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普贤行愿品略释愿海舟(3)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2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普贤行愿品略释愿海舟(3)

 

  丁四、忏悔业障分二:事忏;理忏。

  戊一、事忏分二:总说;忏悔三障。

  己一、总说;己二、忏悔三障分四:前行方便;忏悔烦恼障;忏悔业障;忏悔报障。

  消除三障,得依正具足报及成就清净戒律。

  颂曰: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菩萨念及过去世在漫长的生死流转过程中,由于以贪嗔痴三毒之因,发动身口意三门遍造无量无数恶业,假设所造恶业有体可见、有相可睹,则广大的虚空也显得狭小,而无法容纳如此众多的业障。这样的业障牵引行人入三恶趣受大痛苦,近则障碍得到人天善趣的果报,远则障碍成就声闻、独觉、菩萨、佛的解脱果。对此恶业、烦恼、业报等,一一都要观想我分身无数,遍到诸佛、菩萨、声闻、独觉一切圣众面前,坦诚发露,全部忏除。忏悔就是指在三宝前内心追悔厌离并陈白发露往昔所造恶业,再以各种方便消除它。

  己一、总说

  我等各自勿如愚狗逐块,自心外驰,当收敛身心反观自省每天的起心动念、身口所作所为,这样才会忽然惊醒,低头认罪。至此方信地藏菩萨金言不虚,南阎浮众生业障深重,善根微薄,烦恼炽盛,心力狭劣,刚行小善,却又退心,起心动念无非都是罪业。无须远说无始劫中,仅仅如朝露电光的这短短数十寒暑之中,所造杀盗淫妄等十恶业,破别解脱戒,毁菩萨律仪,犯金刚三昧耶等遮罪、性罪,已是罪山岌岌、业海茫茫。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果报,如影随形。诚如经中云:“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是个无法更改的定律真理,我们只能接受,却无法投机取巧,更无法逃避。如此诸多恶业罪障一旦成熟,只能亲赴三恶趣中,品尝自己酿造的杯杯苦酒。此时的我们如即将被洪水淹没的人,忽然伸手抓住了救命的稻草,自然心中又惊又喜,牢牢抓住登上岸来,绝不会疏忽大意随波逐流的。又如犯下死罪的囚犯,即将临刑,愁忧恐怖无法言喻,此时忽然听到特赦令,定会悲喜交集,感激国王再生之恩,誓当以死相报。同样现在我们被恶业烦恼的洪水冲漂,即将堕落三恶趣海底,地狱的一切刑具业已准备妥当,牛头马面日夜相伴不离,时时刻刻伺机下手,此时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但忽然抓住忏悔的救命草,听到无上大悲法王发出的特赦令,业海无边忏悔是岸,自然不胜感恩戴德,誓愿求哀忏悔。

  论云:“菩萨忏悔,衔悲满目,现不蒙大圣立斯赦法,抱罪守死,长劫受殃。”如果大悲世尊不开此殊胜方便,我等业障众生只能束手待毙,在无量劫中忍受一切恶报苦受。现今世间迷愚凡夫平时大造恶业,不信三宝因果,当恶报现前时则怨天尤人,不知仰仗三宝消除恶缘,只能在百般无奈中惊恐死去。现在不忏悔,如世间无依无怙无归无救的牛羊鸡鱼任人宰杀,别无办法,那时悔之何及?

  《大集经》云:“百年垢衣,可于一日浣令鲜净。如是一百劫中所集诸不善业,以佛法力故,善顺思维,可于一日一时尽能消灭。”我等所患顽固沉疴遇此大力神药,定能诸恶消灭,身心清净。譬如铁器有所缺漏,不能因此而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应该以忏悔法修补恢复,以后它仍然能发挥作用。所以经中说:“前心起罪如云覆空,后心灭罪如炬破暗。须知炬灭暗生,要须常然忏炬。”因此法王如意宝让我们每天早晚都要念金刚萨埵等各种忏悔仪轨不能间断,也是这个意思。

  佛在经中说他的弟子中有两种勇士:一者即善护身口意,严持诸律仪,戒珠洁净无瑕。二者,虽偶然失去正念,致使犯戒造恶,但马上追悔勇于发露忏悔,如法还净。犯错造恶虽然不好,但因造小恶业而生大恐怖,勇猛忏悔、洗心革面、改往修来的人如火中莲花,确实让人佩服。忏悔能培植很大的福报。经中云:“然诸福中,忏悔为最,除大障故,生大善故。”如不净粪染在身上,虽然很厌烦也不雅观,但没有它也不会去洗刷,同样依靠恶业可以发起忏悔,依此可以引生诸多善行,修积很大福报。

  《婆沙论》中云:“若人于一时,对十方佛前,代为一切众生,修行五悔,其功德若有形量者,三千大千世界著不尽。”勇施比丘犯重依靠忏悔,早已在东方世界成佛多时。《三昧海经》中佛为父亲净饭王讲述了一个公案:在久远的过去,有四位比丘犯了重戒,心中感到很羞耻,心神恍惚,无依无怙,于道中行走,忽然听到空中说:“你们虽然犯了戒不要认为就没救了。空王如来虽般涅槃,佛像还在,应该到佛塔中,观佛像眉间白毫。”比丘们听到此话,如将死而遇神医令服用灵丹,感激泪流。感慨地说:“佛像尚有如此威力,何况亲见佛的尊容呢?”尔时全身倒地如大山摧崩。他们就是现在已在四方成等正觉的四位佛陀:即东方不动佛,南方宝相佛,西方无量寿佛,北方微妙声王佛。所谓“弥天大罪,挡不住一个忏字”确实此言不虚。

