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亭: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义苑疏卷第四
道亭: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义苑疏卷第四
霅溪普静沙门 道亭 述
第九明诸教所诠至十佛身开合。
释曰初示来意二明起尽谓上八章虽广陈教迹大小偏圆犹未于教下的示造修等事故此明之益显识彰显现之本将示行门先明根本故受之以所依心识第一总相虽知要假依之重习使其习以成性性以资修故受之以明佛种性第二依种起修功成阶渐若不分位行无由成故受之以行位分齐第三既安心妙境造解成行解行著而前后甄分宁乖时劫故受之以修行时分第四经时涉位身相迭迁或实或权量非一准故受之以修行依身第五居身练行体或除疑粗细双明性相并显故受之以断惑分齐第六自分既圆须知引摄使其权小归心有地抑剉先心故受之以二乘回心第七因位既成洞彰果德令其胜进齐趣菩提故受之以佛果义相第八果现道成务于开济故随机设化通局该罗故受之以摄化分齐第九矧兹摄化或揽境为身或境智为体双融咸寂或一或多并属化仪利生法则故受之以佛身开合第十此之十门一道之意大略如斯于中前三正修四是修中之时五是修中依身六是修之所治修中别义皆不离修也七即利他引摄并属因门后三明其果相又此十门皆通五教竖中之横也一代所诠不出于此。
第一心识差别至增一经说。
释曰心识差别者五教不同但有六识者谓此教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是故三毒为能熏现在色心为所熏即染根本无三毒为能熏心为所熏即净根本义分心意识者过去为意意即是根现在名识了别前境未来名心生起法故虽三世之殊唯一意识故云义分不同大乘心意识三各有体性耳于阿赖耶识但有其名者为此教不谈唯心但假说故故无其义也。
若依始教至悉皆即空。
释曰若依下示半头唯识以于下明所以故就下彰建立方便下显密谈言但得一分者谓未明具分唯识也何以故出所以云于真理未能融通既未融通唯论不变故云但说凝然等理既不变何能现法故就缘起言从业等种者善恶二业也若云不动亦善业中收此之二业种子成辨事之体性是故因通善恶业果招无记为现法之所依也即善恶业果位贯通十地故说熏等悉皆即空者能熏前七识所熏第八识能所八义无定实故皆空遂密符真性耳。
如解深密至亦同此说。
释曰引兹经论证上渐引归真之义故皆云不见言于内于外者根尘之中也不见藏住者八识也不见熏习者七识也阿赖耶此云执藏能摄藏诸法种子故又诸有情取为我故即爱执藏位但至八地阿陀那此云执持持诸根等令不坏故即相续执持位通其果位此之二位各有二句皆上句谈现行下句明种子亦上句明用下句明体意明种现体用悉皆兼亡方顺空寂密意善巧也。
解云既齐至会归真也。
释曰指其圣意用遣执情。
若依终教至融通二分义。
释曰此谈具分唯识故单真不立独妄难成真妄和合方有所为故云得理事融通也。
故论但云不生至阿梨耶识。
释曰不生不灭者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动作生灭不相离故故云和合非谓别有生灭来与真合此是不生灭心与生灭合以是随缘门故真如全体动故心与生灭非异而恒不变真性故与生灭非一。
以许真如至业等种生。
释曰以许下结此随缘具分唯识不同下拣彼权乘业惑建立半头之义也。
故楞伽云至无明七识俱。
释曰如来藏者真也无始恶习所熏者根本无明也为被也谓真如既被无始无明所熏故随熏动转名阿梨耶识或云阿赖耶者但梵音楚夏耳梁朝真谛三藏就名翻为无没识大唐奘法师就义翻为藏识即是摄藏义无没是不失义义一名异也言如来藏受苦乐与因俱者谓真随妄转因果相称是以因善则果乐因恶则果苦其如来藏未尝舍离故云俱也隐显不恒故云若生若灭言而与无明七识俱者依彼经以七识染法为生灭以如来藏净法为不生灭此二和合为阿梨耶故如来藏与俱也。
