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0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03
寅二、远离处(分五科) 卯一、乘标
如是远离顺退分法,修习能顺胜分法时,乐住远离。
这是第五科,「安立瑜伽」这一科。分四科,「标、徵、列、释」。在第四科的「解释」裡边又分四科。第一科是「护养定资粮处」。这一科昨天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远离处」。
想要正式的修禅也应该注意这个「远离处」。这一科分五科。第一科是「乘标」。「如是远离顺退分法」,这个「乘标」这个字也是很有意思。「乘」,就是连接前一科的文,前一科是「护养定资粮」,你有「护养定资粮」的基础,你才可以,正好可以学习「远离处」了,是这样意思。
「如是远离顺退分法」,这个「如是」就是指前边这一段文,你能够受持清淨戒法、安住淨戒、你又能够密护根门,就是修根律仪、你又能够修悎寤瑜伽、于食知量、正知而住,你能够这样用功修行的话呢!就「远离」了「顺退分法」。这个「顺退分法」,就是你持戒不清淨、你不密护根门、你不修悎寤瑜伽、你不能够于食知量,你吃饭的时候,放开你的心情吃东西。你不正知而住,这就是「顺退分法」,这是随顺退堕的一种事情。现在前边「护养定资粮」这些事情,你都能这样学习就「远离」了「顺退分法」,就不退了,就一直地向前进步了。
「修习能顺胜分法时」,这个「顺退分法」的这种堕落的事情你远离了,你就有资格修习能「顺胜分法」,你就正式的可以修瑜伽了,可以学习这个四念住了。可是在这个时候「乐住远离」,你还需要欢喜在远离处住,大环境你还要注意的,不是你发心修行就可以了。但是你居住的地点,这裡边还有事情的。这是「乘标」。第二科是「总徵」。
卯二、总徵
云何远离?
乐住「远离」,什麽叫做「远离」呢?这是问,下面第三科「略释」。
卯三、略释
谓处所圆满、威仪圆满、远离圆满;是名远离。
「谓处所圆满」,就是说你修瑜伽所应该居住的地方是「圆满」的,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是「威仪圆满」,第三个是「远离圆满」,这三个圆满就叫做「远离处」。你才能够用功修行地。这是「略释」,下面第四科「广显」,就是详细的显示这三种圆满。分三科,第一科,是「处所圆满」。分两科,第一科是「徵」。
卯四、广显(分三科) 辰一、处所圆满(分二科) 巳一、徵
云何处所圆满?
「云何处所圆满」,怎麽叫做修学圣道所应该居住的地方是圆满了呢?这是「徵」。第二科,就「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出处所」。又分两科,第一科「别显」。「别显」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列」。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出处所(分二科) 未一、别显(分二科) 申一、列
谓或阿练若、或林树下、或空閒室。
怎麽叫做「处所圆满」?「谓或阿练若」,或者你居住的这个地方是个寂静处,这也可以。或者是在「林树下」,或者是在「空閒室」。那麽这就是列出来这个「处所圆满」。下边第二科,「解释」这个「处所圆满」,分三科。第一科是「空閒室」。
申二、释(分三科) 酉一、空閒室
山谷、岩穴、稻秆、积等,名空閒室。
前面这个列出来是先说「阿练若」。中间说「林树下」,后说「空閒室」。下面解释,先解释什麽叫「空閒室」。「山谷」,四面都有山,中间有一个谷,这是「空閒室」。第二种,是「岩穴」,高山上的岩石中有一个洞,那也是「空閒室」。「稻秆、积等」,那个稻草有茎,用那个茎搭一个茅蓬,搭一个小房子,那真是茅蓬了,这就叫做「空閒室」。「空閒室」是这样意思。
酉二、林树下
大树林中;名林树下。
第二个解释,什麽叫做「林树下」?「大树林中,名林树下」有树林子,其中你在那裡面,这个林裡边有树,在那儿居住。
酉三、阿练若
空迥塚间边际卧坐名阿练若。
这下面解释这个「阿练若」。「空迥」,「迥」是很远的地方;这个「空」,就是空旷,很远的地方。前边说出来山谷、岩穴;这个地方「空迥」,应该是平原的地方,但是离聚落、离城市很远,那个地方很空旷,你在那个地方住。「塚间」就是埋死人的地方,也是学习圣道应该居住的地方。「边际卧坐」,后边的文是「边际卧具」,这上面说是「边际卧坐」,就是你所坐的这些资具,你所卧的地方的资具,都是最下级的,你放在那儿,弃在地上都没有人要的东西,这样子就叫「阿练若」处。
未二、总摄
当知如是山谷岩穴稻秆积等,大树林中,空迴塚间边际卧坐、或阿练若、或林树下、或空閒室;总名处所。
这是第二科「总摄」,前边第一科是「别显」。现在是「总摄」。当知这样子的「山谷岩穴稻秆积等,大树林中,空迴塚间边际卧坐、或阿练若、或林树下、或空閒室;总名处所」。这就是修圣道的人应该居住的地方。
午二、释圆满(分二科) 未一、标
处所圆满,复有五种。
前边第一科是「出处所」,现在是第二科「解释圆满」。这处所是「圆满」,怎麽叫做「圆满」呢?「处所圆满,复有五种」这是标出来数目,下边第二科就解释这五种。第一「处所圆满」。
未二、释(分五科) 申一、第一处所圆满
谓若处所,从本已来形相端严,众所喜见,清淨无秽。园林池沼,悉皆具足,清虚可乐。地无高下,处无毒刺,亦无众多砖石瓦砾。能令见者心生清淨,乐住其中修断加行。心悦心喜任持于断:是名第一处所圆满。
「谓若处所,从本已来形相端严,众所喜见」,这个地方从久远以来,那个地方的形相就是很美好的,不是人工美,不是人把那个地方弄得很美,不是!本来就是很好。「众所喜见」,很多人都很欢喜,看见了都生欢喜心。「清淨无秽」这个地方。
「园林池沼」,那裡面有很多的花,有很多的树,还有「池」,还有「沼」。「沼」也是「池」。圆的叫做「池」;有弯曲的形相叫做「沼」。「悉皆具足」这地方都具足了。「清虚可乐」,这个地方很清淨很空虚,就是没有一切不如意的事情。
「地无高下,处无毒刺」,就是说这清淨无秽的解释。这个地方的地,你居住这个地方很平坦,这个地方没有「毒刺」,有毒的刺没有这个。「亦无众多砖石瓦砾」也没有。
「能令见者心生清淨,乐住其中」看见的人心就生清淨心,和这个城市的情形不同。「乐住其中」欢喜在这个地方住。「修断加行」,欢喜在这裡地方住修学圣道,来断烦恼。修行断烦恼的圣道加行,这样意思。「心悦心喜任持于断,是名第一处所圆满」,在这裡住心裡很欢喜,这每一天都用功,我天天努力修行将来一定有成就,心裡面也欢喜。「心悦」是对地点喜悦;「心喜」是在这个地方自己推测自己将来会有成就,心裡会「心喜」。「任持于断」,天天的把自己的功课,决定照着功课表都做好叫做「任持」。「于断」是甚麽?主要是断除一切贪忧的烦恼,断除一切烦恼。就是决定把这件事做好叫「任持于断:是名第一处所圆满」。这是第一个处所。
申二、第二处所圆满
又若处所昼无愦闹,夜少音声,亦少蚊虻风日蛇蝎诸恶毒触。是名第二处所圆满。
「又若处所昼无愦闹」,这以下是「第二」个「处所圆满」。说这个地方白天的时候,没有「愦闹」,没有这些杂乱、諠闹的事情。「夜少音声」,夜间不能说决定没有声音,但是很少!可能听见鸟叫,或者夜间鸟也不叫了,可能听出来有风声什麽的。
「亦少蚊虻风日蛇蝎诸恶毒触」,「蚊虻」这些事情也很少。这个「风日」是什麽东西呢?「风日」就是这些禽兽在那裡互相追逐叫做「风日」。我这麽样解释,我读书少,不知道我这麽解释对不对?或者你们再查一查。这个地方也少「蛇蝎诸恶有毒」的这些「触」,这些事情也是很少。「是名第二处所圆满」。下面是「第三」个「处所圆满」。
申三、第三处所圆满
又若处所,无恶狮子虎豹豺狼,怨敌盗贼,人非人等,诸恐怖事。于是处所,身意泰然,都无疑虑安乐而住:是名第三处所圆满。
