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密大师: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八(之下)
宗密大师: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八(之下)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撰
三十七助道章。
一释名中。云正因类者。谓此助道因。是正道因之派类也。又亦因为果类。则菩提之流类也。故次云。亦云菩提分。菩提分亦因义。谓通是三乘因故。俱舍云。觉谓尽无生。顺此故名分。释曰。觉者无明睡眠皆永断故。尽无生智。为此觉体。此三十七修趣菩提。名菩提分。故云分亦因义。
疏总谓下。文二。一明大小通局有异。言大乘道品无量者。不唯三十七也。故涅槃云。三十七品为涅槃因。非大涅槃因。无量阿僧祇道品。为大涅槃因。华严五地中。亦说无量道品。又离世间品。亦说道及助道。皆各无量。
▲疏若准智论但三十七下。二明法一心异。言三十七无所不摄者。则前说无量道品。亦在其中。但心行大小不同耳。故净名云。道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又净名示病。大众来问。因以身疾病。广为说身无常等。结云。此可患厌。当乐佛身。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乃至从三十七道品生。则道品是法身因。又大集经中。若菩萨宝炬陀罗尼(宝具诸德故炬能破闇摄一切法名陀罗尼。岂是小也)涅槃经云。诸佛平等。犹如虚空。一切众生同共有之。若能修八圣道者。则得明见。据上诸文。则三十七摄无量道品也。注如四谛有无量相者。又暗引涅槃经为例也。谓迦叶白佛言。世尊。佛昔一时。在恒河岸尸首林中。尔时。如来取少树叶。告诸比丘。我今手中叶多。一切大地一切草木叶多。诸比丘言。世尊。一切大地草木叶多。不可称计。如来所捉少不足言。诸比丘。我所觉了一切诸法。如因大地生草木等。为诸众生所宣说者。如手中叶。世尊。尔时说如是所了无量诸法。若入四谛。则为已说。若不入者应有五谛。佛赞迦叶。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所问。则能利益安隐快乐无量众生。善男子。如是诸法。悉已摄在四圣谛中。下云。智有二种。一者中智。二者上智。善男子。知诸阴苦。是名中智。分别诸阴无量相。悉皆是苦。非是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广说云云。
疏七类者。一对治颠倒道。(四念)二断诸懈怠道。(四勤)三引发神通道。(四神足)四现观方便道。(五根)五亲近现观道。(五力)六现观自体道。(七觉)七现观后起道。(八正道)故俱舍云。七觉八道支。一向是无漏。三四五根力。皆通于二种。则非见道之前别有修也。此七次者。若闻法已。先当念持。次即勤修。勤修故摄心调柔。故信等成根增为力。次七觉分别八正正行。有时八正。有前则未辨名道觉。
三出体中云。但以十法为体者。俱舍贤圣品云。此实事唯十。谓慧勤定信念喜舍轻安及戒寻为体。释曰。寻即此中思惟。言信二者。一信根。二信力也。言进八者。即四正勤为四。五进根。六进力。七精进觉支。八正精进也。言念四者。一念根。二念力。三念觉支。四正念也。言戒三者。即八正中。正语正业正命也。言定慧各八者。定谓四神足为四。五定根。六定力。七定觉支。八正定也。慧谓四念处为四。四念以慧为体。邻近名念故。五慧根。六慧力。七择法觉支。八正见。见即慧故。轻安喜舍思惟各一者。即是四也。怗前总成三十七菩提。若更速束此十。以三为蕴体。谓戒是无畏表色。喜支是受。余皆行蕴。若就五类法中。但二为体谓色及心所。若取助伴。则通五蕴。若取所缘。通一切法。广如智论二十一二及五十三。瑜伽二十八九及四十五。杂集第十等辨。
四明行相中七。今当第一四念处也。文中又二。一权教。二实教。前中二。初总释。后别释。今初也。杂集论云。一切并分法。皆由五门而建立。一所缘。二自体。三助并。四修习。五修果。疏初中四念者。七门之初也。身受心法者即是所缘也。念慧者即身体也。下引华严修身观等。即是修习观。四颠倒趣入四谛身等。离系即为其果。助伴可知。疏由念得住者。瑜伽云。若于此位。即是身等。若由此住。即是念慧。然此身等四。前即三蕴。而合想行为法。念者为用。明我所依事。(计我依止有限身故)我受用事。(受用苦乐)我自体事。(所了境相)我染净事。(由贪等染净由信等清净)是故。最初为正观察真实事相故。建立此四种事。为所缘境。疏从粗至细者。色身最粗。受领外境。望身次粗。心复为次。不约境故。法最为细。摄涅槃故。粗者易治。故云从粗至细教对治故。如下引智论明其次第。是也。注先重后轻者。谓常倒最重。由计心王而为常故。生邪见故。无因无果无善无恶故。最为重。乐次轻前。但妄计苦乐。不必邪见。执乐常等。生过浅故。次于想行。(法也)计有主宰。主宰不碍有修行故。此复次轻。计身为净。但生妄贪。无大过故。故为最轻。
▲疏初观身者下。二别释也。文三。一唯小。二唯大。三双显。今初也。言种子等。序分已释。疏苦苦等者。苦受苦苦。乐受坏苦。舍受行苦。故注云此配三受。疏五蕴法皆不自在者。五是计义处也。亦但属想行二蕴。不自在也。破此四倒。行四正行。开实相门。然此四处皆容各起四倒。从多计说。各语其一。
△疏又如实下。二唯约大乘也。治倒及引证。文皆可知。
△疏然观下。三双显也。注智论者。彼云乃至不念身受心法。(略世谛文。故云乃至)瑜伽者。彼论四十五云。菩萨于声闻道品。如实了知。如声闻地。云何大乘。如实了知。谓胜义修及世俗修。世俗修者。即观不净等。多同小乘。但知缘假。不许其实。即为异耳。胜义修者。谓离相性。大集般若。皆性相双观。恐繁不引。但以法性。唯破四倒。多约性相双修而说。故中论云。诸佛或说我。或说于非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亦应云。诸佛或说常。或说于无常。诸法实相中。无常无无常。(乐净亦尔)疏唯是菩萨者。如上唯约大乘中所引经也。
