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索甲仁波且:生死无惧 九月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2日
来源:   作者:索甲仁波且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索甲仁波且:生死无惧 九月

 

  EM MA YENG CHIK

  勿烦恼

  9.1

  刚开始禅坐的人常说,他们的妄念纷飞,比以前更乱。

  我一再向他们保证,这是好的征兆。这绝不是你的心念比以前乱,反而是变得安静,而能察觉到以前的心念多么杂乱。千万不要绝望或放弃。不管什么念头生起,只要保持当下的觉醒,即使在纷乱中,也要回归呼吸。

  9.2

  在无云的夜空,

  ‘群星之王’月亮就要升起……

  莲花生大士,我慈悲之主的容颜,

  放射出温柔的迎请,引导我靠近。

  我对死亡的喜悦,

  远大于商人在海上大赚其财的喜悦;

  或是国王和众神大大吹嘘凯旋的喜悦;

  或是圣哲进入禅定的喜悦。

  因此,就如时辰一到,就启程上路的旅人,

  我不再留恋这世间,

  而将安住在涅槃的极大喜悦之中。

  ——龙钦巴的最后遗言

  9.3

  要证得解脱和获得觉悟的智慧,只有一个方法:遵循真正的精神上师。他是帮助你渡过生死轮回苦海的向导。

  太阳和月亮的光芒,即刻就照射在清澈澄净的水面。同样的,诸佛的加持总是加被在有强烈信心的人身上。阳光照射一切处,却只有放大镜聚焦之处才能引火燃草。当诸佛的慈悲通过你信心和恭敬心的放大镜时,加持的火焰就在你心中燃起。

  ——顶果钦哲仁波切

  9.4

  敦珠仁波切常提到一个印度大盗的故事。这个大盗在无数次的得逞之后,知道自己犯下了可怕的大错,而亟欲为所做恶行赎罪,于是,他就去参访一位有名的上师。他问道:‘我是个罪人,我好痛苦。要怎样才能解脱?我要怎么办?’

  上师上下打量他以后问他有什么专长。

  ‘什么专长也没有。’强盗回答。

  ‘什么也没有?’上师大吼:‘你一定有!’

  强盗默默不语,最后终于承认:‘其实,我有一个专长,就是偷东西。’

  上师咯咯笑了起来:‘很好!这就是你现在需要的技巧!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把你的理解抢光;把天上所有的星星都偷来,融入空性的腹中,融入心性无所不在的空性中。’

  二十一天后,那名强盗证悟了自性,成为印度最伟大的圣人。

  9.5

  当有人正在受苦,而你却不知如何帮助他时,你要勇敢地把自己放在他的位置去想。想像你正遭受同样的痛苦,而你要怎么度过。问你自己:‘我会有什么感觉?我希望朋友怎么对待我?我最希望他们给我什么?’

  当你用这种方式把自己的角色与别人交换时,你就把你所爱的对象——你自己,直接转换成别人。所以,这种方法是解决我爱和我执,及启发慈悲心最好的法门。

  9.6

  不管你使用哪一种禅修方法,当你发现自己自然达到一种醒觉、开阔和安详的境界时,就放下它,或让它自己消融。

  然后,宁静而专注地停驻在此境界,不用再特别费心用什么方法。这个方法已经达成了任务。不过,如果你的心又散乱了,就要再度使用禅修让你平静下来。

  9.7

  我们常在想:‘我死时会是怎样?’答案就是:我们现在的心态是怎样,我们是怎样的人,如果不加以改变,死时就是那个样子。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好好把握今生,在还有能力时,净化我们心灵的原因了。

  9.8

  开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每个人,不管是谁,只要处于适当的环境,和经过正确的修炼,就可以了悟自性,了解我们内在之中就有不死和永恒的纯净。这是世界所有神秘传统对人的承诺,也已有无数的人完全实践了它。

  这个诺言最美妙之处在于:它不是身外之物,不是空想的,也不是精英专有的,它是所有人类都有的。大师告诉我们,当我们证悟它时,才明白它是出乎意料的平凡。

  真理并不是刻意造做,也不是深奥的,事实上它完全是常识。当你证悟自性时,你的困惑被层层剥掉了。你并不是真的‘成’佛,只是慢慢不再迷惑而已。成佛并非成为全知全能的精神超人,而是终于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9.9

  运用咒语,以专一的恭敬心虔诚地奉献你的心和灵魂,把你的心和莲花生大士或上师连结一起。

  慢慢地,就会感觉自己与莲花生大士越来越接近,你和他的智慧心的鸿沟也越来越小。逐渐地,通过此修法的加持和力量,你会真正体验到,你的心已经转成莲花生大士和上师的智慧心,认证出他们与你是不可分割的。就像把指头伸入水中,它会弄湿;把它放入火中,它会烧伤;所以若把你的心投入诸佛的智慧,就会转化成他们的智慧心。

  慢慢地,你的心会发现自己处在本觉的境界中,因为心的最内在本质即是诸佛的智慧。这就好像你的凡夫心慢慢死亡和消融,你清净的觉醒,你的佛性,和你内在导师都一一显露而出。这是‘加持’的真正涵义——你的心转化进入绝对的境界。