  《高僧传》中记载昙策大师严净道场,专修忏悔,见到七佛现身对他授记说:“汝罪已灭,于贤劫中成佛号普明如来。”南岳慧思禅师修“方等忏”,梦见四十九位印度圣僧叫他重新受戒,之后更加精进苦修,能彻见三生之事,刚一靠墙顿然开悟。智者大师在大苏山修“法华忏仪”,证得旋陀罗尼,辩才无碍,成就无量功德。还有古德精勤忏悔,相继感得地藏、文殊、弥勒现前安慰并授予清净的菩萨戒。所以汉地受大小戒律之前都修忏悔,身心清净才能得到圆满戒体。

  总之,忏悔可以消除烦恼、洗净业障罪垢、铲除恶报、开发心性光明自性、现前禅定智慧、获得清净律仪等,其力用无法一一言宣,只有自己切身实践,才能真实体会到。正因为忏悔的殊胜及有着其他法门无法代替的不共作用,故成为末法众生的赎死灵符,所以各宗祖师都造了各种不同的忏愿仪轨,如《法华忏》、《方等忏》、《梁皇宝忏》、《贤劫千佛宝忏》、《慈悲三昧水忏》、《大悲忏》、《净土忏》、《地藏忏》、《宝王三昧忏》等,广行于世,普救众生,大家可择其相应者极力修持。法王如意宝慧眼彻见,悲心深切,愍念汉地众生,观其根机而造了金刚萨埵的广略修法,此法自问世以来,汉地众生欢喜信受,竞相流通。

  悟达国师云:“夫论忏悔者,本是改往修来,灭恶兴善。人之居世,谁能无过?学人失念,尚起烦恼,罗汉结习,动身口业,岂况凡夫,而当无过?但智者先觉,便能改悔,愚者覆藏,遂使滋蔓,所以长夜积习,晓悟无期。若能惭愧,发露忏悔者,岂止是灭罪,亦复增长无量功德,竖立如来涅槃妙果。”

  罪恶业障如黑暗,要以光明才能遣除,但有人既不愿受罪报,又不愿发露,如欲灭黑暗而严遮窗门,熄灭灯光,如此则只能是暗无天日。只有打开发露的门,引进忏悔的光,才能消除业障。佛在经中呵斥广严城的五百饿鬼说:“你们造恶业时,没有惭愧畏惧,现在恶果现前时,却羞于见人。”确实很多凡夫都是如此,造恶业时胆大妄为,但让他发露出罪时,却又畏首畏尾,胆战心惊,生怕别人知道,以后名声不好,面子上过不去,这样前怕狼后怕虎,以各种邪分别念障碍忏悔的正念,一点勇气也拿不出来,如此正象已服用烈性毒药,命在旦夕,良医以方便令彼吐出,但他却咬紧牙关,不肯开口,这样纵然药师佛也无可奈何,只能是死路一条。如人堕在粪池之中,应该迅速求上岸,马上冲洗涤荡,如果在池中停留的时间越长,那么沾染得越多,越难洗净,同样罪业不马上忏悔,它会如滚雪球般地日日增长。《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灭。”所以传承上师规定,弟子们早晨一醒,立刻端身正坐念百字明二十一遍或一百零八遍,这样可以压制罪业的增长。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不是我们不发露,他人就毫无所知呢?当然不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当我们造业时,一切有眼通的天人、声闻独觉及诸佛菩萨、上师道友们如同对面观火一般看得清清楚楚。神鬼们指着我们在詈骂,诸佛菩萨上师们为我们而痛心,但我们却还外现威仪。正如一个明智的人裸形于大庭广众之中,羞耻难堪、无地自容,又怎能心安理得、香睡饱饭呢?佛说若犯戒还自诩清净,这样犯妄语戒重增障碍,且有欺诳如来的过失。人若犯戒,则地行罗刹马上告诉空行罗刹,空行罗刹传到四大天王处,很快恶名遍及天上人间。不发露不忏悔,如人怀里钻进毒蛇,此人漫不经心,他人劝告速速抖出,他也不理不睬,最后中毒而亡,所以不想忏悔的人也是这样,只是自害而已。就算你现在伪装粉饰得很好,但死后到阎罗王那里时,一切生前造罪的情景如播放电影一样,这是你自编自导自演的恶剧,被你心识的录像机完全拍下,现在该轮到自己欣赏了,那时不管如何抵赖,阎罗王是不会客气的。所以现在应该不顾一切虚浮的面子名声,鼓足勇气,坦诚地在上师三宝本尊护法面前发露,求哀忏悔。《业报差别经》云:“若人造重罪,作以身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

  忏悔,随行者的见解及修持的深入不同,有的可令业力压伏不起,有的以发露等转变业力,有的则可光现暗消般地灭除罪业。忏悔力与罪恶力互相压伏,大恶业要上品忏悔才能消除,如果忏悔力不足,则仍然为恶业所牵,不能将其伏断。同样中小恶罪与忏悔也是这样的关系。

  修忏之前请提前认清要忏悔的对象是什么?《佛名经》说虽然罪相无量,但概括来说有烦恼、业、果报此三种障碍。能障圣道及人天胜妙好事。我等在无始受生之中,一身所造之业即已无量,何况无量身呢?

