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同学:我们盼望很久的一天到来了!
《瑜伽师地论》
我们从《传记》上看,从玄奘大师的《传记》上看,他到印度去取经,其中主要的就是要请这一部论,要学习这一部论的。
到了印度以后,见到戒贤论师的时候,就是在那烂陀寺,曾经说了一个故事。就是戒贤论师他有风病,这个风病一发作了的时候,痛苦的不得了,可能已经很久了,这位大德也就想要自杀,就想要死掉了。动了这样的念头以后,做了一个梦,梦见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来了,那麽文殊菩萨说:你以前做国王,你虐待老百姓,所以你现在受这种报。你想要死还是不行的,这个罪业没有结束,你死了,你还是要苦的,所以你不能够死。你要发大心弘扬佛法,你的罪渐渐就灭了,这个问题才能解决。现在从支那国(就是我们中国)来一个出家人,你为他讲《瑜伽师地论》,你要等他来,为他讲《瑜伽师地论》。那麽这样子这个梦就醒了、醒了。
他就问这个玄奘大师:你从你的祖国到这裡来,前后多少年了?他说:三年了。(从中国到印度那烂陀寺,走了三年才到那裡)。这件事可以看出来,这个玄奘大师到印度去学习《瑜伽师地论》,是有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的因缘,请戒贤论师不要自杀,要专为玄奘大师讲《瑜伽师地论》,有这样事情。
《瑜伽师地论》可以说是全面的、有次第的介绍佛法。它不是佛法概论,它是一个很详细的、很深刻的开示佛法的。小乘佛法、大乘佛法都在内了。一共是一百卷。一百卷,戒贤论师为玄奘大师一共讲了三遍。玄奘大师跟他学习了三遍,讲了三次。第一次是讲了十五个月,第二次讲了九个月,第三次就没有说时间。
(十五个月,假设我们也姑妄言之,用同样的速度来说的话,我们一个学期才有四个月上课,一个学期有四个月的上课,若四个学期就是十六个月;一年有两个学期,那麽两年就是四个学期,四四一十六个月。所以我们预计可能要两年才能讲完,要这麽长的时间。)
若是我们能够认识到《瑜伽师地论》的重要,我们就是用三年的时间也是值得的。三年学习一部《瑜伽师地论》也是值得。因为我们能够对于佛法,尤其是对于修行这件事,能够符合佛的本意,符合佛所说的正知正见,我们能够通达了修行的这条道路,的确不是容易。
我们就一般的…我们中国佛教很久以来,大家都是学习这念佛法门。念佛法门也非常殊胜,也的确是很好。能够念阿弥陀佛求生淨土,能成功了,也就是全面地成功了,也是好。
但是你若想要学习禅,你也许想要学习禅。我们中国有所谓禅宗,你能明白禅怎麽样修、怎麽样学,还不是容易。如果是用圣教量当一个尺,去量一量禅宗的禅师的语录的话,那还是有点问题的。有些大禅师是可以,有些人说的法语还是有点问题的。
而这一部论对于禅是全面的、深入的开示了我们,我们若能认真的学习了,就不会再随着别人的舌头转了,你自己就会有主张,「喔!是应该这样学习禅的」,我们就会明白了。
这一部论在我们中国,注解也是很多。玄奘大师回到中国来,翻译《瑜伽师地论》以后,很多人学习这一部论,也有很多着作。
但是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在《藏经》裡面完整无缺的就是《瑜伽师地论记》,是唐朝释遁伦他编集的,就是别的人的着作,他把它编集在一块儿,来解释这一部论的。
另外一种就是窥基大师的《瑜伽师地论略纂》,那只是解释到这个<本地分五十卷>,其他就没有解释。
另外还有一些人的着作,有的只是一部份还在,都残缺了;另外的完全都不在了,不存在了。
印度当然也有这样的《瑜伽师地论》的注解,有一部叫《瑜伽师地论释》,在《瑜伽师地论记》上也提到,有五百卷这麽多,但是玄奘大师只是翻出来一卷,其他的没有翻译。
另外一部注解就是民国以来这个韩清淨,在北京有个三时学会,这个韩清淨居士有个《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彙编》这一部书。
这一部书,这个韩清淨他是专学唯识的,的确对于唯识是很熟悉。这一部书流传到海外来,可惜其中也不全,也有点缺。就是当初他是打字印出来的,印出来的,校对有问题,其中有多少缺少。
我们现在每一位同学都有这部书,我们慢慢会知道裡面也有残缺。我们现在能够找到的参考书就是这两部,一个是《遁伦记》,一个是《披寻记》这两种,这两种也是很好了。
我们一开始,我想用这个《遁伦记》前面的这个概论,发给各位的
《瑜伽论记》卷第一‧释遁伦集撰
初发论端,六门分别:
一、叙所为,二、彰所因,三、明宗要,四、显藏摄,五、解题目,六、释本文。
从他的我们来学习大意。
初开始,这个「发」就是开始。初开始,这一部论的起首,这一部论的开始,我们怎麽样学习呢?「六门分别」,分六个部分来解释它。
第一个是「叙所为」,叙述所为。看这个文呢?就是说这一部论的目的是什麽?
