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仁波切文集:入悲智之门 四圣谛
卡塔仁波切文集:入悲智之门 四圣谛
以下为堪布卡塔仁波切的开示,他讲述四圣谛,首先用讲述方法演说佛法,目的是使人人得以能够适应较深且较多的佛法教导,以达到忠诚信仰、尊师、敬佛。人人应该了解佛陀的生平历史及其一切言教,因为了解佛陀的生平历史,可帮助那些自以为已经成就解脱且可保持永恒不变证悟的人们,甚至可帮助那些要求快速解脱的人们,了解其实那些是不实在的。仁波切讲述佛陀的生平历史主要是澄清那二种错误的观念。
佛陀时代,时间大约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名叫乔达摩·悉达多,诞生於伽毗罗国,国王位於北印度毗邻尼泊尔的地方,国王净饭王,王后摩耶夫人。
当王后十六岁时,她梦见一只六牙象入胎,从那时起,变得异常宁静祥和,她需要闭关,并得到国王应允。於是她住进森林,历时九月十天,感诸事无常。某日,忽然,举手抓一树枝,佛陀即从其右胁毫无苦楚地降生。出生后,佛陀前后左右步行七步莲步,然后手指上天说著:“於此世界,我将救度一切有情众生,使其清净解脱。”
这些事很快的传达到国王耳中。国王於是带著太子面见一位占卜家。他预知太子如选世俗人生,他将成人中王,若是选择出世修行,他将成就佛道。
净饭王为著王位继承,遂尽力替年轻的悉达多太子筹计将来王国统治,故特廷请名师教导五明、技术等等诸类学科,由于太子颖悟过人,最后超越其师。
十六岁时,依礼俗与耶输多罗公主结婚,过著一般家居生活,国王殷切关爱尽力避免他的心中闷闷不乐,设计一切玩乐技术使其享受安逸,可是悉达多太子却经常个人离开家人、朋友独自到王宫附近各处花园静坐,内心自然地反省思索。国王知道太子对于奢侈生活渐生不满,深怕太子修行成佛的预言实现,而导致王位继承的中断,於是净饭王严禁悉达多太子离开王宫。
净饭王的努力失败了,悉达多太子私自出宫四种游玩,他遇到佛法所说的众生四苦(生、老、病、死)。首先,他遇到三件事:见到一位老人、一位病人、及一具尸体,因此深深地受到这种沮丧情景的影响,於是萌生隐居之念。他开始思考痛苦的缘由,第四度外游,遇到一位寻求解脱的和尚,此后不久,悉达多太子,决定放弃王宫生活。
由他的随从车匿陪伴,趁众人熟睡时,出离王宫,经过多时行程,他们停下脚步,悉达多太子遂脱弃太子服饰及珍宝,换穿车匿所穿的简单服饰,他要求车匿回到王宫,带给家人安慰的信息:因受无明四苦的缠扰,而要寻求解脱之法。他指出一切众生聚会,终必不可避免地分离,故而力当放弃一切感情执著。悉达多太子立定志向,他说:“不达圆满解脱,誓不返家园。”於印度境内,六年时间,他勤修各种瑜伽,努力求成平等一心。他又从事各种苦行,曾一度节食以致瘦骨如柴,节食期间,几临死亡边缘,可是心灵却澄澈、明朗。曾经思索著,苦修未必可达成解脱,於是取消节食,接受牧羊女的供养,如此,他六年来的同修遂认定他放弃神圣修行而驱逐他离去。
悉达多遂入尼罗禅河沐身清净,步行到达菩提迦雅,傍晚在菩提树下以莲花金刚坐,誓言:“纵使消瘦嶙峋,不取正觉,誓不离此。”晚间,杂念丛生,亲见无数随身带著可怕兵器的武士围攻,由於三昧定力遂使消极恐惧成为祥和清净,兵器化成花朵,当再产生妄念与散乱时,他却安住不动,全神贯注端坐,最后成就正等正觉。大地震动,晴空落雨,响应他的无上成就,破晓时分,成就佛道。
首先,於成佛四十九日内,佛陀保持静默,由於他人未必能了解成佛本质故未行说法。后来,天人们请求佛陀为求法者说法,佛陀到达波罗奈,以前的同修驻锡在鹿野苑,当他们到佛陀来临的时候,彼此嬉笑,决定嘲弄佛陀,可是当佛陀接近他们的时候,他们看见佛陀毫光闪铄,瞬间自然肃然起敬,他们向佛陀请法,佛陀开始弘扬佛法。
当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的时候,他开示什么是四圣谛。佛陀把四圣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他简单将它们命名为: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第二他说明诸谛,所受的业苦应被知晓,它的根源应被去除,为了根除苦受,需要修习一个法诀——道,然后才可离苦得乐——灭。第三他说:假如人人知道痛苦,则没有什么别的需要知道的;设使人人都能去除它的根源,则没有什么别的需要去除的;假如人人应用法诀,则没有什么别的需要应用的;如人人经验到灭境,则没有什么别的需要经验到的。听受如此殊胜之法教,闻法者有的证得了阿罗汉果位。可是我们没有如此幸运,能够亲闻佛所说,如今还需要详细解说。
任何有身及有苦乐感觉的,就会尝到苦。众生都可享受不同程度的幸福快乐,可是幸福快乐不是永恒的,失去快乐的本身是苦。被称做“苦的真谛”就是因为苦是不可避免的。
