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华严宗>>正文内容

师会: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卷第一(之下)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7日
来源:   作者:师会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师会: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卷第一(之下)

 

  玉峰沙门 师会 述

  【科05】第九明诸教所诠差别者。略举十门义差别故显彼能诠差别非一。余如别说。

  言诸教者即五类能诠教也。所诠者即理行果三。是所诠所目义也。差别者所诠义中各有五门。不□如甚深缘起一心具五义门。由此得知彼能诠法五类不同。故云显彼非一。吾祖曰此就义分非约时事十门。初二是理。后三是果。中间是行。上文云若约法义如下别辨即指此也。上是能诠之法。此是法下之义。持此之义。分彼之法。简而真(矣)。

  【科06】一所依心识 二明佛种性 三行位分齐 四修行时分 五修行依身 六断惑分齐 七二乘回心 八佛果义相 九摄化境界 十佛身开合。

  【科07】第一心识差别者。

  心意识为诸法依。诸教诠此分齐差别也。

  【科08】如小乘但有六识。义分心意识如小乘论说。于阿赖耶识但得其名如增一经说。

  言但有六识无七八也。义分下演义云小乘谓未来名心。过去名意。现在名识等种种分别。然无别体。彼为约此三世不同义。说心意识名。体即第六。小论即毗昙俱舍也。赖耶下但得第八之名。无别自体。谓小乘但是第六入三世故指增一阿含经也。

  【科09】若依始教。于阿赖耶识但得一分生灭之义。以于真理未能融通。但说凝然不作诸法。

  谓相中辨成就义也。世谛因缘无性故成第一义谛。本来不作故不成。缘成故非不成。缘成故非是成。一切识门皆如是也。起信疏云。以始教相宗不知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故云但得一分。彼以业相为赖耶自证分。转相为见分。现相为相分。即唯识宗齐此业相为诸法生起之本。此但生灭之业。以于下论疏又云。以彼宗未明识等与真如同以一心为源。故说真如无知无觉凝然不变。不许随缘但与八识为诸法本。故真理不作诸法也。

  【科01】故就缘起生灭事中建立赖耶。从业等种辨体而生异熟报识为诸法依。

  唯识第四云。诸心心所皆有三依。一因缘依。谓自种子诸有为法皆托此依。离自因缘必不生故。二增上依。谓内六处诸心心所皆托此依。离俱有根必不转故。三等无间依。谓缘前灭识诸心心所皆托此依。离开导根必不起故。释曰。根识同时名俱有也。前灭识等犹能开辟导引后生名开导也。然此三依言生转起别相云何生。约依种辨体而生。转约随顺与力令转起约由前开路令后得起。又云业无识种不亲辨体。识无业种不招苦乐。既有依托。故云从业等生。业即有支习气等等取我执名言二习气也。生死相续由诸习气。然诸习气总有三种。一名言习气。二我执习气。三有支习气。名言习气者谓有为法各别亲种名言有二。一表义名言即能诠义音声差别。二显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随二名言所熏成种作有为法各别因缘。二我执习气者谓虚妄执我我所种。我执有二。一俱生我执。即修所断我我所执。二分别我执即见所断我我所执。随二我执所熏成种令有情等自他差别。三有支习气。谓招三界异熟业种。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爱果业。二诸不善即是能招非爱果。业随二有支所熏成种令异熟果善恶趣别故。论颂云。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此能引业即诸业习气。若无业种不招苦乐。如种无田终不生芽。故此名言由业引起方受当来异熟之果。异熟等者孔目云所熏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亦名异熟识亦名阿陀那识。以能积集诸习气故。习气者谓由现行蕰等令彼种子皆得增益。一切种子识者谓能生蕴等。诸法种子所积集故。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诸法种子故。又诸有情取为我故。异熟识者先业所生故。为诸法依者以赖耶是根本依故。诸识通依不唯七识。心所等法皆依此故。故云诸法依也。

  【科02】方便渐渐引向真理。故说薰等悉皆即空。如解深密经云。若菩萨于内于外不见藏性不见薰习。不见阿赖耶不见阿赖耶识。不见阿陀那不见阿陀那识。若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萨。如来齐此建立一切心意识秘密善巧。瑜伽中亦同此说。

  方便等者。孔目曰。理体辨成就。又云。当知阿赖耶识欲成就者会须通如来藏始可得成坚实依止。若但取其生灭相识即同七法不住。非究竟依也。彼就究竟归如来藏。此约初教。故云渐渐引向真理。乃至但云悉皆即空。如解下若菩萨者。梁摄论云。由此心识微细境界所摄故。不为声闻二乘说。为诸菩萨说。应有胜位为得一切智故佛为说。何以故。若离此智得无上菩提者无有是处。若菩萨于内外各别。不见阿陀那阿陀那识阿赖耶阿赖耶识者。此皆藏识之别名重言。阿赖耶阿赖耶识约能所藏义。阿陀那阿陀那识谓能数数令生相续持诸根等令不坏故。又能积集一切法习气故。清凉云。阿赖那此云藏识。能藏一切杂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见爱等执藏以为自内我故。此名唯在异生有学。阿陀那此云执持。执持种子及色根故。此名通一切位。此二即心之别名。论主意明心含染净。双举二名释一心义。其义云何若有我执则成阿赖。若我执亡则舍赖耶名唯阿陀那。持无漏种则妄心斯灭真心显现。故偈云。心若灭者生死尽即妄灭也。非心体灭而言菩萨。菩萨者拣非声闻菩萨缘觉菩萨。如来下如来不齐法住智建立心意识也。瑜伽云。如是菩萨离由法住智为依止为建立于心意识秘密善巧。然诸如来不齐于此。施设心意识等广如唯识章具出。

  【科03】解云既齐此不见等处。为立心意等善巧故。是故所立赖耶生灭等相皆是密意。不令如言而取故会归真也。

  是故下即前相成就从业等生灭相也。皆是下孔目曰但于生死之中辨因果相生道理。并是转理门无真实理。故云会归真理明即空也。始教有二门。相成就当于始门。理成就义当终门。

  【科04】若依终教于此赖耶识得理事融通二分义。

  若依等者以此教中说如来藏不守自性。随缘成阿赖耶或名阿梨耶但梵音楚夏耳。阿赖耶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无断绝等。胜鬘云不染而染染而不染等。棱伽云。以七识染法为生灭。以如来藏净法为不生灭。此二和合为阿梨耶识。故得理事融通也。

  【科01】故论但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梨耶识。

  不生灭者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动作生灭不相离故故云和合。非一非异者真如全体动故心与生灭非异。而恒不变真性故与生灭不一。此生灭不生灭即之义不一。离之心不异。目此二义。不二之心名阿赖耶识。

  【科02】以许真如随薰和合成此本识。不同前教业等种生。

  孔目云。随熏梨耶具四德方堪受熏。一坚谓理实故坚。二无记义方得受熏。何以故。无记者即是无分别义。如来藏中方有此法。三可熏者唯如来藏不守自性。随诸法缘起成似义故是可熏。四与能熏相应者唯如来藏有应诸法义。余法即无。何以故。以不守自性故。然能熏亦有四义。一者净法名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为无明。三者妄心名为业识。四者妄境界。所谓六尘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等。清凉云。今法性宗亦七识等而为能熏。八识为所熏。其第八识中以如来藏随缘成立。含有生灭不生灭义故熏第八即熏真如。相宗所熏四义。一坚住性。若法始终一类相续。能持习气乃是所熏。二无记性。若法平等无所违逆。能受习气乃是所熏。三可熏性。若法自在性非坚密。能容习气乃是所熏。四与能熏共和合性。若与能熏同时同处不即不离乃是所熏。能熏亦有四义。一有生灭。二有胜用。三有增减。四与所熏和合而转。但彼相宗赖耶唯是生灭。是故所熏第三能熏第一正拣无为非能所熏。即不熏如来藏。遂成两宗不同。备如问明钞。不同下拣前生灭识也。

  【科03】故楞伽云。如来藏为无始恶习所薰。名为识藏。又云如来藏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又云如来藏名阿赖耶识而与无明七识俱。又起信云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成染心等。如是非一。

  如来藏即所薰也。恶习能熏七转识也。藏识第八异名。密严经云。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识海常住。藏即赖耶识。此明守权拒实诃为恶慧。又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生常生不断。起信论云。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其文非一也。

  【科04】问真如既言常法。云何得说随薰起灭。既许起灭。如何复说为凝然常。

  唯识论释真如云。真谓真实拣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前说常法。云何起灭。又若起灭。何谓凝然常耶。动静相违故须问释。

  【科05】答既言真如常固。非如言所谓常也。何者圣说真如为凝然者。此是随缘作诸法。时不失自体。故说为常。是则不异无常之常。名不思议常。非谓不作诸法。如情所谓之凝然也。

  经论说真如常。非彼世间如言所对之常。何者征圣教所说真如为凝然者。是随缘作生灭。时不失自性。如水作波时不失湿性。故说为常。由不变故始能随缘。由随缘故方能不变。何者若变自体将何随缘如无湿性。将何随缘如无湿性。将何随风而成波浪。即由此义说真如随缘。若不随缘。体即不变。缘中既无。何成不变。

  【科06】故胜鬘中云不染而染者。明随缘作诸法也。染而不染者明随缘时不失自性。由初义故俗谛得成由后义。故真谛复立如是。真俗但有二义。无有二体。相融无碍。离诸情执。是故论云智障极盲闇谓真俗别执。此之谓也。

