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星云法师:星云日记 57法无定法 1991.9.1~1991.9.15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7日
来源:   作者:星云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星云法师:星云日记 57法无定法 1991.9.1~1991.9.15

  九月 一日  星期日

  由于佛光山海外道场及新落成的讲堂日益增多,主其事的负责人又都是年轻的一辈,为确保“现代而不离传统,传统而不墨守成规”的宗风,督导与巡视的工作非常重要。上午九时,应心平之请,在法堂召开“宗务委员会议”。宗务委员会是佛光山最高行政单位,一些政策性的提案,大都要经过此会议通过,才正式实施。今会议主要在于确定各巡监的工作职掌,希望佛光山老一代的心平、慈庄、慈惠、慈容、慈嘉、慈怡等人能多发心负起海外道场及讲堂的辅导巡视之责,让人事在递交和发展之际,能很顺利的成长,而无所谓代沟。

  早在两个月前,佛光协会彰化西方分会会长尤月娇及马明通、林必行等多人邀请,已排定今下午在鹿港有一场佛学讲座及皈依典礼,奈何腿伤,前天才刚出院,徒众都不赞成我出门,且很严肃的表示,愿代我前去演讲。

  三十年前,我曾为影印《大藏经》宣传团到鹿港弘法,近十年来,鹿港信众一再接洽,要请我举办一次佛学讲座,只是机缘很不巧,不是碰到我出国,就是已排定其它行程,直到最近鹿港成立佛光协会分会,才确定此次讲演日期,若我今天再不去满足信众的愿望,不知此因缘一晃,下次要等到什么时候?在不失信的原则下,只好“委屈”徒众的好意,中午十二时离山往鹿港,同行者除慈惠、慈容、慧龙外,还有昨天来山参加供僧法会的叶政行、陈丽丽、吴宝琴等多人。

  此次讲座会场是在鹿港文开国小活动中心,除由佛光协会彰化西方分会主办外,协办单位尚有龙山寺、慈普寺、广善寺、念佛寺、智觉佛园、鹿港忠义慈善会、福山寺、福山讲堂等。大街上排了很长的队伍献花迎接。立委许福曜、县议员李栋梁、施长溪、镇代表黄得胜及文开国小校长丁祯祥先生,都在场参加讲座。

  皈依时,近千名信众在炙热的活动中心,仍那么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其虔诚神情实令人感动,还好我今天亲自主持皈依典礼及讲座,虽腿伤不便行走,但总算没有辜负鹿港信众的期望!

  承禅一法师之请(寿山佛学院毕业同学),晚上在慈普寺用餐。

  陈丽丽(小王爷)在空档时,向我请求道:“……师父!我知道您为法为教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存在,也不会去在意自己的健康,但身为弟子的我们却很在意,且在意得心疼……求您为我们保重身体,为我们禁足或闭关一段时期,好好调养身体,这是我代表很多人的意思,向您表达我们的心声……”

  委心任运,听其自然吧!

  闻宜兰妙专法师昨天往生,慈嘉、依敏随即赶往雷音寺,心平今北上到宜兰协助处理善后。

  “人生种种病痛,只是外事外物太要紧了,以致--心不能静、气不能和、度不能宏、口不能默、火不能制、苦不能耐、贫不能安、死不能忘、怨不能释、矜不能平、惊恐不能免、争竞不能遏、辩论不能息、忧思不能解,故妄想不除,总由未淡未空之故,如真淡真空,一切以‘不要紧’三字了之,此则拔去病根之神药也!”--陶觉

  九月 二日  星期一

  高雄原禄骨科翁朝居院长(满方的兄长),上午来山帮我拆线,云伤口情况很好,非常赞叹现代雷射手术的高明。

  从上个月二十四日跌倒到今天刚好十天,感觉上好象已过了好久,整天不是躺着就是坐着,慧龙等人把我的衣食住行都招呼得很周到,定时起居、按时吃药、婉谢会客……一点也不马虎,尤其是时间一到就催吃药休息的那股认真,真是一丝不茍。我自觉教徒弟都没有这么严格过。

  佛光山的三宝殿及金、玉佛楼工程,这两个月来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其轮廓,慧礼请我去巡视,我说腿伤坐轮椅不好上下,门外的慧龙、慧化、慧道、慧悟,马上应声可以轮流推我到工地去(原来他们早就“计画”好了)。在多人拥护下,整个下午在后山绕了好多地方,看工程只是个借口,主要乃在陪我出来走走。

  慧悟等人在替我服务时,那欢喜的神情,深感:平时我实在太少有机会跟他们接触。世俗的父母年轻时,在子女心目中如篮球,大家都互相抢来抢去;到年老时,则如排球,彼此推来推去;老病时,就像足球,恨不得踢得愈远愈好。这一次我不慎腿伤,徒众一个个的都把我当成橄榄球。

  “待足何时足,知足便足;

  求闲何日闲,偷闲便闲;

  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甚众;

  休夸我能胜人,胜于我者恒多。”--进德录

  近年来,三十岁以后才来山出家的徒众日益增多,由于年龄大多已超过入佛学院资格,为让他们有进修佛学的机会,传灯会会长依空及大慈庵住持依敏,特利用晚间七时,关山门以后,开办了“大慈学园”,这一期由依谛、永妙等人发心为大家上“修行之道”、“佛学概说”、“梵呗”等课程。

  都监院依淳及佛光山女众员工宿舍(妙慧楼)负责人满德,也在员工下班时间,开办“妙慧学园”,为有心深究佛法的员工,提供一些进修课程,永妙上的“佛学概说”、永藏上的“梵呗”,满光上的“英文”,让员工们在工作之余,充实了生活。

