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东宝·仲巴仁波切:人身难得 人生易失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4日
来源:   作者:东宝·仲巴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东宝·仲巴仁波切:人身难得 人生易失

 

  “人身难得”这句话不知道大家真正体验多少?对修行来说,六道中只有在人道才有可能彻底解决无明和烦恼,只有在人道中才能最终证得大自在大智慧,一切诸佛都是在人道证觉的。

  但“人生无常”,死缘甚多,活缘甚少,所以死期无定。俗话说:“今晚脱了脚上鞋,不知明朝穿不穿。”生命就在呼、吸之间,今天还能睁眼醒来,就当好好修行,每天奔奔波波忙忙碌碌,即使都是顺缘也终是一场空欢喜,也是一世枉然。

  今天大家有幸能得金刚乘(即果乘)之传承,机会千载难逢,劝大家放下自己顽固习气,不要断此人身保贵的慧命。

  修行必须由浅入深,按次第循序渐进。金刚乘尤其是这样,超越就容易出障碍。如果不依照前行,而直接进入圆满次第只会走更多的弯路。“本立道生,易于成就,且无危险”。

  汉地弟子许多只求灌顶,但不明白佛法的根本道理,修法也不讲次第,对修“加行”马马虎虎,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加行”。万丈高楼的基础就是“加行”。没有坚实的基础,结果可想而知。修“加行”是为要进入本尊修持打下基础,希望大家树立正知正见,如法修行,增长智慧,成就佛果。

  《了义炬》这个“加行法本”很珍贵,希望弟子们认真研修,修行不是修给别人看的,有名无实的修持只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人生易失,分秒必争啊!佛法修学的目标是救人慧命,是救永恒,不是救一时。

  以下作一些要点提示:

  入金刚乘有四皈依,以皈依上师为本,殊胜的传承是由人和法世世相承,身口意延续不断。

  上师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上师就是储佛的总持,与佛陀无二。

  上师所在之处即是佛的坛城。

  上师的恩情是永世的恩情,远远大过父母恩。

  只有对上师树立起“上师就是佛”的信心,才能从上师所传的法中接受到佛的加持力。故有言说,当你把上师当作佛时,你接受到的就是佛的加持力,当你把上师当作菩萨时,你接受到的就是菩萨的加持力,当你把上师当作罗汉时,你接受到的就是罗汉的加持力。总而言之一句话,十方一切诸佛没有不依止自己的上师而得成佛的。

  即身成就靠的是(1)对上师生起与佛无二的坚定信心。

  (2)如法精进修行。

  若是大根器,勇猛精进,坚信不疑,一心不二,成就亦是指日可待。金刚乘灌顶是一种权力,它将凡夫一手提升为佛子,为其种下成就四身的金刚种子,将法权交给佛子,允许其可以修学某种密法,事实上虽未成佛,理上已是“候补佛”了。

  修金刚法一心在心上做功夫,密宗行者行持坐卧应佛不离心,心不离佛,第一要紧是不可忘失菩提心。常作利他之想,常做利他之事,念念为己,事事为己便是众生,念念为佛、为众生,事事为佛、为众生,便是大菩提心。“行者要发大菩提心,为十方众生修法,非为自身修法”,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要像大菩萨那样发心广大,“发誓拔济无余界一切有情苦难,将三世所作的所有福德,全部布施给所有众生,令他们们快速离苦成佛,同时他们所有的罪障苦恼,包括应堕三恶道者的深重罪孽,全部都让我代受,为利众生愿成佛。”以此供养就是心供,是一切供养之最,这样的发心,才是上乘是无上金刚乘的教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发心为因,证佛为果。

  看自己道行有没有进步,是要看自己的心。今年比去年,今天比昨天慈悲了一点、明白了一点没有?而不是只求神通,求飞空,求见佛。那是本末倒置。自心明白,自在解脱,才是内成,如只求得各种神通,便落于外成。

  众生与佛原本是没有差别的,只是由于最初的发心大小不同。因此根器机缘有大小,教义有深浅,自然果位就有高下,这里又可见发心的重要。有大菩提心,并持守三昧耶戒,则与佛与人世间生无差别。

  戒律,是一切功德的根本,而且金刚乘持戒用心要更深一层,

  持戒的目的是净化无明和烦恼,严格持戒就少造甚至不再造业(戒大小,视发心大小)。

  无始以来积累的恶业通过如法修行得到消减,渐渐地内心的自性光明(佛性)就能显现出来,最终,当无明烦恼的外壳,被金刚禅定摧毁时,自性光明立刻融入无际虚空法界。所有的法门的目的都是要帮助我们使用不同的工具方法(法门)对付不同的外壳材料,从而打破这层层坚硬的外壳(这外壳就是以无明烦恼为原材料集结成的恶习)。而只有在上师的传授指导下,才能正确地使用这些工具(如法修持),“对症下药”,才会少走弯路。