这一部论的作者,我们中国佛教、玄奘大师说是弥勒菩萨说的,就是天上的这个弥勒菩萨说的;但是西藏的佛教呢?说是无着菩萨造的,这个是就是不一样。
那麽说这一部论的目的是什麽?这叫做「所为」,这个「为」有这样的意思。
「二、彰所因」,第二段呢,显示,「彰」者,显也。显示怎麽一个因缘,有这一部论。这个和那个所为不一样。
「三、明宗要」,这一百卷的《瑜伽师地论》,其中重要的宗旨是什麽呢?在这一段裡面说出来。
第「四显藏摄」,显示大乘的藏和小乘藏,都有经律论的,它是属于那一部分的?叫做「显藏摄」。
第五段解释《瑜伽师地论》的题目。
第六段嘛,解释本文。
第一叙所为者。此论所为有何等耶?如《释论》明,有十番两缘。
现在第一段「叙所为」,叙述这一部论的…会成就什麽样的功德?这样意思。
「此论所为有何等耶」,这一部论所希望成就的是什麽呢?有什麽样的事情是它所成就的呢?「如《释论》明」,就是玄奘大师翻译的《瑜伽师地论释》,只有一卷,薄薄的一本。那一部书上说明。
「有十番两缘」,这个「番」也就是次,十次,一次、两次,一番就是一次。一共有十次两个因缘,说出来是此论「所为」。
一、为法久住及利有情故。
第一个所为,就是为了佛法长久地住世在世间,是为了这件事。「及利有情」,这个以佛法来利益一切有情识的众生。这是《瑜伽师地论》的所为,就为这件事而说这样的佛法的。
这个我们人世间的事情,我们学习佛法的人,当然常常的会感觉到,人生活在世间,就是小时候凭父母的照顾,然后到学校读书,然后在社会上做事。或者是成功了,或者失败了,或者失败了以后又成功了,成功了以后又失败了,不管怎麽样,如果寿命长,就是老病死;如果寿命短,还没有老就死了,人的一生就这样就完了。至于这个生命的以前,怎麽一回事?生命以后,怎麽一回事?都不知道。就是迷迷煳煳的来了,迷迷煳煳的走了。
若是学习了佛法的话呢?就像有开个窗户,开一道门,外面有广大的世界,我们可以不受老病死的苦恼,我们可以做一位清淨自在的圣人。这样的事情唯有佛法才能做到。所以我们若想要得到佛法的利益,就是得要学习佛法。学习佛法一定要有佛法住世,佛法若是灭亡了,你到什麽地方、你读什麽书,才能知道这件事?没有,没有这件事。在学校裡面读书,就是学你在社会上生存的本事、本领,至于说是转凡成圣之道是没有的。
所以佛菩萨的慈悲,为了法的久住,能利益众生,而演说这部论的。
二、为圣教已隐没者重开显;隐没者倍兴盛。及有情界中,有种姓者出生死;无种姓者脱恶趣故。
前面是第一番的两缘,现在是第二番。
「为圣教已隐没者」,就是佛所宣说的法语,叫做「圣教」。
「已隐没者」,就是已经失传了、没有了。为什麽它会失传呢?会隐没了呢?会灭掉了呢?就是没有人弘扬了。没人弘扬,这个法门就隐没了。
我们现在还算好,就是把所有的《藏经》,所有的经编集在一起,完全把它印刷出来,储藏起来。你不弘扬,《藏经》裡还是有,那还算好。但是不弘扬,虽然有,和没有差不多。不过也还是好,因为总会有人看上去,欢喜了,弘扬那一个法门,那一个法门还是可以流传的。
那麽古代的时候,没有印刷,都是听人背诵,同人把这部经背下来,这样子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的。那麽若没有人背诵,也就是没有人弘扬;没有人弘扬,那麽这个法门就没有了,是这样子。
所以「圣教已隐没者重开显」,为了这件事,再把它重新的开发出来、显示出来,所以要说这一部论。这可见《瑜伽师地论》裡面所包含的佛法非常的广,不是一经、一论的事情。
「未隐没者倍兴盛」,还在流行的佛法,它没有失掉,没有失没,要加倍的兴盛,所以要说这一部论。
