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58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58
寅七、妙
云何妙?谓佛法僧宝,名最微妙。堕最第一施设中故。
这第二大科想施设建立相。分二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解释。解释裡边,第一科是第一个颂。一共有四个颂,现在是第一个颂,有标、有释,释裡边分十二科。第一科是句,第二科迷惑,第三是戏论,第四科是住,第五科是真实,第六科是淨。现在是第七科,是妙。
「云何妙?」怎麽叫做妙呢?就是在一切法裡边最好的,妙者好也,最殊胜的。就是「佛法僧」三「宝」是最殊胜的。它是最微妙,就是最深奥,最殊胜的。「堕最第一施设中故」,堕就是载的意思,或者是繫属的意思。是属于最第一、在一切施设法裡边。这个施设就是一切名言都是安立的,由世间的智者,为一切法安立种种的名言,叫做施设。在施设的一切法裡边,也就是说在一切有为法中,它是最殊胜的,最第一的。
寅八、寂静
云何寂静?谓从善法欲,乃至一切菩提分法,及所得果,皆名寂静。
这是第八科,是说这个寂静。寂静,实在来说,也就是这个妙的所以,为什麽佛法僧是最殊胜的呢?就是说这个道理。如果有人提出一个问题,说一切法中最殊胜的是什麽?我们怎麽回答呢?在这裡边的意思就是佛法僧三宝是最殊胜的。
「云何寂静?谓从善法欲。」这个寂静范围是很广大的,由因乃至到果都可以名之为寂静。寂静这个话,是对流动说的,浮动、动摇、动盪。世间上在凡夫的流转生死的境界裡边都是流动的,都是动盪不安的。远离了一切凡夫的惑业苦,这个时候他的内心是静下来了,所以叫做寂静,这样说寂静就是圣道的意思。「谓从善法欲,」这个寂静的范围从什麽地方开始计算呢?从善法欲的时候。就是一个有情、一个人、一个众生,他听闻了佛法以后,他建立了善法欲了。这个善法,在这裡说善法欲,应该说是得涅槃,涅槃这个无为法是寂静的。这个欲,就是他有这样的愿望,他感觉到生死的流动太苦了,他想要得大涅槃,那叫做善法欲。可是这个时候,只是有这样的愿望,他还是平常的人,所以还是凡夫境界,但是他有这样很崇高的愿望了。
「乃至一切菩提分法」,就是有了善法欲以后,他就能够逐渐的放下尘劳,而能够发心修学戒定慧。所以一切菩提分法就是三十七道品,修四念处,乃至到八圣道分。「及所得果」修三十七道品是因,得果呢,乃至得阿罗汉果,乃至得无上菩提果,三乘道果。这样子从善法欲开始,乃至到得无上菩提,「皆名」为「寂静」当然有因果的不同。由于成就了这样寂静的圣道,所以三宝都是微妙的,都是最好,就是因为他有这样成就的关係。
寅九、性
云何性?谓诸法体相。若自相,若共相,若假立相,若因相,若果相等。
这底下说这个性。「性」这个字,怎麽样解释呢?这底下解释。
「谓诸法体相」就是世间法、出世间法,一切有为法、无为法,一切法它本身的体性、相貌,都可以名之为性。由外向内,就叫做性,由内向外,就可以名之为相。而内外还是不能分离的。所以经论上有的时候说相,也有的时候就说性。遍计所执性,也有说遍计所执相;依他起性,依他起相;圆成实性,圆成实相。这个性和相,有的时候通用。因为我们用分别心,诸佛菩萨安立种种的名言为我们开示佛法,我们这个分别心见闻觉知了,在心裡面它就会现出一个相来,不管是什麽。通过了眼耳鼻舌身意取得的,它都是有相。贪有贪的相,瞋有瞋的相,愚痴有愚痴的相,戒定慧也有戒定慧的相。所以无论是说什麽,说是真如、法性,我们在心裡面听闻了这样的名言,去思惟它的道理,其实也是相。只有是到了无为的境界,你证悟了无为的境界,离心意识了,心裡面无分别了,这时候才能无相,不然的话都是有相。所以说是云何性,并不是说就不是相,相也是在内的。「谓诸法的体相」,都可以名之为性。所以什麽叫做性?也就是说一切法的体性、一切法的体相,就叫做性。一切法的体相,怎麽样解释呢?「若自相,若共相」有这二种相。自相就是此法的相是不共于他法的,是这一法它单独有的,其它法上没有,那麽那就叫做自相。比如心法是了别性,色法就是没有了别性,这个了别性就是心法的自相了。若共相,就是此法、彼法,大家共有的相貌,那叫做共相。比如说无常,这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相,都是有变化的,那就是共有的相貌,就名为共相了。
