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孝道文集:儒、释、道的孝道观比较研究(张树卿)
佛教与孝道文集:儒、释、道的孝道观比较研究(张树卿)
来源: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网
作者:张树卿
“孝”是伴随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的确立,应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需要而出现的。古往今来人皆为父母所生,父母所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既是天经地义的权利与义务,也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儒、释、道三家不仅有其各自的伦理道德观,而且有其各自伦理道德观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认真批判总结历史上的儒、释、道三家孝道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创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不但具有学术理论意义,也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借鉴意义。
一、儒、释、道的孝道观
儒家的孝道观
儒家孝道观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根植于血缘关系之中。儒家创始人孔子,不仅把人们引入了喧嚣复杂的现实社会,而且还创立了以“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为鲜明特征的“人学”理论体系。构成人学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如何面对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而在错综复杂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则成为孔子人学理论的起点和出发点。甲骨文,金文都有“孝”字,只是孝字的写法简略不同,意思是一样的。金文写作 ,甲骨文写作 。原意指子女善事父母。从字形上看,恰是儿子用头承载老人的手在行走,表达了父子之间的亲情。意思是人老了,行动不便,应有子女扶持。正如《说文解字》所言:“孝,善事父母者也。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从字义角度解释,《尔雅·释训》、《周礼·大司寇》、《诗·小雅·六月》言:“善事父母为孝”。《荀子·王制》说“能以事亲谓之孝”。《周逸书·溢法》载:“慈惠爱亲曰孝”。“孝”从字音角度解释,《释名》谓“孝,好也。爱好父母也”。《礼记·祭统》谓“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孝”字在《论语》一书中,共见于14章。其中为孔子所言,且与孝的定义有关者共有6章。孔子和孟子是在“敬老”的本意上使用孝概念的。后来“孝”概念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曲解、极端化、绝对化,完全背离了孔子、孟子的初衷,造成社会上愚孝的泛滥,客观地讲孔子、孟子是没有责任的。封建统治阶出于维护封建血缘宗法等级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达到移孝于忠君的政治目的,将“孝”作为统治天下的一种重要手段,重要的道德标准,通过礼法的驱力,柔以血缘亲情,借助郭居敬辑录编成的《二十四孝》一书中的“卧冰求鲤”,“恣蚊饱血”、“郭巨埋儿”、“老莱娱亲”等封建愚孝的典型,倡导并推行封建孝道,“孝道”一词最早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参......,孔子以为能通孝道”。培养人们逆来顺受的奴性心理。鲁迅曾撰文揭露礼教的吃人本质和对国民的危害,大声疾呼“救救孩子”。“文革”不仅把“孝”打入“四旧”之列,还将孝文化等同于封建腐朽文化。使“孝子贤孙”沦为贬义词,致使人们谈“孝”色变。严重扭曲了孝的本意和社会价值,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思想混乱。
“孝”是儒家道德之基础,道德规范的核心。概括起来说,儒家的孝道观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仁者人也,亲亲为大”1。“孝为人之本”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即生养死祭,贯穿人生全过程。从权利义务角度看,儒家强调子要亲生,田要冬耕,自己的孩子自己养。父母必须照顾好自己的子女,将他们抚养成人。子女在父母年迈时,也必须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即父母对子女养其小,子女对