  永楷由西来寺传真告诉我,西来大学将在明天举行这一学期的开学典礼,所开的课程有“基督教概论”、“大乘佛教”、“西藏佛教”、“宗教研究的历史与理论”等,学生求学的态度都很认真。

  在佛光山不分男女、老少、海、海外、出家、在家,大家都很忙,白天忙修福,晚上忙修慧,没有一刻不在修行。

  常有人问:“怎样才知道自己有进步?”我觉得如果--

  一、每天都过得很欢喜,不觉无聊。

  二、见人都很完美,看人很顺眼。

  三、起居饮食很正常,不会睡不着。

  四、读书、工作、礼佛……常感法喜。

  五、别人不会躲我,会接受我。

  有这些现象即表示,自己有所进步。

  “挫折”可以增加经验,学佛要学出一个欢喜心,不要一碰到不满意的人和事就生起讨厌的心,心要善解人意,嘴边要多点口惠,眼中要慈目待人,常常自我警惕,就能不断进步。

  九月 三日  星期二

  “自饮一滴曹溪水,

  可作万世慧命粮。”

  满普、满冠、满藏、满修、永祥、道悟等多人,今约我讲话,提及彼此在工作上、生活上、修持上的一些问题,并问我道:对佛光山弟子有什么希望?

  我觉得我的徒众并不一定要同一形象,可依自己性向、专长去发挥,来表现各自的特色,但在修持道上,希望大家:

  一、和谐团结:人可居住在东南西北,各自的修持法门也可不一样,从这些不同中,找出一个相同,如爱护常住、弘扬佛法、培养人才……有了共识自然可以和谐团结,且“团结”是在分工合作、各行其道、不互相排斥下彼此尊重。所以我希望徒众--

  在研习学问时要和谐团结;

  在修持道心时要和谐团结;

  在发心办事时要和谐团结;

  在弘法利生时要和谐团结;

  在应世出众时要和谐团结;

  在忍耐气馁时要和谐团结;

  在策画动员时要和谐团结;

  在团体生活时要和谐团结;

  在同门、同宗、同学中更需要和谐团结。

  二、容纳异己:一个进步的团体和社会是百花齐放多采多姿的,除了部和谐团结外,对外部的反对者、异教徒要包容,更要沟通和了解并化敌为友,就如佛教也有很多宗派,但彼此并不冲突。容纳异己可以带动佛教界,更可万古流长,故学佛应有大海山岳之胸量。

  三、重视信徒:佛光山是因有信徒的护持才有的,佛教也必须要有信徒的助力,教义才易发展推动。佛光山有个良好传统--对信徒无分别心,贫富男女都是一样。佛法是无价的、随喜的,对信徒不求供养,只为服务;不随便募化,只讲喜舍;不私自化缘,志在结缘。韩国佛教非常重视信徒组织,所以“佛日会”遍满各处。度众要到山门外度,非关起门来度,如果对信徒不善结缘、不方便接引、不懂教化,则易使信徒流失、徘徊门外或落入外道。所以我们要:

  认识信徒,接引信徒,教化信徒,帮助信徒,

  慰问信徒,重视信徒,服务信徒,接待信徒。

  《维摩经》云:“佛道在众生身上求。”信徒是无价的,要时常将欢喜和佛法传给信徒。

  四、一技之长:每天总不能悠悠岁月,要知光阴的宝贵,故一定要有一套在生活上、实际上、弘法上能应用的技能,如典座、香灯、知客、说法、法务、行政、辅导、计算机、策画、打字、印刷、会计、书法、绘画、驾驶、设计、护理……等不断研究学习。

  五、语言常识:做一个现代佛光人,对政、外交、国防、经济、财政、司法、社会、科技……等知识,多少要有所具备;另语言方面,如英文、日文、藏文、巴利文、广东话……也能讲一点。常识要丰富、语言能沟通才能摄受信徒,谈佛法才能为对方接受,故常识、语言要不断的探讨学习。佛法为体、世法为用,是度众之方。

  六、忠诚宽厚:“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宁可做一个庸庸碌碌的出家人,不做一个有害于佛教的聪明人。要忠于责任、信仰、承诺、师门、发心、操守、原则、担当……;对朋友、大众、师门……要宽厚,以忠诚宽厚的态度学佛、度众,必定会有所成。

  七、勤奋发心:有了佛光山,也要大家有心才靠得住。所以,除恶向善要勤奋、去堕向前要勤奋、为公去私要勤奋、发心服务要勤奋……;前面的人发勤奋心,后起的人也要发扬勤奋,才能相得益彰。

  八、专宗修持:本山虽八宗兼弘,但徒众要自知自己天资、性格、能力与那一宗派相契,并一门深入,“解在一切佛法,行在一门深入”。求道过程上,要“有缘无缘随他去,只求佛法作慈航”,不要管人我是非,只求有道、有佛法。

  九月 四日  星期三

  上午,会见了纽西兰佛光协会北岛分会会长赖耀森居士,和纽籍皈依弟子戴伟仁先生。

  十时,宏印、净耀、原本法师来访,除慰问我腿伤外,对佛教青年会的未来方向、展望以及政府对传教人员身分之尊重……等问题,提出彼此的看法。

  晚,七时,在檀信楼为丛林学院八十(一九九一)学年度第一学期各学部联合讲习会的学生开示“如何安住身心”。

  身心不能安住,连天人都会五衰相现,我们在求道过程中,如何安住身心?