从这样说呢?我们每一个人的根性不同,好乐不同,我欢喜这个法门,我就弘扬这个法门,这也是对。那个法门虽然也是好,但是我不欢喜,我就不弘扬,当然是也不能说不对。可是若是从全面的佛法,在全面的一切众生来说呢?每人的根性不同,好乐的佛法不同,就应该有各式各类不同的法师,弘扬各类不同的法门,都应该有,应该是这样子才好。
「及有情界中,有种姓者出生死;无种姓者脱恶趣故」,前面是在法的方面说。有隐没的、有不隐没的。这一节呢?是在人的方面说。
「有种姓者」,这个「种」是什麽?就是种子。种子,譬如说穀,或者是麦,或者各式各样的植物,都有种子。由种子发芽,然后根、梗、枝、叶,开花结果。
这裡说这个种子呢?就是在人的心裡面有这样、有这种功能,有出离生死得涅槃的功能,得圣道的功能,在我们心裡面有这种功能,那就叫做「种」。
这种种子在佛法裡面说呢?分两类,一类是本有的。就是你不须要去学习,在你的心裡面就有这种功能,这是本有的种子。第二种呢?是熏习来的,你若不熏习就没有,你要学习你才有。这是另一种习所成性,修来的一种种子。这个种子分这麽两类,分这麽两类,在唯识的经论裡面这样说,在其他学派也有不这样说的。
像《涅槃经》说:「一切众生皆有佛姓」,那麽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就不说是有人有佛性;有人没有佛性,不是这样。但是唯识上是这样讲,有人有佛性,有人没有佛性。有的人有阿罗汉的种姓,有辟支佛的种姓,有人没有。有人有佛姓,但是没有辟支佛姓和声闻姓;有人有声闻姓和辟支姓,但是没有佛姓;有人三乘种姓都没有,也有这种情形。
现在这裡就是这样意思,有种姓的人出生死,没有种姓的脱恶趣。这个「姓」,有的文上,「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写那个性;这裡是姓氏的姓,这意义也是一样。譬如说这个人姓张,他就是姓张;那个人姓李,就是姓李。那麽这样说,说这个人有辟支佛姓,他就是辟支佛姓;他没有阿罗汉姓,没有佛姓。这个人有佛姓;没有阿罗汉也没有辟支佛姓,那麽他就是……,他只是这个姓,而不是那个姓,也有同样的意思的。
有种姓的人呢?「出生死」,他若学习这个《瑜伽师地论》的话呢?他就能够超出有生、有死的苦恼境界,他能从这个生死的苦恼境界超出去,得解脱。因为有种姓的关係,你若学习《瑜伽师地论》,那个种姓就会发动作用,你就能够继续的学习,继续努力的修行,就成功了。没有种姓的人不行。没有种姓,就像那个你没有种下麦的种,无论如何,你怎麽样施肥,怎麽样浇水,那它也不会发出来麦的芽的,没有种就不行。所以「没有种姓」,没有三乘道果的种姓的人,那他不能出生死。
没有出生死,就是在三界裡面流转生死了。流转生死,但是你若发心学习《瑜伽师地论》呢?「脱恶趣故」,就可以解脱三恶道的苦恼,不会到地狱去,不会到饿鬼道,不会到畜生的世界去。因为你相信了因果、善恶果报,不敢作恶事,那麽没有因就没有果了。没有恶因,就没有恶果,所以就可以解脱三恶道的苦恼。你能够学习五戒十善,那麽你就在人天裡面享福了。
所以学《瑜伽师地论》的人,学习《瑜伽师地论》对于有种姓的人也能得到最好的利益;没有种姓的人也能得到好处。所以为了这件事,弥勒菩萨要说这部论的。
三、为捨无见及有见故。
这又是一番。「捨无见及有见故」,捨掉这个「有见」,弃捨这个「无见」。
这个有见、无见这个「见」,就表示不正确的执着。一种错误的思想,你对于它有深刻的执着,才称之为「见」。如果有…思想是错误,但是还在犹豫之中,那不能称之为「见」。