  不染下上即不变随缘。下即随缘不变。由随缘故俗谛得成。由不变故真谛复立。然此二义竟无二体但是一法。故说相融。未破所知。别执真俗是盲闇也。

  【科07】此真如二义同前始教中约法相差别门。故但说一分凝然义也。此终教中约体相镕融门。故说二分不二之义。此义广如起信义记中说。

  同字当作内字。此真如随缘不变二义内前始教就法相差别门。但说不变一分之义。此终教深细。故就体之与相镕通二分无二之义。起信义记即古疏也。

  【科01】又如十地经云三界虚妄。唯一心作。摄论等约始教义释为赖耶识等也。十地论约终教释为第一义真心也。又如达摩经颂摄论等释曰此界等者。界谓因义即种子识。如是等实性论约终教释云此性者即如来藏性。依此有诸趣等者如胜鬘经说。依如来藏有生死。依如来藏有涅槃等。乃至广说。

  十地经下经通也。摄论下清凉云。二异熟赖耶名为一心。拣无外境故说一心。此约始教义。十地论下论异也。清凉云。三如来藏性清净一心。理无二体故说一心。此约终教义。前说由熏习力变现三界依正等报。后说举体随缘成辨之事。探玄大疏经文广说十门以显一心。恐繁不录。又如下演义云。此通指大乘经为对法经耳。经颂云。无始时来界为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摄论下等取瑜伽杂集。彼论释云。无始者初际无故。界者因义即种子也。是识因种谓一切法。此唯杂染非是清净。彼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任持故。非因性义。所依能依性各异故。第三论云此中闻熏习为是阿赖耶识自性等。论答云。此闻熏习随在一种所依转处寄在异熟识中。与彼和合俱转。犹如水乳。然非阿赖耶自性。是彼赖耶对治无分别智种子性故。明知赖耶但是生灭非真性成故云界是因义等实性下即法性宗论第四论云。无始时来性。作诸法依止。依性有诸道。及证涅槃果。无始时来性者如经说言。诸佛如来依如来藏说诸众生无始本际不可得知故。所言性者如圣者胜鬘经言。世尊如来说诸如来藏者是法界藏。出世间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法身藏自性清净如来藏故。作诸法依止者如胜鬘云。是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住持是建立等。论云依性有诸道者。经云。世尊。生死者依如来藏。世尊。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是名善说[占*ㄆ]及证涅槃果者。经云。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证涅槃。故云界者性义等。

  【科02】是故当知二门别也。

  二门别者始终二门也。

  【科03】若依顿教即一切法唯一真心差别相尽离言绝虑不可说也。

  即二祖摄相归性以显一心。以八识皆无自体。唯是如来藏平等显现余相皆尽。故云一切等也。不可说者论云。一切虚妄如石女儿。用炎水浴。被龟毛衣。著兔角屣。戴空华冠。入乾闼婆城共幻化女戏义。言但起心见法并皆非有。如上所谕。当知圣教所现道理。诸法非有唯一真如。无我实性以为究竟。此是三乘义。故云离言不可说等。

  【科04】如维摩经中三十二菩萨所说不二法门者。即是前终教中染净镕融无二之义。净名所显离言不二是此门也。

  二教不同真如章等累作此判。分教处引此亦证成。

  【科05】以其一切染净相尽无有二法可以融会。故不可说为不二也。

  不可说者以无二法可以指诉说二不二也。

  【科06】若依圆教。即约性海圆明法界缘起无碍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主伴圆融。故说十心以显无尽。

  即二祖后之三门所显唯心之义。十心用显无尽。

  【科07】如离世间品及第九地说。又唯一法界性起心亦具十德。如性起品说。此等据别教言。

  离世间及九地所出一广心二深心三胜心四净心五利心六坚心七无染心八希有心九智慧心十无边心。唯识章引地论云。是菩萨如实知众生诸心种种相心杂相。乃至无量百千种种心差别相皆如实知。性起品云。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心。佛子。如来心意识俱不可得。但应以智无量故知如来心。譬如虚空为一切所依而虚空无所依。探玄广释。

  【科08】若约同教。即摄前诸教所说心识。何以故。是此方便故。从此而流故。余可准之。

  问摄前诸教者。未审摄何等教。若言即前所列诸教。别教亦列乎前。岂亦摄耶。若云但摄前四。何不如余处列乎别教之前。答无可无不可。言无可者如余处列之于前但摄前四。以是一乘之方便故。无不可者前五总融为同教故。如建立中同教之内亦列别教一乘。三一和合中以大白牛车望三乘为义故。探玄十门唯心中云。初三门约初教说。次四门约终教顿教说。后三门约圆教中别教说。总具十门约同教说。则别教亦摄是为同教。故亦前亦后也。问探玄云。华严初成顿说。无权可会。如何令说摄前诸教是此方便耶。又华严从初至极唯谈一乘更无异说。如何前教从此流耶。答祖云华严一部唯是不共。未有末之可摄也。法华乃摄末归本归华严故。故为本也。是故诸祖皆判法华为同教一乘。摄前诸教归华严矣。又此经是开渐之本。非本无以垂末。二乘在座如聋如盲。故兴一代渐经。无权者以对普机。故与渐者为别机故。

  【科01】问云何一心约就诸教得有如是差别义耶。

  问心性是一。云何教有种种差别。

  【科02】答此有二义。一约法通收。二约机分齐。

  答法具五门约机得别。

  【科03】初义者由此甚深缘起一心具五义门。是故圣者随以一门摄化众生。

  初义下即缘起理实一法界心也。随应摄化故有多种。

  【科04】一摄义从名门如小乘教说。二摄理从事门如始教说。三理事无碍门如终教说。四事尽理显门如顿教说。五性海具德门如圆教说。

  一者得名而不得义。依小乘但有六识义分心意识。余如小乘。二者如杂集论以八义建立阿赖耶识。孔目云。据此文相阿赖耶即在事中。但得一分生灭之义。三者真理随熏遍在缘中成赖耶故。四者楞伽云心如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据此经文。虽知是识。由不免戏论。如上所喻。当知圣教所现道理诸法非有唯一真如无我实性以为究竟。此是三乘义。五者如是等法为无尽教摄性海融融具德无尽故。

  【科05】是故不动本而常末。不坏末而恒本。故五义相融唯一心转也。

  不动本际而成诸法。即本而常末也。不坏有情而入涅槃。即末而恒本也。由心回转善成立门矣。

  【科06】二约机明得法分齐者。或有得名而不得义如小乘教。或有得名得一分义如始教。或有得名得具分义如终教。或有得义而不存名如顿教。或有名义俱无尽如圆教。

  机有普别。智有大小。随宜得证。闻有浅深。分量齐限。故有不同。言名义无尽者如随一世界名字差别有四十亿百千那由他名。又娑婆四谛有四百亿十千名等名即无尽也。义无尽如海云比丘闻此法门。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写于此普眼法门。一品中一门。一门中一法。一法中一义。一义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能尽。又如一尘具十玄门等。非华严圆宗余宗安能谈此。

  【科07】其余义门如唯识章说。

  广如孔目唯识章也。是知此章全录孔目问答不妄矣。

  【科08】第二明种性差别者。

  【科09】若依小乘种性有六种。谓退思护住升进不动。

  谓退思等下皆有一法字。一退法者因遇违缘退失所得法故。二思法者常自思惟所得之法恐有退失故。三护法者常自防护所得之法恐退失故。四安住法者常自安住所得之法。此罗汉无胜退缘。虽不自防护亦不退失。又无胜加行不能精进。五升进法者即是堪达法罗汉也。其性有胜堪能常好炼根堪达法故。故名升进。六不动法者谓不被烦恼之所退动故。

  【科01】不动性中有三品。上者佛种性。中者独觉性。下者声闻性如舍利弗等。

  此就利根忍位中分三品也。上者佛种性仁恕慈爱异二乘故。中者独觉性其根小利故。下者声闻性其性厌没欣出故。舍利弗等即下品根性也。要问曰。小乘教于一时中俱菩萨一人慈悲爱行依三十三心次第作佛。余现行者并不作佛。但得二种涅槃住无余也。

  【科02】虽于此中说佛一人有佛种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以于佛功德不说尽未来际起大用等故。

  以小乘中说佛身皆是无常。三根虽异位皆罗汉并证灭果。故于佛德不说未来等也。大乘即不然。依三乘等虽有常无常皆尽未来际故。

  【科03】是故当知于此教中除佛一人余一切众生皆不说有大菩提性。余义如小论说。

  要问云。依小乘教。但一人成佛。若余人成佛前后不同时。若教化有情后时作佛由无十方佛故。

  【科04】若依三乘教种性差别略有三说。

  三乘略有三说。下列始终顿皆三乘。但三义说有不同遂开三教。岂有一章所拣大义前后不同而章家不为和会耶。

  【科05】一约始教。即就有为无常法中立种性故。则不能遍一切有情。故五种性中即有一分无性众生。

  由取赖耶中传来种子以为种性故。故是有为无常法也。故论云谓先世所作增长业烦恼为缘。无始时来戏论熏习为因。所生一切种子异熟识为体。至相判云据此即生死体。此依唯识论。但于生死之中辨因果相生道理。并是转理门无真实理。既从事立。事有差别不遍一切故有无性等。

