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76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76
昃二、于疾病
于诸有情随所生起疾病等苦,瞻侍病等,亦作助伴。
这是三聚淨戒裡面的饶益有情戒,分二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解释。解释裡面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徵,第三科是列。在标列饶益有情戒裡面分十一科,第一科是与作助伴。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于事业的助伴已经讲过了,现在是第二科于疾病作助伴。就是这位发大悲心的菩萨「于诸有情所生起」的「疾病等等」的「苦」。「瞻侍病等」,他能够对这个有病的人,能够来看护他,为他做种种事。「亦作助伴」,若是有别的人来作这件事呢,他来做助伴,能帮助做这件事。这是饶益有情戒裡面的一种。看这个《披寻记》:
「随所生起疾病等苦瞻侍病等者:谓于遭遇疾疫有情瞻侍供给,乃至止息劳倦众苦,如下广说」,下文是广说这件事。当然这是要有大悲心才能做这件事。
盈二、为说法要
又诸菩萨依世出世种种义利,能为有情说诸法要;先方便说、先如理说,后令获得彼彼义利。
「又诸菩萨依世出世种种义利」,这是第二科为说法要,前面第一科是与作助伴,助伴这裡分两科,现在第二科是为说法要。「又诸菩萨依世出世种种义利」,这个饶益有情戒当然有很多条,其中「诸菩萨依世出世种种义利」,就是为了众生求得世间的义利或者出世间的义利,为了这个目的。「能为有情说诸法要」,演说世出世间的一切善法。这个法要这句话可以作两种解释:就是为说世出世间的善法,出世间的善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是开大智慧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叫做法要。或者说这一切善法中的最重要的部分。
「先方便说、先如理说」,为众生宣说法要有两种方式:第一个就是「方便说」,就是浅显地为他说法,就是先方便说。「先如理说」,或者是一开始就先说深妙的善法,那就叫做「如理说」。这个浅显的法就是为深妙的法的前方便,你想要悟入深妙的佛法,先要有一个准备的阶段,所以叫做方便说和如理说。
「后令获得彼彼义利」,宣说法要只是令他开显一点闻所成慧,闻慧;得到闻慧以后,再令他得到各式各样的利益,那就是思慧和修慧了。实际上是按照法的智慧去行动就会得到种种的利益,所以叫做「后令获得彼彼义利」。看这个《披寻记》:
「先方便说先如理说者」,这两句话。「谓说法语有二差别」,这是说菩萨为众生说法的时候有这两个差别:或者是方便说,或者是如理说。这个「先方便说先如理说」,这是说法;「后令获得彼彼义利」,这是得到利益。那麽得到利益的这件事呢,也须要菩萨的协助的。那麽先说而后得到义利,这也是两个差别,这下面加以解释。
「若易可解了乃至无边无际,是五种语名方便说」,这个方便说究竟指什麽说的呢,这前边在『有寻有伺地』就是本论的第八卷十二页那裡有说,这上面说是有五种语:第一种是易可解了的法语,就是他说的这个法语容易明白,这是一种。第二种是可施功劳,摄受正法可施功劳。这个可施功劳就是对于学习佛法这件事可能是你要努力的经过一番的辛苦,经过一番的辛苦还是值得的,因为你能成就,会有成就,有大智慧,有大的成就,没有白辛苦,所以可施功劳这是一种摄受正法的法语。第三种语言就是无所依止,这个无所依止这句话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这位菩萨没有爱染心,以清淨心为他宣说正法,叫做无所依止。不是爱着心为他说法的,不是以爱着心为依止而演说法的,这叫无所依止,这是第三种。第四种是不过度量故名非可厌逆,他说法的时候并不是令你心裡面不高兴,就是他说得太多了,你就厌烦了,那就叫做可厌逆。现在菩萨为说法要的时候不会过量的,所以这是第四种。第五种叫做无边无尽,这地方说是无边无际,就是菩萨说法也能略也能广,相续广大的演说正法,所以这合起来是五种,这五种「是五种语名方便说」。这是解释这个方便说。