疏既除下。第二约实教也。文六。一蹑前总标。二别别释身念。三例余三念。四结释总名。五指实中权。六总结圆了。今初也。疏成八行者。然有三意。一谓取著生死无常涅槃常等。亦是八倒。无念而知生死无常涅槃常等。即是八行。二谓计于生死若常无常等。皆成颠倒。故为八倒。则非常非无常等。而为八行。三谓生死常等佛无常等。即成八倒。若谓生死无常等佛法常等。即成八行。依第三意。即双照常无常故。经引二意。常与无常。不舍离。依前二意。双遮常等。云云(亦如四地说)疏涅槃双树下。引事证成。谓如来涅槃之处。四面各有一双娑罗之树。亦名沙罗林。此云坚固。法瑶云。风霜不能改。四时莫能还。以况法身金刚之质。老死不能变。念念不能易。常乐之相也。言四双者。第三十云。善男子。东方双者。破于无常。以成于常。乃至北方双者。破于不净。以得于净。释曰。既云乃至者。应言。南方双者。破苦得乐。西方双者。破于无我。以得于我。又阇维经云。东方一双。在于佛后。西方一双在于佛前。南方一双在于佛足。北方一双在于佛首。入涅槃已。东西二双。合为一树。南北二双。亦合为一。二合皆悉垂覆如来。其树惨然。皆悉变白。第一经云。尔时。娑罗双树林。忽然变白。犹如白鹤。(阿含第四云云)然经文说树。无枯荣之言。表法之中。则有常无常等。案天台之释云。有枯荣。既表常等。或以义求。或别有据。案僧亳云。树高五丈许。上合下离。其华甚白。其实如瓶。香果具足。今以二树鲜荣二树枯悴。明法不偏。释曰。然未知所据。理甚昭彰。故以一枯表世间无常。一荣表涅槃常等。人不究之。但见于事。不知如来辨此征祥以表八行遣于八倒。
▲疏谓法性之色下。二别释身念也。谓大品。明以一切种修四念处。云何一切种修。应观此身之色法性缘生故。一色一切色。(大品云。一切诸趣色。即一切皆色)缘生即空故。一切色一色。(但一性空之色)法性中故。非一非一切。双照一及一切。亦非色非不色。双照色不色。身念既尔。余三亦然。(别卷具释)云何枯荣表此念处。谓法性之色等。具如疏说。于中有二。一举所治之病。二今观色下。明能治法药。言假智常净者。由假之观中。分别名相。知凡之净。虽计为净。二乘谓实。妄谓不净。今依佛慧。如螺髻见。故云常净。
▲疏余三类此者。三倒余三念也。
▲疏是则法药下。四结释总名也。今是法性之四。四皆破八倒。故云法药。称性观智。方称为念。四念处皆具三谛。一一圆融。
▲疏然华严下。五引实中权也。言皆有三者。瑜伽云。内自有情色为内身。外非情色为外身。他有情数为内外身。初即自身我受受故。
次即资具等。我所受故。后即眷属妻子彼我我受我所爱故。智论亦云。破三种邪行故。有人著内情多舍妻财。以全身命。有人著外情多贪财。丧躯为妻舍命。有人二俱著。破此三邪。成三正行。此约三人。对治各别。若约一人起观始终。谓先观自身。求净等不可得。或当外有。次便观外。复不可得。便生疑云。我观内时。于外惑错次内外俱观。亦不可得。疏观内身循身观者。智论云。寻随观察。然循有二义。一寻义。五种不净偏寻求故。二随义。谓虽瞑目了见身之影像。随顺本质相似性故。前标内身。即是本质。今云循身。即是影像。故杂集云。云何循身观。由随观分别影像身与本质身。平等随观于身境随身相似性故。名于身循身观。疏勤勇念知者。显修之仪。以贪等世事无始恶习离之甚难。过于世间慈父离于孝子。故须精进方能除遣。念即明记不忘。知则决断无疑。疏除世间贪忧者。即观之果。有所离故。观身不净。本为治贪。行者既离五欲世乐。未得定乐。或时生爱。如鱼乐水。常求乐事。还念本欲。多生此二。故偏遣之。又贪为五盖之首。贪除则五盖尽去。如破竹于初节。忧即五受之中。偏能障定。如灭恶贼。先除己害。故偏说之。疏等者。等于受心法。义如观身。但故改身字。为受字也。
▲疏然深观下。六总结圆了。
疏四正勤下。疏文有四。一来意。二出体。三释名。四行相。今初。蹑前法喻双辨。若瑜伽。但云如是于四念住串习行故。已能除遣粗重颠倒。已能了达不善法。从此无间。于未生善法为不生故等。
▲疏精进为体故总名勤者。蹑前出体之势。便释名也。即善十一中勤也。唯识云。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勇表精进。简诸染法。悍表精纯。简净无记。即显精进唯善性摄。释曰。勇明念念高胜。非如染法设虽增长望诸善品皆名为退不得名进。悍表精纯。不同无覆无记之净也。疏异外道下。释正字也。疏虽是下。精四字也。
▲疏前二勤下。行相也。于中三。初束四为二。不出恶止善行。二二恶二善下。明所缘境。三前中未生下。简四别相。言未生之恶遏令不生者。遏者止也。故瑜伽云。若未和合未现前。名未生。为令不生发起希愿故。当令彼一切皆不复生。疏已生之恶者。瑜伽云。已和合已现前。名已生。先已和合。为令断故。发起希愿。我当于彼一切皆不忍受。断灭除遣。释曰。只令不续。即断灭除遣故。远公云。已起谢往。云何可除。此乃断于已生种类。在未来者。令不相续。非谓断于起已灭者。疏后二未生善令生者。瑜伽云。谓于未得未现前所有善。为法欲令得。令现在前。发心希愿。发起猛利。求获得欲。求现在前。疏已生令广者。瑜伽云。谓已获得已现在前所有善法。于此善法。已得不共。已得不退。依是说言为欲令住。于此善法。明了现前。无暗钝性。依是说言令不忘失。于此善法。已得现前。数数修习。成满究竟。依是说言令修圆满。远公亦云。已生谢往。云何可崇。此亦崇彼已生种类。在未来者。令其续起。上云圆满。即是种类。亦名四正断。后三是修。而言断者。善是断处。正修断处者。断懈怠故。故瑜伽云。一律仪断。二者断断。意明断也。绝不生色。三修习断。四防护断。断懈怠故。由修习为能断也。然其善恶。有通。有别。别正取前念处观中懈怠五盖等。以为不善。其能对治。为所生善。约大乘说。勤观法性。除实相之外皆名为恶。此则实教修正断意。亦应云。若有可断。不名真断。无断之断则无所不断。无勤之勤方名正勤。故法句经云。若起诸断精进。是妄非精进。若能无有妄。精进无有涯。