又起信云至为凝然常。
释曰以常与无常左右相难故先以常难无常次以无常难常也。
答既言真如至之凝然也。
释曰既言下牒真拂计何者下征释不二故就随缘法上显其不变岂思议之所及哉非谓下拣权乘也。
故胜鬘中至真谛复立。
释曰初义故俗谛得成等者谓真如有二义一不变义二随缘义无明亦二义一无体即空义二有用成事此真妄中各由初义成染而不染真谛复立各由后义成不染而染俗谛得成也。
如是真俗至离诸情执。
释曰指上二谛也谓不变体空是真义随缘成事是俗义虽成二义一心统诸故无二体是故相融超情离见也。
是故论云至此之谓也。
释曰智障极盲闇者谓无法空妙慧遂分事理之别堕于识情之中耳。
此真如二义至义记中说。
释曰此真如二义同者示义无殊前始教下约诠有异义记中说者谓彼据展转开合广明其本末故也。
又十地经至二门别也。
释曰广显上一心义同约诠之异也是故十地三界唯心之文摄论约权释为赖耶则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地论约实释云三界唯一心者第一义谛心既云第一义谛则佛性中道也又如达磨经颂者具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此之一颂摄论约权释界为因因成种子宝性据实释界为性性为藏性此释前半也其后半依此有诸趣等引胜鬘而类释亦据终教也依如来藏有生死者迷之则生死无穷依如来藏有涅槃者解之则廓尔乃大悟乃至广说者指胜鬘之余句是故下总结二教之殊也。
若依顿教至不可说也。
释曰此教唯显绝待灵明故不明缘起识相故真如同云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易故名真如。
如维摩经至是此门也。
释曰三十二菩萨所说是终教者谓菩萨谈不二者以无二形对相驰故属染净融通终教之旨净名所显是此门者谓俨然默住独显幽灵顿之谓欤。
以其一切至为不二也。
释曰以其下出净名离言之旨既不见一法何假言诠强会是故朗然若照而无念是真不二也。
若依圆经至主伴圆融。
释曰即约性海下总明法体法界缘起下彰义用于义用中法界缘起带因以明宗是大缘起故大疏云理随事变一多缘起之无边事得理融千差涉入而无碍亦随心回转善成门也一即一切下略明二玄显其相即诸法相即自在门主伴圆融具德门也。
故说十心至据别教言。
释曰示义引经彰其德用也十心如离世间品者谓长养一切功德平等心一切语言法于一切众生于一切众生业报入一切法于一切净秽佛刹于一切众生性若好若丑于一切行无所选择入一切如来力无所畏入一切如来智慧平等心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平等心具足皆如初后有平等心言既言一切平等故显无尽也及第九地者与此相类言亦具十德如性起品者彼文说性起正法不可思议以十种无量无数百千阿僧祗因缘成等正觉出兴于世何等为十一者发无量菩提之心不舍一切众生二者过去无数劫修行诸善根正直深心三者无量慈悲救护众生四者行无量行不退大愿五者积无量功德心无厌足六者恭敬供养无量诸佛教化众生七者出生无量方便智慧八者成就无量诸功德藏九者具足无量庄严智慧十者分别演说无量诸法实义故曰一法界性起具德。
若约同教至余可准之。
释曰初明该摄上何以故下征释所以是此方便者摄末归本从此而流故者从本起末本末既以无碍故此摄属以显难思。
问云何一心至差别义耶。
释曰既言其一不当有差若许有差一义焉在故成斯问。
答此有二义至摄化众生。
释曰由此下明法具五下明义言甚深缘起一心者谓称性大缘心融万有故五义以齐彰逐机宜而别化遂分彼教相之果也约义判教根蒂是此。
一摄义从名至如圆教说。