「先首美妙分明是三种语名如理说」,这个先首就是以涅槃为最重要的,趣涅槃宫叫做先首。在佛法裡面,为众生宣说佛法的目的是为了得大涅槃才学习佛法的,佛法裡面要诠显这样的意义,所以叫做先首。这个出世间的佛法,当然是要有这样的愿,那麽你要有希望得到涅槃的这样的愿,而菩萨为众生说法也是目的在这裡,那麽这叫做先首。如果没有这样的愿,你学习佛法也没有这样的愿,而菩萨说法的时候也没有这样的愿,那就不符合佛法的真义了,那也就不是佛法了。佛法是重视这件事的,这也就是深意的意思,如理说的重要的地方。「美妙」,美妙的语言是说,菩萨为众生说法,这个音声清美,所以叫做美妙。就是听起来生欢喜心,所以叫做美妙。这个「分明」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菩萨说出来这个佛法又再加以解释,解释得非常地容易明白,所以叫做分明语。这三种语言叫做如理说。加起来就是八句,这八句的语言「皆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八卷十二页)」。这是《披寻记》的作者这样解释这两句话,用有寻有伺地的那五种语言解释这个方便说,用那个三种语言解释这个如理说,是这样意思。
盈三、了知恩报
又诸菩萨于先有恩诸有情所善守知恩,随其所应现前酬报。
前面是为说法要,第三个是了知恩报。这个菩萨为众生说法,这是饶益有情戒的一条,下面这个了知恩报是什麽呢?「又诸菩萨于先有恩诸有情所」,这个菩萨他自己也是在佛法裡面熏习善根,也是很久很久了。说是在过去的时候,有的众生对菩萨有恩,对于菩萨有恩的诸有情所。「善守知恩」,菩萨他能够,善者能也,这个守是保持不失掉,就是他知道这个众生对他有恩这件事,他心裡能忆念不失,知道这个众生对他有恩,他能够忆念不失。「随其所应现前酬报」,随他所应的,就是随有恩的这个有情的各种情形,能合适的来酬报这位有恩的人。看这个《披寻记》:
「于先有情诸有情所至现前酬报者:有恩有情有多种类」,这个有恩的人有多种类,不是一种,谁是有恩的呢?「谓或父母乃至遭厄难时不相弃者」,这是有恩的人。「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五卷十四页)」,那上面说就是父母是有恩的人,或者是乳饮者,就是给你饮乳的这个人,他乳给你饮的这个人,这也是有恩的人。或者是养育你的人,或者是成长你的人,或者是于旷野之中迷失道路了来救护你的人。或者是饥馑的时代,大家都生活困难的时候,他能来救护你的人,这也都是有恩的人。或者是有怨敌的恐怖,他来救护你;或者是被人家抓住了要杀害你而来救护的人;或者是有疾病来为你治疗的人;或者是教利益者教安乐者,教导你怎麽样做利益的事情,教导你怎麽样得安乐的事情。或者引利益者引安乐者,随所生起诸事务中为助伴者,能肯同你合作令你得利益的人。或者是同欢喜者同忧愁者,遭厄难时不相弃者,那麽这都是有恩的人。
「常思酬报,是名善守」,就是自己常常忆念某某人对他有恩,他想要酬谢他,想要报恩,是名叫做善守。
「深知恩惠,是名知恩」,这个深知恩惠,深深地知道那个人对于菩萨有恩,那件事的重要,所以叫做知恩。
「于此有恩诸有情所,为欲饶益或作助伴乃至或现神通惊恐引摄,是名随其所应」,这下面解释这个随其所应。于此有恩的诸有情所为欲饶益,菩萨对于这个有恩的人想要报恩,想要利益这个人,怎麽样利益法呢?「或作助伴」,或者他有事情作,同他合作,使令他的事业成就。「乃至或现神通」,这裡面就是饶益有情戒都包括在内了。「乃至或现神通惊恐」,就是这个有恩的众生在生死裡流转迷惑颠倒,不肯听顺菩萨的教导,那麽菩萨有什麽办法呢?菩萨会现出神通来恐怖他。「恐怖引摄」,用恐怖的方法引导他来到佛法裡边来改过迁善,「是名随其所应」。