「又若处所,无恶狮子虎豹豺狼」没有。没有这个「怨敌」、和这个「盗贼」和「人非人」,「非人」就是鬼神「等」,诸恐怖的事情,没有。「于是处所,身意泰然」在这个地方住用功修行,身心都是很安和的,都是很平安的。「都无疑虑」不会有什麽顾虑,唉呀!老虎来了吧?没有这些顾虑。「安乐而住」,在这裡一天用功心裡很快乐。「是名第三处所圆满」。
申四、第四处所圆满
又若处所,随顺身命众具易得,求衣服等,不甚艰难;饮食支持无所匮乏:是名第四处所圆满。
「又若处所,随顺身命」,这下面是「第四处所圆满」。又这个地方随顺生命的生存所需要的众具,所需要的众具也能随顺你有这些生命需要的众具,「易得」容易得到。「求衣服等,不甚艰难」,你不要要求容易,就不太难就好了。「饮食支持无所匮乏」因为你自己的时间都用于修学圣道,不能生产;所以就要乞求饮食了,这件事也能支持,无所匮乏,也不缺少也可以。「是名第四处所圆满」。下面第五个「处所圆满」。
申五、第五处所圆满
又若处所,有善知识之所摄受,及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居止,未开晓处能正开晓。已开晓处,更令明淨。甚深句义,以慧通达。善巧方便,殷勤开示,能令智见速得清淨:是名第五处所圆满。
「又若处所,有善知识之所摄受」,这个修行的事情,需要有善知识的关照,还要有善知识来照顾一下。「及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居止」,你要在这个地方住修学圣道,还要有智慧的和你同一志愿修学圣道的人在这住,不只是一个人,还有多少人和你同住,但这些都是思想相同的人,共同修学圣道的人。「未开晓处能正开晓」,就是若有善知识,或者有智同梵行者在这裡同住有什麽好处呢?有好处。就是「未开晓处能正开晓」,就是你修学圣道的事情,你对这个所学习的法门你还有不通达的地方,那个道理还隐藏在裡面没能显示出来,「能正开晓」,你的善知识有智同梵行者,能帮助你显示这个道理。
「已开晓处,更令明淨」,说有些地方我已经明白了,但是你的善知识能令你更进一步的明白那件事,使令你的智慧更增长了,所以「更令明淨」,心裡面没有疑惑的,没有无明的这些覆障。「甚深句义,以慧通达,善巧方便,殷勤开示」,这个「甚深」的「句义」,这个诸法实相的「甚深句义」,甚深文句所诠显的义理,是要用智慧才能通达的,那麽这种智慧自己可能不完全具足,需要善知识的帮助。「善巧方便,殷勤开示,能令智见速得清淨」,你的善知识能够「善巧方便」的「殷勤」的「开示」,不厌烦的一次又一次的讲解这个道理,能令你的智慧,令你的见地「速得清淨」,就是很快的就得成圣道了。「是名第五处所圆满」,这是五个处所,这叫做「处所圆满」。
辰二、威仪圆满(分三科) 巳一、徵
云何威仪圆满?
这是第二「威仪圆满」,分三科。第一科是「徵」。什麽叫做「威仪圆满」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标相」,标出来威仪圆满的相貌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标相
谓于昼分,经行宴坐;于初夜分,亦复如是;于中夜分,右胁而卧;于后夜分,疾疾还起经行宴坐。即于如是圆满卧具,诸佛所许大小绳床草叶座等,结加趺坐,乃至广说。
「谓于昼分,经行宴坐」,就是白天你又要「经行」又要「宴坐」;「宴坐」又要「经行」。你不可以一直的静坐,你要「经行」,要「经行」也要「宴坐」,就是两个威仪。「于初夜分」,就是白天是经行宴坐,那麽到夜间呢,夜间在「初夜」的时候,「亦复如是」,也是经行宴坐。「于中夜分,右胁而卧」,右胁卧在这个床上。「于后夜分,疾疾还起」赶快的要起来,不要贪睡。「还起经行宴坐」后夜分也是要起来经行要宴坐。
「即于如是圆满卧具,诸佛所许大小绳床草叶座等,结加趺坐,乃至广说」,就是「即于」,你在这个地方住,你这个若坐若卧,「即于如是圆满」的「卧具」,你卧的时候需要的资具,是什麽呢?是「诸佛所许」所同意的,或是「大」的「绳床」,或是「小」的「绳床」,若是小的绳床就是不能卧了只是能坐,大的绳床可以卧。「草叶座等」,或者是用草叶把它编织起来成为座,这等等。在这上面「结加趺坐,乃至到广说」。
午二、释义(分三科) 未一、结加趺坐(分四科) 申一、徵因
何因缘故结加趺坐?
这是前面是「标相」,标出来威仪的圆满的相貌,下面再加以解释分三科。第一科「结加趺坐」,分四科。第一科是「徵因」。就是什麽原因要加趺坐呢?「何因缘故结加趺坐」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是「总标」。
申二、总标
谓正观见五因缘故。
这是标出来数目,有五个理由要加趺坐的。「正观见」,就是你依据这个「正」,就是佛的圣教就是「正」,依据圣教很明显的看出来有五个理由。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列释」,分五科。第一科是「速发轻安」。
申三、列释(分五科) 酉一、速发轻安
一、由身摄歛速发轻安,如是威仪顺生轻安最为胜故。
「一、由身摄敛速发轻安」,由于你结加趺坐你这个身体,就「摄歛」在一起,不管是手或足,都是屈曲的,这个足屈曲的坐在这裡,就是「摄敛」。「速发轻安」,这样的坐法能很快速的令你得到禅定;得到禅定,然后才有轻安乐,从未到地定以上就开始有轻安乐。「如是威仪顺生轻安最为胜故」,这结加趺坐的威仪「顺生」,能随顺而不违背能够引生出来轻安乐,这是最殊胜的坐法,所以应该结加趺坐。
酉二、能经久时
二、由此宴坐能经久时,如是威仪不极令身速疲倦故。
「二、由此宴坐能经久时」这第二科。「由此宴坐」,因为你这样的结加趺坐的关係,或单加趺坐也可以,双加趺坐是最好。「能经久时」,能经过很长久的时间「能经久时」。「如是威仪,不极令身速疲倦故」,你这样结加趺坐的威仪「不极令身」,很快的就疲倦了,不会!能经很长的时间。这又是一个好处。
酉三、是不共法
三、由此宴生是不共法,如是威仪外道他论皆无有故。
「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这是第三个原因。这个结加趺坐的方法是「不共法」。「如是威仪,外道他论皆无有故」,这「由此宴坐是不共法」是标出来,下面这一句等于是解释了。如是结加趺坐,「外道」和这个「他论」,就是佛法以外的这些书,都没有说这种坐法的,所以是「不共」。
酉四、形相端严
四、由此宴坐形相端严,如是威仪令他见已极信敬故。
这第四个「由此宴坐,形相端严」这是一个标。下面「如是威仪」,这样结加趺坐的威仪「令他见已」,别人看见了以后「极信敬故」,对你也会生出信心、生恭敬心,这个「形相端严」。
酉五、佛等开许
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开许,如是威仪一切贤圣同称讚故。
「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开许」,这是第五个。这个结加趺坐是「佛佛弟子」,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十方三世佛。十方三世佛、十方三世佛的弟子「共所开许」,都大家共同的同意这件事。「如是威仪,一切贤圣同称讚故」,你这样的结加趺坐,「一切」的「贤人」、「一切圣人」都共同称扬讚歎它是最好的。
申四、结成
正观如是五种因缘,是故应当结加趺坐。
「正观如是五种因缘」,这是第四科「结成」。是「正观如是五种因缘」,五个理由。「是故应当结加趺坐」,所以我们佛教徒想要修禅,应该结加趺坐。
未二、端身正愿(分二科) 申一、别辨相(分二科) 酉一、端身
端身正愿者:云何端身?谓策举身令其端直。
「端身正愿者」,这是第二科「端身正愿」。这个威仪圆满,在「释义」这一科裡面分三科。第一科是「结加趺坐」。第二科是「端身正愿」,分二科。第一科「别辨相」,分二科。第一科是「端身」。「端身正愿者」是什麽意思呢?
