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锡永:入楞伽经梵本新译 第十章.偈颂品(1)
谈锡永:入楞伽经梵本新译 第十章.偈颂品(1)
十.偈颂品[注1](Sagathakam)
(起颂)
由入楞伽经所说 有如珍宝诸偈颂
得闻奇妙大乘法 摧毁一切邪见网[注2]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以下来六偈重赞〕世尊言——
1 佛以智悲视世间 彼实犹如虚空花
不可说其生或灭 故不能说有或无
2 佛以智悲视世间 彼实犹如一梦境
以其离於识智执 故不能说有或无
3 佛以智悲视世法 彼实犹如幻想物
不可说其断或常 故不能说有或无[注3]
4 佛以智悲离形色 且证人法二无我
由是常恒佛清净 离烦恼〔障〕所知〔障〕
5 佛非灭於涅槃内 亦非住於涅槃中
能觉所觉二都离 亦复离於有非有
6 若人如是见牟尼 寂静远离於生死
其人今世与後世 缚取清净而无垢[注4]
世尊以偈颂总说《入楞伽经》义理言——〕
7 譬如阳焰於春日 心之动乱即可见
渴兽遍计以为水 然而於此却无实
8 由於识种起现行 世间由是成可见
凡愚计此为生起 犹如翳眼暗中看[注5]
9 禅与禅者及所缘 断除或者见真实
悉皆无非是分别 於此认知即解脱[注6]
10 别别诸境不坚牢 唯由思量而生起
以能计已本然空 故其所计亦然空
11 识为第五之蕴聚 类如水中之树影
彼亦认如幻与梦 不应依识作分别
12 世间常如幻起尸 如机关及梦电云
三相续法撕裂後 行者即时成解脱[注7]
13 依於虚妄之分别 由是而有诸识生
说为八识九识等[注8] 恰如大海起波涛
14 习气常时作长养 如根盘结於其位
心随世间境界转 犹如铁依於磁石
15 有情所依之本基[注9] 实超越於诸计度
无所作即得解脱 是离能知与所知
16 於彼如幻三摩地 行者超越於十地
於时离想离识觉 而能观见於心王
17 尔时心已成转依 是故行者得常住
於彼莲花宫殿内 彼由幻境而生起
18 行者由无功用行 由是而得成入住
犹如杂色摩尼宝 能作利渡有情业
19 除由分别而成外 实无有为与无为
凡愚执持於彼者 犹如石女梦孩儿
20 补特迦罗蕴相续 及因缘皆无自性
是即无生是即空 如是说为有非有
21 我之所说为方便 唯我未说有外相
於能相及所相上 凡愚妄执取实有
22 遍知者非一切知 一切非於一切内
愚分别自谓解脱 然我非觉非觉他
23 由施设且唯名言 故求其相不可得
诸蕴类如发丝网 於中现行起分别[注10]
24 有境本无何所生 因缘中亦不失坏
有为法似虚空花[注11] 能取所取须应断
实无有法未曾生 亦无有法曾生起[注12]
25 我不由有入涅槃 亦不由作与由相
於识灭时我涅槃 彼以分别为因故
26 大水流至枯竭时 即无波涛可生起
当於意识息灭时 种种识即无所作[注13]
27 诸法空且无自性 无生如幻复如梦
其为有或非为有 是故悉皆不可得
28 离戏论说一自性[注14] 亦远离於计度识
是为胜妙智境界 由是亦离二自性
29 四大诸法无自性 显现犹如萤火相
纷扰动乱令人惑 此即世法之体性
30 依於木石起幻变 幻变本身无自性
诸法体性即如是
31 既无能取与所取 亦无能缚与所缚
如幻焰梦如翳眼[注15]
32 求真实者见〔真实〕 离分别且离诸垢
如是观修中成就 必能见裁定无疑
33 识显现义无所有[注16] 是如阳焰虚空际
如是彼见一切法 而实一法无所见
34 成立有无之因缘 於中诸法实不生
於三界中心迷乱 由是始有诸显现
35 世间等同於一梦 故有诸法在其中
资具触死与世尊 及所作皆同自性
36 三界以心为母胎 由心惑乱见世间
证知世间实如是 无有故不成分别
37 凡愚以其愚痴见 故说有生亦有灭
若由如实而见者 实既无生亦无灭
38 恒时能与谛相应 离心心所超分别
即住於色究竟天 此处诸邪都遍尽
39 具力神通及自在 究竟通达三摩地
於彼天中成正觉 化身则成於此地
40 诸佛显现於世间 无数化身难计量
遍一切处凡愚众 追随於彼而闻法
41 离诸初际中後际 亦离於有及非有
周遍清净无变易 超越种种现种种
42 有体性为识境覆 於障碍中有法身[注17]
由於迷乱而成幻 幻则非为迷乱因
43 由於心受诸欺骗 是即见为彼彼有
由於受二自性缚 藏识由是而转起
44 世间无非假施设 持人法见如海涌
见其如是即转依 是栽真子随顺法
45 凡愚分别於诸法 而为地水火风等
可决定为非真实 无能相亦无所相
46 身与形及诸根等 皆由八物所造成[注18]
流转牢笼中受欺 凡愚分别於诸色
47 於彼因缘和合中 凡愚遍计其为生
以不了知真实故 入岐途於三界住
48 一切诸法无自性 语言分别无真实