「暂见申敬乃至财利供养,是名现前酬报」,这个暂见,暂时的看见了,彼此见面了就能申敬,就表示自己的恭敬。乃至到财利的供养这位有恩的人,「是名现前酬报,如下自说」,下面的文会说这件事。这是了知恩报,这下面第四科是救护怖畏。
盈四、救护怖畏
又诸菩萨于堕种种师子、虎狼、鬼魅、王贼、水火等畏诸有情类,皆能救护,令离如是诸怖畏处。
「又诸菩萨于堕种种师子、虎狼、鬼魅、王贼、水火等畏诸有情类」,这个有大悲心的菩萨对于诸有情堕落到种种恐怖中。「皆能救护」,菩萨能救护他们,怎麽叫做救护呢?「令离如是诸怖畏处」,使令这些众生解脱这一切的苦恼,这些恐怖的地方,当然就像《普门品》说的,那这可是大菩萨的境界。
盈五、开解愁忧
又诸菩萨于诸丧失财宝亲属诸有情类,善为开解,令离愁忧。
这下面第五科开解愁忧。又诸菩萨对于众生裡面有丧失亲属的这种苦恼的事情、丧失财宝的苦恼。这个财宝也是人所爱,亲属也是所爱的境界,对于这样的众生他丧失了财宝、丧失了亲属的时候,心情苦恼,那菩萨能善为开解,能够给他疏导,使令他内心裡面远离这些愁忧,使令心情开朗,心情愉悦,那麽这也是饶益有情戒。下面第六科施与资具。
盈六、施与资具
又诸菩萨于有匮乏资生众具诸有情类,施与一切资生众具。
这也是饶益有情戒。诸菩萨对于这个众生裡面,有缺少资生众具的诸有情类。「资生众具」,就是生活所需的这一切。这一切有所缺乏,生活困难了,那麽菩萨能施与一切资生众具,能布施他。看这个《披寻记》:
「资生众具者:此有十种」,这个资生众具裡面有十种不同。「谓饮食等,如意地说(陵本二卷十七页)」,这个资生众具裡面说十种资生众具:第一个是食。第二个是饮。第三个是车。第四个是衣服。第五是庄严具。第六是歌笑舞乐,唱歌或者笑,或者跳舞,或者音乐的事情,这也是生活所需的资具。第七个是香鬘涂抹。第八个是食物资具。第九个是照明,应该就是灯。第十是男女受用,这些都是生活所需的资具。现在这裡说呢,「然于此中于自下释」,这裡面说饶益众生的,菩萨能施与一切众生的资生众具的,还是有点简别的,「依自下释」,根据下面本论自己本身的解释:「除其歌舞及男女受行,是名一切资生众具」,把这个要不在内,其馀的资生众具呢,菩萨有所能与,你若有所缺乏,菩萨会布施给你,「是名一切资生众具,唯为施与有匮乏故」。这是第六科,下面是第七科如法御众。
盈七、如法御众
又诸菩萨随顺道理,正与依止,如法御众。
「又诸菩萨随顺道理」,这个随顺道理就是随顺佛法的道理。「正与依止」,正这个字就是很好的,为这个众生作依止的因缘。「如法御众」,这个随顺道理、正与依止这两句话的含意究竟是什麽呢?就是「如法御众」,就是随顺佛法来领导大众,是这样的意思。看这个《披寻记》:
「随顺道理至如法御众者:谓诸菩萨为欲令他于三乘道随其所应速得成熟」:「谓诸菩萨为欲令他」,他想要使令众生「于三乘道」,声闻乘、辟支佛乘、还有菩萨乘、菩萨乘就是一佛乘,这三乘。这个「乘」就是车,就是三个车,这个车是什麽意思呢?车是能有运载的意思,从此处运你到另一个安乐的地方去,那麽就叫做车。现在指这个佛法,你学习佛法,佛法有运载的力量,它有力量使令你从苦恼的地方到安乐的地方去,那麽从黑暗的地方到光明的地方去,有这种动力,那叫做乘。若世间的善法就没有这个力量,世间的善法只能暂时使令你远离三恶道而已,你还是不能解脱三恶道的,你还是要在苦恼的地方活动,所以他没有这个乘的力量。
「于三乘道,随其所应速得成熟」,菩萨就是开示你三种佛法。「随其所应」,随那个众生的根性所合适的,所适合的。这个人适合学习声闻乘,学习小乘佛法,学习辟支佛乘的佛法,学习大乘佛法。「随其所应速得成熟」,给你积聚因缘使令你这个三乘的善根能够成熟。「能够成熟」,在前面声闻地曾经解释什麽叫做成熟?就是能够得解脱了,有得解脱的可能了。说现在只是栽培善根而已,得解脱是不可能的;等到栽培善根,继续不断地栽培善根,这个善根继续地增长,这个时候达到了得无生法忍的程度了,那叫做成熟,所以叫做「随其所应速得成熟」。
