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仁波切文集:冈波巴四法 三乘合一不可分
卡塔仁波切文集:冈波巴四法 三乘合一不可分
三乘概说
首先我想要说的是,感谢诸位由于对佛法的兴趣而暂时搁下身边的工作前来听法。
我们能真正了解三乘佛法,并且实修实证,是件十分重要的事。通常,一个还未真天深入佛法的人,首先他会想去了解三乘的架构。三乘在外表上看起来彷佛是三样独立分开的东西,当我们初入佛门时,常会对所谓的“小乘”(意为小车或小的交通工具)说:“啊!这所谓的小车或小乘一定比较差、比较低。”由于大乘是比较大的车乘,因此,它看起来也就比小乘独特优越,而且样样都较好。不过,金刚乘更特殊,它远超过前两乘完美得简直难以描述。
我们若将这些比较物质化,用三种质材做成的镜子来说明:大家一定会认为金镜最顶尖、最高等,是我们所能制作出来的最好东西;银镜稍逊一筹;而红实镜则是三者中最差的。它们明显属于三种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特质,因此在本质上也完全相异。刚开始时,我们也都是这样看待三乘的,认为它们是由三种完全相异的质材所打造出来的三部迥然不同的车子。
对三乘存著分别心的结果,使得各个车乘的追随者都以为自己所遵循的法道较其他为优;大家不认为自己追循的与另外二者在本质上有相同之处,因而造成互相敌对的心态,这对三乘之间的了解可说相差甚远。事实上,这三乘都融括在佛陀所宣说的一切教法中,它有三种特徵,即意义、精密性、效益。它们都融贯在一个完整的教法中,因此,三者分开的东西是无法称之为一个教法的。
以三乘之名传法的意义并非代表其身之本质即如此,它仅是为了契合欲修行的众生个别的能力和根器而采取的一种方法。每个人的资质不是较差、中等,就是优异,因此,也各有较适合的法门。
若依经教传承来说,则应共有小乘、中乘和大乘才对。我们另外举一个例子,当我们在浏览衣服时,会注意到它的尺寸——衣服有大、中、小三种尺码。为何需要这样呢?因为衣服是要给不同的高矮胖瘦的人穿的。尽管这些衣服款式互异、尺寸不同,却也都还是衣服。当我们再更进一步仔细看时,便会发现它不仅只有大中小而已,它还有特小、中小和大小,以及小中、中中等……,分得十分细微。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再深入细看各个车乘,而旁分出更多不同层次的东西。
老人想套进一件小孩的衣服,或小孩想穿上一件老人的衣服,都会令人觉得荒谬可笑,因为根本就不合身。这个例子正好用来说明为何不同根器的人适合不同的车乘。但小孩不会永远是小孩,他们会渐渐成熟长大;而年纪较大或较成熟的人,也非一开始就是如此,他们一样由小孩开始,慢慢长大,直到最后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同理,认为只修一乘是最恰当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各乘在适当的阶段和适当的时间都应被修到。
在一个像此地这样的国家里,我们可以想像许多在过去生曾累积许多殊胜功德的人来到这世时,已完全准备好要进入大乘或金刚乘。然而就学佛(今生修持的程度)而言,我们绝大部分还是要认定自己是一名初机者。因此,纵使我们具大聪智,能从文字上了解金刚乘的教法,但从基础做起,首先修小乘的法仍是很重要的。
刚入学的小孩子,纵使心智很敏锐清晰,也只能单由字母开始学,他为基础的小乘法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要求医生开处方,即使他学偏药剂,但不能读写的话,也没办法写下处方——他必须从头开始学。若我们能了解这个例子的意义,便知道我们必须在三乘上次第而修,因为每一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了解这点后,我们便不会产生这样的心态,认为:“我是个瑜伽士,我的见地最高,在此层次以下的东西我都可以不必修。”因此,在修大乘法时,也不应有此心态:“我是个菩萨,所以不必受小乘出离心的别解脱戒。”——这是一个修持三乘佛法的错误观念。
婴儿只喝奶水长大,没有其他比此对婴儿更为营养、安全和有益的东西了;同样,以包含个别解脱律仪的小乘观点来看,我们应该由最基础的法门起修才对。婴儿不会永远停留在婴儿阶段,当他慢慢长大时,单单奶水已无法供给他足够的营养,因此必须再添加许多东西;同理,当我们修行日益深入时,便须再学习后继的车乘,而它也在这时更加适合我们。
小乘在藏文里称为“梭塔”,意为个别解脱。当我们修此法道时,对自己负责,发愿保护自己免堕恶趣——我们寻求个人的利益解脱。再举幼儿为例:大家都知道,小孩子无法养育或照顾他人,而只要他自己愿意让别人保护照顾,那么采取适当的管教便已足够——在此成长阶段要他想到别人是不可能的。当小孩日益长大时,依个别要帮助他人的愿力,便都慢慢能够真正对他人有所助益;同理,藉著别解脱乘的修行,我们学到了照顾自己,其结果更让我们培养出一种利他的能力。
以此种方式修行,我们才能培养出一种为他人福祉而修的力量,并且发展出真正的利他愿力——这是一种菩萨的修行。当我们更进一步增长利他的愿力,并且越来越开展我们的般若智慧和力量时,便能成为一位真言乘的行者了。这就像一个人有能力驾驶一艘船或一辆车,或某种能带领很多人的交通工具一个样——就是一种那样大的力量;我们成了一个有力量,也愿发心为一切众生的福祉即生且即身成佛的人。以根器或能力的观点而言,虽然它看似三个分开的阶段——首先照顾自己,继之发心帮助他人,最后则发更大的心利益一切众生——我们所谈的实属于同一个人在发展中的不同阶段。至今,世上唯一修持三乘合一无间传承的地方,仍非西藏莫属。依西藏习惯,修证极高的喇嘛,我们称之为“三持金刚持”——这意谓他们是成就者,有力量且已圆满融合三乘之修行。
如我们在西藏之所行,若能了解并且融合修持三乘佛法的话,便会发现,我们无法单独只修小乘而舍弃另外二乘;而只修真言乘瑜伽层次的法门而不修其他,也根本行不通——任何没有融合三乘的修行,不可能有结果产生。
当我们研究别解脱乘要如何修时,可能会认为在西藏修行的人一定都出过家当比丘——事实并非如此。不过,当我们谈起别解脱乘时,其中有许多戒律要遵守,共分五种:在家居士戒、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
另有两种别解脱乘戒的传承源自西藏:其中之一称为“著白衣结发髻者”(藏音:勾卡羌洛欠),意即此种人曾受过戒,但著便服、蓄长发、结婚有家室等等;另一则称为“穿黄衣持戒者”(藏音:拉炯歇郡),此指穿法衣、受三转之戒(三种转变指落发、改变穿着与名字)、放弃家庭生活者。
学佛之人不持别解脱戒是不可能的。行者若缺此,便只是一个学佛之人的镜影而已,并非真实——因为缺乏修行的基础。至于在家居士戒——也就是最根本的戒,总共有五条。从第一至第五条,我们可以任受一条或一条以上。至于要受几条?全依自己的能力且确实能依此奉持而定。我们无法不持五戒中之任何一戒而仍能修此阶段的法。
若我们只受戒条中唯一最不的一条,却能在法道中严持不堕的话,也绝对可以成就证果。持守这种戒的人称之为在家菩萨。或许你会想:是否有人达此阶段成就而无受此层次的戒律?答案是否定的,没有这种人,这是无法想像的事情。举例来说,我们有一颗种子——一颗会发芽的种子,若我们把它存放起来不下种的话,则什么结果也不会有,因为这样是不可能发芽成长茁壮的;但是若我们将它种入泥土之中,虽然也许只长出一株小苗,但至少有一点东西长出来——因为有了基本要素的泥土的关系。
同理,受戒并能护持遵循的人,最后一定能接受灌顶,进入金刚乘,并一路在所走的法道上累积功德。我们再一次以种子的例子来说明:若我们能将这颗发芽的种子播入肥沃的土壤中,它便会慢慢成长茁壮,也必定能结出果实来;它所长出来的果实,正代表了藉著许多的功德培养修习真言乘所得获的圆熟解脱。
我们再以种子的例子更进一步说明:就像种下一颗种子会结出一点点果实一样,我们若在地上播洒下更多种子,便会有更多收成,结出更多果实;这种情形与只受一戒相对于更进一步领受多戒,直至受完比丘或比丘尼的具足戒的情形是相似的。戒受得越多,便越能缩短我们累积菩萨功德的过程,并加速得获此项修果。
若我们了解佛陀宣说三乘教义的目的即是要契合不同根器众生的修行与成长的话,便会知道它其实具有一整体性之意义。了解了这点,我们便不会由于分别与偏执的心态,而对其中任何一乘产生排斥与偏见。同理,我们也不会对某特定的对象产生执著与偏好,因为我们知道它们均属在不同阶段所代表的意义,而这些,大家都会在适当的时刻修到。
第十六世大宝法王将此道场命名为“三乘法轮中心”,意义就是“修持三乘佛法的地方”。此名并非大宝法王随意挑选的,他完全了解藉者三乘融合为一的修行,始能成就道果证悟,而这也是他取这个名字的动机。
若以人都必须修习三乘佛法的观点来看,则可见实际上它们并没有分别;它们均由同一尊佛所宣说,目的也都想达成证悟。我们知道,虽然三乘被赋予的名称不同,但事实上这只是代表不同法门的名相而已,是每个人都必须修的,这是我们在此要了解的一点。
问答录一
问:我的问题主要与我们道场的一个师兄弟有关。我想他对大乘佛法的教义并不是很积极,因为他认为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做到。他真的十分缺乏信心,所以有一次问我:“若我单修小乘可以吗?”我告诉他:“我想可以吧!”但不知您会如何回答他?
答:那样是对的,因为正如我们前面所举的例子,婴儿时期,我们须要以奶水喂养,而且也只是奶水才是最适当的食品;然而这并不表示那个人一辈子都喝奶,只不过在那个时候,这是最恰当的。但无论无如何,修别解脱乘的人可以观想以此功德——因为那也是一项功德——回向利益一切偏虚空之众生。将此回向或发心加到所修的法上,便表示他已如法地将大乘和小乘融合而修了,而成果也会依此产生……能做的就是这样。
问:若不知道我们的举动是否真能帮助他人,或反会伤害他人时,我们要如何去学习行善?
答:不管我们能做多少,不管我们以自己的身和语的能力能为别人做续做些什么,只要我们坚信此举绝对会对他人有益的话,便应该勇往直前,继续做下去。这并非意指你要耗尽所有,而是说你要尽自己所能,而且不能存著“由于我的施予,他人便应对我好”的回报心理。不论我们能做多少,都要想:“愿此举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做。”我们要如此观想才对。
问:您提到过:虽然有人生来即是大瑜伽行者,且选择三乘融合的密乘佛地修行,但他们仍须由基础起修。可否请您再更详细说明?