「若假立相,若因相、若果相等」若假立相,就是由我们的心去分别安立的一种相。如果你不分别就没有这种相。比如说是有大莲花,那个是在水池子裡面,从污泥裡面生长出来的莲花,但是你看见了,在内心裡面想这个莲花怎麽怎麽的,你心裡面想的那个相就是假立的,是由你分别心假立的形相,而不是真实的了。那麽那就叫假立相,其他的一切法也都是这样子。不过深一层说呢,一切有为法都是假立相,那就是太广了。「若因相、若果相」,就是你这样创造的这种力量,它将来会得到果,会有一个结果,但现在还没到结果的时候,那麽它就叫做因相,它有功能去得一个结果的,所以叫做因相。若果相,就是已经成就了,这件事现在已经有了结果了,那麽就是果的相。世、出世间的一切法,都有自相、有共相,有假立相、有因相、有果相,都是有这些相,有这麽多的相。那这就是诸法的体相,就是这样解释。
《披寻记》四七○页:
若自相若共相等者:诸法体相,若有若无,应正观察自相乃至果相,是名五种所观有法。思所成地一一别释应知。(陵本十六卷一页)复有所馀所观无法,故于此后,更置等言。
「若自相若共相等者:诸法体相,若有若无,应正观察自相乃至果相」应该这样去观察。「是名五种所观有法。思所成地一一别释应知」。现在是闻所成地,在思所成地上有解释这些名字。「(陵本十六卷一页)「复有所馀所观的无法」这是有法,还有无法。「故于此后,更置等言」。就说是若果相等,这个等,还有无法,这无法在后面也有解释什麽叫做无法。
寅十、道理
云何道理?谓诸缘起及四道理。
这是第十科。怎麽叫做「道理」?
「谓诸缘起及四道理」这就叫做道理。道理,这个道就是能通达过去,从这裡能到那边去,那麽叫做道。如果有阻碍了,那就不是道了。比如说是由善因能通到善果那裡去,那麽这就是道理;若从善因到了恶果那裡去,这就是不合道理。由恶因,若是去得恶果,这是道理;若恶因去得善果,这是不合道理。所以这个道有个通达无障碍的意思,那就叫做理。理者,也就是这个意思。「谓诸缘起及四道理」,什麽叫做道理?就是这样子,「谓诸缘起和四道理」。
《披寻记》四七○页:
云何道理等者:十二有支,名诸缘起。唯前前支,引后后支,无有作者及与受者,是名缘起道理。四道理者,谓观待道理等。声闻地中别释其相。(陵本二十五卷九页)
「云何道理等者:十二有支,名诸缘起」。世间上一切法就是十二有支,那麽这就叫做缘起。这个缘起,「唯前前支,引后后支」,这解释这个道理。什麽叫做道理?就是前而又前的一支一支的,它能引发出来后边的一支,后边的一支,是这样意思。比如说识,识前面有一个行,行前面还有一个无明,无明缘行,行缘识,这样子。而识又引,识缘名色,名色又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又引发后后支。「无有作者及受者,是名缘起道理」,只是因缘在那裡发生作用,并不是有一个妄执的我在那裡,不是,不是有所执我的作者,所执的受者。就是那件事的成就,应该有一个造作的,所以叫做作者;结果的时候,会有觉受,就是要有一个受者。我吃东西的时候感觉到甜,感觉到苦,这是受者。我们通常人的思想,认为这是我。受者是谁?就是我。作者是谁?也是我,我在造作,我在做这件事,这是我,我在享受我所造作的成就,是受者。现在佛法裡面说,只是因缘去作者、受者,另外没有一个我是作者,没有一个我是受者的,是这麽样意思。「是名缘起」,缘起就是这样意思。如果说是有我来创造一切,这就不是缘起了,这是虚妄分别,不是缘起。所以观十二缘起的时候,也就是通达了无我的意思,通达了无我的道理,是名缘起道理。「四道理者,谓观待道理等」,还有证成道理、法尔道理等,这前面我们也讲过了,后边的文还有好多地方有解释这件事的。在(陵本二十五卷九页)裡边有解释。