  己二、忏悔三障分四:前行方便;忏悔烦恼障;忏悔业障;忏悔报障。

  庚一、前行方便

  经中说若罪业有体相者尽虚空无法容纳。因三业而造业,或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造业,或内心邪思维,或借助外境而造恶业,这样十恶不断,八万四千尘劳门竞相通向三恶道中,三障若能忏尽,则一切烦恼业障都能清净。

  欲灭三障应当发五种增上胜心前行方便。

  一惭愧心:诸佛菩萨三业清净皎如日月,我等无恶不造,又被一切贤圣所呵责,诸多鬼神天仙所指责厌弃,真是又羞又愧。

  二恐怖心:既是凡夫,自然三门恒与恶业相应,这样命终之后应堕地狱饿鬼畜生,受无量苦,这怎么不让人感到惊慌恐怖呢?

  三厌离心:往昔无知愚昧造作恶业,现在罪垢缠身,当生厌烦追悔之心。又观生死之中,常被无常大火所焚,众苦连绵,不净充满,虚假无实,只是一场戏而已,如水泡速起速灭,生老病死如车轮滚动一刻不息,八苦交煎无有暂停,内观自身种种不净,九孔长流污秽。内外诸法丑恶虚假,当生厌离。

  四发菩提心:菩提心能疗一切生死重病,能烧一切障碍,能成就一切善法,能度化众生,严净佛国,能圆满成就如来一切功德,所以当发菩提心。

  五怨亲平等: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无人我相,若不如此则妄分怨亲,以邪分别护亲伏敌,滋生贪嗔烦恼,造恶受苦。

  具此殊胜方便,然后观想十方诸佛菩萨,或仅观一佛一菩萨。《佛名经》所云:“缘想十方诸佛贤圣,擎拳合掌,披陈至祷,惭愧改革,舒历心肝,洗荡肠胃,如此忏者,亦何罪而不灭,何障而不除。”否则悠悠缓缓,心浮气躁,身心散漫,罪业不消,一息不来,三途苦报亲身感受,求脱无期,无代受者,智者当扪心深思。

  庚二、忏悔烦恼障

  有烦恼所以造诸恶业,由恶业为因,感受苦果,因此当先忏除烦恼障。各种经论以种种譬喻呵责烦恼,烦恼是怨家,能断众生慧命故;是劫贼,劫取众生诸善法故;是瀑河,能漂众生入生死大苦海中故;是镣铐,能把众生系在生死牢狱故。六道络绎,三途不绝,恶业无穷,苦果不息,当知都是烦恼过患。烦恼虽有诸种,统而言之以三毒含尽。《华严经》说:「贪嗔痴三业能令众生入三恶道中。纵生人中贫穷孤独,凶狠暴戾,愚钝无知。」应早日忏悔:耽染爱著男女、财物的贪心烦恼。嗔恚忿怒、仇恨损害众生的嗔恨烦恼。心识昏愦、意地暗昧、不了事理的愚痴烦恼。贡高我慢、目空一切、轻视他人的我慢烦恼。疑惑正法、不信三宝的犹豫烦恼。谤无因果、不信三世轮回的邪见烦恼。不知缘起性空、横加执著的常断邪见的实执烦恼。悭贪吝啬烦恼。不摄六根、胡乱攀缘的放逸烦恼。心行弊恶懈怠懒惰烦恼。粗犷强横难以调和、容易发怒凶狠惨毒烦恼。障碍戒定慧的烦恼,障碍修三十七菩提分的烦恼,障碍六波罗蜜的烦恼,障碍二种解脱的烦恼,障碍佛恒沙功德的一切烦恼。恼乱贤圣及一切众生无量无边的烦恼。今日悉皆发露,向十方诸佛、尊法、圣僧前全部忏悔。愿以此忏悔功德,生生世世摧折憍慢高幢,枯竭贪欲爱心,息灭嗔恚烈火,破除愚痴黑暗,拔出疑惑深根,裂破一切邪见之网。修八圣道,断无明根,求大涅槃,永不休息。

  庚三、忏悔业障

  无始以来至于今日,由贪嗔痴的狂风所鼓动,起身口意而造作恶业,若堆积起来数如恒沙、量满大地。故于今日发露忏悔往昔及今生所造无间深重恶业;轻毁佛语诽谤经书论典解脱法要之业;破灭三宝,摧毁正法之恶业;不信善恶果报、断诸善根、十恶之业;忤逆暴戾、不孝敬父母之恶业;谄诳无信、侮慢上师善知识及一切尊长之罪业;毁犯五篇七聚、菩萨律仪、三皈、五戒、八关斋戒、三昧耶戒,总之一切佛制之戒不能清净守护,多有缺漏之罪业;污坏他人清净梵行之罪业,入邪道中生恶知见、持恶律仪、修持邪法之罪业;或以邪命过活时所造一切诸罪业。