答:他们在今日仍必须从非常基础的部分起修是一个事实。好比有一个建立了一间房子,但还未漆好内部就离开了;然后房子由别人买去,新进来的人还是要费一番功夫将它粉刷,把一切弄好——只是他不会像那位由开始挖地起造的人那么辛苦就是了。同理,有这种过去世业力的人虽也要从头开始,但并非真正完全从“无”开始的那种情形。他们对法的了悟和修行,远较缺乏这种业力的人强多了。
问:我实在不是很了解:为何我们由于受戒而去做某些事或不去做某些事便会对我们有助益?我不是说戒律不重要,我只是不懂为何人若持戒而避免某些行为对他更好?
答:它真的会带给我们很大的利益。虽然通常舍离十恶、累积十善也会有功德利益产生;但当我们在做时,若不具为利益一切众生而证悟成佛的发心,则一点也不会有相同的力量或结果出来。举例来说,在一座高山上生长著某种特殊的药草,但无人知道,因此,纵使有这种东西,也没有什么用处;受戒或持戒便像认出并了解这种药草的作用,知晓后,我们把它摘下自己用或分给别人,累积功德——这就是它不同的地方。
问:问题是,若我们在受戒前造了业,而受戒后仍继续造的话,则此时的业力是否比不受时的大?
答:是的,业力是比较大。因为除了造恶的过失外(其本身亦是一业),还破了舍恶的誓戒。我们曾发过某些誓言说:“我不做这个或那个。”可是我们做了,这等于犯一个错,所以佛陀为我们宣说许多忏悔补戒的法门。除了一、二位极为优异的个人外,也许没有人能在一整天中不或多或少犯一点戒,因此,我们要对自己的举动忏悔。
生悔过的心是非常重要且非常必须的,佛陀会在经典中将这些说得很详细。
(问答录一完)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先谈到了三乘是什么,再来是必须修习三乘的原因。当我们继续往下说时,会更深入各乘不同的法门,以及修习这些法的行者的特质。
三乘之内涵可以总括分为见、修、行、果等四个重点。
首先,第一个是“见”。“见”在此处代表我们为自己定下的一个最终目标或方向。例如,以世间法来说,当我们想要完成一项工作或做某一件事时,便将它视为一个最终的目标或旨趣。同理,在佛法上来说,“见”代表一个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或目的,例如解脱等。
别解脱乘(小乘)
别解脱乘(小乘)的“见”,就是一切众生不断地轮回遭受痛苦。什么是这些永无间断的的痛苦和不幸的原因呢?其实这都是由于众生执著一个真实的“我”所致。我们所惜恋的自我,基本上并不像这样存在,这只是一个来自我们自己的迷惑和错误的想法而已。若我们能藉著修行,了悟这点,或消除这种错误的观点,便能减轻痛苦。因此,“见”在此处便是指藉由消除对自我错误的攀执而远离痛苦,达到一个永远安乐的境界。确信此点也就是别解脱乘的见地。
执著于一个真实的“我”的想法,是由于心的攀执所形成的一种概念;我们可以说,那就是一种习气——它执著于有一个真实的“我”,也执著于有一个真实的“他”,相信这些真的就在那里,真的就是如此。由此错误的概念而产生了“这个对我好”或“这个对我不好”,以及“这个让我觉得舒服”或“这个让我感到快乐、痛苦”等等的想法。这些执著或攀执就是让我们不断在轮回中受苦的最根本原因。
假如确实真有什么,我们便无法舍弃它,因为它在那里就在那里;但事实上是没有什么好舍弃的,认为有一个“我”的想法,一开始就是个错误。这里的确是有一些东西要舍弃的,那就是引领我们去相信有一个真实的“我”和“他”的习气与无明——我们要舍弃的是这个认为自他真实存在的对立想法。由无明而产生习气,它让我们恋惜、保护、贪求与自己有关或属于自己的任何东西;而在另一方面,则对非“我”或“我的”东西产生恨意、瞋念和嫉妒。就是如此这般造成了我们在轮回世间不断流转的三个根本上原因:第一是无明错认子虚之事为真有,第二是贪爱执著属于自己的一切,第三则是排斥属于他人的一切。基于这三个原因,我们才会受到无法想像的苦。 若不了解此种见地,我们是不可能脱离这些痛苦的。但仅仅听到或思考它,也不可能让我们就此摆脱痛苦;单有这些知性上的基本了解,并不足以让我们清楚知道自己过去长期以来所累积的习气业力有多强,导致每一个人的所思所作均已定型。除了基本知性上的了解外,我们还须要实修。人若耽溺于,例如酒或毒品,便会体验到我们刚刚所说的那种感觉。虽然大家都很清楚酒或毒品根本不会带给我们任何好处,而且事实上它更是有害的,但由于人已形成一种不可破的习惯,因此要马上舍弃这些恶习,事实上是很难的,这须要花上一点功夫和时间。
若能净除执持有“我”之想的无明,我们便能出离轮回痛苦,达到个恒定、有自信的祥和满足境界。因为我们已经舍弃了一件错误的东西、一个错误的见解,换上一个不是错误的;既然不是错误;便代表是正确的,因此结果也必然确定无误。
此种见地不仅只限于小乘的行者,菩萨乘(大乘)和真言乘(金刚乘)的行者也应了解并付诸实修。它是所有行者在法道上的某个阶段所必然要修的东西。
我们之所以修行法道,是为了要证入一个究竟安乐、恒常不变的境地,并于其中了知一切诸法的实相。“道”在此之所指,便是达此喜乐之境的实践或力行。我们可以举一个相似的例子来说明:好比有人被逼着关入牢狱,除了受迫而觉得可怜外,他唯一所想的,更是何时才能得重获自由,重过安乐的日子。我们所说的法道与此相似。
若扼要地来谈这个题目的话,我们可以把它浓缩为四点。其一是轮回的一切(外在环境以及住于其中之人),本质上都只有痛苦可言。或许有人会想:“今天我实在很快乐,一切都很美好。”但他们不了解苦也有三种:苦苦、坏苦、行苦。那就像我们被痛苦的栏栅所围,虽然我们在栏栅内,但不一定在当下即感到痛苦。它又像我们住在一间正起火燃烧而且就要烧到眼前的房子一样,我们所处的地方暂未着火,因此便觉得一切都没有问题。
了解这些痛苦后,我们必然会感到难过——为整个情况感到难过遗憾。我们可能会问:“这些痛苦如何而来?”四圣谛之一的苦谛指的就是由于贪、瞋、痴、慢、疑等五种毒染而导致痛苦的产生。它不是某些由外加诸我们身上,而是这些存于我们内心的东西所引起的。若我们内心有这些毒染,一定会感受到痛苦;反之,痛苦在我们心底便无从生起。
若我们了解痛苦的生成之因,便能进一步知道如何舍弃它。小乘舍弃它的方式就是杜绝根源,也就是消除烦恼业障,使我们身、语的行为举止完全清净无瑕。
正如我在昨天提到的,我们之所以要受各种不同层次的戒律(一般总括有七种),最主要就是培养我们清净正确的身、口、意。每一种戒律都有我们必须保护或护持的特殊事项,让我们不致受到过失的染污。这代表了我们对这些心烦恼已有认知,故要保护自己免受影响(依字面上的意思是不中饱它)。这与一个人走过一处骯脏泥泞的地面时一样,他要迂回小心地走,以免踏入烂泥堆里,弄得全身脏兮兮的; 虽然他可以看见污泥就在那里,但仍要小心翼翼地前进,避免被弄脏了。
上面所提到的,我们称之为“舍家戒”,也就是无过或无瑕的戒,它就像前面我们曾说过的,要舍弃家庭、换掉衣服等等。我们知道在家确实是有一些好处,例如,可以享受一点快乐和闲暇时间,也拥有较多财物。但事实上,跟着而来的痛苦较多。例如,我们得获一件用最上等质料做的精致外套,但当我们穿上它时,这种衣服的质料却让我们生了一场病——由于它并不适合我们,所以穿上时反让我们生了病。同理,为了想在轮回中获取短暂和少许程度的快乐,我们的人微言轻将使自己的烦恼不断增长也增强,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痛苦。
对此有所了解后,我们才会明白,人虽然在轮回中追求种种目的,而可能得获一点短暂的快乐,但它最终却只是带给我们更多痛苦罢了。此外,大家也会了到,若不真正跳出这种境况,便永无走出痛苦之日。有这种想法的人,会想要出离凡尘生活,放弃短暂的快乐。而以长远来看,这种快乐在到达一个永恒究竟的安乐之境时,便很容易得获了。
小乘中出离家庭的人,可以在很多方面舍离过失,并以善行代替。所以,第一步,小乘行者可先舍弃一切与自己利益有关,或可为自己带来利益的职业或工作,而改以托钵为生(没有任何工作,与乞士无异)。其次,头顶上不能有屋顶,随遇而安,没有个人的喜好,也不担心居无定所的问题。我们不能做任何营谋,只能随处而修;心中不能想“这块石头碰到了我的左脚”,或“那棵矮树挡到了我的路”等等。再来,我们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内体完全舍弃对舒适的执著,让其维持在自然本来的面目中。举例来说,我们可能在一个阴森地方——例如坟场修行,旁边举目望去皆是死人;我们应该了解,事实上,死人的尸体与我们的身体本身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这些能让我们舍弃痛苦的修行,有某种程度上的艰苦困难,在实修上需要很强的毅力。在这点上,我们可由两项来看:首先我们要了解虽然目前很辛苦,但大家所追求到的成果却是无可言说的殊胜与奥妙,我们要对此培养出信任与自信。举例来说,我们在世间法上若想完成一件事情时,便很愿意暂时忍耐吃苦,直到达成目标为止。如果有人愿在那种事上忍受那么多苦,那么在修地中为了一个更大、更恒久的结果,是否应更愿意付出呢?