释曰摄义从名者谓隐摄二义之体从假说一心之名判小乘教二摄理从事者亦隐摄实理从识缘起事判于始教有门若遣荡此事即是空门故兹一教但明摄理从事三理事无碍者谓不变性而缘起不舍缘而即真是故染净森然性恒不二依此之义判于终教四事尽理显者相本自尽性本自显据此之旨判于顿教五性海具德者谓大缘起宗德用斯备故海印圆诠凭兹以判是以五门为能判一代时教为所判故一经容有多教一教容有多经但是义象相应便为的判上不同诸师多从时部也。
是故不动本至一心转也。
释曰法义相收本末交映使其言教不离自心体解成观即趣菩提方见大圣设教不徒然也。
二约机明至无尽如圆教。
释曰教因机显离机无言故此示之令知分齐得一分义如始者谓此教机但知真如不变不许随缘故未解俱善或曰上云摄理从事何以此中得一分理耶答曰虽知一分但是不变亦不异前文隐摄理性从事缘起也或有得义而不存名者良以此教谈真非安立故或有名义俱无尽者性起融通重重涉入故。
第二明种至舍利弗等。
释曰言种者标总章也谓诸菩萨等任持一切佛性种子各成性故若依下就教别明故有颂云阿罗汉有六种谓退至不动且第一退法者因遇违缘退失所得之法故二思法者常自思所惟得之法恐有退失故三护法者常自防护所得法恐退失故四安住法者常自安住所得之法此罗汉无胜退缘自不防护亦不退失故五堪达法者其性有胜堪能常好练根堪达法故即升进也六不动法者不被烦恼之所退动故言不动性中有三品者谓虽依一种随根胜进趣求别故也。
虽于此中至起大用等故。
释曰此教狭劣故独许一人有佛种性此性非大菩提者谓不能发悲智愿三心故知于进修但经四时而成觉道也。
是故当知至如小论说。
释曰五性一成太不及故良田熏种不明致兹狭劣耳。
若依三乘至略有三说。
释曰渐顿虽分优劣若对圆融具德之宗并属三乘故作此判。
一约始教至无性众生。
释曰谓此教就生灭缘起识种法尔熏习以分种性致处不拘故有有性无性五种之殊耳。
故显扬论至乃至广说。
释曰云何下征释五性之殊乃至下明无性众生言现在世非般涅槃者谓无有种性但在世间不能证入圆寂既不能证非顺菩提故不应理也。
是故当知至无有断尽。
释曰结指上论文五性之殊也出其第五无性之理是以约已则无有入寂之期对佛则成佛利他之德何以故长守众生界故。
其有种性者至法尔所得。
释曰本性者标谓上诸下释言六处殊胜者第六意处能摄赖耶名言熏习之种故曰殊胜有此殊胜故无始传习耳。
习所成者至为性种性。
释曰习所成下牒释言此中本性即内六处者拣非外六尘处也得殊胜者为摄八识故本觉解性谓本来佛种表义名言以此为成佛种性故也。
故梁摄论至圣人以此为因。
释曰闻熏习者新熏也与阿赖耶解性者脚下也新熏本有具足为佛性故曰一切圣人以此为因。
然瑜伽既至说为习种。
释曰既云下克彼瑜伽性习相资方为种性言具种性者指上本性住方能发心者指习所成即知下揽二成一种性是故下言其相须斥其偏失前后之过也但可下约位分性习之二相言堪任者贤位之前也谓成就菩萨功德任持一切佛法种子故。
然有二义至故得知也。
释曰结义引论但成种性之一因耳。
问此二种性至何差别耶。
释曰由前二性相资同成缘起不分前后之殊故成斯问也言六种者三道种性四圣种性五等觉性六妙觉性。
答彼经大都至不名种姓。
释曰约三贤位次而分前后故不同瑜伽也。
瑜伽中久习至非初非中后。
释曰观其论意则依种起修修以成性为一种因并皆无始故前云意处殊胜等若乃据位则性先习后也。
是故经说至义方备足。
释曰此显经论及覆相成始彰缘起之备具耳。
又经论说至义意融通。
释曰此文约依起与功能以会经论谈其种性在于位前并登贤之异也要由下出其相须之旨亦是下明其彰略也。
问又以何义至堪任位说耶。
释曰此问因前瑜伽明其种性具二后至堪任位中却分性习之二未见所以故此征之。
答以论说至是第二住故。
释曰言论说种性必具性习者明种性双含然后展转必至登贤何者谓依性起习习久成修修成涉位故至堪任若不下约凡贤楷定种性位故文云中间修此串习行者更何位修也言何位者是其种性位修也言第二住者胜解行住也。