  若具体来说,即身三口四之七种罪业。忏悔杀生恶业:一切众生皆往昔父母兄弟六亲眷属,随业轮回,改头换面,互不相识,而今损害食噉,造如此恶业,死入号叫地狱,后五百世还他命债,此罪深如大海。佛说:“杀害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饿鬼受苦。若在畜生,则受虎豹豺狼鹰鹞等身,或受毒蛇蝮蝎等身,常怀恶心,感受獐鹿熊羆等身,常怀恐怖。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病,二者短命。”自无始来至于今日,常怀恶毒,无慈悯心,或由于贪心,或由于嗔心痴心,而以种种方便,决裂湖池,焚烧山林,畋猎捕捞,以刀枪箭棍,陷阱机关,弹弓、手枪炸药及各种毒药捕捉飞禽走兽,或以钩网等捞捕鱼蟹虾螺蚌等水族动物,或自养猪狗鸡羊牛马鹅鸭等自杀或教人杀,使其羽毛脱落,鳞甲伤毁,身首分离,骨肉消碎,烧煮煎炸,使彼无辜受大苦难,含恨舍命,历劫寻仇。或作将军、兵卒、刽子手等,挥舞刀枪,杀害人命。或堕胎破卵,挖土掘地,种植庄稼,杀害无数生灵,或扑打苍蝇、蚊子、飞蛾,掐死虱子,喷洒农药杀死诸多小虫,或行住坐卧之中有意无意杀死虫子蚂蚁等。或对众生施以拳脚镣铐棍棒,或绳锁系缚,断水绝粮等种种恶业。今日至诚向十方诸佛、尊法、圣僧以及六道众生前求哀忏悔。愿以此忏悔功德生生世世得金刚身,寿命无量,永断害心杀心,以种种身形救拔众生,遍施无畏。

  忏悔偷盗恶业:众生只见眼前利益,不择手段盗取他人东西。佛说:“劫盗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饿鬼受苦,若在畜生则受牛马驴骡骆驼等形,以其所有身体血肉,偿他宿债。若生人中,为他奴婢,衣不蔽形,食不充口,贫穷困苦。”今日忏悔往昔盗他人的财物,持刀抢劫,逼迫凌夺,威势压迫,陷害吞并,侵占公物,盗取佛法僧物,或经像财物,或塔庙财物,或常住僧众财物,对三宝财物或误用,或借用不还,或仗势侵吞。经中说:「五逆重罪我尚能救,盗僧物者我所不救。」或对三宝财物混杂不分,随便乱用,所谓“香钱不能买蜡”,如此混乱,过失极大。或常住三宝财物随意乱用浪费作人情。经商时短斤少两,少尺短寸,抵赖债务,逃避租税等。如是诸罪无量无边,今日克诚披露,求哀忏悔。以此忏悔功德,愿生生世世福贵尊荣,如意宝常能随身,降下种种珍宝、衣服、饮食之雨满足众生一切所求,成就布施波罗蜜多。

  忏悔邪淫恶业:众生生死爱为根本,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佛说:“淫欲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饿鬼受苦。若在畜生,则受鸽雀鸳鸯等身。若在人中,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如今感受此果报的人很多很多,所以世界上的离婚率也高得惊人,现在造邪淫罪的人多如牛毛,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今日忏悔从无始来至于今日,偷抢他人妻妾,拐骗妇女,毁人贞洁,玷污比丘尼,破坏他人清净梵行,逼迫非道作不净行,染心邪视等无量无边罪业。今日克诚披露求哀忏悔,以此忏悔功德,生生世世莲花化生,不入胞胎,清净光明,相好庄严,远离尘欲,心恒清净。

  忏悔恶口、妄语、绮语、两舌罪业:恶口之业能让众生堕在三恶趣中,转成恶鸟,人皆憎恶,如猫头鹰等。转生人中,口中臭气熏人,说话人多不信,眷属不和,常好斗争。无始以来至于今日,不论尊卑亲疏贵贱,稍不如意顺心,就粗暴恶狠嗔恨恼怒辱骂毁伤。诃责神鬼,贬斥圣贤,诬谤善良等恶口之业无量无边,悉皆忏悔。

  妄语即为希求名闻利养,狡诈虚诳,厚颜无耻,颠倒黑白,妄说是非,欺诳贤圣,蛊惑世人,无论对父母上师尊长,还是儿女常人都无实话。经常自称得四禅、四无色定、四果圣人、菩萨、佛陀。常说见神见鬼,上天堂、入地府、游净土等妄语,如是诸罪无量无边,悉皆忏悔。

  绮语业即出语多涉淫行欲事,言词华丽绮靡。或写淫诗艳词黄色小说,描写谈说妖客淫态。唱淫荡歌曲,撩动人心,鼓起贪欲,使人耽著犬马声色。所造绮语之业无量无边,悉皆忏悔。

