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7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7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7

 

  癸十三、续善根

  云何续善根?谓由性利根故;见亲朋友修福业故;诣善丈夫闻正法故;因生犹豫,证决定故;还续善根。

  前面的文说这个意,有特别殊胜的作用,一共分十四科。现在是第十三「续善根」。前面说「断善根」。现在说「续善根」。「断善根」,是意识的作用。现在说善根又继续的出现了,又继续的栽培善根了,这也是意识的作用。为什麽断了善根,后来又能够恢复过来,继续栽培善根呢?「谓由性利根故」,就是因为这个人的心性,是属于「利根」人。「利根」人,就是特别认真的人、智慧高的人,他能有这种果断的力量,能重新的改善自己,重新创造自己,这是「利根」人的一种相貌。

  「见亲朋友修福业故」:根本上的原因就是「利根」,就是智慧大、果断。第二个原因,他看见他亲爱的人,和他有感情的朋友,「修福业故」,他们能够修行很多利益人的事情,对于他人有什麽困难,他能够有同情心去做这一些利益人的事情。看见他心爱的人,有感情的人,做这些好事,他就受到感动,受到了感动,这是第二个原因。

  「诣善丈夫闻正法故」:第三个原因,他能到这个善知识那里去,听闻「正法」,听闻佛法的道理。这个佛法的道理上,从根本上说明有善恶果报,诸法是缘起的,那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善恶果报是真实不虚的。这个道理他生起了,就动摇了他原来不相信因果的这种想法。所以「因生犹豫,证决定故」,因为他看见「亲朋」好「友修福业」,到善知识那裡听「闻正法」,所以因此他心裡就「犹豫」,就疑惑了以前的思想是有问题!我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能是不大对的呀!这是属于这个在五心裡面这是寻求,是寻求的意思,率尔、寻求、决定、染淨、等流。这个「犹豫」,就是属于寻求的这一部分,这一阶段的情形。后来经过自己去思惟观察,后来决定了,喔!还是有善恶果报的,我不应该生这种邪知邪见。他就从他这个听「闻正法」,看见别的人「修福业」,加上他自己的深入的观察,他这回他证实了是有善恶果报,所以他就决定了「续善根」,所以「还续善根」。又继续的栽培善根了,那麽这就是第六意识,是第六意识特别的作用。

  癸十四、死生(分二科) 子一、别辨死生(分二科) 丑一、死(分二科) 寅一、徵

  云何死?

  「续善根」是第十三科。现在这以下第十四科,说到众生的死亡,或者是生命的开始。这样说到「死生」,虽然通于一切众生,但是还是人的情况,多数指人来说的,说这一科。这个「死生」,这一科裡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死生」,说明怎麽会死,怎麽会生。这一科又分两科。第一科先说「死」,也分两科。第一科是「徵」,就是问。

  「云何死」,说众生这个「死」是怎麽一回事情呢?问。这个孔夫的弟子,子路问死,孔夫子答覆得很简单。现在看佛法裡面怎麽回答这个问题。这是第一,是问。第二,是「释」,是解释。解释裡面分两科。第一科,是「死类」的「差别」,这个死是有各各样的类别的,这是有不同情形的死亡的差别。这裡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略」,略说。略说又分成两科。第一科是「致死」的「因缘」,为什麽会死?死的这个因缘,死的条件,死的原因。这裡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举」,把这个原因总的说出来。

  寅二、释(分二科) 卯一、死类差别(分二科) 辰一、略(分二科) 巳一、致死因缘(分二科) 午一、总标举

  谓由寿量极故,而便致死。

  你问我:什麽原因会死亡?人都是愿意永久的长存,无量寿,但是非死不可啊!究竟是什麽原因呢?「谓由寿量极故」,是因为那个人、那个众生,他的「寿量」尽了。这个寿命是有时间性,这时间到了,「而便致死」,他就死亡了,就是这麽一个原因,总而言之就是这麽一个原因。