苦者即六道众生,是六种轮回的方式。(转生轮回,未与苦脱离的生存。)地狱道的众生须不断接受冷热的煎熬。饿鬼道众生要纳受被剥夺食物及饮水的痛苦,这些最不幸的恶趣众生,要接受极苦、无尽期、无死的苦受,直到所受的业报圆满为止。在畜生道,特别是因为无明、愚拙而受苦,但不能够与其他众生相比较。人道众生所受的是苦乐交加,是由于累积了善恶业的结果。人类所受的苦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阿修罗道较为幸运,他们所受的苦是由于怒骂、打斗、战斗。最幸运的是天道,在死亡前七天之前的日子里他们不受苦。然后,他们发现逸乐生活终结的徵象:被他们的伴侣遗弃,他们壮实的身体将毁坏,美丽的外貌将退色,他们能够预知未来生於其他趣将受的痛苦。由于他们福报享尽,即应业缘投生其他较低各趣。由此可见轮回中没有一道众生能够离苦。
有六道是因为有六毒或心垢(烦恼)成为六道的业种或业因。憎恨或忿怒是生於地狱道的因;贪或吝啬是投生饿鬼道的因;无明是转生畜牲道的因;爱欲是投胎人道的因;嫉妒是转生阿修罗道的因;贡高我慢(指行善但具有傲气)是轮回天道的因。
烦恼导致愚拙行为,因愚拙无明而造业,此为众生心识的因果律。烦恼所造的恶业是六道受苦的根源,减少痛苦唯一的方法是走修行的道路,修持法诀即是消除烦恼及恶业的办法。
发慈悲心可以减少烦恼,若想根本去除烦恼,则需要有分别智,它是由空慧所生的。悲智双运是奉行法的结果,也即是众人周知的五道:一、资粮道,二、加行道,三、见道,四、修道,五、无学道。
第一道的资粮道又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三个步骤组成:(一)拟定正确方向、皈依、修习止观、(二)聆听法教的智慧(所谓闻慧)、(三)闻法分析的智慧(所谓思慧)。在这阶段当做四种不同的观修(四念处),即观视我们的:身、触、心、一切现象(法)。以逻辑分析方式可以在理智上了解这全然只是因缘所生的名字(即是因缘所生诸相,十二支因缘),并无实质存在。这样可进而接受空的观念。第二阶段,包括去除恶行及培养正行,以聚集功德(四正勤)。第三阶段由四种品德所成(四神足),如果没有它们将不可能再进步:(一)发心和动机(强烈修持佛法的决心)、(二)精进(热心努力)、(三)觉性(不忘修持)、(四)专注冥想(不散乱专一的心)。
第一道上发展的品德促使第二道更加坚固,它是凡人之阶层与圣界之系环。在第二道上,行者将感受到更大的平静、更多善行之乐,及较少的恶念。并具信心、精进、内省、专注、智慧增长、及业障忍受力的成长。最后成就最高可能的现俗的觉悟,在禅坐间产生一种短暂的空性本质的直接感受。有了这种感受以后,行者就被称为圣人。他能直接洞觉四圣谛,这种经验如同瞎子的眼睛被治好了,首先看到各种颜色,所以被称为见道。
在第三道上,有甚细微的无明还存在,当处於冥想专注状态的时候,行者直接感觉到空,但不在静坐时仍能继续一般的感受,只是了知所感受的是幻象,好像看魔术表演的人看透魔术家所玩的把戏一样。这就是初地菩萨的果位,从此以后就不退转了。
第四道——修道,就是一种见道的熟习过程,它可使解悟稳定。它包括菩萨道的第二地至第十地,到第七地一切烦恼净尽,到了第十地,连它们的微妙踪迹如同苟存的香味一样,也完全消失了。为著利益众生,菩萨显现八种殊胜的特性,即众所周知的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最高的十一地即是第五道无学道之开始,它之所以称为无学道,乃是已无可求进步的。实际上它并不是道,而是果,是圆满开悟之佛果。在这一地,它是一种智集的果,其心是无所不知,其意义为一切事物自然如实了知(胜义谛),如其演变(世俗谛)而了知,此二真理从未分离。佛之此种心,名为真身,即法身,是究竟实相。佛的身体为万德具足,可显现为两种形状:一为化身,如本师释迦牟尼佛;另一为报身,具备能力去教导高度开悟的众生,或净土中的众生。
不管这个地步离我们轮回中的众生多么遥远,我们基本上跟这样的开悟者并无区别,我们开悟的本质被业障所蒙蔽,但此业障可逐渐消除,这就是四圣谛法教的精髓。
[附注]
八正道者: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髓,七正念,八正定也。正见者,谓如信作布施,礼沙门道人供养佛及孝顺父母之一切善法,后世得福。正思惟者,谓念道不瞋,守忍辱不相侵。正语者,谓不犯妄语,绮语,恶口,两舌之口四过。正业者,谓不盗、不杀、不淫。正命者,於饮食,床卧等不贪,离非法。正精进者,谓行精进。正念者,谓意念不妄。正定者。谓守意护意而令不犯也。(八正道经)
摘自“正法眼”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