  【科06】故显扬论云云何种性差别。五种道理一切界差别可得故。乃至唯现在世非般涅槃法不应理故。乃至广说。

  言界差别者。界者分义因义。今以种子为因故有差别。彼宗新熏本有皆有五种。故说唯现在世非般涅槃法。余生中可转为般涅槃法。不应理故。

  【科07】是故当知由法尔故。无始时来一切有情有五种性。第五种性无有出世功德因。故永不灭度。

  言法尔者谓法本如是。不可诘其所由也。五性者谓一声闻性乃至五无性阐提。善戒地持云无种性人无种性故。虽复勤行精进终不能得无上菩提。但以人天菩提而成熟之。瑜伽等皆同此说。

  【科08】由是道理诸佛利乐有情功德无有断尽。

  意云此类有情既不入灭。则生界不空诸佛常化。故利德无□也。

  【科09】其有种性者如瑜伽论云。种性略有二种。一本性住。二习所成本性住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习所成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

  种性者谓体同曰性。相似名种。如稻生稻。不生余谷。此属性也。萌干花粒。其类无差。此属种也。关中云。佛报唯佛。其理不差。即性义也。说法度人。类皆相似。此亦种也。瑜伽下列释六处者指体也。即取赖耶中种子为性种也。故彼论云云何菩萨种性住(此问位体)。云何菩萨住种性位(此问能住人)先答后能住人问。谓由其性仁贤。性能成菩萨行德。不由思择制约有所防护。即善行人也。二答前位体问。若诸菩萨种性任持一切佛法种子于自体中。于所依中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种子。清凉释曰。阿赖耶识名为自体。相续之身名为所依。未发心前彼自体中佛法种子为此住体种性。即住以此为体名种性住等。二习所成性约修习说。故云串习所得也。

  【科10】此中本性。即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即摄赖耶识中本觉性为性种性。

  上云六处。六处语通故于六中指意殊胜也。孔目曰。若欲出体则用本有修生缘起福慧定慧等门为体。故此约本觉解性也。

  【科11】故梁摄论云。闻薰习与阿梨耶识中解性和合。一切圣人以此为因。

  闻熏习即习所成也。阿赖耶中解性即性种性。二法和合为佛因性。一切圣人乃三乘圣人也。孔目云此顺三乘故。

  【科01】然瑜伽既云具种性者方能发心。即知具性习二法成一种性。

  祖云种性义者是其佛因。其义广大。又云诸佛从菩萨中生故。又云以是三世佛种性能生一切菩萨等故。谓依外凡十千劫来修信善根方便行。于大菩提起决定心。入位不退方能发心。至发心住名种性位。即知具性习成种性也。至相曰。今立性习二种性者。约总说之。清凉云。谓种性位由于习种合于性种。方名种性。性种即自性。住性为正因。性习即新熏修成之性。决为佛因。称为种性。

  是故此二缘起不二。随阙不成。亦不可说性为先习为后。但可位至堪任以去方可。约本说有性种。约修说为习种。然有二义而无二事。如上摄论云。二义和合为一因。故得知也。

  是故下结成有性故起习。有习故说性共为缘起。随阙一不成者。无性曰无习。无习不成性。共为缘起方成种性。亦不下孔目曰亦有解者。性种性是本有性。习种性者是修生性。此非佛法所乐故。此云亦不等也。但可位至堪任者是发心住也已去者向第二住以往也。是从凡夫修信心行满至此位也。瑜伽十二住。一种性住。二胜解行住。乃至十二最上菩萨住。要问云。直进及回心二人修行满十千劫住堪任地者并皆成就。孔目云。性种性者约本性说。习种性者约修生说。论既云和合为一因故无二事矣。云华曰。夫论种性者顺因缘门说。岂容不对因缘而说种性。故今性种性不得为本有。又习种性不得为修生。何以故。若法性外有修生者缘起可增。是故不得说修生。故今种性义者是其佛因。其义广大。非偏在解。非偏在行。非偏在位。非偏在比。非偏在证。非偏因果。非偏本有修生。故今立性习二种性者。约总说之。性种性约本性说位在种子。习种性者约修生说。义则广大。从缘起门。义则善成。不对缘起说本有修生。义则不成。得位已去。缘方成起。故约堪任。方名种性。

  【科02】问此二种性与仁王及本业经中六种性内习种性种。有何差别耶。

  六种性。一习种性。二性种性。三道种性。四圣种性。五等觉性。六妙觉性。故问二性有何差别也。

  【科03】答彼经大都约位而说。以初习为习种性。久习积成为性种性。故说习种在十住。性种在十行三贤之前但名善趣不名种性。瑜伽中久习名习种。约本为性种。而此二种非初非中后。是故经说习故成性。论中说为依性起习。良以此二互成缘起无二相。故经论互说。义方备足。

  彼经下至相亦曰。此约位说义则是通经以初习为习。习成为性。习先性后。故习在住性居行也。信未成位。但名善趣中修信行人。不名种性人也。瑜伽论中久习名习。位在修生。约本名性。位在种子。上总出经论之意。而此下章家会成缘起义。非初中后地论断惑义也。下云前中后取故。是则三昧不断而不离三时。缘起无定性。故会性习义。缘起亦然。由是之故。经说先习而后成性。论说依性而能起习。盖由性习共成缘起。经论各说也。

  【科04】又经说种性在发心后。论中种性在发心前。何以尔者。以其至得位时功能方显。是故经说在三贤位中。然彼功能必有所依。是故论中说在位前。要由功能显方可说有故经不违论。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论不违经。亦是互举。义意融通。

  经说发心后者。性种性当十行故。初住发心故。言在后论说在前者良以从外。凡修信满时成种性发心故。故言在前。何以者。征以其下释。显得位则功成。故在三贤位中经说在后。若起现行必依种子。是故说言依性起习故论说在前。功能未显不说有性。经何违论。有性则能起习。论何违经。故云互举融通也。

  【科05】问又以何义知种性至堪任位耶。

  问辞可解。

  【科06】答以论说种性必具性习。既已有习必已修行。若已修行必至堪任。若不从愚夫至堪任以来中间修此串习行者更何位修也。以于愚位未修习故。得位以去是第二住故。是故当知从愚位来修串习行至彼堪任串习方成。故得性习通融以为种性。

  论说者前引瑜伽也。既已下慈恩云。一本性住种性。谓住本识能生无漏本性功德。二习所成种性。谓闻正法等熏习所起。若入五位所修无边胜善法名习所成种性故。若修信心不退必至堪任。则串习善等也。若不下非此一万劫修。于何时修耶。以于下释成愚位未修得位以后当第二位。是故下结成闻法起修位。当善趣信行位人也。故得性习融成种性也。

  【科01】问若要待习方说性者愚位未习岂无性种。如其无者后不应有先无后有非性种故。如其有者无习有性不应理故。论不说故。

  若要下蹑前以立难本。愚位下开两关设无何失。先本自无。何时方有。如其下既云待习说有今愚夫无习。汝言其有。与所立义理不相应。瑜伽论中要具性习不说无习而有性故。

  【科02】答此二既为缘起。故无习时亦无彼性。由此亦立无性有情。先无后有非性种者。此亦不然。以习成处定先有性。愚位未习故不说性后起习已不名无习。是故习成则说有性随于诸乘串习何行尔时则说本有彼性。

  此二下以缘起法阙一则一切不成。故无习亦无性也。由此下由无习故立彼无性也。先无下举难以答释此亦下总非也。无性则无习。今既习成定知先来决有性种。愚位下会难释成诸乘下则声闻等习彼声闻行至忍位时。尔时即说声闻性等。

  【科03】问若尔此则唯是一不定性。如何得有五种性差别耶。

  【科04】答则由此义安立五种。

  由性不定随熏成立。故有五性。

  【科05】何者谓修六度串习行已位到堪任成菩萨种性。若习小乘行到于忍位成声闻性。故智论云暖顶忍等名为性地。善戒经云若得世第一法是名第二位。故知前三善根属种性住。若依俱舍论。得顺解脱分善根位方说有性。故彼论云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独觉准知。由此则立三乘种等。

  何者征由一成五。其义云何。若修六度至堪任时名菩萨等。智论下引证暖顶忍世第一四加行位名为性地。以至此位必不退。故俱舍颂云忍不堕恶趣。若至忍位定无退义。虽有命终。毕竟不入三恶道故。又暖顶二位许转根成佛。若至忍位必无成佛义已成声闻种性故。善戒下得世第一。既是第二位暖顶忍三属种性位。此即小乘十二住中第二住也。是从远近方便中修串习也。俱舍顺解脱分者即资粮之异名也。修至彼位即名性种。此位善根定能感果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即名性地。独觉下例显由此下结也。

  【科06】若于三行随一修行未至本位。尔时立为不定种性。

  本位谓堪任及忍位等也。

  【科07】若于三行全未修行。尔时立为无有种性。

  【科08】由此当知诸乘性种皆就习说。

  【科09】问若愚位无习则无性者后纵起习。何得为有。

  若愚下无固为无。习何为有。

  【科10】答有习非是无习位故。是故有习常恒有。无习自恒无。既不以无习而作习。亦不以无性而为性。以位差别故。

  有习无习二位不同。是故有性无性自恒差别。

  【科11】如涅槃经言。三种人中毕竟死者喻一阐提无佛性也。善男子。一阐提辈若遇善友诸佛菩萨闻说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离一阐提心。何以故。断善根故。一阐提辈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若能发菩提之心则不复名一阐提性也。善男子。以何缘故说一阐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阐提辈实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命尽者等。乃至广说。