毅力的第二点是在修行本身的止观禅修上。当我们修行且在修行上得获定力时,我们对事物外表的执著便会日益减少。当修行更为深入时,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快乐也会开始生起;当它生起时,我们便会了解这比以前我们经由外在刺激所觉受到的快乐有意义得多了。
这个主题又可分为四点来说。在禅修上,我们所谈的是殊胜的内观,它指出我们执以为真的人,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这不是我们单凭思考或知性上的了解便能领会的事。在此点上,它是须要当下了悟的。我们知道自认有“我”存在的想法根本不成立,也不真实存在,因此由它而起的一切,实际上是无生——无真正生起,也无确实存在。当我们了悟到这点时,就是我们禅修成就、修行圆满的时候了。证果由此结出,而证果则完全是与行者的精进与努力相对的。它有三个不同的层次:最精进者,在一世中即能证入涅盘;修地较不精进的,会在两世;而修行最不精进的,也会在三世得到证果。
虽然小乘的最高证果是寂静涅盘,但当它与佛圆满开悟的究竟境界相比时,是非常短暂的。你几乎可以说它很渺小,而这也是它之所以被称为小乘的原因。有时小乘又称为“暂休乘”。当我们历尽艰苦,走完很长的路后觉得很疲惫,而后来到了一个可以暂时休息的地方,虽然我们远未达到目的地,但能稍做休息也是好的;虽然我们远未抵达终点,但总算能暂时喘一口气。此例表示藉由修行别解脱乘(小乘)之道,我们便能证入阿罗汉(又称杀贼者,杀烦恼贼之谓也)之寂灭境界,征服情欲与烦恼。但我们若要得获诸佛的圆满证悟,便一定要继续往前,修行菩萨道。
在讲完了四个主题后,我们就结束了别解脱乘(小乘)的开示。
菩萨乘(大乘)
下面我们要讲菩萨乘。但绝非当我们在修此乘时,便好像完全与别解脱乘分开、不相干似的。菩萨乘的基础在于对别解脱乘法的完全了解、实修和证悟。
首先,我们来谈菩萨乘的“见”。至此,我们便不只要了解自我不真实存在而已(即“人无我”),我们远要了解一切万物也不真实存在或成立(即“法无我”)——人与外在诸法皆不实存。菩萨乘之“见”,即是人、法皆非独立自主存在,任何显现都只是迷惑的表相而已,并不真实存在。这个对于空性的广大见解,比我们先前在小乘里所提到的更为宽广,也更具自信。它们之间的不同,就如同透过针眼或者广大的空间所看到的虚空其间的差异一样,而这也是它之所以被称为大乘的原因。
另外,在别解脱乘中,修行完全以人为中心,为了自身的福祉而付诸行动以达目标。但在菩萨乘中的焦点则更为广大,行者愿发心为一切受无间痛苦的众生修行证悟成佛。它又分为两点:第一,使用更为广大的法门修行,第二则是以大悲之心从事修行。我们知道,一切相对的显现均缺乏任何真实的基础,也就是它们并不真实存在或成立。不执诸法,我们便能对空性有真正的了解;若我们能透视空性的本质,便会了解一切众生均由于缺乏此种认知而遭受痛苦。领悟这点后,我们自然而然会为他们生起悲悯心,希望能带领他们至解脱之境。
在菩萨道中,我们要如何生起此“见”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切诸法均是唯识所现——一切我们所认为好的、坏的等等,都是由自心本身所现起的。若我们不断观察它,便会发现觉受一切的心本身并没有形状、颜色,或任何实质的东西。想看看自己本身的这个心,就好比我们的眼睛想要看自己一样办不到——它不能看到自己,也没有东西在那里被看;心是超越观者与被观者的,它超越此种惯例,这就是所谓心的大空性。一切东西都在能认知它们的心的面前显现,而心也觉知一切在它面前显现的东西。这种因缘和合的关系,正说明了一切万物的缘起法则,而这也正是空性的本质——基本上,它没有什么真实的。
具备了这个知见和了悟后,我们执一切为真的想法,以及由此而起的痛苦,便会慢慢消失。由于我们不再相信一切相对的显现(诸法)是真实的,因此痛苦会越变越少,直到完全消失为止。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我是一个魔术师,我用法术变出一条毒蛇出现在众人面前,不知道我会变魔术的人一看到蛇,便会以为是真的,于是都感到害怕,以为蛇会咬他们;然而由于我就是这个魔术师,我知道事情的真相,因此一点也不害怕。同理,不了解一切相对的显现都具空性本质的人,便会对所碰到的一切感到极端惊恐和害怕;反之,若我是位当下了悟空性的瑜伽士,便知道没有什么东西具有真实的本质,因此也没有什么好哧到我、教我害怕的。
菩萨乘的空性禅修与之前别解脱乘的止观禅修是有关联的。但由于小乘的见地仅止于修“人无我”,也就是没有真实存在的个体,而在此地见地则视一切现象亦完全不具真实体性,因此,就其观点的宽广性来说,两乘之间确实有些不同。
随着此“见”而起的“行”便是六波罗蜜,又称六度圆满,是六种利他的修行。至于修行的成果则全依个人的努力和发心而定,有在法道上多少累积一点成绩的初机者,也有已经累积了无数功德的老修行者。依照修行的程度,总共有四个不同阶段的法道可供大家次第依循: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另外还有一个第五道,但它是来自前四道的证果,称为“无修道”或“究竟道”。
第一道是初机者所修的,称为“资粮道”。这时,行者仍对诸法之现起有分别对立之想。虽然我们已知一切万物均无真实体性,但对我们而言,它仍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存在,并且愚弄我们,持续产生烦恼障,以致有例如对别人生瞋念或贪念的情形发生——这些烦恼业障必须以慈悲等法门来对治。
第一个圆满度是布施。布施有三种,首先是法施。一方面它意谓我们要尽自己所能去教导或为别人开示佛法;而在另一方面,倘若我们无此能力时,也要尽力以自己的身和语修行善业。后者,首先我们要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修行,并带领他们到证悟解脱之境;其次,我们要一心不乱地修法,专注在凤修的主体上;最后,我们将所累积的功德回向一切众生的福祉。上面所说的,即是两种法施——传法和修法的布施。
第二种布施是无畏施,也就是用我们的身与语去利益他人,用任何我们身体所能做和所能说的去帮助他人。例如,教导他们(使用我们的言语)、保护他们(使用我们的身体)。
第三种布施是财物施。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要如何做最恰当、对他人最有助益,然后再将实物或钱财送给他们。这并不表示我们一次便要倾出自己所有,而说:“嗯,全都拿去吧!”财物施的本意是要把我们能力范围内的东西供养出来,然后再慢慢培养舍掉一切属于自己的东西去利益他人。
以利他的发心修持各种不同布施的同时,我们会自然培养出对众生的慈悲。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若我们存著利他的发心努力做事时,便会感到欢喜,而同时对众生产生极大的慈悲心。
修行布施的方法要采取一种谦逊的方式。自己保持一种谦虚的胸怀,置他人于我们之上,以温和的态度和柔和的话语将东西布施给人——它们可能是任何物资性的东西、法物,也可能是身体之劳等等。希望受施者接到这些东西时会感到高兴满足,而这也就是菩萨的戒律。
第三度圆满是忍辱。它表示,当我们用各种方式做到利生工作时,有时会发生困难,且不容易克服。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我们正在帮助某人,说尽好话时,这个人却以恶言狠语相对,当下我们很难憋住怒气不发,但心中仍要存著帮助他的想法。因此,若要修行,这就是我们要修习忍辱的地方了。
第四度圆满是精进(藏文的原文本身甚至有积极热诚的含意)。它代表我们对于修习菩萨道怀着非常欢喜和渴盼的心情,认为就是有这个身体做基础,我们才能修习种下一个善因,其后,更为了众生的开悟而结果。我们为自己能有一个殊胜的机缘得到证果而感到欢喜。有幸身处一个能达广大目标的顺缘中,我们都感到非常高兴和满足,而这就是精进和努力的意思。它不像政治客脸上挂着一幅微笑,却心存欺骗;他表面上做得很好,暗地里却另有动机,且在内心对他人存有瞋恶和忿恨之意。这绝对不是那样,我们完全发自内心的欢喜,能做一些有益他人的事。
这种心态就像一位母亲喂食她的小孩一样。她把一切她认为有营养的东西都拿来喂他吃,她只关心小孩的反应:他有没有在吃?消化得好不好?吃进去的东西是否都对他有好处等……?她真心欢喜这样养育小孩——这里所说的就是这种心态。
第五度是禅修(觉知)。它代表当我们以身、语帮助他人时,要保持觉性以避免造成任何错误。我们全神贯注在所做的事情上面,关注着这个对他人有益的举动,一心不乱地做去。举例来说,当我要把茶杯拿给某人,但对自己的动作一点也不留心时,便不会注意到对方是否已把手伸出来接住了杯子,因此,我或许会不小心就把茶杯掉落地上,让水溅得满地都是,以致事情没有做好。我们做每一件事(从布施开始)都必须很专注,保持觉性做去。
行者不仅要如此修六波罗蜜,其修法亦应延及于皈依的根本——三宝。例如,当我们向三宝行供时,不论其为花、灯、蜡烛或水等,都要在心里祈求:“愿我能藉著供养三宝,将一切众生由轮回的痛苦海中解脱。”这也是一种修行布施最好的方法。不管我们所供的是什么,行供时态度要恭敬如法,不要看起来非常随便草率。摆供品时,一切举止也非常小心审慎,这才是正确的持戒方法。行供时若觉得有任何困难或麻烦的事情时,都要欢喜承受,不要觉得不耐烦。我们应该想:“能为众生做供养,这是一个多么殊胜的因缘呀!”能保持这样的心态就是忍辱波罗蜜(它亦有宽容,耐心、毅力之意)。
若能对此供养布施存着喜悦、高兴、热切和尽心的态度,了解我们因而可以累积功德、回向众生时,这就是第四个精进度。第五个禅定度就是做这些事时,要很留心注意,全神贯注。这好比当我们在倒供杯的水时,不会一半倒在杯里,一半倾到外面去(就像我今天早上一样);或者像有些供杯不是只倒了一半,就是满到外面桌子上来,或者头发掉进了供杯等等不一而足。如有这些情形发生,便表示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事缺乏觉性和专注。
最后的智慧度就是要我们以解脱一切众生痛苦的发心来行做这些事(布施等)。培养出一个这样的愿力后,接着让我们的心住于三轮体空中,也就是不执行者、受者以及所行之事为实有之境。
以上是关于菩萨道(乘)的一个简短开示。
问答录二
问:在大乘里有个想法,就是不入涅盘。请问不入灭的意义在哪里?
答:你说得对,在大乘里我们确实不希望住在一个寂灭或静止的境界。当然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轮回痛苦的本质才会产生智慧。所以,一方面,我们确实感受到轮回本质是痛苦的,而宁可不要停驻于轮回之中的短暂快乐(或看起来像似的快乐);另一方面,则愿更进一步培养大愿,誓言解脱一切众生出离轮回,所以发愿不住涅盘之境,只愿尽度一切众生——这就是菩萨不住涅盘的原因。有一个比喻:就像一个带了很多孩子的母亲,一心只为孩子着想,卖力工作;她不断照顾他们,一一满足大家的需要。
问:若不住涅盘的话,人是否可以达到那种程度的证悟而继续度众?
答:由抛弃烦恼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说菩萨就已证入那种境界——就是我们所谓的寂静的境界,也就是阿罗汉的境界。但那不全然是阿罗汉的境界,因为菩萨所追求的是烦恼障与所知障两者的完全清净。
问:这个问题也是有关大乘与小乘之间的差异。对于“人无我”与“法无我”,我知道佛陀曾就无我之见做过比喻:他说,就好比车子是由各式各样的零组件所组成的,那么车子又在哪里了?而轮子也是由各部组件所制成的,依此来看,则根本没有一个所谓“车子”的东西。现在,车子是一个外在的显现,而佛所说的是没有人我,但,难道这不也说明了没有车子(法我)吗?这个认为根本没有东西存在,只有组合的比喻,是不是属于小乘的见地?