寅十一、假施设
云何假施设?谓于唯法假立补特伽罗,及于唯相假立诸法。
这是第十一科叫做假施设。
怎麽叫做「假施设」呢?「谓于唯法假立补特伽罗」。前面说道理的时候,说十二缘起只是法与法的和合的变化,相续不间断的事情,没有实体的我这件事。这底下说,还是有假施设的我,还是有的。假施设的就是假安立的,施设就是安立的意思。比如「照见五蕴皆空」那个照字,我们一般是那麽样写,但是武则天,唐朝的武则天,唐高宗的皇后,她作了皇帝的时候,她发明一个字,就是日月光明的明,下面加一个空,就叫做曌(ㄓㄠˋ),她发明这个字。这就是什麽?安立的,这叫假施设的。就是她心裡面灵,心裡面有这样的灵明的感觉,太阳和月亮在虚空裡跑,就把虚空的万相显示出来了,是名为曌,发明这个字。
说这个话什麽意思呢?这叫做假施设。当然这也是一种智慧。根本没有这件事,没有这件事,他会这样分别的时候,就是安立出来这麽一件事,施设出来这麽一件事。比如这个地方是个空地,是个旷野,但是造了很多的房子在这裡,这也叫做假施设、安立的。有什麽什麽原因,立出来几条条例,政府立出来什麽条例,一条一条的规定,是假施设。假施设虽然是假的,但是也是有作用的。什麽叫做假施设?是名假施设,就是这麽回事。
假施设只是个名字,究竟什麽是假施设呢?指什麽说的呢?「谓于唯法假立补特伽罗」,唯法就是没有实体的我,这个我是个名字。譬如说灯,这是个名字。这个名字,表示这裡头有这麽一个发光的这麽一个体,这麽个东西。有名,就是能显示的,和所显示的。所显示的这件事,原来没有名字;没有名字,现在给它安立一个,是假立。没有名字的时候,只是一个法,这叫做唯法,唯独是法,就是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的这麽一件事,只是这麽一件事而已。只是这麽一件事,但是我们人与人思想的沟通有这种需要,所以要加上一件事,这样子我们才能方便,我们语言,思想的沟通才方便,我们说话、做事都方便,所以需要假立。假立什麽呢?假立补特伽罗。就是假立一个我,立出一个我的名字。说这个身体,我们这个身体就是我们的生命,它就是色受想行识五种成份组织成的。组织成的,我们要假立说,这是我。这样我们说话的时候,做事的时候才方便,需要有个我字,来传达我们的思想,所以要假立。「谓于唯法」,只是因缘所生法的这些事情,但是事实上有这种需要,就立一个名字,假立一个名字叫做我。所以这样说呢,有个假名我。佛教不承认有实体性的我,但是有个假名字的我,佛教是承认的,承认假名我。比如说我过去生中,我在天上的,今生我又来到人间,其实佛教说没有我的,但是也可以这麽说,这麽说也可以。比如说须陀洹果、阿罗汉果、乃至辟支佛果,这些圣人他们是证悟了无我的道理,但是他还是可以说,我得须陀洹果了,我得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我得无上菩提了,得辟支佛了,也是可以这麽说,也是可以的。当然这是假立的名字,不是有真实的体性。所以「谓于唯法假立补特伽罗」,假立这麽一个我。补特伽罗翻个数取趣,在我们凡夫执着有一个真实体性的我,我以前在地狱裡头,后来我又来到人间,后来我又到天上去。拿到一个果报又丢掉了;再拿一个果报,又丢掉了;再拿一个果报,叫数取趣。但是佛法来说,承认有假名的数取趣也可以,不是有实体的。所以「谓于唯法假立补特伽罗」,假立的,这样说可以的。