「云何端身」,怎麽样端正他的身相呢?「谓策举身,令其端直」。「策举身」,这个「策」,就是你的内心下一个命令,你的心这样作意,运动自己的身体使令它端正,端严正直,而不能向前倾,也不能向后仰,也不能左右的倾斜,要它端正。
酉二、正愿
云何正愿?谓令其心离谄、离诈、调柔、正直。
这第二科,什麽叫作「正愿」?「谓令其心离谄、离诈、调柔、正直」,这就是叫作「正愿」。这个「令其心」,你在这裡坐内心裡面不要有谄曲,也不要有欺诈。如果你结加趺坐,这是你表现于外的形相,是个修行人的相貌;但是你内心裡若不修行,那就有欺诈的行为了!那麽你内心里面也可能另有所图,就变成了谄取了,谄媚了!所以你不应该这样子,应该远离谄曲、远离欺诈。
「调柔正直」,使令心裡面没有这个谄诈的烦恼,叫做「调柔」。心裡面是很真诚的就叫做「正直」。真实是外现的相貌是修行,而内心裡面也是真实修行,那就叫「正直」了。
申二、离盖障
由策举身令端直故;其心不为惛沉、睡眠之所缠绕。离谄诈故,其心不为外境散动之所缠扰。
「由策举身令端直故」,这是第二科「离盖障」。第一科是「别辨相」,辨出二个相:一个身相,一个心相,就是端身正愿。现在是第二科是「离盖障」。
「由策举身令端直故」,由于你内心的作意,使令身体「端直」。这样坐以后「其心不为惛沉睡眠之所缠扰」,你这个身体若「端直」的时候,你心裡面就不会「惛沉」、不会「睡眠」,不会有「惛沉睡眠」来缠扰你,使令你心裡容易明静,修止、修观都容易相应了。「离谄诈故,其心不为外境散动之所缠扰」,因为你心裡面没有「谄」,没有「诈」的原故,所以你的心就不为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就是「散乱」、动乱的境界了,就不会为这些事情所「缠扰」。因为你若是只有修学圣道,那是调柔正直;你若是另外有所希图名闻利养,那都是散乱的境界。你若能「离谄诈」,就不会有外面的境界所缠扰,散乱的境界所缠扰。
未三、安住背念(分二) 申一、徵
安住背念者:云何名为安住背念?
「安住背念者」,这是第三科。第一科「结加趺坐」。第二科是「端身正愿」。现在是第三科「安住背念」,分二科。第一科是「徵」。「安住背念者:云何名为安住背念?」这是怎麽叫做「安住背念?」这句话。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义」。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第一义
谓如理作意相应念,名为背念。弃背违逆一切黑品故。
「谓如理作意相应念,名为背念」,就是你在修止观的时候,你的身体是端直,策身令其端直,你心裡面呢「如理作意」,如你所学习的法门的道理去作意,来警觉你的心,这样相应的念,就名为「背念」,叫做「背念」。为什麽叫做「背念」呢?「弃背违逆一切黑品故」,就是你弃捨了,这个「背」,就当弃捨讲。弃捨了违逆圣道,一切有过失的这些心理活动「黑品」,这些染污心都弃捨了。你能按照你所学习的法门如理作意,当然是一切染污心都不现行了,这就叫做「背念」。这是「第一义」。下面是「第二义」,有第二个道理的解释。
酉二、第二义
又缘定相为境念,名为背念。弃背除遣一切不定地所缘境故。
「又缘定相为境念,名为背念」,又你是「缘」这个「定相」。「定相」,就是你修这个三昧,它有一个所缘境,在那个所缘境上安住其心,那就叫做「定相为境」。你的心就是去观,注意的去观察那个「定」的「相」貌,就是明静的境界为境,这样的心念,就叫做「背念」。因为什麽呢?「弃背除遣一切不定地所缘境故」,就是弃捨了,也就是「除遣」、排遣出去一切不定散乱虚妄分别的所缘境,都弃捨了,所以叫做「背念」。
巳三、结
如是名为威仪圆满。
这是把这一段文结束了,就叫做「威仪圆满」。这「威仪圆满」一共是分三科。第一个是「结加趺坐」。第二个「端身正愿」。第三个是「安住背念」。
辰三、远离圆满(分四科) 巳一、徵
云何远离圆满?
这是第三科。分四科,第一科是「徵」。「云何」叫做「远离圆满」呢?下面第二科是「标」。
巳二、标
谓有二种。
「有二种」远离圆满,这是标出来数目。第三科是「列」出来这二种。
巳三、列
一、身远离,二、心远离。
这是列出来。下面第四科「解释」,解释裡面先解释「身远离」。
巳四、释(分二科) 午一、身远离
身远离者:谓不与在家、及出家众,共相杂住,独一无侣:是名身远离。
这个「身远离」,就是你的身体要有所「远离」,「远离」什麽呢?不和那些「在家」人和「出家」人在一起住,不要这样子。「独一无侣」,独你一个人,没有其他的伴侣,「是名身远离」。这前面在「处所圆满」裡面,那个第五个「处所圆满」裡面,「又若处所有善知识之所摄受,及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居止」,这个善知识有可能不是和你同住,但是不是距离的太远。在《清淨道论》上也说到这件事,就是你住的地方和善知识,随时可到那个地方去,不是太遥远的地方,这个「及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居止」这可见他是和你在一起住的,这句话。而这上面说呢,「不与在家、及出家众共相杂住,独一无侣」,这表示不是同一志愿的人不要在一起住!这个思想不同的人,不是修同一个法门的,要有距离好一点。是名「身远离」。
午二、心远离
心远离者:谓远离一切染污无记所有作意,修习一切其性是善能引义利定地作意、及定资粮加行作意:是名心远离。
第二科是「心远离者:谓远离一切染污无记所有作意」,就是你内心裡面修止观的时候,要「远离一切染污」不清淨的心理,这不清淨心一现起来立刻要把它消除。「无记」,远离一切「无记」的,也不是染污的,也不是不染污的。你不能说它是染污;也不能说它是不染污,这样的心理活动也要远离。但是你如果是依据修多罗,依据佛菩萨的开示的法语,不管你是修不淨观也好;你修缘起、无我观也好;那你修这个持息念、数息观也好;或者是修诸法实相观也好,这都是善,而不是「无记」,不是属于「无记」。因为你有这样的智慧作观察,那都是属于善,而且还都属于无漏的善法,不是「无记」。这上面倒是说得非常清楚,远离这个也不是善,也不是不善,这「无记」要排出去,这样的作意,你不要容受它。
「修习一切其性是善能引义利」,你内心裡面的作意是什麽呢?就是一定要在「善」的范围内。因为你有出离的愿,你心裡面想要得涅槃,你有这样的愿,你想要见诸法实相这样的愿,由这样的愿发出来的止观,那都是「能引义利」的。「能引义」就是涅槃的因,叫做「义」。这个「利」就是涅槃果了。它有堪能引出来涅槃的因果,就是圣道的因果。
「定地作意,及定资粮加行作意」,你修行属于善的这种作意,那它就不出这个范围的。一个是能引义利的,如果说这是涅槃,那就属于智慧的范围内。如果说能引义利的「定地作意」,就是使令你心裡面能得到四禅八定的这种作意。「及定资粮加行作意」,这个「定地作意」是指果说的;「定资粮加行作意」是定的因说的。这两种。这样的作意「修习一切其性是善」,你这样的作意,能引义利,引出什麽义利呢?一个「定地作意,及定资粮加行作意」。「是名心远离」。「心远离」是这样意思。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一○○三页:
远离一切染污无记所有作意等者:不如理作意,是名染污作意。非如理非不如理作意,是名无记作意。此二作意说应远离。如理作意其性是善说应修习。此复有二:一、谓能引义利及与定地作意。二、谓定资粮及定加行作意。
「远离一切染污无记所有作意等者:不如理作意,是名染污作意」,你的作意不符合佛陀所说的修行圣道的作意,那就是「染污作意」。用这样的分际来观察的时候,如果你不是修学圣道,你去修学世间善法,那麽在这个范围内来观察,那就是「染污作意」。所以这裡面说「不如理作意」,是包括世间善法的作意,是名「染污作意」。
「非如理非不如理作意」,「如理」就是善,「非不如理」就不是恶。也不是善;也不是恶的作意,「是名无记作意」。「此二作意说应远离」这二种作意,一个「染污」作意,一个「无记」的作意,都应该弃捨。「如理作意其性是善说应修习。此复有二」,这个如理作意是善的作意,还有二种不同:「一、谓能引义利及与定地作意。二、谓定资粮及定加行作意」。这是分这麽二种。这样说「谓能引义利」,那这个「义利」就是指涅槃说的,涅槃的因果,这是智慧。「及与定地作意」,那这是属于奢摩他的「定地」,一个定、一个慧。「谓定资粮及定加行作意」,这个地方有点分别。这「定」的「加行」,是属于煖、顶、忍、世第一的范围;「定资粮」是在四加行之前的那个阶段,你在准备修行的因缘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作意。这样子这个范围就宽了,就是外凡和内凡都包括在内了。
卯五、结摄
如是此中,若处所圆满、若威仪圆满,若身远离、若心远离:总摄为一,说名远离。
「如是此中,处所圆满」,这是第五科「结摄」。「如是此中,若处所圆满、若威仪圆满,若身远离、若心远离:总摄为一,说名远离」,这个「远离处」,这一段也说完了。
寅三、心一境性处及障清淨处(分二科) 卯一、别辨(分二科) 辰一、心一境性处(分三科) 巳一、出体性(分四科) 午一、徵
云何心一境性?