这个我们先说「有见」,什麽叫做「有见」?我们学习了《摄大乘论》,我们应该明白什麽叫做「有见」。《摄大乘论》上说是「唯识无义」,一切法都是心的分别影像。离开了心,没有一切法的体性可得的,没有一切法的体性可得。
譬如说我们看见个老虎来了,老虎来了的时候,你若知道这个老虎是心变现的影像。当然老虎也是人,牠的业力使令牠得这样的果报,也就是牠那个业,牠的心受业力的影响,现出来这样的影像。我们是人,我们也是一样,我们也是前生有一点比较好的业力,这个业力推动这个心,现出来这样人的果报的影像,现出个影像来。这个影像就是心,心的分别,心的分别现出来影像,离开了心的分别,这个影像是没有的。它没有自己的体性,没有自己的体性的。
我感觉到这样的理论,你在经行的时候你这样思惟;或者是你在静坐的时候这样思惟。思惟久了,你心裡面快乐,心裡面会快乐。就是一切、一切都是影像,没有本身的体性的,没有本身的体性。这样说就是一切是心,一切是心的影像,一切都是不真实,「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不真实的。
我们现在因为没有学习佛法,或者虽然学习了佛法,我们没有深刻的去思惟,对于这样的理论不明白,我们就执着是「不是影像,是真实的」。现在有老虎来,老虎是真的,不是纸老虎,是真的,这就叫做「有见」,这叫做「有见」。
宋朝的朱熹〔口误,应是程颢〕,他说:「云澹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閒学少年」,当然朱子是有学问的人,他也是读佛经,但是不是太信佛。但是这个诗,若用佛法来讲是有点意思。「云澹风轻近午天」,天上这个云很澹澹的,并不是乌云。太阳要到中午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我出外面去走一走。「傍花随柳过前川」,在花的旁边、在柳的旁边走过去,从这走走。正在走的时候,别人认为:「你这个人年纪这麽大了,和小孩子一样,还出来玩一玩!」来讥笑我。「时人不识余心乐」,你不知道我心裡面的快乐。「将谓偷閒学少年」,说我这个人不用功,懈怠,不好好读书用功,跑到这裡学习小孩子玩、跑一跑,其实你不知道我心裡面的快乐。
这若用佛法来讲,在经行的时候,你在寂静处经行的时候,看一朵花也好,看见一棵树也好,都是「唯心所现」,都是毕竟空寂的,觅心了不可得,不是与第一义谛相应了吗?这样子就没有这个「有见」了,没有这个有见了。这个我们没能够这样学习佛法的人,就虽然我们还是信佛的人,但是你是在有见裡面活动的,你还在有见裡面活动,还没能在正知正见裡面,还没能做到这一点。
「无见」,无见是什麽呢?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的,毕竟寂灭,诸法从本来常是寂灭相的,我们看不到这裡,我们就不承认有这件事。说是这个老虎是假的,老虎是真的嘛,老虎扑上来,就把你咬死了,那怎麽是假的呢?我们不承认是假的,就是不承认这「依他起相」。不承认有「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所以叫做「无见」。
这一般的说,我不相信因果,那也是无见,也是无见。执着有一个我,是常住不灭的,那也是有见,也可以包括在内的。
现在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的话呢?你若认真地学习,就能弃捨这个无见,也能弃捨那个有见,使令你得正知正见。使令你得正知正见,你就会到了佛的境界了,到圣人的境界了,就没有凡夫这个苦恼的事情了,就没有这个事情了。
