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邹相美文:退步原来是向前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7日
来源:   作者:邹相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邹相美文:退步原来是向前

 

  在农村土生土长的我,也曾是一个插秧的好手。大概在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就学会了插秧,和父母一起在门口的泥巴田里挥汗如雨,把一簇簇饱含希望的秧苗插到秧田里……插过秧或是了解如何插秧的人应该很清楚,在这世界上,大部分劳作是向前进行的,而插秧则例外,它是向后进行的,需要我们退步才能完成。

  我清楚地记得和家人一起插秧时的情景:在犁好的水田里,横七竖八地漂着一捆捆秧苗,青翠欲滴。我们挽起裤管,哄着小曲走到水田里,开始在各自的“任务地”上忙活开来。我弯着腰,尽量不让田里的水沾湿我的上衣,然后把一簇簇(大约三四根)秧苗插进泥水中。一边分拣着秧苗,一边向后退着……很快,一排排秧苗便在我的前方出现,我向后退,秧苗向前跑,别有一番滋味。正因为后退,我们才能把秧苗全部插好,而插秧时的“退步”,正是插秧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当唐朝的布袋和尚看到村人插秧时的情景时,大有感触,便作了一首诗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显然,布袋和尚是在借景说理,从插秧时的后退,说道“退步原来是向前”的哲理之言。你想想,插秧时,我们会勾头弯腰,不会去想周围的一切人与事,只知道把心与手安住于插秧的过程,可谓是“心无旁骛”。而这个时候,我们的心是最平静、最安乐的。布袋和尚的诗偈,也是在向我们阐释一个道理:莫去计较名利与权势,即使失去了现实中的种种利益,也不要过于牵挂,得与失,不过在一念之间。而退步呢,不一定就是放弃与退缩,更不是懦弱与胆怯,它更是一种豁然与宽容,很多时候能到达“向前”的殊胜境地。

  据史料记载,明朝正德年间,朱宸濠(1479年~1521年)起兵反抗朝廷。王阳明(1472年~1529年)率兵征伐,一举擒获了朱宸濠,为朝廷立了大功。而当时受正德皇帝宠信的江彬十分嫉妒王阳明的功绩,认为是他夺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四处散布流言:“最初王阳明和朱宸濠是同党,后来听说朝廷派兵征伐,才抓住朱宸濠,以求自我解脱。”王阳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与总督张永商议:“如果退让一步,把擒获朱宸濠的功劳让出去,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假如坚持下去,不作妥协,江彬等人很可能狗急跳墙,做出伤天害理的勾当。”为此,他将朱宸濠交给张永,使之重新报告皇帝:擒获了朱宸濠,是总督军门和士兵的功劳。如此一来,江彬等人也就无话可说了。若不是选择了退让,王阳明难免遭受飞来横祸。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水中的蓝天》一文中写道:“站在百尺竿头的人,若要更进一步,就不能向前飞跃,否则便会粉身碎骨。只有先从竿头滑下,才能去爬一百零一尺的竿子。”这段话讲的很形象,很生动,它指出了退步的重要性:能让我们赢得新的起点,达到新的高度。老子在《道德经》中讲道:“圣人之道,为而不用,有而不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为而不用,有而不争”,不用、不争,都是人生的智慧。他还讲到“自胜者强”,即是通过退步、通过妥协来战胜自己,更是强者所为。只有那些冥顽不灵、心胸狭窄之人,才不愿意主动让步,去谦让和宽容别人。

  古人云:“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种种不愉快的事情和难以相处的人。我们大可不必恶语相向,或是唉声叹气、无可奈何,不如退一步,“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智慧”,效果自然不会太差。当我们明白了退步不仅仅是一种谦虚、友好的做人处事方式,更是一种高尚的品行和修养时,就能明白“退步原来是向前”的内在深蕴了。

  (邹相,2011-10-31于郑州,刊载于《五台山》2011年11月14日)

返回目录

标签:邹相美文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