这是第三科。第一科是「护养定资粮处」,第二是「远离处」,现在是第三科「心一境性处及障清淨处」。这两个处合而为一合成一个科。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别辨「心一境性和障清淨处」。分两科,第一科是「心一境性处」,分三科。第一科「出体性」,说出来什麽叫做「心一境性?」分四科,第一科是「徵」。「云何心一境性?」心一境性,这句话是什麽意思呢?这是「徵」,第二科是「标」。
午二、标
谓数数随念同分所缘,流注无罪适悦相应,令心相续:名三摩地,亦名为善心一境性。
「谓数数随念」这是一句,「同分所缘」这又是一句,「流注无罪适悦相应」这又是一句。「令心相续:名三摩地」,这就是把这个「心一境性」的大意标出来了。下面第三科就「解释」。「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数数随念」,先解释这第一句「数数随念」。「令心相续:名三摩地,亦名为善心一境性」。这下面解释这个「数数随念」,分两科。第一科是「徵」。
午三、释(分四科) 未一、数数随念(分二科) 申一、徵
何等名为数数随念?
这个「数数随念」这句话是什麽意思呢?下面的解释当然是很圆满,现在我想简单的解释。假设你是修定,你选择好了这个所缘境,你心安住在所缘境上要「数数随念」,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重覆的忆念这个所缘境,一次又一次的忆念这个所缘境,这叫做「数数随念」。这样子做有什麽好处呢?就是妄想不容易进来,就是它来了你很快会发觉,就把它驱逐出去了。「数数随念」,随顺。这个随有一个不弃捨的意思,你一直的要念这个所缘境,忆念这个所缘境。一直的忆念所缘境,你的心就不会散乱,就不会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这个初开始静坐的人,因为腿疼,腿疼所以不容易惛沉;那麽它的问题就是散乱,跑到别地方去打别的妄想。但是你若数数随念,就没有这个问题,等到这个腿子痛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就容易惛沉。因为腿子不痛所以容易惛沉,所以你若数数忆念,也会感觉到,立刻会发觉有惛沉,发觉惛沉这件事,惛沉有轻重的不同。昨天曾经说过:你们提出这个问题曾经说过了,你减少饮食,当然也不会太少也不行;你若减少饮食,这惛沉决定会减少,就是睡眠都减少,你夜间睡觉是应该要睡觉的都会减少。静坐时候它这个惛沉也不会很重,轻微的还可能有;但是你若是数数随念的时候,你会发觉这件事。发觉这件事的时候,因为惛沉是轻微的也很容易把它排出去,不是难;若是你的惛沉重,不容易排除!你没有力量排除它,惛沉来了就像睡觉一样了,完全没有办法排除出去,就是你想:唉呀!我现在是惛沉了,立刻又睡着了,你没有办法!
现在这裡面说「数数随念」,就表示惛沉不重,这个散乱也不会重,所以很容易会得三摩地,这个「数数随念」是这样意思。这是「徵」。「何等名为数数随念?」这是问。第二科「解释」。
申二、释
谓于正法听闻受持,从师获得教诫教授增上力故,令其定地诸相现前。缘此为境,流注无罪适悦相应,所有正念随转安住。
「谓于正法听闻受持,从师获得教诫教授增上力故,令其定地诸相现前」,就是说这个修行人于「正法听闻受持」就是佛的十二分教,这总相说就是十二分教。「听闻受持」,你能够听善知识的讲解,讲解以后你能够领纳在心裡而不忘失,这叫「受持」。不能说听了这一遍,就和没听一样,那就没有「受持」了;现在是说你「受持」。
「从师获得教诫教授」,这上面说这个利根人倒不须要有一个人来讲解这个佛法,他不是!他自己可以阅读。这个「听闻」这句话包括自己阅读,我不须要有善知识来讲解,我自己去阅读《瑜伽师地论》,我自己去阅读《大般若经》,我自己去读《大智度论》,这也是可以的。但是若是自己阅读的能力不够,那你就得要「从师获得教诫教授」,要随顺的去亲近。这个「从」这个字就是亲近,你要亲近一个善知识,从那裡「获得教诫教授」。他告诉你,他开导你,这个事情不可以作,这个事情可以作;但是善知识的「教诫教授」也一定要符合修多罗,符合佛所说的法语,佛开示这个法门也要符合,要符合佛所说的才可以。如果是这个善知识开示的不符合佛意,那还是有问题。所以我们从这地方看出来,初发心学习佛法这个事,是很难很难!初发心的人,他本身的这个择法眼不具足,谁是善知识?谁是恶知识?不知道,那就凭你的运气了!所以这个地方,所以若是能遇见佛出世的时候,真是有善根了!
「谓于正法听闻受持,从师获得教诫教授增上力故」,你自己有能力阅读经论,这个经论你阅读了以后,他有个增上的力量。这个法,佛的法语有增上力,有强大的力量「令其定地诸相现前」,「从师获得教诫教授增上力故」,从你的老师开导你这法门的时候,他也是有个强大的力量「令其定地诸相现前」,也有这个力量。这个「定地诸相现前」,不是说你一下子就得禅定,不是这个意思。这个禅定,你修习这个法门的时候「诸相现前」,就是像前面所开导的,道前的资粮这些事情。你要把地点选择好,然后你也要安住淨戒这些事情,这都是「定地诸相」。这个「定地」,你前面方便的事情,正式开始修行的时候,当然就是要选择一个所缘境,那也是「定地诸相」,也是定地诸相之一。这个时候你这个所缘境,你自己选择好了,你结了加趺坐,所缘境选择好了,你这个忆念就安住在所缘境,这个叫做「定地诸相现前」。
「缘此为境,流注无罪适悦相应」,你选择好了这个所缘境,或五停心观,或者修四念住,都是要有所缘境的。你「缘此」,你这一念清淨心是能缘的,那个所缘境是你所缘的,「缘此为境,流注无罪」,这个「流注」就是相续的,像水一直的向下流,或者房子下雨了,从房簷下滴这个水滴,一滴一滴的叫「注」。「流注」的时候「无罪适悦相应」,这下面有解释。你的正念,念这个所缘境的时候,相续清淨无染没有罪,而「适悦相应」,就是很舒服很喜悦这叫「相应」。「所有的正念,随转安住」,你那个能缘所缘境的正念,「随转」安住,随顺这个不管心也好,其他一切法也好,刹那刹那的相续下去,你安住不动,这就叫做「数数随念」。
未二、同分所缘(分二科) 申一、徵
云何名为同分所缘?
这是第二句。第一句「数数忆念」说完了。下面是「同分所缘」是第二句,现在解释「同分所缘」。「云何名为同分所缘」,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辨相」,辨这个「同分所缘」的相貌。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辨相
谓诸定地所缘境界,非一众多种种品类。缘此为境,令心正行,说名为定:此即名为同分所缘。
「数数忆念」这句话,它所表达的意义是偏重于你的正念这一方面说的。这个「同分所缘」,是偏重于所缘境这方面说的,这是有一点不同的。「谓诸定地所缘境界」,你修这个定也是各式各样的。你若修不淨观,我们看佛在世的有些阿罗汉,佛最初让他修不淨观,他修了不淨观,不淨观的最后就是白骨观,这样的所缘境;就像九想观,那是九个所缘境,一个一个所缘境,最后就是白骨作所缘境。这个白骨的所缘境你修成功了的时候,这个人看一切人都是白骨,自己也是白骨,看一切人也都是白骨,走在大街上所有的人都是白骨,全世界的人通通是白骨。然后佛就开示这个人修无我观,就得阿罗汉道了!所以这个是「谓诸定地所缘境界」。
你若修不淨观,它还有很多的「非一众多种种品类」的所缘境界。你若修无常观、修无我观,譬如观色、受、想、行、识无常、无我,修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前面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这个所缘境都是不同的。「定地所缘境界,非一」,不是单一的所缘境,是「众多种种品类」的所缘境。「缘此为境」你以此为你的所缘境,「令心正行说名为定」使令你的心明静而住,而不惛沉、也不散乱,叫做「正行」。使令你的心「正行」,这就叫做「定」。「此即名为同分所缘」,这叫「同分所缘」。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一○○四页:
缘此为境,令心正行等者:谓于所知事,同分所缘一切影像,平等平等任持心故,义如决择分说(陵本六十三卷八页)。
那一段,那裡就是说这个文。前边是辨「同分所缘」的相貌,下面解释这个名字,什麽叫做「同分所缘?」一是「问」。
酉二、释名(分二科) 戌一、问
问:此所缘境是谁同分说为同分?