  午二、别分别(分二科) 未一、列三种

  此复三种:谓寿尽故、福尽故、不避不平等故。

  「此复三种」,「由寿量极故,而便致死」,这是总说大意。这底下就是「别分别」,就是详细的再说明一下。也分成两科。第一科是「列」出来「三种」。「此复三种」,这「寿量极故,而便致死」有三种不同。

  「谓寿尽故、福尽故、不避不平等故」,这个三个原因,人会死亡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寿」量「尽」了,寿量到时候了。第二个原因是「福尽」了,就是赖于生存的这些条件,没有这生存的条件了,那麽就是「福尽」了。「不避不平等故」呢?就是「寿」也没有「尽」、「福」也没有「尽」,还能继续生存的。但是这个人煳涂啊!他不能够躲避这些不合道理的事情,这些不合道理的行为,他不能。他去做一些煳涂事,就把自己的色身,这个身体破坏了,所以就死掉了。这是三个原因。

  未二、摄二种

  当知亦是时、非时死。

  这是第二科,把这个三个原因归纳成两种。是「当知」,应该知道,三种原因会死,其实也就是两种,那两种呢?一个「时」、一个「非时」,「时」死、「非时死」。就是死的时候到了,就死了。「非时」,就是死的时候没有到,但是他死掉了,这是分成两种。

  巳二、将命终心

  或由善心、或不善心、或无记心。

  这底下前面说「致死」的「因缘」。现在这个「致死」的「因缘」这一科说完了。现在说第二科「将命终心」,就是将要死亡还没死,这个时候的内心的情况是怎麽回事?是怎麽样,说这件事。这个「将命终心」说这个。

  「或由善心」,说死亡的时候,或者他是「善心」,他的心裡面思惟善法,然后死亡的。或者是思惟这个「不善」法的「心」,就这样就死掉了。或者是也不是善、也不是恶心,就这样死掉了。说临命终的时候,那个众生的内心的世界,有这三种不同。

  辰二、广(分二科) 巳一、死因缘摄(分二科) 午一、时死

  云何寿尽故死?犹如有一随感寿量满尽故死,此名时死。

  前面是略说,略说这个死亡的情况,死亡的类别。现在这底下详细说,就是「广」说。「广」说又分成两科。第一科是「死因缘摄」,就是死的原因,及死的原因所关涉的事情,都包括在这裡面。这个「死因缘摄」这一科裡面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时死」,就是死的时候到了,就是寿命尽了就死了。是「云何寿尽故死」,因为什麽他的寿命尽了会死亡呢?这需要再加以解释的。

  「犹如有一随感寿量满尽故死,此名时死」:是「犹如」一个人,他随他的业力所感得的,随他的业力所得到的「寿量」,那麽「满尽」了,他生存的时间尽了,他原来的业力所招感的那个寿量满了,那麽他就死亡了。这个人慈悲心多一点,慈悲心多一点,人的寿命就会长一点;由慈悲心的业力,慈悲心所造的业力,得到的寿命,就应该是长一点,好心肠,好心肠,他就会长一点。

  这个没有慈悲心,拿别的众生不当一回事,随便的杀害,那麽这个寿命就是应该短了一点,寿命就会短。但是这个所得到的这个寿命是前一生的业力,和现在这个生命的寿量,今生的思想行为,对于现在的生命有影响,但是主要是来生,指来生的寿命是这样子。所以看到有的人,他很恶啊!他的寿命还是很长,能活到九十多岁,活到一百多岁都可能的;但是他前生有这个好的业力,今生再没有慈悲心,他的寿命可能会延长多少,会延长多少。

  所以这裡说「犹如有一随感寿量」,随你前一生所造的业力,这个「感」,就在这裡当得字讲好了,随你前一生的业力所得的寿命,有那麽长的寿命;而你现在生存的也正好满了那个数量了,这时候才死亡,这就叫做「寿尽故死」,「寿尽故死」。「此名时死」,这就叫做「时死」。这个时间是应该死了,那麽这个人的死亡,就是这一回事。