「应依大乘或声闻乘真实道理无倒教授、无倒教诫」,这下面又详细地解释这件事。就是随顺这个大乘,或者是随顺声闻乘就是小乘。真实的道理,大乘的道理小乘的道理,这个真实的道理就是苦集灭道这个真实的道理。「无倒教授」,没有错误的教授你。「无倒教诫」,无倒的教诫于你。教授是指教你修学善法,教诫是教导你不要作恶事。「是名随顺道理如法御众」,就是这样意思。
「此复云何?」这下面还想要再详细的解释。
这个「如法御众」这句话,实在来说就是僧团裡面的领导人,僧团的领导人你一定要有这个能力,就是随顺道理正与依止,能以三乘圣道教导依止你的人,一定要有这个能力你才能作僧团的领导人,才能如法御众,是这个意思。
「此复云何?谓如显示苦谛无常」,这下面举一个例子,这个《披寻记》的作者在这裡很用心的解释,解释得很详细。「谓如显示苦谛无常」,这举一个例子,譬如说开示你「苦谛无常」这句法语,这句法语怎麽样开示法呢?「此有大乘声闻乘别」,这句话大乘佛法有一种解释,小乘佛法又有一种解释,这两种佛法解释得不一样。「依大乘道理,相非有义是无常义」,若是根据、随顺大乘佛法的道理来解释这句话,怎麽解释呢?怎麽叫作无常呢?是「相非有义是无常义」。这个相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法,这都叫作相。眼耳鼻舌身意也是相,色声香味触法也是相,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都是相,也就是我们的分别心所取的这一切相所认识的这一切相。在大乘佛法来说,这些相「非有义」,都是没有的。我们看见、所接触的这一切法,我们认为是有,你说没有是你的事,我是看见,我看见这裡面有青黄赤白,我看见有老虎来了,这都是真实不虚的。而现在大乘佛法裡面说,我们所见的都是没有这件事的,那麽这个「相非有义是无常义」,「无常义」就是把它倒过来是「常无」,就是这一切法常是没有的,就是我们凡夫日常生活的境界,若是站在佛法的态度来说呢,这在无所有中虚妄分别,这就叫做「相非有义是无常义」,是这个意思。
我们在〈真实义品〉裡面曾经讲过这件事、讲过这个道理,但是我们若不修止观呢,「相非有义是无常义」就感觉到很生疏,什麽叫相非有义就不太明白,但是你若常修止观呢,常做如是观的时候,这个是很熟悉的事情。那麽我再重覆的说一下,我们就先说这个,按譬喻来说:说光线不好,不是这麽样光明,可也不是完全看不见,那麽看见那裡有一条蛇在那盘踞,那麽心裡面看见蛇,心裡面,这是我看见的,是真实的一条蛇。等到光线提高了,现在有一百度的光明,或者六十度的光明,一看呢,不是蛇,是一个绳子在那盘踞。那麽他知道自己以前认为是蛇是错了,是没有蛇的,只是一条绳子,那麽这是一个譬喻。譬喻什麽呢?就是我们现在,我们不修止观,没有破除去虚妄分别的时候,就是没有破除这无明烦恼的时候,我们所见的这一切的境界,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触的一切境界,我们都认为是真实的,是真实是这样子,真有一条蛇,真实有老虎,有毒蛇,真实是这样子。等到我们智慧高了的时候,常常修止观破无明的时候,得到般若的智慧的时候,原来我们的分别都没有这回事情,都是没有的,就所以这「相非有义是无常义」是这样意思。