  两舌业即表面赞叹背后毁骂,以巧舌利口挑拨是非,离间君臣、父子、夫妇、师徒、朋友,使君臣猜疑,父子不和,夫妇隔阂,朋友疏远等。两舌之罪无量无边,悉皆忏悔。愿以忏悔口业功德,生生世世,具足四种辩才,声音和雅,闻者欢喜,常乐说法,开示众生,令悟实相。

  忏悔对三宝所造罪业: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众僧难值,信心难生,六根难具,善友难得。”今虽圆满但依三宝所造罪业极重,所以在此专门须要忏悔。无始来,不恭敬并亵渎佛的形象,轻视僧众,残害道友,破塔坏寺,焚烧经典佛像。自己住在高楼大厦中却把佛像安在肮脏狭小卑劣陋舍之中,使烟熏日晒、风刮雨淋、尘土染污、听任鸟雀老鼠随意毁坏。裸形露体于佛像经书之前。殿门紧锁,障佛光明等。如是等罪无量无边悉皆忏悔。

  对于法宝经书则以不清净的手随便抓取、乱扔,在看经时,或在经书附近非法地谈天论地,或放在床尾,或令散失、坏烂、缺漏,自己不看不修也不肯流通。或躺着听经,卧着读诵,高声谈笑,扰乱他人听法。或邪解佛语,非法说法,法说非法。或专为寻找法师的过失并加以辩驳嘲讽挖苦,或轻慢佛语尊重邪教,如是等罪无量无边,悉皆忏悔。

  对于僧则杀阿罗汉,破和合僧,损害发菩提心的修行者,鞭打沙门,任意驱使,随便评说毁谤,如是等罪无量无边,悉皆忏悔。

  以此忏悔功德,生生世世之中,常常遇到三宝,恭敬供养,常修六和敬,得自在力,兴隆三宝,弘扬佛法,度化众生。

  庚四、忏悔报障

  佛说业报至时,“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报,惟有忏悔力,乃能得除灭。”报障即一切恶报苦果,人中盲聋喑哑、诸根不具及三恶道的苦报,现在不忏,命终地狱相现之时,则一切无能救护。现在自在时当猛厉忏悔。恶报详讲六道都有,尤其三恶道报,最难忍受。其详细情况在《地藏经》、《俱舍论》、《普贤上师言教》、《菩提道次第广论》中都有叙述。

  以上五种前行发心方便加上四种对治力,忏悔上面所述三种障,则会出现各种验相,如见光见花、身心轻利敏捷、信心善心增上、烦恼淡薄等验相。还可以从梦中观察,如梦见洗沐、登雪山、见日月出现、穿白净衣服等。

  戊二、理忏

  如《维摩诘经》、《普贤观经》等经论中所示观罪性空寂,这样可以彻底消尽一切烦恼障及所知障。《普贤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应至心,勤忏六根罪。”即以般若智慧观察能产生诸罪的根源即此妄动之心,观彼从何而来,住于何处,最后去往何处。此心有何形状、颜色?大小如何?是在身内,还是在外境?如此遍寻此心如虚空不生不灭。即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理忏的力量极大,所以清凉国师云:“事忏除末,理忏拔根。”初学者事理交替不能偏废,上根则理事圆融,事忏不碍观空,理忏也不妨礼佛诵经念咒经行等。

  在一切忏悔仪轨之中,金刚萨埵百字明及心咒的观修最为殊胜。百字明咒在汉地《焰口施食》中叫作金刚百字咒。金刚萨埵的修法及依四力观修在《汇集经》、《金刚萨埵如意宝珠讲记》、《普贤上师言教》中有详细的宣说。

  丁五、随喜功德

  修随喜可以消除嫉妒的障碍,得广大眷属。

  颂曰: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默默观想十方微尘数世界的一切众生、声闻乘缘觉乘的四果圣者以及一切如来和菩萨所修积的善根,我皆欢喜愉悦深深随喜。

  狮子乳非琉璃的容器所不能盛,千斤鼎岂是一发所能提起。同样要修行大乘,必须是大法器,具大力量者方能行持。否则狮子乳放在瓦器中,瓦器立刻崩裂,一根头发欲提千斤之鼎则当下断折。如果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嫉妒心强,则见人造恶欢喜赞叹、鼎力襄助,而见亲友或他人出家以及修行善法、断除恶法时,心中却难以包容,妒火盛燃不惜口舌身力,以超常的热情为他人的堕落提供各种的顺缘,直至他生起邪见、退失道心、放下修行方为究竟。这样的人不论他是父母还是亲友都是修行者的魔障。学习佛法就是要改造内心,消除嫉妒,使自己的心量等虚空遍法界,才能契入佛菩萨甚深广大的境界。学大乘法的人不但对他人的一毫善法要随喜赞叹,而且对于无端的责难、蛮横的损害等诸种不如法的恶行,也要能坦然相待、宽容包涵。否则如小池塘无法容纳百川众流,不但如此,仅仅一点废品乱物也能将它染污得秽浊不堪,心量小的人也是这样。但大海却能包含纳受一切江河溪流,且无论外缘如何污秽繁杂,海水色味依旧不变。所以大乘行者心胸当广如大海。

