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85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85

 

  寅九、观外诸色胜处差别(分三科) 卯一、标数

  又若观诸色,若如所观,于初三解脱中而修习者;谓三解脱方便道所摄三胜处也。

  这是第九科「观外诸色胜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数」。

  「又若观诸色」,又若观诸色在八胜处里面,八胜处当然是在禅定里面修的,在禅定面观诸色的差别相,观诸色少,观诸色多。内有色相,观诸色少,观诸色多;内无色相,观诸色少,观诸色多。这就是四个胜处了,另外又加上青黄青白,就是八个胜处。现在这一句话,「又若观诸色」,就是前四个胜处,前四个胜处,观诸色的少、多,或者是若劣、若胜、若好、若恶。这个「若如所观」,就是后边的四个胜处,青黄赤白四个胜处。这是如前四个胜处,观诸色的差别;后边四个胜处,也是有差别。那麽「于初三解脱中而修习者」,这八个胜处,实在在八解脱里面,头三个解脱里面就修习了,就已经修习这八个胜处了,这几句话是经上的话。

  这底下「谓三解脱方便道所摄三胜处也」,这句话是《瑜伽师地论》作者的解释,解释前面经上这句话。经上这段文的意思是说什麽?「谓三解脱方便道」,就是这位修行人,在八解脱的前三个解脱的修行的时候,这个修行的阶段,在前后的位次来说,是属于方便道。这个「方便道」怎麽说呢?应该说就是八胜处的方便道,八解脱是八胜处的方便道,这麽说。那麽这样说,八解脱修成功了,就是八胜处的方便道成功了,这样的意思。这样说八解脱就是因,八胜处就是果了,这麽说。可是在其他的论,《阿毗达磨论》上,也是有八胜处在前,而八解脱在后的,也有这样安排的。现在这个文,看前后文的意思,还是八解脱在前,八胜处在后。

  「谓三解脱方便道」,这个八解脱里面,前面的三个解脱,是八胜处的方便道所摄。「三胜处也」,这个「三」这个字,我感觉应该是个错字,应该「八」胜处是对的,在《披寻记》上没有提这句话,可是在窥基大师的略纂上,也没有说这个字是错字,可是有不大同意这个「三」字,因为这三解脱就是八胜处了,就包括了八胜处在内的。这个前两个解脱,就是前四个胜处;第三个解脱就是淨解脱身作证,正好是后边四个胜处青黄赤白。所以三解脱就是八胜处,八胜处就是前三个解脱,也就是八胜处的方便道,就赅摄了八解脱的前三个解脱,正好是这个意思,是它的方便道。这个话的意思,就是八胜处修行成功了的时候,这个境界是超过了八解脱的境界的。其中的差别,八解脱修不淨观,也观淨色,也观不淨色,这是对境界有胜解的力量。可是到八胜处的时候,能制伏所缘境,制伏这个光明的境界,也可以隐没,也可以自在的显现,愿意怎麽样显现这个青黄赤白的光明,就怎麽样示现,有自在的力量,所以这个是超过了三个解脱的境界。要这样解释,这个方便道是八胜处的方便道,八胜处的方便道就是八解脱的解脱道,就是它的果,八解脱就是八胜处的因,是这麽说。这是「标数」,这一科在《披寻记》上的科是「标数」,其实这里面有配属的意思,底下第二科是「牒说」。

  卯二、牒说

  此中观外诸色,若小若大,若好若恶,若劣若胜者。

  也就是经上说八胜处的文,这里又引来了。「谓观非三摩地所行现所得色」,这就是解释了。「此中」这段经文里面,说到八胜处,「观外诸色」,「观外诸色」《瑜伽师地论》上,本论上的解释,这「外」这个字,是离着的意思,不执着的意思,就是对这个色没有执着心,当然这是一种,也是智慧,也是修行的功夫。但是这里边也表示一件事,就是八解脱的前三个解脱也好,八胜处也好,都有内有色想观外色,内无色想观外色的意思,都有这个说法。这个「观外诸色」,这表示了就是入色界定,前面说过,入色界定,但是已经于色界色不执着了,有这个境界了,所以叫做「观外诸色」,这是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不是观身体的色。昨天曾经讲过,观这个色,有什麽情形呢?开始修行的时候,八解脱开始修行是修不淨观等于是,由大姆指开始,观它是膨胀、青瘀、脓烂,然后全身都是这样子,然后变成白骨,然后观这个白骨的眉间放光,这个时候是观内色;后来把白骨息灭了,只是观光明了,那就是没有内色了,不观内色了。这个所缘境前后的次第,也有这样的变化。

