色可染」,这些宝物,贵重的金银宝物,「百千俱胝」那麽多,「复过是数亦应取积」,也是应该把它拿过来,他若布施,你就把它拿过来,积聚起来。因为菩萨不是为自己,他是为了其他的人需要的。

  寒三、结

  如是等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制止遮罪,菩萨不与声闻共学。

  这是总结,结束这一段。说是这麽「如是等」,前面说的这麽多,「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制止遮罪」,这是声闻人应该这样做的,「菩萨不与声闻共学」习这样的,菩萨应该是多事、多业、多希望住的,是这样做的。看这个《披寻记》:

  「如是菩萨为利他故至不与声闻共学者;此中为简少事少业少希望住,是故应求百千种种衣服乃至亦应取积。如是等事,于诸声闻制立遮罪」,声闻人是不应该这样的。「菩萨」是不与声闻人相同的是「不尔」,「是故名为不应等学」。下面是:出有违犯。

  张二、出有违犯

  安住淨戒律仪菩萨,于利他中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少事少业少希望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少事少业少希望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这个「安住淨戒律仪」的菩萨,对于利益众生的菩萨道裡面,他怀了嫌恨心,怀了恚恼心,嫌恨心和恚恼心是凡夫境界。如果你坚持不捨,并不是退大取小,而是退为一般的凡夫了,「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少事少业少希望住」,你这样子「是名有犯」,那就有罪了,「有所违越」,那就违背了这条戒,「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少事少业少希望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这不是染污的违犯,罪过就轻了一点。

  这条戒应该容易守,我向亲里长者婆罗门等去化缘,或者是非亲里的,我就是多化缘,那这件事,好像对于有贪心的人,好像是感觉到很受用,不算犯戒。但是在上面有一条,也还是要观察他有力无力,那这件事,又有一点限制,你不可以无限度的做这件事,还要用智慧去观察的。菩萨能积聚这麽多的衣钵,很多很多的财物,你求来了以后,还要处理,要处理,那又是一回事了。但是若是从前面,受菩萨戒那地方来看,菩萨的确是个大人,不是平常人,那当然他处理这件事,一定也是如法的如律的,也是清淨,无量功德庄严的事情。若是一般的贪心很大,菩提心不分明的人,你持这条戒的时候,积聚了很多的财富,那是什麽境界?那恐怕也有问题,也是有问题的。

  这个我们学习菩萨戒,知道一件事,就是你将来行菩萨道的时候,你怎麽样做住持,这地方告诉你了,怎麽样做住持,说明了这件事。做住持的时候,你负什麽责任?你要收徒弟的时候,你应该负什麽责任?说明了这件事。说是我不做住持,住持是由董事会要选举,你就应该怎麽投票,这地方告诉你怎样投票。如果说是你投票的时候,你没有无上菩提心,你若没有大悲心的话,你没有无我的智慧的话,那你用什麽心投票,恐怕就不是菩萨道了,不是菩萨道了。所以我不是后选人,但是你这一票可能很重要的,是很重要的。这个寺庙,这个团体的兴衰就在你这一票上看出来,是很重要的。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