父母养其老。权利与义务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第二,提出朴素唯物主义的孝道观。《诗经》记载:“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感叹和赞美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唐朝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孝敬父母的自然之理。而“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的古训,则是警示晚辈在履行对父母的赡养和尽孝的实践层面上,应奉行厚养薄葬的经验之谈。《劝学歌》载:“孝为百行首”,“万善孝为先”。《劝报亲恩歌》载:“万善都在孝里边”,“人生五伦孝当先,自古孝为百行原”。儒家认为孝敬父母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在物质与精神的二者关系上,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辨证统一。孝行为是孝观念指导下的具体实践活动,孝观念是对孝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孝心与孝能力有时往往是不一致的。儒家强调在满足父母衣食足的前提下,要尽力满足父母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上安慰。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3。第三,提出“孝为德本”,将“孝”纳入伦理道德范畴。在儒家看来孝既是家庭、家族伦理,也是一种社会政治伦理。孝是完美人格塑造的内在要求,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基础。也是一种社会政治伦理。在儒家看来,连自己父母都不孝敬的人,必为社会所不齿。第四,提出教养并重。对父母来说,养不教父之过。对子女来说,父母有过,也要好言相劝,加以引导,不可听之任之。子曰:“事父母几谏(即微言劝谏之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4。 荀子指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5。孝经引用孔子的话说:“子曰: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6。第五,列举出主要不孝的事项。奉养方面不孝有五:“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搏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7。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8。礼仪方面不孝有三:“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9。
第六,倡导家国一体孝文化。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放大。自汉朝起,封建统治者多标榜以孝治天下。“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10。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1。由己及人,家国一体。礼记·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2。反映了儒家所代表的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好的愿望。
佛教的孝道观
佛教是一种以信仰为根本,解脱为目的,教育为中心,文化为纽带的宗教。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入土中国的佛教,面对极端崇尚孝道的中国文化氛围,面对受到的蔑视之言,出家和尚被视为“大不孝”、佛教自身被视为“入家破家,入国破国”13的邪教,以及由此引起的冲突和摩擦,如果不改变外来宗教的面貌,别说其发展就连自身的生存也很成问题。为调节外来佛教与中土文化之间
的矛盾,佛教从缘起、平等、慈悲观念出发,由知恩、报恩而引申出孝道观念。佛教孝道观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提出报四种恩,即“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14。佛教原本并没有子女对父母报恩的观念,因而也没有“孝”词汇。原始佛教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看作是一种寄住须臾得关系,“子非父母所致,皆是前世持戒完具,乃得作人”15。孝心起点在于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列举了“父母十恩”,即“第一怀胎守护恩,第二临产受苦恩,第三生子忘忧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干就湿恩,第六哺乳养育恩,第七洗濯不净恩,第八远行忆念恩,第九深加体恤恩,第十究竟怜悯恩”。佛教报恩言论颇多,如“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慈念之恩实难比,鞠育之德亦难量”;“世间一切善男女,恩重父母如丘山,应当孝敬恒在心,知恩报恩是圣道”;“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16。第二,提出“众生父母”观念,协调儒家提出的“人伦父母”观念。最早出来调和出家与“孝”矛盾的是东汉时期的牟子,《弘明集》卷一称他为“牟子博”,后误传为牟融。在其所著《理惑论》一书中,率先就孝亲问题调和儒学与佛教之间的矛盾。他认为出家僧人为了修持美好的道德而独身,无妻无后,是与儒家道德一致的高尚行为。其《理惑论》一书被佛教史家判为“中国较早论证佛教原理的书”。三国时代吴国僧人康僧会以佛教代言人的身份,在其编译的《六度集经》中,将“孝亲”置于“布施”之上,认为布施诸圣贤,“不如孝事其亲”。东晋高僧慧远在其所著的《沙门不敬王者论》中,主张佛教徒应该把奉亲敬君放在第一位,用佛教“五戒”对应儒家“五常”。南朝刘勰在其所作《灭惑论》中,指出“夫佛教之孝,以苞益远理;由乎其心,无系于发”,不能认为佛教剃发无孝,并以孔子称赞泰伯、虞仲断发文身为例,说明剃发与否与孝亲没有直接关系。唐代僧人法琳著《破邪说》,善导作《观无量寿经疏》均有对忠孝问题的论述。