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锡永:《四法宝鬘》导读 卷首语 序
谈锡永:《四法宝鬘》导读 卷首语 序
卷首语
近年捐资印赠佛经的人多,而能读佛家经论的人却少。近年演绎佛学的著作译作亦多,只是能引导读者有系统地读经论的丛书则未见。为此,同人等发愿,精选佛家经论若干种,编成丛书出版,小乘大乘,空宗有宗,显乘密乘,规模略具。
光是选印佛经,即虽精心选注,对今日的读者恐怕益处亦不大。尤其是一些不能读经论原文的读者,他们仅靠读近人的著述来了解经论大义,甚容易仅能得一偏之见,因此,便须要指导他们怎样去读经论,令其能亲自体会经论的法味。这总比靠间接传播,所领略者为深刻。此亦犹家厨小炒,终比名厨制作的罐头好味。
是故“导读”之作,除注释或讲解经论外,最重要的,还是指出一经一论的主要思想,以及产生这种思想的背景,同时交代其来龙去脉,即其启发承先的作用。读者循序而入,便当对佛学发展的脉络了然,亦能体会佛说一经的用意,菩萨演绎一论的用心所在。
《佛家经论导读丛书》总序
一
读佛家经论,困难的地方不在于名相,而实在于领略其旨趣。若得其旨,开卷便觉终身受用;若不得其旨,则虽诵经终身,开卷终觉茫然。
经论有不同的旨趣,衍生成不同的宗派,实由于行者根器不同、修持不同之故。印度晚期,将此归纳为四宗部,而修持次第则分为九乘,这已成为藏密宁玛派的传统。若根据这传统来读经论,在领略经论意旨方面,会容易一些,也能深入一些。
本丛书的编辑,实亦根据此传统。且依古代论师的善巧方便,先依唯识抉择部派佛教的经论,再依中观应成派抉择唯识,最后,则依了义大中观(如来藏)抉择应成派。所以本丛书可视为桥梁,由此即能过渡至《宁玛派丛书》,领略宁玛派九乘次第的根、道、果意趣。亦即由小乘的止观修习,依次第而至“大圆满”的修习,皆须知其根、道、果,然后始可修持。
二
依宁玛派的观点,一切经论实为了修持的见地而建立。也可以说,无论那一次第的修持,都必须以经论作为见地。这见地,也即是修持的根;其所修持,即便是道;修道的证量,也就是果。因此,本丛书所收的经论,实为各修持次第的根。其重要性,亦即在于此。
指出这一点,非常重要。近代佛教学者接受了西方的治学方法,喜欢用“发展”这一观点来处理一个系统的学术,因此便将佛家经论视为一系列的“思想发展”。然而这样做,却实在非常不恰当。
释尊当日教导弟子,依次第而教,因此开示的理论便亦依次第。但我们却不能说释尊于教导“四谛”时不识“十二因缘”;于教导“十二因缘”时不识“唯识”;于教导“唯识”时不识“中观”;于教导“中观”时不识“如来藏”。因此,我们不能说这种种学说,实由“发展”而来,而非释尊的次第说法。是故各种不同的佛家见地,只有传播的先后差别,而非由一个思想,发展成另一个思想。也可以这样说,只能有“佛家思想传播”的历史,绝对不可能有“佛家思想发展”的历史。若说“发展”,有堕为谤佛的危险。
由是读者须知,佛家经论实为由上向下的建立,而非由下向上的发展。
由上向下建立理论,是为了实修的需要。我们喜欢说证空性,但如何去证空性呢?那就非依次第修持不可,那就需要由上向下建立各次第的根。
指出各次第的根,其旨趣何在,即是编辑这套丛书的基本观点。
三
理解佛家经论,必须由实际修持着眼。若离修持去理解,则必生疑惑。
以《入楞伽经》为例。倘离实修,则会觉得其不纯,既非纯说“唯识”如《解深密经》等,亦非纯说“如来藏”如《如来藏经》等。笔者当年即持此疑,向敦珠法王无畏智金刚尊者请开示。法王只答一句:“《楞伽》说菩萨的心识,但菩萨亦由凡夫起修,是故便亦说凡夫的心识。”笔者即因法王这一句开示,才得叩开“如来藏”的大门,建立“了义大中观”见。
盖佛家一切法门,无非只是心理改造,由凡夫改造为圣者,即是法门建立的目的。是故释迦说“四谛”时,亦说“四谛十六行相”。所谓“行相”,便即是心的行相,也即是心理状态。凡夫若不知自己在修持时的心理状态如何变化,实不能称为修持。
《楞伽》说“如来藏藏识”,即是“圣凡心理状态”的分析。那实在是为实修作指导,而非建立一种思想。如是理解,即知《楞伽》并非不纯。同时亦可明白,当年达摩尊者何以只传“四卷楞伽”以印心。“印心”者,即是洞悉自己的心理状态变化,那就是修持。
举此一例,即知经论不是纯理论的建立。本丛书的编辑,即以实际修持为着眼点,期望能因此而令读者知道经论并非知识。若视之为知识,则释尊已说之为“说食不饱”。
四
西元一九九二年,唯识大师罗时宪教授在香港,笔者在夏威夷,遥隔万里,志趣一如,因有编纂本丛书之意念。经论多由罗公选定,导读者亦由罗公圈定,罗公并委笔者为主编。于西元一九九三年中笔者返香港,筹集资金,编辑出版,终能于罗公往生前,完成丛书三册,而整套丛书则于一九九七年中杀青。前后经营四年,总算未负罗公之所托。