第一「叙所为」,我学习《瑜伽师地论》干什麽?我学习它做什麽?学习《瑜伽师地论》能令你捨无见、能令你捨有见,能令你超凡入圣了,有这样事情。
四、为成熟菩萨(种)姓人,唯依大教,遍于诸乘文义行果,生巧便智,断障得果,自他俱利。及二乘无姓,亦依大教,各于自乘文义行果生智断伏,得自乘果,离恶趣故。
这又一个两番。
「四、为成熟菩萨姓人」,这个「菩萨姓人」,这个人是姓菩萨的。他是一方面,他内心裡面有佛性;一方面,他发无上菩提心了。
这样的人「唯依大教」,这是他不依小教,不依小乘佛法,那麽依这个大乘佛法,这个大乘的佛教。
「遍于诸乘文义行果,生巧便智」,「遍」就是普遍的,不是一部分的。「于诸乘」,小乘、中乘、大乘;就是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这个「乘」字就是车。我们汉人的佛教,对古德翻译经的时候,用这个字。可是现在像法尊法师他们,从藏文的佛法翻成汉文的时候,他直接就写「车」。「大乘」就写个大车,这样我们也可能容易明白一点。这个「乘」就是车,这个车在这裡有什麽意思呢?车是运…有运转的意思,从甲地运转到乙地去;从一个黑暗的地方,能把你运出来,到光明的地方去;从生死的地方,运你到涅槃的地方去;从苦恼的地方把你运出来,到达安乐的地方去,那叫做「乘」。这个乘有这个意思。
这样的意义,只有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才有这种作用。我们若依人、天乘法,不行。人乘、天乘,我们一般的只是学习五戒十善的、一般的善法,没有这个作用。我们学习一般的善法,也可以不到三恶道去,跑到人天的境界来。你不做恶事,我们修学善法,就可以得到人间的富贵,和天上的大福报的境界,可以得到。但是不行!因为你得到了以后,你还会迷惑,你到富贵的境界来了的时候,我们读古书:「天子一怒,流血千里」,还会做恶事,问题在这裡。说我没有在三恶道,我在人间富贵,人间富贵还会做恶事。这个杀盗婬妄的恶事还会做。还会,你还要回到三恶道去。说我到天上去;到天上,天上也是无常的,也要死;死了以后,又可能到三恶道去了。这样说呢,这个「乘」的义,这个车的运转的义不具足,因为你还没能够解脱苦,又回到三恶道去了。所以我们佛教徒,对于善法是应该修,一般的善法都应该做。但是要知道,修学无漏的戒定慧是很重要的,是很重要,因为那才能究竟的解脱苦。
这裡面说这个「菩萨姓人,唯依大教,遍于诸乘」,不但是一佛乘,乃至声闻乘、辟支佛乘。
「文义行果,生巧便智」,这个「文」就是教,文就是这个…就是你说话也是文,「声名句文」,这个文字是「文」;你说话,话裡面有文,也是文,就是教(佛教那个教)。就是能诠义理的文句,义是所诠显的,能诠的文和所诠的义。或者是属于声闻乘的、辟支佛乘的、一佛乘的文义。「行果」,你学习这个文义,你就会得到一种「闻所成慧」,然后「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得到闻、思、修这三种智慧,然后你就开始修行。「文义」属于解。解、行,由解而行,这个「行」呢?就是止观了,修学止观,这时候叫「行」。你若有行,这就是有因,有因就会得「果」,小乘就会得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乃至阿罗汉果;大乘那就是得无生法忍了,十地菩萨到无上菩提,就是得果了;辟支佛道,辟支佛乘的文义,当然也是得辟支佛果。是有行就有果,就现前了,叫做「生」。这个诸乘的文义行果,你能够「遍于诸乘文义行果」的学习,普遍地学习。