  「此中观外诸色,若小若大」,「若小若大」这个地方,当然前面有解释过,「外」有不执着的意思。「若小若大」,这个「小」是指有情的身体;「大」就是外面的一切的色相,这个人的住处,或者是山河大地,这些「大」,外边的色相是大的。「若好若恶」,这个色声香味触法,这个色这一方面,这个淨色就是「好」,不淨色就是「恶」;声香味触法这一方面,若是不淨色就是「劣」,淨色就是「胜」,这里是这麽说。又有一个解释,欲界色是「劣」,色界天的色是「胜」。由不淨观,观成白骨,由白骨发出了光明,这还都是属于欲界的色;如果是息灭了白骨,唯独是清淨的光明的时候,是色界的色,还是有差别的,也是有差别的。可是初一大部份,还是观欲界的色,观欲界的色来训练自己破除这个贪心,成就无贪的善根,是这样。是「若劣若胜者」。「此中观外诸色,若小若大,若好若恶,若劣若胜者」,这是引经上的文。这底下加以解释,底下第三科「随释」,「随释」分三科,第一科是「观外色」,第二科是「得胜名」。第一科「观外色」。

  卯三、随释(分三科) 辰一、观外色

  谓观非三摩地所行现所得色。

  「谓观非三摩地所行现所得色」,这地方这样解释。「非三摩地」,那就是三摩地是在禅定里面有止有观,称三摩地。现在是「非三摩地」,三摩地之前,在闻思慧这个时候修观,就是没有入定里面,「所行」,能行的就是心,所行的就是所现的诸色,「现所得色」,这样解释。前面是「观外诸色,若小若大,若好若恶,若劣若胜」的时候,不是在三摩地里边所行现所得色,是在闻思慧,不是在修慧的时候,在闻思慧所观的境界,这麽解释这一段文。《披寻记》可以读一下。

  《披寻记》五三九页:

  又若观诸色等者:当知此说八种胜处。前四胜处,由有色观诸色,内无色想观外诸色,二解脱所建立。后四胜处,由淨解脱身作证具足住所建立。初三解脱善修治故,后方能起胜知胜见,故称胜处。由是胜处说为三解脱方便道所摄,依三解脱得三胜处名。

  「又若观诸色等者:当知此说八种胜处」,也还是说八胜处,不是三胜处。「前四胜处,由有色观诸色,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这个「由有色观诸色」这是一,「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这是二,「二解脱所建立」,这个八胜处的前四个胜处,是八解脱的前二个解脱所成就的,这麽解释。「后四胜处」,后面四个胜处青黄赤白,「由淨解脱身作证具足住所建立」,就是第三个解脱所建立的。所以解脱是八解脱的前三个解脱,就是建立了八胜处,这样子。

  「初三解脱善修治故」,这个修行人,在修八解脱的时候,对前三个解脱,他善巧的修行来调伏自己的时候,对治自己,对治自己的贪心。「后方能起胜知胜见」,你成功了以后,才能够现起八胜处的胜知胜见,才能现出来八胜处的境界。「故称胜处」,所以这个时候就不叫做解脱了,而叫做「胜处」,这是更有强大解脱自在的力量了。「由是胜处说为三解脱方便道所摄,依三解脱,得三胜处名」,它还是用原来这三胜处这个三字,可是前面是说八胜处。所以「由是胜处,说为三解脱方便道」,这说三解脱是八胜处的方便道所摄,依八解脱的三解脱得八胜处的名字,这不是很顺?这是很顺的。若说「三」,这事就有一点问题了,要怎麽样配合呢?这是第一科。底下第二科「得胜名」。

  辰二、得胜名

  由缘三摩地所行作意,不种种现前,故名为胜。

  这样子和这段文是合的,前面的解释,在非三摩地的时候,是「观外诸色,若小若大,若好若恶,若劣若胜」,有种种差别的相现前。现在入了定的时候,「缘三摩地」,就是入了三摩地以后,这个时候这个止观的境界,「所行作意」,内心的观察。「不种种观前」,前面「若小若大,若好若恶,若劣若胜」,都可以不现前,就可以隐没。当然有隐没的力量,当然也有示现的力量,就是他有这个自在的力量,「故名为胜」。这个「胜」字,是这麽意思,就是对境界的制伏,有强大的自在的力量,对于所观的光明的境界,他有强大的制伏的力量。