  午二、别分别(分二科) 未一、别辨二种(分二科) 申一、福尽死

  云何福尽故死?犹如有一资具阙故死。

  「云何福尽故死」这是现在第二科,说「非时死」分成二科。第一科是「别辨二种」。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福尽死」。第二科是「不避不平等死」。现在解释「福尽死」。「云何福尽故死?犹如有一资具阙故死」:犹如一个人,他的生活的「资具」,生活所需的「资具」,这个衣、食、住,衣、食阙少了,没衣服穿了,没有饭吃了,那麽这个人就得要死,不死不行,那麽这就叫做「福尽故死」。

  申二、不避不平等死(分二科) 酉一、徵

  云何不避不平等故死?

  这是第二科解释这个「不平等」的事,分二科。第一科是「徵」,是问。怎麽叫做「不避不平等故死」呢?底下回答。这个回答裡边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举说」。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举说

  如世尊说:九因九缘,未尽寿量而死。

  这是举出来佛说的这个理由,所以死掉了。这个「如世尊说」,就是像佛说的,说是「九因九缘」,有「九」个「因缘」,使令这个人的寿命还没有尽,他就死掉,就是死了。这个「因缘」通常说,主要的原因是「因」;次要的原因是就是「缘」有这样解释。但是「因缘」这二字,都是依赖的意思。都是一个因此而有彼,都是这样的意思。现在这裡也就是包含了种种的这些原因都在内,用「因缘」二个字来表达这複杂情形。

  戌二、辨类

  何等为九?谓食无度量、食所不宜、不消复食、生而不吐、熟而持之、不近医药、不知于己若损若抑益、非时、非量行非梵行。

  「何等为九?」前边这是举出来佛说的「九缘」;然后就是辨别这九个类别。「何等九」,那九个呢?「何等为九?谓食无度量」,这是一个原因。吃了这个饮食,吃东西,是你要有一个「度量」,有个限度,有一定的量数,你不能过量。如果你过量吃,对于身体不好,所以这是「食无度量」这一个原因,因寿命没有到就会死掉。

  「谓食所不宜」,你吃的东西对你不合适,吃些东西有营养,使令你的生命能够旺盛的生存下去。吃的都是毒,那就当然人就会死亡,「食所不宜」那麽这是一个原因,「食所不宜」。这个在经论上说这个食呢?有段食、触食、思食、识食,这四个食。「食所不宜」人就会死亡,但是佛法裡面说食有这四种不同。

  第一个是段食:段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这种饮食。一段一段的,那麽吃下去他有营养,没有毒,那麽他就会生存下去,这是这就叫做段食。

  第二个是触食:触食,这个触这个字,前面应该加个悦意,悦意触食。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到可意的境界,心裡面感觉到快乐,这也是一种饮食,也是一种饮食。就是常常的接触一种不可意的事情,心裡面感觉到苦恼,感觉到悲痛,这也对自已的寿命有影响的。所以人与人之间说话,说的合乎道理,儘量的温和一点,也有好处;如果是常常说话像刀似的,使令人家心痛,对那个人寿命有影响。除非那个人有修养不介意,他不在意这件事,那可以;但大多数人的不是的,多数不如意的事情,心里难过,那麽就会寿命薄,所以说话温和一点比较好。不然的话,也有杀人的意味在裡边,这个说话,所以这个触食这裡面也很有东西。

  第三个是思食:思食是什麽呢?在这裡就是希望的意思,有希望。譬如说是我做生意我还没赚钱,但是感觉到有希望,这个有希望这个心裡作用,对他的生命的延长很有帮助,有希望。现在这生活很苦,但是他感觉会转变,将来生活会快乐,他这一念心,对于他本身生命有帮助,生命的延续下去有帮助。如果说是我的段食也很好,什麽境界都很如意,但是没有希望,前途没有希望了,这个人的生存有问题,就是不容易生存下去,不容易生存下去。所以这个思食也是很重要,也是很重要的。