答:想要更清楚地了解“法无我”是对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去了解它的真义。它的意思是一切事物都不是依我们惯常为它设定的假名和作用般的存在和运作。例如,我们有眼识,它可以觉知一个物体,而物体则由眼识所摄受。这两者只有在因缘相济时才会作用,因为它们本身都非个别独立存在的,必须相互依存才有作用——它们之间有种依缘的关系。眼睛无法单靠它自己便能制造出影像,所有的主客体关系都是这样作用的。
问:因此它是属于大乘或小乘的?
答:它是属于大乘的。在包括声闻、缘觉等的小乘中,亦有“人无我”之见,但它与大乘的“人无我”不尽相同。不乘行者相信一切物质东西最终都由最微细的粒子所组成;此外,他们还相信心识真实存在的刹那只是一种明知,而此识流正代表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体验。离此外,它基本上没有所谓独立存在的个人。因此,这在见解上是不同的。
问:我的问题是有关蛇的。为何大家总对这种可怜的动物印象恶劣?为何蛇在印度教、基督教和佛教都被认为是没有罪的?为什么不说是狮子或蚊子?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第一个宗教都要挑他毛病?
答:可能因为我们有许多例子都拿他来说明一些事情吧!但这都只是暂时性的。由于他是一种非常清楚又易懂的东西,因此大家便都使用他来做例子。但我们没有真正的理由一定要拿他和狮子或其他的东西相比——蛇本身与此无关。他除了是用来做为说明某种意义的凭藉外,本身并不具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
问:今早当您在开示大乘法讲到布施时,我感觉您把次序弄反了。以前讲的时候,他们总是先说到财物施(物质上的),再来是法施(心智上的),然后是无畏施(精神上的)。但您把次序颠倒了,您先说法施、无畏施,再来才是财物施。我不知道您这样做是否有特别的原因?
答:您说得对,习惯上它的次序不是这样的。佛陀的确把财物施放在最前面,这是因为一开始就要把自己的身体布施出去,或是确知某个法一定会对某人有帮助是件困难的事。这些一开始都较困难,而对于正在聆听佛陀说法的大众而言,教导他们做为俗家人布施出自己财物的观念则比较可行——倘若他们很富有,便可以布施一点出去。这个观念是要我们先藉财物施做修行,施舍得越多,便越能证明我们对这些财物或家产的执著已越减少。虽然财物施本身并不能完全达到圆满,但却可以引导我们去做更大的布施。所以你说得对,我在这方面犯了点小错。
问:为什么我们有很多祈愿要到极乐世界?或许我对极乐世界的了解不够,但倘若我们想继续留下来度化众生,则在极乐世界中似乎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事吧?
答:我们之所以要培养往生净土的愿力,是因为在我们目前所处的轮回痛苦中,根本无法真正有效地度代他人。因此,希望投生西方净土时,我们要发这个愿:“愿我能不思议地化生于彼地,刹那即证十地果;愿我能化身无数,度化众生。”由于能到彼国,我们才有能力真正度化他人。
问:美国的佛教徒进入金刚乘似乎非常快。我对您所说的原因很感兴趣。美国的佛子真的全准备好了要进入,还是他们只是由于贪婪而陷入?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金刚乘的修行似乎很丰富多样化。举例来说,它比一般开始即静静坐着什么都不做的方式吸引大众多了。
答:我无法很肯定地说什么。但在许多国家,就像此地的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因为具有适当的基础,也就是宝贵的人身,而想进入修行。因此,他们觉得须要次第而行,走上法道。举个例子说,我们有一座树林,我们将它放火烧,不是所有树木都会烧掉:枯乾的会马上化入火焰中,但活木或潮湿的木头便不易著火——这说明了我们无法说金刚乘毫无分别对每个人都契合、每个人也都有能力修它。然而,或许有些人在过去多生中已培养出这种修行的愿力,并且在过去生中也修过,因此,他们便早已有了这种意愿。这样的人是有可能的,因此他们在今生便能马上修大乘或真言乘(密乘)的法。无论如何,只要有人对此修行有兴趣——真正的兴趣,便表示他们过去生都曾累积过善业,或与它有因缘。但在另一方面,就如我所曾说过的,若在心里想:“这个法门最好,其他的都比不上,我才不想去修其他的呢!”这便是一个大大错误的想法了。
问:我们不是只有一尊佛,而是有很多尊曾化现到此世间来。举例来说,我们谈到本贤劫的千佛,虽然他们将住世好几千年,但很多都只有传小乘的法,以及依此证到的果,也就是阿罗汉——他们从不教导菩萨乘,但就是没有传真言乘的法。
答:在此千佛中,除了释迦牟尼佛以及另外一尊未来将化现世间来此度众的佛外,其余的都不传真言乘的法。这并不是他们不知道或不懂,而是他们了解众生的根器还未圆熟,还未具备此等智慧和功德来领受这些法——他们还未做好准备修它。而这也说明了,今天大家有兴趣来此听法,绝对是由于我们过去生的善缘以及所累积的功德的缘故。
问:当行者依循法道更深入每一乘的修行时,在共生活上是否责任也会加重?例如,当业障清除的同时,是否也会由于担负较多的责任而遭遇更多阻碍?例如,我们一定非要做出什么才会产生因果,平时甚至连起心动念都会招来果报……确实很难说清楚我想问的东西。举个例子来说,我们都认为小孩子很天真,但其实他们是无明,因此,当他们喝东西溅得满地都是时,我们不会处罚他们,因为他们不懂;但大人若故意糟蹋食物时,我们便会觉得他不可原谅。当我们累积更多知识、当我们更为成长时,是否也意谓对自己有更多的责任?
答:萨迦班智达说:“当一个聪明有智慧的人做了一件甚至是很大的恶行时,其果报也未必是很大的;然而当一个愚夫做了一件甚至是很小的恶行时,其果报也可能变得很大。”这中间的差异在于修佛的人知道过失就是过失。若我们能认清楚过失,便知道在修行中,何者该奉行、何者该舍弃。然后,举例来说,当我们有恶念产生,或做错了什么事时,便能以修忏的方法来对治。虽然忏悔也许无法完全清除罪行,但它可以减小或减轻未来必须承受的果报——它会使果报一直变小。若我们不懂佛法,不知道善与恶之是的分别,虽然只做了一点小小的坏事,也会情不自禁地暗暗自喜,因而加重了未来再犯的习惯和倾向。当然在此情况下,我们也不会有兴趣忏悔业障的;如此一来,这使得我们的罪业越造越大。反过来说,若我们修行佛法、清楚状况,造了业没有悔意也不忏悔的话,则我们将比一个愚夫更为糟糕。
问:关于法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朋友或邻居对我们修佛的事或多或少有此听闻,或他们有时也会直接探问我们,但我常拿捏不准该说多少。我认为我应该把所知道的全部说给大家听,但又觉得不应该说太多。什么是我们可以教给人的,有何准则可循?
答:不同的个人有不同的能力,有些人心智特别敏锐,马上就能领会别人所说的。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很容易和他沟通东西,而且他也马上就能了解到我们所说的。可是大部分的人都没有这么好的能力,因此,很难确实说我们可以说多少或不能说多少。但是,这里有一个通则,举个例子来说,若你正在做一个消除或舍弃痛苦,想要达到安乐之境的修行时,你便可以和他们讨论或对他们谈到自己的这个修行。另外,你也可以说你在修行累积利他功德,并且培养慈悲心——这就是你目前在做的佛法修行。还有,你也可以谈修佛如何让你生起平等心——一种在任何情况都能与别人相处的能力,在不同种族或性别的人群中营造融洽与和谐。然后,你可以说明我们有许多法门,包括身、口、意等的修行,同时再说我们以身体拜佛或绕佛,以口念诵各种经典、呪语等——但最重要的是心。就像在世间法上,当你在心里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时,身与口就会跟着去做,所以修行佛法也是一样。若你的心非常坚定可行,则你整个的身、口、意便会依着它做去。但通常我们要先谨慎观察什么适合对方,这样才可能他有所助益;而不是全盘托出,因为那样不见得地对他有所帮助——这一点很重要。你可以对人阐述止修,也就是止息妄念的基本修行;由于这是一切修佛的基础,因此若有机会的话,这是你应该要告诉他们的。慢慢的,若他们也开始修“止”,而且也产生明显的利益和进步时,我们才能再对他们多谈一些。
问:你说过,有一天所有众生都会解脱,所有众生最后都会慢慢脱离苦海。有没有任何经典说这样到最后会怎样?它会不会回到最初开始时候的样子?
答:您问得好。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一个人无法祈望度尽一切众生,或真能度尽他们,空尽轮回。我们只是发愿解脱一切众生出离轮回苦海,并以无尽快乐代替痛苦。我们并非要让一切完全不存在,就像空间的空无一样,我们只是想要消除众生的痛苦,带给他们安乐。每当我们修法完毕做回向时要念:“愿以此功德回向解脱一切众生出离苦海。”但事情不是到此就结束了,只做回向并不表示我们已经完成工作。但做这样的回向可增强我们的愿力,壮大我们的力量,让我们更加能胜任何生度众的工作。由于这是一个向前推动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发愿:“直至证悟成佛前,愿我能利益一切众生,解脱他们出离苦海。”
缺乏佛的圆融无碍和偏知,凡夫如我们者,是不可能说出真正度尽轮回众生时的那个特定时间。不过当我们修行回向一切众生最终都能解脱时,我们便会累积功德,而那就像把一杯水倒进海里并与之混合一样:大海和杯里的水本是两件相异的东西,但现在它们混合成为一体,因此水永无不会消失,永远不会蒸发掉,它们变成了一个更为强大的东西的一部分;反之,若我们有一杯水,即便我们没有故意将它例掉,就只放在桌上,最后它也会蒸发消失掉。这就是我们必须做功德回向的一个原因。
问:之前我会问过关于佛子准备接受金刚乘教法的事,您的回答让人觉得相当有信心。因此,我现在要说的虽然与三乘佛法没有绝对的关系,但对您所提,我们正处末法时期的说法有很大的兴趣。我感到有趣的一点是,有许多人正准备好要听闻佛法,但同时似乎也有阻碍似的。
答:这是事实。我们这几天的情形也有些相似。一方面,我们所谓的“坏时期”,也就是末法时期不断延伸扩展,在此期间有五种因素会扩展增强,而我们就处在一个这样的时期;但在另一方面,对真言乘佛法有兴趣者也日益增多,并广泛弘扬。当然,这是有原因的。在战争中,若我们有一个很难应付的敌手,我们便需要有一件厉害的武器才能打败对方——而这就是为何佛传下了特别殊胜的法门以便在最艰困的情况和时机下修行。在我们这个时代正需要此种教法,而它也尤具大利。据说,过去曾有一段时间,所有众生非常和平悠闲地住在地球上,此时众生心中甚少有烦恼妄想,因此,他们并不需要特别猛利或殊胜的法门才能好好地修习佛法。
莲华生大士曾预言道,当从生烦恼炽盛时,真言乘的教法便会大为兴盛广传。此预言已成真实,我们现在就是处于这样的时代,而这就是莲师所说的时候。
问:首先,我对能听闻佛法表示感激。对您刚刚所说的感到很好奇,可否请您对于五种因素再详细地开示一下?