  辰三、明知见(分二科) 巳一、举于三摩地

  于三摩地所行中奢摩他行,名知;毘钵捨那行,名见。

  这是第三科,前面是「得胜名」,这是第三科「明知见」。分两科,第一科「举于三摩地」。

  「于三摩地所行中」,这是在定内,三摩地的所行境里面,这「奢摩他行」,就是止,这个止在行的时候,「名知」,这叫做「知」。这个「奢摩他行」,其实就是心行,奢摩他行就是心行,这时候这个寂静住的心,还是明明了了的,所以叫做「知」,他能知所缘境的境界;「毘钵捨那」是观了,观行名之为「见」,可以做种种变化,与奢摩他相应,同时又能作种种变化。作种种变化的时候,又是和奢摩他相应的,这个止和观是不相离的,这时候叫做知见,就是胜知胜见,加起来。前面说「所行作意,不种种现前,故名为胜」,这个「胜」,就是说奢摩他的「知」,毘钵捨那的「见」,是有强大的自在力量的,所以叫做胜知胜见,就是于所观察的色,有胜知胜见的力量。

  《披寻记》五三九页:

  由缘三摩地所行作意不种种现前等者:此中义显能隐蔽他自在迴转,故名为胜。如三摩呬多地说。(陵本十二卷七页)

  「由缘三摩地所行作意不种种现前等者:此中义显能隐蔽他自在迴转」,就是能隐蔽这个所缘境,能隐蔽他,叫他不显现,「能隐蔽他」。能「自在迴转」,转变这个所缘境,很自在地,没有障碍,愿意它现,它就现,愿意它不现,它就不现,所以叫做「自在迴转」。「故名为胜。如三摩地呬多地说」,这已经讲过了。

  巳二、例非三摩地

  如于三摩地所行,若知若见,如于彼色,已寻思已了别,如是于外所想非三摩地所行中,观诸色亦尔。

  这是第二科,前面第一科「于三摩地」是这样,这底下第二科「例非三摩地」。

  「如于三摩地」中,这个修行人,这个禅师,他在三摩地中所行的境界,「若知若见」,就是若奢摩他、若毘钵捨那这样子修行的时候,「如于彼色,已寻思已了别」,当然这不是一刹那间的事,也是长时期这样修行。那麽这位修行人,对于他所观的色法,「已寻思已了别」,就是前后还不是一样的,初开始是一样,后来逐渐地,他这个定慧,奢摩他和毘钵捨那有进步,所以所寻伺、所了别也有差别的,前后有差别的。「如是于外所想」,就是在三摩地里边是这样子,「于外所想非三摩地」,就是从禅定里面出来,「非三摩地所行」境里面,「观」察「诸色」也是这样子,也是有寻伺、有了别,有这样的情形。

  《披寻记》五三九页:

  如于三摩地所行若知若见等者:此中知见,义显能观;彼色,义显所观。观少观多及与青黄赤白,名已寻思已了别。

  「如于三摩地所行若知若见等者:此中知见,义显能观;彼色,义显所观。观少观多及与青黄赤白,名已寻思已了别」,是这样子。

  子九、九种(分二科) 丑一、结前正显

  巳说八种佛教所应知处,次说九种。

  这个底下第九科,前面第八科,这第九科「结前正显」。

  「已说八种佛教所应知处」,这是结前,「次说九种」是正显。第二科是「别更宣说」,分两科,第一科「烦恼结别」。

  丑二、别更宣说(分二科) 寅一、烦恼结别

  谓有九结,如摄事分当广建立。

  「谓有九结」九种结,「如摄事分当广建立」,在(摄事分)里面,当会详细的会解释。在前面在烦恼的时候,也说过九结,也提过。

  寅二、有情居别

  又有九种生处受生有情,于彼彼处同所居止。谓三界中除诸恶趣,可厌处故,如前已说。

  这是第二科「有情居别」,有情居处的差别,前面是烦恼结的差别,这里居处的差别。

  「九种」受「生处」,在那里「受生有情」,「于彼彼处同所居止」,这一类的有情,共同在那边住,一共有九种不同。「谓三界中除诸恶趣,可厌处故」,这个九有情居,是那九个?就是在欲界、色界、无色界里面,把三恶道除掉,三恶道谁欢喜到那里住?所以这裡不算数。因为什麽不算数?「可厌处故」,这个地方是可厌恶的地方。这样说九有情居,「如前」面「已」经「说」了。

  《披寻记》五四○页:

  又有九种生处等者:当知此说九有情居,如前已说七识住中,唯除恶趣无想有情及非想非非想处。今有情居,说七识住兼彼无想有情非想非非想处,是故成九。唯除恶趣可厌处故,非诸有情所乐住故,非有情居。