即使涅槃亦如梦 无物迁化入涅槃
49 所谓心中种子聚 展现而成心境界[注19]
凡愚於中遍计生 由是乐着於二法
50 无明与爱以及业 彼为心及心所因[注20]
以其如是而转起 故我说为依他性
51 当於心行迷惑时 遂即遍计为有物
於遍计中无有智 彼遍计由迷惑起
52 於受因缘所缚时 心於有情中转起
若能远离於因缘 我说我都无所见
53 心若远离於因缘 不缘自相以持心
心亦不住於身内 於我即为无外境[注21]
54 此如王者或长者 欲令子喜作游戏
先予泥塑禽兽具 其後始给予真者
55 故我教导我诸子 诸法种种形与像
至於实际〔我未说〕 此则唯能内自证
56 犹如因风海扬波 动荡而无止息时
57 藏识大海常如是 受客境风所鼓动
故见诸识生动荡 波浪重重即是此[注22]
58 於是而成有二取 即有有情心生起
然而所见皆无相 此但凡愚之遍计
59 显现最深之藏识 阿赖耶则为表识[注23]
我说之为真如者 是离能取与所取
60 在於诸蕴聚之中 无人无我无有情
生则唯依识而生 灭亦唯依识而灭
6l 此则譬如为图画 於中凹凸显然见
诸法见为诸事物 实如图画非其事
62 所见恒时如阳焰 乾闼婆城亦若是
见而认为所见者 於智境中无其事
63 以离根识与量故 是则非因亦非果
以无能知与所知 是无能相与所相
64 如蕴如缘如觉等 无人见亦无处见
既无人见无处见 是则尚有何所说[注24]
65 由理由喻由因缘 成立我之所表述[注25]
所见如梦如火轮 如寻香城如日月
66 以如火焰发网喻 我说生者无其事
世间唯由遍计成 空如颠倒之幻梦
67 三界实无所依处 不在於内不在外
以见诸有不生故 无生法忍得成就
68 彼得如幻三摩地 得意生身与神通
以及彼得自在者 实皆由於心力用
69 诸法有境而无生 空而无有自体性[注26]
若然随着於因缘 则迷惑於其生灭
70 於内以心而现心 於外则现为外色
外境唯此而非他 此即凡愚所遍计
71 观白骨堆观佛像 以及内观四大种
善修学者由假名 即知世间种种相[注27]
72 身与住处及资具 表识所取三种境
愿欲取持与分别 是表识之三能取[注28]
73 外道唯迷於理量 由是不能出世间
由分别而作分别 由是不能如实见
74 行者由於般若智 知一切法无体性
由是彼即能寂息 且能安住无相境
75 譬如用墨涂一物 愚人即谓是乌鸡
凡愚实在亦如是 彼谓三乘同一样
76 无有声闻无缘觉 所见佛与声闻形
皆是菩萨所化现 菩萨以悲为自性
77 三界有境唯识取 由二自性作分别
於人及法转离时 即能如实证真如
78 日光月光与灯光 四大种及摩尼宝
各起功能无分别 佛性亦然自起用
79 此则犹如翳目者 颠倒而见毛发网
其所分别於有境 皆是凡愚妄分别[注29]
80 诸法说为净或染 都如翳目见发网
彼实都无生住灭 亦非为常及无常
81 犹如人中陀都毒 放眼世间皆金色
虽然此处实无金 於彼黄金成大地
82 凡愚实然亦类此 无始来时心心所
如其现而执为实 岂知有境如幻焰
83 一种子及无种子 二者实为同一印
一种一切种亦然 於一心而见无量
84 一种净即无种境 以无分别而平等
由多而生成困惑 名一切种故多种[注30]
85 於彼因缘法之中 实无有生无有灭
於因缘受分别时 始成为生成为灭[注31]
86 三界无非是假名 事自性中无真实
依假名主事自性 诸理量者起分别[注32]
87 当知有法自性时 不须遮遣於迷惑
无生即有法自性 能见此者即解脱
88 因有相如幻非虚 如是诸法说真实
然彼无实如闪电 故说诸法悉如幻
89 实无有法未曾生 亦无有法曾生起
即使因缘亦无有 为世俗故说为有
90 此非谓彼生与灭 不在因缘中成立
此但遮遣诸凡愚 彼对因缘作遍计[注33]
91 无自性亦非识造 无实事亦无藏识
凡愚乐着诸分别 恶理量者如死尸[注34]
92 佛子见境皆唯心 故彼即能得化身
所行诸行皆远离 成就神通力自在[注35]
93 於心转时色显现 实则无心亦无色
无始来时心迷惑 行者由智见似现[注36]
94 所相实事及假名 无非皆为心挠乱
若能於此得超越 佛子行无分别道[注37]
95 乾闼婆城与幻变 发网以及彼阳焰
是皆无实而似实 有境自性即如此
96 无一法可成为有 所有现前皆惑乱
由惑乱故计为有 乐着二取分别见
97 种种色中习气起 心即转起如波浪
当於断除习气时 心即无从得转起
98 心之转起依诸缘 譬如图画依墙壁
不然则於虚空中 为何不能绘画图[注38]
99 心若依缘而转起 是则此心因缘生
唯心义则不得成
100 然而心实由心取 无有少分依缘生[注39]
本净虚空无习气
101 取自心则心转起 心外实无所见境
由是唯心即得成
102 心者是即为藏识 意以思量为体性
依於种种根官境 由是说之名为识