  一、安住在慈悲里:

  “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今日佛教之衰微,是因大多数佛教徒无佛法,不知道慈悲,经云:“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宁可不聪明无智能,到佛学院一定要养成慈悲心,慈悲是自己与一切众生共有的财富,故要将身心安住在欢喜、柔和、忍辱、慈悲、喜舍之中。

  二、安住在无恼里:

  “无烦无恼心自在,喜乐生活风光好。”

  修行学佛非消极、逃避,是要与烦恼交战--持智能宝剑斩烦恼魔军,“烦恼”非一定是从外境而来,有时是庸人自扰。具喜悦性格者,较容易排除烦恼,受委屈和打击时想得开、放得下;苦难时不烦恼、不怨恨、能担当,自己做自己的工程师、医生、雕刻师,在无恼中安住自己的身心。

  三、安住在大众里:

  “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

  真正修道者,皆不会想要离开大众而独居,我们谈佛,都会提到十方三世一切佛;谈法,一定都说十方三世一切法;谈僧,就会说十方三世一切贤圣僧……,很少只提到一个,佛陀也常说:“我是众中的一个。”

  独木不能成林(丛林),离团体不能称僧(僧团)。不喜与大众在一起则无“僧”的性格,学佛要有大众性格、社会性格,将身心安住在大众中。友爱大众,尊敬大众,与大众共存共荣,要像石灰一样:“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莫等闲;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

  四、安住在美好里: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凡事观照美好才能自由自在,世间美好不在天堂,而在我们心里,美化语言、美化容颜,不如美化我们的心理。在唯美观念中,记忆很美好,现实很美好,未来更美好,在弘法度众、服务人群的佛门生活中是多采多姿的。能将身心安住在美好中,自能一切观自在。无门禅师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五、安住在发心上:

  “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要作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学佛怎能不发大心?在作务上要发心,在修持上要发心,在利人上要发心,并要发大心、恒长心,只要一发心,凡事无所不能。《劝发菩提心文》上说“发心为首,立愿为先。”所以将心安住在发心上。

  六、安住在道念上:

  “能知隐晦心常泰,不恋繁华性自真。”

  “道”是根,有了根,才会开花结果,我们常以一个人是否有道念,而评鉴其好坏。在工作中要有道念,在弘法时要有道念,在利生上要有道念,念众生苦发大悲心将身心安住在道念上。所谓“能知隐晦心常泰,不恋繁华性自真。”

  七、安住在学习上:

  “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博要能高。”

  学无止境,除佛法理论、宗派、大小乘、名相要学习外,世法的国史、哲学、计算机、会计、典座也要配合应用学习。把身心安住在学习上,会让人忙得很踏实。

  八、安住在体谅上:

  “海不辞水为同事,水不辞海德具尊。”

  人与人间相处最宝贵者,不外有颗体谅的心,佛陀如果不体谅我们的罪业,就不会来度我们。对师长要求的体谅,对同门不相契的体谅,对恶人不如法的体谅,能原谅包容他人就是菩萨发心。把身心安住在体谅上,世界会更宽广;做人要像大海一样,能容纳百川河流。

  九、安住在淡泊中:

  “莫嫌佛门茶饭淡,僧情不比俗情浓。”

  感情不能淡一分,道念就不能增一分。在佛门不是说不重感情,而是要以智导情,以慈化情;在物质上要淡泊,才不为形役;在心性上要淡泊,对功名、富贵、人情不要太热衷。把身心安住在淡泊中,精神会更升华。

  十、安住在谦卑中:

  “我慢山高千万丈,法水涓流滴难进。”

  待人处事要低头,佛法才能弘扬出去。在谦卑的人面前世界很广大,在傲慢的人面前是寸步难行,从说话中谦卑,在处众中谦卑,在与人合作中谦卑而不计较、不比较,让身心安住在谦卑中,自然容易处众。

  十一、安住在忍耐中: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有梅花扑鼻香。”

  在所有的菩萨道修持中,唯有先修持忍辱,才能成就其它道业,在顺境时忍得住别人的赞美,逆境时受得了他人的毁谤,平时能承受误会、责难、生活上种种不便,才算是修道者,将身心安住在忍耐中,道业会更向前。

  十二、安住在满足中:

  “有求莫如无求好,进步那有退步高。”

  人生的美好是从缺陷中而有,对生活、对人生、对修道中所遇到的人情冷暖、变化无常,都能无求而感到满足,把身心安住在满足中,则能自适其适。

  九月 五日  星期四

  美浓朝元寺慧定法师上午来访。

  黄宗兴、黄秀兰夫妇中午到法堂来看我,黄宗兴夫妇跟随我也近三十八年时间,对常住之忠贞和对佛教的奉献,实可为在家居士的楷模,平时在山上只看他们忙进忙出的,少有机会讲话,中餐时,特留下他们陪我一起吃蕃茄面。黄宗兴说:“三十多年来,吃了师父两次面,感恩不尽!”

  由教育厅主办,屏东师范学院承办,高雄林园国小、普门中学、镇北国小、忠孝国小协办的“八十学年度台湾省国民教育辅导团专业知能研习营”,于本月二日起到七日在佛光山开营,有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师近五百名参加。

  晚,七时三十分,应屏东师院何福田院长之邀,在檀信楼为前来参加研习营的老师们开示“佛陀的教育法”。教育不能只契理,更重契机,身为人师者要摒弃成见,对不同根器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法。

  平常一般寺院大殿,中央都供奉着佛陀(释迦牟尼佛),右边为阿难尊者,左边为大迦叶尊者。阿难是“多闻第一”,大迦叶是“头陀第一”;多闻重解,头陀重行。解行并重、知行合一、福慧双修,就是佛陀的教育。

  佛陀教育弟子,很少打骂,很少拒绝,很少责备,很少否定,大都用例子、譬喻、鼓励等方式,让弟子知道犯错,而不伤其尊严。

  人性如水,要让它自然的流转,不要搪塞,不要围堵,教育要观机逗教,是“法无定法”,绝不要轻易舍弃任何一位学子。

  “教师”这个称谓,最早见于西周金文中,称为“师氏”,简称“师”,系教国子之官。师又是商和周军队的组织单位。西周统治者为培养善战的贵族子弟,开办“国学”,由高级军官“师氏”任教。