疏四神足者。文六。一释别名。二来意。三释总名。四所缘。五出体。六助伴。今初。疏欲者。瑜伽云。谓纯生乐欲。于诸不善自性因缘。过患对治。正审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修习故。触一境性。能害现行。故名欲定。(瑜伽意云。欲于不善因缘对治。审正思察。起心一境住念。于诸善法因缘。以能出离。正审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云云如上引)疏勤者。谓自策自励。发勤精进。以断二恶修二善故。疏心者。谓专心守护即名为心。此是加行。得心一境性。故名为定。杂集云。心三摩地者。谓由先修定力触心一境性。所以者何。由于前数修定力。令彼种子功能增长。由种子力。令心任运。于三摩地。随顺转变。由此束心。至一境性。(此明由道种子。其心任运趣定。即为加行)疏观者。如注所释。谓先闻正法。故于定时。能正简择。不同凡夫外道定也。
▲疏以勤过下。二来意也。
▲疏神即下。三释总名也。瑜伽云。如有足者。能往能还。腾跃勇健。能得能证世间胜法。说名为神。彼能到此。故名神足。(此举喻也。法合之文即疏中由出世法等是也。以世胜法喻出世胜法矣)。
▲疏神足所下。四所缘也。
▲疏神足自体即三摩地者。五出体也。
▲疏欲勤下。六助伴也。即是辨相。文四。一标指。但标四者。此四观能助故。若通明助伴也。已见念处之文。(引杂集三十七五门是也)。
△疏由欲增上力者。二结成定名。言皆从加行受名者。受别名也。即以因名果。若四皆名定。则因从果称。
△疏此四加行下。三彰其所因。因前正勤生故。华严前云欲生。此名欲定。前云勤精进。此为勤定。发心正断下。彼论于前发心中。开出策心持心故。成此心观二定故。故此云以发心中持心等也。
△疏是以随下。四总结。上来三四展转相摄。
疏五根者。四现观方便道也。既属忍位。忍可谛理。修印顺定。故为方便。亦即所缘故。论云。五根所缘境者。谓四圣谛理观方便所作此行故。文中三。一正。然杂集论。皆相摄。释云信为上首。能起余四。精进根者。既于谛。生忍可也。为觉悟故。起精进行修习。念根。于谛教精进已起不忘失行修习。定根。于诸谛既系念已起心一境性行修习。慧根者。已于诸谛。心既得定。起简择行修习。
▲疏然始入下。二通妨难。妨难云。始入佛法。即有信心。云何互此方明信也。次云未有定慧下。通也。三科者。即前三四也。故瑜伽云。由如是增上心学增上慧学所有瑜伽故。于大师弟子所证。深生胜解。能生净信增上义故。说名信根。复应问言。信由三科。信不可拔。余四云何复不可拔。答余四前修。至此成根。于理何失。
▲疏若依位者下。三明其果也。杂集云。五根修果者。谓能速发谛现观。由此增上力。不久能生见道故。又能修治燸顶。引发忍世第一法。即现此身已入顺决择分位故。
疏五力者。一不为他动。二能伏于他。二义名力。瑜伽二十九云。若复了知前后所证。而有差别。随此能于后后所证。出世间法。深胜解力。难伏制故。说名为力。谁不能伏。答此清净信。若天若魔若诸沙门婆罗门。若余世间。无有如法能引夺者。诸烦恼缚亦不能伏。故名难伏。此为上首。此为上首此为前行。余精进等亦名为力。疏又能损减者。暗引杂集论云。所说果者。谓能损减不信等障故。胜过于前。虽与五根所缘境果自体等相似。然不可屈伏等。义有差别。故云力也。今疏即此论文也。疏智度论下。以果释力。然依杂集。即现观亲近。义通大小。今约菩萨故。得无生忍。若初地见道。摄无生者。亦是现观也。
疏七觉者。文七。一释名。注释之文皆依杂集。今图易见故。便于列名下注之。
▲疏若依位说者。二出总体。释成觉义。是释通名故。瑜伽云。诸已证入正性离生补持伽罗。如实觉慧。用此为支。故名觉支。即释名意也。亦即所缘故。杂集云。七觉所缘者。谓四圣谛如实性。如实性者。即胜义清净所缘故。疏云觉自性。觉自性者。即四谛如实性觉。即上如实觉慧之用。以所观境。成能觉义。亦如能观。显所观境。二义相成。
▲疏然七皆自体下。三出别体。然上约如实总体。今辨随相别体。谓七于心所。各别有体。以觉统余故。择法一支。以为觉体。余六皆分顺成觉义。谓七各一法为性。念定择法。即别境中三。择即慧故。精进轻安舍。即善十一中三。喜即受蕴。受即遍行五摄。
▲疏总收七觉下。四会通相摄。念通定慧者。别境定慧故。四念是慧。须得念故。神足是定。心定须念。方守境故。疏虽是前三下。通妨。谓有问言。既是前三。此何重说。故通云。增故名觉。
▲疏依位所明下。五辨果故。杂集云。觉支修果者。谓见道所断。烦恼永断。由七觉支是见道自体故。瑜伽云。最初获得七觉支故名初。有觉见道谛迹。已永断灭见道所断一切烦恼。唯余修道所断烦恼。
▲疏又虽一刹那下。六分位。谓虽见道迅速。有十五心义。则一刹那。七法俱起。七虽俱起。功能不同。不可言一。如七味香。捣筛和合。焚如麻子。七香齐发。念除妄下。别示异相。
▲疏大乘七觉下。七理观释也。即华严四地。疏约顿门禅意也。不念诸法。即是念觉故。昔人云。真如无念。非念法能阶。实相无生。岂生心能到。无念念者则念真如。无生生者。生乎实相。故起信论云。若知离念。无有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又般若云。不念一切法。则念般若波罗蜜等。余可虚求。
疏八正道者。即现观后起道也。为断修道诸烦恼故。即杂集五门中。所缘境也。故彼论云。八正所缘者。谓即后时四圣谛如实性。由见道后所缘境界。即前所见诸谛如实性为体。文四。一释名体。瑜伽云。问何因缘故。名八支圣道。摄行疏正道。答能无余断一切烦恼。能于解脱究竟作证。是故名为八支圣道。八支自体即正见等。故不别出。今所注释者。全是杂集论文。瑜伽文广。意亦不殊。其正字下。注云。通八者。谓正思正语正业等。疏正见者。瑜伽云。当知此中若觉支时。所得真觉。若觉若得。彼已以慧安立。如证而觉。总略此二。合名正见。(所得是一。安立是二。即二见道。合名正见)疏正精进者。瑜伽云。依止正见及正思惟正语业命。勤修行者。所有一切欲勤精进出离勇猛势力发起。策励其心。相续无间。今据杂集意。但显功能。不显其相。疏正念者。瑜伽云。由四念住增上力故。得无颠倒所摄正念及与正定。
▲疏若能如上下。二辨果。言分别诲示等者。杂集云。道支修果者。谓分别诲示他。令他信。烦恼障随烦恼障随烦恼障净。最胜功能障净故。