  第四个是识食:这个识食,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在生命体裡边也是很重要。它能执持这个生理的组织,使令它成为一个活泼生命;若是没有阿赖耶识同它在一起,那就是死尸了,就死掉了。说这个人闷绝了,但是阿赖耶识还在,它说还是一个生命;若是阿赖耶识不在,就没有辨法甦醒过来了,就是死亡。所以阿赖耶识识食,也是很重要的。现在这裡边「食所不宜」,也是包括了很多的事情,包括很多事情。

  「不消复食」,这又是一个原因。「不消复食」,就是吃下的东西没有消化,你还要继续吃,继续吃就糟糕,继续吃就是糟糕了,这个那也是对身体不好。「生而不吐」,就是吃下去的东西不消化,而对于身体会有种种的严重的问题,应该想办法把它吐出来,吐弃,吐出来。但是「不吐」,这句话可以包括很多意思,这个身体裡面新陈代谢,应该把排出去,这些废物应该排出去;但是不能排,不能排,不能把它排泄出去,还在身体裡边瘀积,就生了毒了,那这也是不行。这也是对生命也是危险,「生而不吐」。

  「熟而持之」:这个「熟而持之」这句话怎麽讲呢?就是前边说是「食无度量」,你吃的太少,也可能也是不对劲。「食所不宜」也不行,「不消复食、生而不吐」这些事情,凡是在身体裡边,瘀积在裡边,生了变化了,就是「熟」。变化出来这些都变成毒了,这个时候也还是不能够把它吃。这个「生而不吐」,这个「生」和「熟」:「生」,是瘀积在裡边的开始的时候。这个「熟」,是时间多了起了变化,变成了毒了,而还是不能排泄的话,也是不行,也是危险,这个生命有危险。

  「不近医药」,他不相信医生的治疗,他不去亲近医生,那你不能自己本身又没有能力把它排泄出来,又不去亲近医生,当然这是糟糕,就是要死了。「不知于己若损若益」,这是又一个原因。这种东西,这种食品,对于自己是有利益的,这样的食品对于自己是有损害的,而这个人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这个事,就随便吃,随便吃东西,这也是一个危险。

  「非时、非量、行非梵行」:「非梵行」,「梵」,是印度话,中国话就是清淨的淨。就是非清淨行,非淨行,非清淨行,就是男女这个欲。「非时」,不是行这种非梵行时间。而不知道量,不应该过量,那也是对寿命也是不行的,此名「非时」。这个后边的文,本论后边的文有提到,别的经典上也有提到,也说到出一个数来,是人这个男女的欲啊!不可以超过五、六次,这一生之中不可以超过五次、六次这个样,是这样子,说这个事情。

  未二、总结得名

  此名非时死。

  前面这九种原因,就是「非时」而「死」。寿命还没有尽,福也没有尽,寿也没有尽,因为你做了这九种事,你就会就死掉了。或者九种中,九种之中的一种,就死掉了,你就会死掉了。

  巳二、命终心摄(分三科) 午一、略显三心(分二科) 未一、善不善心死(分三科) 申一、约善恶法辨(分二科) 酉一、善心死(分二科) 戌一、徵

  云何善心死?

  「云何善心死?」前面是「死」的「因缘」,「死」的「因缘摄」,属于死的因缘这一部份的。现在第二科,是「命终心摄」,就是临命终的时候心理的情况,和与此有关联的事情都包括在内,是「命终心摄」分三科。第一科是「略显三心」,就是不是广说,简要的说出来临终的时候,有三种心境,三种心情。又分二科。第一科约「善不善心死」。又分成三科。第一科「约善恶法辨」,这善心和恶心,是因为你思惟善就是善心,思惟恶法,就是恶心,是这麽意思。是约善法、约恶法,来说「善不善心」。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善心死」。这个「善心死」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徵」。「云何善心死」,说是这一个众生,他临命终的时候,怎麽叫做「善心」而「死」呢?这是问。

