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陈兵: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第六章 心识与轮回 第四节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6日
来源:   作者:陈兵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第四节 惑由不如实知

 

  能生善恶业、感生死果的见思等惑,又是从何而生?佛学对此作了颇为深入的探讨,其答案是:“无明缘非理作意”(《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是心理活动不符合实际、真理,是“不如实知”或“妄想情见”,质言之,不符合真实的认识,是烦恼惑业生起的源头。认识,于是成为佛学所着力研究的问题。

 

  佛学研究人的认识,仍是从缘起法则出发,先着眼于认识形成的诸条件。根(感知器官)、境(认识对象)、识(认识能力)三缘和合而生诸识,是佛学所说认识形成的基本条件。认识既然依缘而生,依人所具特定的认识机制作主动的分别而有,则非不依缘起、常恒不变意义上的“真实”本面之原样呈现,具有相对性、局限性、虚妄性,对此缺乏正确反思,执非真实的认识为真实,是无明之本。

 

  大乘《楞伽经》说凡夫众生认识的形成,大致经相——名——妄想三个过程。首先,眼、耳、鼻、舌、身五大感知门户开放,接收、分别外境而在心中形成色、声、香、味、触等“相”(相状)——感觉经验;随之,在意识中形成“名”(名言、概念);对相、名素材进行思择,因对相、名缘起之真实的无知和错解,误以相、名为真实本面,形成“妄想”(一译“分别”)——不真实的、甚至是虚妄颠倒的观念、想法、看法,“妄想”即是生起烦恼的祸根。”“妄想”,何以为妄;大乘法相唯识学通过对认识的分析,对此作出颇为精致的说明。

 

  一、相依他起,依心变造、随心而转故非真

 

  感觉经验(相)必依内外诸因缘和合,才能生起。如佛经说视觉(眼识)的形成,须仗眼、色、明(光亮)、欲(想看见的意欲)四缘,乃至空、明、根、境、作意、根本依、染净依、分别依(意识)、种子九缘。《涅槃经·迦叶品》说:“是眼识性,非眼非色,非明非欲,从和合故,便得出生,如是眼识本无今有,已有还无,是故当知无有本性。”依众缘所生的视觉经验,青黄黑白等相,既非纯粹的主观心识,又非境相的本身,亦非光明与想见的意欲,而是主体心识通过既定的感知方式,接触客观境相,再加上光明等条件的参与,所共同创造的东西。既依众缘而生,则必生灭无常,生后必灭,非哲学意义上实常不变的实在、真实。众缘和合中,既然离不开主观心识的主动认识作用,则所生眼识等,必然打有主观烙印,非境物实体的原样呈现。如近现代心理学所言,感觉乃是客观对象在人的感知中所形成的主观映像、主观经验。

 

  大乘法相唯识学把心识分为见分(能认识的作用)、相分(所认识的境相)二分,相分又分亲、疏二种所缘缘(所认识的对象)。说感觉经验的形成,是心识的见分“变带”相分亲所缘缘而生。变带,即通过心识和感官的作用,变起一个相似于境相实体的“影像尘”,由见分进行分别。所谓“影像尘”,即如影子和镜中像,虽然不离实物,相似于实物,但非实物本身。即实物本身(“疏所缘缘”),也由心识见分“挟带“而起,终归不离心识,而且并非等同于心识见分所见的影像尘。如分析视觉所见实物,便可发现它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乃至“极微”(最小的物质单位)构成,而视觉却无法看见四大和极微。这种心识见分“变带”影像尘而生视觉等感觉经验的事,在某种意义上与古印度流行“幻化”之术——通过念力或咒力等变石头为黄金——具同样性质,因此,佛书中常说诸相如幻如化。

 

