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相美文:参悟永信大和尚禅话
邹相美文:参悟永信大和尚禅话
近日在翻阅少林寺主办的内刊《禅露》杂志时,看到2011年第三期“大灵山”栏目刊载了一篇题为《永信禅话(节选)》的文章,读后受益匪浅。在此之前,我已了解到,作为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手不释卷,先后著述了《禅露集》《我心我佛》《我心中的少林》《少林功夫》等多部作品。通过品读这篇《永信禅话(节选)》作品,不禁令末学心生欢喜,现对其中的十条禅话进行参究,与各位同修共享其中的法喜。
“禅是放下,是无住,是日常生活中感悟的智慧。禅是放下,最终还要把这‘放下’的念头也放下。即一切法,离一切相。”
参悟:《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能“心无所住”,不被外境所扰,不被内境所困,自然能“心无挂碍”。禅就是放下,就是让我们“心无所住”,放下一切贪念与执着,“离一切相”,达到“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的自在之境。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被人嘲讽,乃至恶语中伤,但我们不能执着其中,非得弄出个子丑寅卯。最好的选择就是放下,放下外在的一切,才能获得内心的安然。
“佛教的慈悲救世情怀,与现代文明社会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佛经说‘人身难得’,教导我们珍惜今生,好好做人,获得人生安乐。”
参悟:佛教一贯推崇“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让我等佛子要有悲天悯人、救度众生的慈悲之心。“慈悲”是让我们视一切众生为平等的生命,尊重他们、关爱他们,而这,正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我们理应珍惜生命,精进修行,才能获得人生的安乐。
“佛教讲自受用,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修起,从小事修起,从眼前的一件一件小事修起。把自己听到的正法,悟到的真理,融化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才是学佛修行的大道。”
参悟:在这里,永信大和尚强调学佛也是个积累的过程,要求后学们从小事做起,从小事做起,用语言简意赅,却是一针见血、直指人心。试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中,不要只把眼光放在“大事”、“大业”上,还得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从简单做起,坚持不懈,逐步深入,达到一个量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获得丰硕的成果。
“我们在世间弘法,讲经说法,并不是从《大藏经》出发,死板地逐字逐句解说,而是从众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随机应变,契机契理地活用法门,接引众生。这才是佛法住世的大用。”
参悟:佛教教化众生、接引后学,有八万四千法门,而契理契机一直是佛法在世的基本原则。经典是佛教说法度人的一个方便法门,并不是全部。我们弘法也是,要根据众生的实际情况,应机说法,而非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比如现在通过网络及影像资料来弘法,就是佛教顺应时机说法的有效尝试,也能达到弘法利生的目的。所以说,佛法的弘传不是搞“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而是生动活泼的、利于大众接受的、利乐有情的普世过程。
“清净心就是无染之心,无着之心,无牵挂之心。不要受套路所绊,不要受招法所制。不要想什么绝招,心到功到,无招不绝。要心无挂碍,无有恐怖,坦荡自然,身心一体。”
参悟:好一个“心到功到,无招不绝”,这就是清净心的功用。我们如何能得到清净心呢?就是要“无我”“无执”。就像我们学习功夫,不能受到套路和招法的限制,时而要变掌为拳,时而要变被动为主动,灵活把控,才能练得炉火纯青。同样,清净心还要求我们“心无挂碍,无有恐怖”,如此,才能“如如不动”,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为世事所牵绊,不被污浊所沾染。
“学佛者不宜执着于佛教的哪宗哪派,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生活习惯,来选择合适的修行法门。而日常生活中的正行,则是所有学佛者共修之法门。”
参悟:现在有很多修行之人,动辄以修这个宗派或那个宗派来标榜自己,似乎只有自己修行得那个宗派才是正宗。殊不知,这已经落入了执着的窠臼。修行得法门有很多种,我们完全可以按照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法门。但是,正如永信大和尚所言“日常生活中的正行,则是所有学佛者共修之法们”。试想,见到一位羸弱的病人站在公交车上,你有座位也不愿意让给他,这样的行为又怎能提高自己的修行呢?所以说,生活就是一种修行,而生活中的正言正行,就是通向佛法大道的法门。
以上是末学对“永信禅话”的参悟。纵观永信大和尚禅话,可谓是句句妙语、字字珠玑。若能用这些平实却有力的禅话来指导我们的修行与生活,必能事半功倍、获益无穷。
顶礼永信大和尚!
(邹相,2011-09-30于郑州,刊载于《禅露》2011年第5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