道世则编撰的《法苑珠林》中,则专门设有“忠孝篇”、“报恩篇”。北宋僧人契嵩所著的《孝论》,是佛教对孝问题最系统、最全面的著作,是对以往佛教学者论孝的新总结。他以佛教“五戒”、“十善”会通儒家“五常”,“拟儒《孝经》,发明佛意”,在其《辅教编》“孝论”十二章中,阐述其对“孝”问题的看法,断言否认有关佛教不孝的各种说法,指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至载,大矣,孝之为道也夫!”。提出佛教与儒家孝合一说,甚至还认为佛教的“孝”高于儒家的孝,向世人表明佛教对孝问题的高度重视态度和立场。唐代出现的佛教伪经《父母恩重经》,通过它所树立的孝的典型,如经兰、董黯、郭巨等,进一步使佛教言“孝“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大大张力了佛教孝亲观的社会影响力和感染力。由后秦鸠摩罗仕译出的《梵网经》,西晋竺法护译出的《盂蓝盆经》,都提到了“孝”、“戒”一致问题,在唐代衍化成各种形式广为流传。最具有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不仅倡言孝道,而且还出现了闻名于世的“孝僧”,如人称陈蒲鞋的僧人,就自言“不敢忘孝”。佛教通过倡孝的努力,不仅廓清了因教义上的:弃世出家,“无父无君”等误会,也加速了佛教本土化过程。第三,主张在孝的问题上实行四众两别。即出家两众(尼姑、和尚),侧重于对父母内心孝敬。故佛教认为“孝之大者在乐亲之心”17。佛教认为精神层面的孝乃是大孝,即“有亲在堂,如佛在世”18。出家修行并非舍弃父母,而是将父母当作佛陀一样敬奉,是舍“小孝”而成就“大孝”行为,可以收到“一子成道,九族超升”的效果。出家修心念佛“能为父母作福造经、
烧香请佛、礼拜供养三宝,或饮食重僧,当知是人能报父母其恩”19。佛教尤其重视超度父母亡灵,“不仅于父母生前而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轮,常住正觉”20。在家两众(男女居士)则奉行物质与精神孝敬并重。佛教认为:“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显之,大孝也;劝以念佛法门,俾得生净土,大孝之大孝也”21。佛教从“因缘和合”基本原出发,主张慈眉善目看人间,兼顾生死,普度众生。从救济今世父母延伸到为救济多世父母,“孝的对象不限于此生此世的父母,还包括无量劫来生生世世的父母,即一切众生。·····视一切众生而为父母,为一切众生难行能行、难舍能舍,令一切众生迷得无上菩提,这是真正的大孝”22。将对父母的孝心化作对有情众生的慈悲心。“目连之孝”即是典型例子。根据《经律异相》和《佛说盂兰盆经》等记载,佛十大弟子之一摩诃目建连,号称“神通第一”,据说他以“天眼通”看到他的母亲在地狱受苦,便在七月十五日设“盂兰盆会” ,“盂兰盆”是梵语ullambana音译,系“救倒悬之苦”之意。供养十方僧众,在他们帮助下入地狱救母。此故事在我国民间家喻户晓,民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就是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可见,佛教的孝心即是慈悲心,孝道即是菩萨道。
道教孝道观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与儒学佛教一起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的孝道观,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主张尊道贵德孝当先。将尊老意识融入神仙长生说,认为修长生首先要修孝道。只有与道同德才能与道同寿。因为“有德之人孝心高远,道合天地,故天不杀道,道不能杀地,故地不埋,如理琼霜终成金宝”23。“人当忠孝而答君亲之恩;忠孝,大道之本也”24。《玉真先生语录外集》指出:“入吾忠孝大道之门者,皆当祝国寿、报亲恩为第一事.....”。《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卷上指出:“愿我赤子,孝顺常在心。居家奉父母,在朝忠于君”。道教将孝敬父母视为是做人的根本, 认为一个人连自己的生身父母都不管不顾,漠不关心,不仅是人性自私的表现,更是社会道德责任的缺乏。这种人于家为患,于国为害。对父母作到经济上赡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这既是情理之中事情,又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第二,提出 “大孝者一体皆爱”25。道教以平等思想为基础,主张“和光同尘”,认为尽了孝道方有生道,才能修得仙道。不但要爱自己的父母,而且要推己及人,关爱天下所有的父母。认为“孝道慈悲好生,恶杀、食肉、饮酒非孝道也,男女秽慢非孝道也,胎产尸败非孝道也,乐处秽浅,内外流污,心型疏懒,毁伤流血非孝道也,偷劫盗窃非孝道也......”26。《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历数孝的社会功能,即“孝治天下,不劳法令,孝治其身,志性坚正,孝治百病,天为医治,孝治万物,众毒不害,孝治山川,草木不枯,孝营生业,田蚕万倍”。第三,提出孝道的个人内心感受标准。“人子事其亲,自谓能竭其力者,未也,须是一念之孝能致父母心中印可,则天心亦认可”27。因为父母心中自有标准。尤如一双鞋子只有穿在自己的脚上,自己感觉舒服就可以了,别人说鞋子大了小了是没有用的。不孝之人,“无三孝则赐十恶罪”28。
二、儒释道孝道观比较