▲疏然其八中下。三类摄。即瑜伽意。以戒定慧三流类摄之。先摄为三学。后定慧大同下。对简同异。异唯在戒故。瑜伽云。问何故此名圣所受戒。答以诸圣者圣善正子。长时爱乐欣慕悦意。我于何时。当正获得诸语恶行。诸身恶行。诸邪命事不作律仪。由彼长时。于此尸罗。深心爱乐。欣慕悦意。故获得时名圣所受戒。既获得已。终不正知。而说妄语等。
▲疏上之七类下。四法喻总显三十七也。初法后喻。在文可知。婆沙智论皆有此文。并以树况道品。故名道树。疏三身等者。身谓法报化。智谓大圆等。眼谓肉天慧法佛。通谓如意天眼天耳他心宿住漏尽。地谓十地。度谓十度六度。果向谓须陀洹等各四。缘谓十二缘。谛谓四谛。处即十遍处。定即八定九次第定。等者等于余所不说无漏一切功德也。
疏八万下。三总结。文五。一标结数。二释总持。三配科段。四彰染净。五通伏难。今初又四。初云然法门下。标意也。
△疏然其所下。二释所治也。言古来释云者。华严疏中及诸疏中及诸疏论。皆作此说。计算合数。付在说人。今但略指法体。言根本十者。贪等五钝使。身见等五利使也。一惑力者。如贪好女时。厌贱其恶。厌即嗔义。贱则慢义。必由痴故。余疑及见等皆类此知。分为九品等者。烦恼有轻重也。于内外境起者。将此多惑。触境现行。迷四谛者。不识世间集因苦果出世道因灭果也。依三毒等分者。一切众生。有贪偏多。余二少者。嗔痴亦尔。有三毒皆等者。此四类人。皆各具前二万一千。故成八万四千也。问初指根本烦恼。已说贪等。今云何重说。答前通指一切有情。无始已来。以无明为本故。皆具此惑。今则论一期一世现起轻重。故非重也。注更有二说者。在别卷中叙之。然讲时亦不用引说。
△疏一一对翻下。三释成能治。谓本由迷净故染。今悟染本净。故无加减。故清凉云。遇三毒而三德圆。入一尘而一心净。又有云六贼变为六神通等。余如疏引起信论证。上来释第一大段竟。
▲疏陀罗下。二释总持也。
▲疏然上从下。三配科段也。
▲疏五段相由下。四彰染净也。由不觉者对上觉圆明。故名赖耶者。对上显心清净也。乃至处界诸有一一翻对本经也。言对治此等者。演说诸教对染修净证果等行相。今既觉了等者。正判此经称性真实翻染行相。
▲疏然无漏下。五通伏难。伏难云。经中先说诸佛力无畏等后说道品因等。文岂非倒。故答云。若约人等也。疏据法本末者。据真实法理本来是佛。(此是常性之果。故名本也果也)然多劫迷之。故成垢染。须修习万行翻于漏染。(渐修也。故云末也。因也)疏亦如下。引证中。言根本等者。论云。若因灭(论以根本无明为因。故生业相转相境界相)则缘灭。(缘则境界相也。与后六粗为生起之缘故彼疏云。无明为因。生三细。境界为缘生六粗。今言因灭则缘灭者。彼疏释云。得对治无明灭时无明所起现识境界亦随灭也)因灭故不相应心(三细也。细故无四心所相应粗显之相)灭。(亲依无明因生故。无明灭时。亦随灭也)缘灭故相应心(六粗前四也。其相粗显是心心所相应之相也)灭。(次四粗亲依境界缘生。故境界灭时。亦随灭也)今引此以证果先因后者。以根本无明灭时。佛果则显。今既先由无明灭。方得境界等枝末不觉展转而灭。则果先因后。对治展转枝末。是万行因法故。
疏一切实相者。既历法已尽故。但是通相摄之。义如疏释。思之可见。疏皆由自心者。净名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疏众生劫等者。法华云。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火灾坏器时也。事在贤劫章中)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疏螺髻等者。净名经中。螺髻梵王云。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随天业识所见故)舍利弗言。(即鹙子也)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随人业识所见)于是。佛以足指案地。即时三千世界。若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疏况乃下。道理转谛的也。且如上说。心随染净之缘。尚能于染见净。况心冥真性。染净俱清净耶。疏身土依真者。如前引华严云。普贤身相如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上来正释此段经文说。疏然上七段已下。总相。翻对未觉之时妄法生起次第。释成觉了还相摄为次第也。
疏第二空色下。文三。一正解所言。此当泯绝等者。即真空观中有四句。前七段。即诸法即空。不待除却诸法故。当第三句空色无碍观也。今空色俱如。同于觉性。称性不动故。当第四泯绝无寄观也。
▲疏然诸法下。二释疑。疑云。诸法即事。觉性即理。今既二法平等。便当理事无碍。何得科判在真空观中。故此牒疑词。类释云夫理事等。
▲疏乃至下。三释结例之文。
疏第二理事中。疏言先示观门者。前已总科判说故。此但牒之。然观门须亲从口决听受。难可以文字释之。释之即甚繁矣。难为节略故。但与连续本文而已。下亦准之。注此二门等者。本文云。如全一大海水在一波中。而海非小。如一小波币于大海。而波非大。同时全遍于诸波。而海非异。俱时各币于大海而波非一。又大海全遍一波时。不妨举体全遍诸波。一波全币大海时。诸波亦各全遍。互不相碍。思之。问理既全遍一尘。何故非小。既不同尘而小。何得说为全体遍一尘。一尘全币于理性。何故非大。若不同理而广大。何得全遍于理性。既成矛楯。义极相违。答理事相望。各非一异。故得全收。而不坏本源。谓先以理望事。有其四句。一真理与事非异故。真理全体在一尘中。二真理与事非一故。理性体常无边际。三以非一即是非异故。无边理性全在一尘。四以非异即是非一故。一尘性无有分限。次以事望理。亦有四句。一事法与理非异故。一尘全币于理性。二与理非一故。不坏于尘相。三以非一即是非异故。一小尘币于无边真性。四以非异即是非一故。币无边理。而尘不大。思之。问无边理性。全遍一尘时。外诸事法处。为有理性。为无理性。若尘外有理。则非全体遍一尘。若尘外无理。则非全遍一切事。义其相违。答以一理性融故。多事无碍故。故得全在内而全在外。无障无碍。各有四句。先就理四句者。一以理全体在一切事中时。不碍全体在一尘处。