  三种下至断善根故。无习则无性也。一阐提至不复名一阐提性也。下有习名有性也。发心即是习故不名阐提。是有性也。善男下复成无性。

  【科12】当知此中就位前后有无恒定不相由也。

  位之前后性之有无。理常自定各不相由也。此上初教相宗事中建立五性定别。成者成。不成者不成。故云以深密第二第三时教同许定性无性俱不成佛。故今合之以为一教。若尔何以彼说初唯不成次一向成。第二时中准说大乘唯菩萨机言教摄机阙而不具耶。答深密经意许俱不成。以第三破第二。故第二约遍计密说。第三约依圆实说。以后照前。故知同许。又问义若如是终教既说一性。何以分教等中以第二为始教第三为终教耶。答彼第二时显说诸法皆空。摄一切空经故当初教。第三时教以有照空。以显中道双持空有。名持法轮。三时次第总摄一代渐经。三轮义宽收经亦广。故当渐门。三教未克所宗。但是境空心有五种三乘有不成佛。今明种性。方究其宗。本非终实。经含多义。用有不同。非吾祖师前后异说。奘师归于至相之时。此章成于至相之后。言教具阙摄机宽狭。自吾祖出。故知非后时方改也。

  【科01】二约终教。即就真如性中立种性故。则遍一切众生皆悉有性。

  良以真如随缘成种种味故。言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论曰真如内熏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真如熏无明成净用等。要问曰若依三乘终教则一切有情众生皆悉成佛。由他圣智显本有佛性及行性故。除其草木故曰遍有情皆悉有性也。孔目曰。佛性者诸佛所师。所谓法也。真性平等犹如虚空。于诸凡圣无有限碍。名为佛性。

  【科02】故智论云。白石有银性。黄石有金性。水是湿性。火是热性。一切众生有涅槃性。以一切妄识无不归自真性故。如经说言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此在无情数中即诸法自性也。在有情数中名涅槃性。涅槃即所证佛性也。论文甚明。或谓今学者遍执论文并无此义者误矣。良以真如随缘而成妄识。妄识从缘无有自性。皆归真性也。故论曰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凡是有心定当作佛。涅槃云若说草木有佛性者是外道说。孔目云佛性者据觉时语所以知者为随其流处成种种味。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则在有情位中名为佛性。佛者觉也。口称无情复言有觉。是知不晓也。须知以性从缘则成差别。以缘从性方归一体。

  【科03】问如有难云。若诸有心悉得菩提者。佛亦有心亦应当得。若言佛虽有心更非当得。是则无性众生虽有是心亦非当得。

  佛及无性同是有心。佛非当得。无性应然。

  【科04】答经中已自简滥故。但云众生有心不云佛矣。以处处受生名为众生。故不同佛也。

  经自拣云。众生有心。何以滥佛。故不同也。

  【科05】问若并有性。如何建立五种性中无性者耶。

  性若并有。经论云何建立无性。

  【科06】答论自有释故。宝性论云向说阐提无涅槃性不入涅槃者。此义云何。为欲示显谤大乘因故。此明何义。为欲回转诽谤大乘心依无量时故作是说。以彼实有清净佛性故。

  此义云何。此是论中自有此问。论自答释也。诬谤大乘是地狱因。为转此心令不生谤。故约长时不得成佛。非谓永无清净佛性。

  【科07】又佛性论云。问云。若尔云何佛说众生不住于性。永无般涅槃耶。答云。若憎背大乘者。此法是一阐提因。为令众生舍此法故。若随阐提因于长时轮转不息。以是义故经作此说。若依道理。一切众生皆悉本有清净佛性。若不得般涅槃者无有是处。是故佛性决定本有。离有离无故。

  问下论自问也。不住于性不住清净佛性。答下论答也。若背大乘是谤诽大乘也。若有此法则堕阐提。故为欲恐怖令舍此法故说无性。若堕此法则长时流转。约此义故经说无性。若依真实道理皆有佛性。若言阐提实不得灭度无有是处。是故下结成俱有。

  【科08】解云又此论前文广破无性。乃至末文云三者失同外道。有本定有。无本定无。有不可灭无不可生。此等过失。由汝邪执无性义生。乃至广说。

  良以种性顺因缘门。非偏在有。不偏在无。汝执定无故生诸过。是失同外道也。

  【科01】问前始教中决定说有无性众生。此终教中并皆有性。云何会通。

  始终二教各有所依之经。二义差别如何和会。

  【科02】答亦论自有释。故佛性论第二卷云。何故复有经说阐提众生决定无有般涅槃性。若尔二经便自相违。如何会二说。一了一不了故不相违。

  此论王宗一性。故作此问。意在释通。了者终教所依之。经说一切皆有清净佛性者了义说也。不了者始教所依之。典言有无性者是权施不了说也。是故如来所说不相违也。

  【科03】解云。若小乘中但佛一人有性。一切人皆不说有。三乘始教中以渐异小乘故。说多人有性犹未全异彼。故许一分无性。是故论中判为权施不了说也。

  尚言一分无性犹未全异。故曰权施矣。

  【科04】问若依终教。一切众生皆当作佛。即众生虽多亦有终尽。若如是者最后成佛即无所化。所化无故利他行阙。行阙成佛不应道理。又令诸佛利他功德有断尽故。

  生界虽多而皆有性终竟有尽。若如下立理进难。若许俱成。二利行中利他为上。生总成佛则无他可利。无他可利则无妙行。无行而成理不应故。又诸佛如来利他功德无有断尽。生界若尽则断尽矣。

  【科05】如其一切尽当作佛而言众生终无尽者。即有自语相违过失。以无终尽者永不成佛故。又如一佛度无量人于众生界有损。以不若有渐损必有终尽。有损无尽不应理故。若无损者则无灭度。有灭无损不应理故。

  众生总许作佛而云无尽。则自相违也。又如下问生界损不损否。若有损。云何有损而云无尽。不成理故。

  【科06】依如是等道理。佛地论等由此建立无性有情。离上诸过。此义云何。

  依上诸义。佛地瑜伽等论立无性者。其义善成。

  【科07】答若谓众生由有性故。并全成佛说有尽者是。即便于众生界中起于减见。众生界既减。佛界必增。故于佛界便起增见。如是增减。非是正见。

  若谓下牒难是即下总非。既云增减。是外道说。故非正见。

  【科08】是故不增不减。经云。舍利弗。大邪见者所谓见众生界增。见众生界减。乃至广说。

  邪见之人则有增减。彼经又云。法身即是众生。众生即是法身。法身众生。义一名异。又云。众生界法界无二无别。若言众生法界有二有别者。我说彼人名一阐提。

  【科09】设避此见。故立此一分无性有情为不增减者。彼终不能离增减见。何以故。以彼见于诸有性者并成佛故。则便起于断见减见。诸无性者不成佛故。即便起于常见增见。以彼不了众生界故。

  设避下是牒难彼终下总非。何以下征释有情俱成则后不复有成佛者。则断见减见无性不成。常在生界是常见增见。有如是见者由不了生界也。

  【科10】是故经云。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故。不如实见一法界故。起邪见心谓众生界增众生界减。

  在文可见。

  【科11】文殊般若经云。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过一劫。如一佛世界。复有无量无边恒河沙诸佛。如是一一佛若一劫若过一劫。昼夜说法心无暂息。各各度于无量河沙众生皆入涅槃而众生界亦不增减。乃至十方诸佛世界亦复如是。一一诸佛说法教化各度无量河沙众生皆入涅槃。于众生界亦不增减。

  即文殊问般若也。假使过一劫等言其长时也。如一下以一例多亦尔许时昼夜度生不息。如是之多尔许成佛而不增减。此约一方说乃至下列明十方也。

  【科12】何以故。众生定相不可得故。

  何故尔所时界多佛度生而不增减。众生既无定相。将何以增减。法身被染故曰众生。从缘成立性本自空譬如虚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坏常无增减。以义从名假立众生耳。故经云若成正觉与不成正觉亦无增减。何以故。菩提无相无非相。无一无种种。能成所成皆无有相。复何增减。

  【科01】义言说众生界犹如虚空。假使无量胜神通之者各无量劫飞行虚空。求空边际终不可尽。非以不尽不名游行。非以游行令其得际。

  虚空谕生界。神通谕诸佛。飞行求空谕说法度生也。

  【科02】当知此中道理亦尔。非以当得令其有终。非以无终说有无得。是故诸难无不通也。

  非以当得成佛令生界有尽。非以生界无尽说有无性不成佛故。是故结成义宗。生界离尽不尽。诸难皆遣也。

  【科03】又为成诸佛利他功德无断尽故。立一分无性众生者。

  【科04】是则令彼诸佛但有变化利他功德。亦即断彼随他受用诸功德也。以无菩萨证诸地故。又化他中亦但有粗断灭彼细。以无一人得二乘无漏故。

  登地即见报身。今无登地之机。故断报身利他功德。以彼无性但以人天而成熟之。又化下且凡夫二乘见彼化佛。以彼无性但是凡夫。既无二乘变化利他有粗无细。

  【科05】又今已后诸佛无有一佛得说三乘等教。以无得圣机故即断诸佛同体大悲也。

  应但天乘梵乘。诸佛不说声闻等法。以无所化机故。

  【科06】又若定意谓悉有性故必皆有尽。恐最后佛阙利他行故立一分定无性者。

  【科07】然彼后佛终于利他不圆满。以其所化无一有情得圣果故。但佛菩萨二利之中利他为最。何有不令一人得圣果而于自身得成佛耶。

  不能度一众生令得圣果故利他行阙。阙利他行而自成佛耶。

  【科08】又本皆发弘誓愿云令诸众生悉得菩提。是故令得故本愿不虚。而众生界不可□故本愿不断。若不尔者违本愿故。行愿虚故虚行成佛不应理故。

  诸佛菩萨初始发心即有此愿。由有此故得成菩提。今皆无性不能令得故本愿虚也。有性俱成生界 故本愿断也。若不下虚发度生之愿。无生证性。行愿虚矣。不能如实修行而自成佛。理不应故。