  「又有九种生处等者:当知此说九有情居,如前已说」,前面什麽地方说了?「七识住中,唯除恶趣无想有情及非想非非想处」,把这三个地方除掉,那麽就是七识住。现在这里,「今有情居,说七识住」,七识住在内,「兼彼无想有情」和无色界天的「非想非非想处,是故成九」,就是七识住再加上无想天,再加上非非想处,那麽就是九个了。「唯除恶趣可厌处故」,这个不在内,「非诸有情所乐住故,非有情居」。

  子十、十种(分二科) 丑一、结前正显

  已说九种佛教所应知处,次说十种。

  这底下是第十种。第十科分二,第一科「结前正显」,底下第二科,「别更宣说」。分二科,寅一「遍处类别」。

  丑二、别更宣说(分二科) 寅一、遍处类别

  谓十遍处,当知即诸解脱所作成就。馀解脱、胜处、遍处,如摄事分当广分别。

  次说十种的佛教所应知处,就是「谓十遍处」,八解脱、八胜处,现在十遍处。这是第一科是「遍处类别」。「当知即诸解脱所作成就」,就是那诸解脱,就是八解脱,应该包括八胜处,所作的成就。「馀解脱、胜处、遍处,如摄事分当广分别」,这个十遍处,《披寻记》里面的文说了,就是八胜处再加一个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那麽就是十遍处。这个十遍处的境界,是更超过了八胜处的境界,更殊胜了,就是有种种的神通都成就了,「如摄事分当广分别」。

  这个「十遍处」,就是诸解脱所作成就的,但是并不包括全部的八解脱,八解脱还有其馀的,其馀的解脱和这个八胜处,和这个遍处,这里只是标个名字,其内容的情形,「如摄事分当广分别」,当广分别,看看《披寻记》的文就好了。

  《披寻记》五四○页:

  谓十遍处等者:地水火风、青黄赤白,是名八色遍处,及识遍处、空遍处,总此三种,名十遍处。(三摩呬多地)说:修观行者,先于所缘思惟胜解,次能制伏,既于制伏得自在已,后即于此遍一切处,如其所欲而作胜解,是故此三如其次第。(陵本十二卷八页)由是此说即诸解脱所作成就。言馀解脱胜处遍处者,(摄事分)中未有此文。

  「谓十遍处等者:地水火风、青黄赤白,是名八色遍处」,说是八个遍处,「及识遍处、空遍处」,识无边处定、空无边处定,这样子加起就是十个。「总此三种,名十遍处」,地水火风、青黄赤白是八遍处,再加上识遍处一个,空边处一个,那麽就是三个,这叫做「十遍处」。有的地方叫做十一切处,这里翻作遍处。

  「三摩呬多地说:修观行者,先于所缘思惟胜解」,那麽这就是八解脱,先于所缘境思惟胜解。这是什麽事情开头难,你能修不淨观,后来再八色流光,从这骨人的眉间放出光明来,这还不是容易。当然是有禅定的力量,能发出光明来,这是要有强大的观想的力量,才能够观出来,所以「思惟胜解」。「次能制伏,既于制伏得自在已,后即于此遍一切处」,第一个阶段是八解脱的观想力量,能发出光明来,是胜解的力量。第二个阶段,能制伏这个光明,能够把这个光明可以如意自在的显现,或者不显现,所以这是八胜处的力量。「既于制伏得自在已,后即于此遍一切处」,观想这个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的光明能遍一切处,广大无边的、普遍的境界。「如其所欲而作胜解」,如其心之所想的,而就能够这样观想出来,有这样的胜解。「是故此三如其次第」,有这样的次第,先是八解脱,中间是八胜处,后来是十遍处,就是这个次第。(陵本十二卷八页)已经讲过了。

  「由是此说,即诸解脱所作成就」,所以这句话也正合道理,因为这个十一切处、八胜处的境界,就是八解脱所成就的,从那里再继续地把它增长广大,就成为八胜处、十遍处了。「言馀解脱胜处遍处者,(摄事分)中未有此文」,这地方说是「摄事分当广分别」,但是(摄事分)看,并没有这个文。