我们这样解释这个文的道理应该说是显示出来了,但是可能还是不太明白。这意思就是这样:我们前一生造的业力,造了很多的业,但是我们可能还算好,属于五戒十善的这种善法的业力,这个业力就是阿赖耶识的种子了。在造业的时候,你那个果报结束了,这个业力它有力量发生作用,这个时候我们就变成一个人的境界,变成人的境界的时候就得到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人的色声香味触法,就出现这种境界。这个境界就叫做依他起,就是因缘所生,就是种子所变现的这一切法。这一切法,若在圣人的境界,在佛菩萨的法眼所看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不真实、都是虚妄的。但是在我们凡夫的肉眼来看,我们这个虚妄分别的无明烦恼来观察,就认为都是真实的,这就和佛菩萨所见都是虚妄的不同了,那个虚妄和我们凡夫见的执着的真实是不一样的。所以彼此对比起来,在佛菩萨的立场来看,我们认为真实,是没有这回事情的,就在那虚妄上是没有真实的,就是在那绳子上没有蛇的,蛇是没有的,是这个意思。所以「相非有义是无常义」,这是依大乘道理「相非有义是无常义」,就都是空的,都是空无所有的。
我再多说几句,我们是人的境界,我们不是地狱、饿鬼、畜生,和他们是不同类,我们是人的境界,而地狱、饿鬼、畜生呢?他们不是人的境界,和我们也不同类。不同类,他们也是多数是在人的时候造了很多罪,那麽那个人的果报结束了,那个地狱的罪业出现了,那麽那个业力出现了,就变现出来这个地狱的苦恼的境界,那麽他那个人的境界结束了,就变现一个畜生的世界,变现出来一个饿鬼的世界,就是各有各的业力所变现出来的境界。在我们不同类的,我们若是,我们没有他们的境界,他们也没有我们的境界,这最明显的,容易使令我们明白的,我们就说这个地狱的世界,这个地狱的世界呢?那个有八寒地狱,有八热地狱,那个勐火的燃烧的苦恼的世界,他们在那裡受苦的时候认为是真实的,真实是有勐火,真实有种种的苦恼的境界令他受苦,他也是执着是真实的。但是在佛菩萨来看呢,那都是虚妄的,是不真实的,是如幻如化的,如梦中境,像我们作梦的时候,所现出来种种的境界,都是不真实的,如水中月,也都是不真实。但是因为我们这个执着心没有破除去,我们没修止观,没有破除执着心呢,我们的执着心在发生作用的时候,就认为是真实的,所以就是受苦了。所以明白的说,地狱是这样子,人间的事情是一样,你在那受苦受乐就是那个执着心的作用,而为什麽我这麽苦?实在是执着,说我这个病痛,我这身上痛,身上痛实在是内心的执着,执着的境界,如果你能破除这执着心这就是苦即非苦。
所以这个若是得了圣道的时候,譬如这个人是个人他若是得了阿罗汉的时候,阿罗汉也会有病的,有病,有病就是苦,但是他这个正念一提起来的时候,正念一提起来的时候,他的内心就到第一义谛那儿去了,那就没有苦了。我们表面上看这个人有病,很苦,但是他实在是不苦的,他就没有苦了,在第一义谛那地方没有苦,但是这件事是同时的,因为原来的业力,他受阿赖耶识的控制,阿赖耶识是很忠实的,你造的业力熏成了种子,这个种子发生作用的时候,这个种子的力量没有消失,那这个苦恼的境界他就是在那裡,他不会失掉的。但是这个圣人,你修学圣道的人,虽然他也有这个苦,但是他这个无分别智一出现呢,就到第一义谛那儿去了,这个苦就没有了,苦即非苦,是这样子。在地狱也是这样子,畜生世界、人的世界、鬼的世界,一切都是虚妄分别,所以就是相非有义是无常义,就这些都是不真实的,都是空无所有的。
所以从这裡看呢,我们修止观这件事非常重要,就破除自己内心的虚妄分别,要作这件事,修止观就是坐禅,这个禅有这种作用。若是我们不坐禅,你只是读这部经,我照《金刚经》这样读:「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是读,你不能去思惟观察那个义,那不行!你就是一直在苦恼裡面生活,他不能发生那个作用。但是可以……将来,那就是所谓栽培善根,我读了《金刚经》了,我读了《大般若经》了,读了《华严经》、《法华经》了,也栽培善根,也栽培了一点。但是现在想要发生相非有义这个作用不能,不能发生这个作用。不能发生作用,那我们就在虚妄分别裡面生活,就是这样在苦恼的境界裡面生活,所以从这裡面可以知道相非有义是无常义,这个止观的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努力的修学止观。