  【科09】是故虽欲避上诸失建立无性。不谓彼过还堕此宗。是故无性非为究竟了义也。

  此上诸过是法相宗立此以难性宗。故云不谓彼过。彼即性家也。还堕此宗即相宗也。以能立过设难之家为此。受难之家为彼也。

  【科10】问夫论种性必是有为。如何此教约真如为种性耶。

  此亦有宗以事难理也。不达有为皆从真起。故有是问。

  【科11】答以真如随缘与染和合成本识时。即彼真中有本觉无漏。内薰众生为返流因。得为有种性。

  即起信云心生减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也。即彼下论云此识有二种义。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乃至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又曰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故。为返流因。为性种性也。

  【科12】梁摄论说为梨耶中解性。起信论中说梨耶二义中本觉是也。

  梁论称解性即是起信梨耶中本觉二论共诠也。

  【科13】又彼论中如来藏具足无漏。常薰众生为净法因。又宝性论云及彼真如性者彼本云如六根聚。经说六根如是从无始来毕竟诸法为体。故解云以真如通一切法。今简去非情故。约云处众生数中取彼毕竟真如理以为种性也。

  解云下章家示经义也。经取诸法中唯真如是不可破坏故。故云究竟为体。

  【科01】此与瑜伽所说名同。但彼约始教。以理从事粗相而说故。约事中明种性故也。地持云种性粗相我已略说。此之谓也。

  宝性与瑜伽所说名同。彼宗就事建立种性。故云以理从事粗相而说也。以彼证。

  【科02】宝性论中约此终教以事从理深细而说故。就真如明性种性。是故佛性论云自性清净心名为道谛。

  就真如本觉以明故云终教以事从理深细而说也。佛性下引证道谛即所修之道。皆从真流也。

  【科03】又涅槃经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

  【科04】此等并就本觉性智说为性种。

  指上所引经论并将本觉性智。说为性种也。

  【科05】其习种亦从真如所成故。摄论云多闻薰习从最清净法界所流等。

  【科06】又起信论中以真如体相二大为内薰因。真如用大为外薰缘。以与无明染法合故。是故三大内外说薰以薰力故。无明尽时冥合不二。唯一真如也。

  论云真如熏习义有二。一者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来具无漏法乃至常恒熏习。以有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故为内熏也。用大者论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之力乃至见报应之身。熏习真如灭无明等故云外熏缘也。随事业二识见报应等故与合也。无明下论云熏习真如灭无明故。以真如常恒熏习故妄心则灭显现法身。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等同一味唯一真如。

  【科07】三约顿教。明者唯一真如。离言绝相名为种性。亦不分性习之异。以一切法由无二相故。是故诸法无行。经云。云何是事名为种性。文殊师利云一切众生皆是一相。毕竟不生。离诸名字。一异不可得故。是名种性。以此准之。

  唯真如者以无生灭等相。总镕染净。一一白白皆悉真故。唯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金刚三昧经云。一切万法皆悉言文之相。言文之相则非为义。如实之义不可言说。众生说者文语非义。论云以无分别离分别故是故无二亦不。下论云。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是故下引经证大本维摩经云。尔时文殊师利赞维摩诘言。善哉居士。如言说如如。耳听如斯。乃真实不二法门。斯乃真实不二法体。是故以此为种性也。

  【科08】上来约三乘说竟。

  今明佛种性中间三教首标三乘。今结三乘则三乘至此其义明矣。

  【科09】第三约一乘有二说。一摄前诸教所明种性。并皆具足主伴。成宗以同教故。摄方便故。

  摄前等而言主伴成宗者此有二义。一依镇国曰以别该同皆圆教摄。即此同中必有别义。如事理无碍必有事事无碍。犹彼江水入海亦咸。华严大疏佛身土中十门云上分权实。唯第九属于此经。若据融摄及摄同教。总前九义一总句是谓如来无碍身土。普贤亦尔。义随隐显不可累安。达者寻文无生局见。问答云已上诸惑。一惑一切障。一断一切断。此属一乘教。皆是全收诸教作别教释也。二依孔目。横依方便即是圆通究竟法。从彼所流无异事故云虽约诸义。差别不同。皆是同教一乘义也。何以故。为成普法故。普法所成故。是故摄成主伴。即决择中第八门也。孔目又曰。若据同教。说即摄前四乘所明道理。一切皆是一乘之义。文虽是同而义皆别者。在此一一主伴成宗也。搜玄云。如法华经。三界之中三车引诸子出宅。露地别授大牛之车。仍此二教同在三界作见闻境。又声闻等为穷子是其所引。故知小乘之外别有三乘。互得相引。主伴成宗。此是一乘为主。三乘为伴耳。然是法华同教摄也。

  【科10】二据别教种性甚深因果无二。通依及正尽二世间。该收一切理事解行等诸法门。本来满足已成就讫。故大经云。菩萨种性甚深广大与法界虚空等。此之谓也。

  孔目曰。种性义者是其佛因。其义广大。因果无二者各摄法尽故。通依下孔目曰非偏在解行比证因果等。又曰普贤证位佛果摄用无碍自在一切皆尽故。又说从因感果依一乘教具一切因缘理事教义人法因果。又总虽有因缘乃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又卢舍那佛普贤行因成就因果与三乘等别。又问云普贤因果法门体性不与世间道理事同因。何从凡夫世间得成普贤解行等果。答普贤因果不从凡夫世间克得。何以故。若未成则不说普贤。若已成则旧来如此道理时事皆悉不同凡夫之法。本来无物。无物能成。普贤对凡旧来非有无所可成。唯普贤望普贤。说成说不成。可准知之。大经下引证。

  【科01】若随门显现即五位之中位位内六决定义等名为种性。亦即此法名为果相。以因果同体唯一性故。广如经说。余可准知。

  五位即住行向地及果位也。六决定者。一观相善决定。二真实善决定。三胜善决定。四因善决定。五大善决定。六不怯弱决定。此六何以名决定。有六义故得名决定。一约行体决定坚固不退故。二望所证决定已证。三约烦恼决定能断。四约所信决定不疑。五约所化决定能度。六望佛果决定能成。由六义得名决定。孔目云。此六决定是十地体通十地故亦通十住已来。经云。十住中有五决定。十行亦同除大善。十回向有三决定。谓观相及大善不怯弱。此之废兴显位高下增微故。通义可知。此义通彼修生及本有普贤性起在此位中。何以故。同是证故非彼三乘及小乘所知。探玄云。大海十相别谕十地。总一大以谕佛地。又云地有二分别。所尽大虚以譬果分。能尽十相以谕因分。是故通能所依为一种性也。

  【科02】问云何种性约诸教差别不同耶。【科03】答此亦有二义。一约法辨隐显相收。二约机明得法分齐。

  【科04】初义者由此种性缘起无碍具五义门。是故诸教各述一门。随机摄化义不相违。

  【科05】何为五者。一是随执非有门如小乘说。二随事亏盈门如始教说。三从理遍情门如终教说。四绝相离言门如顿教说。五性备众德门如圆教说。

  【科06】义虽有五然种性圆通随摄遍收隐显齐致也。

  【科07】二明得法分齐者。或一切皆无唯除佛一人如小乘说。或一切皆有唯除草木等如终教说。或亦有亦无如始教说以许一分无性故。或非有非无如顿教说以离相故。或具前四如一乘摄方便处说。或即因具果通三世间如圆教说。余可准知。

  并如所依心识。准知可解。

  【科08】第三行位差别者于诸教中皆以三义略示。一明位相。二明不退。三明行相。

  【科09】初者依小乘有四位。谓方便见修及究竟。又说小乘十二住以为究竟。及说三界九地十一地等广如小论说。

  方便谓七方便。一五停心。二别相念。三总相念。四暖。五顶。六忍。七世第一。此七总名道前方便。二见道。三修道。四究竟道。孔目云。从小乘位十二住即合四果共成十二住。十二住者。一声闻自种性乃至第十二一切种阿罗汉。住三界九地者。一五趣杂居地乃至第九非非想处地。欲界为一。上二为八十一地者。九地复加十未至定地十一灭受想地。

  【科10】二不退者。此中修行至忍位得不退故也。

  忍位等如前门说。

  【科11】三其行相亦如彼诸论说。

  即愚慧胜劣行相如毗昙等论。

  【科12】问何故小乘行位等相不广显耶。答此中意者以义差别显教不同而小乘异大乘理无疑故不待说也。

  文皆可见故下断惑分齐中但标起而已。

  【科01】若依初教亦以三义显初位相者此中有二。

  【科02】一为引愚法二乘令回心故施设回心教亦但有见修等四位及九地等名同小乘或立五位谓见道前七方便内前三种为资粮位以远方便故后四善根为加行位是近方便故余名同前。

  施设下谓大乘经中有将大小二乘地位和合而说如干慧等地是大小杂列作十地也又如大小二乘同说见修等皆为引令二乘回心施设此法也故云引愚法等此教通于三乘又说见谓见道通大小乘小乘义者见谓推度为义谓能推度见谛理故名见道见即是道属主受称有云八忍名见八智名道即见之道依士得名大乘义者真见道得无分别智亲证谛理非比智知相见道以后得智修道修谓修习道谓圣道于此位中勤修圣道故名修道等者名同小乘故。