  寅二、无学支别

  又有十无学支,当知无学五蕴所摄,谓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

  前边是十遍处,这底下第二科说「无学支别」,就是十无学支,这个无学就是阿罗汉以上的人,阿罗汉他具足十个无学支,也就是十种智慧了。「当知无学五蕴所摄」,这个十个无学支,究竟是什麽?当知道就是无学的阿罗汉,他所成就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五蕴所统摄的。这五蕴把它开,就是十无学支;合就是五蕴,是这样意思。这个五蕴是什麽?「谓戒蕴」,戒也是蕴,积聚很多的戒,名之为戒蕴;「定」也是,也有很多的三昧;「慧」也是很多的慧;「解脱蕴」,解脱蕴是什麽?解脱蕴就是断烦恼了,没有烦恼的繫缚,叫做解脱蕴;「解脱知见蕴」,也是智慧,这个智慧和前面那个戒定慧的慧有点差别,那个慧是见真理的智慧,叫「慧蕴」。「解脱知见蕴」,是见很多差别的事,缘起的事情,就是知道这个人是慧解脱,那个人是俱解脱,这个人是个初果,这个人是二果、三果、四果,他也知道自己现在是初果了,现在是二果、三果、四果了,这样的智慧叫做「解脱知见」,就知道自己解脱是这样的,是这样的解脱。只是断了下五分结,这个解脱,现在上五分结也解脱了,你能通达这样的差别的事情,叫「解脱知见」,这个实在就是后得智,前面的「慧蕴」就是根本智。但是这个五蕴把它开成为十无学支。怎麽开法?这个《披寻记》说得很清楚。

  《披寻记》五四○页:

  又有十无学支等者:谓无学正见、正思惟,乃至无学正解脱、正智,是名十无学支。此中正语、正业、正命,戒蕴所摄;正念、正定,定蕴所摄;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慧蕴所摄;正解脱,解脱蕴所摄;正智,解脱知见蕴所摄应知。

  「又有十无学支等者:谓无学正见、正思惟,乃至无学正解脱、正智」,这个正解脱、正智就是十无学支最后的两个,那麽加起来正好就是十无学支。「此中正语、正业、正命、戒蕴所摄」,现在详细的解释,这个戒蕴把它开出来三个,就是八正道里面的正语、正业、正命,戒蕴是三个。「正念、正定,定蕴所摄」,定蕴开出来两个,一个正念,一个正定,那麽加起来就是五个了。那麽「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慧蕴所摄」,慧开出来三个,加起来就是八个。这样说,这个慧蕴包括正思惟和正精进,那里面也有后得智,正见是根本智,那麽这就是八个。「正解脱,解脱蕴所摄」,这个十无学支里面,第九个是正解脱,这个正解脱就在五蕴里面,是解脱蕴所摄。这个「正智」是「解脱知见蕴所摄应知」,这个十无学支的最后一个是正智,正智在五蕴里面来说,是解脱知见蕴所摄的。这样子,合起来就是「十无学支」。

  辛五、结

  如是已说十种佛教所应知处,及前所说佛教所应知处等,当知皆内明处摄。

  这第五科是结束。像前面这一大段文,已经介绍了,已经讚歎了,「十种佛教所应知」的境界。「及前所说佛教」,前面有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所应知处等」。总合起来,「当知皆是内明处摄」,这是「内明」,佛教本身对外来说,这是佛教内,内里边的事情,通达了这个内里边的事情叫做明。

  庚二、医方明处(分四科) 辛一、徵

  云何医方明处?

  这个闻所成地,现在是解释这个闻所成地,闻所成地里面就是五明,五明前面这个内明说完了,这底下第二科是「医方明处」。「医方明处」分四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做「医方明处」呢?底下第二科是「标」。

  辛二、标

  当知此明略有四种。

  有四种不同。这是「标」,第三科是「列」出来。

  辛三、列

  谓于病相善巧,于病因善巧,于已生病断灭善巧,于已断病后更不生方便善巧。

  这「医方明处」,就是对于众生四大的不调和,这件事你能善巧的知道,那麽叫做「病相善巧」;「于病因善巧」,病的起因,你能善巧通达;「于已生病」痛「断灭」了,那样的善巧通达的智慧;「于已断病后更不生」的方便善巧通达了。那这也就是苦集灭道四谛的意思,用医和病的关係来作譬喻,也是很合适的。但是这里面,倒是说行菩萨道,也应该学习医度化众生的。

  辛四、指

  如是善巧广分别义,如经应知。

  第四科是「指」,这里不多说了。这四种善巧,就是「医方明处」,医的方法,这个智慧叫做「明」,「医方」是所明之处,「明」是能明。「如是善巧广分别义」,这里不说,「如经」里面会说了,这里不说了。

  庚三、因明处(分二科) 辛一、结前生后

  已说医方明处。云何因明处?