  上师知道你的根器,知道你存在的问题,所以上师传给你的法是最适合你的。不同的外壳材料要用对应的工具处理,不是什么法好,什么法不好,而是当下、此时、什么法对你最适合,最对你目前的症结。这好比如果遇到钢铁的外壳时,你用木制的工具就很难如愿道理是一样的。并不是木制的工具不好,而是此时不合适而已。

  其实,万法归一,一法通百法通,目的都是要解决这个心的问题。

  佛说,众生皆有佛性(觉性)。就是指这一道能量、这一道自性光明(佛性),或称心灯。只要能够体证,它随时都在我们自身之中。不因为你承认不承认、知道不知道,她都存在着,而且无形无住不生不灭。

  这道光明与法界特质是一样的。只是在我们心里的这一道光明,被无明烦恼这个外壳包裹着,遮挡住了,光明透不出来了。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树立正见、正定、正行,这样才能证见佛性,证悟我们原本就是佛。

  要明白自己就是个大宝藏。修行其实是在作一个还原的过程,所以法向内修,而不是向外求。因此,金刚乘修持是要具足佛慢(非我慢):我就是佛(本尊)。举手投足都是手印是身密;出言吐气都是真言是口密;起心动念都是观想是意密。这才叫学佛,才叫跟佛学。

  我们的住所,工作的地方就是本尊庄严的坛城,能够看见的所有的生命(众生)都是本尊的身体,所能听到一切声音都是本尊的法语,心里所想的及一切众生之念头都是本尊的功德。要转一切五毒为道用,这就是密宗最根本的道理。坚信不移我就是本尊,我与本尊无差别,佛能做到的,上师能做到的,我通过精进努力也能做到,因为我本来就有佛性。自身的佛性与诸佛,与上师,与法界都是一样的,无差别的。常存一心不乱,求自心明白,慢慢久而久之,自心明白而成佛。金刚乘弟子都是王子种性,地位殊胜,发大菩提心,具足佛慢以度众生即身成佛。

  身体虽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修行还是借假修真,因此调剂身体,愉快精神是必要的。所以持之以恒固然重要,但过放逸不宜,过劳累也不合,合乎手中道方能成就。可以这样想,我是为一切众生修法,并不是为自己一个人修法。

  心中如果有妄念生起时,不要压迫念头,妄念是无利无害的,起灭与我是不相关的,也不要跟随念头去,真心是不动摇的,让自己徐徐入定,随后一念不生。众生有烦恼可先左手(水)在上,右手(火)在下,这样易于进入清静,要睁着眼睛修法,并且要带一点精神,带点武的样子,但不要用力。任何境界现前两眼都看着他,时间长了自然心境如一,到一心不乱,自己明白,不可昏觉。任何境界都是由心所显现,不用理他,能坐多久就坐多久,坐完后将功德回向众生。心魔不生,外魔不感,佛来不喜魔来不惊,自然就没有魔事,魔也是众生,都应度他,我们不可忘失大菩提心是最重要的。即使是降魔也是指降服其心,使其消业入道,而不是绝了他,灭了他之意。

  想想十方众生,特别是这些还在三恶道里挣扎的众生,有很多曾经是为了我们而造业的,他们可能曾经是我们的父母、兄长、姐妹。“我愿带领着他们,为他们而修行,愿把我们修行所有的功德,祈请上师加持,普遍回向给一切众生。”可以先从对自己有特别恩情的对象开始做这种交换,这样观想叩头时就会有感应,持咒就会有效果,就会叩出泪来,而不是只在数字上修练。他们的罪业我代受,是因为我们有上师的加持。最理想的是,在保证如法顶礼的同时(先保证质量),能有较多的数量。计数量只是随喜自己的善业。

  注意了方法之后,精进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常常是自己骗自己:法是一定要修的,但等明年吧。此时先把这件事情办完后再修。当我们修行生不起精进心的时候,要检查是哪里出了问题,丢失了什么?

  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把握时间修自己的身口意,不要口头上皈依,要身口意真正皈依。“只相信死后有佛接引,不相信生前有佛监视”。修行时间久了,有些人心也麻木了,于是,出现“修佛三天佛在眼前,修佛三年佛在西天”。越修行“我”越大,上师,三宝都可以忘失,就是我执永远不能舍弃。所以,要切记“常省己过不讼公短”,功德在随喜中成就。要知道,业由己心造,苦从不善来。如果众生都信佛都学佛,则境由心造,这时娑婆世界就是极乐世界,没有差别。所以学佛人均由“断疑生信”入门,我心何时完成明白,何时即身成佛?要知道一日不明白一日就是众生!

  祝大家莫失菩提 精进修行 早证佛果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