  关于感觉经验的如幻不实,佛书中还常通过同一实物在不同种类众生那里所见不同为论据。《顺正理论》卷五三引佛经偈:“天见宝庄严,人见为清水,鱼见为窟宅,鬼见为脓血。”同一清水,在不同众生的感知中会完全异样:诸天见它为珍宝庄严,人见其为清水,鱼以它为窟宅,鬼类见它为脓血。至于清水的实体,大概皆非如天人鱼鬼各自所见,佛书谓其难以言说,或比喻为一种本无固定色彩,而遇什么色彩反映什么色彩的摩尼(宝珠),由此可以推知:佛书所谓天宫地狱、鬼府神宅、佛国净土,未必在这个世界之外,或许就近在身旁而视之不见。它们只不过存在于肉眼不见的细身众生之主观经验中而已。佛经中多处说:凡夫众生居住的这个充满污秽罪恶的“五浊恶世”,当下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灵山净土,在佛眼里是备极庄严清净,在心未净化的众生眼里,才是秽浊不堪。

 

  感觉经验既然缘起非实,依心变造、依心转变,则具相对性、局限性、虚妄性,非绝对的真实,佛书中称之为“妄、假”,以妄假者为绝对真实,被佛家称为“颠倒见”,认为颠倒见及依颠倒妄执而生的烦恼,才是造业感果之本,而非感觉经验本身能造业感果。《成实论》卷十二言:“眼、色等不名为缚,贪喜为缚。”谓以眼见色等并不直接导致生死系缚,而是从眼见色后所生的贪爱等烦恼才能系缚人流转生死。

 

  二、识后于境故不实

 

  从认识形成的过程看,在心、境相接的最初刹观意识尚未起分别,心中尚不能形成关于境物的认识,或仅为直觉(“现量”)经验,待这一刹那过后,意识才起分别,形成知觉,佛家名为“念”《大智度论》卷十二说:“眼识知色,色生灭,相续生,相似灭,然后心中有法(概念)生,名为念。”世间万物,皆处于念念生灭、刹那生灭中,当意识起念形成知觉时,前一刹那的境相已灭,新的境相相续、相似而生,但意识还认为所分别者是前一刹那的境相,并生境在心外等见解,如《成唯识论》卷七所说:“现量证时,不执为外,后意分别,妄生外想。”因此,人的认识永远是落在境相之后,认后为前的。若依南传上座部关于一念心生十七刹那、九心轮的分析,则形成知觉(第四“等寻求心”)时,已是心境相接后的第五刹那了,认识落后于境相整四刹那。四刹那虽然为时极短,不足一秒钟,境相所起的变化也未必明显,认识误差不大,但若精确而言,则认后为前,终属错误,可谓不实。

 

  三、名依相立,唯假不实

 

  名(概念)在认识过程中的形成,从时间上来看更在知觉之后,从其实质言,名言显然是人为造设,是意识对感觉经验进行抽象、舍象等加工后,所创造的一种认识符号,其非实物本身,更是显而易见。佛书中说,若名为实(事),则说火之时,口应被烧,说食之时,腹应能饱。又同一事物,在不同语言中就有不同的名言表示。名言虽假借非实,却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思想包括弘扬佛法的重要工具,人们在生活中,基本上念念都在名言概念上转圈子,往往忽视名言是假非实的实质,错误地认假为实。

 

  关于名、相之不实,《大乘密严经》有偈说:“名唯遍计生,相是依他起。”谓相依他(因缘)而生,非自然本有;名依相假立,经过了主观意识的加工,人们往往忘记了名言之假借不实,而执着名字所表即是实事,男即是男,女即是女,我即是我,众生即是众生……这叫“遍计所执”(周遍计度一切名言即是实事)。遍计所执,即是法执,包括我执在内。有比喻说:遍计所执,就像人夜行踩着一段绳子,误以为是蛇,而惊惶恐惧;依他起的相,就像那绳子的本身,虽然没有误认为蛇,但却不知绳子也是假相,是草麻、人工等因缘和合而成,唯认绳为绳,也属法执。

 

  佛学指出,众生由误认名、相为实的人法二执,是生起贪嗔等烦恼、造作有漏善恶业,使众生堕于生死苦海中的根本原因。贪爱财色名位,终归是因执着财色名位为实有;执着财色名位等实有,终归是误认色声香味触法的名、相为实有,如果能看破名、相之不实,如实认识,“如理作意”,则自然心平气静,不会有烦恼生起。

 

 

 

 

 

 

 

 

 

返回目录

 

-----------------------------------------------------------------------------------------------------------------

更多陈兵居士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