是故在外即在内。二全体在一尘中时。不碍全在余事处。是故在内即在外。三以无二之性。各全体在一切中。是故亦在内亦在外。四以无二之性非一切故。是故非内非外。前三句。明与一切法非异。此之一句。明非一。良为非一非异故。内外无碍。次就事四句者。一一尘全遍于理时。不碍一切事法亦全币。是故在内即在外。二一切法各币理时。不碍一尘亦全币。是故在外即在内。三以诸法同时各币故。是故全内亦全外。无有障碍。四以诸事各不坏故。彼此相望。非内非外。思之。疏三依理成事等者。文云。谓事无别体。要因真理。而得成立。以诸缘起皆无自立故。由无性理。事方成故。四事能显理者。谓由事揽理故。则事虚而理实。以事虚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现。五以理夺事者。谓事既揽理。遂令事相皆尽。唯一真理。平等显现。以离真理外无片事可得故。六事能隐理者。谓真理随缘。成诸事法。然此事法既违于理。遂令事隐理不现也。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故令众生现时法身不现。七真理即事者。谓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无我真理故。事必依理虚无体故。是故。此理举体皆事。方为真理。八事法即理者。谓缘起事法。必无自性。无自性故举即真。故说众生即如。不待灭也。九真理非事者。谓即事之理。而非是事。以真妄异故。实非虚故。所依非能依故。十事法非理者。谓全理之事。事恒非理。性相异故。能依非所依故。是故举体全理。而事相宛然。注同一缘等者。前前必具后后。后后亦具前前。方成无碍义也。理望事者。三成五坏七即九离。事望理者。六隐四显八一十异。谓现事必尽。事本虚故。事现理唯隐。理是真实。不可坏故。余仿此详之。其初二门。是总是本。故不配之。逆顺者。三四七八相成相显相即是顺。五六九十相夺相隐相非是逆。自在等者。即成夺即显即隐。深思者。超情难见而思也。令观明现者。成就也。销经文处。但约观门义。而详之即见矣。
疏第三周遍中。文三。一示观门。二销经文。三释所以。初中。云一理如事者。谓全体为事故。如事之多。如事差别。如事显现。如事变异等也。疏体无不现等者。理体现出。于耳目之境。百千万种。历历炳然齐现。如彼芥瓶。亦如真金。举体全现。为百千万种之器。智人见之。全无分毫之隐。亦无分毫不器。如理无分毫之隐。亦无分毫不事故。次云此则事无别事等也。若言此现但是一理。以智证之。名为现者。何异前理夺事门乎。此是事事无碍门。必非但说一理。请详之而勿惊疑。疏二事如理者。如理普遍。如理广大。如理彻于三世。如理本有。如理常住不变等也。法华云。世间相常住。是佛于彼密意。指此门之法义。疏与理非异者。对下第三非一也。然此一门。对前对后。望初门即理如事。如事如理为对。望第三门。即事与理。非异非一。为对。故总此三门之义。方成周遍含容。谓初门都是法义所依。次门是周遍。第三是含容。以下六门。但展转释于二三两门。第十门但普收摄。故知后七更无别法。疏三事含理事者。谓此事事无碍观中。未有一事不全含真理不全含诸事故也。非一者。对前非异。谓由非异故遍。由非一故存。以为能容之者故。次云存本一事而能广容。一事者。随举一事。即如此也。乃至一尘一毛等。不大者。由与理非一故。若但不异。唯成广大无边。何有一微尘等。为能容之主矣。言能容摄者。复由与理不异也。虽以门当于不一。然必有非异之义。故下结为四句也。由刹等诸法者。所念佛刹及诸佛众生等也。既不离下。释彼一事含之所以。疏此理事融通下。句数料简也。此门为句者。谓若一尘周遍。即但说与理非异。其义即成。若一尘含容。即必具非一非异。其义方显。谓须非一方存得此尘为能容之主。复须非异方有含容之能故。以非一异义。一多交络。便成四句也。一中一者。上一是能含。(由不一故有体。由不异故能含)下一为所含。(但由不异故随所依理在一尘不假不一之义)余三例此。皆上为能含。下为所含。结云。各有所由者。即如上释非一异等也。疏四通局无碍下。本文云。谓诸事与理非一即非异故。令此事法不离一处。即全遍十方一切尘内。由非异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动一位。即远即近。即遍即住。无障无碍。五广狭无碍者。谓事与理。非一即非异故。不坏一尘。而能广容十方刹海。由非异即非一故。广容十方法界。而微尘不大。是则一尘之事。即广即狭。即大即小。无障无碍。六遍容无碍者。谓此一尘望于一切。由普遍。即是广容故。遍在一切中时。即复还摄彼一切。全在自中。又由广容即是普遍故。令此一尘还即遍在自内一切差别法中。是故。此尘此自遍他时。即他遍自。能容能入。同时遍摄无碍。七摄入无碍者。谓彼一切望于一法。以入他即是摄他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时。即令彼一还复在自一切之内。同时无碍。又由摄他。即是入他故。一法全在一切中时。还全一切。恒在一内。同时无碍。八交涉无碍者。(一望多亦有摄入不同第六。但第六但有广容)谓一法望一切。有摄有入。通其四句。一。一摄一切。一入一切。二。一切摄一。一切入一。三一摄一。一入一。四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切。同时交参无碍。九相在无碍者。谓一切望一。亦有摄有入。亦有四句。(在者自在无碍法。入他法中。他又摄法。在己中故)谓摄一入一。摄一切入一。摄一入一切。摄一切入一切。同时交参。无障无碍。十普融无碍者。谓一切及一普皆同时。更互相望。一一具前两重四句普融无碍。