103 心则恒时为无记 意於二边中起用
转识则有善不善
104 第一义谛之法门 远离能所二边事
然则既住於无相 缘何尚建立三乘[注40]
105 诸住地及佛道地 离识境而但唯心
诸佛曾说今正说 佛亦将於未来说
106 前七地则尚有心 入地则为无识境
後二地尚有所住 无所住者是我地
107 自现证与极清净 此即是为我之地
此亦大自在天界 色究竟天光闪耀
108 光辉炽焰如火聚 具足明丽种种色
是能悦意且清凉 吉祥化现此三界
109 有三界为今化现 有三界为先时化
於此我演说诸乘 实皆归入我地上[注41]
110 自现证者为无时 亦超诸地诸境界
彼亦超越於心量 建立而为无相果
111 所见为有及为无 以及所见为种种
皆为凡愚颠倒执 由颠倒而见种种
112 识智若无有分别 则与有义不相应[注42]
由於心无自形色 故我说为无分别
113 是知诸根悉如幻 识境则如一梦境
能作所作与作事 究竟不能立为有
114 禅定与彼三摩地 无量以及无色定
及彼灭尽受想定 以唯心故不可得[注43]
115 预流果及一来果 不还果与阿罗汉
如是四者实无非 依於心之虚妄境[注44]
116 凡愚分别有为法 空与无常及刹那
分别刹那法之喻 如河如灯如种子
117 诸法离用而刹那 寂静无生亦离坏
此即是我之所说 诸刹那法之涵义[注45]
118 数论师与胜论师 说由有或无有生
如是一切彼所说 皆不可答应置答
119 四种答问之方式 一向正答及反问
分别答以及置答 由是调伏诸外道[注46]
120 依於俗谛有一切 依於胜义则无有
一切法无自体性 成可见故为俗谛
12l 诸法被认为有者 实因言说而成有
若无言说令其有 则一切法不成有
122 若唯言说而无物 此於俗谛亦不成
由颠倒而认实性 实无其物可得见
123 依此颠倒则不能 说自体性为非有
颠倒而认实性故 所见当然无体性
如是一切实非有[注47]
124 形色习气渗满心 於是即见为种种
心迷惑而着色相 如是即认为外境
125 由无分别以分别 分别於是即然断
故由无分别分别 即见空性之真实
126 此如幻化象生起 亦如画成金树叶
彼心盈满无明色 即成可见世间相
127 智者於迷无所见 於彼中间无有实
若於彼中有真实 则迷亦当成真实
128 若然离於诸迷法 而有似相生起者
此即依然是迷法 犹如翳目未清净[注48]
129 此如翳目者所见 由於惑乱见发网
凡愚如是见世间 生起种种惑乱相
130 三界类如发丝网 动漾类如阳焰水
彼复亦如梦与幻 如是现观即解脱[注49]
131 能分别与所分别 以及所成分别事
能缚所缚及其因 六者即为解脱缘
132 既无道地亦无谛 无有刹土无化身
无佛无有二乘人 此等悉皆为遍计
133 士夫相续以及蕴 缘与微尘及胜因
自在天与能作者 悉皆唯心之分别[注50]
134 心遍处处即一切 亦周遍於一切身
由邪见心见种种 心之本性无诸相[注51]
135 自我非即为蕴聚 蕴聚之中亦无我
彼非如其所分别 亦非是彼之余外
136 一切有相於凡愚 成为分别而见取
若一如其所见者 人人都应见真实
137 以一切法实非有 故无污染无清净
法非如其之所见 亦非是彼之余外[注52]
138 由迷惑而起所相 即是依他自性相
於彼所相设名言 是则遍计自性相
139 所相名言不建立 亦无因缘施设事[注53]
是即圆成自性相
140 处处遍满异熟佛 处处遍满应化佛
遍满菩萨及有情 亦周遍满诸刹土
141 等流应化与法佛 及彼现为化身者
从阿弥陀乐土来
142 应化佛及异熟佛 彼等凡有所说者
见於甚深方广经 於其密意须知晓
143 凡菩萨说导师说 皆应化佛之所说
而非异熟佛所说
144 一切诸法实无生 然而彼亦非非有
如梦境亦如幻化 乾闼婆城可比喻
145 於种种中心转起 而心实则是解脱
除心起外更无余 由是心即能寂息
146 有情心见似外境 此心即由遍计生
唯心而无外世间 离此分别即解脱
147 积集戏论恶习气 无始来时即如此
由是分别得维护 虚妄世间即转起
148 有似外境识即起 智则是为真如境
於转依时无相境 是为智者之境界
149 此有愚夫所行禅 以及观察义理禅
以如为缘之禅定 以及如来清净禅[注54]
150 依於遍计之义理 说一切法为不生
然而住於依他者 於分别中起迷惑
151 由不相应於分别 由得远离於遍计
依他识智即清净 成转依而住真如
152 莫对分别作分别 凡分别皆非真实
二取分别成惑乱[注55] 遍计外境即颠倒
153 由遍计而作遍计 缘生即成自体性
於歪曲中认外境 无此外境但唯心
154 於彼如理观察者 二取差别即寂息
如是即无此世间 如彼凡愚所分别
155 习气熏心成挠乱 似现外境即生起
於智起时二见息 即真如境即智境
无相且不可思议
156 相名与分别 即二自性相