  随喜恶行获得罪业,相反随喜善法获得福报也是合情合理的。随喜在轻松愉快之中就能获得福报功德,而且随喜功德极大,如《汇集经》中云:“三千须弥可称量,随喜善根不可量。”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及须弥山都能衡量它的大小,但诚心随喜的功德却是无法衡量的。《华严经》中佛对帝释天说:“憍尸迦,三千大千国土中满中海水,可取一发破为百分,以一分发滴取海水可知滴数,是随喜福终不可数。”《法华经》中说:「若有人对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道众生,在八十年中布施七宝及象马车乘宫殿等,又以佛法教化他们都得到沙门四果,如是所得功德极大。不如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而随喜的功德百分之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亲临法席听闻随喜的功德就更无法衡量了。」

  有人心中疑惑自己不费吹灰之力,为什么随喜就会获得功德呢?答曰:因为随喜是善心,又对治了嫉妒的恶心,所以当然有功德。如站在旁边看他人卖香,身上自然熏染香气。所以永明延寿禅师云:“随喜赞善,助他胜缘,虽不亲作,得同善根。”论中说:「在无常的世界中,众生都被愚痴所蒙蔽,如果有人作功德,见到的人心生随喜,赞叹称扬,发此大心,就能成就功德。菩萨仅以随喜心即能胜过二乘人。」龙树菩萨在《十住婆沙论》中云:“所有布施福,持戒福,修禅慧福,从身语意生,去来今所有,习学三乘人,具足一乘者,无量人天福,皆随而欢喜。”从能修行福德的对境来分,有六道众生、声闻缘觉、一切菩萨及诸佛世尊。从功德而分有世俗谛与胜义谛的功德。这一切功德我悉皆随喜。此下进一步详细解说:

  一随喜如来功德:在整个大法界中,过去现在未来都有世界微尘数的诸佛如来出兴世间,自从初发无上菩提大愿,中间为求一切智智宝,精进修一切广大福德,不惜身命,在不可记数的大劫中舍弃了不可说不可说数目的头目手足等,修种种难行苦行,圆满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十度波罗蜜,证入一地乃至十地等觉妙觉果位,成就无上菩提。转大****度化无边有情,示现大般涅槃,留下舍利造福人天,所有功德悉皆随喜。如我等大师大悲释尊,因地施舍国城七宝妻子儿女之外财尚不足说,仅是舍弃头目脑髓也多如大地微尘。如雪山童子为求半偈而舍弃全身,萨埵王子舍身救虎,六牙象王自献猎人,圆满福智王施舍眼睛,金色鹿王舍身救护同伴,慈力王血肉布施五夜叉,如是种种难行苦行。欲详细了解,当阅《贤愚经》、《菩萨本行经》、《白莲花传》等。《法华经》云:“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芥子许非菩萨舍身命处。”

  如来涅槃人天悲仰,为度化后世的有缘众生,令众生种下当来解脱的种子,如来以智慧火焚燃全身,出八斗四斛舍利,人、天、龙各得一份。后来阿育王遣派神鬼,在南赡部洲建八万四千舍利宝塔,成为人天供养的福田。佛灭度后舍利等同如来真身,若人瞻礼,功德无异。(汉地除佛牙舍利塔外,尚有十九座舍利塔,这也是汉地众生的福报。)《无上依经》云:“若得如来身分如芥子许。一瞻一礼,千返生于大梵天上,受诸快乐。”如《入中论》云:“佛德无边若虚空,弟子菩萨莫能宣。”总之如来的无边功德悉皆随喜。

  二随喜菩萨功德:大乘圣者菩萨出定入定所修戒定慧的解脱资粮悉皆随喜。

  三随喜二乘功德:二乘即声闻乘与缘觉乘。声闻以出离心持清净戒,修头陀行,证悟苦集灭道四谛真理,经五道位断烦恼障碍,得阿罗汉果位。今于预流、一来、不来、阿罗汉果所修功德悉皆随喜。缘觉有两种:部行缘觉与麟角喻缘觉,缘觉在出离心的基础上修十二因缘,圆满百劫资粮,证得独觉果位。总之二乘中有学道或无学道都是人天福田,都应诚心随喜。

  四随喜众生功德:十方六道中胎卵湿化四生有情,发无上菩提心、大慈大悲心、善心、信心、出离心者或有修布施持戒者,或作闻思修如读诵经典、烧香礼拜、绕塔转经、念佛念咒、打坐及观修者,总之若众生有一点一滴的善根,我悉皆发清净心随喜赞叹。

  丁六、请转****

  劝请转****能消除谤法的障碍,发起慈愍众生的善根、生生世世值遇佛法、不起邪见、得到多闻智慧。

  颂曰: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

  诸佛如来成就广大无碍的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能以此智慧灯,破除世间一切愚痴冥暗,当十方一切如来坐菩提座,降魔已毕,刚刚成佛之时,我即分身到佛座下,合掌恭敬诚恳地祈请说:“为迷惑苦众,燃亮正法灯。”诸佛承我劝请而转于无上大****。