  由于“师”是传授知识的,而“教”又是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而使“教师”一词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美称。

  我国古代第一本教育专着是〈学记〉,它是《礼记》中的一篇,全文共一千二百多字。据当代郭沫若考证,它是战国末孟轲的学生乐正克所作。

  〈学记〉总结了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教育经验,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等作了阐述。

  〈学记〉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篇教育专着,它比公元前一世纪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写的《修辞术规范》早一百多年,容也更为全面深入。

  九月 六日  星期五

  中午,到万寿堂为明日将举行告别奠礼的戈本捷居士上香。

  戈居士是河北人,国立北洋大学毕业。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一九七五年受在家菩萨戒。历任台湾业公司总经理、美国佛教会驻台译经院副院长、东海大学及成功大学教授,译有“佛陀之教义”。退休后随同夫人同腾女士安单在本山佛光精舍。平时对佛法的修持非常精进,并曾参与《佛光大辞典》的编审工作,对佛教文化工作很尽心。虽说世事无常,对戈居士的舍报,心总有一份怀念。

  下午一时三十分北上。

  晚,六时,抵普门寺。会见了陈丽丽、潘维刚等多人。潘议员刚从大陆回来,畅谈她大陆之行的见闻。世界很好玩,但坐飞机却很辛苦。每个到过大陆的人,对大陆真是又爱又嫌,那股血浓于水的感情,总难替换。

  每次到台北,看普门寺住众都那么忙,不难看出徒众的发心,也总不忘嘱咐住持和当家,在领众方面要知道--

  如何“和众”:与大家和平相处共事。

  如何“知众”:了解大家的需要欠缺。

  如何“教众”:教导属下如何进修上进。

  平时多受委屈、多忍耐、多吃苦,能赢得属下拥护,才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

  在寺务方面要懂得各种工作办法--

  1.如何申请?  2.如何会办?

  3.如何挂单?  4.如何处众?

  5.如何连络?  6.如何宣传?

  7.如何策画?  8.如何安排?

  9.如何配合?   10.如何动员?

  11.如何归档? 12.如何筹备?

  13.如何访问? 14.如何请示?

  15.如何拒绝? 16.如何接受?

  17.如何约谈? 18.如何追踪?

  19.如何应对? 20.如何节流?

  21.如何开源? 22.如何预算?

  23.如何应变? 24.如何表达?

  25.如何报告? 26.如何交流?

  27.如何感谢? 28.如何签呈?

  29.如何守时? 30.如何裁决?

  31.如何沟通? 32.如何访问?

  33.如何给人信心?34.如何给人希望?

  35.如何给人欢喜?36.如何给人方便?

  对这些问题,假如有一套完善的方法与步骤,则不难成为一个会办事的人。

  晚,打电话到荣总,向为我开刀的主治大夫陈文雄主任报告,拆线后这几天的伤口情形,得知陈主任明天将去加拿大开会,祝其一路顺风。

  徒众最近对我的起居都很注意,那不可、这不可的,有时实在不好意思拒绝其好意,只好不可喝茶,要喝白开水;不可侧卧,要平躺;不可久站,要坐下;不可……,然而刚刚和陈文雄主任通电话时,当我问及类似问题,他都回答:“可!可!”

  凡事皆可的回答,听起来比较悦耳。

  九月 七日  星期六

  雷音寺今为妙专法师举行告别式,因我下午有场演讲,心平、慈庄、慈嘉、依敏等代我前去主持。拟择日再到雷音寺上香。

  由中国文艺协会主办的文学讲座,于下午一时三十分在中央图书馆国际会议厅举行,我应邀为前来聆听的文艺协会作家及听众等四百多人,讲说“禅师的故事”。

  “禅”是佛学,“诗”是文学。文人白居易、苏东坡、李白、李翱、善慧……及鸟窠、念庵、佛印、莲池、草堂、古灵、马祖、柴陵郁、惠能……等禅师,都有留传千古的绝句,我以故事的方式,来阐述佛学与文学间相辅相成的意境。

  国民党中央党部文工会主任祝基滢、文建会处长卓英豪、市议员潘维刚等多人均到场,中央图书馆馆长杨崇文表示:“佛学与文学本是唇齿相依,佛教中的文学宝藏,如汗牛充栋,读文史者不能不懂佛学……。”

  中国文艺协会理事长郭嗣汾先生,一再感谢我腿伤仍如期前来演讲;对我而言,只不过是履约罢了。

  最近由各别分院转来的药很多,大多是信众好心提供的“秘方”,有的是补骨骼的、治血压的、治糖尿病的、补血的、保护眼睛的……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一位信徒表示愿意供养我一生的补药……。面对这一些好意,我真的很感动,也很苦恼--我的胃肠怎受得了?我一生最不喜欢的就是吃药。对身体的病痛,我有自己的一套调理方法--时间治疗。在荣总多位医师看护下,我很有信心和毅力,治愈自己的糖尿病和腿伤。

  面对信众“秘方”的提供,只让我更有信念,要早一点康复,不要让信众为我挂念。

  《北史》上有一则故事:

  元志是南北朝时北魏的洛阳令(相当于现在的市长),自恃有才学,又和皇帝有亲戚关系,所以对学问不好而官位高的人并不放在眼里。有一次,元志在路上,正巧迎面遇到官拜御史中尉的李彪座车,元志不让路,李彪当场训斥元志,元志不服,两人便到孝文帝面前争辩。

  李彪:“依我的官位来说,只有看到太子的车驾才须让路,小小的地方官洛阳令竟敢冒犯我?”