▲疏所以然者下。三释所以。问有所以得令诸法如是融通无碍。前虽已说由非一异略领其义。未即于心更精明示。故此答云。唯是真心等也。然法相宗。唯心之义。但唯有为生灭八识。此宗究竟实。唯是真如之心。如起信论说。此亦前后显明。就中普贤章。约五教说唯心。是最广。今此意者。谓事与真理。既但是一真心源。(即此一心。毕竟无生灭变异离一切相。即名真理。即此一心。如明珠能现诸相。即名为事。故论开一心二门)真理周遍时。含容时。事岂独不遍不容耶。疏皆如幻梦者。犹如幻师。能幻一物以为种种。幻种种物以为一物等。华严云。或现须臾作百年等一切诸法业幻所作故。所以一异无碍。言如梦现者。如梦中。所见广大。未移枕上。历时久远。未经斯须故。论云。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疏如影像者。一切万法略有二义。一皆如明镜。含明了性。一心所成故。二分别所现故。一切法互为镜像。如镜互照而不坏本相。华严又云。远物近物。虽皆影现。影不随物而有远近。疏与所依性非一异者。即如上第二第三门释。然亦是法性融通之义。谓事与理。若但非一。便唯成理外之事即互相碍。不可相遍容。若但非异。便成唯理。又无事法可说。说何遍与不遍。理唯一味。亦无可遍可容。今则理事融通故。得具斯无碍。今且偏约不异义言之。(其中常含不一义也)谓不异理之一事。具摄理性时。令彼不异理之多事随所依理皆于一中现。(此一是与理不一之一也)若一中摄理不尽。则真理有分限失。若一中摄理尽。多事不随理现。则事在理外失。今既一事之中。全摄理。多事岂不于中现。故华严序云。理随事变。一多缘起之无边。事得理融。千差涉入而无碍。故此次云。故得遍多等也。遍多容多是第六门。合前四五。成前二三。入一摄一。是第七门。翻前第六。皆如注说。等者等余门也。然准华严疏。述事事融通所因。具有十义。一唯心所现故。二法无定性故。三缘起相由故。四法性融通故。五如幻梦故。六如影像故。七因无限故。八佛证穷故。九深定用故。十神通解脱故。十中随举一义。即令诸法融通无碍。十中前六。通约法性。为德相因。法尔如是。七约修因。八约果德。九十通于因果。今用四门。即第一第四及五六也。
疏总指圆彰等者。经文从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已来。终于无坏无杂。皆是觉成之相也。疏三念境者。诸大乘说。佛于三种人边。心无有三。一恶心以刀割佛左膊。二敬心以香涂于右肩。三无敬无恶不割不涂。佛于割者不以为恨。涂者不以为恩。不涂不割者亦无分别。今观行成就之人。只于观行中时。用心全同佛也。佛说三境。今说八境。但文广略。无别义类。若约能对之心。行人即出观时。未除分别。佛则究竟如。然言不与者。不许可也。故孔子数云。吾不与也。意是不许。余不求不厌等皆可知。疏举八下。乃至注文引证。皆释成此科。的是用心同之义。意未说境。恐见八境。谓是通论。故简之也。注所引文。即其次两唱经文便是注但有自等者。杂集论云。分别有三。一自性分别。二随念分别。三计度分别。今恐疑云。识是了别之义。何得言眼识无分别。故注释之云。但有自性也。八识分别。第八识及前五识。皆唯现量。现量所得。(自然于境显也)即自性分别也。任运自然分别。不待起心筹量比度故。
疏如法华者。前二十五有文中已说。梵王计众生为子。众生计梵王为父。诸经论皆判为邪见。西域一切众生。从古来相传有此妄计。佛于法华中。乃自云譬如梵王是众生父。岂佛亦邪见耶。但且随俗易信易领之处而为喻也。今举目瞳。为能见之眼光。非佛不解。但随俗可见之边。喻之令解。问此经净土所说。何有凡俗。答经文每段。皆云为末世众生。岂只为诸菩萨耶。若只为诸菩萨。诸菩萨皆是极位。岂不解此中诸法。而要佛说耶。故知但以被于群情。故说经也。
疏二见境同中。文二。初总销经文。后别释众生成佛。初中。言尚见持毁者。前但云不敬持戒不增毁禁。不言亦不分别是持是毁。若见持毁等八境差别。岂同佛境。故先泯之云无修无成等也。疏冥一如下二句。是华严序文。谓冥与本源。而无能与。于事于理。无分别心。亦非无记。但不计有为不有空与不空。故千万纷动之法。自然寂而不动。不动即无二相。故云寂灭无二。疏十大数者。彼经僧祇品说。一阿僧祇。二无量。三无边。四无等。五不可数。六不可称。七不可思。八不可量。九不可说。十不可说不可说。疏一百三十七重者。从一至十。为十数。加百千及万等三。成十三数。从此已去。便是华严中。数法之始。如华严疏云。洛叉者梵语也。此云万。彼初起云。百洛叉为一俱胝(此云亿)乃至不可说不可说。转倍倍变之。复有一百二十四重。添前十三故。成一百三十七也。且如此方黄帝算法。始从一二。终至正载。但有二十三数。已说天地不容。小乘六十已至无数。(彼以阿僧祇为极。阿僧祇。此云无数)若非华严圆教。何有穷斯数法哉。故彼经唯此品是佛自说。疏亦如善财等者。善财南游。历诸善友。总五十五人。古德摄为五相。第一有四十一人。寄位修行相。(初见文殊一人寄十信余四十人。如次寄三贤十圣也)二见摩耶夫人等十一人。会缘入实相。三见弥勒。摄德成因相。四再见文殊。智照无二相。五见普贤。显圆广大相。今即第二相也。摩耶是佛母。能生化身之佛。表此等觉之位。会前差别地位事相因缘。入于一实。同于妙觉诸佛。故名等觉。等觉之智。亲生妙觉法报真佛故。以佛母寄于此位也。得愿智幻等者。经云。摩耶。告善财言。我以成就菩萨大愿(愿为一切佛母故)智(权实二智也。权智能起大愿。能成幻事。实智即般若。生佛真身也)幻(幻有二义。一愿智体虚当相名幻。二即智所作生佛等事皆是幻也)解脱门。是故。常为诸菩萨母。(托胎生时。未名佛也)如我于净饭王家右胁而生悉达太子。现不思议神变。乃至尽此世界海。所有毗卢如来。皆入我身。示现诞生。疏见一切世界等者。此位有十一善友中。今是最后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得菩萨幻住解脱故。见一切世界皆如幻住境界自性(即所入之实也)不可思议。(上皆经文)评曰。既于此位中。始终皆幻。由观诸法如幻故。得入于一实。等于诸佛。名等觉位。正与此一科经同。今科此云同佛同即等也。佛即觉也。今经云诸佛世界如空华者。幻与空华。义无异也。疏十种起具等者。十者如来神力故。(偈云。遮那悉严净。无边刹海故。华藏中含净秽。故云一切刹。皆云佛土故)法应如是故。(法尔本识。如来藏身。为所依持。恒顿变起外诸器界)众生行业故。(业有善恶染净。国有苦乐净秽)菩萨诸智故。(镜智成自受用土)同集善根故。(众生菩萨。共摄一缘。各随行业来生其国。凡圣同居。即变化土)菩萨愿力故。(十大愿中。修净立愿是)菩萨成行故。(八地经文。有净土分。由行不退故。上二皆他受用)菩萨胜解故。(胜解印持。