说我不相应,不相应不要紧,可以慢慢的慢慢的,在《解深密经》上说了,初开始发心坐禅的人,他那个内心的止观的相貌是不值得讚歎的,《解深密经》说到这句话,不值得讚歎,但是你不要停下来,继续努力。《解深密经》说到这一句话,你继续努力呢,慢慢它会好转,慢慢就会成功了。说「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所以佛菩萨大慈悲,知道众生想要得三昧,得到无分别的智慧是很难的,但是观世音菩萨帮你忙,给你说个大悲咒,你好好念呢,就有可能会成功了,所以要发心拜大悲忏,有困难的时候不要紧,你常常念大悲咒,拜大悲忏,那麽就会好转,就有成功的希望了,所以这个是「相非有义是无常义」。
「依声闻乘道理,相灭坏义是无常义」,若根据小乘佛法来讲,怎麽叫做无常呢?「相灭坏义」,我们所看见的这一切相都有灭坏的意思,他不会永久。譬如这高山看上去有很多树、很多花,很美丽的,但忽然间大地震来了,这个山没有了,这就是无常了。又譬如这人身体很健康,他没有病痛,但转眼间病就来了,都是不决定的,是靠不住的事情。你说苦,我不感觉苦,我一切都很自在的,但这也只是暂时的,暂时是这样子,忽然间一刹那就变了,所以「相灭坏义是无常义」。这个「常」是固定的意思,「无常」就是不决定的。你感觉到苦,苦也是不决定的,不是永久,到时候又不苦了。你感觉到乐,乐也不决定,忽然间又苦了,就是这样子,是无常义。这个「相灭坏义是无常义」,那这是小乘佛法这样讲。当然大乘佛法裡面也这样讲,可是大乘佛法有深一层的意思,这个无常如幻如化的,也是不可得的。小乘佛法这样讲。
「又如显示苦谛无我,亦有二别」,前面说这个苦谛,什麽是苦?色受想行识就是苦,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苦。而这苦即非苦,「相非有义」。「相灭坏义」,相有变化,那麽这是大小乘对于无常义,也就是对于苦义有这样的不同的解释。「又如显示苦谛无我,亦有二别」,也有两种不同的分别。
「大乘道理,谓诸法无自性相是无我义」,那这个是大乘佛法讲的这个法无我的道理。「大乘道理,谓诸法无自性相是无我义」,这个「无自性」这句话就是它本身是没有体性的,那就叫做无我义。那麽这个和《中论》讲的那个无自性有一点差别。《中论》上讲:是因缘所生,所以它本身是无自性,因缘所生还是有。因缘所生还是有,只是说它离开了因缘,它没有自性,它是因为因缘而出现的,所以若观察它的自性呢,它是毕竟空寂的。现在这上面是唯识的说法,唯识上说这个无自性,就是说我们所看见的那个法本身是没有的,就是我们看见那条蛇,本身上是没有的,这就和《三论》和《中论》说的无自性有一点差别,但是不是决定有矛盾。「诸法无自性」,那麽也就是无自相,无自性义,「是无我义」,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是无自性相义,所以是无我义;色声香味触法无自性,所以叫无我义,这是法无我的意思。
「声闻乘道理,谓补特伽罗无自性相是无我义」,声闻乘的道理呢,就是补特伽罗,补特伽罗就是数取趣义,因为这个外道、非佛教徒就是其他的宗教在印度他们另外有一个说法,另外有说法就是:在色受想行识之外,另外有一个体性,这个体性是常存不变的。说是他来到人间的时候,就是得到了一个人的色受想行识。谁得这个人的色受想行识?就是那个我,有自己的体性的那个我得到了人的体性,人的色受想行识。等到人的寿命结束了,人的色受想行识结束了,那个我还存在的,这个我又跑到天上去了,又得了天的色受想行识。天的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的,到时候也结束了,那个我又跑到地狱去了,得到地狱一个色受想行识。那麽地狱也可能死掉了以后又跑到饿鬼道,跑到畜生道,就是这个六道这麽轮迴,就那个我在六道裡跑来跑去。生死是指那个每一道裡面的色受想行识说的,他有生有死,那个我是不生不死的,是常住、常存不变的,是这样意思。