是故当知至以为种性。
释曰结成种性定至堪任以酬前问也。
问若要待习至论不说故。
释曰蹑前堪任串习方成故有斯问故就愚位开有无两关而难也。
答此二既至此亦不然。
释曰约缘起相须双拂前问故无习下拂前有关先无下拂前无关故云此亦不然。
以习成处至本有彼性。
释曰依性起习已性成故云习成处定先有性愚位下斥愚者无习即无性故后起下明有习即有性故不成愚便显诸乘之性若尔前就愚位之问于斯堕也。
问若尔是则至种性差别耶。
释曰因前随于诸乘串习成性故兹问也。
答即由此义安立五性。
释曰即他成己诸性极成故次辨云。
何者谓修至菩萨种性。
释曰权乘六度修至堪任其性方成故性离粗垢不能现起上烦恼缠就此成性也。
若习小乘至成声闻性。
释曰行著功成位登种性地也。
故智论云至有涅槃法。
释曰引证种性位唯俱舍说位不同彼顺解脱分者却在资粮位中谓随涅槃解脱故也与夫智论善戒之殊者但约初习修成之别亦不相违也。
独觉准知至三乘种性。
释曰独觉者梵语辟支伽罗此云缘觉亦云独觉有麟喻部行之异今既例声闻即是部行禀教之类也由此下总结。
若于三行至不定种性。
释曰三行者谛缘诸度也未至本位者堪任善根既未臻行位则进退未云故属不定性耳。
释曰既无行解乃悠悠之徒断善根之类也。
由此当知至皆就习说。
释曰以上无性之无习验彼有性之有习也。
问若愚位至何得为有。
释曰性习相从决不可以一有而一无也。
答有习非是至分位差别故。
释曰答有下明性习有无谓有则齐有无则双无以分位差别故者出其有无之相也。
云涅槃经至断善根故。
释曰断善根者为无行性既无行性纵逢善友亦不发心。
一阐提辈至阐提性也。
释曰三心既发即非阐提验知阐提定无心也。
善男子以何至乃至广说。
释曰双征上二皆由行性有无使之然矣。
当知此中至不相由也。
释曰当知下据位结三乘有无兼之五性言不相由者斥前愚位前后相由之难也。
二约终教至皆悉有性。
释曰此教就真如立种性者良以真如不守自性随缘动转之处便为物性故经云真如一法界一泯未尝存能随染净缘遂分十法界。
故智论云至自真性故。
释曰引证也于中白石下是能喻物之别性一切众生下是所喻法众生之本性也言黄白石者金银之矿也一切妄识者本识之生灭也。
如经说言至皆有佛性。
释曰如经者大涅槃也言悉皆有心者良以众生包性德而为体揽智海以为源是以凡有心者必当作佛故云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问如有难至亦非当得。
释曰有心相涉难也若诸下将众生有心当得难佛有心亦然若言下将佛有心非得难众生有心亦然。
答经中已至不同佛也。
释曰此之料拣意谓佛心成道更不再成但论众生有心使其修成焉得混佛而伸难欤。
问若并有至无性者耶。
释曰蹑前一心众生皆有佛性而难五性之殊也。
答论自有释至清净佛性故。
释曰向说下难无性为欲下答无性此明下征所以为欲下释成正意以彼实有清净佛性者结答上文未乖有性也。
又佛性论至般涅槃耶。
释曰此问但是蹑前实有清净佛性而起若尔者牒前云何下难前可知。
答云若憎至离有离无故。
释曰若曾下示谤法之过乃贬斥之谈也御物之意若依下显了之说称实同归言离有离无者谓佛性中道体离过非相非生灭耳。
解云又此论至乃至广说。
释曰言三者失同外道等者谓彼外道计属断常有无之二若汝确执阐提无性即同外道断见之无若执余众生定有性即同外道常见之有故次云此等过失由汝邪执无性义生也。
问前始教中至云何会通。
释曰权实有无极相违故成斯问也。
答亦论自至故不相违。
释曰何故下尚同前问一了下方是答辞言复有经说者深密等经备分五性第五决无佛性也有乖涅槃皆有故云二经自相违究其答意了则称性故皆有心不了则熏成种性故或有或无。
解云若小乘至不了说也。