随心变故)佛成道力故。(身[满]十方尘刹一时成故。一则因地善根所流。二则果用势力)普贤愿故。(无间成与不成。常能融摄。然法性土。通为其体。以法尔为正因。以一切智。及总以诸因而为缘因故。后三亦融前土。非别有体)疏染行众生等者。彼经云。有世界海微尘数劫转变差别。所谓法如是故。世界海无量成坏劫转变。(世界海下。下皆例有)染污众生住故成染污。(法界品云。大王未出时众池皆[打-丁+古]涸等)大福众生住故成染净。(人天福命多染少净故先云染净。法界品又云。大王今出世粳米自然生等)信解菩萨住故成净染。(地前未断障。故非纯净。多净少染。故先云净)等者。等余六句。(经有十缘。疏中用四)谓众生发菩提心住故世界纯净乃至十也。疏三成坏相者。然世界成住坏空。皆二十增减。住满二十劫。即到坏也。劫欲坏时。十九劫中坏有情类。唯后一劫中坏器世间。坏有情者。初阿鼻狱等。次鬼畜四洲六欲。皆怖大灾。不造欲界善恶等业。皆习二禅。死即上生天。更不生鬼狱人天等。十九劫中有情已尽。次坏器界。初日光四倍热。次生二三日乃至四五。后七日并现。大洞然起。气冲初禅。一时火起。其中有情。先已上生去。世界既空。又经二十劫。后又劫成。初大风持界。从二禅天。云布三千界。雨如车轴。风遏不流。结水金轮。次水轮先成。梵王界次下渐成。风鼓清水。成须弥七金等山。随等成有情。住滓浊。为四洲乃至地狱。醎海外围。方名器界立。二禅福尽。下生阎浮。初有身光及地饼林藤自然粳米。后因渐恶。光及地饼等灭。即有日月及耕种等。以渐恶故。生三涂等。怖罪修善。生四洲六欲乃至梵世。乃名成劫。
疏增减者。人寿上从八万岁。百年减一年。乃至十岁。又劫寿增。每生男女。寿即倍之。如是渐增。还至八万。故名增减也。缤纷者。纷纭撩乱之状也。
疏然说生佛下。第二别释众生成佛也。文四。一标意二别释。三料简。四指经。一中。云庄严契经者。义如归敬偈中已释。亦使下文等者。下金刚藏。蹑此文中众生成佛之义。三门征难。如来分明示之。即至下摄此易解。
▲疏一者下。别释也。一中云者。有部者。萨婆多宗也。经部。即不为此计唯悉达者余诸有情皆无佛性终无成佛之分。三十四心者。八忍八智。总十六心。入见道。至修道位。最后非想一地。断九品细惑。每品一无间一解脱。复成十八。参前十六。为三十四心矣。其八忍八智及修所断下八地各九品惑等义。皆在下金刚藏章备释。五分法身者。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翻五蕴即成矣。
△疏唯具大乘等者。法相五性宗。说众生五分中。唯一分半。有大乘性。即发菩提心。修六度。三祇成佛。余三分半。本无佛性。修亦不成。但有二乘及无性故。(悬谈已说)五位伏断等。皆在下清净慧章明地位中释。
△疏本觉真心下。乃至不离本觉者。起信中义前已频述。内外熏者。本觉为内熏。闻善友大乘实教为外熏。亦如论疏释也。始断灭相等者。论云。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后名觉。即是不觉等。具如清净慧章地位处说。令且略显大意者。谓论有三细六粗。摄为四相。生相即初业相也。住相即后二细初二粗也。异相即三四粗也。灭相即第五粗起业相也。(因业为灭者。始从一念业相。展转至于起业。起业已了。此心即灭结成业种也。第六粗。是苦报之身。非可断法。故不明也)断一相。成一位。以成四位。即文中四种觉也。(一觉业。二相似觉。三随分觉。四究竟觉)余对下疏文。详之自解。注延促无定者。问论中说无定者。是方便言。定三祇者。是实义。云何今云此则延促无定。答梵语。劫波。此云时分。大劫小劫。长时短时。下至刹那。皆名时分。阿僧祇。此云无数。意云多也。世人欲说时节久者。皆云无数量时无限时之类。通目年月日或一日中。待人嫌久。便云无数时待不见到等。今但云三无量时方得成佛。于中。不妨或说延或说促。论中云定。但说定三意。不指无数。既云无数。云何能定。能定三者。从具足凡夫硕发菩提心闻熏修习。法尔无量时分。得亲证真如。名为见道。是一无数时。见道已后。仍余俱生二障。任运数起。以圣道力。渐断渐修。法尔经无量时。方得不假功用自然念念趣寂灭念念入法流。名二无数时。从任运进趣之后。法尔无量时。始得舍劣善弃无记。是佛威仪化行。离修离证。入于究竟。而无所入。廓通法界。法界为身。超因果量。尽未来际无有间断。名三无数时。但定其三。不定无数。无数之中。延促各由利钝之根。又时无自体。唯心见故。故法华论。释经劫数之言。或言年岁或月日等。但相宗定久。性宗唯心。(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顷等)故说彼定。此不定也。故注明言此则唯依自心延促。
△疏四初住成下。文二。以经显示。二彼疏下。以疏解释。离情思之可见。
△疏五一念下。文四。一正示。二始梦下。喻显。三故论下。引证。(引一论四经。证于悟即是佛之义)亦无始觉异者。冥同本觉。便是究竟觉也。论具云。若得无念者。即知心相生住异灭。(由无念故。方[如]众生四相一念动转)以无念等故。(为众生之念本来见无。无念与佛等。故能知之)而实无有始觉之异。(始觉者。觉四相。四相离本觉无。是空无待。何言始。故次云皆无自立等)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若离妄想等者。正是前一念悟时也。证本有觉知离念即现。非新得也。疏广博严净经者。彼经云。尔时虚空中。有三善男子。求菩萨乘。自然而现。渐渐而来。各执十大莲华云云。尔时阿难及诸时会。皆共遥见三善男子渐渐而来。见已生希有心。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善男子。为从何来。佛告阿难。东方过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华高须弥山。此善男子。于彼世界。闻说此法及上因缘。以是来。彼佛名华有高须弥山王如来等正觉。今现在说法。尔时。三善男子。前诣释迦牟尼佛。头面礼足。右绕三币。右膝著地。一心合掌。以所执华而散佛上。作如是言。世尊。我等。今于此法能信能解。不生疑惑。所以者何。我等于此法中。