答:被称做“坏时代”的末法时期有五种徵兆。
第一个是知见的堕落。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自认为:“我很不得了,一切都逃不过我的眼力,这就是我的见解,我本来就什么都懂。”人制造出各种自我膨胀、自我吹嘘的哲理,这绝非是一个圆满之道。众人对真正正确的法道完全感到迷惑、困惑和无知,以致各式各样的邪见全冒出来,这就是堕见。
第二个就是真正所谓的“坏时代”,即进代本身不好。这指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因缘业力牵引,导致众生产生过失病苦等。越来越多种类的疾病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生。
第三个则是与人的寿命减少有关。人的寿长(指正常健康的人)越来越短。现今有人可能活上一百岁,但这在另一个久远以前的时代是相当普遍的事,而未来人若能活到十岁,便会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了。
再来是人的妄念加重。久远以前,人了解烦恼障是虚假不实的。他们对此非常谨慎小心,若有了烦恼,便会觉得十分羞耻,自认为有烦恼是件非常困窘的事,因此连对别人,或在公开场合,都不敢讲。反观现在,我们不仅习惯有一大堆烦恼,而且远日益加重它;我们把这些当成是好的东西,甚至弄来各式各样的娱乐(影片、录影带等)。这些根本就是在向我们推销妄念,使它越变越强。我们对日益深陷的妄念乐此不疲,而这也是为何末法时期烦恼深重的原因。
最后,第五个原因是佛法本身的没落。由于我们在第一项中所提到的自我吹嘘的邪见和妄见泛滥的缘故,这种人所追求的道路终究是错误的,不可能有好的证果出来。这些法道非以佛陀所宣说的可信真理为其基础,因此不会有任何好结果产生,它只会带来更大的痛苦而已。
以上就是五种的衰堕。
问:这是一个我个人常感到的迷惑。在讲述六波罗蜜时,或在许多佛法的例子中,我们常使用母亲与儿女来阐释布施;但常常在同一主题中,我们也谈到做为在有人有家累的痛苦,在深入法道后,终究有其必要舍家与家庭生活。这两个并行的例子,让我感到很迷惑。
答:你说得对,这两个例子并不适合摆在一起。就单方面来说,母亲与儿女的例子是要阐述菩萨道的愿力,但完全舍弃家庭的说法,则是小乘的修行。在小乘中,我们一心只求自身的解脱(或自己的快乐),因此不可能同时照顾配偶和儿女。我们常会想由那种环境中逃脱,做属于自己要做的事,而这又是两乘间观点之大小的区分。
在菩萨道上,我们所要追寻的是自己与他人的利益,因此,在这点上,我们可以做个遵循小乘戒律的菩萨,剃度出家,一心只做度众工作;或者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发心帮助他人、利益他人,如有必要,可以忍受任何困难和艰辛的在家居士,而同时当然也是个菩萨——我们可以择一而行。
问:我不甚了解当我们说一切现象如梦幻时是什么意思。您能帮助我更加了解一点吗?
答:我们以做梦的例子来说明诸法虽以表相显现,但其本身并不真实存在,就如同做梦一样,虽然它确实真的出现过,但并不如在梦中般真有其事。再举个例子说,当我们做梦时,并不感到自己在睡觉做梦。我们在梦境中梦到自己与白天生活一样的东西,不过因为我们是在睡觉,所以在梦境中所看到的天空等等东西并不真实存在——它们只是我们在睡觉时的一个迷惑和错误的心影罢了。但当我们警觉到自己在做梦时,虽然它不会因为我们认出它只不过是一种表相的东西就马上消失,但我们还是可以体悟到其真实的体性。我们可以了解到只不过是个假相罢了,因此不会对它生执著;我们会正确地了解或领悟它们只不过是一些显现而已,没有任何真实的根据。同理,我们清醒时的表相生命,都是来自错误和迷惑的习气。当我们当下了悟到其本身并不具任何一丝真实的基础时,便会知道我们不再有理由继续在轮回中流转——我们不再受迷惑或受骗于一切假相(显现)。利用做梦的例子,就是要说明这点的。
(问答录二完)
在菩萨的修行方面,我们谈到了六度圆满(波罗蜜)。每一度圆满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在它们本身之内也涵括了一切其他度的圆满。当我们修布施度时,我们可能会想“刚刚修完了布施度,现在再修下面一个”——绝不是这样的。因为每一度圆满都包含了利他的发心,或曰菩萨的愿力,而且每一度圆满都包含了某种形式的其他度圆满,这才是真正的布施、持戒、忍辱等以至智慧。而智慧是一切度圆满的悟力和准则,因此,它本身也包含了所有其他各度圆满。
另外,我们有所谓的“四摄法”(或曰“四摄事”)。为了实践菩萨的修行,我们要应用此四摄法,它是行于法道上无失误的法门。
第一个,是我们之前已在其他主题中提到的“布施摄”。这里我们要了解,纵使怀有敌意或戒心的众生,最后也会对任何布施的举动有善意的回应。我们可以由动物的例子中看出,比如野鹿,若我们喂食它,它也会慢慢不畏惧我们,慢慢习惯我们。任何人对布施都会有快乐喜悦的感觉和回应。
我们多少要依自己的能力做些布施。菩萨若向一位对他怀有恶意的人行布施的话,他也会慢慢改变这个人的心意。人通常在三种心态中自然会倾向其中之一,即善、恶、不记:他们不是想帮助人,就是想伤害人,或根本不在意。布施可以控制和改变人的精神或情绪,这意谓有些心怀怨恨、不满的人,也会慢慢回应别人对他仁慈的布施,到最后甚至成为至交。此外,行布施不会结怨敌,甚至也可扭转他人敌对的心态。虽然我们所说的是:藉著布施之举,甚至可以影响这些不喜欢我们或对我们怀着不善的人;但那些暗藏某种动机来做这些事的人,则不在我们所指之列,例如政客等……。有些政客想:“若我对某人好,便能从他那里得到某些东西,然后我再将他一把毁掉。”
四摄法中之第二项是“爱语摄”。这意谓:在任何情况下,菩萨都应以最温柔、悦耳、柔软的声调对他人说话。声音本身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激励和安抚作用,这样他人便会对我们友善,很容易接纳我们。温柔的举止和柔和的言语都是一位菩萨表徵。
第三项是“利行摄”(与某个目标或某种意义相契合之作为)。这表示:与他人共事时,我们要尽量配合他人,入境随俗。我们不应自认高高在上,引人注意,把自己当成彷佛是帮助下面这些卑微众生的菩萨一样。由于这些并没有道德与不道德或善与不善的分别,因此我们应随顺众生做事,这表示:我们应该与他人和谐相处,与他们一起吃饭、一起行动,和大家一起看东西,照他们的方式一起玩。这样可以藉由一种友谊、亲密和平等心的产生而互相信赖。
当我们修这三种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时,他人便会慢慢信赖我们,对我们产生信心。然后我们可以再继续第四种摄法,称为“同事摄”(注:原文为有意义之沟通交谈)。这意谓: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必以“你应该做这做那”、“现在你知道我是菩萨了”、“你得听我的”等的口气来支使人;相反的,我们要向信赖我们的人说明“若我们这样做会产生某些功德利益”,或是“这样会有一些缺失产生”等慢慢地让他们了解这些想法。
人由于常常碰到许多困难和痛苦,因此都希望能过安乐的日子。在这一点上,做为菩萨的我们,要教导众生,痛苦的原因是来自恶业,而修行佛法便能得获安乐。我们要向他们阐明清楚,若他们想得获这样的快乐,唯有修行佛法才能达到目标,反之,若他们不希望继续受苦,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停止继续造作恶业。我们可以藉著向他人开示弃恶从善的道理而修第四摄法。
这四项包含了菩萨调伏有情、利益大众最无上之法门。
我们观察一个人,看他的个性是否毛躁。若他对我们不怎么信赖也没有信心的话,我们所能做的便很有限;但若他对我们本身以及我们所讲的话深具信心的话,我敢说,这对他一定助益不小的。
先前我们曾说过,在菩萨道的初始,我们要培养证悟的心,也就是利他的菩提心,观想:“由现在开始至证悟成佛,愿我能解脱众生出离痛苦。”这其间又有三个层次的菩萨修行:一种菩萨将在三大阿僧祇劫后证觉,第二种与第三种则将各在七劫与三十劫后开悟成佛。它之所以形成三种层级与区分的原因,并非就菩萨成佛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困难度而言,彷佛有些好不容易才抵达,有些则很容易就到了;相反的,它是指在成佛之前,就菩萨本身度众事业的宽广度而言的。
以释迦牟尼佛的例子而言,他在证入菩萨初地后便发心在包括地狱、恶鬼、畜牲、人等之交道内随处度众。佛陀在做这些事业时并不感到痛苦、艰难或困难,他本身已彻底根绝一切烦恼妄念,因此,在他的心中并没有痛苦。他在生起非常钜大的慈悲的心后,认为此种度众的艰辛是唯一他所能做的,没有比到地狱度众更令人高兴的了。这种体验就好比一个小孩在花朶盛开的园子里嬉戏,这样的游戏充满着无尽的欢乐和喜悦。
正如之前我曾提到过的,菩萨乘不论在见地和修行方面都比在它之前的声闻、缘觉乘来得深广。菩萨除了不断利生度众外,他在这方面所花的惊人时间,也是此乘在总体上另一个较为广大殊胜的原因。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当一位菩萨与众生相遇时,他们之间便已结下了一个缘。比如众生心中对菩萨存善愿,或做了什么有益菩萨的事时,就会结下一个缘;或纵使众生在心中暗想或真正做了伤害一位菩萨的行为时,虽然这暂时将会导致他下生地狱道其他恶趣,但就长远来说,由于与菩萨结了这个缘,他也终会证悟成佛。因此,只有一点都不曾与菩萨接触过的人才不会结这种缘。这也是一些杰出的上师(例如,大宝法、达赖喇嘛、萨迦法王等的大菩萨)经常到处走动,与各式各样的人接触的原因。据说只要看这样的菩萨一眼,便会种下解脱的种子,因此,仅仅看他们一下,意义便已十分重大。
当菩萨朝向圆满度众的目标前进时,有段时间剃度出家,守出家戒,让这袭僧衣在别人眼中有正面的激励作用可能比较好。但菩萨为了能持续更加深广地度众时,有时保持僧侣穿著的表相并不一定适宜,因此,外表是可以改变的,但他必须清楚改变的时机是否成熟,而且最重要的是心态——只是穿着很特别的衣服或看起来很神圣是没有用的。事实上,菩萨在某些很特殊的情况下,为了帮助众生,也会故意犯戒。