正智及如如 圆成自性相[注56]
157 由於父母之和合 阿赖耶与意识俱
此如鼠落酥油瓶 红白二分相增长[注57]
158 经历闭户稠与泡 不净聚携诸种业
业风四大相长养 由是成熟如果子
159 其五其五复其五 以及九窍孔生起
爪牙以及毛发覆 增长圆成便出生
160 初生之时如粪虫 复如人在睡中醒
由眼起始分别色 如是分别即增长
161 当得分别识智时 於是即有语言生
由於唇舌颚和合 分别生起如鹦鹉
162 彼外道说有定义 然而大乘无定说
唯随有情之意乐 不住於见差错处[注58]
163 此乘为我内自证 非计度者所能至
164 如是导师寂灭後 告我谁人持大乘
大慧有人能持法 在於善逝涅槃後[注59]
165 於南天竺韦陀村[注60] 大德比丘当出世
此比丘名为龙召[注61] 能破有无二边见
166 彼能广弘於我乘 无上大乘弘於世[注62]
且得证初欢喜地 得往生於安乐国
167 由智以作观察时 诸法自性不可得
是故彼为无自性 抑且彼亦不可说[注63]
168 缘起中无是与非 彼落缘起迷雾者
说是说非如外道 见地远离我教法
169 施设名言成有法 此已经历千百世
恒时沿用复沿用 无量相依分别起
170 然而若无此施设 世间必定成迷乱
是故名言之建立 实为避免迷乱故
171 凡愚分别於有法 实依三种作分别
由名由缘及所生 是由分别成迷惑
172〔或诤〕本种原不生 且如虚空亦不灭[注64]
然此实无自体性 且亦依於分别义[注65]
173 如影如幻如阳焰 如梦复如旋火轮
如寻香城如回响 自相显现同此理
174 无二真如与空性 实际法性无分别
此皆是我之所说 属於圆成自性相
175 语言属於心行相 由是真实受歪曲
般若不受心分别 若遍计即落二边
176 具有具无此二见 即为心识之境界
於此识境消失时 心识究竟得寂息
177 当不执持外境时 此既非灭亦非有
是即如如之体性 是即说之为智境[注66]
178 凡愚不见於遍有 此唯智者能得见
以唯智者见遍有 此即一切法无相[注67]
179 此如假金造缨珞 非金视之而似金
凡愚遍计为真金 颠倒遍计於诸法
180 若信本无而有生 既生成有而还灭
即落於因说生灭 彼非行於我教法[注68]
181 诸法无始亦无终 亦不住为真实相
世无能作与所作 此识觉者不能知
182 诸法过去未曾有 於将来亦不成有
亦不存在於今时 一切如是即无生
183 於时间中起形变 於大种中起诸根
此实具在中有中 是故遍计非智者
184 诸佛不从於生缘 而对世间作分别
唯从规范世间缘 见世间如寻香城[注69]
185 法性显示为施设 离施设则无所生
离施设亦无所灭
186 镜中水中与眼中 瓶中以及宝珠上
所成影像皆可见 而实无像其能持
187 犹如阳焰虚空中 种种事物唯显现
虽然形色各相异 皆如石女梦中儿[注70]
188 我之大乘既非乘 亦非声音非文字
既非为谛非解脱 亦非无相之境界
189 然而大乘亦是乘 於三摩地得自在
种种意生身庄严 如王意乐鲜花朵[注71]
190 於缘起中诸有法 既不为一亦非异
若广说之则为生 若略说之则为灭[注72]
191 一者是为无生空 一者则是为生空
此以无生空为胜 生空则可说坏灭
192 真如空性及实际 涅槃法界意生身
我说之为诸异名
193 彼若依於经律论 而於清净作分别
是为依止於文字 彼实未建立无我
194 非由外道非由佛 非由於我非余众
若由於因而取有 其谁尚能说无有
195 当由於因取有时 则更不能取无有
由依说生恶见量 有与无有成分别
196 若能现证为无生 亦即现证为无灭
由是不落於有无 世间即成为寂静[注73]
197 诸有情取分别时 可见世间如兔角
而其分别之惑乱 则如鹿逐阳焰水
198 由於执取於分别 分别相续而生起
当分别因舍弃时 人即从此释重荷
199 譬如於彼阳焰中 无水而识觉为水
是故凡愚见诸法 与圣者见两不同
200 智者内观之境界 常行於彼离识境
清净生於三解脱 故远离於生与灭[注74]
201 甚深胜妙大方广 是能见於诸佛国
我为胜利王子说 为声闻则说无常
202 三界无常以及空 远离於我及我所
此即我为声闻众 所演说之共法义
203 於任何法都不着 独行而知寂静义
得离戏论缘觉果 此即我为彼所说
204 一切外境唯遍计 由於依他而有身
以迷惑故不自见 於是即有心转起
205 然而十地即初地 初地即为第八地
九地是为第七地 七地又为彼第八
206 且此二地为三地 四地即为第五地
第三又为第六地 无识境有何次第[注75]
207 於一切法拭尽处 无相境亦不成有
於有非有平等中 圣者即能生智果
208 如何有境不成有 如何平等能生起
昧则内中外挠乱 息挠乱心见平等[注76]
209 无始即见彼无明 生死道上作流转