「唯依大教」,是在大乘佛法裡面学习一切乘的文义行果,结果你就生出来「巧便智」,善巧方便的智,这个是什麽呢?就是你得到了通达的智慧了,你通达了三乘文义的这种智慧。这个智慧是很巧妙的、很锐利,得到了这种智慧,「生巧便智」。「断障得果」,你得到这个智慧,这个智慧是有深浅的不同,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修所成慧有有漏的、有无漏的不同。由有漏而无漏,这个时候呢?「断障得果」,就把这个爱烦恼、见烦恼,是障,它障碍我们学习佛法,障碍我们修学圣道。现在你能够逐渐地增长闻思修的智慧,不断地修学止观,这个智慧增长力量大了,就能断除去这一切的障。或者是烦恼障、业障、报障,都是障。断除这个障碍了,你就得果了,得到圣道的果位了。
这个这麽多的障碍裡面,最重的就是烦恼,烦恼障,烦恼障是很厉害的。你若常常的修学闻思修的智慧,常常修止观呢?就能把烦恼调伏下来,能够降伏下来,使令它不发生作用。就算是偶然的失掉了正念,但是正念一起来,烦恼就停下来,那麽你就有一点…有断障的希望了,「断障」。
这个另外我们说这个报障,报障就是这个身体,这是报障。譬如说我有了重病,其实也是报障。这个报障,我们凡夫如果没有病痛的时候,这个四大调和的时候还好一点,还是好一点,行住坐卧还都是自由的,自由自在的。若是有了病的时候这个报障就加重了。可是若是你的止观修得好的时候,这个报障也减轻,报障减轻。
尤其是你若得到欲界定的时候,欲界定到最后的时候,这个报障也是减轻,就是这个身体不感觉到有这麽一大块,感觉到有若无的样子,这个身体,那这个报障就减轻了。
所以这个烦恼障也可以调伏;这个报障也可以调伏;还有就是业障。业障呢?这个地方呢不那麽明显。但是你若常用功修行你会感觉到,你就会感觉到什麽事情呢?譬如说是静坐,静坐的时候就是不相应,想要使令心寂静,它就不寂静,它就是东想西想。想要明静而住,哦!不,它要打昏沉,就昏沉。不是昏沉就是散乱;不是散乱就是昏沉,你想要寂静住、止观相应,很难。
但是呢,你多忏悔,你读大乘经论,你多念大悲咒,这个业障若消除的时候,就不是了。你坐的时候,你要「奢摩他」,就奢摩他;你要「毗钵舍那」,就毗钵舍那,它就相应。所以这些、从你日常的修行上,你也会感觉到这个业障消除、没消除,你也会感觉到。
我们说这个…头多少年,很多人打笔仗,为这个是「带业往生」、「消业往生」的事情打笔仗。但是你读这个《十六观经》很明显的,就是「带业往生」,是带业往生。那个《十六观经》的下三品裡面,说是这个众生,在娑婆世界的时候破斋犯戒,造了很多的恶。但临命终的时候,遇善知识的教导、帮助、加持,你还能够念佛。你正念一生起来,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放光接引,就往生了。那麽你造的罪呢?造的罪就带走了,还是没有消。说是消除了很多;消除了很多,还有很多没有消;没有消就带去了。带去了,但是你在下三品上看,观世音菩萨为你说法,为你说诸法实相,来灭你的罪。这就可以知道是带业往生。所以这个业障是不容易完全消除。不容易完全消除,但是经论上佛菩萨大智慧,他也说出一个分寸来。就是这种罪业它能够使令你到三恶道去受苦,这种罪业没有消除,它就是障。到得无生法忍的时候,得初果的时候,这种罪消除了,就是消业。所以从这样的…这个经论上这样讲,只有圣人才能消业往生;凡夫都是带业,只有圣人才是。但是我们虽然说是带业往生,你的信愿行的资粮也要强一点,不然的话,你不能往生,那个罪业还是发生作用,障碍你的。