无有疑惑。犹如如来。尔时。第一善男子。白佛言。世尊。若作是说。我是如来。此言便是正说。所以者何。我于此法。不生疑惑故。尔时。第二善男子言。若作是说。我是世尊。此言便是正说。所以者何。我于此法。不生疑惑故。尔时。第三善男子。求菩萨乘者。白佛言。世尊。若作是说。我是佛。此言便是正说。说所以者何。我于此法。不生疑惑故。故尔时会中百千众生。心皆扰动。不安本座。作是念。无有二佛并出世间。今此善男子。以何等故。发如是言。作是念已。展转相语。且共嘿然。世尊在座。自当解说此诸菩萨如是语义。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此诸菩萨。名字何等。乃能作是大师子吼。佛告阿难。其第一菩萨。名乐求如来音声。第二菩萨。名乐求世尊音声。第三菩萨。名乐求佛音声。阿难当知。以是缘故。彼菩萨摩诃萨。作如是说。阿难白佛言。世尊。今此会中。有百千众生。心皆扰动。作是念。无有二佛并出世间。以何缘故彼作是说。唯愿如来敷演其义。令此大众心不扰动。所种善根增益明净。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皆共一心听 我说是语义 何故名如来 世尊及佛耶 能知过去如 亦知未来如 见一心法如 是故名如来 不畏于生死 正住生死中 化度诸众生 是故名世尊 生死无有法 而可破坏者 不牢不破坏 以此度众生 恒为诸众生 说如虚空法 不曾生怖畏 是名为世尊 觉知一切法 此法无所有 已觉无有法 是故名为佛 觉了诸烦恼 不名得自在 以智离烦恼 是故名为佛 能觉此身空 此身无所属 彼如实觉知 是故名为佛 觉无明无知 自性无所有 已得于明智 是故名为佛 知行及与身 犹如芭蕉树 如实能觉知 是故名为佛
(取要引之。非次第写)。
第四言达摩下。例禅也。
疏六本来下。文五。一以论示。引二论文。起信文义前已引之。证一念成佛义也。对详可解。涅槃论者。是世亲菩萨作。今此引者。如释迦叶四十二问中。云何得长寿。乃至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等问也。论云。迦叶。为众生非一问。可了法相不尽故。问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者。云何微密。身外有佛不密。身内有佛亦非密。非有非无亦非密。众生是佛故微密。云何众生是佛。众生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是故众生是佛。
△疏故华严下。二以经示。
△三彼疏下。以疏释经。言若于人天教等者。由佛弟子说。众生不同。或云众生现是具足弊恶凡夫。云何是佛。或言亦无众生。谁言是佛。或云即佛。种种诤论。故彼疏中。务欲息诤。意云。我与汝等。亦不相信。今诸捡佛语。看佛所说。即今一切众生。定是何等为有。为凡为圣。以佛语为定量故。累述浅深次第。初权方便诱引。乃至渐渐真实说。众生之类。果有所归。理合展转。信后后之深。舍前前之浅。乃至华严。本来是佛。为次。了究竟义也。二我等者。人天教中。且顺众生迷意。云有数取趣者。从此阴灭。乘业。于彼人天三途等阴中生等。皆是且存人法。未破之也。至小乘中。渐始破我。犹在存法。至法相教。且破心外之境。至无相教。且总破为空。犹未说有如来藏心真实之性。至终极法性之教。且说在缠名性。至顿教。方真显清净觉性本无缠染。惟性为真。犹未说一切一一本来全具无边德相业用相好圆满。故唯华严。理无不尽耳。
△疏难曰下。四通达现量之难。
△若尔下。五通达比量之难。故净名经观众生品。见众生皆如幻化阳焰之水。佛烦恼等。空无所有。文殊难。若如是者。菩萨。云何行慈。净名云。为一切众生。说如是法。名为真实慈也。义亦同此。
疏然上六门下。大文第三料简也。文三。一初门下。辨通局。二又中间下。明延促。三又前下。显理事。
疏今经下。大文第四。指经也。疏能依之梦者。喻取相之心见生死涅槃可厌可求。释经生死涅槃如梦之言。必有所依人者。喻圆觉妙心也。即此所称之实平等不坏之性故。科云称实同也。神游者。汉武帝故事中说。武帝欲验占梦者真虚。乃召之。假为问曰。朕梦见殿上二瓦化为一双鸳鸯飞去。是何祥也。占者对云。王宫中有暴死。语讫。监司奏。宫人相杀。帝惊异。谓占者曰。朕之戏言何以成验。对曰。梦见神游。陛下欲言即是梦也。亦见闻气分者。智论说有五梦。一热气多。二冷气多。三风气多。四见闻多。五天神与。广如彼说。今说第四耳。昼未睡时。见闻事境多种故。睡时虽六识体略无所分辨。而见闻气分。任运所缘。由带睡故。虚妄颠倒。名为梦也。注涅槃罗刹者。彼经第九。如来性品。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未发菩提者。得菩提因。佛告迦叶。若有闻是大涅槃经。言我不用发菩提心。诽谤正法。是人即于梦中。见罗刹像。心中怖懅。罗刹语言。咄善男子。汝今若不发菩提心。当断汝命。是人惶怖。觉已即发菩提之心。是人命终。若在三恶。及在人天。续复忆念菩提之心。当知。是人是大菩萨摩诃萨也。以是义故。大涅槃威神力故。能令未发菩提心者作菩提因。注迦旃延弟子者。庄严论中说。尊者迦旃延。有一弟子。舍王位出家。随师在山林中。遇邻国之王。游猎入山。劳困而寝。宫女闲游。至比丘所。国王窹来。见已心生嫉害。鞭打痛切。此比丘恨甚。辞师归国。却拟为王。以兵伐邻国王。以报其冤。尊者既劝不得。且留一宿。任明日去。此比丘夜梦见。己归为王。领兵伐邻国。乃自大败。被邻王生擒。临时斩杀。惊怖不觉呼本师。大叫声云大师放命。因失声便寤。反覆思惟。世间过悉如此。得失何常。成败何准。遂却伏心。却事大师。修行不久。得阿罗汉果。
▲疏华严说下。二引证也。谓华严说。一切众生。皆本来成了便佛。言说之迹。真同实性。离于说相。今经说众生本佛已了。亦拂能说所证。结归平等不坏。令知佛佛道同说说无异矣。
经渐次思惟等者。略经文私注起也。但一一上安。如是而读之。即是经本文。注略于起行者释长行四段偈颂唯三之义也。上来释普眼章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