「及于唯相假立诸法」,这个相是什麽呢?前面说到诸法体相那裡,现在也可以不同的态度,有能相、有所相,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能取相,他有能力,能取一切法相。有所取的,色声香味触法相。有能取相、有所取相。这也就是包括了一切的体相,一切的自相、共相、假立相、因相、果相,一切相都可以包括在内了。那麽这些相呢,「假立诸法」,也就是方便说这是色法,这是心法,这是人,这是天,这是佛,假立这一切法,都是假立的。当然用分别心假立的,也有说用业力、烦恼,有说用智慧假立的,有说用无明烦恼假立的,有说用业力假立的,有说用神通假立的;就是这一切法都是假立的。这样说,我是假立的,一切法也都是假立的,这叫做假施设,假施设的意思是这样的意思。所以说佛教说一切法都是空的,但是也假施设一切法。因为人与人,众生与众生,彼此间一定是要沟通的;乃至凡夫和圣人,圣人和凡夫也要沟通,所以不可以不假设一切法。假设一切法,是有这些作用的。
寅十二、现观
云何现观?谓六种现观。如有寻有伺地已说。
这是第十二科现观。
这个「现观」,前面假施设的一切法都是假的,一切法是假的,我也是假的,这就是诸法实相了。假法都是毕竟空的。但是我们凡夫可是不行,不承认是假,都是真的。你一承认是真的,一执着呢,就有很多苦恼了。所以需要…但是人又愿意离苦得乐。愿意离苦得乐,但是众生实在是没有办法,只有佛菩萨告诉我们这个现观的方法,才能离苦得乐。现观这个话,「现」就是明明白白的现前,就像眼睛看现前的东西,像眼睛没有病的人看眼前的东西,那麽明明了了的。所以这个现,实在就是明明了了的意思。明明了了的观察诸法真实相,叫做「现观」。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转凡成圣了,是这样意思。不是煳里煳涂的,说修行的时候我不明白,不明白是不能修行,非要明明白白的才可以,所以叫做现观。现观一共有六种,「谓六种现观」。这六种现观「如有寻有伺地已说」。前面已经讲过了。但是这上还有事情。
《披寻记》四七一页:
谓六种现观等者:有寻有伺地中唯列其名。(陵本十卷十九页)抉择分中正广分别应知。(陵本七十一卷二页)
「谓六种现观等者:有寻有伺地中唯列其名字。(陵本十卷十九页)抉择分中正广分别应知」。在「(陵本七十一卷二页)」那裡,把这六种现观说的非常明白,说的很详细的。所以我们现在也不要讲了。
子二、第二颂摄(分二科) 丑一、标
复次嗢柁南曰:方所、位、分别,作、执持、增、减,冥、言、所觉、上,远离、转、藏护。
「复次嗢柁南曰:」「方所」是一个,「位」是二、「分别」是三,「作」是四,「执持」是五,「增、减」这是两个,是七个,「冥」是第八,「言」是第九,「所觉」是第十,「上」是十一、「远离」是十二、「转」是十三,「藏护」是十四,一共十四段。但是这下面是分十三科,这个藏护(疑为口误,应为:增减)合成一个。
丑二、释(分十三科) 寅一、方所
云何方所?谓色蕴。
「云何方所?谓色蕴」。前面用这个颂,是第二个颂。第一个颂讲完了,现在第二个颂,用这个颂先标出来,底下解释分十三科,第一科是方所。
「云何方所?」方所就是这个地方、处所。「谓色蕴,」方所是指什麽说的呢?指色蕴说的。就是我们生命体上这个色蕴。
《披寻记》四七一页:
方所谓色蕴者:由诸色蕴有其方所示现义故。
「方所谓色蕴者:由诸色蕴有其方所示现义故」。这个色蕴是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它是一个有体相的这麽一个东西,它出现的时候,示者出也,出入的出,它出现的时候,它就一定要有个地方的,所以就是用方所来表示这个色蕴。所以我们人的生命体它是有色蕴的,有地水火风生理的组织,它就是有个处所的,所以这样讲。
寅二、位
云何位?谓受蕴。
第二科讲位这个字。「位」字谓什麽?「谓受蕴」。
《披寻记》四七一页:
位谓受蕴者:由苦乐等受,前后分位变异故。
「位谓受蕴者:由苦乐等受」,这个蕴是积聚的意思,就是一堆的积聚,一大堆叫做聚。这个受也是一聚,所以名之为蕴,就是不是少数的,是多数的。这个受是什麽呢?就是有苦受、有乐受,还有忧受,忧愁,欢喜,还有捨受。苦乐忧喜捨受等。「前后分位变异故」由前到后就是这个受的有分位的变化。那个时候我是欢喜的,现在心裡面忧愁了。现在忧愁了以后,又不忧愁了,又欢喜了。或者是苦受,或者是乐受。苦受、乐受是在前五识说的,忧、喜是由第六识说的。前五识的苦受,第六识就是忧受;前五识是乐受,第六识就是喜受。这个喜、忧是内心裡有分别,有很多的分别的,所以第六识和前五识是不一样。分位有变化故,那麽这就是受蕴。