  【科03】又亦为说干慧等十地第九名菩萨地第十名佛地者欲引二乘望上不足渐次修行至佛果故又彼佛果不在十地外同在地中者以引彼故方便同彼以二乘人于现身上得圣果故不在后也。

  十地者初干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见地五薄地六离欲地七辨地八辟支地九十如章欲引等者此乃三乘杂列从初至十示胜劣故又彼下既二乘在现身得果故同彼说在地中得佛是方便善巧也。

  【科04】又此位相及行相等广如瑜伽声闻决择及杂集论说。

  位相即上十地等孔目云地者位也行相者谓五乘人所观行相也。

  【科05】问何故瑜伽等所明声闻行位相而不同彼毗昙等耶答不同相者有二义意一为显小乘人愚于诸法不了说故二为方便渐渐引向大乘故是故所明行位等法皆悉方便顺向大说故不同也此既非是愚法小乘又非菩萨即知是彼三乘教中声闻乘也。

  见修干慧等位相如何与前毗昙等不同耶答有二意故不同一欲显小乘不达法空对之以说毗昙等所宗之经也二欲回小入大方便渐同顺向大说故不同也此既下指此回心教也退非愚法进非菩萨即是三乘中声闻乘也吾祖就声闻藏中准诸经论曲开三种一诤论声闻藏谓契经四阿含调伏五部对法二十部互相违诤所说不同不妨圣果是故总名诤论藏二称实声闻藏如瑜伽声闻地及声闻决择诠示声闻行位果等皆悉称实与理相应不同婆娑及诸异论以补处所说非诸异论所能诤故是故总名称实声闻藏问此中所说既与小乘诸部不同岂声闻人有两种耶答此约教中说声闻法尽理不尽理故开为二非谓声闻亦有差别三假立声闻藏如大乘经中为引声闻令回心故所立法门亦同声闻名数而说如无作四谛及道品等如诸大乘经中说不能繁引既非菩萨所学是故名为假立声闻藏问此中名虽同小乘义实是大何得总说为声闻藏答只为此义名为假立问诸声闻人根熟回心所学即是菩萨藏收此假立名于彼何用答但声闻回心有二种一胜二劣胜者一往入大不籍此藏劣犹怖大是故方便同彼名数令易信受故立此门今即称实藏收。

  【科06】二为直进人显位相者彼说菩萨十地差别。

  十地差别者孔目云复约位从欢喜地尽第九地于第十地即不退成其佛故。

  【科07】又以十地说为见修及通地前以为大乘十二住义何以故为影似小乘故又彼地前有四十心以彼十信亦成位此亦为似小乘道前四方便故是故梁摄论云如须陀洹道前有四位谓[火*(而/火)]顶忍世第一法菩萨地前四位亦如是谓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

  又以十地者约位见修等同小乘故及通下约大乘十二位于第十二最上菩萨住后即成其佛似小乘十二住故地前四十心同小乘见道前四加行故。

  【科08】又亦为似回心教故以信等四位为资粮位十回向后别立四善根为加行位见等同前。

  地前立资粮加行似小乘见道前开七方便故。

  【科01】问何故此教所立名数多分影似小乘等耶答为随方便影似引彼有胜方便故若全异彼难信受故若全同彼不名引故。

  答中全同全异俱不成引同而且异方成引义故云胜方便。

  【科02】问若引二乘可须似彼如为直进何假似彼小耶答有二意故亦稍似小一始教中直进之人机粗浅故不能尽受大乘深法是故所示位等法相亦似小乘而义理仍别二凡以大乘似小乘说者皆通二义一为引小二为浅机是故说此为始教也。

  答义理仍别者小乘即实初教即空等既为浅机又复引小由是说为大乘初门也。

  【科03】即如何义等者如瑜伽说云何已成就补特伽罗相谓诸声闻先已串习诸善法故若时安住下品成就尔时便有下品欲乐下品加行犹往恶趣非于现法证沙门果非于现法得般涅槃若时安住中品成就尔时便有中品欲乐中品加行不往恶趣于现法中证沙门果非于现法得般涅槃若时安住上品成就尔时便有上品欲乐上品加行不往恶趣于现法中证沙门果即于现法得般涅槃。

  上言以大似小者经论中何等法义是耶故引此以示之已成下已于凡夫地遇佛教法起行进修故下品等应是顶位已还人也以忍位不往恶趣故欲乐加行者即彼顶前诸位所修四谛观行等顶位人纵造业入恶趣必不起大邪见断善根故暖位不容久留诸趣后必生人天遇佛法证涅槃故云非于现法等中品者应是忍位世第一法人也以忍位不往恶趣世第一位虽是异生必能为等无间缘引入见道正性离生位故上品者此应见修位人也然此有多种人且如欲界现般那含人谓此那含于现在身上般涅槃故此是最利根人只于现在欲界身上得三果已不生上界便能进断上八地七十二品俱生修惑证阿罗汉涅槃果故。

  【科04】如说声闻独觉亦尔何以故道与声闻种性同故乃至广说。

  当亦立三品也。

  【科05】于菩萨位为似二乘亦立如是三种成就故彼论云若诸菩萨住胜解行地名下品成就住净胜意乐地名中品成就住堕决定究竟地名上品成就若菩萨住下品成就犹往恶趣此尽第一无数大劫乃至广说余二大劫配二成就如是等文类别非一皆具上意可准而知。

  胜解行地者论云若诸菩萨住胜解行地名下品成就尔时便有下品欲乐下品加行犹往恶趣此尽第一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极善清净觉品善法当知一切皆未得相应若时菩萨住中品成就尔时便有中品欲乐中品加行不往恶趣此尽第二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觉品善法已得相应极善清净觉品善法未得相应若时菩萨住上品成就尔时便有上品欲乐上品加行不往恶趣此尽第三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极善清净觉品善法当知一切皆悉成就。

  【科06】二不退位者依佛性论声闻至苦忍缘觉至世第一法菩萨至于回向方皆不退也。

  如种性处辨。

  【科07】当知此中声闻缘觉非是愚法是故皆是始教中三乘人也。

  拣愚法小乘此是通大之小故云是始教中人也。

  【科08】亦可菩萨地前总说为退以其犹堕诸恶趣故如瑜伽云若诸菩萨住胜解行地犹往恶趣故此尽第一无数大劫如是等也。

  地前总退如瑜伽等说此亦教浅非深细尽理说也。

  【科09】三明位中行相差别者如瑜伽云胜解行住菩萨转时何行何相或时具足聪慧于其诸法能受能持于其义理堪能悟入或于一时不能如是或于一时具足忆念或于一时成于妄类于诸众生未能了知调伏方便于自佛法亦未了知如实引发善巧方便为他说法教授教诫勉励而转勉励转故不能如实知或时虚弃如闇中射或中或不中随欲成故或于一时于大菩提已发心而后退舍由意乐故欲令自乐由思择故欲令他乐或于一时闻说甚深广大法教而生惊怖犹豫疑惑如是等类名胜解行住。

  言差别者如诸位行人所起智慧愿行位位不同言菩萨转时者转入诸位转起诸行之时也何行者所行之行云何何相者得位相状若何也此菩萨未能一向升进演义引瑜伽疏云即以此住有漏种现及无漏种诸善为体而犹未证真寂之理但印持决定而起诸行故名胜解行住。

  【科01】解云此是十二住中第二住行相其第一种性住行相更劣及地上行相皆如彼说。

  十二住者孔目曰直进菩萨一人即有十地并说见修后方得成佛及说大乘十二住一种性住二解行住三净心住四增上戒住五增上意住六增上慧住七谛相应慧住八缘起相应慧住九有行有开发无相住十无行无开发无相住十一无碍慧住十二最上菩萨住第一种性住者演义引论释能住人云谓由性有仁贤性能成菩萨行德不由思择制约有所防护故即善行人也瑜伽与孔目名有小异。

  【科02】若依终教示说菩萨十地差别。

  孔目云约大乘终教有其十门显十地故。

  【科03】亦不以见修等名说。

  不假似彼故。

  又于地前但有三贤以信但是行非见位故未得不退故本业经云未上住前有此十心不云位也又云始从凡夫地值佛菩萨正教法中起一念信发菩提心是人尔时名为住前信相菩萨亦名假名菩萨名字菩萨其人略修行十心谓信进等广如彼说。

  吾祖曰此信但是十住位之方便自无别位本业经云未上住前有此十心名字谓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护心九戒心十愿心增修是心一劫二劫乃至得入初住中心心有十增成百法明门名入习种性中故知无位但是方便行也又云此经中后四位皆有入住出已列十名辨十义等唯信位中无此故得知也又本业经但说四十二贤圣不说五十二是也问何故仁王经说十信为种性位仍只立三贤位耶答此有相摄故如是何者义准有四句一以本位摄方便故唯立三贤则没信名准论住位引文可知二以方便摄本位故即十住名十信没十住名也故仁王经云十信十止十坚心则不论十住但名十信也三开方便异本位故则如住前有此十心为方便等四于方便处假施正位如前始教说又问信既实无正位何故始教说为位耶答为始教机粗智浅行位不分影似小乘教故说四位终教机细智深克实分异故也。