  戌二、释(三科) 亥一、举因缘

  犹如有一将命终时,自忆先时所习善法,或复由他令彼忆念。

  这是第二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举因缘」。「犹如」:「犹如」,举一个例子,说有一个人,有一个众生,他「将」要「命终」的时候,还没有命终,「将」要「命终」,接近命终的时候。「自忆先时所习善法」,他自己就有这种能力,他能够回想他以前他所创造的,自己所做的一切的「善法」。或者是在社会上做一些什麽利益众生的事情,在佛法里边我打过禅七、打过佛七;我是举办过什麽样的法会,帮助什麽样的人修行,或者种种功德;或者我打过般舟七,或是我把《法华经》背下来了,或者是自己有什麽什麽样殊胜的功德,「自忆先时所习善法」。

  「或复由他令彼忆念」,或者他自己不能忆念,是由别的人,别的善知识,能够令他提醒他,要他忆念他自己的功德的善法。所以这个自己从这些,从这一段文来看,自己做点什麽功德,自己应该有个纪录,把它一条一条儘量的写清楚一点,不要太简略,写的清楚一点,纪录保存在那里;到临命终的时候,病重的时候,你这个纪录给你的好朋友给你唸,唸给你听,一样一样唸给你听,这件事不是小事情,这件事是很重要的事情。「或复由他令彼忆念。」

  亥二、明随转

  由此因缘,尔时信等善法,现行于心,乃至麤想现行。

  「由此因缘,尔时信等善法,现行于心」,这个是第二科「明随转」。前边是举出来这个善法的因缘,就是你做过什麽样的善法。这底下说「明随转」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你的内心,受到忆念善法的关係,你的心就变成善了。心本是无记的,你与善法在一起,你的心就是善。所以心受到善法的影响,心就变成善了,变成一个好的境界,究竟什麽是善呢?「由此因缘」,由于你自己忆念所习善法,或者你的好朋友令你忆念善法,「由此因缘」。

  「尔时信等善法」,这个时候你内心里面,就有「信等善」根出现了。信、惭愧,这些信、进、念、定慧,这个信、惭、愧、捨、精进,这些「善法」。这些「善法」,在你心裡面就出现了,你心裡面出现了的时候,就在心里面活动,心里面思惟我那个时候怎麽样精进的用功,我怎麽样静坐、修禅定,我怎麽样慢慢学习佛法,这一切的这些好事,你心面在思惟,在思想。

  「乃至麤想现行」,这个时候的情况,在时间上有不同的情况。就是「麤想现行」,这个「麤」,就是很明了的,很明显地,在你心里边活动。这些戒、定、慧的事情,你在佛法里边做种种功德,就是一样一样,明明了了的在心里面显现出来,这叫做「麤想现行」。从一开始忆念,一直是很分明的思惟这些善法,叫做「乃至麤想现行」。在时间上有一段时间的叫做「乃至」。

  亥三、辨捨位(分三科) 天一、标

  若细想行时,善心即捨,唯住无记心。

  这是第三段「辨捨位」。因为这时候身体逐渐逐渐要死了,心里面,心里的活动也逐渐的起变化。「辨捨位」,就是把这个善捨,不能有善的现行了,这裡要弃捨。这里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若细想行时」,前面是「麤想」,就是所想的事情很明了的。若是到了「细想现行」,内心的思惟的力量薄弱了,就是微细了。微细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什情形呢?「善心即捨」,想这个善的这种情形,就是弃「捨」了,没有能力去思惟了。

  「唯住无记心」,这个时候内心里面是个「无记」,也不是善、也不是恶,就转变这样的心情了。这个时候为什麽会转变成这样,就是心里边没有力量去思惟过去所造的善法,没这个力量了,就变成「无记」了。

  天二、徵

  所以者何?

  天三、释

  彼于尔时,于曾习善,亦不能忆,他亦不能令彼忆。

  这底下呢?是第三科。解「释」这个原因。为什麽变成「无记」了呢?「善心即捨」呢?解「释」这个原因。「彼于尔时」,那个人,那个人善人在那个时候。「于曾习善」,于他过去曾经创造过的善法,彼「不能忆」了,没这个能力了,也不能够回想了。「他亦不能令彼忆念」,别的人也「不能令彼忆念」也不行了。就是给你唸,你也听不到了,耳朵、耳识、可能也不在了,眼识也可能不在了,但是这个心力软弱,没这个力量能忆念了。

  酉二、不善心死(二科) 戌一、徵

  云何不善心死?