  这是第三科,第三科是讲这个「因明」。「因明」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

  「已说医方明处」,是结束了前文;「云何因明处?」这是生起后文,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正广宣说」,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辛二、正广宣说(分四科) 壬一、标

  谓于观察义中诸所有事。

  这就是标因明的道理。「谓于观察」所观察的道理,那麽就是你所建立的道理,这个道理要经过观察才能建立的,就是宗因喻的这个「宗」,这个意思。「诸所有事」,你要建立它,就是能建立的,所建立的是义,能建立的就因,就是所谓因明了。这个能建立你的宗旨的因,就是「诸所有事」。那麽这两句话,就是一个宗,一个因,这样。可是《披寻记》上解释好的。

  《披寻记》五四一页:

  谓于观察义中诸所有事者:于所成立,思惟抉择,名观察义诸所有事。如下七种应知。

  「谓于观察义中诸所有事者:于所成立,思惟抉择,名观察义」,这叫做「观察义」。你若成立了这个道理,或者这个是无常的道理,诸行是无常的,诸行是苦、是无常的,你要经过观察,来建立你所成立的这个道理,「思惟抉择」,这叫做「观察义」。「诸所有事」是什麽?「如下七种应知」,下文有说出来七种事,那就是「诸所有事」了。

  壬二、徵

  此复云何?

  这第二科是「徵」。怎麽叫做观察义中诸所有事呢?这是问。底下嗢柁南曰,这是第三科是「列」,「列」分两科,第一科「嗢柁南」颂。

  壬三、列(分二科) 癸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论体论处所 论据论庄严 论负论出离 论多所作法

  这是这个颂,底下长行解释这个颂。

  癸二、长行

  当知此中略有七种:一、论体性,二、论处所,三、论所依,四、论庄严,五、论堕负,六、论出离,七、论多所作法。

  「当知此中略有七种」不同,一个是「论体性」,论本身的内容都是什麽。二是「论处所」,在什麽地方,在一个大智慧人的旁边,在大众之中,或者是在国王那里。三是「论所依」,就是这个论所依止的、所根据的,为什麽你要立这个论。四是「论庄严」,庄严就是你能破,对方反驳了你,你能破他,那麽你就是庄严;如果你不能破,被人家破了,那就是不庄严了。五是「论堕负」,就是自己建立的道理,理由不充足,你输了,这叫堕负。六是「论出离」,论出离是什麽?就是你要建立你的道理的时候,你预先要观察好,我这个理论是圆满、不圆满,有没有什麽过失,有没有利益,对人有没有利益,这叫做论出离。七「论多所作法」,第七个就是你具足了前六个,那麽你这个论就能够多有所作,有很大的作用的。

  这是长行,解释前面的颂。底下第四科解「释」,解释分七科,第一科是「论体性」,先解释第一科的体性。分四科,第一科是「徵」。

  壬四、释(分七科) 癸一、论体性(分四科) 子一、徵

  云何论体性?

  「论」的内容是什麽呢?

  子二、标

  谓有六种。

  底下第二科是「标」,标出来这个数目。第三科是把这个数「列」出来。

  子三、列

  一、言论,二、尚论,三、诤论,四、毁谤论,五、顺正论,六、教导论。

  第一个是「言论」,这个论的体性有六种:第一个是「言论」,第二个是「尚论」,第三是「诤论」,第四是「毁谤论」,第五是「顺正论」,第六是「教导论」。论的体性就是有这麽多。这里面有好论,也有不好论,就是都放在一起,这是「列」。底下是解释,第四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分六种论,就是一样一样的来解释它,第一科先解释「言论」。

  子四、释(分二科) 丑一、别辨相(分六科) 寅一、言论

  言论者:谓一切言说、言音、言词,是名言论。

  「言论者」,这六种论第一个是言论。「言论」是什麽?「谓一切言说、言音、言词,是名言论」,这个言论就是这样的意思。这样说「一切言说」,这是这个论的体,这个论体以「言说」为体性;「言音」是这个论的相貌;「言词」就是它的作用。分三个体、相、用,这就叫做「言论」。底下《披寻记》解释还有不同。

  《披寻记》五四一页:

  谓一切言说言音言词者:见闻觉知,四种言说,是名一切言说。言所须具,是名言音。起言说欲,是名言词。

  「谓一切言说言音言词者:见闻觉知,四种言说,是名一切言说」,一切言说不出见闻觉知。「言所须具,是名言音」,这个言所须要的资具,所须要的资具就是「言音」,就是各种名言发出来的音声,当然也可以写出文章,也是。「起言说欲,是名言词」,这麽样解释,发起言说的是谁?是你的欲。说话的是谁?就是想要说话的那个,这样解释。这个「言论」就是这样解释了,这个当然是普遍的都是这样子。这底下就有差别了,第二科是「尚论」。