  元志:“我是首都洛阳的地方首长,凡是住在洛阳的人,都编在我主管的户籍内,一般地方官怎能和我相比?当然不必向御史中尉让路。”

  孝文帝并不判断谁是谁非,只道:“洛阳是我的京城,你们两人应该在各分一半的路上策马前行,从今以后,各走各的路,不是很好吗?”

  说完,就拿尺出来给李彪丈量马路,取中心点为界,把马路纵分为二,成为两线路,各走各的--这也是“分道扬镳”的典故。

  在佛光山徒众中,有些戒腊高,分派的职位低;有些刚出道不久,因有能力,负担的职位就高,完全依常住“需要”安排人事,与“分道扬镳”的精神不谋而合。

  “耳不听秽声是好耳,

  目不视邪色是好目,

  口不出非言是好口,

  心不起妄念是好心,

  手不取非礼之物是好手,

  足不蹈非礼之地是好足。”--养真子

  九月 八日  星期日

  前天傍晚才到普门寺,今早随着早报,普门寺总机小姐转来一大叠“电话留言单”给我,除信众外,很多是海、外朋友打给我的慰问电话,从清晨七时起,就一一打电话回谢大家。

  满冠、满兆、满灯撘今天下午的班机到西来寺,早上特来向我告假,勉其在海外生活要自我约制,不要离众,离众易迷失,对常住工作要发心,对信徒要慈悲,好好树立自我形象……

  永和学舍负责人永策,普门寺当家永霖、永固也相继前来请示问题,一批又一批的,我忙得连“下课”时间都没有。

  与人相处之道,不外多发心、多吃亏、多请教、多主动、多奉行。对善意批评要接受。

  狐疑不信,是学佛的障碍。一个人的成功,三分之一是读书,三分之二是做人、毅力、道心。

  所谓“人缘”是敬人者人恒敬之,故生活中要随喜随缘。自省要思想纯正,对外要有良好行止。

  面对信众,衣着要整齐,态度要大方有礼,表情要亲切微笑,说话音声要柔软。没有人会喜欢“木头人”的表情。

  古云:“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师兄弟间的道情法爱,要互相拥戴、赞叹、提携、包容、互助。对后学要提拔、要接引。

  为让主管接受,必须树立自己健全的形象。惭愧自己有所不知道的、自己有所不清净的、自己有所不能够的、自己有所不圆满的,要以坦诚、虚心的态度做事。

  人之所以不平,大多是因比较心、计较心、偏见、贪欲、嫉妒、瞋恚……而来,故以“清净、单纯”的心来做事,才是修道者的心态。

  处人要处难处之人,做事要做难做之事。任何的破铜烂铁一定要经过大冶洪炉的陶冶,才能成大器。

  在佛门中不管犯了什么错误,只要有忏悔心,忏悔的法水就可以洗涤一切罪过,怕的是不肯忏悔。

  学院重在教育,故教育要严;常住重在度众,故对众要宽。

  犯过比不犯过者更容易珍惜今后的脚步;要有勇气承担自己的错误,并时时刻刻忏悔,才会进步。

  仁者乐山,佛法如须弥山,巍巍浩大;智者乐水,佛法大海,汪洋无际。有佛法的人,其心胸可容纳一切美的、善的、好的、坏的,甚至丑陋的。

  好工厂出产好产品,坏工厂出产坏产品,“心”如工厂,可生长功德、利益、智能、菩提;当然也会生嫉妒、瞋恨……。完全看自己心念纯正否。

  世间上的事,要用智能来处理,而不是用情绪来处理,有时“口角”只要能包容就口角不起来。

  如何有智能?平等心是智能、明理是智能、坦诚是智能、反省是智能、公开是智能、助人是智能、尊敬是智能……

  放下世俗万缘,佛法才能在心中提起,一个人能有多少进步,完全看其心中有多大虚空可以包容。

  世间的有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中要有圣贤的楷模才能成圣成贤--见贤思齐。

  上课闻法欢喜心,上殿礼佛清净心,做事担当勇敢心,法务弘化热忱心。

  有人问我:“腿伤后,对人生有什么看法?”我觉得事情是做不完的,且愈做愈多,除非“放下”否则根本忙不完。

  九月 九日  星期一

  上午九时,到基隆极乐寺巡视,并慰问在《普门》杂志工作的大家。

  《普门》杂志最近在社长永芸法师的领导下,正在筹画“台湾佛教四十年”专集,请我为此提供一些意见。近四十年的佛教,进步最显著者,不外--

  1.从寺院到讲堂。 2.从建寺到建校。

  3.从老年到青年。 4.从出家到在家。

  5.从女众到男众。 6.从本土到国际。

  7.从诵经到讲经。 8.从自修到弘法。

  9.从个人到大众。 10.从自利到利他。

  11.从佛法到世法。 12.从经忏到事业。

  13.从受供到布施。 14.从山林到社会。

  15.从理想到现实。 16.从空谈到力行。

  ……

  又,从事文化工作,虽外表是静态的,但容变化很多,尤其和其它杂志相形相较下,受到的指责批评也会相对增加,而一份“好”的杂志,也大都是在这些压力下成长的。身为编辑者,不是靠按时上、下班,由别人来鞭策,而是自己本身对工作有份狂热,故培养积极活泼勇于挑战的个性很重要。

  十时三十分,和佛光山丛林学院基隆学部的学生座谈。

  基隆学部和《普门》杂志因地理环境很相近,等于是在同一屋檐下,感染的文化气息应该比较浓厚,文化人的特性是要散发光、热、力,希望大家都能有这一层的熏习。基隆学部又和极乐寺是息息相关的,故对极乐寺要有“立脚教室,放眼全寺”的观念,事事关心,样样注重,大家一起来关心。心要制造快乐,并将快乐的气息散播给人,让大家生活在名副其实的“极乐”环境。

  饭后,驱车往北海道场。

  佛光山丛林学院北海男众学部,是全国唯一男众最多的道场,最大的男众佛学院,最具国际成员的男众学部。

  晚,七时,在学部综合教室,和男众学生座谈。

  男众在佛门不要离开团体,佛教才有希望,如果个别去创道场,只有分散佛教力量,且自我也没有根,如何长久?