  前面是说这个「善心」死亡的情况。现在这底下说到「不善心死」。「不善心死」分两科,第一科是「徵」。就是「云何」叫做「不善心死」呢?

  戌二、释(三科) 亥一、举因缘

  犹如有一命将欲终,自忆先时串习恶法,或复由他令彼忆念。

  「犹如有一命将欲终」,这是底下解「释」。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举因缘」。说「犹如有一」个众生,他「命将欲终」的时候,「自忆先时串习恶法」。这个「串习」,就是做恶事不止做一次,连续的做了很次恶事。「或复由他令彼忆念」,前面说「自忆先时串习恶法」,这是因为心力强,或者所造的恶事印象非常的深刻,他很容易的就想起来。说或者是不能,「或复由他」,由别的人令彼忆念,别的人有恶知识,提醒他,怎麽怎麽的。是多数是邪知邪见的人,忆恶事,做了很多恶事,以此为荣,以此为光荣,所以到那时候还讲一讲,提出来说一遍。说你以前做过什麽什麽光荣的事情,杀死了什麽多少人,害死了谁谁,说这些事情,叫他心里面快乐。「或复由他令彼忆念」这种情形,当然这社会上的确也有这种事情的。

  亥二、明随转

  彼于尔时,贪瞋等俱诸不善法,现行于心。

  这是第二科「明随转」,明他的内心,随他所造的恶事,他的心就转变成恶了;就不是清淨心,不是善心了。「彼于尔时」,这个时候这个「贪」心、这个「瞋」心、高慢心,各式各样的烦恼,「俱不善法」。「贪瞋等俱诸不善法,现行于心」总而言之,都是恶事,都是恶事,都是染污的事,这些于人无益,于有伤害的事。「现行于心」,显现在他的心里面活动,在他的心里面活动。

  亥三、辨捨等

  乃至麤细等想现行,如前善说。

  这是第三科「辨捨位」,就是他自己思惟以前做这个种种的恶事,心里明明了了的思惟,那叫做「麤想现行」。过了一个时候,就是「细想」了,「细想现行」的时候,就变成无记心了,就是没有能力,不能够回想了。这样的情形,「如前善说」,像前面善心死亡的那个情况,一样的也有麤细的分别。

  申二、约苦乐受辨(二科) 酉一、善心死

  又善心死时,安乐而死。将欲终时,无极苦受逼迫于身。

  「又善心死时,安乐而死」:前边是「约善恶法辨」,由善法、恶法来说明死亡的时候是善心、不善心等事。这是第二段「约苦乐受」,说这个临命终是苦恼的,或者是安乐的,这样也是不同的,分两段。第一段,说「善心死」。「又善心死」的时候,「安乐而死」,这个「善心死」亡的时候,他思惟他在生存的时候做了种种好事,我办过医院,我做过怎麽样怎样利益人的事情,这就是「善心死」。这个时候是「安乐而死」,心情快乐,为善最乐,到那时候心情快乐而死。

  「将欲终时,无极苦受逼迫于身」:将要命终的时候,还没命终。「无极」,不是有很大的「苦受」,「逼迫」他的身体的,没有那麽多苦受;也是有苦受,但是不是很强,这是说「善心死」。

  酉二、不善心死

  恶心死时,苦恼而死。将命终时,极重苦受逼迫于身。

  第二段「恶心死时」。「苦恼而死」,这个死的时候很「苦恼」,并不是快乐。「将命终」的时候,「极重的苦受逼迫于身」。这个做了很多坏事的人,临命终的时候,多数是杀了很多的众生,这个众生来了要命,有这些事情。害死了很多的人,那麽那个被害的人,到了这个时候就现出了影像,这些影像向他报复,现出这些事情来,所以他心裡很苦恼。所以叫做「极重苦受,逼迫于身」。这是一样。