现在小乘佛法裡面说呢,「谓补特伽罗无自性相是无我义」,就是没有外道所执着的,离开了色受想行识有自己的体性的那个我,那个我是没有的,所以叫做无我。那麽这就是叫做人无我,也就是补特伽罗无我。但是大乘佛法呢,大乘佛法当然也包括这个无我义,就这个补特伽罗是没有的,但是小乘佛法说没有那个我,但是还是有色受想行识的。现在这大乘佛法说那个色受想行识也是不可得的,就是我们执着的心所接触到的,执着心所执着的色受想行识是没有的。但是阿赖耶识的这个识种子所变现的色受想行识是有的,那麽那个是如幻如化的、不真实。这上面说这个无我义和小乘和大乘也有这样的差别,在小乘佛法裡面它没有讲这个「诸法无自性相是无我义」,没讲这句话,所以小乘佛法没有说到这个无我。所以站在唯识的立场呢,就说小乘佛法只有补特伽罗无我,没有讲法无我,只是这样意思。但是若站在《中观论》的立场,小乘佛教的圣者也不是太执着一切法是真实的,也不是那麽执着,可是他没有专修法空观,那个法的执着还是有多少,只是那个我执是没有了。这是「谓补特伽罗无自性相是无我义」。
「如是随众所应为说正法,名随顺说」,这个又诸菩萨随顺道理,这个随顺怎麽讲?「如是随众所应」,说这位菩萨他随顺这个听众,随顺大众。「所应」,那个根性所合适的,小乘佛教学者他是小乘根性,这个人是大乘根性,根性不同,为他们所说的法也就不一样,不一样都是要随顺。「如是随众所应为说正法」,说的这个小乘佛法或者大乘佛法,这叫做随顺说。
「不贪供侍,是名正与依止」,前面这个「又诸菩萨随顺道理」这句话讲完了,下面再解释这个正语依止这句话。「不贪供侍无爱染心而为摄受」,这可以说是收徒弟,这地方也可以这麽讲。说是你为什麽收徒弟呢?说我是为了他供侍我,我这个徒弟来侍奉我、给我做事,为了这件事。为了这件事而收徒弟,那这就是不合道理。而菩萨是「不贪供侍」,不贪求这个弟子的供侍,他对弟子没有爱染心,「而为摄受」,而收他作徒弟。这个「摄受」实在就是收的意思,收受,就是接受了,接受他作弟子,叫做摄受,就是录取了,录取他做学生了,是这个意思。「是名正与依止」,这就叫做正与依止。这个「依止」其实就是因缘,因缘这两个字就是依止的意思,就是你所有的圣道的善法要依止这位菩萨才能够建立起来,就是这样意思。就是你依止师长的教导能建立圣道,圣道才能建立起来,所以叫做正与依止,是这样意思。
「摄受有二」,这个正与依止这就是摄受,摄受是有两种不同:「一者财摄,二者法摄」,有这两种不同。用财来摄受这位弟子,当然因为人生存需要有财,不然不能生存,你要收他作徒弟,你要有财来给他用,这在菩萨戒裡有提到这一条。所以这个徒弟若是拜师父,师父有这个责任要有财来给你用。实在来说呢,一个寺庙裡面做住持的人,他也就是要有这两个责任:一个是维持寺庙的经济,你要有办法做这件事。第二个就是法摄,就是为他们开示佛法。而主要的是法摄!若没有财摄,人不能生存,不能生存怎麽能学习佛法呢,所以非要有财摄不可。但是有财摄以后还要有法,有佛法的教导,这样子才能够得圣道,你才能够满足你原来修学圣道的愿望,所以那叫做法摄,这两种都要具足的。
这个法摄裡面呢,「教授教诫,是名法摄」,那麽教授,教授你修学圣道;教诫你要持戒,不要做种种错误的事情,合起来是名法摄。
「先施财物方便饶益,是名财摄」,但是这个法摄是很重要,财施也是很重要;在法施之前,你先要吃饭,所以「先施财物」先要给他财物,就是衣食住财物。「方便饶益」,这个财物这是一种方便的利益,这是法摄受的前方便,这也是很重要的,是名叫做财摄。
「如说给施如法衣服饮食等是」,就像说布施给你,就是如法的衣服,如法的饮食等,那麽这就是财施。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