寅三、分别
云何分别?谓想蕴。
这个「分别」是什麽意思呢?「谓想蕴」。
《披寻记》四七一页:
分别为想蕴者:由想能了有相无相,或小或大,或无量等差别故。
「分别谓想蕴者:由想能了有相无相,或小或大,或无量等差别故」。由内心的思想,你就能够明瞭这件事是有体相的、是无体相的,或者是小的相,或是大的相,或者是无量无边的行相;有欲界的相,色界的相、无色界的行相,这都是属于思想上的事情,这就叫做分别。我们若是没有父母师长的教导,自己也没有读书的话,对于世间上一切事情就是一大块而已,自己不能够一样一样的去分析、观察的,所以这个别就是一样一样的,一样一样的去分析、观察。如果没有知识,没有知识是不能观察的,不能分别的。所以这个想也有个知识、智慧的意思。受就是有感情的意思。
寅四、作
云何作?谓行蕴。
「云何作?」怎麽叫做「作」呢?「谓行蕴」,作就是指行蕴说的。
《披寻记》四七一页:
作谓行蕴者:于行蕴中思为最胜,今此偏说。谓思名作,由思能作善染等差别故。
「作谓行蕴者:于行蕴中思为最胜」。行蕴就是行动。行动这件事,在内心的思想上也是各式各样的心所法的,但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呢,就是在行动的时候,来执行这件事的时候那个总司令是谁?在做那件事,有目的的时候,做那件事的时候的总司令是谁?就是思心所。这也就是安立的。因为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一定有一个执行的,那个总司令,一定有那个,那麽就是安立思心所负责这件事。所以这个思心所是最有力量的。「行蕴中思为最胜」,其实在活动的时候,做某一种事情的时候,内心裡面也是各式各样的心所,分别心很多的,很多很多的心所都有。但是其中以思心所力量是最大的,所以思为最胜。「今此偏说」所以这裡面就偏说这个思就是行蕴,这样意思。「谓思名作,由思能作善染等差别故」做善事也是他,做恶事也是他,做不善不恶也是他。我们能够相信佛法,修学圣道,也还是他。所以这个作,就是所谓行蕴。
寅五、执持
云何执持?谓识蕴。
这个识蕴是执持者。执持是什麽意思?
《披寻记》四七一页:
执持谓识蕴者:于识蕴中阿赖耶识最胜,今此偏说。谓阿赖耶识名为执持,由阿赖耶识执持种子及诸色根令不坏故。
「执持谓识蕴者:于识蕴中阿赖耶识最胜,」识裡边当然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还有一个末那识,还有阿赖耶识。但是这麽多的识裡边,阿赖耶识的力量是很大的。「今此偏说」,偏说阿赖耶识为识蕴。为执持者。怎麽叫做执持呢?「谓阿赖耶识名为执持,由阿赖耶识执持种子及诸色根令不坏故。」就是我们这个转识,前六识有种种的活动。种种活动的时候,它就造成了一个力量。造成这个力量,就由阿赖耶识把它执持起来,把它摄持起来,把它储藏起来,这个作用就是阿赖耶识的力量。「由阿赖耶识执持种子」。种子明白一点说就是功能,各式各样的功能,各式各样的能力。比如说贪也是一种力量,瞋心也是一种力量,慈悲心也是一种力量,而这个力量都是心。你心裡面发了一个慈悲心,就造成了一个慈悲心的力量,阿赖耶识就把它执持起来了。你发了脾气以后,动了瞋心了以后,也是造成个力量,阿赖耶识也把这个力量收藏起来,所以叫做执持,他使令它不失掉。你内心裡面发了很多的好心,慈悲喜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各式各样的功德,表面上没有人知道,但是阿赖耶识完全给你,如量的把它收藏起来;做善也是一样,做恶也是一样。所以他能使令它不失掉,所以叫做执持。