  申三、约受果前相辨(二科) 酉一、善心死

  又善心死者,见不乱色相;

  这底下是第三段,「约受果前相辨」。第一段「约善不善法辨」。第二段「约苦乐受辨」。现在第三段「约受果前相辨」,就是约他领受果报之前,还没有受果报,可是接近要受果报的时候。这个时候有一种形相现出来,来辨别「善心死、恶心死」的不同。分二科。第一科是「善心死」。

  「又善心死者」,这个做善的人,他死亡的时候。「见不乱色相」,见到「不」是很「乱」的「色相」,也就是可忆的色相,可忆的形相现出来,这后边有解释。

  酉二、不善心死

  不善心死者,见乱色相。

  第二段若是作恶事的人啊!他这个临命终的时候,「见乱色相」,杂乱的一种形相,或者人同他要命,或者现出种种恐怖的形相。

  未二、无记心死(分二科) 申一、徵

  云何无记心死?

  前面是「善不善心死」。现在说这个「无记心死」。这个「无记心死」怎麽讲呢?

  申二、释

  谓行善、不善者,或不行者,将命终时,自不能忆,无他令忆。尔时非善心非不善心死;既非安乐死,亦非苦恼死。

  「谓行善、不善者」,讲这个就是他也是做善事,也做不善事。「或不行者」,或者也不行善,也不行恶这种人。「将命终」的「时」候,「自不能忆,无他令忆」,自己也不能想,我在生存时候做过甚麽好事?做过甚麽恶事?「自」己「不能忆念」。「无他令忆」,也没有别的人能叫他去忆念。

  「尔时非善心非不善心死」,这个「无记心死」是这样意思。就是他不能忆念,他在生存的时候是做善、做恶,善、恶都不能忆念,那叫「无记心死」。就是他不能忆念他在生存的时候,是做善、做恶,善和恶都不能忆,那叫做「无记心死」是这样意思。前面说那个「善心、不善心死」,也都有无记,那是通过了麤想、细想现行;和这个说无记不同。这是他不能够忆念生存的时候,善、不善的事情;或者是因为根本也没有做善,也没有做恶,所以不能忆念;或者是做了善,也做了恶而不能忆念,那这样死亡的人,就叫做非「善心」、非「不善心死」。

  「既非安乐死,亦非苦恼死」,前面是说「约善恶法辨」,也不是善法,也不是恶法。这底下「既非安乐死,亦苦恼死」,「约苦乐受」来说的。那麽他死亡是中容性的,也不感觉特别的苦恼,可也不是什麽安乐,这样死亡的。

  午二、广善不善(分二科) 未一、忆念差别(分二科) 申一、随强忆念

  又行善不善补特伽罗,将命终时,或自然忆先所习善及与不善,或他令忆。彼于尔时,于多曾习力最彊者,其心偏记,馀悉皆忘。

  这是第二科,是「广善不善」。前面那个「善不善说」,现在再广博的再多说一点,多解释一点,「广善不善」。前面是「略简三心」,简略的说「善心、不善心、非善心、非不善心」,这一科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广善不善」分两科。第一科是「忆念」的「差别」。第二科是「见相」的「差别」。这个「忆念」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随强忆念」,第二科「随初忆念」。

  「又善不善补特伽罗」:这个「补特伽罗」,就是众生,翻作数取趣。这是「随强忆念」。这个善,或者是不善的众生,「将命终」的「时」候。「或自然忆先所习善及与不善」,就是他自己很容易的就能想起来,他以前做的善事,或者做的恶事。「或他令忆」,或者是别的人令忆念。

  「彼于尔时于多曾习力最彊者,其心偏记,馀悉皆忘」:这个前面是说自己忆念,或者别人帮助他忆念。这底下说,单说这个「强」的这一方面。「彼于尔时」,那一个众生在那个时候。「于多曾习力最强者」,就是他,这一样事做的最多,所以这个业力,这个力量也是最强大的。「其心偏记」,他的内心遍能够把它记忆出来,在心裡面现出来。「馀悉皆忘」,其它的不是力量最大的,就都忘记了,不忆念了;就是忆念这个最强的,「馀悉皆忘」。这是「随强忆念」。