执着於有咸牵系 如楔出楔而舍离
210 意识为因为所缘 末那确保其功用
识为心之起用因 且成为彼之所缘[注77]
211 此有四种神通力 由修习熟由加持
由有情中随类得 以及由於梦中得
212 梦中所得之神通 及佛加持而得者
以及随类之所得 皆非成熟之神通[注78]
213 当由习气熏心时 有物生起如言说[注79]
凡愚於此不能知 遂谓之为实有生
214 当於分别外法时 其心虚妄即增上
由是而见别别相 即不自见心惑乱
215 云何说之以为生 可见世间何不说
无有世间而见有 对谁人说云何说[注80]
216 心之体性本清净 意则常时成污染
意识诸识相俱起 习气恒时作熏染
217 彼阿赖耶离於身[注81] 意则独寻六趣路
诸识迷於似外境 遂受欺骗而见取
218 凡所见者皆自心 外世间有不可得
如是而见迷乱境 行者忆念於真如
219 诸禅修者之定境 业力及佛威力境
此三皆离於思维 是不思议之识境[注82]
220 我说过去与未来 涅槃人我及世间
是皆随顺世俗说 於胜义则离文字
221 二乘以及诸外道 是皆依於彼见地
於唯心义起迷惑 是故遍计有外境
222 缘觉佛种阿罗汉 证觉而得见诸佛
密种子长於觉中 然而成就於一梦[注83]
223 幻与心及智与寂[注84] 以及有无二见等
何处为谁何时说 告我因何云何说
224 我说幻及有无等 为对唯心起惑者
当生死相相应时 能相所相即遣除
225 意之异名为妄想 时与五识相俱起
如影像及如海浪 是则由心种子生
226 心意及识不起时 即能得彼意生身
且得成就於佛地
227 因缘以及蕴处界 诸法自性及施设
人我以及心等等 悉皆如梦如发网
228 若见世间如幻梦 行者即住於实义
实义即离於诸相 离於理量亦离因
229 智者所得内自证 常安住於无念境
以不惑於量与因 故引世间入真实
230 於诸戏论遮遣时 颠倒即不复生起
於具分别识智时 颠倒则当持续生
231 世间空而无自性 是故凡说常无常
皆是追随生论者[注85] 而非追随於无生
232 遍计世间二与异 或计之为俱非俱
皆由自在或自然 时神我等诸因生
233 识为流转之种子 认知世间即不起
此如墙壁上图画 能认知即不显现
234 此如幻人之影像 人亦如是有生死
凡愚以其愚痴故 真成缚解亦若是
235 於世间内外二法 於缘起所咸事物
行者若能得了知 是即安住於无相
236 彼心不离於习气 亦不与习气相俱
虽然受习气所缠 心自依然无差别[注86]
237 习气依於意而生 此则有如污与垢
心则有如纯白布 由受覆而不显露
238 此可比喻为虚空 既非有亦非非有
於诸身中之藏识 我说亦离有非有
239 当於意受遮遣时 心则能离於挠乱
由是觉知一切法 故我说此心成佛
240 由三相续得断除 远离於有以及无
且亦远离於四句 一切有法恒如幻
241 前七地尚是心生 是故属於二自性
余地以及於佛地 悉皆摄属为圆咸
242 欲界色界无色界 及说此身得涅槃
所说悉为心境界
243 当於〔观修〕有所得 即有种种迷惑生
当於觉知自心已 迷惑即便无生灭
244 於无生中遮遣因 为成流转立有境
由见一切法如幻 是故於相不分别
245 三乘一乘与无乘 我为彼等作宣说
为彼钝智与智者 或为乐於寂者说[注87]
246 有两种法我建立 诸相以及其现证
於此成四相应说[注88] 由是而成为宗义
247 当由形色见体性 此迷惑即成分别
遣除名相自性净 此则是为智境界
248 当於分别持续时 遍计即然持续生
分别遍计无有实 是为智境之自性
249 心之解脱为真常[注89] 由此体性得满足[注90]
一切诸法之自性 真如远离於分别
250 於义不可说为净[注91] 然亦不可说为染
心清净离诸杂染 於智境中唯清净
251 从因缘生之世间 离诸分别而认知
则见类如幻梦等 行者是时即解脱
252 由垢而生诸习气 彼常与心相和合
凡愚故见外境有 而不得见心法性[注92]
253 心之体性为清净 非由迷乱心生起
迷乱原从迷乱生 由是心即不可见
254 虚妄本身无非义 义不在行及余处[注93]
然却有处观其行
255 当行成为可见时 能相所相都遣除
一切推断皆远离 唯自心而见世间
256 行者得入唯心时 即停分别外世间
由是得安住真如 从而超越於唯心
257 由於得超越唯心 彼亦超越无相境
若安住於无相境 是则不能见大乘[注94]
258 无功用境为寂静 由本誓故究竟净
此最殊胜无我智 以无相故无所见
259 应观心之所行境 应观智之所行境
於由般若观境时 即不受相所困惑
260 心所行境为苦谛 智所行境为集谛
余二谛以及佛地 是般若之所行境
261 得证果及般涅槃 以及八正道种种
一切圣谛如是知 即最清净之佛智
262 眼根色境光虚空 与意和合生眼识