  学佛什么都要去接受,不要去比较分别。法器是由接受而来,要有接受的雅量,才能有法宝;不接受,再好的佛法非你的。未入佛门时,在社会上接受的东西已很多了,财、名、利……不要再将世俗见解观念带入佛门来。莲花因接受污泥而成莲花;青菜因接受粪便而成青菜,在佛门中修道,打、骂、棒、喝皆是无限慈悲的教育。“接受”之妙用,在于成长我们,历代祖师大德皆因由“接受”而成为一代宗师。学佛的人,心量如天地,故什么都能接受。

  人生的意义,在于增进人生的真善美,在于懂得永恒的生命,在于给人信心、欢喜、希望、方便。

  晚,十时,回到普门寺。

  “若要了解自己,请观察别人的行动,

  若要了解别人,请观察自己的心灵。”--席勒

  九月 十日  星期二

  昨晚,嘱慧龙回到普门寺睡觉,这是我自骨折手术十余天来第一晚一个人睡觉,虽然行动有些不便,但心里头恢复到无牵无挂的感受,仍然觉得非常自在。

  和荣总蔡主任电话约好,今日前往荣总复检并验血糖。他非常满意我的纪录,赞美我是一个很合作而且很有决心的病人。

  蔡主任世泽是一个非常热忱而有爱心的糖尿病专家,在一小时的谈话中,我又获得很多糖尿病的医护常识。他说,医师这项职业,最能勘破生死。一点不错。

  李武彦(慈照)在手术房为病人手术,多次抽空来谈话,忙进忙出,他的诚心助我,这种法情,就是给他金牌奖,也不足以表谢忱。

  虽然躺在病床上,有些事情却不能不做,尤以徒众的事。满敬的母亲在香港病危,为他打了几次电话,机票、丧葬费用、骨灰安放等等,就花了一小时。张培耕在台北、彭伯平在高雄、胡小姐在洛杉矶,为“敦煌展览”,要由香港同时进入北京,为了他们的机票,和依如电话来往,也花了一小时多。

  慧传对敦煌展览的细心,申请文物进口,甚至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为指导单位,可看出他的能力。

  因为每天不是躺在床上,就是坐在椅子上,臀部都有些酸痛了,慈惠建议不妨出去透透空气。即刻嘱永均开车,慧龙、慧法等陪同,由台北紫竹林出发,经阳明山国家公园、金山,直达北海道场,车行九十多公里,费时两个小时。

  途中,七星山上云山飘渺,梦幻湖畔花树婆娑,我在台湾四十多年,竟然第一次看到阳金公路上有如此奇妙的风光。

  山路崎岖,弯弯曲曲,多为未开发的山岭丘壑。行经此处,才感到台湾是真正的宝岛。

  当抵达北海道场,夕阳挂在西山的树上,海水映着一片红光,飞鸟归巢,真是美好的一天。

  晚,在北海男众学部上课。

  九月 十一日  星期三

  过去十天半月不盥洗,觉得身上都是香的,现在,只要一天不盥洗,身上好象就有臭味了,人不能生病,一生病,所有的不如法就跟着来了。例如,这次腿断任何事都不能做,连上厕所,都承蒙心平和慧龙帮着我,有时自己取笑自己,有病很有福气,你看多少人为我服务,要茶有茶,要饭有饭,其实心的无奈就不容易为人了解了。

  晨五时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剃头洗澡,一个人拄着拐杖,寸步寸步的移动,花了一个小时,所作皆办。在慧龙的协助之下,端了一张椅子,独坐在北海道场小楼的庭院中,晨风习习,鸟鸣虫叫,尤以远眺台湾海峡的远帆点点,偶尔几片白云飘过,大有遗世独立的胸怀。

  八时,北海学部的学生送来早餐和报纸。这次佛光山丛林学院招生,录取近六百名学生,男生就有一百五十人,专修科设在北海,有近百名学生,这是台湾唯一最多男众的道场。听他们早课的梵音,看他们晨操的雄姿,不禁觉得佛教前途有了希望。

  昨晚是为他们上课的第二天,每堂课两小时中,看他们正襟危坐,一动不动,大有军人点训的气势。慧堃问我写作的技巧,慧宽建议加强筹办男众的活动,我进出课堂,都由慧法、慧群、慧聪抬我。我身高近一百八十公分,慧聪说他身高一百八十三公分,看起来佛光山今后必定会出“高”僧了。

  《中国时报》十三版,今日刊载一则“让数字说话”,容除一小块漫画外,主要是为台湾各宗教信徒作了一项统计,台湾两千万人口中,宗教徒有八百八十九万八千人,因为资料来源系政部,当然自有其可信度,内容比例说:

  佛教徒:四五○万人。

  道教徒:二七○万人。

  一贯道:八四万人。

  基督教:四三万人。

  天主教:二九万人。

  轩辕教:一二万八千人。

  照此比例,台湾的宗教人口,还不到人口的二分之一,另外的一千多万人信什么教呢?以我的估计,台湾两千万人口中,至少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或多或少与佛教的信仰有关。