这个「同」这个字,这个此和彼是相同的,「同」字是这个意思。现在这修行人的「所缘境」,叫做「同分所缘」,它和谁相同?就是这麽意思。「此所缘境是谁」的「同分」说明为「同分」呢?这是第一个是「问」,下面第二个是「答」。
戌二、答
答:是所知事相似品类:故名同分。
「是所知事」的同分,与「所知事」是相似的一类的,「品」就是「类」,「故名为同分」。譬如说是:你在这个坟墓那裡看见一个死尸,看见死尸,然后你回到你的住处,心裡面就修不淨观,你心裡面就现出这个死尸的相貌。现出这个相貌是你的所缘境,你现出来的这个死尸的相貌,和你在坟墓那裡看见的那个死尸是一回事?是两回事?所以这上面就是说,「是所知事相似品类」。这个「所知事」,就是在坟墓地裡看见那个死尸,叫做「所知事」;你内心现出来的那个死尸是那「所知事」的「相似」,彼此相似的一类。是这麽回事情!我昨天吃了馒头,我眼睛看见这个馒头;你今天心裡面又想起来昨天吃的馒头。这个馒头和昨天那个馒头就是叫做「同分所缘」。你的眼耳鼻舌身,这个前五识所看见的境界叫「所知事」;你第六识忆念前五识所见的境界那就是「同分所缘」,就是「相似」的「品类」,「故名同分」。它们两个不是一回事,但是有关係,「故名同分」所缘。
未三、流注适悦相应
复由彼念,于所缘境无散乱行、无缺无间,无间殷重加行适悦相应而转:故名流注适悦相应。
这是解释第三句「流注适悦相应」。「复由彼念」,这位修行人他在静坐的时候,由于他从经论上,从学习佛法得到的正念,佛法裡面、经论裡面告诉你这是正念,你依据经论这样学习,你心裡面就出现一个正念。「由彼念于所缘境无散乱行」,你这个正念观这个「所缘境」的时候不散乱,没有其他的杂乱的妄想来干扰你,你心裡面一直是正念,念所缘境、不散乱。这个「行」,就是你的心「无散乱」的心行。「无缺无间」,这个也不「缺」也不「间」。这个「缺」就是缺少,前一刹那你无散乱心,后一刹那就散乱了,你这「无散乱行」有所缺少了。
譬如说我昨天修行,我今天就放假了,那麽今天你的功课就缺少了。「无间」,「间」是閒杂,其他的杂乱妄想跑来了,就使令你这个无散乱的境界变成散乱了,这叫「间杂」。这个「无缺」,是在时间上说的,在时间上你没有缺少,一直是无散乱转。这个「间」,就是你打了妄想,这妄想进来了,就把你这个清淨无散乱破坏了,变成散乱了,就是「间杂」。其实这「无缺」和「无间」,其实是一回事。约时间来说是「缺」;约事实来说就是,由外面边的杂乱妄想来干扰你,叫做「间杂」。
「无间殷重加行」,你能够用功修行,一直的保持无散乱转,就「无间」。「殷重加行」,这个「殷重」就是你这个正念有力量,正念有力量这个杂乱妄想不能干扰你,你这样子用功修行叫做「加行」。「适悦相应而转」,你这样用功修行的时候感觉到喜悦,心情很快乐,这个生理上也感觉到舒服;心理上也感觉到喜悦。有这样的事情,与你的内心相应。「而转」,就是相续的这样子下去,「故名流注适悦相应」。这句话这麽讲。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一○○四页:
于所缘境无散乱行等者:此即九种心住中专注一趣应知。由无色等十相令心散乱,说名无散乱行。
「于所缘境无散乱行等者:此即九种心注中专注一趣」,「九心住」裡面有一个住,叫做「专注一趣」。这裡面说是流注适悦相应,就是那个「专注一趣」的境界「应知」。「由无色等十相令心散乱,说名无散乱行」,这个「色等十相」,色声香味触,还有贪瞋痴再加个男女,一共是十个行相。你心裡面在修止观的时候,没有这十种相来干扰你,叫「名无散乱」转,就是「无散乱行」。这是把这「流注适悦相应」这一句解释完了。
未四、无罪适悦相应
又由彼念,于所缘境无有染污、极安稳住,熟道适悦相应而转:故名无罪适悦相应。
这个「流注适悦相应」、「无罪适悦相应」,这分成两句。前面只是一句「流注无罪适悦相应,令心相续:名三摩地」,这一句分成两句。「流注适悦相应」这一句解释完了,现在第四句「无罪适悦相应」。
「又由彼念,于所缘境无有染污」,你的正念在所缘境上,一直的没有染污。你若是这个时候,忽然间有贪心出现了,有瞋心出现了,有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乡里寻思、不死寻思,有这些妄想进来了,就是染污了。你正念失掉了,你的心理染污了。现在这修行人哪,正念有力量「于所缘境无有染污」,没有这些染污,你「极安稳住」,非常的安稳,很自在的住。「熟道适悦」,这个心裡面非常的熟练,而不是特别生疏,不是那样,就是很自在的。「适悦相应」,很喜悦生理上也有适悦的感觉,就是前五识,而第六意识也有喜悦相应而转,「故名无罪适悦相应」。所以这「适悦相应」,有两种不同。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一○○四页:
于所缘境无有染污等者,此即九种心住中等持应知。由无种种欲恚害等诸恶寻思,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名无染污。由无加行无功用任运转道,说名极安隐住熟道而转。
「于所缘境无有染污等者,此即九种心住中等持应知」,就是「九种心住」最后一个住叫「等持」。「由无种种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等「诸恶寻思」,这些有过失的寻思,没有这个寻思。「贪欲盖等诸随烦恼」贪欲盖、瞋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这些都是「随烦恼」。这个「随烦恼令心扰动」这个「随」字,我们的心常有烦恼随逐它,心就为烦恼所污染了,那麽叫做「随烦恼」。这样子所有的烦恼都叫做「随烦恼」。这是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有根本的烦恼,就是贪、瞋、痴是根本的烦恼。其它的忿、恨、恼、覆、诳、谄、骄这些是「随烦恼」。就是遇见不同的境界也还是贪、瞋、痴,但是有不同的相貌,有轻重的不同,那就叫做「随烦恼」。「名无染污」。
「由无加行无功用任运转道,说名极安隐住熟道而转」,这个「无加行无功用」,到了这个程度的时候,你内心的止观是「任运转」,这个时候叫做「极安隐住熟道而转」是这样的意思。后面还有解释,这下面是第四科「结」。
午四、结
是故说言数数随念、同分所缘、流注无罪、适悦相应、令心相续:名三摩地;亦名为善心一境性。
「是故说言数数随念、同分所缘、流注无罪、适悦相应、令心相续:名三摩地」,这样说呢,那浅一点说就是九心住,九心住最后一个住就是等持。等持,就是「三摩地」了。「亦名为善心一境性」,这是佛教徒有出离的愿,他要这样修行这个三摩地就是「善心一境性」;如果没有出离的愿,像外道所修行的他们也能够得到这样的境界,那就不是善了。
巳二、辨品别(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毘钵舍那品。
这是第二科「辨品别」,辨这个品别。这个九心住裡面「心一境性」这一科,第一科是「出体性」已经解释完了。现在是「辨」这个「品别」,就是辨别这个心一境性,它还有不同的类别的,辨别这件事。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复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毘钵舍那品」:「奢摩他」就是属于止,「毘钵舍那」就是属于观。有止的品,有观的品,有这二种类别,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辨」,就是说明这二个品类。
午二、辨
若于九种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若于四种慧行中,心一境性:是名毘钵舍那品。
「若于九种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若是这个「心一境性」,是属于「九种心住中」的「心一境性」,那就是「奢摩他品」,就属于止了。
「若于四种慧行中,心一境性」,有四种智慧的观察,那样的心一境性,那就是「毘钵舍那品」了,就属于智慧了,有二种不同。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就加以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先解释「九种心住」。分二科,第一科是「徵」。
午三、释(分二科) 未一、九种心住(分二科) 申一、徵
云何名为九种心住?