诸识实从藏识生
263 无能所取无取事 无名无事於取中
分别而为无因者[注95] 故可说之为无智
264 名不由於义而生 义之生起不由名
诸法有因无因生 无非分别莫分别
265 一切诸法无自性 语言故亦离真实
凡愚不解空空义 由是彼等成流转[注96]
266 遍计自住於真实 遂依假施设说法
一法不得成为五 故彼背离於真实[注97]
267 彼邪戏论应遮拨 是应超越於有无
行者若能见无相 不见邪法於世间
268 彼计作者有且常 此实无非唯言说
於实谛中离言说 法唯寂息始得见
269 当依止於藏识时 其时即有意转起
当依止於心与意 其时识聚即转起
270 由增益而建立者 无非即是所增益
了见真如心体性 行者即得唯心智[注98]
271 不想於意以及相 常无常想亦不着
不由於此而见谛 亦不观於生不生
272 诸识都从藏识起 故不分别为二法
终不能於一义上 而有二心生作用
273 若然已见於心者 则非空亦非言说
然而若未见於心 则落重重见地网
274 无有因缘得生起 亦无有彼诸识根
既无界亦复无蕴 无贪亦复无有为
275 无有本初之造作 无能作亦无所作
无後际复无有力 既无解亦复无缚
276 无有所谓无记者 无有法亦无非法
无有时复无涅槃 无有所谓法体性
277 无有佛陀无真谛 无有因亦无有果
无颠倒复无里盘 无有死亦无有生
278 无有因缘十二支 无二边亦无无边
一切妄见皆寂息 是故我说是唯心
279 烦恼业趣以及身 作者以及果报等
是皆如阳焰如梦 亦复有如寻香城
280 以得安住唯心故 一切实见皆舍离
以得建立唯心故 即能见於断与常
281 於涅槃中无蕴聚 亦无有我无诸相
以能入住於唯心 即离计着於涅槃
282 由罪业令世间起 成为人见之外境
心不由此世间生 是故心为不可见
283 由习气而成为见 类如身资住处等
心非为有亦非无 不由习气而展现
284 污垢现於清净中 而彼清净非即垢
此如虚空受云遮 由是心成不可见
285 积集业者名为心 了别此者即是智
人由般若可得者 无相境界及具力[注99]
286 心受外境所缚东 识觉智随境转起
殊胜无相境界中 则有般若得转起[注100]
287 心意识离想分别 此是声闻非佛子
彼菩萨求由分别 而得触证於法性
288 其清净者如来智 住於寂灭最胜忍
彼由殊胜义而生 而远离於作意行[注101]
289 依於遍计得成有 於依他见则非是
由颠倒成遍计性 於依他中无分别[注102]
290 心不由於大种生 是故心无可见处
由习气而成为见 类如身资住处等
291 大种造者非为色 色实非为大种造
如寻香城如梦幻 此等皆非大种造
292 於我般若有三种 智者由是得具力
心不由於大种生 是故心无可见处
293 由习气而成为见 类如身资住处等
一切自相得分别 一切诸法得显现
294 我般若离彼二乘 声闻智着有境转
如来般若为无垢 以依唯心生起故[注103]
295 若於因缘所生法 说为真实非真实
是则其人可决定 必然具彼一异见
296 遍计种种分别法 实如幻事无所得
由分别成种种相 无所得者亦如是
297 遍计於相成过失 由是人即受束缚
凡愚遍计心生相 於依他中作遍计
298 从於遍计而有者 无非即是依他相
遍计而成种种相 於依他上作分别
299 世俗谛与胜义谛 第三则为异端因
虚妄分别为世俗 彼若断除则智界
300 譬如修行者观修 於一之中现种种
然而此实无种种 但为虚妄分别相
注释
1 梵名sagathakam,义为“总偈颂品”。魏译为“总品”,唐译为“偈颂品”,各取半义。今沿唐译。
2 旧译无此起颂,而代之以长行。如唐译云:“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修多罗中诸广义故,而说偈言。”
又,下来诸颂与旧译多有不同,不一一注出。
3 上来三颂,即第二品1、3、2颂。
4 上来三颂,即第二品6、7、8颂。
5 上来二颂,即第二品151、152颂。
6 此即第二品178颂。
7 上来二颂,即第二品149、154颂。
8 此处说第九识,即阿摩罗识(amala-vijnana庵摩罗识)。学者谓本经只说八识,故此颂必为後加。甚至有学者疑及九识之说,认为乃本经结集後之建立,然後掺入<偈颂品>中。
然而实际情形则并非如此,於刘宋译(卷二),即有“真识”之说(参第二品注32),此当即第九识。彼说三类识,真识为第九识、现识即第八识、分别事识为前七识。故不能说本经未说九识聚。
现在本经流传的情形是:刘宋译有说“真识”而无颂(<偈颂品>未译);魏及唐译有颂说“九识”而经文则略去“真识”,此与今梵本同。三译中以刘宋译最古(五世纪初期),既已说及第九识,自不能说此颂为真谛所传摄论宗後人所加,以真谛为六世纪时人,更不能说九识之说为真谛一家私言。真谛所传为弥勒古学,为世亲一脉,与玄奘所传陈那今学不同,玄奘不说九识,不等於弥勒瑜伽行不说九识。