  9.10

  为什么我们如此害怕死亡,不敢正视它呢?在我们内心深处,我们知道自己终将一死。我们知道,就如密勒日巴尊者所说的:‘我们如此恐惧,称之为“尸体”的东西,此刻正跟我们生活在一起。’

  9.11

  禅坐的目的就是要唤醒我们如虚空般的自性,告诉我们,我们的真正面目,那个生死根本,永不改变的纯净觉醒。

  因为我们的心长久处在忙碌、散乱之中,所以我们已经无法看见内在深处的自性了,在禅坐的平稳和沉静之中,我们却瞥见了它,回到了深刻的内在本质之中。

  9.12

  人们常常在突然感觉失去亲人时,才会明白自己有多么爱他。然后,他们就更加执着了。但他越执着,对方就越逃避,双方的关系就会更脆弱。

  我们常想要得到快乐,但我们所追逐的方法却那么笨拙和生涩,以致于反而带来了更多的烦恼。常常我们以为必须抓住什么,才能得快乐的保证。我们问自己:‘如果不拥有,怎么可能享受?’‘执着总是被我们误认为‘爱’!

  即使关系良好,因为不安全感、占有欲和骄傲,爱也可能被执着破坏了。一旦爱远离了,你只剩下爱的‘纪念品’和执着的疤痕。

  9.13

  在西藏,我们说:‘恶行有一项好处:它可以被净化。’所以,希望永远存在。即使是杀人犯和最残忍的罪犯,都可以改变和克服促使其犯罪的情境。如果我们能运用技巧和智慧,利用我们所处的现况,就可以帮助我们解脱痛苦的束缚。

  9.14

  当你探寻过各种伟大的神秘传统后,就要选择一位上师跟随他。踏上精神之旅是一回事,能够运用耐心、智慧和勇气追随到底,又是另外一回事。你也许拥有找到老师的业,但你要接着创造出遵循老师的业。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因此,不管你的教法和上师多么高超,最重要的还是你要有自觉自我的智慧和技巧,学习如何去敬爱和追随上师及教法。

  9.15

  全世界最需要的就是菩萨这种积极的和平公仆,如同龙钦巴尊者所说的:他们‘穿戴坚毅的盔甲’致力于宣扬菩提心,并将智慧散播到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需要菩萨律师、菩萨艺术家、菩萨政治家、菩萨医生和经济学家、菩萨老师和科学家、菩萨科技专家和工程师,我们需要处处示现的菩萨,在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充当慈悲和智慧的通路;转化他们和别人的心灵和行为;孜孜不倦地传布诸佛和觉悟大师的智慧,以保护我们的世界,并创造出更具慈悲心的未来。

  9.16

  如果你的心可以自然安静下来,安歇在它纯净的觉醒之中,你就不需要任何禅定方法了。然而,绝大部分的人还是难以直接达到那个境界,我们全然不知道要如何把心唤醒,因为我们的心如此狂野和散乱,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方便的法门来唤起它。

  我所谓的‘方便’是要让你了悟自己的自性,及瞬息万变的情绪,并经由修行产生洞察力,让你时时刻刻都能够面对自己。这样,你就在各种情境和危机中,找到应变之道,同时转化你的心境。

  9.17

  弥兰陀王(King Milinda)有一次问佛教圣者那先比丘(Nagasena):

  ‘人转世了以后,他跟刚去世的那个人一样?还是不一样?’

  那先比丘回答:‘既非相同,也非相异……你告诉我,若有一个人他想点灯,这盏灯能带来整夜的光明吗?’

  ‘可以。’

  ‘第一晚的火焰与第二晚、最后一晚的火焰,是否相同?’

  ‘不相同。’

  ‘那是说,每天点燃的是不同一盏灯?’

  ‘不,是同一盏灯照亮整个晚上。’

  ‘轮回就跟它很类似:一种现象生起,另一个现象同时灭止;所以,新起意识的行为,既不与前一个相同,也不相异。’

  9.18

  你要时时记住一点,这是很最重要的:无我并不是首先有一个自我,再用佛法清除;相反的,一开始根本就没有自我。了悟这个道理,才能称为‘无我’。

  9.19

  佛也是人,与你我无异。他从不说他是神,他只知道他有佛性——觉悟的种子,而每个人都同样具有,且是与生俱来的。我常说:‘我们的佛性就像诸佛的佛性一样。’

  9.20

  十一世纪西藏最伟大的施受法上师哲卡瓦格西(Geshe Chekhawa),对于许多禅修法的知识和实践都非常有成就。有一天他在他老师的房间内,突然看到一本打开的书,其中有两行字:

  把一切利益和好处给予别人,

  承担一切失败和挫折。

  这两行字所含藏的广大不可思议的慈悲,震惊了他。于是他决定去寻找这位上师。有一天,在旅途中有个麻疯病人告诉他,这位上师已经圆寂了。但哲卡瓦格西仍不屈不挠地继续寻找,最后他终于找到上师的大弟子。就问他:

  ‘你知道这两行字所含的教法有多么重要吗?’