「九种心住」是什麽意思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明体相」,就是说明九种心住的体相,它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是「略标」。
申二、释(分三科) 酉一、明体相(分二科) 戌一、略标
谓有苾刍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为九种心住。
这就是「略标」出来九种心住的名字,把它标出来。
戌二、别显(分九科) 亥一、内住
云何内住?谓从外一切所缘境界,摄录其心繫在于内,令不散乱。此则最初繫缚其心,令住于内不外散乱:故名内住。
「云何内住?」这下面第二科是「别显」,一样一样的显示出来它的相貌。分九科,第一科,先显示这个「内住」的相貌。
怎麽叫做「内住」呢?「谓从外一切所缘境界,摄录其心繫在于内,令不散乱。此则最初繫缚其心,令住于内不外散乱:故名内住」。怎麽叫做「内住」呢?「谓从外一切所缘境界」,就是我们没有修奢摩他的时候,我们的心都是在外面,在外面色、声、香、味、触、法上面,色、声、香、味、触,是我们的所缘境界。我们在那裡妄想分别,在那裡面做种种的颠倒迷惑的事情。现在修行了的时候呢?就是从这外面的攀缘境界「摄录其心」,把它抓回来,把你这攀缘的心把它「摄」。「摄」,就是抓住它。这个「录」,就是约束它,叫它不要乱动。把它捉回来叫它不要动,是这个意思「摄录其心」。
「繫在于内」,这个「繫」,就是把它绑住它,绑在「内」裡面,「内」裡面就是你要修奢摩他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所缘境,你把你这个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但是它用「繫」这个字,「繫」是用绳子绑起来,就表示你要特别的努力才可以。「令不散乱」,叫你这个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不要胡思乱想,不要东想西想的。「此则最初繫缚其心」,这时候是最初开始的时候,把你的心抓住它,「令住于内」所缘境上,不到外面去散乱,「故名内住」。就是这样的意思。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一○○五页:
从外一切所缘境界等者:色、声、香、味、触处,名外一切所缘境界。念增上力防护其心,不令趣入流散驰聘彼彼境中,是名摄录其心。
「从外一切所缘境界等者:色、声、香、味、触处,名外一切所缘境界」,不包括法,第六意识所缘的法不在内。只是前五识「色、声、香、味、触处,名外一切所缘境界」。「念增上力防护其心,不令趣入流散驰骋彼彼境中,是名摄录其心」:「念增上力」,这个「念」就是念佛这个念,也就是忆念的念;就是你的记忆力,明记不忘,叫做「念」。我记住这件事不忘,叫做「念」。这个「念」,它有一种力量,这个力量也很强大的。「防护其心」,就是防止保护这一念心。怎麽叫做「防护其心」呢?「不令趣入流散驰骋彼彼境中」,不要叫这一念心跑到外面的色、声、香、味、触的境界上「流散驰骋」,在那裡跑来跑去,不叫它这样子。「是名摄录其心」是这样意思。
就是这个「内住」,就是你选择一个所缘境,把这个心从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抓回来,安住在所缘境这裡,就这样叫「内住」。
亥二、等住
云何等住?谓即最初所繫缚心,其性麤动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于此所缘境界,以相续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细遍摄令住:故名等住。
「云何等住」,这个「等住」怎麽讲呢?「谓即最初所繫缚心,其性麤动」,就是说你最初一开始修奢摩他止的时候,你把你那一念心,「麤动」的心抓住了,把它繫缚住。「其性麤动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那个心从无始劫来习惯了自由,东想西想,特别的粗,不是特别的微细。这个心在一切境界上活动的时候,只是概略的认识了,不是微细的境界,所以叫做「麤」。这个「动」,就是乱的意思,这裡想一想,又跑到那个地方去了,所以叫做「麤动」。「未能令其等住遍住」,你初开始这个内住的时候,你这个正念的力量,不能使令你这一念心「等住遍住」,没有这个力量。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一○○五页:
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者:若心不能安住平等捨位,名未等住。若于所缘不能遍摄令住,名未遍住。
「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者:若心不能安住平等捨位,名未等住。」:「平等捨位」,这个「平等」就是不散乱,也不惛沉叫「平等」。我们没有修奢摩他的人,我们的心就是二个相貌:一个是惛沉;一个是散乱。这惛沉包括睡觉、打瞌睡,是惛沉。我们的心不是惛沉睡眠,再不然就是散乱,东想西想,这是不平等。现在你若是想要静坐,修奢摩他的止的时候,要叫他「平等」;就是也不惛沉、也不散乱。不惛沉就是明,明了的明,日月的明;不散乱,就是不动乱,就是寂静,就是明静,这时候就叫做「平等」。「能住平等」。「捨位」,「平等捨位」,就把这惛沉也弃捨了,把散乱也弃捨了,叫这个心明静而住,这就叫做「能安住平等捨位」。但是初开始修行的时候,没能达到这个境界,叫「名未等住」。这「未等住」怎麽讲?就是这麽讲。
「若于所缘不能遍摄令住,名未遍住」:「若于所缘」,若是你在所缘境上,你这个心安住在所缘境的时候,这个时间是刹那刹那的相续下来。「不能遍摄令住」,可能是一开始选择一个所缘境的时候,也可能安住在那裡没有动;但是忽然间又跑了,刹那刹那的,你不能普遍的、不能够时时的相续不断地叫他安住不动,你不能,所以叫做「不能遍摄令住」是这样意思。
这裡面有个意思,就算你开始用功的时候,你前一念也可能有一秒钟,可能有二秒钟,可能是有一分钟,心裡面是「等住」了,是明静而住;但是下一分钟,就不行了。要「遍住」呢?一秒钟一秒钟,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普遍的心裡面是明静而住的,那就叫「等住」,亦名「遍住」。现在你「未能令其等住」,就算是你「等住」,而不能「遍住」。这是初开始用功就是这个样子嘛!那麽这样的情形怎麽办呢?