  申二、随初忆念

  若俱平等曾串习者,彼于尔时,随初自忆,或他令忆,唯此不捨,不起馀心。

  「若俱平等」,若是这个人他所做的善事,或者恶事,没有什麽强弱的不同,是「平等」的,一样做善、做恶,或者各式各样的善,或者各式各样的恶,这个力量都差不多,这样子。那麽「曾串习者」,不断的去做这种事,「曾串习者」。「彼于尔时,随初自忆」:这个那个人,这样的情形,临命终的时候,会出现什麽情形呢?「彼于尔时,随初自忆」,随他自已,初开始所想起来的那件事。一开始先想起这件事,是他自己想起来的。

  「或他令忆」,或者是别的人帮助他想来的,那麽他就想。「唯此不捨」,他唯独这一样事,他「不捨」掉,心裡面老是想念这个事。「不起馀心」,其它的做的善事,或者恶事,它都不起,不生起了。这可见那个《成佛之道》那个随强、或复随忆念,随强、随习、随忆念,正好是这裡的意思。一个强、一个习、一个忆念,分成这三段。

  未二、见相差别(二科) 申一、随强忆念

  彼于尔时,由二种因增上力故,而便命终。谓乐着戏论因增上力,及淨不淨业因增上力。

  这底下说就是「见相」的「差别」。前面是说「忆念」的「差别」,或者自己忆念,就是特别强力的业力,或者善、或者是恶。或者随初忆念,随你初开始忆念的那一个,就是那一个了,或者忆善、或者是恶,这是说「忆念」的「差别」。现在说「见相」的「差别」,看见什麽事情了呢?底下是分成两科。第一科「标由二因」,有两个原因。

  「彼于尔时,由二种因增上力故,而便命终」:这个「彼」那个众生在那个时候。「由二种」原「因」的力量,这个力量是很强大的力量,所以叫「增上」。「增上」,是强大的意思,由两种强大的力量的原因。「而便命终」,这个众生就死掉了,他就死了。

  「谓乐着戏论因增上力,及淨不淨业因增上力」:那「两种因增上力」呢?第一个,就是「乐着戏论因增上力」。这个「乐着戏论」,我们曾经讲过,讲过了。就是执着这种「戏论」,一切法都是假的,都是空无所有的,我们认为是真实的,所以在这裡虚妄分别。这个虚妄分别,和那个诸法实相是不相应的,是与所分别的法的实相是相违反的,所以这个「戏论」是没有意义,所以叫做「戏论」。也就是我们一般说是名言种子,名言种子做种种的假名,因种种的名字,而有种种的分别;因种种的分别,而有种种的烦恼,这些都是「乐着戏论因增上力」。而这样这个「乐戏论因」非常的广,所有的淨不淨业因都在内,包括了所有的惑业苦,一切的事情都在内。

  「及淨不淨业因增力」,在名言种子裡面特别的把这「淨不淨业」提出来,单独的算一种,这是什麽呢?有的只是内心裡虚妄分别;但是有的事情,你是经过了不断的重覆的创造,所以这个力量你就强大了一点,和其他的又有不同了。「淨不淨业」,就是这个善业和恶,或者是佛教徒,佛教徒做善事,做一般社会上的善事,又能够创造佛法裡面特别的有功德的事情,不同于社会一般的善事的。就是佛法裡面的戒、定、慧,你能创造这样的功德,当然就是「淨业」。可是没有成功以前,那麽都还在生死裡流转,它也发生作用,所以「淨不淨业因增上力」这是两种力量。前面「乐着戏论因的增上力,及淨不淨业因」的「增上力」这两种力量,这两种力量也就是影响你临命终的时候的心境,影响你将来去得果报,都受这两种业力的影响的。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