  佛不出世的时间称为暗劫,暗劫之中众生没有智慧的眼目,只能踏入黑暗的险道之中,加上一切天魔外道的邪知邪见及邪说横行世间,由此一切众生从暗入暗,从苦入苦。所以佛法是苦海中的慈航,黑暗道路中的明炬,出生一切诸佛之母,一切众生慧命的源泉。

  不用说没有佛法的暗劫,就是五浊横流的今日,因众生业力越来越强大,福报越来越浅薄,所以祖师大德们相继入寂,法日也渐渐地西沉。此时邪魔猖獗,邪知邪说风行世间,多如牛毛,因此使得一般的众生盲目无知,只是追求饮食衣服钱财玩乐,不知尚有解脱之道。就是入于佛门追求解脱的人也感到迷茫不安,无所适从。为了燃亮智慧之灯,照亮解脱之道,我们理当义不容辞地以种种方便、种种善巧,殷勤劝请十方诸佛菩萨、善知识、法师愍念众生苦楚,击大法鼓,吹大法螺,震大法雷,开甘露门,降大法雨,开辟人天解脱之道,堵塞恶趣罪恶之门。《大智度论》中说:「当我们祈请时,虽然见不到佛,但佛常知道我们的心,听到我们的劝请之声。」诸佛正遍知,悲心恳切,愍念有情,常作不请之友,智光彻照遍及一切有情,天眼常垂视我等,天耳恒遥闻我等,所以我等发一念敬信,佛必欢喜安慰,不会无动于衷的,我今代一切众生劝请,速转大****,碾碎一切众生的烦恼业障,安置众生于解脱正道之中。

  昔日释迦世尊初成正觉,观察所证之法微妙甚深,无人能解能悟,若对彼说徒劳无益,故默然无言。但忆昔本愿,特为度化此界众生,当为彼等渐次说法。佛于眉间放白毫相光,加被大梵天王,梵王即到佛前,劝请说:“唯愿哀愍,为转****。”佛为使众生尊重法的缘故,依旧默然。梵王又邀帝释天同来劝请说:“世尊降伏诸魔怨,其心清净如满月,愿为众生从定起,以智慧光照世间。”佛仍然默然不语。时梵王偏袒右肩,胡跪合掌,劝请说:“如来今已降魔怨,智慧光明照一切,世间根熟有堪度,唯愿世尊从定起。”佛告梵王:“我法深妙,最极寂静,若为人说,彼不能解。”后来梵王见魔界增多,天人减少,又来劝请说:“唯愿三界独尊的大牟尼,开甘露门,宣所证清净离垢到达彼岸之法。常悲愍众生如独子,为何今日舍弃不顾,伏乞以佛法光明,灼破冥暗,祈佛大慈,不舍本誓,如狮子吼,作大雷震,为此众生转妙****。”此时世尊以偈告曰:“我今为汝请,当雨于甘露,一切诸世间,天人龙神等,若有清净者,听受如是法。”之后四位树神请问:“当于何处转****?”世尊告诉说:“当在过去九万一千俱胝诸佛转****处,即波罗奈仙人堕处——鹿野苑中转正****。”于是佛到鹿野苑度五比丘。从此三宝出现世间。如《维摩诘经》云:“三转****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天人得道此为证,三宝于是现世间。”所以我等也应如大梵王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幻化无量无边的身体,到微尘数诸佛世尊面前,敬献千辐****、右旋吉祥法螺,再三殷勤劝请人天导师转大****。

  以上是一般意义上的请转****,了义的请转****是:众生迷失本性,被声色所障碍,不知水鸟树木一切诸物皆演妙法,念念之间,恒转不息,因此要劝请。即悟入法界本性,常转自性****。要恒时了悟一切音声如谷响,一切显现如水月,缘起性空,非断非常,一一全是真如法界,于闻无所闻之性中,终日闻法,心能如此作观,称为请转****。《华严经•出现品》云:“知声如响,而请转****,了知诸法真实性故。于一音中,出一切音,而转****,毕竟无生故。”如此则一切器情所发之声,全是佛语,所以古人云:“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经中亦云:“能令三界所有声,闻者皆是如来音。”贤首法藏大师说:「诸佛以智慧功德为体,菩萨以穷尽法界的智慧请佛说法,所以一切佛没有不降大法雨的,菩萨只要发愿和行持,诸佛定以本愿力作加持,所以菩萨一定获大利益。」由此可见以大智慧观于法性,则诸佛恒时加被,这就是菩萨常请,诸佛常说。若离开观行则是行者不劝请,诸佛不说妙法。如此才能了知“如来不涅槃,法亦不灭尽”的密意。

  丁七、请佛住世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观想尽于虚空、遍满法界的无数无量诸佛国土之中的一切诸佛如来、一切菩萨海会、一切声闻缘觉、一切善知识,我皆幻化身体,安住彼前哀求劝请,唯愿尽未来一切劫中久住世间,利益众生,赐予暂时与究竟的安乐,切莫入于涅槃。