有一个例子是发生在佛陀时代一位菩萨的身上。当时他是一个修道人,名为卡马嘎瓦,是一位持戒非常严谨的比丘。有一位妇妇是个婆罗门的女儿,与卡马嘎瓦相遇后对他产生了极深的爱意。有一天当她沿路行走时,在远处昏倒了,并且受伤很严重。由于卡马嘎瓦修证颇高,因此很清楚地看到她的生命垂危,而且由于此女对他强烈的爱染,死后将马上堕生地狱。了解到这点后,他便去救她,最后更与她结婚。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十年,在这十年中,他慢慢地开示教导她佛法。十年终了时,她剃度出家,朝解脱之路顺利走去。这是一件他曾做过的事的例子——他不是为自己,也不是由于爱欲,而是出于一种利他的愿力。这个例子说明了,虽然他曾受过戒,发誓不能有不正当的关系或行为,但一个受持更为深广戒律的菩萨,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所做是对的话,则他便非要这样做不可。
另外一个例子是有关一位叫宁托千(意为坚忍不拔者)菩萨的故事(这次不是比丘,而是一位菩萨)。他计划到一处蕴藏丰富珍宝的海岛去采集宝石,回来时再它来帮助别人(赞助某些用途或用做任何的需要等等)。于是他乘船出发了,一起在船上的,还有另外五百零一个商人。他藉著神通看到了其中的五百人都已经受过菩萨戒,未来也都将开悟成旨;然而另外一个人则居心不良,心有歹念。这位“坚忍不拔”菩萨观到了这位歹徒正在心中计划将船弄沈,杀掉五百菩萨,然后带着所有他搜括来的财物乘救生筏逃走。宁托千想了又想,藉著觉观,他看到了那个若毁掉船上五百的人话,势必要在地狱受很久的苦;但若自己把那个歹徒杀掉的话,则歹徒就不会造这个业,也不必下堕到地狱去——于是他便将歹徒杀了。由于他救了五百菩萨的性命,累积很大的功德,他再将此功德回向那位歹徒,因而累积更多的功德。这又是一个例子,当情况很明显地证明为正当时,为了更大的利益著想,有时是有必要舍戒的;但若不确定这样做会有的预知效益时,便不能随便胡作非为。
大宝法王自己有次曾说过,若是对他人值得或是有益的话,则舍戒还俗都是不错的。他又举例说,若我们有一百元,为了保有这一百元,我们要放弃一元,这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然而,为了要保留一元而舍充一百元,则是非常不智之举。同理,为了某一件更为重要或更为伟大的事情而舍弃表相的东西,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这样做是对的——就是要这样,这就是我在这里想说的。
修行法道的菩萨有三种布施,即无畏施(身与语之布施)、财物施和法施。如之前我们所曾开示过的,不论何时何地,比如大家现在在此,都要尽自己所能的去做;然后不论我们能做什么,都要回向一个更大的利生目的。刚开始时,我们无法以自己的身与语为别人做很多,但修行最主要的,也都是在自己的内心(修法时)。因而以此方式回向和修行,我们便能慢慢利用一切东西——我们所具有的资源、我们的身与语,以及我们所学到的佛法,从而产生更大的力量去利益度化他人。
之前所曾提过的,我们首先要进入别解脱(小)乘的见地与修行。在此乘中,我们要寻求学会照顾自己。一旦我们做到后,便要开始发菩提心,希望能利益他人。当修行此道慢慢增强自己的能力和功德时,我们便能以极大的力量和坚忍得获信心和定力,这时,修习真言乘的基础才会出现。因为基础还不够的关系,人不能不经过这整个过程而马上往前跳,开始修起真言乘。修习真言乘的基础若不具足,功德便无法开展。
举例来说,有一块坚硬崎岖的土地,缺乏水分、养分和日照,我们纵使播了一粒种子在上面,它也不可能长出任何东西。当我们受了别解脱戒,例如沙弥戒或与其层次相当的戒律时,便像一块非常湿润松软、已经可以耕作的土地。当我们受菩萨戒时,其本身便已是一项大功德,而这就好像引水灌溉土地、施肥,让它变得更加肥沃一样。接着,属于最后条件,也就是非常具大力,能贯穿一切,彷如照射在土地上的阳光般的般若智慧加进后,一切条件便已具足。此后不管我们种什么——花或谷物或任何东西时,便都一定会成长。这说明了要进入修习真言乘道之前的种种基础准备。
真言乘(密呪乘或金刚乘)
当我们一切条件具足,依循源于西藏的殊胜传承后,便用以下的方法进入修行。首先,我们要受皈依戒。皈依时,藉由将心转向佛法之四种思惟的观修,我们仔细地观察轮回的过患,这是确立别解脱戒的基础。它就像在整地,让地变得松软可以耕种一样,这也是最后得获证悟的基础。接着,我们受菩萨戒,累积广大的福慧功德——它可藉由供养三宝以及回向众生的福祉而行。举例来说,我们以花、香、灯等等供养三宝时,不存着将此功德私藏为己有的想法,而将它回向一切众生证悟成佛——这是一个非常善巧的法门。
接着,我们须要将长期积存在我们心中的染污和障碍消除清净,这个法门就是忏悔和观修金刚萨埵的法。这样做可以消除我们在修行上的障碍。此外,我们还要修曼达供,用最圆满的方式累积法道上所需要的一切种种不同的资源和福德。这些修法可使我们因缘具齐,帮助正确修行,圆满法道。这就像一切条件都准备齐全了——地、水、肥料等。而真正的播种则是上师相应法,我们以它为法道之心髓而修。它确实是法道中之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它是修行中最主要的部分。在我们的心与上师的证悟心融合之前,我们要以各种方法修行,例如本尊之观想等等。由于以上这些东西是法道和修行上的基本要点,因此全部被收集在一起成为四加行(基础修行)的修法,而这也正说明了我们要修四行的原因。正如之前我所曾说过的,将三层次的修法和见地囊括在此传承者,称为“三持金刚持”。
我们再继续往下开示真言乘。它也分四项:见、修、行、果。首先是见地。我们了解别解脱乘里的声闻、缘觉、佛,视轮回为过患、涅盘为至善之境,而众生都希望放弃前者、追求后者。在菩萨乘层次时,我们了解轮回世间一切现象的显现本身,并不真实存在。对此空性有所了解后,菩萨看到了众生由于不识一切本空之理而迷惑,以致感到痛苦——他对这些由于迷惑而身陷痛苦的众生起极大的慈悲心。这是菩萨道的同体大悲和空性的圆满见地。
在真言乘层次的见地即是轮回与涅盘合一不分。这表示一切惯常存在的东西(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不只本性为空,它更具智慧和证悟的本质,也就是净土和法身的本质,因此我们并没有什么要舍弃的。轮回的本质在当下即是智慧,一切外在环境和众生在当下即是净土和本尊,他们的言语是呪语、居所是宫殿,而外在世界则是净土。这不是说你一方面在轮回,另一方面则完全清净——它们是不一不异的,若我们能认清其恒常不变的本质,则一切外相的显现对我们而言便完全都是清净无染的。否则,由大家不净的观点来看,依个人的心理因素和观念上的分别,有些人看到人道,有些人会看到其他的,例如地狱、恶鬼、畜生等道;然而,在实相上它并没有这些分别,有的只是本然的清净,以及身体和外境的清净展现。最终证悟的这种清净,我们称之为“轮涅不二”之见,它属于证量极高的菩萨的见地。
若要当下证悟此种知见,我们必须累积资粮,消除一切业障——它不是一个仅靠这样就马上可以变成我们知见的东西。要说明这点,请看看下面的例子:虽然我们有一张脸,而且一直不曾与我们分离,但若要把自己的脸看清楚的话,我们远须要凭藉镜子。当我们照镜子时,若镜子本身太过老旧或有污损、破缺,我们便看不清自己的脸,由于这些损害的障碍和干扰的缘故。若要看清楚自己的影像,便要清除这些缺点,而这正说明了若要清楚地看见存在于自身之内最根本的清净——也就是佛性时,我们便要消除业障,累积资粮。虽然我们现在就具足佛性,但若有这些障碍阻挡,大家也无法看清它;但当我们完成这些手续后,便能在镜子里照见自己的脸了——看见此最根本的清净亦即是证悟轮涅不二。但在法道的次第上,这还不是真正的看见,因为我们还看不到自己的脸,我们只看到映在镜中影像的脸。虽然如此,便能确定并有信心我们已有正知见。再来,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在法道上继续前进,走完它,以得获当下对此的实证。
真言乘的修行是所谓的两次第修行:即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生起次第表示观修自己的身、口、意为本尊的身、口、意,也就是我们要观自己的身体为本尊的清净身(包括法器、天衣、形相、清净的外境等等),我们的言语为本尊的呪语,而我们的意念则为本尊的智慧心。以此作观,我们清净了自己血肉之躯的心念,进入空性,并住于空性中。在此点上,我们了知此空性之见与登地菩萨所悟得的空性是一样的——平等无差。由空性中,我们再生起本尊。清净外相的生起乃是真言乘的修行中最特别的一点。
有些人认为这一切都是人所造作的,包括生起本尊,具有如此多的手臂、脸,以及一切奇怪的表徵等。他们似乎不认为我们造作这个奇怪的形象来观修有何合理之处。为了阐明这点,首先,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佛的一切佛行、功行、事业的种子也本然存在于我们的种识之中。本尊的外表正代表了这些功德事业的有形化现,以心念模拟生起一个已存在于我们种识之中的东西,称为“生起次第”。生起次第的修法是一个藉著转化并观修净相和观念,进而清除我们对不净外相和观念之执著的法门。我们并非在造作什么,我们只是看着它本来的面貌——看着它本即真正清净存在的清净,并且让它呈现在我们的感觉领域之内,这正是我们要观修本尊的原因。若有人告诉我们某人很漂亮,我们一定会心里形成一个概念,知道有某一个漂亮的人看起来像这样或那样——我们得获一个清楚的印象,知道那个人很漂亮。当我们有一天终于碰到这个人时会说:“噢,真的,这个人很漂亮。”当下我们就认出她来了。或有人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美食多好吃时,我们便会在心里造成一个印象,然后有一天当我们真正尝到那道菜时,便会当下知道味道有多美了。这就是当我们在修生起次第时所做的,如此才能得获一个有关原貌的印象,才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可藉观修。藉此感觉上的联系,我们有可能当下便认知此根本真理——清净的真理。
这样的修行利益在何处?我们可举一件事来说。我们所有一切具分别对立本质的——包括这很好、这不好,这个很大、这个很小……,诸如此类的概念、证明、驳斥等,在我们接受一切显现都具根本清净的本质时,便全部消除了。当我们把一切众生都视为本尊时,对他们的身分地位便不再有分别的想法——这就是修习生起次第,培养净观(圣观)背后的真正意义。首先,我们试着去看一切都是清净的,但最后我们领悟到它本来就是清净的,我们根本不必去造作清净。修习生起次第的重点在于对原本已有的东西,有一个真实无误的了解。