执持的这种功能,收藏起来以后,他还能发生作用,这个功能还会再发生作用的。说那个人心肠好,就是阿赖耶识给他收藏善的功能多,他能发生作用;说那个人瞋心特别大,就是他常常发瞋心,阿赖耶识把它收藏起来了,收藏那力量大,他就发生作用,他一点不对,他瞋心就来了,一点不对,瞋心就来了。说那个人脾气不大,就是他以前阿赖耶识,你以前发的脾气发的少,他那个阿赖耶识收藏瞋心的力量小。小,所以发出来作用就小。所以由表现于外的相貌就知道裡面的事情。相于具外,然而可别。所以叫做执持。执持这裡就关乎到因果,都与这裡有关係。
「及诸色根令不坏故」,诸色根就是我们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眼耳鼻舌身,我们这个生理的组织,他一直能够很活泼的存在,当然我们可以说,我们天天吃饭,给他营养,他就有力量在正常的运行。但是佛法裡面说呢,那是有阿赖耶识的力量使令他不坏。但是若在小乘佛教裡面不说有阿赖耶识,那就是什麽?就是业力。就是你以前由慈悲心造的这个业力。慈悲心造那个业力,其中一部分就是人的寿命,在这个阶段内,这个力量能维持你的生命体不坏。若在本论上来说,就是阿赖耶识的力量,也就是你的识,就是你的心,你心的力量保护你这个身体不坏。若是这一念心,这一切当然还是业的力量,业力结束了,它只能维持二百年,这个业力就是到了二百年,它就结束了。结束了以后,说我还可以吃饭,但不能生存了。你吃饭就不能吃了,就是要死了。所以是令不坏故。说阿赖耶识能执持叫它不坏,那我不吃饭看它坏不坏?你不吃饭还是要坏的。我们这个生命体就是这样子,就是也要营养的支持,但是也要阿赖耶识的执持,是众缘所生,缺少一个不可以,缺少一个也是不可以的。所以「云何执持,谓识蕴。」所以佛菩萨的大智慧告诉我们,就是这麽回事。这样我们就可以从这裡面得到消息,我们应该怎麽做呢。所以人的命运是什麽,命运是你自己创造的,就是这样来的。
寅六、增减(分二科) 卯一、举增
云何增?谓有二种。一、烦恼增。二、业增。
这是第六段,第六科增减。增减分两科,第一科举增。
这个「增」是什麽意思呢?这在佛法裡面说分两种,这增有两种,一个是烦恼增。这个「烦恼」就是令我们心不安的力量,令我们心不安。我们贪心来了,心裡不安;瞋心来了,心裡不安;我们心裡面欢喜的时候,心也是不安,心也是动;各式各样的心情都是动,那就叫做不安。所以这贪瞋痴慢疑这些烦恼叫做增。这增是怎麽意思呢?本来我们世间人应该说是我们的财富要增长,这是我们心裡面应该是欢喜的,我们应该是注意这件事。但是佛法不那麽说,告诉我们这烦恼增。就是你这贪心,你发了一回贪心,这贪心就增;这贪欲心若一来的时候,它就把原来那个……原来就是有贪心,你现在一发作的时候呢,就把原来的那个贪心的力量增长了,所以叫做随增,又加一个「随」字,随你何时何处,你心裡面这样动一回,没有白动,它就会「增」,会增长。瞋心也是,贪瞋痴慢疑各式各样的烦恼也都是一样,都是增。
「业增」业也是。业就是我们做一件好事,或是做一件坏事,做完了也不感觉什麽,但是呢,裡边那个业力,力量增长了、力量大了。佛教说,一切是无常的,但是也说增。无常是生起了又灭了,生起了又灭了,但是佛法也说增,就是,还有个不灭这件事。思惟这件事,我这麽想,已经得果报的这种法,已经得了果报的这个色受想行识,这果报的出现,后面是有业力的支持。业力就是种子,刹那生刹那灭,果报也是刹那生刹那灭。刹那生刹那灭,譬如说这个人他能活五百岁,刹那生刹那灭,一秒一秒钟,就是这样子减去了,减少了,渐渐就到最后就结束了。但是你的果报存在的时候,你若是有所创造,你造善业也好,造恶业也好,这个业力造成了的时候,它在那一直增,它不坏。在阿赖耶识裡面,它不坏。如果说无常都是灭,完全都灭,就不能有因果了!刚才说,在阿赖耶识裡面,这烦恼和业力,你烦恼一动你去造一件好事,或做一件坏事,它就在阿赖耶识裡面熏成一个力量,这力量它不坏,它一直的存在。我们若继续造,它继续增长。我们忽然间相信佛法了,我不造罪业了,我发惭愧心,修四念处,这罪业就受影响。你若得初果了,就不会到三恶道去了,这三恶道的业力不发生作用。说我没有相信佛法,还继续做世界上那些放逸的那些……这个「业增」,「烦恼增」就继续增长,到了因缘成熟了,那就去得果报,得天的果报,人的果报,三恶道的果报。果报也是无常的,不是永久的。生到天上也不是永久的,到了地狱也不是永久的,到时候就结束了,是这样意思。所以烦恼增,业增。