然则何以魏唐二译所据梵本(及今梵本),删去“真识”,只说现识与分别事识,且北魏译晚刘宋译不过七八十年,所据梵本即见删节,此或於所传诸梵本中有人见经中明说“八识、三自性、二无我”,故即以剔出“真识”为衍文,由是删改。然而,此改实误,何以故?第九识实即如来藏,《十八空论》(真谛译)谓阿摩罗识为自性清净心,故知“真识”、“第九识”、“如来藏”三者实同义词,而“名为藏识之如来藏”(亦可说“名为第八识之第九识”),此即智境唯藉识境而成显现之意,此意为一经主旨,因而说“八识”,实已含容第九识,故说三类识与彼实非相违,实不必删去“真识”之名。又名为“真识”者,即说境界为真,非谓其本体为真,此於经中已处处有说,倘望文生义,以“真识”为真,则为依语不依义,其误在於读者,不在经文。
9 gotra-bhumi直译为“种姓地”,唐译为“性”,今意译为“本基”。
10 此即第二品156颂。
11 此处尚有一喻,喻为石女儿,以字数关系未译出。
12 此处为一颂半。(以下此类情形不复注出)
此即第二品143颂及144前半颂。
13 上来二颂,即第二品179、181颂。
14 svabhavam-ekam,唯一自性。唐译“一性”,魏译“一实法”。
15 此二颂皆只三句。(以下不复注出)
16 vastu-vijnapti意为取识(表识)所成立义,此即假施设。故下来亦将此词译为施设,令文义较显。
17 梵本仅作“身”,此依魏译。
18 八物,谓地、水、火、风、空、识、名色、六入。
19 “心境界”依唐译及魏译。
20 梵文为karaka,意为“作者”,今意译为“因”。
21 由本颂可知,本经所说,超越瑜伽行之唯识,亦超越中观之外中观。
22 上来四颂,即第二品147、148、99、100颂。
23 阿赖耶(alaya)不同阿赖耶识(藏识alayavijnana)。种种识由阿赖耶生,非由阿赖耶识生。
24 上来二颂,即第三品79、80颂。
25 此句意译,梵文但云“表述如下”。
26 nihsvabhavatvam通常译为“无性”,今译为“无自体性”似较清晰,否则易与“无自性”相混。
27 假名(prajnapti),即假施设。此处用《大品般若》(卷二)之<三假品>义。一受假,事物由因缘和合而成,故无实体;此如白骨堆观;二法假,事物由因缘和合而成,故无有自性;此如四大种观;三名假,诸法唯有假名,此如佛像观。
28 旧译有误,魏译尤甚。彼云:“身住指资生,可取三种境,识取识境界,意识分别三”。然而本颂梵文甚为艰涩,於说“三能取”时,初二为udgraha-vijnapti,可译为“愿欲与表识(取识)”,此即不词,因不能说表识之能取为表识,故此处意译为“取持”。魏译之误,即由此而来。可参考唐译“身资及所住,此三为所取,意取及分别,此三为能取”,此即将该梵文译为“意取”。
29 此即第三品51颂。
30 第83、84二颂,向来认为难解。依密乘义,“印”(mudra)即内自证智境。颂云,於心中建立一种子,即与建立“一切种子识”(梵本略为“一切种“)同一境界,此为识境,但却与“无种子”之自证智境平等。由是於净时,一种子净即同“无种子”之智境。然而凡愚却因多种子而生困惑。何以为“多种子”,以其为“一切种子识”故,既言“一切”,自然是“多”。此“一切种子识”(sarva-bija-vijnana)即藏识之别名。
31 此即第二品140颂。
32 此即第三品52颂。
33 上来三颂,即第二品170、144、141颂。
34 此即第三品48颂。
35 此即第二品136颂。
36 似(abhasa),即非真实。“似现”,无所有而显现。
37 此即第三品53颂。
38 此为驳论,驳97颂所牒。
39 若直译,此句为“无有少份以诸缘为有因(sahetuka)”。
40 此即第二品132颂。
41 上来五颂,即第四品1至5颂。
42 梵vastu,实物义,故译为“有义”。
43 此即第二品133及176颂。
44 此即第二品130及177颂。
45 上来二颂,即第六品9、10颂。
46 上来二颂,即第二品174、173颂。
47 此说倒世俗。如认云为“犬”,此“犬”当然无体性,但却不能由是说犬无自体性。此遮外道说“梵”为空性。
48 上来二颂,即第二品168、169颂。
49 此即第二品150颂。
50 此即第二品139颂。
51 “邪见”,原作“六种见”,即指外道六师邪见。又,“心之本性”,原作“心之种姓”。
52 上来三颂,即第三品35、36、37颂。
53 samketa旧译为“和合”,应译为“施设”。
54 此即第二品161颂。