相同点与不同点:其一,儒家、佛教、道教三者都重视孝问题,在孝的对象上是一致的,皆为人之父母。不同的是“儒家孝道指向的只是自己今生今世的父母”,习惯把孝与仁爱联系起来,推己及人,人我并重,关心现实人生,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适用性。“佛教的孝则延及到多世父母”29,注重将建立在众生平等基础上的孝与慈悲联系起来,寻求达到“同体大悲”,“无缘大悲”一视同仁的报恩效果。道教孝道的指向是习惯把孝与修炼成仙,得道成仙联系起来,追求成为天仙,地仙、人仙的自由生活维度。其二,儒家、佛教、道教三者在孝的内容上大体是一致,皆指对父母经济上的赡养、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敬慰。但三者之间存在差别:儒家大声疾呼且身体力行,对父母行孝更多得是侧重于经济上的赡养、生活上的照料,具有偏重于生活“解困”的特征。相比之下,对父母精神层面的敬慰,重视程度逊色于物质层面。中国化了的佛教,出家僧人更多地是注重在精神领域内行孝,精神尽孝的重点在于“解脱”具有明显的重精神,轻物质特征。道教在对父母行孝问题上,是既说又做,既关心父母现实生活的改善,又关心其精神的修炼,具有既重现实更重超越现实特征。其三,儒家、佛教、道教三者均有各
自对孝的价值取向。但在行孝目的上有明显不同。儒家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立足现实,讲求实际,注重先做人,后做事,其目的在于通过“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来光宗耀祖,显耀门庭。并以此维护封建社会尊卑等级秩序。不仅具有明显的世俗性和进去性,而且具有浓厚的社会性,政治性。佛教、道教主张出家,远离社会,重视修炼,追求成佛、成仙,具有明显的逃避现实性和虚幻性。其四,儒家、佛教、道教倡导的“孝”,均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不同的是:对“孝”思想的阐述,儒家是由历代儒学大师担当此任,以十三部经书和历代注疏为载体,突出“德教”功能,并选择在德教的语境中谈“孝”。情真意切,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加之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扶持和倡导,所以被社会广大人群所接受。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广大,是佛教、道教无法比拟的。佛教、道教直接参与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构筑,由于其逃避现实,远离社会,接受群体和活动范围有限,所以其影响和作用亦有限。其五,儒学、佛教、道教三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孝是个超时空的道德范畴,永远适用。只是随着历史的变化,它的具体要求也要相应变化而已。封建时代‘父为子纲’的原则务须抛弃,孔子‘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在,不远游’和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观念亦不适应今日之时代特点了”27,必须加以抛弃。
1、《礼记.中庸》
2、《论语.为政》
3、梁瑨著《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概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6页。
4、《论语.里仁》
5、荀子《荀子.子道》
6、《孝经.谏诤章十五》
7、《孟子.离娄下》
8、《孟子.离娄上》
9、朱熹《孟子集注》
10、《孝经.开宗明义章》
11、《孟子》
12、《礼记·礼运·大同篇》
13、陈坚:儒佛“孝道观的比较《孔子研究》2008、3、77
14、《心地观经》,《大正藏》卷159,第297页上。
15、《中本起经》卷上、《大藏经》第四卷,第153页上。
16、《心地观经》,《大正藏》卷3,第297页中、第301页下、第302页上、第301页中。
17、德清〈〈示容玉居士〉〉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3卷第2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2页。
18、《莲宗宝鉴序》,《大正藏》卷85,第1404页上。
19、《佛说父母恩重经》《大藏经》第四卷,第153页上。
20、〈〈印光法师文钞.卷二〉〉。
21、宏《云栖法汇.竹窗二笔.出世间大孝》,〈〈明嘉兴大藏经〉第33册,第51页上。
22、净慧法师《在家佛教徒必读经典》石家庄,虚云印经功德藏2001年版,序言,第3页。
23、26、张振国著《反扑归真—道教与人生》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页、228页。
24、25、27、张平编著《道教智慧语典》大众文艺出版社99年版第152页、第238页、第262页。
28、《世界宗教研究》08、1、45,朱岚:论儒佛孝道观的歧异。
29、康学伟著《先秦孝道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内容提要:古往今来人皆为父母所生,父母所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既是天经地义的权利与义务,也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儒、释、道三家不仅有其各自的伦理道德观,而且有其各自伦理道德观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认真批判总结历史上的儒、释、道三家孝道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创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不但具有学术理论意义,也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儒学、佛教、道教、孝道观、比较研究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