「次即于此所缘境界,以相续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细遍摄令住:故名等住」,县在是这样意思。前面你是内住了,现在要继续进一步,你要「等住」要这样子,这样说这个「等住」,就包括那个「等住」又包括那个「遍住」,包括这个意思。
「次即于此所缘境界,以相续的方便」,相续的方法,就是你要加强你的念力,叫它一秒钟一秒钟,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的相续的方法,叫它继续的明静而住,那就是加强你的念力,「以相续方便」。「澄淨方便」,这个水溷浊就是不澄清,叫它不要动,水就逐渐逐渐地澄清了;这个就是令我们的心,我们原来这个心,不是贪就是瞋,各式各样的污浊都是污染了,现在你叫你这个心安住在所缘境上,就是没有这个贪、瞋、痴的境界了,你就把所有的是染污的都排除出去。用你这个念力像这个房子这个门,像有个守门的人:善人可以进来;恶人不可以进来。这个守门的人有这个作用!这个善人可以进来,恶人不要进来,你用功修行的时候你这个念心所,这个念就是给清淨的念叫它进来;这个染污的把它排除出去。这个念心所有这个作用,这就叫做「澄淨方便」。一方面叫它继续明静而住;一方面叫所有的染污心都排除出去,那麽就叫「澄淨方便」。
「挫令微细」,你强迫的叫你这个心「微细」。这个「微细」,实在就是寂静,叫它寂静下来不要动乱。「遍摄令住」,就是刹那刹那的,一秒一秒钟的,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的普遍的约束你的心,叫它明静而住不要动乱,「故名等住」。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一○○五页:
以相续方便,澄淨方便者:谓由无间殷重加行,令心相续住一所缘,是名相续方便。止息诸恶寻思及随烦恼,由是因缘令心清淨,是名澄淨方便。
「以相续」的「方便」,「澄淨」的「方便」,这是二个方便。「谓由无间殷重加行,令心相续」无间断。「殷重」,就是加强你的这个正念的力量,「令心相续」明静而住,「住一所缘,是名相续方便」。「止息诸恶寻思及随烦恼」,就是这个贪欲盖,瞋恚盖这些。「由是因缘令心清淨,是名澄淨方便」。这个「等住」说完了,现在说到「安住」。
亥三、安住
云何安住?谓若此心虽复如是内住等住,然由失念于外散乱,复还摄录安置内境:故名安住。
「云何安住?谓若此心虽复如是内住等住,然由失念于外散乱」,说是这个修行人,他虽然是「此心虽复如是内住」也是「等住」了。「然由失念」,「然由」你这个正念又失掉了,初开始用功的人就是这样子。这个「失念」能保持住,短时间可以,长时间就不行。但是初开始能保持住三分钟就不错,保持五分钟也蛮好了。但是到时候是新的,过了五分钟就不行了,这个念,「失念」了。「于外散乱」又跑到外面的色、声、香、味、触去,去打妄想去了。
「复还摄录安置内境」,那怎麽办呢?你再把它抓回来,又把它抓回来,「安置」到内裡面的所缘境,这叫做「安住」。这「安住」是这个意思。但是初开始用功的时候,也坐一个钟头,一开始可能心裡面在这「内住」,一下子跑了,跑了很久也不回来,等到一开静了,唉呀!我打妄想了,才知道。
亥四、近住
云何近住?谓彼先应如是如是亲近念住,由此念故数数作意内住其心,不令此心远住于外:故名内住。
「云何近住」,这是第四「近住」。「谓彼先应如是如是亲近念住」,就是你一开始修行的时候,开始静坐的时候,你应该这样子这样子。「亲近念住」,就是你心裡面有这麽一个愿望,我希望我坐在这裡,能够接近这个定的境界,接近这个「念住」就是定的境界。这个正念安住在所缘境,我希望我能够与它接近,希望能成就这个境界,「应如是如是亲近念住」,这个「亲近」,就是与它接近。
「由此念故」,你最初有这麽一个愿,有这样的「念」,我要成就,使令这个念住能现前。「数数作意内住其心」,你一次又一次的警觉你的心。「作意」,这个「作」,有个警觉的意思。警觉你的心,「内住其心」,你再反观我现在是不是安住在所缘境上了,你常常要动起了这样的心。我现在是不是这个正念住在所缘境上了?常常心裡要做这个念,「数数作意内住其心」。「不令此心远住于外」,不要叫这个心,跑到色、声、香、味、触上去活动,「故名近住」。
这样这个地方,实在就是「数数作意」这个地方,这个「近住」就是「数数作意」,使令这一念心叫它安住在所缘境上,就是这个意思。「数数作意」,就是你静坐心裡面明静而住,过一会儿,你就反问自己,我的正念是不是安住在所缘境上呢?是不是打妄想了呢?你这样子「作意」,叫「数数作意」。
那个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上,他就是提到这一点。他说那个奢摩他,你学习奢摩他的时候,你要数数作意。你要反省自己我是不是亲近念住了呢?是不是打妄想呢?他那上面也是有这样的方法,你静坐就是要用这个方法。那麽这就叫做「近住」。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一○○五页:
谓彼先应如是如是亲近念住者:如前已说。为守护念,为于境无染,为安住所缘,名为念住,乃至广说。由此三相善住其念,故名念住。(陵本二十八卷十七页)。今说如是如是亲近念住,义应准知。言亲近者:谓于此中由正修习闻所成慧,故名亲近。又由修习了相作意,故名亲近。如摄事分说(陵本八十七卷十七页)。
「谓彼先应如是如是亲近念住者:如前已说。为守护念,为于境无染,为安住所缘」,这是我们前面我们学习过,「要守护」你这一念心,使令他「于境无染」,不要有烦恼的染污。「为安住所缘」,使令这个心清淨的安住在所缘境上,名为「念住」。这前面说过。
「由此三相善住其念」,就是「守护念,于境于无染,安住所缘,故名念住」。「今说如是如是亲近念住,义应准知。言亲近者:谓于此中由正修习闻所成慧,故名亲近。又由修习了相作意,故名亲近。如摄事分说。(陵本八十七卷十七页)」。
亥五、调顺(分二科) 天一、徵
云何调顺?
这是第五「调顺」。第五个住,叫「调顺」住。分二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做「调顺」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举十相」。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举十相
谓种种相令心散乱,所谓色声香味触相,及贪瞋痴男女等相故,彼先应取彼诸相为过患想。
「谓种种相令心散乱」,就是说我们欢喜静坐的人,心裡面常常有妄想来干扰,这个问题要解决它。前面说到「数数作意,使令心安住在所缘境」上,固然这是个很好的方法,但是还要再想出一个办法来,什麽办法呢?「谓种种相令心散乱,所谓色声香味触相,及贪瞋痴男女等相」,这就是十相。
「故彼先应取彼诸相为过患想」,这十个相捣乱来破坏我们的奢摩他。我们怎麽办呢?「故彼先应」,所以这个修行人,先「应」该「取彼诸相」,就是那十个「相」,「为过患想」。你心裡面作念,说这是有过患的!我在「色声香味触相」上虚妄分别,在「贪瞋痴」的虚妄分别,和「男女」相的虚妄分别,这是有「过患」的!使令我堕落三恶道,使令我苦恼的事情,我一定要把它排斥出去,你要这样喝斥自己。
地二、显调顺
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彼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调顺。
「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彼诸相折挫其心」,这是第二科,「显调顺」。怎麽叫做「调」?怎麽叫做「顺」呢?「由如是想」,就是「取彼诸相为过患想」,它叫我倒楣,它叫我苦恼不得解脱。你这样子作如是观,它就有力量,有增上的力量故。「于彼诸相折挫其心」,于彼十种相折挫其心,你就强迫自己排斥出去这些虚妄分别。「不令流散」,「不令」这个心在十相上流动散乱,「故名调顺」。你要这样喝斥自己,做过患想的观察的时候,这个烦恼散乱的力量就被调伏了。调伏了呢,你心就能够柔顺,就能顺于奢摩他,顺于明静而住了。这是用这样的方法。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一○○六页:
谓种种相令心散乱等者:此中色、声、香、味、触、贪、瞋、痴、男、女说名色等十相。于如是事,心起思惟作用遽务,由是说言令心散乱。
「谓种种相令心散乱等者:此中色、声、香、味、触、贪、瞋、痴、男、女说名色等十相。于如是事,心起思惟作用遽务」,我们在色声香味触上,用这贪、瞋、痴、男、女等,在色声香味触上虚妄分别,这个心非常的「遽务」,就是匆忙。「由是说言,令心散乱」,能够这样的调顺了,你静坐的时候,你的这个奢摩他的止的功夫就进步了,所以叫做「调顺」。
亥六、寂静(分二科) 天一、徵
云何寂静?