55 原有“唯二见非真实”一句,略去未译。
56 此即第二品134颂。
57 此颂说“阿赖耶”,非说阿赖耶识。阿赖耶入胎即受业风所吹而次第生起诸识,详见於《净治名相》。又,此说红白增长,即密乘意趣,由此可知,谓无上密出於七世纪印度教性力派之说,不攻自破。“鼠落酥油瓶”,即父母和合之象徵。
58 此句魏译为“非恶见行处”,唐译为“邪见不能近”,皆可商榷。大乘无定说,非“邪见不能近”,实为行者依次第作观修时,其先一次第之决定,即後一次第之抉择,如是次第超越,即见次第差错,以其为超越,故不住於差错。
59 162至164颂,此处重作分行。
60 vedali。
61 Nagahvaya,亦有译为龙叫、龙猛。此为龙树弟子之名。彼曾於南印弘如来藏,见《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
62 anuttara原义为“无上士”,通指“无上”。此如《宝性论》即名为“大乘无上续论”。所谓“无上续”即指如来藏一系经论。如来藏为大中观,故列入中观法系。
63 此即第二品175颂。
64 此牒计数论说。数论师建立prakrti为“本”(此依窥基译,见《大乘法苑义林章记》,或译为“自性”,似不如窥基所译),“本”可开展为五大种 (地水火风空),故此处姑译为“本种”。
此颂旧译皆可商榷。如唐译云“以不生不灭,本性如虚空,自性无所有,是名遍计相”,是即全为佛家之说,不显诤论与答辩义。故此处加“或诤”二字,以显颂义。
65 “本”说为有自体性,故说其为无自体性以破之。下来诸颂,即显由因缘不能建立自体性义。
66 上来二颂,即第三品9、10颂。
67 此颂实说如来藏,如来藏即为智境,且周遍一切身。
68 此即第三品11颂。
69 上来二颂,即第三品44、45颂。
70 上来二颂,即第二品159、160颂。
71 上来二颂,即第三品1、2颂。
72 唐译云“略说以为生,广说则为灭”。魏译云“略说诸法生,广说诸法灭”。二者皆与梵本不同。
73 上来三颂,即第三品12、13、14颂。
74 上来二颂,即第三品54、55颂。
75 上来二颂,即第四品6、7颂。
76 上来二颂,即第三品56、57颂。
77 上来二颂,即第二品153、180颂。
78 依梵本,似应解作由修习成熟而得之神通,唯唐译则称之为“报得通”,此即为具异熟力之神通。
79 梵本作bhavabhasa,如言说而有。
80 此颂唐译为长行——云何说之为生?云何不说可见世间?无实有之可见世间仍可见之为有,此实云何而说?於谁如是说?何故对其人说?
81 此作“阿赖耶”,不作“阿赖耶识”,与旧译异。
82 旧译皆改“识”为“智”,此实不必改,佛威神3力境界,实已显现为识境,此如放白毫光,出广长舌等。
83 此处“佛种”指菩萨,旧译误为佛。所谓“成就於一梦”,即谓其於识境中成就,如世尊法身往色究竟天,而色身则仍住於识境。
84 旧译误“智”为“趣”,此盖由於m与g易误认,故mati误为gati。
85 utpada-vadin,生论者,指理量与因以成立“生”。
86 abhinna,与“无变异”同义。
87 上来二颂,即第二品171、131颂。
88 相应说(yuktidesana)与理相应之说。
89 非谓心为真常。解脱为一境界(智境),非建立为一事物。
90 此即智境唯藉识境而成显现,由是可说二境界平等,如水月与水平等。
91 义,vastu,指“实”。以智境必藉识境始成显现,故不可说智境为净;然而智境不受杂染(无变易),是故亦不可说之为染。
92 心法性(cittasyadharmata),即如来藏异名。
93 此指十二因缘之行(samskara),为业造作。旧译作“有为”(samskrta),恐误。
94 由此可知,经中所谓“大乘”非一般大乘,此实指後人所说之大中观,即以如来藏思想为体系之中观。
95 nirhetuka。
96 此即第二品145颂。
97 此遮数论。彼立神我与本(prakrti本性)由本分二途,一为觉、一为我慢(ahamkara)。然後由我慢复成五知根、五作根及五唯,五唯则五大。如是等谛皆生於本。见《金七十论》。
98 此处“智”,梵作jnata,意为“知”、“能知”。今从惯例译。
99 此即第三品38颂。
100 此即第二品182颂及三品39颂。
101 samudacara-varijitam魏译“诸行相”,此处姑译为“作意行”,指由识觉作思择後,而起作意之行相。
上来二颂,即第三品40、41颂。
102 此即第二品183颂。
103 此即第三品43颂。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