  寅二、尚论

  尚论者:谓诸世间,随所应闻,所有言论。

  「尚论者:谓诸世间,随所应闻,所有言论」,「谓诸世间」,就是这个世间就指有情说,就是世间上所有的人。「随所应闻」,随他所应该听闻,所应该学习的,就是这件事,你就为他说这件事,那些言论,就叫做「尚论」。这样说,这个「尚」这个字,是尊重的意思,他需要这件事,你就是开示他,是他所需要,所重要的,他所尊重的,他所喜欢的。但是这若约因明来说,当然是应该这个论是没有过失的,建立的道理没有过失,对人是有利益的,那麽这叫做「尚论」。

  《披寻记》五四一页:

  谓诸世间随所应闻所有言论者:谓诸世间善法言义应可听闻,名所应闻。彼之言论世所欣尚,故名尚论。

  「谓诸世间随所应闻所有言论者:谓诸世间善法言义应可听闻」,叫「名所应闻」。这是这样,这个善法是世间所应闻的,这是值得尊重的一种言论。「彼之言论世所欣尚」,世间人所尊重,所欢喜的,当然这还是要有智慧的条件,「故名尚论」。

  寅三、诤论(分三科) 卯一、依诸欲起(分三科) 辰一、举依处(分二科) 巳一、有摄受欲

  诤论者:谓或依诸欲所起。若自所摄诸欲,他所侵夺;若他所摄诸欲,自行侵夺;若所爱有情所摄诸欲,更相侵夺;或欲侵夺。

  这是第三科叫做「诤论」,「诤论」分三科,第一科「依诸欲起」的诤论。分三科,第一科是「举依处」。分两科,第一科是「有摄受欲」。

  「诤论者:谓或依诸欲所起」,因为这个诤论,为什麽有诤论呢?这个理由,也有很多的原因,现在是或者是因为欲而生起的诤论。「若自所摄诸欲」,这个欲就是自己所欢喜的事情,欢喜的事情,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要你自己的思想、行为,逐渐地去积聚成就的,自所摄欲;或者说就是你的财富,你的色声香味触法,这些事情。说自己的努力,所积聚的这些可爱的事情,这叫做「欲」。「他所侵夺」,这个欲为什麽会有了诤论了呢?「他所侵夺」,别的人要来侵犯,要来夺取你的欲,这就有诤论了,是这麽回事。或者说思想上的财产,或者是其他的前五尘的财产,那麽就是互相有些不公平的事情了,就有诤论了,是这麽回事。

  「若他所摄诸欲,自行侵夺」,别的人经过一番的努力,费了很多的心血,所成就的,但是我随时占他的便宜,把它拿过来,不经过他的同意,我就抢过来了,这也是诤。「若所爱有情所摄诸欲,更相侵夺」,若是这个人,他所爱的,所亲爱的人,他所积集的欲,被另外一个人侵犯了,被那个人夺去了,当然也有可能夺别人的,也是一样,互相的夺取,所以就有诤论,这是因欲生起的诤论。

  「或欲侵夺」,前面说是採取行动了,就是有诤论。现在「或欲侵夺」,还没有採取行动,但是心是动了,我想要去夺取别人的财富,夺取别人的什麽,这也是诤论,也就来了,「欲侵夺」。

  《披寻记》五四二页:

  或欲侵夺者:通说前三差别应知。谓自所摄,他欲侵夺;若他所摄,自欲侵夺;所爱有情所摄,与馀互欲侵夺。

  「或欲侵夺者:通说前三差别应知」,前面这一共是三个欲,就是「若自所摄诸欲,他所侵夺」是一个;「若他所摄诸欲,自行侵夺」是第二;「若所爱有情所摄诸欲,更相侵夺」是第三。这个「欲侵夺」,包括这三个,都是从欲侵夺开始的。「谓自所摄,他欲侵夺;若他所摄,自欲侵夺;所爱有情所摄,与馀互欲侵夺」,包括这三个的。

  这是第一科「有摄受欲」,就是要把它拿过来,「摄受」就是这个意思。第二是「无摄受欲」,没有摄受欲,还有这麽一个情形。

  巳二、无摄受欲

  若无摄受诸欲,谓歌舞戏笑等所摄,若倡女僕从等所摄;或为观者,或为受用。

  「若无摄受诸欲」,就是不想夺过来,没有这个意思,占为己有,没有这个意思。那麽这是什麽呢?「谓歌舞戏笑等所摄」,又歌、又舞、又戏笑,这些事情,属于这一类的事情。这是无摄受欲,大家都可以享受,大家都可以看看,都可以享受。「若倡女僕从等所摄」的这些事情,「倡女」就是善于歌舞的人,「僕从」就是为人做事的人,这一方面的是歌舞戏笑等所摄。「歌舞戏笑等」,这是欲,所欢喜的事情;底下约人说,「若倡女僕从」,是约人来说,这些事,这个都是属于「无摄受诸欲」的。「或为观看,或为受用」,这底下说这件事。