释曰解论中不了之所以故形对小乘明其益物渐次言一人有性则属于小许多人有性则当于权权故不了了则齐成岂有二经之相违耶。
问若依终教至亦有终尽。
释曰蹑前皆成佛道以疑生界尽期。
若如是者至即无所化。
释曰蹑前问中终尽之辞便疑后佛无机故云即无所化也。
所化无故至不应道理。
释曰蹑无所化疑之悲门既乏大悲岂成佛道纵尔言成亦非其理也何以故佛心者大慈悲故。
又令诸佛至有断尽故。
释曰大圣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而成菩提今既无生故利他之德有其断尽。
如其一切至永不成佛故。
释曰牒前尽成结属相违是故若言众生毕竟无尽者则违一切众生尽成之语若但众生界无终尽者又永不成佛故。
又如一佛度至不应理故。
释曰诸佛度生损与不损非理难也又如下总标度生若有下开有无两关而难初难有损非理若无下难无损灭度非理。
依如是等至此义云何。
释曰依如是等道理者指上六重难端是以论主欲遣斯过故立一无性有情长守生界未知此义还契教宗否故云此义云何。
答若谓众生至非是正见。
释曰答前初难生界有尽也良以众生成佛性离有无若乃情生增减非为正难故结云非正见也故圆觉云以轮回心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轮转故非正见。
是故不增至乃至广说。
释曰证成非是正见何以增减却属大邪见耶良由此解不异断常故云大邪见也。
设避此见至为不增减者。
释曰此下三科皆答损与不损非理难设避下纵宝性论立无性有情以离增减之见既无增减即遣有损无损非理之难。
彼终不能离至众生界故。
释曰彼终下夺破宝性据实返答何以故者征其宝性权立之因以彼下释成过失以彼不了众生界故者正出称实返答之义乃了则离见也。
是故经云至众生界减。
释曰引证返答准知。
文殊般若经至亦不增减。
释曰答前后佛无化难也初举一佛经时复有下例余佛经时说法下明诸佛以法度生然虽动经时劫说法度生令诸众生皆入涅槃而众生界未尝增减何以故了众生相即寂灭相故也。
乃至十方至亦不增减。
释曰上是举一佛例多佛此是举多佛例一切义不异前也。
何以故众生至说众生界。
释曰此下三科答自语相违难也既言众生无有定实之相则尽与无尽体无有二何相违之有乎。
犹如虚空至令其得际。
释曰约喻以明也虚空喻众生胜神通者喻诸佛飞空空不可尽喻度尽众生而众生界莫减非以下遣离二相也。
当知此中至无不通也。
释曰法合可知也。
又为成诸佛至无性众生者。
释曰此下答前佛德有尽难先纵宝性离过后夺返答云。
是即令彼至利他功德。
释曰是即者指上宝性立无性有情承受佛化资成佛德虽权化之德未圆真实之德耳故次显云。
亦即断彼至证诸地故。
释曰言以无菩萨证诸地故者出其无实德之义也。
又化他中至二乘无漏故。
释曰非谓独无实德抑亦据彼变化利他之德尚不极成故云断灭彼细何以故以无一人得小乘果故。
又今已后至同体大悲也。
释曰若立无性有情要离增减者即无证圣之机无机叩圣圣即无谭同体大悲自兹而废或曰上但问无生界则佛德有尽今既答斯难何以但广破佛性权立无性有情耶答若无性有情才破实义方彰便见生界之无尽成彼佛德之无穷也思之。
又若定意谓至定无性者。
释曰又若下且按定权立无性后夺破云。
然彼后佛至有情得圣果故。
释曰然彼下弹权立无功何者原其利他之为他也令其造诣终趣菩提以此功熏庄严化主今既生无胜进故利他之行全亏也。
但佛菩萨至得成佛耶。
释曰虽双修二行况悲行为先岂有无益物究竟之心而成己之道果是为不可也。
又本皆发至不应理故。
释曰又本下约本愿总标是故下约度生不尽而顺释若不下返质非理言弘愿者四愿之一耳。
是故虽欲至究竟了义也。
释曰避失成非也谓虽防六失无性功翻落权乘却为不了故云还堕此宗然此问答既返覆答亦盘回有不次者盖随义便故也。
问夫论种性至为种性耶。