紧接着是圆满次第。在本尊和一切净相由空性中生起后,我们再将其摄入、融入空性中。这可使我们清净一切在生起次第时所生起的表相东西,并融入无所依缘的空性中,既不执于某个实质的东西,亦不执其本质。修法是这样的:对一个初机者而言,首先观空,然后由空性中生起本尊,接下去再将本尊光融回最根本的空性境中。
初机者要像这样持续地修习是有原因的。当一位初机者修生起次第、生起本尊的外相等等的东西时,由于他仍有当一切为真实存在的想法和习气,因此会不自觉地将观修的本尊和净土等执持为真,彷佛就在眼前。这个习惯会延续,因此必须净除,所以我们要再把一切净相融入空性,并安住其中。这是所谓的摄入融入空性的次第。最后,当行者在此法上非常娴熟且有了悟时,这两种次第的修法便可合一——本尊之性为空,而由空性中化现本尊。这两者之间是无分别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两者是合一不分的,因此不必特意分开而修。不论是两次第分别修的初机者,或者合著修的证量行者,这两者——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都是法道上必修的主要部分。
真言乘的“行”有二项:一是净观(清净见),另一则是虔诚。净观意指一旦我们实修了生起、圆满二次第的相应法,并藉此得获一些体悟后,在下座后的日常生活中,仍应持续保持此种觉受,视一切外境以及住于其中之众生基本上都是清净无瑕的。这表示我们要视外境为净土或天宫,具有一切胜妙的特点,而一切众生则为勇或空行。真言乘行者众不应视任何东西为不净,认为这只是一块普通的土地,而这些是石头、这些是牲畜、这些是人等;相反的,他在根本净境内要以平等的心看待一切。这是下座后日常生活中之“行”。
第二点是虔诚,藏音“目谷”,有两个音节。第二个音“谷”代表遵从或恭敬;此意为我们对任何人——不论是佛陀或做为我们法友的上师所指出并教导的法道感到感激。他们对我们非常慈悲,比我们多生来所曾恩受到的慈悲都还深广。没有人比上师对我们更为慈悲的了,所以我们自然会对他所教导的法道与特别的法门感到恭敬,这是由于我们对它有很大的信心和信赖感的缘故。另外,第一个音节的“目”,意为兴趣;这代表当我们想修行时,当我们希望去求法或由上师处得到教法,不管是开示、灌顶或任何东西时,在我们心中所展现出的一种热忱和兴趣。这两字分别意为兴趣与恭敬,合起来便成“目谷”,通常我们说是“虔敬”或“虔信”。虔诚与净观便是我们下座后之日常生活中在“行”方面所要修习的两项。
我们透过这些殊胜的法门修行,包括具足净观和虔诚,便能开展出极大的般若智慧,以及修道上的精进和毅力。而真言乘道之圆满证果则可在当生或死后之中阴境中成就,这是指非常精进,并在修行与功德之开展上做出最大努力的人而言。对于这些较不精进、较少毅力者,则会在七世之内开悟;而能力最差者,也会在十六世内开悟。这就是在真言乘修行中非常具大力殊胜的法门。而行者之所以能成就,乃是由于过去生的因缘聚合成熟,过去生曾修过别解脱乘和菩萨乘的缘故。一个人绝不可能才开始修真言乘便能即生开悟,这中间基础是要先打稳的。
另外一个真言乘法门之所以如此殊胜的原因是,如同菩萨的大慈悲,真言乘修行层次的慈悲则更为广大。之前,我们了解一切现象本性为空,而众生由于不识此点,以致在轮回中流转受苦,令我们生出极大的悲悯心。但在此,我们必须了解的是,一切迷惑的现象与显现均只是一种跃动的能量和智慧的展现而已。它是一个更大的证悟,对于不识此根本清净与智慧的众生,他们令我们生起更大的慈悲。由于慈悲是在菩萨乘中最常被提起的一样东西,因此,或许有人会问,若无慈悲,我们可能修真言乘吗?不,绝不可能,没有无慈悲的真言乘。事实上,慈悲在此较之前面的各乘更为有力和善巧地被应用。
问答录三
问:首先,我不仅要为这些开示,也为多年来您对我这名学生的循循善诱向您表示谢意。我真的由衷感激您。您刚说到真言乘修行的预备阶段。对这些各种不同的阶段,我们要如何建立基础?人可以由外做,却不一定也由内做了;换句话说,我知道有些人已经“圆满”了四加行,但这只是更增长,而非消除他的我慢罢了。您说过,四加行是真言乘的基础。我真正想知道的是,一个人如何知道他已由内打好了基础,而非仅是完成外表的过程?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已经准备好了要进入这修行?
答:你说的情形是有可能的。有人在做这些修行时,实在是走错了方向,以致反而增长了缺点,而非功德。这是由于一切作为都取决于个人的发心和愿力的缘故。如之前开示的,我们必须札下一个真正的基础:有出离心,希望舍弃轮回的痛苦;此外,我们还要确切地一点一滴由内培养出菩萨的愿力以及真正的利他发心,这些都是修行真言乘必须具备的基础。然而,一个人修此行若只想为自己赚来更大的名声、声望或财富以增加个人的福祉,以这种偏邪的方式入门的话,则必然走错方向,这样是绝无利益和证果可言的。举例来说,我们都须要吃饭、喝水以维持生命,但我们若不用嘴巴来吃喝,而直接塞入喉咙的话,便行不通;另外,假设我们有病必须吃药,但若我们把它放进眼睛里话,也是行不通的。我们要知道做事的正确方法,每一件事都有其运作方式,而这也是帕楚仁波切说的:“若要修行佛法,你便要懂得方法。”这意思是,我们必须知道要由哪个方向著手——它的意思就是这样。
问:我是法界中心(注:由创巴仁波切所创)的一员,当金刚摄政(注:定色滇津,美藉)圆寂时,我们被要求修普巴金刚的法。我还未修完四加行,当我开始修普巴金刚时,简直可怕极了——我的意思是,我实在吓坏了。
我想知道您是否也一开始就修这么猛利的法?我们还得自观本尊身形并且持呪,它是不是修行过程中一个必然重大的改变?大部分人会觉得它是一种自然必要的改变呢?还是会觉得不安害怕?或我的觉受仅代表我还未打好基础修那样的法?
答:普巴金刚是一个十分猛利的本尊法,它可快速带给我们世俗与究竟的成就。普巴金刚法在噶举、宁玛、萨迦等的传承里都有,曾为上千悉达(成就者)所修。顶果钦哲仁波切尊者是位修行极高的学者和行者,因此他不可能判断错误要学员修这个法。普巴金刚法是个非常殊奥的法门,而就如前面我会开示过的,一切都依我们自己的发心而定。若不了解忿怒本尊的本质,便有可能产生害怕或可怕的感觉。这表示我们对自己仍有某种程度的执著,或将显现在心里的东西当真有这回事存在,而这也说明了我们对殊胜空性的禅修未完全做好。举例来说,在秋扬创巴仁波切所建立的传承中,他为学员首先直指出其平常心,大家再依此观修,直至慢慢了悟,以致最后变得非常清晰。这是非常受用的,因为这样可以逐渐斩除我们对事物执为具体实存的观念。我们完全要依自己的发心来决定修慈祥或忿怒本尊,但重点是我们要发心修这个法,以得获圆满证悟。若说修普巴金刚法会有任何缺失是不正确的。由于本尊具有生智的本质,且其本身就是具生智,因此,修这个法有极大的功德。透过金刚忿怒,瞋念将被斩除或消灭,也就是说,本尊所展现的忿怒相本身就是对治贪与瞋等烦恼诸障最好的良方了。
问:当您谈到菩萨的四摄法时,其中有一项是同事摄(依所遇之人行事)。您是否能将此应用在像我们这种时常生活在非常迥异的情况中,感觉随时必须依样做调整的凡人身上?例如,我们先参加了一个同修会,然后转换到工作上,接着也许又是家庭等等。
答:是的,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不单是我们自己,所有一切菩萨都要如此修行,而且一切菩萨的立场也都与我们现在的一样。这个法道有非常殊胜的法门,包括如何在任何状况中都保持着宽容忍耐的心,这样才不至于让自己对周遭发生的事情或与他人的关系感到沮丧或瞋怒。我们在任何不同的环境中都要谨守戒律,也就是我们必须照顾自己,不准随着自己的习气或别人的一举一动转掉了自己。这并非表示我们要把周遭的一切推开或由其中跳出,而是说我们不可让自己受到影响,我们要根据他人真正的需要,尽我们所能供养布施,但一切也都要看我们自己的动机和发心。任何我们所做的,都必须将此修行功德回向一切与我们有缘的人——也就是一切众生。
我们要对何种人生出慈悲心呢?所有各方曾与我们结缘的人,这些都是我们要发慈悲心的对象。那些天生安详温和的人并不须要我们特别去关照,我们要在乎的是这些另类的人,藉着他们的协助,我们才能开展自己的修行。假如仅对诸佛虔诚便能开悟的话,那么一切小乘的声闻、缘觉者便早就圆满成佛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难调伏者,才是我们在法道最好的朋友。
问:事情是这样的,有时有人会打电话来问中心的事,他们会告诉我他们修禅、修密宗的法等,但我从来不问他们内容,因为我不想讨论什么。假如再有这种事,假如他们说他们修密法,再问我修什么时,我应该如何应对?
答:你只要告诉这些人:“我们在这个道场修行的是慢慢减少贪欲、瞋念和地明愚痴的法——这就是我们在此地所修的。”就是这样而已。
问:我对人在布施时要取得微细的平衡、能确定别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件事很感兴趣。对我而言,这似乎是件很细微、很困难的事。有时我们会对某个人布施很多东西,但并非都能真正投其所需。我想知道有什么法门可以让我们增加这种能力去了解对方真正的需要?
答:在某些情况下行布施会有功德利益产生是很清楚确定的事,例如,有人身处急迫的困境中,很明显的,他们在挨饿,这时若你布施食物,毫无疑问的,一定会对他们有所帮助;或若你在户外看到一些动物,例如鹿等,而你给他们一些剩饭吃,这绝对可以帮助它们;或若有人在天寒地冻中缺乏足够的御寒保暖衣物,而你送给他们衣服穿,则很明显的,这一定也会对他们有所帮助。有时在你决定要做什么之前,你可以跟他们谈谈,了解他们的真正所需。反之,也许有人会说:“啊,我想喝点酒,请你给我一些钱让我买酒喝好吗?”我们觉得是在帮助他们,但事实上,他们喝了酒以后的结果,反而比以前更糟糕,坏习惯更强。这种情况叫做扭曲的布施——虽然行布施的发心是正确的,但其结果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所以我们一定要非常小心,看清楚别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又能做什么?我们一定要非常的谨慎。
问:这是一个有关圣观的问题。在我遇到并修持佛法之前,我总感觉在我们周遭的一切——世界、人等等……,均具有某种重要性和意义。或许就举个例子来说吧!我们身体的构造,我们在上生理学时知道它是一个绝妙的构造体,因此,它具有很大的意义。然后,我们学到了见地——小乘的见地认为一切皆苦,我们发觉到了痛苦,因此重点多放在负面的看法上。然后在大乘,我们知道一切现象本来即空,并不具体实存。接着,我们到了金刚乘,而它彷佛又回到了一切现象皆具意义、皆是圣洁的观点上。我不知道我对此的了解是否正确?