所以现在这上面说「断障得果」,就是我们要修这个戒定慧,修这个止观,你要不断的加强,你才能「断障」,才能「得果」。小乘开始,得须陀洹果;大乘开始,得初欢喜地,得无生法忍了,「断障得果」。
「自他俱利」,你若得到圣道以后,你有能力继续修行,来利益自己;也有能力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了,所以自己和他人都能得到利益。这句话呢?没得圣道以前,这事靠不住,是不是自利?能利他?都靠不住的。得圣道以后这件事才决定了,决定是能做到这一点,所以「自他俱利」。
这是说这个菩萨种姓人,他在大乘佛法裡面,普遍地学习一切佛法,最后他得到巧便智,能断障得果、自他俱利。这件事呢?你学习《瑜伽师地论》可以成就。
「及二乘无姓」,这个二乘就是有声闻种姓、有辟支佛种姓的人,叫二乘。「无姓」,就是没有三乘种姓的人。「亦依大教,各于自乘文义行果生智断伏,得自乘果,离恶趣故」,他若学习《瑜伽师地论》的话呢,他也能够依据这个大乘佛法。「各于自乘」,声闻乘就依据声闻乘去修行;辟支佛乘依辟支佛乘的法门去修行。各于自乘的「文义行果生智」,能「断」障,能「伏」,「断」之前先是伏,能降伏烦恼障、业障、报障;进一步就能断除一切障。「得自乘果」,你得到你本身那一个法门的果,声闻乘得声闻乘果;辟支佛乘得辟支佛乘果。如果无种姓的人呢?他「离恶趣故」,就可以不堕落三恶道了。
五、为执着邪教不信大乘者,及于深经种种意趣,迷乱诽毁者,令生信解故。
这是第五个,这第五番。「为执着邪教」,这个人他不相信佛法,执着其他的宗教。不相信大乘佛法的人,对于大乘佛教他不相信,这样的人,这是一种人。「及于深经种种意趣」,及于这个佛法的经论,除了人天乘的法门之外,属于出世间的三乘的经论都是「深经」。「种种意趣」,各式各样的道理,它裡面的意义。「迷乱诽毁者」,他迷惑,不知道怎麽回事,而作诽谤,毁破的人。「令生信解故」,他若肯学习这一部《瑜伽师地论》呢?他会相信大乘佛法,改邪归正。他能对于深经种种意趣而不迷乱,也不诽毁了,能生信心,还能够通达裡面的道理。
佛法说「生信」,这个信是建立在智慧上面的。由于你通达了佛法,有了智慧,你才相信佛法是怎麽回事。不是说:「我的好朋友叫我相信佛法,我就相信」,就算是相信了,不牢固!所以一定要本身生出来智慧以后,你从你自心上生出来智慧,观察世间上一切道理,「哦!佛法是对的,佛法是真理」,你才能有信、有解的。
我现在我感觉到「执着邪教」,不相信佛法的人,这些人都很容易度化,我感觉不是很难。当然,各有因缘。因为什麽他容易度化?因为他本身没有智慧,本身没有智慧,他相信的那一点很容易就破除去了,所以应该容易相信佛法,应该是容易,不是难。问题就是有障,这个障,障住他。就是那个窗户(现在这个窗户是玻璃窗),过去时代就是铺上一层纸。这一层纸,就是譬喻那个人不信佛法的障,那层纸很容易就可以捅破了,但是你若不捅,它就不破。所以我感觉到…这个《大般若经》上也说到,一切众生不是太难度,不是太难度,都是容易度化的。不过这个话,就是从某一个立场来说的,不是太难度。
「为执着邪教不信大乘者,及于深经种种意趣迷乱诽毁者,令生信解故」,说这一部《瑜伽师地论》的。
六、为摄益乐略言论,及乐广者故。
这个第六番。第六番「为摄益」,这个「摄」这个字,就是接引的意思,可以这样讲,接引的意思。这个「益」,就是来饶益他,使令他得到真实的好处,叫「益」。