释曰若云种性必藉熏修克彼真如毕竟离相步焉得此宗以离相之真为种性之有。
答以真如随缘至得为有种性。
释曰良以真如具有随缘不变二义不变故体离起灭随缘故内熏众生为还源之本故为佛种。
梁摄论说至诸法为体故。
释曰摄论解性起信本觉与如来藏宝性真如六根聚经毕竟法者皆是真熏佛种之义故此教中就真如谭于种性也或曰摄论解性前始教中亦揽此为成圣之因岂不权实相混耶答前据无始种子此论本觉真熏文同而义异也。
解云以真如至以为种性也。
释曰处通十二情与非情今论种性故局有情拣退色境之处也其内六处以真理为体故云约六处众生数中取彼毕竟耳。
此与瑜伽所说至此之谓也。
释曰此与下指滥为彼瑜伽亦明六处殊胜等但彼下据教义拣可准知也。
宝性论中至名为智慧。
释曰宝性下定教以事下显义佛性下证成言自性清净心名为道谛者正是以真如为佛种性也何以故道是出世因故此是无作四谛之道也涅槃亦然为第一义空是中道理名为智慧是成佛种性何以故智慧有修发之相故即同佛境界智也。
此等并就至说为性种。
释曰总结上义故理为性种其义极成矣。
其习种亦从真如所成。
释曰明习种亦真也良以非真流之行无以证真无有饰真行不从真起故此习种揽彼真成。
故摄论云至法界所流等。
释曰多闻熏习者具足三慧谓闻思修也此三慧由真熏有力方发慈行故云清净法界所流等首楞严云从闻慧修入三摩地依而证入也。
又起信论至一真如也。
释曰真如体相二大为内熏因者谓如来藏无漏性德众生本具故得内熏真如用大为外熏缘者谓诸佛菩萨善知识等师教之缘亦不离真故得外熏也此之三大既熏染识心故云以与无明染法合故言无明尽时谓觉心初起心无初相已远离微细念故心即常住名究竟觉故云冥合不二唯一真如也亦始觉合本觉无复始本之异唯一究竟觉也以习种性义宽通故作此释无谓初心即成究竟。
三约顿教至由无二相故。
释曰此教唯明绝待幽灵众生诸佛同一本际本是离言宁分性习之别也一切下出所以。
是故诸法至约三乘说竟。
释曰云何下征文殊师利下答准前可解上来下通结始终与顿教并属三乘耳。
第三约一乘至摄方便故。
释曰前之四教阿含施设虽异若究终归毕竟融通性海故云摄前诸教并皆具足主伴言具主伴者谓一乘同教也若是三乘之同犹未明主伴。
二据别教至已成就讫。
释曰二据下略标难思因果下广示其相言因果无二者谓因门摄法与果门摄法无余具有四句通依及正下明三乘世间融通言收下彰缘起十对此等法门法尔圆具故云本来满足已成就说也。
故大经云至等此之谓也。
释曰证成种性与法界而融同指虚空而显相也。
若随门显现至余可准知。
释曰若随门显现者明大缘起因果圆融行布无碍行布故五位不乱圆融故位位内修六决定所言六者一约行体决定坚固二望所证决定须证三定能断惑四决能信不疑五决能度生六定成佛果此六行相前五自分后一胜进五中前四自利后一利他四中前三明行体周圆后一行德具备二中初一明行自体后一显行离过是故自体离过摄德为因二利行圆成就佛果故云亦即此法名为果相。
问云何种性至差别不同耶。
释曰意谓成佛须同何故有兹别异。
答此亦有至得法分齐。
释曰标章总答法随机异也。
初义者由此至义不相违。
释曰义依法现机藉义成故此五门称根差别此中缘起亦法界大缘耳。
何者为五至如圆教说。
释曰征而释之也言随执非有者谓随小乘之部执佛性皆无如小乘说者指教下四皆然随事亏盈者三无二有故随理遍情者齐成佛道故也。
义虽有五至隐显齐致也。
释曰义虽有五者分相也然种性圆通者该摄也是以分相则前四为方便后一为真实该摄则法本融通本末交彻耳。
二明得法至余可准知。
释曰法虽平等得之由人故分分齐也五教皆上句明得法下句指教言一切皆有唯除草木者谓此教中明五性众生悉皆成佛故上云一切众生有涅槃性既论熏修种性故拣去无情若云色性即智性故说无情成佛者斯乃以缘就性融即之谭非此所要觉者须知勿乱分齐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