  上师的弟子回答:‘不管你喜不喜欢它,你若想要成佛,就一定要修习它。’

  9.21

  施受法神圣的秘密,是每个神秘传统的上师和圣哲都知道的秘密。他们的生命之所以充满喜悦,是因为他们以出离心、真正智慧和慈悲的热情,把施受法融入生活当中。

  现代有位奉献一生给那些病人和临终者,放射出施与受的喜悦的人,她就是德蕾莎修女。我认为她下面的这段话,最能表现施与受的真义:

  我们都希望进入神的天堂,但在此刻,我们就可以与他同在天堂。现在与他快乐同在的意义是:

  如他一般地慈爱,

  如他一般地助人,

  如他一般地给予,

  如他一般地服务,

  如他一般地拯救,

  二十四小时都与他同在,

  在他苦难的化身中接触他。

  9.22

  万物都可以成为禅定的对象。一个微笑;地下道的一张脸;水泥路上裂缝中的小花;商店橱窗中华丽的布料;阳光照在窗台花盆的景象。敏锐地觉察美丽和优雅的踪迹。时时保持清楚地觉察‘沉默的消息’,为它献上你的喜悦。

  慢慢地,你就能掌控自己的喜乐,做自己喜悦的化学家,用种种治疗方法,去提升、激励、照亮和启发你的呼吸和动作。

  9.23

  众生已经生死轮回过无数次了。一次又一次,他们经历了无以名状的明光(Clear Light),但是,就因为他们被黑暗无明障蔽了,所以永无休止地在无边的生死苦海中流浪。

  ——莲花生大士

  9.24

  佛教提出六道: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牲道、饿鬼道和地狱道。每一道分别由六种执着所造成:骄傲、嫉妒、欲望、愚疑、食欲和嗔恨。

  看看我们周遭的世界,再看看我们的内心,就知道六道是真实不虚的。他们存在的方式,是我们下意识地将烦恼投射出去,六道因此具体成形,而界定了各道的形式、样貌、气氛和内容。

  六道也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里。在我们的身心系统之中,存在各种烦恼的种子和习性,只看环境的影响和我们选择的生活方式,就随时准备好发芽成长。

  9.25

  当我们能够透彻业的法则,累世以来如何产生坚实的力量和绵密的回响,同时看到我们生生世世的我执和我爱,把我们反覆纠缠成无明的天罗地网,而且越缠越紧时;当我们真正了解我执欲取的危险和注定毁灭的本质时;当我们真正探寻无明最微细隐密的行踪时;当我们真正了解我们的凡心被它束缚得狭窄黑暗,而让我们无法无私地爱,阻断了真爱和慈悲和泉源时;我们就可以极度的清明,了悟寂天菩萨的话:

  若世上所有的伤害、恐惧和痛苦,

  都来自我执,

  为什么我需要

  如此邪恶的念头呢?

  然后,我们会产生决心,摧毁我们最大的敌人——邪念。当邪念死亡,所有痛苦的本源都会根除,而我们自性广大有力的慈悲就会闪耀光芒。

  9.26

  证悟自性可以使你的世界观整个改变,自然而然地生出慈悲心利益众生。而且,不管你有何种方法,也不管你所处的情境为何,你都能找到最适切的方式利益众生。

  9.27

  上师们强调:要在禅定中稳定‘见’,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选择有利的环境,进行闭关;在纷乱忙碌的红尘中,不管你怎样精选,都无法进入禅定。

  其次,虽然在大圆满修法中,禅坐和生活并无不同,但在你还没有经由适当禅修期证得不动的境界时,决无法将禅定的智慧与日常生活联结在一起。

  最后,即使在禅坐时,也可能籍由‘见’的自信,让本觉之流持续流动,但如果你无法使它随时随地保持畅通,让禅定与生活相融,当挫折来临时,它还是无法成为你的解药,然后你又会被妄念和烦恼牵入困惑中了。

  9.28

  根据大圆满法,在自性无边无际的广大之中,一切显现和一切现象,不管轮回或涅槃,全都是永远圆满具足的。

  然而,虽然万物本质为空,及‘本具清净’,它还是深具崇高的本质,蕴含无限可能,创造出无边广大有力、永远充盈的圆满。

  9.29

  当你身强体壮时,

  从未想到疾病将临,

  但它会像闪电般,

  出奇不意地袭击你。

  当你在红尘中翻滚,

  从未想到死之将至;

  它快得如同雷电,

  把你轰得晕头转向。

  ——密勒日巴尊者

  9.30

  我们所采取的禅定姿势,含有希望的火花,及带点玩笑的幽默。在其中,我们隐约知道众生皆有佛性。所以当你采取这种姿势时,你就是以轻松的方式模仿佛,让你了悟及鼓励你内在佛性的显现。

  同时,你仍然认为自己处在相对的世界中,但因你佛性所启发的愉悦的信任感,你较容易接受自己的缺点,较能仁慈而幽默地面对它。

  你禅坐时,让你自己去感受‘你就是佛’的那种自尊、庄严和谦逊。你只要让自己受到这种愉悦的信任启发,这就足够了:禅定会自然从这种了解和自信中产生。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