  慈容上周前往韩国,在汉城与韩国僧信二众讨论佛光会事宜,九龙寺的顶宇法师、比丘尼会的雪峰法师均热烈响应。后又转往日本,在日本也为了佛光会作了几次说明会,日本的西原佑一、矢野龙彦、吉田实、阿部利夫等都非常热心。预计今冬或明春即可成立分布韩、日两国各地的佛光会。

  今日慈容回台,到北海向我报告访问日韩的经过。

  九月 十二日  星期四

  自从宜兰妙专师圆寂以来,一直想回宜兰一次,向他上香致哀。今早本欲前往,但因台北跟随我数十年的信徒十余人要到北海看我,他们又找到慈庄连络,只得先等他们上山。

  这些老信徒,计有施秀子、黄玉云、王有来、何刘玉、萧彩云、曾秀英、杨明月、胡彩秀、陈林绒、吴金环、江秀鸾、曾清香、曾秀兰等十多人,他们知道这里全是男众学生,非常乐意赞助,纷纷解囊,共捐了十二万元作为北海道场基金,然后又送红包给我、给慈惠,做一个信徒实在不容易。

  午饭以后,送走了信徒,我即刻赶往宜兰。

  到达宜兰时,已经下午五时。妙专师的灵位供在四楼,我因腿伤无法上楼,特嘱住持依清代我前去上香,并要他代我做一番说词。

  妙专师往生的那天,是我六十六岁生日那天早晨。他在世间活了九十岁,我和他相处近四十年,他是一位好人、善人,有修有证的修行人,没有他,可能我和宜兰没有那么深的因缘。

  记得一九五二年的五月,他托李决和居士请我到宜兰弘法,直到一九五三年正月我才到宜兰,那时他担任雷音寺住持已有四、五年之久。全部不到一百坪的建筑物,里面住了三户军人眷属,他把佛像旁的一间小房子让我居住,房中只有一张竹床、一台缝纫机,没有电灯,没有桌椅,直到三个月后,才筹措了三十元新台币向监狱的商店买了一张便宜的藤椅给我,他实在尽了心,从此我在宜兰一住就是数十年。

  除妙专师外还有妙观师,他们是师兄弟,他们的师父是觉意老师父,都非常照顾我,一直以法师之礼恭敬我,那时我二十六岁。现在,他们三位都在十年分别往生了,世事无常,人生梦幻,真叫人不胜唏嘘之至!

  我为妙专师写的挽联:

  “你做住持,我弘佛法,多承相助四十年;

  晨昏密行,寒暑头陀,最是怀念高龄人。”

  晚餐,寺中大众准备了六、七样好吃的饭菜,我说,我不为吃来的,你们要用提高工作的品质给我欢喜。俗话说:“有福害腿,无福害嘴。”一点不错,最近腿虽不良于行,但口福却真不错。

  只是,吃对我一点都不重要。

  傍晚又去罗东探望萧松枝老先生夫妇,慧华顺便探望分别一年多的父母,他们全家的慈祥恺悌、和谐尊重,是令人非常羡慕的五好人家。

  晚,十时回到台北普门寺。

  九月 十三日  星期五

  一早起来,约见依智。依智原服务于台东文化中心,后出家读书,为弘扬佛法于台东,他多次前往台东,或作佛法开示,或作佛光会台东分会的说明会,实具有社会的性格,非常乐于传教。我们把下月在台东举办的佛学讲座约略提示以后,赞美他对工作的热忱和负责认真。

  依智走后,普门寺两位当家永固、永霖前来,他们向我诉说当家的甘苦。普门寺每月的活动五十多次,包括定期的佛学讲座、妇女法座、念佛会、金刚禅坐会、青年会、儿童班等,都要不断的开示说法,另外据统计每月前来礼佛的信徒约计两万人以上,前来问道的客人每日必定十余起,挂单的海外贵宾几乎无日无之,这些都不打紧,最容易得罪人的是丧葬佛事,信徒多了,大家好面子,总希望普门寺多派几位法师前往诵经。他们诉苦说:“师父!我们不是孙悟空,不能拔根毫毛就变成人,该怎么办呢?”

  怎么办呢?只有学其它宗教,仪式只有一位祭师,仪礼只有一次,不要头七二七三七做个不休,不要动辄几十众列队诵经如仪,蔚成风气,日子就好过了。

  永固、永霖走后,郑羽书如约而来,已经是午饭时间,请郑羽书用饭后,才约她谈话。这位被各大报誉为“轰轰烈烈信仰”的名作家,因为她主持的巨龙出版公司最近印行了不少我的书,如《星云大师文集》、《话缘录》等,是典藏版,装潢之美几乎前所未闻,想其成本之高,但不知销路如何,真叫人为她担心。

  张培耕居士后天去北京,问有何事,佛光协会得潘孝锐等居士之助,愿每年提供大陆各佛学院学僧两百名奖学金,每人每年人民币六百元,请中国佛教协会代发,但不知中国佛协愿意代劳否?