  《披寻记》五四二页:

  或为观看或为受用者:觉慧为先,功用为先,欲乐为先,眼见众色,是名观看。互相受用,受用境界,受诸快乐,是名受用。于无摄受诸欲,为此二事,更相侵夺,或欲侵夺,应知是此所欲说义。

  「或为观看或为受用者:觉慧为先,功用为先,欲乐为先」,当然这个是他先要有觉慧,有这个知识,发出这个作用,还要有这个知识,有这个作用,而还要欢喜这件事,所以「欲乐为先」。「眼见众色」,这些种种的表演,「是名观看」。那麽「互相受用,受用境界,受诸快乐,是名」为「受用」。「于无摄受诸欲,为此二事,更相侵夺」,这个「无摄受欲,为此二事」,一个是观看,一个是受用,也是互相侵夺;「或欲侵夺」,或者欲侵夺。「应知是此所欲说义」,这里面是这个意思。

  辰二、显因缘

  于如是等诸欲事中,未离欲者,为欲界贪所染污者,因坚执故,因缚着故,因耽嗜故,因贪爱故,发愤乖违。

  这是第二科说「显」示「因缘」。为什麽要有诤论?前面是「举依处」,就是起诤的这些事情。这底下为什麽会起诤。

  「于如是等诸欲事中,未离欲者」,这未离欲的人,这个《披寻记》上还把这个「未离欲」这句话,解释得还很有意思。「为欲界贪所染污」的人,这个人就是有欲贪,内心里面有欲贪,又有所贪的境界。所贪的境界这个时候,「因坚执故」,内心里面,我一定要拿到,我不可能弃捨的,所以就起诤了。「因缚着故,因耽嗜故,因贪爱故,发愤乖违」,彼此都有这种心情的时候,就愤怒了,互相违背,就有起了冲突,就有诤论。

  《披寻记》五四二页:

  因坚执故等者:此说贪为因缘种种相别,不欲弃捨,是名坚执;不欲出离,是名缚着;无有厌足,是名耽嗜;乐着受用,是名贪爱。由是为因,遇不饶益,故令发愤,互相乖违。

  「因坚执故等者:此说贪为因缘种种相别,不欲弃捨,是名坚执」,是贪的关係,有种种相的不一样,都是贪,但是行相不一样。第一个相貌是「不欲弃捨」,是名叫「坚执」,我一定要,我不能放弃,我要拿到,那麽「是名坚执」,这是一个相貌。「不欲出离,是名缚着」,不能从这个欲的境界里面出来,那若出来就可以放下了,所以「不欲出离,是名缚着」。「无有厌足,是名耽嗜」,没有满足的时候,越多越好。「乐着受用,是名贪爱」,这个是这样子。「由是为因,遇不饶益,故令发愤,互相乖违」,是这样意思。

  辰三、释诤论

  喜斗诤者,兴种种论,兴怨害论,故名诤论。

  这底下第三科「释诤论」,解释这个诤论。

  「喜斗诤者」,当然这个烦恼重的人,势在必得,那他就是要诤了,所以会斗、会诤。「兴种种的论」,就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种种的言论,就有诤论。「兴怨害论」,当然这就是说对方种种不好了,「故名」叫做「诤论」,这是解释这句话。

  《披寻记》五四二页:

  兴种种论兴怨害论者:诤无止息,前后变异,名种种论。或为毁辱,或为恼害,口出矛鑽,更相鑽刺,名怨害论。

  「兴种种论兴怨害论者:诤无止息」,这样子就是停不下来了,前后还有变化,所以叫做「种种论」。说出来一种言论之后,对方也会有种种言论,对方又是有言论,所以说种种言论,「种种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前后」有「变异」,也就是一直地在论、在诤论,所以没有止息,「名种种论」。

  「或为毁辱,或为恼害」,这是说他的内心,前面种种论,是发出来言论,这是说内心的事情。内心的目的,要毁辱对方;或为是恼害,要伤害他。「口出矛鑽」,就是说出来的话,就像刀剑似的,要伤害对方,这个「矛鑽」是一种古代的人,武士拿的武器,要伤害人的这种武器。「更相鑽刺」,我也伤害你,你也伤害我,这叫做「怨害论」。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