  【科05】又仁王经习忍以前行十善菩萨有进有退犹如轻毛随风东西等在此修行经十千劫入十住位方得不退故十住初即不退堕下二乘地况诸恶趣及凡地耶。

  习忍即伏忍当习种性也演义云习种性者十住经云善男子其法师者是习种性菩萨彼经五十二位亦即五忍经云善男子初发相心信恒河沙众生修行伏忍于三宝中生习种性修信进等十信此之十心是习种性中为十住因开因异果故说十心今文云忍前行十善即开信异住也在信位中即有退堕登住初心即不退故云耳也。

  【科06】设本业经说十住第六心有退者起信论中释彼文为示现退也为慢缓者策励其心故而实菩萨入发心住即得不退也。

  纵本业契经作如是说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善知识所护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是故起信论云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各入第六住其间值恶知识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趣中恶缘即乞眼等。

  【科07】其行相者起信论说三贤初位中少分得见法身能于十方世界八相成道利益众生又以愿力受身自在亦非业系又依三昧亦得少分见于报身佛其所修行皆顺真性谓知法性体无悭贪随顺修行檀波罗蜜等广如彼说又梁摄论中十言名凡夫菩萨十解名圣人菩萨等其地上行倍前准知。

  即彼论信成就发心菩萨行状三贤初位者信满入住也少分下论云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能于下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等乃至入于涅槃又云亦非业系以有大愿自在力故等又依下论云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身有无量色等又云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其所下论云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以知法性体无悭贪乃至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修行般若波罗蜜然是解行发心中文位当行满入向深解现前即十解中之解也所修离相即十行中之行也知法性无悭等显所修离相总是地前初僧祇中行相故梁论可知。

  【科01】是故当知此中行位与前始教浅深之相差别显矣。

  【科02】问此教岂不通引二乘何行位不似小乘说耶答此后诸教并皆深胜所引二乘亦是纯熟高胜机故不假似彼也。

  在文可见当知此引二乘令回心向大非三车引诸子也。

  【科03】若依顿教一切行位皆不可说以离相故一念不生即是佛故若见行位差别等相即是倒故。

  如地品中十地如空中鸟迹岂有差别孔目云若约顿教即一切行位皆不可说以无相故此据三乘方便说古德云一念妄心不起云何不得名佛又心本是佛念起故为众生故念不生即是佛也法数章就维摩嘿然无言义当顿教嘿绝万法故对法论云不待名言及余根境是名实有即显待名言根境是假有也是故见相差别即名颠倒大疏等皆言顿教无位者即其义也故佛境界章言若据顿教举心皆不当理。

  【科04】若寄言显者楞伽云初地即八地乃至云无所有何次第又思益经云若人闻是诸法正性勤行精进如说修行不从一地至一地若不从一地至一地是人不住生死涅槃如是等也。

  寄彼不次之言以显无位引经云相经文语略演义第五具出初之七句以义配同最后一句据理都泯又云不立地位者以第八句中一切俱拂故云正意在于下句平等理中佛亦不立复何更有次第证耶故云无所有有何次即经长行云于第一义无次第相续等若尔如何祖师复说顿教无位之位而指起信论翻妄四位凡贤圣果次第说耶答彼钞注曰傍断譬如逐鹿者不见山斩蛟者不见水志在蛟鹿忘于山水傍观之士言其登山有高下入水有浅深行者忘心唯知寂灭世尊说彼断惑有粗细得位自高下法尔必然无位之中有此位故论结四位云而实无有始觉之异本来平等同一觉故问起信岂亦顿教乎答以起信三重因地凡贤圣果四位圭山释义总属顿门与圆觉一体又云今用论者分齐一也良以论中从生灭门入真如门生灭是能入之假真如是所入之实以假从实故属于顿又此论虽有四法正以一体摩诃衍为宗故故当顿教若尔何以复云正终兼顿当知此约众生心生起染法如来藏随染故云欲究妄本约凡以标心义判要彰动末先明静体故正终而兼于顿也。

  【科05】若依圆教者有二义。

  【科06】一摄前诸教所明行位以是此方便故。

  摄前诸教者则知前四皆圆中四教非圆中别有四教也诸门摄前义皆同此。

  【科07】二据别教有其三义。

  【科08】一约寄位显谓始从十信乃至佛地六位不同随得一位得一切位何以故由以六相取故主伴故相入故相即故圆融故。

  始从下谓寄彼三乘次第六位显此教中一得一切得也何以下择相收清凉曰六位不乱以更收。

  【科09】经云在于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是故经中十信满心胜进分上得一切位及佛地者是其事也。

  即初地经文此与演义第二用意小异彼但当位之中自一摄十此证一得一切得五十二位正当彼中总摄诸位故此云得一切位及佛地故是故下义引梵行品文云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于诸法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惠身不由他悟。

  【科01】又以诸位及佛地等相即等故即因果无二始终无碍于一一位上即是菩萨即是佛者是此义也。

  言相即等等于相收相入也一一位者此别明五位互摄如初住摄于初行初回向初地第二住摄二行等第十住满则十行满等十行智度圆十地智度满如海憧比丘寄第十住顶出诸佛灌顶成佛者即其事也前约理行圆融此兼行证相似。

  【科02】二约报明位相者但有三生。

  【科03】一成见闻位谓见闻此无尽法门成金刚种子等如性起品说。

  亦名见闻生故曰三生未起解行前皆见闻生性起品彼经说亲近如来见闻所种善根皆悉不虚出生无尽觉慧乃至到无功用智地即引喻云佛子譬如丈夫食少金刚终竟不消要穿其身出在于外何以故金刚不与肉身杂秽同处故。

  【科04】二成解行位谓都率天子等从恶道出已一生即得离垢三昧前得十地无生法忍及十眼十耳等境界广如小相品说。

  经云佛子我为菩萨时于兜率天宫放大光明名光幢王照十佛刹微尘数世界彼世界中地狱众生遇斯光者众苦休息得十种清净眼等咸生欢喜踊跃称庆从彼命终生兜率天又足轮有光名清净功德阿鼻地狱极苦众生遇斯光者皆悉命终生兜率天既生天已天鼓说法时诸天子闻说普贤广大回向得十地故等离垢三昧前者地论说得离垢三昧现在前又此是果定而有二分今得十地故言前也。

  【科05】又如善财始从十信乃至十地于善友所一生一身上皆悉具足如是普贤诸行位者亦是此义也。

  初见表十信至释种童女得法云地最后见普贤菩萨与诸佛等普贤等至觉位清凉曰非唯前后理观圆融行布亦足弥勒言余诸菩萨无量劫修善财一生皆得故言具足诸行位也。

  【科06】三证果海位谓如弥勒告善财言我当来世成正觉时汝当见我如是等。

  即入证分齐处也弥勒等者入法界品经云善男子我愿满足成一切智得菩提时汝及文殊俱来见我。

  【科07】当知此约因果前后分二位是故前位但是因圆果在后位故说当见我也。

  今见弥勒但是因圆见成正觉则是果满也。

  【科08】三约行明位即唯有二谓自分胜进分此门通前诸位解行及以得法分齐处说如普庄严童子等也。

  行行之中皆有此二探玄云然此二分通说有七重一约一行生熟分二约二行如先施行已成后修戒等三约二利以分四就行位以得位为胜进五约比证以分六约二位谓前位已成为自分趣向后位为胜进七就因果因成自分入果胜进得法分齐处者所得三昧也如善财于弥勒所得解脱门名入三世一切境界不忘念智庄严藏未得三昧是善财自分得三昧已则是胜进二位不同普庄严者探玄云此童子得法是何位者义准上下经有三种成佛一约位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终心胜进分后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三乘终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摄即具诸位至佛果也是故此童子见初佛为信位自分闻初经为信位胜进见后佛当解位自分闻后经为解位胜进以摄诸位皆具足故二约行总不依位但自分胜进究竟即至佛果三约理则一切众生并已成竟更不新成以余相皆尽故性德本满故。

  【科09】其身在于世界性等以上处住当是白净宝网转轮王位得普见肉眼见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海等。

  世界章云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乃至十世界相谓积种成性等此当万子轮王已去所居若晋经寄当十地如兜率天子从恶道出即得离垢三昧前得十地无生法忍位一乘义章曰若证得普贤位在六相方便十地位中何以故依十地证义会普法故今章既云及以得法分齐处说则知普庄俨等位皆十地准唐经云种一清净金网转轮圣王据晋经云所谓白净宝网轮王等清凉会云是则多个轮王非一轮王之多善也梵本亦然而言清净金网者准璎珞上卷金轮在十回向中初地已上皆是琉琉轮而增宝数为别是知旧译为宝网者胜金网也故彼经云欢喜地百宝璎珞七宝相轮四天王一万子为眷属宝数一一增至第七地十三宝相轮八地但云大应宝相轮九地云白云宝相轮十地云百万神通宝光璎珞无畏珠宝相轮若顺晋经白净之言则当九地今章与孔目皆云十地但据晋经天子所得位判清凉由二经不同以义会通故有是说普见下一乘义在普见肉眼位中见十方界经云菩萨住金网轮王位放摩尼髻清净光明若有众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萨第十地位成就智慧光明得十种清净眼等又菩萨业报清净肉眼乃至如颇梨镜清净光明照十佛刹微尘数世界等。