  陈丽丽、黄益智、郑羽书、吴美进、陈卉等,因代表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十八日随社会大学“未来中国访问团”两百名青年前往中国大陆访问,又再作了一番交代,总希望都是好的开始。

  蒋纬国将军要来探病,关中先生今天还送来盆花,隆情厚谊,万分谢谢。生病真好,就是那么多人关心。

  晚,于北海和男众同学在院外露天上课,初夜凉风习习,天上繁星点点,师生的笑声不断四起,有人比为灵山盛会,可见大家感受之深。

  九月 十四日  星期六

  自一九八六年成立的“中华汉藏文化协会”,三年一届,今天是第三届改选理监事,大会下午二时在基隆极乐寺举行,有基隆市长林水木、中央社工会副主任林永瑞、蒙藏委员会藏事处处长刘学铫等列席指导。

  中华佛光协会基隆分会会长黄忠结和多位会员,极乐寺住持永平和多位住众,普门杂志社社长永芸和工作人员等都在现场,布置得美轮美奂,很有气派。我想,他们总因我要主持这次会议,才有这样的用心。

  我担任汉藏协会六年的理事长,依法只能两任。对过去中国佛教会理事长一做数十年,一任许多届,不到老死不肯罢休,我不但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可耻。今天,我依法退任,极为欢喜,我认为我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依法改选后,产生三十一位新的理事、九位新的监事,田璧双喇嘛当选第三届理事长。

  田理事长曾任台湾省财政厅主任秘书,数十年来显密双修,尤以兴建密藏院,推动金刚乘佛教,接待数以千计的海外密教人士,对显教也非常护持,是一位极得人望的有德之士,协会由他领导,预计未来必有更大成就。

  我在两任,最大的欣慰是参加世界佛教徒友谊会为会员获得承认,并于一九九○年在汉城召开的第十七届大会中和中国佛教会、中华居士会申请到在台湾主办第十八届世界代表大会的主办权,并由中华佛光协会承办。

  一九八九年在佛光山召开的世界显密会议,提倡“融和”,我的主旨是做个榜样,希望显密融和、禅净融和、南北传融和、僧信融和、传统与现代融和等,我深信对今后世界佛教发展的潮流有极大的影响。

  中华汉藏协会曾把佛教带往军中,数十人的弘法团,曾多次到金门、马祖、东沙群岛、兰屿、绿岛以及陆海空三军官校、各军种特训班、监狱等,都传播过佛教的法音,并且还得过国防部奖牌。

  其它对国民外交的协助、对人权协会的支持、对西藏同胞的关怀、对国际佛教的推动,可说都略尽了心力。

  中华汉藏文化协会的成立,最感谢的是两位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其一是董树藩先生,他帮忙促成此会成立,居功厥伟。其二是现任吴化鹏委员长,他给予经济上的补助、精神上的鼓舞,尤其他对我和协会的重视,尤令我万分感谢。

  大会改选结束时,新当选的田理事长,提案聘我为荣誉理事长,回想起世界佛教徒友谊会在洛杉矶召开第十六届大会时,我也被聘为世佛会的荣誉会长。荣誉是虚位,应该不怕多,我也就欣然接受。

  秘书长张培耕居士,精明能干,负责认真,他对本会贡献很多,跟随我多年,本不想继任,要和我同进退,但因田理事长和我的法情道谊,又是新上任,我要他发心助其一臂之力,觉安慈仁(现任立法委员)为副秘书长,田理事长也提名郑永宁居士为第二位副秘书长。

  非常感谢过去四百多位创会的会员,也感谢最近参加的新会员,因为你们的协力相助,我才能完成六年的任期,以后就要劳驾田璧双上师了。

  大会圆满交接后,和慈惠、依恒、依淳、慧龙等赶回佛光山,依恒本是极乐寺住持,花了近两亿新台币重建的极乐寺,寺高九层,建坪三千坪以上,设备庄严,尚未落成,就接受调派回山服务,非常欢喜的交由永平继任住持。所谓功成不居,佛光山的人对名位的看法就是这么淡然。

  晚上十一时抵佛光山,臀部有些微发酸。

  九月 十五日  星期日

  下午二时,在麻竹园*轮堂参加“南区佛光协会各分会会长联席会议”。

  为让关心我的大家了解我这几天的生活,开会前,特请慧传把我最近五天(本月十日到十四日)的日记,念给大家听。

  今天会议主要容在于--

  一、检讨本次供僧法会工作得失。

  二、筹备组织明年初将在南、中、北三区举行“禅净密三修法会”及万人皈依典礼。

  三、十月份将举办各分会干部研习会。

  会中,大家都很勇于提出自己所见所闻的错失。然在我觉得,第一次办活动不圆满,除连系不够外,默契不足也是原因之一,这都要靠时间来培养。“供僧法会”早在三十年前我在宜兰就发起了,那时只限于在雷音寺一桌、二桌而已。而三十年后,却扩展到“全国”性,这实在是个很可喜的现象。

  一件事情从开始的想法到完成,其间的过程,才是学习的真义,故在活动中的忍让、承担、委曲求全、吃亏……都是成功的基本因素,在检讨中除获取其经验外,相信明年,就不会再犯同样错误。

  关于“禅净密三修法会”的筹备,于会中推选各分会会长组成的小组先行筹画,拟下次会议,再具体提出讨论。

  目前“佛光协会”各分会会长,应积极推动的工作有:

  一、拟定及执行年度工作计画。

  二、负责推动会务之发展。

  三、加强会员、干部与会之联系工作。

  四、训练及培养干部之工作能力,并从中发掘未来之领导人物。

  五、积极带领分会干部及全体会员共同吸收会员,并确保每月有百分之十以上之成长率。

  六、依会员、会务及地方需要,策画生动、活泼、创新之活动,以获得社会人士对本会之肯定。

  七、配合及执行总会订定之政策与计画,随时与总会保持连络。

  八、藉办活动的方式,增加分会之活力,并不以增加会员负担为原则,故可酌情以活动养活动,但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须以弘扬佛法为终极目标。

  九、协助本会团体会员(如寺院……等)所举办之活动。

  十、各分会应尊重团体会员之辅导,并建立良好之互动关系。

  本名杨宗珍的名作家孟瑶女士,于日前离开台中住所,安单到佛光精舍来,应佛光山丛林学院之请,将为学院的学生开授《史记》。今晚七时将第一次上课,实是学院学生之福,也非常感谢年逾七十的杨女士如此发心。

返回目录

----------------------------------------------------------------------------------------------------------------

更多星云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