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衲子心: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禅林衲子心: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文/见馥法师
经云:“未成佛道,先结人缘”,菩萨欲普度众生,须与众生结缘,若不恒顺众生,则无法化导众生。而“恒顺众生”意即恒常随顺一切众生,“恒顺”二字有随缘摄受之意,因此菩萨以种种善巧方便,随缘摄化一切。如何摄化众生呢?经论中提出四种方法,合称“四摄法”。
一、布施摄:用财施、法施及无畏施来摄化众生。如佛陀过去生行菩萨道时,曾割肉喂鹰、舍身喂虎,布施自己的身体、性命利益众生。而现代人捐款济贫、当义工,布施自己的时间、体力及财物等,都是布施的具体表现。例如:鼓励的话语、欢喜的微笑……等举手之劳,都很容易做到,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人皆可当菩萨,行布施摄。
二、爱语摄:就是远离口四过──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而以柔软语、赞叹语、良善语来鼓励众生。众生都喜欢听好听的话,亲近对自己有益的人,因此常行爱语,可增进人际关系,家庭、社会亦会一片祥和。例如后汉庞统,每次称赞人都言过其实,人们问他为何如此?他回答:“因为现在善人少、恶人多,若人于行善时受到赞叹,肯定能加强其行善的意愿。”因此菩萨随其所好,行爱语摄来度化众生,众生受益,就愿意亲近及听闻佛法,乃至信受奉行。
三、利行摄:《大智度论》中谈到,佛陀为视力不佳的老比丘穿针,老比丘感动万分,佛陀并为他说法,因此启发慧眼,同时也恢复了视力。佛陀虽已成佛,却不舍一小善,如此度化众生,使众生乐于亲近,进而接受教化。因此,我们修行学佛也要以身口意三业来利他,例如到道场发心,或出坡、或担任义工、或为临终之人助念,以及关怀亲朋好友、邻里等,藉由利行摄的具体落实,菩萨与众生都能同沾法益、增益福慧,达到自利利他的目的。
四、同事摄: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名叫“丑鬼”的人,因长相丑陋,被父亲送到深山,因自形惭秽而自卑退缩。佛陀为了度化他,就变成比他更丑的比丘来亲近他,与他为友,并示现入定后容貌变庄严的模样。丑鬼问其原因,佛陀趁机教他“观佛相好”的方法,结果丑鬼相貌愈来愈庄严。丑鬼发现丑比丘原来是佛陀所化现,便随佛出家修行,不久即得道证果。因此,同事摄即是“和光同尘”,随同众生之所好,作众生的善友,并以身示教,度化众生。
总之,四摄法即是因应众生不同的需求而施设的方便法门,菩萨如果没有方便,即无法度化众生。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恒顺众生,令众生欢喜,才能随缘度化,使其听经闻法、修行学佛,最后圆成佛果。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