答:在你开始学佛之前,不仅是你,其实大家也都是这么认为的。虽然你看到世间周遭的一切人、物皆具意义,但同时你也相信他们是真的。你相信它们真实存在,一点不假,还有许多美好的特点,这是一种固有、迷惑,以及凡俗的看事情方式。然而在我们进入法道修行后才发现,原来一切现象都是虚幻诳人的;它们经常在改变,它们是无常的,具有痛苦的本质,这个事实才是真正的现象。它不仅是我们在嘴上说说或自己造作出来的某种东西而已;一切事物很明显的就是这样——一般的现象就是这样。
任运而生的清净见,在另一方面来说,就是无诳并具圆满、绝妙,殊胜等功德之清净的见地。它以一切本来之貌相见,而凡俗之见(指不懂佛法的人在一般的状况下)则把不真实存在的东西当为实有。净观之见就是要我们去看清一切本然如是。举例来说,有人来找你说:“我有一块矿石。”这人没有拿给你看便想卖给你,告诉你那一是块金子,要你用假设是金子的价钱购买它(把非真金的东西当成是真金而愚弄你),这就像你被一个不懂佛法的人的俗见牵着走一般。而在另一方面,净观强调金子确实是存在的,只是我们还没有看到,还未把它展现出来,因此,我们要将它揭开挖掘出来,精炼它。它的特质和价值都在金子本身里面,绝对不会错的。同理,真实的清净就是具足殊胜功德的智慧身,我们要想办法将真正存在的它展现出来,这与一般迷惑的想法是完全相反的。
当我们清除了对一切世法(显现)为真实存在的观念,并藉著修行当下了悟殊胜的空性时,智慧身和净土便会充分展现,由我们之内自然生起。它不是某样我们在起空性上或在一切世法中必须要再添加的东西。世间法的产生来自我们的烦恼以及恶业,就是这些造就了世间法。将这些净除后(消除对一切执持真实存在的想法),代表自生智慧的净相自然就会显现。
问:这个问题跟前面问过的问题有关。由于最近我更加体会并且深入细微地自我观照,因此就布施来说,我不知道您是否可以稍微谈谈要如何谨慎地来为别人着想?我的意思是,如何让我们的想法清净合宜,且不受制于自我需要或自我欺骗的混淆——尤其是在想到寃亲债主与布施时?若有法门可修,是不是“自他交换”?
答:你说得对。首先,我们可以藉着“自他交换”的禅修来修行布施。这中间的次第是:首先我们以最亲近的人(亲人、朋友)为对象,再来是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最后是寃亲仇敌。当我们慢慢变得习惯熟练,能真正对外行布施时,便不会有任何问题了。像“这是我的东西,我为什么要给人”等一切诸如此类的想法,就不再那么强烈了。我们必须突破这种想法,但毕竟我们所能带给人的利益还是暂时性的。我们要先了解对方的状况,知道他最需要什么,我们又能做什么等——我们无法现在就带给他究竟的利益。在任何情况下,当我们要做布施时,一定要先审慎地问自己:“我能做到吗?它对我的困难度有多少?这对我和受施者将会带来何种利益?”我们要先审慎地做了解。
行完布施后,我们要将此善业功德回向一切众生终能证悟成佛。我们不做一般世人所想的布施:希望得获回应,不管是感谢、尊敬或什么的,或害怕别人将会倚赖我们的施舍等等。我们应该完全抛弃这种世俗的想法,只要一心将功德回向一切众生解脱证悟即可。
我举一个实例:我要擤鼻涕,当我擤完时便把它丢掉,一旦它丢在垃圾箱后,我还会认为那是我的东西吗?不会吧,对不对?同理,一旦我们做完布施工作后,就要把心放下。我们不必再紧抱着它不放,心里仍认为那是我们的。若我们期盼有什么回报,或执著于我们所做的而生起这些第二想时,则一切的功德与利益便都白废了。
至于对怨敌行布施时,我们对他们最主要的供养便是慈悲。若有人对我们怀有恶意,不管我们做了什么,好或不好的,我们都应该反省:“我为自己的作为让他生烦恼心而深感抱歉。若非因为我,那个人便不会起瞋念了。由于我的过失——造成对方生起瞋念的对象,而让他造了投生地狱的因。”
我们要观修大容忍心,了解到由于那个人的瞋念,我们才能累积修行忍辱的功德,因此,这个人事实上更是我们的恩人。反之,若我们以瞋报瞋,则两个人便将一起投生地狱,而这是一点都没有意义的事。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修习忍辱和宽容。换句话说,我们要将在这种关系和情况下所发生的过失由自己承担,而将其利益(例如,我们修忍辱的功德)归于他人的慈悲所致。最后,怀着这样宽容的心,我们可以累积许多的功德,再将此功德回向那们怨敌,或那位生瞋恨心的人。基本上,我们可以修自他交换的法。
自他交换法是菩萨道的最根本。它确实非常有必要,因为不论我们的发心多好,都会碰到对我们好,或对我们恶意相向的人——这是无可避免的,重点在能于一切情况中保持平等宽容的心。我有一个故事正说明了这一点:有一次,一个和尚坐在铺垫上打坐。另外一个和尚靠近他,用细柔的声音对他说:“你在修什么?”和尚平静地说:“我在修慈悲观。”旁边那个和尚又靠近些说:“去吃屎吧!”第一个和尚一阵愤怒,转身打了他一个耳光。这表示他并没有真正无分别地在修慈悲,若他真的修得很得法的话,便已有定力,对那个和尚的话,也就一笑置之,继续修他的法,一点都不受扰乱。
问:可否请您大约谈谈法身、报身和化身?我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多年来我一直一种想法——不是我对它真有了解,而是基于我对它的少许感觉。就我多年来的了解是,我们之所以要修行,以及做这么多修行的功夫,无非是要与法身相应或证悟法身。这些年来,我一直认为法身是一样非常非常纯净的东西,一样既超越于觉受客体之外,也深藏其内的东西(就像基督教所称的“存在之根本”,它遍满一切)。它是一种非常微细的能量,除非藉由修行,否则无法触及。我最近读到创巴仁波切的书《狂智》(CRAZY WISDOM),感觉十分震撼。在书里,他谈到了法身是一个行动的起念,报身是这个行动的过程,而化身则是它圆满的完成。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法身便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起心动念没有分别。当您谈到我们应视一切均为清净圣洁时,是否即是这个意思?然后当我读到那个之后,我有点像“啊!答案就在这里了”的感觉。它让我想起《心经》里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法身就是在此时此地当下非常明晰,遍满一切。法身是很清楚的,它并非某种非常微细的能量,而是一种非常真实,一种在此时此地能感受到的东西。
答:你的了解没有错。但必须要了解的一点是,一切现象诸法缺乏任何实性或实体,而这种缺乏实性即是法身。消除相信执持一切为真实或实有的概念,便是了悟空性,这是一个我们自己要去实证的东西。报身和化身是为了利他,在众生的见与境中所做的化现,例如,佛的清净相(身相与净土)。有着清净业力的人可以看到报身,而有着不净觉受的人,便只能看到化身。这是佛之证悟的功德事业,它由过去生累积无量的清净与不净、有漏与无漏的福德智慧所自然显发的。这些广大资粮累积的结果,为了度化众生便自然化现报、化等二身。
阳光自然照射大地让土里的种子发芽,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并非阳光有任何意识或概念要让一切事物成熟结果,成熟是太阳存在的一个自然副产品。在此例中,法身是太阳,而照射在土地上的阳光则是藉由报、化二身所行的事业;然而还有住于地下甚至没有眼睛可以看视东西的众生,例如甲虫等,因此,来自太阳的光线对它们一点都无助益。我们是否能接触到诸佛的化现,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功德和因缘业力,它不是一个佛要或不要的问题。
我们所谈的这个证悟是一个完全与我们在知性上的了解相异的东西,它不只是一个概念而已。目前我们对三身的所有理解,都仅止于自己本身所组成的一个概念图形而已,因此,本来就有某些程度上的误解和迷惑。真正的证悟或当下的了悟,则根本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问:对我先前发问要如何恰当地回应别人需要的问题,您的回答是我们必须要审慎地去做。我觉得有些您曾提起的法门也许对发露布施心、对让一个人能放下到生出布施心有很大的帮助。但我想知道的是,我们要如何去敏锐地细察别人真正的需要,是否有这方面的法门?因为我觉得部分证悟的觉观力就是要对现境有一个圆满深入的了解,因此,当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个人,而他向我们要酒喝时,我们或许有能力、或许没有能力知道他是不是一个酒鬼;也许他之所以需要酒是因为他牙痛,无钱去看牙医,这时就需要一种我所谓的深度的洞悉力,而也许我们没有。就是同样的这个洞察办,举例来说,让我们是否具备远见拒绝自己的孩子。照现说,我们已经与孩子一起生活了够长的时间,足具这种观力,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是没有。因此事情演变成,也许我们很发心,但最后我们让自己的布施压得别人透不过气来;或者我们给了我们认为他需要的东西,而事实上那根本不是他所需要的,这些都是由于我们缺乏洞察力的缘故。因此,我很想学这种法门,培养深知别人真正需要的观力。
答:你不好实际上去问那个人为何他要喝酒吗?这是事实,除非我们已到达某种证量,能以更高超的方式来觉知情况——例如高证悟的菩萨,他们绝对知道众生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否则我们根本不可能永远做得对。有时我们的布施会枉费,但是我们还是要依情况尽自己所能地去做。有时我们会正中目标,有时会有一种偏移,但总而言之,一切都还是在于我们自己的发心。倘若我们的发心是纯净的,那么至少功德利益一定不会少的。
在许多状况中,我们都可以用常识小心地去观察什么是别人真正需要的。若有人在街上凑近你,要求你给钱买酒,你在心里想会不会是这样、会不会是那样时,何不问他几个问题——你可以说:“你因为要止牙痛才要喝酒,是不是?”若这个人已经喝酒成瘾的话,你也可以由他身上看出,这并不难办到。若你的孩子来找你说“请您给我一个鱼钩好让我去钓鱼来吃”时,你会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善的布施行;若小孩子不明了,你也可以有耐心地说:“我不会那样做的。”你可以用各种常识尽力去分辨。
我们的开示到此圆满结束。我想请大家想想自己能够做什么修持或布施?不管你现在在做什么、能做什么,在你的能力以及空性的自他交换禅修上——不管你现在在修什么法门,都请再接再厉。
(问答录三完)
- 相关文章
- 卡塔仁波切文集:冈波巴四法 出版序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