「乐略言论及乐广者故」,这个人的根性是这样,有的人欢喜简略,太广了不欢喜,欢喜简略的言论。「及乐广者」,有的人简略,他不欢喜,欢喜详细一点,广博一点。那麽这两种人来学习《瑜伽师地论》也都能合适的。
这个《瑜伽师地论》裡面,譬如说这一大段文很广,但是最后会有几句把这一大段文的要义,用几句话说出来,这《瑜伽师地论》有这种事情。所以裡面有略,也有广;有广也有略。欢喜略的人也合适;欢喜广的人也合适。
所以对这两种人,这个《瑜伽师地论》也能摄益他,能引导他,使令他进一步的在佛法裡面有成就的。
问:「十番两缘」,「十番」是我们平常在讲,1234…,讲到十。「两缘」没有看到上面写?
答:你比如说第一番,「一、为法久住」这是一缘。「及利有情故」又是一缘,这是两缘嘛,第一番的两缘。第二番「为圣教已隐没者重开显」,这是一缘;「未隐没者倍兴盛」,那麽这也可以说是一缘。但是这个地方呢?又加…这算是一缘。「已隐没」、「未隐没」加起来是一缘。第二缘是「有情界中,有种姓、无种姓」又是一缘。这不是二缘!
第一番都是两缘。
第三番「为捨无见,及有见」,这又是两缘。
「第四、为成熟菩萨(种)姓人,唯依大教,遍于诸乘文义行果,生巧便智,断障得果,自他俱利。」这是一缘。「及二乘无姓,亦依大教,各于自乘文义行果生智断伏,得自乘果,离恶趣故。」这又是一缘。加起来就是两缘。
第一条(番)都是两缘。
问:第二页第一行提到「生巧便智」,我想我们在修行状况之后,必然一定就是先生起智慧才能降伏烦恼…(不清楚)
答:智慧,这个一开始也是有多少智慧,但是智慧薄弱,智慧的力量不大,所以虽然有了智,对于烦恼的调伏还是不足的。还要继续的增长智慧,到了一个程度了,才能调伏烦恼。要继续不断的增长,才能够继续不断的调伏烦恼。有的烦恼容易调伏;有的烦恼不容易。所以智慧若不断增长,力量强大了,才能够显着的知道,「哦,我降伏烦恼了。这也是得到圣人的智慧了,这时候才断烦恼。
问:我们上学期的《摄大乘论》「四寻思」是不是伏烦恼?「四如实智」是不是断烦恼?
答:都是伏烦恼。「四寻思」、「四如实智」都是伏烦恼。因为由「四寻思」进步到「四如实智」;「四如实智」进步到「见道位」,才断烦恼。到「见道位」才断烦恼。
所以那两个位子还是在伏的阶段。
问:这个「无种性」的人,他有没有因为学习《瑜伽师地论》的关係而熏习的关係,因为听闻法界等流熏习的关係,而得到这个成佛的种子?
答:如果是等在「本有」种性来说,这是不能。他原来没有,就怎麽也不能熏习。若是站在「新熏」的立场上说呢?那是可以。
所以这个地方,《瑜伽师地论》是「本有」种性的立场,和《摄大乘论》有点差别。《摄大乘论》不说有「本有」种,是「新熏」,是有这一点差别。
-----------------------------------------------------------------------------------------------------------------
-----------------------------------------------------------------------------------------------------------------
- 相关文章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 妙境长老简介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