  【科01】若三乘肉眼则不如此故智论云肉眼唯见三千世界内事若见三千世界外者何用天眼为故知不同也。

  文处可见。

  【科02】又彼能于一念中化不可说不可说众生一时皆至离垢三昧前余念念中皆亦如是。

  经云菩萨住此转轮王位于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世界中教化众生乃至未曾一念而得间断若有众生暂得遇光者必获菩萨第十地位皆至离垢三昧之前者孔目云若约解行法分齐克唯未得离垢三昧其离垢三昧是未受职之前定又云当知白净轮王之位福分非少若起利用即合无量众生发不退菩提心及在十地无生法忍地唯未得离垢三昧少分之力故云至前定也。

  【科03】其福分感一锭光颇璃镜照十佛刹微尘数世界等。

  一乘义章云白净宝网轮王位时有锭光颇梨镜光明照十佛刹微尘数等世界验知福分不少也。

  【科04】当知此是前三生中解行位内之行相也以约因门示故。

  如是身土化用福分是解行生行相以此照前约行明位是位内行相矣以约下以因果该彻圆通之法在因为因在果为果总别相成无有前后始终浅深近远等别今云解行者就因门示也。

  【科05】若约信满得位已去所起行用皆遍法界如经能以一手覆大千界等手出供具与虚空法界等一时供养无尽诸佛作大佛事饶益众生不可说也广如信位经文说又云不离一世界不起一坐处而能现一切无量身所行等又于一念中十方世界一时成佛转法轮等乃至广说。

  言得位即信满不退际上以终教三乘至此入住名为得位今以一乘同彼而说引彼三乘令入一乘故三一义章云但不退以后即明得彼普贤之法约熟教比之即十信满心已去即是其位其普贤位中对彼解行法及彼得义唯有自分胜进两义不同故下文问答备拣终教三乘皆遍法界已得普贤法故经引晋译贤首品十种三昧中第四手出广供三昧门偈也。

  【科06】是故当知与彼三乘分齐全别何以故以三乘行位是约信解阿含门中作如是说也。

  与彼下建立一乘十义差别后结判云此上十证足为龟镜其别教一乘所明行位因果等相与彼三乘教施设分齐全别不同广在经文略如下辨行位因果则此复拣者会成前义此中正拣终教三乘岂有前后义异文句全同祖师不明辨而示后学圣言宁容有失何以下征三乘行位者种性章云三乘教种性差别略有三说一约始教二约终教三约顿教真如章云真如有二门一者一乘真如二者三乘真如次释云三乘真如复有二门一顿教门二渐教门又次云渐教门者略有三门一终教门二始教门三所知门又此下问答正以三乘终教对拣则所拣三乘通诸教甚明矣良以长养彼根器故施设行布十地等行位令生信解阿含此云净教乃至佛果并是教佛一乘义章约诸教说行位竟顿教末文结云此据三乘方便说章初云今依大乘云昔日但有言教无实行果故云三车空无又云临门牛车亦同羊鹿但有其名以望一乘但是教故是故经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等妙趣云又诸三乘经论所明位地及差别次第法相门等并约信解门中依如是说故大论云随一方化仪也若据行法则不如是行解亦入解门彼亦通拣诸教也问顿实二教岂皆权也答既皆一方化仪非无尽说是故前四皆方便权施也行法分齐云若修菩萨道为回声闻初教许行为引初教终教许行为引渐教顿教许行为引顿教圆教许行当知顿实皆是所引唯圆教究竟非所引也又云据佛别意唯一乘可行余不可行何以故非究竟依故是故前四皆是此经方便枝末法轮并非本究竟正乘也。

  【科01】问前终教中不退际上亦得如是八相等用与此何别。

  终教三乘信满入住亦得八相等与今一乘何别此如起信等说。

  【科02】答彼于此位示成佛时于后诸位皆不自在以未得故但是当位暂起化故此即不尔于初位中起此用时于后诸位并同时起皆已得故是实行故该六位故。

  答彼终教但于信满入住得位证如能起化用示现成佛于后诸位并未得故皆不自在不同一乘一得一切得一起一切起并皆自在妙趣云华严中信解行等诸位以信一言成其信位位中所含即通成解行理事一切法门等。

  【科03】问义既不同何故一种同是信满胜进分上起此用耶。

  一三义异权实宗差何故同此起用。

  【科04】答为欲方便显此一乘信满成佛令易信受故于彼教先作此说。

  良以信该果海理圆难信故佛菩萨于彼三乘终教信满之处说能作佛巧令闻者易信斯经也。

  【科05】问既一位中有一切位及信满心即得佛者何须更说后诸位耶。

  文处可见。

  【科06】答说后诸位即是初中之一切也如初后亦尔。

  初后亦尔者所说一切即后中所具一切也。

  【科07】问若初即具后得初即得后者亦可后亦具初既不得后应亦不得初耶。

  以后例前可见。

  【科08】答实尔但以得初无不得后故是故无有未得后而不得初也。

  实尔者理实如是若无十一不成故余文可知。

  【科09】问若尔云何得说诸位阶降次第。

  若初后皆具一切义实夷齐云何经中复说阶降。

  【科10】答以此经中安立诸位有二善巧一约相就门分位前后寄同三乘引彼方便是同教也二约体就法前后相入圆融自在异彼三乘是别教也。

  约相者且入法行位皆有体相用三若就十住约法说者十住之中教义二分吾祖乃言义中以平等法界为体十住行位为相应教所诠为用教中以六决定为体十住不同为相益机为用就门者以住行向等为门却以住向地等相就于六位之门故有前后阶降次第不同寄同三乘引彼之机令舍权三而入一实也此中所同即终顿三乘能同即别教一乘寄同三乘融会云又华严经文前之五会及十明已后尽不思议品即以别教从三乘说十地文中即用一乘圆教从三乘教以显别教说又十地已前四会中六决定文何故不依十数而说答六决定是本分义深体略难解故寄三乘之教却显一乘玄趣令其闻者一往易解也经文善巧交络二义显宗分齐极善妙也又言同者吾祖云同者通也故名通教一乘或名通相一乘又云通之与同义无别趣所言同者三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一乘故经云毗尼即大乘也又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等今以一同于三彼以三同于一是则两宗交接连缀引摄令归别教一乘也又云同教者经云会三归一故知同也是则全收诸教前四皆三乘是远方便摄故上云则三乘等并名一乘是故总列同教中也若尔何以大疏但同顿实答且收江河若地品疏钞亦说若下同三乘亦收始小但彼文正约性相料拣对权显实以后三为一于一乘以分同别则顿实为同圆教为别能拣十条亦即此经同教中义圭峰指云华严同教故大疏至义理分齐中即言同教者同顿同实理事无碍法界一一会前终顿未说同于始小至地品方该前四贞元疏总相会通中第三于大乘中复分为二一者权教大乘亦名三乘即第二大乘始教二实教大乘亦名一乘谓会三归一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法故即后三教合名为实即今性相二宗乃至有多差别十对料拣竟即云第四就实教中复分二教一约有位无位以分顿渐二约圆融不融分成二种即实教顿教并皆不融为同教一乘第五圆融具德名别教一乘故知同顿同实是合终顿归于一乘为同教也贞元至义理分齐中亦云故此圆教语广名无量乘语深唯显一乘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顿同实故乃至云以别该同皆圆教摄等镇国二疏其义一揆若言华严经中自有能同一性一相为同教者岂得便云不融又不应后三合为一实开同别矣但彼合二教归圆此引三机入一但小异耳问分四教中同教一乘如探玄等从共教开出何以今云圆教摄耶答当知总相会通义意虽同文言小别或有广略一或合为一圭峰云圆教摄于前四一一同圆唯一善巧二或开为二探玄首开一乘前四为三乘即是智论共教三于共教中开出小乘四于共中开出终顿为同教一乘贞元则初开小乘次开权教三乘后于一乘开为同别玄谈该于多义对小显大则先开小乘对权显实乃开前二为权后三合为一乘乃至开成四五皆圆教渐次开也故此同教从一从三理无不可但由不知或总为一即是圆教乃云非圆中开出又问何以定知是今圆教章云若依圆教有二义一摄前诸教等又云三约一乘有二说一摄前诸教所明种性并皆具足主伴成宗以同教故摄方便故如此文义溢目盈空不知思耳由是义故所拣三乘正拣终顿但异权三不足为别教也余如同教策辨二约体者如十住以平等法界为体今以行位等为体以就圆融普法是故前后圆融异彼三乘是别教也。

  【科01】但以不移门而恒相即不坏即而恒前后是故二义融通不相违也。

  不移门而恒相即行布不碍圆融不坏即而恒前后圆融不碍行布行布是教相施设圆融是理性德用相是即性之相性是即相之性是故不相违也。

  【科02】问若尔是初门即一切者何不说信位初心即得而说满心等耶。

  文处可见。

  【科03】答若自别教即不依位成今寄三乘终教位说以彼教中信满不退方得入位今即寄彼得入位处一时得此一切前后诸位行相是故不于信初心说以未得不退不成位相但是行故。

  答若直自宗别教则不依位成一乘义章云若依一乘圆通之教由义自在总别相成故无前后始终浅深近远等别又要问云若须成佛则数数成新新断结亦不住学地若对不成机则常不成由如大海于诸位中无有溢满等今寄下义皆可见【科04】问若尔应言住位成佛何名信满。

  【科05】答由信成故是故是行佛非位佛也余义准之。

  今但是信行成就故非位佛若但言十信作佛不论十地终心作佛则是三乘教若具五位及九位作佛则是一乘圆教摄若小乘三乘并是阿含佛一乘是义佛也。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