但是这上面,我们说烦恼,这佛教说烦恼,说的是很深一点,就是我们世间上发好心肠做一些利益人的事情也都在内,那也是烦恼,在佛法来说还是烦恼。我做了罪业是业,做善业也是业,有福业,有不动业,也是业,都是包括在内了。说是,我希望增长财富,这也在裡头,也在这裡边。你多做一点利益人的事情,这财富就是要增,要增长。也是在内的。
卯二、例减
如增有二种,当知减亦尔。
「如增有二种」,增有二种,就是烦恼增和业增。「当知减」也是这样子,就是烦恼减,业减。我修四念处,我这个烦恼,见烦恼、爱烦恼就是减。修四念处的人,当然是佛教徒,当然他是有惭愧心,能调伏自已的烦恼,他不会再造……大罪不敢造,轻微的事可能还是有。但是初果圣人,有的时候也会发一点瞋心,也是可能,也有可能,都是轻微的,不是重罪。但这就是由重转成轻,乃至到二果、三果、四果、没有罪了,不再造罪了。这些圣人决定不做恶事了。烦恼也减,业也减,最后烦恼没有了,一切有漏的业力也统统结束了,只有无漏的功德了。这有漏的烦恼、业力减少,无漏的功德智慧增长了。
寅七、冥
云何冥?谓无明、及疑。
「云何冥?」「冥」就是黑暗。什麽是黑暗呢?黑暗不是说外面的黑暗,不是;不是这个日、月、灯所破除的黑暗,不是。是指我们内心裡面的黑暗,就是无明和疑惑,这两个是黑暗。这「无明」当然我们说是没有智慧,但是无明本身也有它的体相。不相信因果,不知道善恶果报,那就是无明。不知道世间的善恶果报,不知道出世间圣道的因缘果报,这都是无明。不知道是无我,不知道一切法的缘起,不明白第一义谛,那麽都叫做无明。但是其中一样,主要的一个无明,就是执着一切都是真实的,这个无明,执着什麽都是真实的。所见闻觉知一切一切都是,就是做个梦,也是真实的,认为这个梦有事情,就是都是执着。普遍的执着真实性的这个执着,在我们凡夫来说,这是一个最大的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执着有我,这就是烦恼的根本。执着一切法都是真实的!这个是执着。在圣人来看,一切是无我,我是不可得,只有因缘所生法,都是如幻如化,都是毕竟空的;而我们不知道如幻如化,认为是真实的。认为是真实的,这就是无明。
这个「疑」是疑惑。一般的来说,还是要有一点智慧的人,才多疑。这个智慧再增长呢,就不疑惑了。智慧还不够,有一点智慧而智慧不够所以是多疑。现在这裡说重要的疑惑,就是对修学圣道,能得圣果,是对这件事有疑。对苦集灭道有疑惑,叫有疑。有疑这就叫做「冥」,障碍自己修学圣道,所以也是属于「冥」。
寅八、言
云何言?谓诸如来十二分教,说名为言。
这第八科,怎麽叫做言?「谓诸如来十二分教说名为言」。「谓诸如来十二分教」,就是把佛说的长行、重颂、受记……那些的十二分教,这就是言。就是佛菩萨的法语,就是言。佛为我们说法所安立的,这一切的名言叫做言。这些法语能开导我们于佛法能够起信,建立信心,能够发道心修行的,这些法语叫做言。
寅九、所觉
云何所觉?谓彼彼言音所说之义,名为所觉。
这第九科。「谓彼彼言音所说之义」。「所觉」是什麽呢?「谓彼彼言音」,就是十二分教,「彼彼言音」,所说的道理。所说的道理就叫做「所觉」是所觉悟的。就是我们听闻了十二分教的这个法语,能明白法语所表达的道理,那麽这就叫做「所觉」。所觉的就是义,能表达义的就是言,言就是名,能表达的名和所表达的义,叫做所觉。
寅十、上
云何上?谓四沙门果。
这是第十科。「谓四沙门果。」四沙门果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是圣人了,所以是上,我们凡夫就不是上了。