然而当日限于客观条件,丛书的内容及版式均未如理想,且编排次第参差,实为憾事。今既出修订版,则内容版式及次第均有所修改,此实为全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助成之功德。罗公于弥勒座前,当欢喜赞叹。
乃为之颂曰—--
文字原非障 实为修道根
所修亦不执 次第断毒尘
是故佛所证 喻为金刚心
顶礼诸圣众 洒我以甘霖
西元一九九八年农历四月于图麟都
谈锡永
别序
西藏密宗传入汉地,原有一先天的缺陷,即是理论的传入,未能与传法作有系统的配合。这种情形,便导致一些学者的误会,对密法源流多所致疑。
后来有些学者为了补救这缺陷,便致力于藏密论著的翻译,如法尊法师即是其表表者,但译材却多取自格鲁派(黄教),对藏密旧派的宁玛派(红教)论述,未免有点忽视。
由格鲁派的论典,刺激起汉地对龙树《中论》的研究,于是“自续派”与“应成派”的中观理论始成为汉地中观宗研究的目标,在此以前,研究范围则仍局限于“三论宗”的领域之内。这可以说是藏密论师对汉地的贡献。
然而若将研究范围限于格鲁派,则实仍未足,因为宁玛派的中观理论实有异于格鲁派。关于这点,拙译《中观宗宗义》(见本书附录),已予述及。
两派中观的最大分别是——格鲁派以中观应成派的理论为了义,而宁玛派则仍视之为不了义,却以《楞伽经》、《宝性论》等经论提出的“如来藏”为了义,且称之为“了义大中观”。此一分别,牵涉甚大。宁玛派建立“九乘次第”(详见“导读”),即以“大中观”为最高建立,亦即所谓“大圆满见”,若不以之为了义,则“九乘次第”自亦无从建立,此亦即格鲁派不立“大圆满”此一次第的主要原因。
本论为宁玛派的重要论述,将“九乘次第”包括无余。但对于“大圆满”部份,实则仍只指示其“前行”,未及正修。是故本论第四部份,便标题为“净妄成觉”,说“净”、说“妄”,便非“大圆满”,便非“了义大中观”,因为言“净”则仍有作意,言“妄”则仍有分别,若“大圆满”则离作意分别,无修无证,一如汉土禅宗的祖师禅,无可言说。凡有言说,则已落第二峰头。由是一切对“大圆满”之论述,实无非其“前行”而已。因此若将“九乘次第”由下向上观察,则每一次第皆各有其“根道果”(或称境、道、果;见、修、行、果),于是便有“七种抉择见”的建立,此七种见即用以配合九乘次第。但若由上向下统摄,则密法究竟便以“如来藏”为根,由是行“大圆满”道,行者即能得佛果。此即宁玛派“即身成佛”之理。
不过,若果将“大圆满”视为究竟道,其余次第视为“大圆满前行”,那么,无上密的修持,便是以“般若”为根、“唯识”为道、“如来藏”为果。
在这里,余次第的果,成为“大圆满”的根,不但有“次第”的意味,而且还有一层重要的意义,那就是,余次第的修习,虽以“般若”的见地为根,但却只是在知识的层次上理解空性,并不能证悟空性,犹之乎仅知道糖甜,实际上却未尝到糖的甜味。通过修习,历生起次第,而圆满次第,于是才知糖的味道。
可是,这时却仍非空性的证悟,因为在圆满次第上,行者实并未摆脱概念的束缚。犹如吃糖,吃时还有甜味、椰子味、牛奶味等等概念,左右了我们对一颗糖真实味道的体认。因此还须进一步摆脱一切概念,吃糖就是吃糖,尝出甚么味道就是甚么味道,斯然后才尝得糖的究竟真实。所以余次第的修习,对空性的体认仍落于见地的层次,这见地,即是“大圆满见”、亦即“大中观”、亦即“如来藏”,然而能有此见地,却已是余次第修习的果——这里是依次第的证量而说果,并不以化身、报身等说果。
当以“大中观见”(如来藏)为根,作进一步修习时,所修即为“大圆满”之道,然后才能得佛果。这个层次,即犹如已尝到糖味之后,如何摆脱对糖味种种概念上的知见。
在根、道、果方面,必须如是理解,然后才能明白宁玛派“九乘次第”建立的意义。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宁玛派的“大圆满”,实在是一有次第的祖师禅。故若依“九乘次第”而言,我们可以这样说,藏密宁玛派的修持,体则宗《般若经》、相则宗《解深密经》、用则宗《涅槃经》、《胜鬘经》,如是关合三系列的经典,其根、道、果的建立可视为如此。至于此三者,则实用“大中观”(大圆满见)作为统摄,如是悉皆成为可以言说思维的“大圆满前行”。
至于“大圆满正行”,因离言说思维,故即“大圆满见”亦不执,是即如祖师禅之所云:“说似一物即不中”。
但关于“大中观”(如来藏),学者却有许多误会,无论中观家或唯识家,对此皆有批评,究其实际,此悉因将如来藏视为本体之故,为本体,则为“空后转出的不空”,或为“一心二门”,皆可论议。然而宁玛派之如来藏,却仅为空性心识之现象功能(相与用),当心识受污染时,相用能名阿赖耶识,当心识不受污染时,相用则名如来藏,如是则便非空后转出来的不空本体,亦非一心有二门,只是空性的心识有两种力用,显现两种不同的相。
对于这点,读者于读本论时应细加体会。
西元一九九八年岁次戊寅四月
谈锡永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