这是第六科,第六住「寂静住」。分二科,第一科是「徵」。什麽叫做「寂静住」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举寻盖」。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举寻盖
谓有种种欲、恚、害等诸恶寻思,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故彼先应取彼诸法为过患想。
「谓有种种欲、恚、害等诸恶寻思,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前边这个「调顺」,这个色、声、香、味、触是前五识的境界,我们前五识与色、声、香、味、触、男、女这个相接触的时候,当时会有贪、瞋、痴的烦恼现起,这是你不静坐的时候。你不静坐的时候,你这个贪、瞋、痴在色、声、香、味、触上活动,也就包括男、女的相,这是有贪、瞋、痴烦恼的活动。
这个寂静相「谓有种种欲、恚、害等诸恶寻思」,是你静坐的时候,静坐的时候,你的前五识不与色、声、香、味、触接触了,只是你第六识在静坐的时候在活动,什麽活动呢?「有种种的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这些有罪过的寻思,就是虚妄分别。不但是有这个「恶寻思」,还有「贪欲盖」、瞋恚盖,及疑等这五种盖的「诸随烦恼,令心扰动」,使令你的心裡面动乱,不得安宁。
「故彼先应取彼诸法为过患想」,那怎麽办呢?你心裡喝斥你自己,你心裡面有种种的恶寻思,有种种的盖出现的时候,你要喝斥自己!这些诸法都是有过患的,使令我不得成圣道、不得解脱!老是把你停留在凡夫的境界,把你引到三恶道去!这样思惟「有过患」喝斥自己,这样子。
地二、显止息
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诸寻思、及随烦恼,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静。
「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诸寻思、及随烦恼,止息其心不令流散」,你这样有了过患,喝斥的时候,那心就不同了,就把这些「诸恶寻思及随烦恼」就停下来了。「不令流散」,不令这个心流散。你常常修止观,如果你这样子用的话,它就是有效,它会有效的。真实是有效!所以你这静坐就会进步。你只是这麽摄心不乱,有了问题的时候,就是随着问题去了。你不加以喝斥,不行,这件事就不能进步!所以我们学习这《瑜伽师地论》感觉到有些好处就在这裡,你有什麽问题,它告诉你一个方法来对治。这都是佛菩萨的经验之谈,所以它是行之有效的!但是我们若是不学习这个《瑜伽师地论》,你在其他的这些讲静坐的时候未必说到这裡。不过,天台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是说到这件事情了。
「故名寂静」这个时候,你在修奢摩他的时候,你心裡面就寂静住了。这些扰乱的烦恼贼它就远走了,它不再扰乱你了,你心裡面寂静了。
亥七、最极寂静
云何名为最极寂静?谓失念故即彼二种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诸恶寻思、及随烦恼能不忍受,寻即断灭除遣变吐:是故名为最极寂静。
「云何名为最极寂静」,这是第七个住「最极寂静住」。「谓失念故即彼二种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诸恶寻思、及随烦恼能不忍受」,这第七个阶段的心住叫「最极寂静」。什麽叫做「最极寂静」呢?「谓失念故」,你的正念又是失掉了,这个正念一失掉了「即彼二种暂现行时」,暂时一出现的时候,「随所生起诸恶寻思及随烦恼能不忍受」,这些「恶寻思」、这些「随烦恼」一出现的时候,你内心裡面立刻就觉知、觉悟了,就能够「不忍受」。
「寻即断灭除遣变吐」,立刻的就把他们驱逐出去了,「是故名为最极寂静」。这表示什麽呢?就是你现在静坐的程度,明静而住的心裡面,暂时有一点染污立刻就能把它驱逐出去,这就是进步了。前边还没能达到这个境界,经过了「调顺」、「寂静」,这两个方法的调整、对治,这个烦恼的力量就减少了。这个时候你就能到达这个程度,就是立刻就能把它消灭出去,所以叫做「能不忍受,寻即除灭除遣变吐」,「是故名为最极寂静。」
《披寻记》一○○六页:
即彼二种暂现行时者:谓诸寻思,这是一种。及随烦恼,名彼二种应知。
「即彼二种暂现行时者:谓诸寻思」这是一种,「及随烦恼」这又是一种,加起来就是二种。
亥八、专注一趣
云何名为专注一趣?谓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三摩地相续而住:是故名为专注一趣。
「云何名为专注一趣」,这是第八「专注一趣」。怎麽叫做「专注一趣」呢?「谓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三摩地,相续而住」,这个时候没有那二种就不现行了,你静坐的时候,你心裡面一直是明静而住的。你坐一小时,坐二小时,乃至坐八个钟头、坐二十四个钟头,心裡面都是明静而住的。所有的这些恶寻思、这些烦恼都不出现了。前面的最极寂静还是出现,出现立刻能消除去;现在这个「专注一趣」呢,就是有加行有功用,你能按照这个「加行」,就是你的正念在所缘境上安住不动,这叫做「加行」。「有功用」,就是要勇勐精进。这个时候就能达到「无缺无间」。这个在时间上,完全是明静而住的,在你内心的止观情况上看,也没有杂乱的妄念来侵犯你,你这个时候这个「三摩地相续而住」。你这个明静而住的三摩地,能相续不间断的下去,总是明静而住的,「是故名为专注一趣」就是专一的住在所缘境上。这个「注」,就是一个譬喻,譬喻这屋簷的水一滴一滴的,都是滴在那一个境界上。所以你这一念,这个正念,你的正念也是刹那刹那的,但是都是安住在所缘境这裡,就是「专注一趣」。「一趣」就是一个所缘境上,在这裡。
亥九、等持
云何等持?谓数修、数习、数多修习为因缘故,得无加行、无功用任运转道。由是因缘,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散乱转:故名等持。
「云何等持」,这是第九个心住。「谓数修、数习、数多修习为因缘故」:「修」,是开始。「习」,是开始以后不断的这样用功叫「习」。一次又一次的这麽样的修习,「数多修习」,就是不断的重覆,一次又一次的这麽修习。「为因缘故」,以此为因缘,为是一个动力。「得无加行,无功用任运转道」,你常常这样子修行,你最后就得到一种境界,「无加行」,你心裡面不需要作意。「无功用」,也不需要特别的精进勇勐。「任运转道」,你心裡面一盘上腿了,正念一提起来,自然地就是清淨、自然地就是明静而住,这麽样相续下去,叫做「转」。
「由是因缘,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你达到这麽一个境界了,不须要加行,不须要我心裡面要有意的安住在所缘境,叫它明静而住,不须要。「不由功用」,也不需要特别的精进、勇勐,而你内心的「等持」,三摩地翻中国话就叫「等持」。「任运相续下去无散乱转」,这时候心裡面也不惛沉也不散乱,「相续下去」了。「故名等持」,这叫做「等持」。这个「等」我们说过了,就是也不惛沉也不散乱,明静而住叫做「等」。这个明静而住的境界能保持下去能保持住,一切时都相续这样子,叫做「持」。你能保持住这个平等的、明静而住的境界,一个钟头、二个钟头。我最初能二个钟头保持明静而住的境界,但是到第三个钟头它就不行了!你要继续努力,那麽你就可以二十四小时都可以,也可以连续七昼夜都可以。当然你也可能要去厕所去,你要起来去厕所去,也可能。前面有说过这些事情。
这是说这个九心住,这是欲界定。这个欲界定由开始降伏你的散乱心,到最后无散乱转,有九个次第,这是欲界定。这欲界定难得而易失;你想得到很难,但是失掉很容易,你和人吵一架,立刻就没有了。我要到城市裡跑一跑,你回来再坐没有了。很容易就失掉!但是你要得到还不容易。不过话是这样说,第一次得到不容易,你要多少辛苦、忍耐,吃饭也要减少、睡眠也要减少,别人骂你,你不要动心,然后你这个九心住可能得到了。你说你骂我,我就骂你,你这个九心住是得不到的,你得不到的。
你若是吃了多少苦头,你是得到了九心住;一下子就失掉了,失掉了以后再努力,不是太难,就回来了。第二次得到九心住不难,有可能你得到又失掉了,第三次还能回来。你再用功、忍耐一点用功,不会很久又回来,这等持会回来的。这第一次得到九心住很难!当然也有的人还是不难,也有人很容易就得到九心住,但多数人不是,多数人得到九心住难一点。但是你第一次失掉了以后,你不要怕,它很容易会回来,它会回来的。但是这就是你不要破戒,只说我和人吵了一架,我到街上跑一跑,这个失掉了九心住,你容易收回来;你若破戒那就不行,破戒就难,破戒就难了。
得到了欲界定,你还要继续努力就能得到未到地定;得到未到地定以后,得到色界初禅也容易,也不是难了。所以最难的是得到欲界定是难,由欲界定再努力地得未到地定,当然你还是要有点功夫的。你若是讲究人情,哎呀,那人打电话求我去做点什麽事,那你想得欲界定不行,得到欲界定也困难,得到未到地定也很困难。
所以真实的要在佛法裡面有成就,你这一段时间内不能讲人情的事情。我那一天说过,我们修行人常常因为,为了这些小事要圆满,失掉一个大圆满!哎呀,我不能够过去帮他这个忙,其实你去帮他这个忙,当然人情上也不是没有道理,也有道理应该去。哎呀,那些人念佛,让我去做维那,我也好事嘛!让他们都栽培善根。但是那是散乱的境界!你想要得到欲界定很难,得未到地定很难。所以长远地在想这件事的时候,你非要这样决定:这个小的圆满我弃捨了,我为了这个大圆满,小的圆满我不要!等我的大圆满成功了,我再去领导你念佛,这可以的,这时候不妨碍你。这时候对你没有什麽妨碍,你去随顺众生,做种种功德都可以,你有这个能力了。
你在利益众生的这种功德的事情上,不妨碍自己的修行,你能达到这个程度。但是你没有得到这些欲界定、未到地定、色界四禅、四禅八定的境界,那不行。你去做这些事情,当然这些都是好事,不是有过失的是有功德的。但是,不行!你自己不行,你老是停留在散散乱乱的境界,都是平常的境界。
而是其他的事情,这个道理也是一样,你看我的父母兄弟姊妹都是我的亲爱的人,我把他们丢掉那裡不管了,我去修学圣道,这也是不圆满的事情。但是你说是一定要圆满,那你永久也不能得圣道!所以你为了这个大圆满,要弃捨这个小圆满。大圆满成就了,我以前对不住你,我现在来补一补!这可以这个没有关係。我给你做奴隶都可以,我也可以给你做儿女,也可以给你做父母,都可以做!因为你的道力成就了。但是你现在若说是,哎呀!这样不合道理、不合人情,那你永久也不能成就圣道!你想一想这件事,就是这样子。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