寅十一、远离
云何远离?谓五种远离。一、恶行远离。二、欲远离。三、资具远离。四、愦闹远离。五、烦恼远离。
第十一是远离。远离是什麽呢?谓五种远离:一是恶行远离,二是欲远离,三是资具远离,四是愦闹远离,五是烦恼远离。这远离有这麽多的不同。这《披寻记》有解释。
《披寻记》四七二页:
谓五种远离等者:受律仪戒,远离十种不善业道,是名恶行远离。修习梵行,远离淫欲贪故,名欲远离。成就杜多功德,远离受用资具贪故,名资具远离。住远离处,独一无侣,是名愦闹远离。解脱三界一切烦恼,是名烦恼远离。
「谓五种远离等者:受律仪戒,远离十种不善业道」,我们佛教徒受了律仪戒,受了五戒或者八关斋戒,或者是出家的这一切的戒法。受了这个戒以后呢,就能远离这十种不善业道,身三、口四、意三,就是远离这个,「是名恶行远离。」「恶行远离」就是三业清淨没有过失了。「修习梵行,远离淫欲贪故,名欲远离」这第二个远离呢,是修习梵行。「梵」字中国话是「淨」,「梵」是印度话,翻译中国话是「淨」,清淨的淨。修习淨行,就是远离淫欲贪,淫欲是个贪,现在远离了这个贪,叫做「欲远离」。
「成就杜多功德,远离受用资具贪故,名资具远离」成就杜多功德,一共有十二种,就是衣,食,住都是很微薄的,不是像我们那麽多的享受。「远离受用资具贪故,名资具远离。」对于所受用的资具,穿的衣服、饮食、卧具,住的房舍这些事情都是很起码的,不是那麽好。但是这边说远离,当然从表面上说受用的不是那麽丰厚,但是,主要还是指内心裡面不执着。好的也好,不好的、微薄的,他也可以,那就叫做远离。「远离受用资具贪」,就是受用的很好的话,他心裡并不贪着,那叫做「远离受用资具贪故,名资具远离」。
「住远离处,独一无侣,是名愦闹远离。」住在远离处,就是到寂静的地方,远离这个凡世,远离这尘劳的世界,在清淨的地方住。「独一无侣」,这样子,「是名愦闹远离」。如果思想不一致、不合的话,就是两个人也是愦闹了,不是说一定要百千人是愦闹。的确是也是有这问题。如果思想合了,就是几千人在一起,也等于是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住了。所以用功修行,人与人之间,儘量的注意自己,不要触恼别人。自己的身语意,自己的行为,不触恼别人,这也不容易。这也是一种智慧。我感觉不关你的事,我就做我的事,我不关你的事,其实对别人有影响的话,自己要反省。「是名愦闹远离」
「解脱三界一切烦恼,名烦恼远离」这三界,欲界的欲烦恼,色界、无色界,他们有禅定的烦恼。统起来说呢,都有我见的烦恼,都有我我所的烦恼,有见烦恼、有爱烦恼;完全远离了,名为烦恼远离。这样说,这恶行远离,是由戒来对付他。这欲远离是应该修定。这资具远离,也是要由戒定慧来支持。「愦闹远离」,表现于外是在寂静处。最后的结果,远离的结果就是内心清淨了。烦恼远离,是这样意思。
寅十二、转
云何转?谓三界、五趣。
欲界、色界、无色界,这麽流转。由天上来到人间,由人间跑到三恶道去了;由三恶道又回到人间,人间又到天上去了;三界五趣的流转叫转。
寅十三、藏护
云何藏护?谓追恋过去,希慕未来,耽着现在。
这叫做藏护。过去的如意的事情还在回忆;「希慕未来」,未来使令我再更加的如意;爱着现在可意的事情。这叫做藏护。
《披寻记》四七二页:
云何藏护等者:当知藏护,即是贪之异名。异门分说:藏者,谓于内所摄自体中爱故。护者,谓于他相续中爱故。(陵本八十四卷十六页)今于此中,三世分别,随应当知。
「云何藏护等者:当知藏护,即是贪之异名。异门分说:藏者,谓于内所摄自体中爱故」。「内所摄自体」就是自己的生命体,爱着自己的生命体,这就叫做藏。护呢?「谓于他相续中爱故」爱着别人的色受想行识,爱着别人的生命体,那叫做护。「(陵本八十四卷十六页)今于此中,三世分别,随应当知」。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