  涅槃意为入灭、灭度、圆寂。入灭即趋入寂灭界中。灭度即灭除一切障碍,度一切生死苦海。圆寂即功德圆满具足,障碍悉皆净除。

  涅槃有四种:一自性清净涅槃,即真如本性,从无始以来,本来清净,虽有客尘而不能染,所以称之为自性清净涅槃。

  二有余依涅槃:即圣人尚有苦谛所摄身体,但因断尽烦恼障,离诸躁动,寂静安乐,所以称之为有余依涅槃。

  三无余依涅槃:即圣人厌离诸苦欣求寂乐,灰身泯智,余苦所依之身也灭尽,所以称之为无余依涅槃。

  四无住处涅槃:即真如从所知障中现出,大悲般若恒时辅助,因此不住生死涅槃,穷未来际,利乐有情,虽常起用但恒时寂灭,所以称之为无住处涅槃。

  佛为了显示:诸行无常;三有无安;大涅槃安稳快乐离诸怖畏;为令人天舍弃对色身的耽著示现色是无常法,令他们愿求清净之身;无常力强无法扭转;一切有为不随心住无有自在;三有皆如幻化不坚牢;涅槃本性坚固不坏;一切法虽然无起,但有聚散之相。又因为佛事圆满,应度化的已全部度化,所以示现涅槃。如《大般涅槃经》中云:“以佛神力出大音声,随其类音,遍告一切,今日如来应正遍知,怜悯众生,覆护众生,等视众生,如罗睺罗。为作皈依屋舍室宅,大觉世尊,将欲涅槃。”此时世尊面门放大光明,杂色之光,遍照一切诸佛世界,消除众生罪垢烦恼。经中又云:“是诸众生见闻是已,心大忧愁,同时举声,悲啼号哭,呜呼!慈父,痛哉苦哉!举手拍头,搥胸叫唤,涕泣哽咽,大地山海悉皆震动。”诸众即到如来前礼敬请佛住世而说偈言:“稽首礼调御,我等今劝请,远离于大仙,故无有救护。今见佛涅槃,我等没苦海,愁忧怀悲恼,犹如犊失母。贫穷无救护,犹如困病人,无医随自心,食所不应食。众生烦恼病,常为诸见害,远离法医师,服贪邪毒药。是故佛世尊,不应见舍离,如国无君主,人民皆饥饿,我等示如是,失阳及法味。今闻佛涅槃,我等心迷乱,如彼大地动,迷失于法力。大仙入涅槃,佛日坠于地,法水悉枯涸,我等定当死。如来般涅槃,众生极苦恼,譬如长者子,新丧于父母。如来入涅槃,如其不还者,我等及众生,悉无有救护。如来入涅槃,乃至诸众生,一切皆愁怖,苦恼集其心。我等于今者,云何不愁恼,如来见放舍,犹如弃涕唾,譬如日初出,光明甚晖焰,既能还自照,亦灭一切暗,如来神通光,能除我苦恼,处在大众中,譬如须弥山。复以种种譬喻殷勤劝请。”如昔大众劝佛住世,我现在也在诸佛面前如是恳切劝请。

  劝请声闻缘觉:有人本是野干狐狸,常学狮子之语说:“二乘沉空住寂,只求自了,是焦芽败种,独觉如哑羊不能说法。所以请他们住世有何益处?”岂不知二乘断烦恼障,是人天大福田,而你烦恼炽盛,罪障深重,欠十方信施大债,还厚颜无耻,呵谤解脱的圣者,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如须菩提、舍利弗处处请问大乘,激扬妙理,迦叶、阿难结集三藏经文,不住寂灭的诸大尊者,彼等作大佛事广利人天,若能住世利益无边。缘觉出于无佛之时,以神通摄化众生,供养者即生成就果报。如金色王国中十二年大旱,国民粮食用尽。因为供养了缘觉一顿饭,现世中就满了大愿,使五谷丰登、人民安乐,可见缘觉功德无量,所以当诚心劝请声闻、缘觉长久住世。

  劝请善知识:现在众生很少能有机缘听闻佛法,所以特别愚痴,善恶知识不能辨别。本经中说:能让行者发起并安住菩提心的,令生长善根的,教修诸波罗蜜的,令得真实决定辩才的,令不耽著尘世间的,令修行精进无有满足的,令安住行持普贤妙行的,令入于佛智的才是善知识。善知识能解说教法,引导修行,令修行人舍弃邪恶险道,入于解脱安乐,其恩德超胜诸佛,所以应当时常劝请,久住世间。

  了义的请佛住世应当如下理解:诸佛常住一真法界而不动,众生心被业障垢染所蔽,如果心开意解时则为见佛,但若忘失见解,则不见佛。今所劝请,就是离心意识,断除分别,常常观自性佛智慧法身,心清智明时,即常见佛不曾涅槃。若瞥尔乱心又起,客尘烦恼相续生起,观照智慧间断,则不见佛,即是佛般涅槃。《出现品》中云:“如来常住清净法界,随众生心,示现涅槃。佛子,譬如日出,普现世间,于一切净水器中,影无不现,或一处器破,则不现影。”又云:“一切众生净心器中,佛无不现,心器常净,常见佛身。若心浊器破,则不得见。”其实一切修法都是为了显发自心本住佛性,令此觉心常照不失。特别修上师瑜伽,就是令心器清净,令上师的常住法身即十方诸佛如来悉皆常住心中。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